Workflow
财富FORTUNE
icon
搜索文档
联合国报告:女性岗位被AI取代的可能性或为男性的三倍
财富FORTUNE· 2025-05-22 22:07
图片来源: 联合国一项新报告指出,女性岗位被人工智能自动化取代的可能性几乎是男性的三倍。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当劳动者普遍担忧人工智能会取代自己时,职场女性可能有更多理由感到焦虑。根据联合国国际劳工组 织和波兰国家研究所的最新数据,传统上由女性从事的工作比男性从事的工作更易受到人工智能的影 响。 周二发布的报告发现,在高收入国家,面临人工智能自动化风险最高的岗位占女性职位的9.6%,而男 性仅为3.5%。更广泛地讲,全球25%的工作岗位可能受到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影响,在高收入国家这一比 例上升至34%。 报告指出,文书和行政类工作受人工智能影响的风险最高,这可能是人工智能对女性劳动者构成更大威 胁的原因之一。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9年间,美国93%至97%的秘书和行政助理职 位由女性担任,而同期女性占劳动力总数的40%至44%。美国劳工部的数据表明,秘书和行政人员是美 国女性第五大常见职业。 值得注意的是,这项研究未提及护理员等需要情感劳动的岗位,此类工作往往由女性承担,且被视作较 难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自动化与增强化 虽然人工智能已显示出取代软件工程师和计算机程序员等工作岗 ...
桥水基金创始人:美国信用降级带来的风险将超乎想象
财富FORTUNE· 2025-05-22 22:07
达利欧在X平台发文称:"关于美国债务降级,需知信用评级仅评价了政府违约风险,因而低估了信用 风险。" 上周,评级机构穆迪将美国评级从AAA下调至Aa1,理由是美国国债膨胀导致财政状况日益恶化。在穆 迪下调评级后,美国在三大评级机构中彻底失去最高评级。 穆迪表示,目前国会审议的预算法案只会进一步增加美国本就高企的债务与利息支出。 穆迪在声明中表示:"我们认为当前正在审议的财政提案不会在未来几年实质性地削减开支和缩小赤 字。" 然而,尽管穆迪认为美国违约拒绝偿债的情景目前不太可能出现,但达利欧认为存在一个更大的潜在风 险。他指出,美国失去顶级评级甚至未涵盖更危险的威胁:通过印钞偿债。 达里欧强调:"评级未涵盖负债国通过印钞偿债所带来的更大风险——此举将导致债券持有者因所获资 金的购买力下降(而非偿付金额减少)而蒙受损失。" 若美国单纯选择通过增发美元偿债,而非削减其他开支或增加财政收入,货币供应量激增将引发通胀。 在此情形下,债券持有者获得的收益因美元泛滥稀释,实际价值将大打折扣。 传奇投资人瑞·达利欧警告称,穆迪近期对美国信用评级的调降仅反映出债券持有者当前承受的部分风 险。 达里欧写道:"换言之,对于关注货币 ...
2025年《财富》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性
财富FORTUNE· 2025-05-22 22:07
今年,这份全球商界女性领袖的权威榜单迈入第28个年头。这份榜单既揭晓了当下最具有影响力的领导 者,也展示了未来有望攀登更高峰的潜力者。 "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性榜单"历来以数据为导向,依据高管所在企业规模、运营状况或损益表进行 评选,而今年的评选更是强化了数据维度。《财富》杂志首次采用更复杂的评分系统,除了基于业务指 标(涵盖12个月和三年周期数据),还结合高管的影响力、创新能力、职业轨迹以及为改善业务所做的 努力等维度为候选人赋值。该系统更倾向于首席执行官群体,因此,部分担任其他高管职位的上榜者在 榜单上的排名较往年有所下滑。 随着更多女性执掌举足轻重的企业,这份榜单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今年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蝉联榜 首的通用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玛丽·巴拉(Mary Barra)、埃森哲首席执行官朱莉·斯威特(Julie Sweet) 和花旗集团首席执行官简·弗雷泽(Jane Fraser)。此外,还有来自沃尔玛、Netflix等全球顶尖企业的资 深领导者。 略超半数的上榜女性在美国工作,美国在推动女性登上企业最高层方面仍然大幅领先其他国家;其余48 位上榜者来自其他国家,覆盖19个国家和地区。紧随美国之后 ...
