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FORTUNE
搜索文档
如何应对科技融合时代?
财富FORTUNE· 2025-09-24 21:10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对人类传统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首先摆在每个人面前的问题是:人工智能会抢走我的工作吗? 这个生态系 统应该包括文化、文明、技术以及新领域等多个主体,每个主体都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共 同推动科技与时代的融合。 我们该如何迎接已经来临的科技融合时代?9月25日,《财富》中国科技50强·创新之夜将在广州举办。 我们聚焦中国科技创新的前沿议题,邀请科技业界领袖、企业家、投资者以及创新者共同探讨科技未来 发展趋势,分享前沿理念,探讨每个人和每家公司在科技融合时代的新定位。 凯洛格学院做的一项新研究试图回答这个问题:他们发现,人工智能在过去十年来对劳动力市场的影 响,并不像人们最初想象的那么直接,也不那么严重。 研究结果表明,为了在人工智能的热潮中求生存,工作者可能需要将其职责转到与人工智能日益增长的 作用相辅相成的任务上。比如,人们可能需要将更多的时间花费在全局思考、沟通和协作上。 一种比较也随之发生。与当下发生的情况相同,20世纪后期,技术同样高速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颠覆 了一些行业,并且降低了对工作者的需求,因此中等工资的职业受到了沉重打击。 虽然不是所有人都因此而失业,但是一 ...
就在明天!2025 年《财富》世界 500 强峰会即将开幕
财富FORTUNE· 2025-09-24 21:10
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峰会将于明日,即9月25日在广州正式开幕。 (点击卡片预约观看峰会直播) 本届峰会的主题是 "站在新周期的起点:发现、拥抱与重塑" ,来自500强企业的商界领袖及专家学者将 在本次峰会上,针对当前错综复杂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及处于新周期中的企业如何迎接挑战、逾越风 险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 《财富》世界500强峰会的议程由《财富》中国议程团队与资深编辑共同设计制定,通过搭建卓越的思 想交流平台,汇聚商业领袖、知名学者和行业专家,对错综复杂的商业世界,进行探索、思考及展望。 峰会秉承《财富》所有会议活动的特色,通过引人入胜的内容、影响深远的交流、独具匠心的策划,以 及丰富多彩的餐饮及社交活动,让每一位参与者都有所收获。 本次峰会将通过一对一访谈、圆桌讨论、战略研讨会等形式,深入探讨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企业运行规 律、产业跃升走向等热门议题,具体包括: 对话经济学家——趋势与前瞻 迈向更绿色更智能的未来 汽车产业终局竞逐 品牌国际化与大公司软实力 大公司的小趋势:500强企业当下的经营法则 从需求到欲求:"种草"Z 世代和α世代消费者 全球化发生变化,全球化公司如何适应? 变局与应对:金 ...
星展银行周邦贵:解码全球变局下的财富传承之道
财富FORTUNE· 2025-09-23 22:03
新加坡 星展银行最新发布的《星展丰盛理财富裕投资者调查 2025》也印证了这一趋势:高净值群 体的焦虑 感显著 上升, 51%的受访者将 " 全球经济衰退 " 列为首要担忧, 其中 45% 的高净值 人群 则对 " 利率波动引发的资产价格重估 " 保持高度警惕。 " 当前全球经济的转折点特征已 经 十分明确,这种变化重塑了资产价格逻辑 。 " 在近期举办的一 场闭门分享会上, 星展中国 个人银行及财富管理业务总经理周邦贵先生在 谈 及 " 高净值人群 财 富管理 " 时 ,坦言市场格局的范式改变,就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已经产生了涟漪效应, 更在深 刻 改写高 净值人群的财富管理需求和理念。 全球经济 正 站在格局重构的关键十字路口,地缘政治的 不确定性 持续扰动全球资本流向,而金融 市场的波动率 已经 攀升至近年高位 —— 这些 市场信号都在传递一个强烈的声音:机遇与风险的 博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激烈。 星展中国 个人银行及财富管理业务总经理周邦贵 以下是周邦贵先生的 分享实录(经整理编辑) : 面对当前全球变局,高净值客户最主要的财富焦虑和挑战是什么? 星展银行 如何帮助他们进行风 险与机遇的再平衡? ...