全球芯片巨头正迎来人工智能行业的关键节点
财富FORTUNE· 2025-05-21 21:14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全球半导体芯片巨头本周将齐聚中国台湾顶级科技博览会,展示人工智能主导产业"下一个前沿"。 英伟达首席执行黄仁勋(Jensen Huang)在周一[台北国际电脑展(Computex)前夕]发表主题演讲,此 时科技行业正面临美国关税冲击和供应链中断的双重挑战。 这场为期四天的活动将吸引全球计算机和芯片企业汇聚于此,其半导体产业对从iPhone到运行ChatGPT 的服务器等所有产品的生产都至关重要。 中国台湾生产全球大部分最先进的芯片,包括最强大的人工智能应用和研究所需的芯片。 黄仁勋上周五在台北对记者表示:"我将披露诸多令人惊喜的消息。" "我们处于技术生态系统的核心,这里有许多合作伙伴,期待共同宣布诸多合作项目、新项目、新技术 和新倡议。" 来自高通(Qualcomm)、联发科技(MediaTek)和富士康(Foxconn)的高管也将在台北国际电脑展上 发表演讲,届时,将人工智能从数据中心融入笔记本电脑、机器人和汽车的技术进展将成为焦点。 专业研究公司Counterpoint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从驱动更智能个人设备的代理式人工智能到重塑自动化 的物理人工智能,本届展会勾勒出下一个前沿领域图 ...
理想汽车之后,这家新势力也踏上盈利之路
财富FORTUNE· 2025-05-21 21:14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近期,新势力车企4月交付成绩陆续公布,零跑继3月首次登顶后,再度蝉联榜首。 今年1月,零跑汽车发布盈利预告称,公司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净利润转正,提前一年达成单季度盈利 目标。这标志着零跑汽车成为继理想汽车之后,第二家实现盈利的造车新势力。但需注意的是,零跑 2024年全年净亏损为28.2亿元。 根据其官方微博,零跑4月交付量为41039台,同比增长173%,增速创新高。这种销售势头延续到了本 月,5月前5天,零跑全系订单超18000台,其中5日单日订单便突破3700台。 5月19日,零跑汽车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期内,零跑销量为87552台,同比增长162%,营收达百 亿,同比增长187.1%,毛利率14.9%,创历史新高。 在去年四季度单季盈利后,零跑汽车的净利润环比由盈转亏,今年一季度零跑归属母公司净亏损1.3亿 元人民币。但相比2024年同期亏损额10.1亿元,已大幅收窄。 资本市场上,2025年开年以来,零跑汽车港股股价已近乎翻倍,体现出现阶段投资者对其前景仍持积极 态度。 在这轮股价上涨前,零跑曾度过了一段艰难时期。2022年,零跑在"蔚小理"之后成为第四家登陆港股的 ...