全球最适合养老的十个国家
财富FORTUNE· 2025-09-23 22:03
图片来源:Alistair Berg-Getty Images 随着美国的"婴儿潮"一代集体步入老年,他们的眼睛已经不再仅仅盯着佛罗里达州这样的国内养老圣 地,还把目光瞄准了海外,以追求更高质量的晚年生活。 美国尚无正式的退休签证,而很多国家都已推出了专门的退休养老签证,吸引外国老人来本国安度晚 年。因此,在"全球公民解决方案"(Global Citizen Solutions)发布的2025年退休报告中,美国未能上榜 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份报告对44个被动收入与退休签证计划进行了排名。如果你也有移民养老的打算,想每天早上睡到自 然醒,坐在阳光露台上,对着铺满鹅卵石的小巷喝咖啡,这份报告不妨一看。该报告还评估了六大类20 项关键指标,包括签证流程、入籍难度、经济因素、税收优惠、生活质量以及安全与社会融入度等。评 分以100分为满分。 排名靠前的国家多集中在欧洲和南美洲。葡萄牙位居榜首,毛里求斯和西班牙紧随其后。 全球公民解决方案CEO帕特里夏・卡萨布里告诉《财富》:"这些排名靠前的国家都明白,要想成功吸 引外国移民来本国养老,重要的不只是给他们发一张签证,让他们入境,还要帮助他们幸福生活。" 她指出,葡萄牙、 ...
蒂姆·库克:苹果在美建厂计划将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财富FORTUNE· 2025-09-23 22:03
苹果公司的美国制造业投资计划 - 公司宣布一项为期四年、总额6000亿美元的美国建厂投资计划,旨在建设79家工厂 [2] - 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认为该投资将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吸引更多企业入驻工厂所在社区,从而推动美国本土制造业发展 [2][4] 全球供应链现状与转移趋势 - 自2007年iPhone问世以来,其生产主要位于美国境外,约80%在美国市场销售的iPhone产自中国 [4] - 公司正将部分供应链转移至印度,例如在3月通过印度工厂出货了价值20亿美元的iPhone,并计划在2026年底前将美国市场所售多数iPhone的组装业务转移至美国本土 [4][5] - 公司从40多个国家的供应商处采购零部件和材料,形成复杂的全球供应链 [12] 美国制造业面临的挑战 - 今年美国制造业岗位减少了3.3万个,但目前仍有约40万个制造业岗位处于空缺状态,存在技术工人严重短缺的问题 [2][12] - 海外供应商高度集中、美国劳动力成本远高于海外劳动力,以及难以在美国找到拥有30万甚至更多可用劳动力的市场,是制造业回流的主要障碍 [7][12] - 有分析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亚洲仍将是iPhone制造的核心区域 [7][8] 投资计划的分析与影响 - 分析指出,6000亿美元投资中的大部分早已纳入公司长期财务规划,供应链重构是渐进式调整而非革命性变革 [9][11][12] - 公司计划将特定零部件(如盖板玻璃、部分芯片)的生产迁回美国,但iPhone的最终组装工作仍将留在中国和印度 [11] - 若计划成功推进,可能迫使美国其他科技或硬件企业投资“美国制造”模式 [12]
美国Z世代确实面临就业困境,但原因并非是AI
财富FORTUNE· 2025-09-23 22:03
美国25岁以下群体,尤其是应届毕业生,失业率大幅升高,这已成为2025年最令人忧心的经济问题之 一。经济学家、央行官员和劳动力市场分析师近期的洞察表明,这似乎是一个美国独有的挑战,其根源 在于"不招聘,不裁员"的经济现状,而非单纯由于AI迅猛发展所导致。对许多Z世代求职者而言,就业 困境可能带来孤立感并加剧自我怀疑。这种困境近日得到高层的印证:美联储(Federal Reserve)主席 杰罗姆·鲍威尔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会议后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向 记者表示,当前"劳动力市场的状况耐人寻味",并特别指出"高校应届毕业生、年轻人及少数族裔群体 正面临就业难题",与经济学家对劳动力市场降温的担忧不谋而合。他提到低求职成功率与低裁员率并 存的现象称:"我们正处在低解雇率、低招聘率的市场环境中",并指出年轻求职者进入职场的难度远超 以往。 虽然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将最近几个月称为"AI失控之夏",且多项重要研究发现AI应用正在 冲击部分初级岗位,但鲍威尔持不同看法。他认为AI"可能是因素之一",但主因是经济整体放缓与招聘 紧缩。高盛(G ...
2025年《财富》可持续发展峰会即将开幕
财富FORTUNE· 2025-09-22 21:09
2025年《财富》可持续发展峰会将于10月10日在福州举办 。 智能时代的浪潮,既为可持续发展注入澎湃动力,也裹挟着具有破坏力的暗流。智慧医疗与数字能源网 络等全球实践证明,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已经从辅助工具进化为驱动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引擎;然而数据 中心能耗激增、算法参与决策、机器取代劳力,又向我们发出全新的拷问:技术进步能否推动人类福祉 的"净增长"? "智惠共生" 的价值在当下凸显:它要求将环境永续、社会公平、人类福祉和尊严铸入科技演进与商业 转型的核心,技术应普惠大众,为人类所利用、为人类所掌控。 本次峰会将汇集来自《财富》500强、最具创新精神公司的可持续践行者和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科技赋 能下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凝聚共识并展开创新合作,令智能技术真正惠及人类命运。 *更多活动信息将在近期陆续发布,敬请关注。 部分发言嘉宾 智能时代 智惠共生 Intelligent Era: Shared Wisdom, Shared Prosperity 部分发言嘉宾 André Rittermeier 科恩创亚太区集团 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负责人 亚太创新中心负责人 翡 版 宜家供应 东亚区总裁 博 龙源电力集团 有限公 ...
甲骨文3000亿美元订单再敲响“人工智能泡沫”警钟
财富FORTUNE· 2025-09-22 21:09
甲骨文之所以能成功与OpenAI达成这项合作,部分原因在于埃里森积极联络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尽管此前甲骨文在云服务领域落后于其他竞争对 手,但凭借这一战略举措,它囤积了大量顶级英伟达图形处理器,一跃成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领域的重要参与者。此次股价飙升,叠加该公司今年已实现 的45%的涨幅,进一步巩固了其人工智能驱动的复苏态势。 上周,甲骨文(Oracle)与OpenAI达成的3000亿美元巨额合作协议震惊华尔街,这份为期五年的合约不仅推动甲骨文股价大幅飙升,也让一直暗流涌动 的"人工智能泡沫"担忧再度浮出水面。 在最新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甲骨文公布的业绩预期令分析师震惊——其合同总额预计达455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59%。这一乐观的前瞻性数据推 动该公司股价上周三暴涨36%,创下史上最大单日涨幅纪录,首席执行官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也一度成为世界首富。 人工智能泡沫风险再度引发警报。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然而,即便手握顶级图形处理器让甲骨文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地位显著提升,部分分析师仍迅速发出警示:该公司的财务风险高度集中于单一且未经市场验 证的客户。据《华尔街日报》报道 ...
鲍威尔:人工智能已有泡沫,美国经济过度依赖富人
财富FORTUNE· 2025-09-22 21:09
人工智能领域的资本支出与市场集中度 - 到2028年人工智能领域的资本支出可能达到3万亿美元 [2] - 微软、英伟达、苹果、Alphabet、Meta、亚马逊和特斯拉七家公司占标普500指数总市值的30%以上 [3] - 企业资本支出同比增长7%,几乎全部来自人工智能领域 [4] 经济活动与增长的失衡 - 人工智能建设产生了异常庞大的经济活动,但收益向富裕阶层倾斜 [3] - 约70%的美国经济增长来自消费支出,但呈现K型分化,富裕人群持续消费旅游、科技和奢侈品,而许多家庭削减必需品开支 [3] - 尽管整体GDP增长率高于1.5%,但其构成极不平衡,与以往房地产或制造业繁荣时期不同 [4] 劳动力市场与就业影响 - 整体就业增长已近乎停滞,8月美国仅新增2.2万个岗位,失业率升至4.3% [3][4] - 当前劳动力市场为低裁员、低招聘环境,刚毕业的大学生、年轻人和少数族裔找工作困难 [4] - 人工智能领域的庞大投资对提振劳动力市场几乎没有帮助,整体求职成功率非常低 [4]