上大学读这10个专业毕业后收入最低
财富FORTUNE· 2025-05-21 21:14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 Rattankun Thongbun 大学往往被吹捧为年轻人探索激情和兴趣的时期,但激情无法支付账单。根据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最新 数据,主修教育、社会工作或艺术专业的毕业生在职业生涯前五年的收入中位数最低。 外语专业毕业生是所有初入职场的大学毕业生中薪资最低的,年薪中位数为4万美元。普通社会科学专 业的毕业生紧随其后,年薪中位数为4.1万美元。表演艺术专业的情况稍好一些,年薪中位数为4.19万美 元。人类学和幼儿教育专业以4.2万美元的薪酬中位数并列倒数第五。 尽管外语技能对许多求职者而言是加分项,但并不总能转化为高薪职位。如今,人们比以往更易通过多 邻国(Duolingo)等应用程序掌握语言能力,无需正式学位。外语专业毕业生通常进入公共服务或翻译 等薪资较低的领域。 即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晋升到职业生涯中期的职位,其薪资与科技行业同行相比仍显微薄。幼儿教育专 业毕业生在职业生涯中期的薪资是所有大学毕业生中最低的,年薪中位数为4.9万美元。小学教育专业 稍高一些,职业生涯中期的年薪中位数为5.3万美元。 主修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领域(如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的毕业生往往 ...
AI聊天机器人已进入工作场所,但尚未改变工作方式
财富FORTUNE· 2025-05-21 21:14
人工智能对就业和生产力影响研究 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普及速度创历史纪录 但对企业生产力和员工薪酬影响有限[1][2] - 研究覆盖7000个工作场所的2 5万名员工 发现使用AI平均仅节省3%工作时间 薪资增长转化率仅3%-7%[2] - 生产力提升受阻主因包括雇主支持不足 员工时间管理低效 以及工作场景复杂性[5][6] 行业应用现状 - 多邻国 Shopify等企业已用AI替代部分人力 但Klarna等公司修正了过度激进的人力替代策略[3][7] - IBM调查显示仅25%的AI项目达成预期投资回报率 近三分之二CEO因FOMO效应盲目投资AI[7] - 诺贝尔奖得主预测AI十年内对GDP增长贡献约1 1%-1 6% 远低于技术专家翻番预期[7] 职业影响分析 - 研究聚焦11类易受冲击职业(会计师 软件开发等) 发现AI未显著改变收入或工时记录[2] - 软件开发 营销文案等特定任务效率提升明显 但整体职业场景节省时间幅度较小[4] - 80%节省时间被重新分配至其他工作任务 仅不足10%转化为休息时间[5] 技术落地挑战 - 组织架构革新和系统性配套投资是AI转化生产力的关键前提[8] - 员工接受AI培训后生产力提升更显著 但工业革命历史表明技术应用存在滞后性[9] - 现实工作场景中 缺乏雇主明确支持导致员工难以基于AI效率提升协商加薪[6]
年薪15万美元的软件工程师被AI取代后,经历曝光
财富FORTUNE· 2025-05-20 21:08
然而去年四月接到解雇通知时,他立即意识到此次不同以往:他正以亲历者的身份见证AI重塑科技行 业格局。 尽管拥有二十年工作经验和计算机科学学位,他在投递800份简历后仅获得不足10次面试机会。更糟糕 的是,部分面试竟由AI智能体而非真人进行。 K向《财富》坦言:"我感觉自己完全被忽视了。没有人在意我。仿佛在接触真人前就被系统过滤淘汰 了。" 图片来源:Courtesy of Shawn K 肖恩·K(法律姓氏为单字母)对科技行业的裁员并不陌生。 这位软件工程师先后在2008年金融危机和疫情期间失业,但两次都仅用数月便重返职场。 尽管AI取代人类工作的忧虑存在多年,这位42岁的工程师认为自身遭遇仅是"社会经济海啸"的前奏。 他近期在Substack专栏中写道:"大替代潮已然汹涌而至。" 靠在DoorDash上送餐维持生计——他预言"这终将成为几乎所有人的命运" K的上一份工作就职于元宇宙公司——这个曾被预言为明日之星的领域,却因ChatGPT崛起等因素而黯 然失色。 他如今生活在纽约中部,蜗居在一套小型房车里,在寻找技术岗位无果的情况下,不得不通过非常手段 维持生计,试图填补15万美元年薪的缺口。 在持续求职、刷 ...
巴菲特选股秘诀:懂得如何换思路
财富FORTUNE· 2025-05-20 21:08
巴菲特投资生涯概述 - 沃伦·巴菲特从6岁开始储蓄账户存入20美元起步,最终将伯克希尔-哈撒韦打造成美国最大企业集团,原始投资者总回报率达5500000% [2] - 1965-2024年间为伯克希尔股东实现19.9%的年均回报率,若未捐赠股票其财富本可超2000亿美元 [2] - 2006年取出价值110亿美元的伯克希尔股票凭证,作为捐赠计划首笔资金 [1] 投资理念演变 - 早期尝试技术分析和市场择时策略后放弃 [3] - 11岁首次投资城市服务优先股经历亏损后,学会关注公司未来而非买入价 [3] - 从格雷厄姆的"烟蒂股"策略转向芒格倡导的优质企业投资理念,1972年以三倍账面价值收购喜诗糖果 [4][8] - 初期回避科技股,2016年起重仓苹果公司并成为最大持仓,认可其"护城河"优势 [4][9] 重大投资决策 - 苹果公司投资被巴菲特称为"比伯克希尔拥有的任何企业都要好",2024年减持后仍为最大股票持仓 [5] - 承认苹果CEO蒂姆·库克为伯克希尔创造的财富超过自己 [5] 财富管理方式 - 原计划死后捐赠99%财富,2006年改为立即执行,主要捐给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 [5] - 捐赠决策基于"找到更有能力管理财富的人"的逻辑,累计捐赠约400亿美元 [6][10] 核心成功要素 - 持续挑战和更新投资理念,适应市场变化 [7] - 理性决策能力体现在根据现实调整策略,如科技股投资和捐赠时机的转变 [2][4][6]
滞胀可能导致美国银行业危机再次爆发
财富FORTUNE· 2025-05-20 21:08
美国银行业现状 - 美国银行业因高利率承受巨大损失 截至2024年底证券投资未实现亏损总额达4,824亿美元 较上季度增加1,180亿美元 增幅32.5% [1] - 2023年3月硅谷银行挤兑时未实现亏损攀升至5,150亿美元 2023年底达6,840亿美元峰值 [1] - 2025年第一季度数据预计本周公布 4月债券收益率飙升意味着银行业状况缓解可能是暂时的 [1] 未实现亏损的影响 - 除非资产被出售 否则未实现亏损不会体现在银行损益表上 但储户信心动摇会构成流动性威胁 [2] - 银行亏损基本随10年期美债基准收益率波动 目前维持在4.5%以上 逼近去年第四季度高点 [5] - 收益率达到5%将非常危险 届时未实现投资亏损将达6,000亿至7,000亿美元 [6] 银行资产分类与风险 - 许多证券被归类为"持有至到期" 市值波动不直接反映在财务报表上 仅通过附注披露 [6] - 若银行被迫抛售部分投资 整个组合必须按市价计价 技术上的流动资产将完全丧失流动性 [6] - "可供出售"证券的亏损计入财报 但除非出售资产否则不影响收益 硅谷银行因出售此类证券承受20亿美元亏损后迅速倒闭 [7][8] 历史危机与当前压力 - 硅谷银行倒闭暴露出"追逐收益率"的风险 疫情期间银行将逾2万亿美元投向长期美债和抵押贷款担保证券等资产 [8] - 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从2022年3月的0%大幅上调至一年后的4.5%以上 导致硅谷银行90%以上持有至到期投资组合成为致命弱点 [8] - 监管机构对利率风险和储户流失更为警惕 但资本要求仍忽视未实现亏损 银行业对冲策略不足 [9] 未来风险因素 - 利率保持高位将使银行在危机期间积累的亏损持续存在 [10] - 滞胀情景下 利率长期高企可能导致科技、成长型和风投领域贷款机构信贷亏损积聚 [10] - 商业地产危机迫近带来额外压力 资产规模100亿至2,000亿美元的区域性银行尤其脆弱 大量储户存款超过FDIC保险上限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