《财富》专访复星医药董事长陈玉卿:出发与归来
财富FORTUNE· 2025-09-22 21:09
公司领导层背景 - 陈玉卿于26年前离开高校讲台进入人力资源领域 后于2010年1月加入复星医药集团 历任人力资源负责人及医疗健康服务板块业务运营等职务 并于2025年4月29日正式就任董事长 [1] 企业文化与创新战略 - 公司文化强调开放创新和多元包容 重视人力资源发展 为员工创造更多机遇 [3] - 创新是公司的核心使命 聚焦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注重产品的临床价值和社会价值 [3][4] - 创新体系包括自主研发 BD 基金孵化和产业投资等多种方式 [4] - 2009年启动创新转型 布局大分子生物药平台复宏汉霖和小分子化学药平台复创医药 [4] - 自2019年以来累计上市12款创新药品 包括中国首款生物类似药汉利康® 全国首款CAR-T产品奕凯达® 全球首个一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抗PD-1单抗汉斯状® 全球唯一双通道止吐药奥康泽®等 [4] - 抗肿瘤产品覆盖化疗 靶向 细胞治疗及肿瘤支持等多个维度 慢病领域产品布局涵盖心血管 肾脏与代谢等 [4] - 自主研发的小分子创新药复迈宁®填补国内罕见病肿瘤治疗空白 获批后一个月内即在多个省市医院投入临床使用 [5][6] - CAR-T产品奕凯达®被纳入超过110款省市惠民保和超过90项商业保险 备案治疗中心覆盖全国超28个省市 数量超过200家 [6] - 许可引进阿尔茨海默病口服小分子药物AR1001 推进神经退行性疾病诊疗一体化解决方案 [8] - 2025年上半年创新药品收入超过43亿元 同比增长14.26% 占制药业务收入的31% [8] - 2025年上半年4个创新药品共5项适应症 57个仿制药品种获批 4个创新药品 22个仿制药品种申报上市 [8] - 2024年研发投入共计55.54亿元 其中研发费用36.44亿元 制药业务研发投入49.10亿元 占制药业务收入的16.98% [8] - 建立三大创新药研发主体(复宏汉霖 全球研发中心 复星凯瑞)和四大技术平台(抗体 ADC 细胞治疗 小分子) 形成全球化研发体系 [8] - 创新管线价值持续优化提升 从生物类似药到原创药 从跟随创新到源头创新 [9] 全球化战略与运营 - 全球化不是简单产品输出 而是构建全球产业能力和商业化能力 并注重本土化 [10][1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有13条制剂生产线通过美国 欧盟 WHO等主流法规市场GMP认证 [10] - 制药与医疗器械业务海外商业化团队超过1000人 营销网络覆盖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10] - 2025年上半年海外收入54.78亿元 占总营收的28.07% [10] - 在美国市场组建本土临床和商业化团队 推进抗PD-1单抗斯鲁利单抗商业化准备 开设超过100个试验中心 [12] - 在非洲市场推进疟疾防治项目 本地化药品生产 医疗培训等措施 累计37个抗疟疾产品通过WHO预认证 累计向全球供应超过4.2亿支注射用青蒿琥酯 救治超过8400万重症疟疾患者 [13] - 在非洲和东南亚建立6个区域性分销中心 提供一站式服务 在中东与本地合作伙伴战略合作推进创新技术产品落地 [13] AI技术应用与研发赋能 - 积极拥抱AI技术 战略重点包括意识上拥抱AI 行动上使用AI 文化上培养AI [14] - 国内医药行业首批引入AI决策智能体平台的企业 PharmAID平台用于靶点发现 分子优化 临床试验设计等环节 [14] - 在某个肿瘤创新药项目中 AI平台帮助分析数百万份文献和临床数据 将靶点验证时间缩短60%以上 [15] - AI在营销体系分析医生处方行为和市场趋势 在生产质量领域提升药品包装检测准确性和效率 [15] - 推动"AI Business Partner"机制 在各业务板块培养AI应用带头人 形成敏捷组织网络和AI文化 [16] - AI不能替代科学家的直觉 工程师的匠心和对患者需求的理解 应成为创新和全球化的加速器而非替代者 [16][17] 未来发展战略 - 未来十年愿景是成为全球化的Big Pharma 实现路径围绕创新引领 深度国际化 全面拥抱AI三大核心 [19] - 强调在不确定性中坚持战略定力 具备拥抱变化的勇气和坚守初心的韧性 [19] - 坚持长期主义 做难而正确的事 最终回到解决临床需求的创新原点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