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粤海投资(00270)
icon
搜索文档
粤海投资(00270)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止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2 15:26
公司信息 - 公司名称为粤海投资有限公司[1] 股份数据 - 2025年7月底和8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均为6,537,821,440[2] - 2025年7月底和8月底库存股份数目均为0[2] - 2025年7月底和8月底已发行股份总数均为6,537,821,440[2] 报告信息 - 报告截至月份为2025年8月31日,呈交日期为2025年9月2日[1] - 呈交者为阳娜,职衔为总法律顾问兼首席合规官和公司秘书[5]
粤海投资(0270.HK):财务费用大幅节省 业绩超预期
格隆汇· 2025-08-30 12:1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公司实现收入94.28亿港元 同比下滑1% [1] - 归母净利润26.82亿港元 同比增长11% [1] - 利润增长主要由于净财务费用减少2.01亿港元至1.88亿港元 [1] - 投资物业公允值调整产生的净亏损减少5800万港元至300万港元 [1] 业务板块表现 - 东深项目收入35.06亿港元 同比增长1% 供水量11.47亿吨 同比下滑1% [2] - 对港供水收入增加2%至28.69亿港元 对深圳东莞供水收入减少7%至6.37亿港元 [2] - 其他水资源业务收入增长2%至36.80亿港元 税前利润下滑6%至10.79亿港元 [2] - 粤海天河城物业收入增长4%至8.22亿港元 税前利润增长10%至4.92亿港元 [2] - 百货运营收入减少44%至2.17亿港元 税前利润增长19%至4583万港元 [3] - 酒店经营管理收入增长7%至3.37亿港元 税前利润下滑20%至5106万港元 [3] - 粤海能源收入减少4%至7.70亿港元 税前利润增长23%至9118万港元 [3] - 粤电靖海收入减少26%至24.02亿港元 税前利润1.01亿港元 [3] - 粤海高速收入下滑7%至2.90亿港元 税前利润下滑9%至1.47亿港元 [3] 现金流与分红 - 每股中期股息0.266港元 派息比例维持65% [2] -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入33.39亿港元 2024年同期为48.76亿港元 [2] - 粤海置地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入2.68亿港元 2024年为12.92亿港元 [2] - 资本开支5.66亿港元 2024年同期为4.45亿港元 [2] 未来业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5-2027年预测净利润分别为44.15亿港元、45.33亿港元、46.63亿港元 [1] - 对应EPS 0.68港元、0.69港元、0.71港元 [1] - 给予公司2025年15倍PE 维持目标价10.20港元 [1] 投资与扩张 - 新增茂名污水处理能力19.4万吨/日 总投资4.39亿港元 [2]
粤海投资(00270):财务费用大幅节省,业绩超预期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8-28 17:06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目标价10 20港元 [7][11] - 给予2025年15倍PE估值 [1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归母净利润26 82亿港元 同比增长11% [2][11] - 2025H1收入94 28亿港元 同比下滑1% [11] - 财务费用减少2 01亿港元至1 88亿港元 投资物业公允值调整净亏损减少5800万港元至300万港元 [11] - 每股中期股息0 266港元 派息比例维持65% [11] -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入33 39亿港元 资本开支5 66亿港元 [11] 财务预测 - 2025-2027年预测净利润分别为44 15亿港元 45 33亿港元 46 63亿港元 [11] - 对应EPS 0 68港元 0 69港元 0 71港元 [11] - 2025-2027年预测营业收入18 080亿港元 18 554亿港元 18 924亿港元 增长率-2% 3% 2% [5][12] - 毛利率稳定维持在53 10% [12] - ROE从2024年7 54%提升至2025年10 22% [12] 业务分部表现 - 东深项目收入35 06亿港元同比增长1% 供水量11 47亿吨同比下滑1% [11] - 对港供水收入增加2%至28 69亿港元 对深圳东莞供水收入减少7%至6 37亿港元 [11] - 其他水资源业务收入增长2%至36 80亿港元 税前利润下滑6%至10 79亿港元 [11] - 粤海天河城物业收入增长4%至8 22亿港元 税前利润增长10%至4 92亿港元 [11] - 百货运营收入减少44%至2 17亿港元 税前利润增长19%至4583万港元 [11] - 酒店收入增长7%至3 37亿港元 税前利润下滑20%至5106万港元 [11] - 粤海能源收入减少4%至7 70亿港元 税前利润增23%至9118万港元 [11] - 粤电靖海收入减少26%至24 02亿港元 税前利润1 01亿港元 [11] - 道桥业务收入下滑7%至2 90亿港元 税前利润下滑9%至1 47亿港元 [11]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7 22港元 市值47 203亿港元 [7][8] - 2025年预测PE 10 5倍 PB 1 07倍 [5][12] - EV/EBITDA为5 50倍 [14] - 可比公司2025年PE均值17 3倍 [15]
粤海投资(00270.HK):聚焦主业,持续加固竞争护城河
格隆汇· 2025-08-28 09:48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中期财报显示归母溢利26.82亿港元,同比增长11.2%,核心业务板块协同发力推动稳健增长 [1][4] - 公司通过剥离粤海置地优化资产结构,资本负债率降至24.70%,财务借贷减少至211.77亿港元,聚焦水资源等核心主业 [13][14] - 在港A股牛市背景下,公司以高股息策略(每股派息26.66港仙,股息率近5%)和业务稀缺性成为兼具防御性与弹性的投资标的 [17][18][20] 财务表现 - 归母溢利26.82亿港元,同比增长11.2% [4] - 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入33.39亿港元,在手现金120.36亿港元 [18] - 持续经营业务净财务费用1.88亿港元,同比减少2.01亿港元 [13] 业务板块表现 - 水资源业务:东深供水项目税前利润23.96亿港元(同比增长3.1%),其他水资源项目收入36.80亿港元(增长2.3%),税前利润10.79亿港元 [6] - 物业投资:粤海天河城收入8.22亿港元(增长3.6%),税前利润4.92亿港元(增长9.7%);香港粤海投资大厦出租率93.3% [8] - 能源项目:税前利润9117.70万港元(增长22.7%),分占粤电靖海发电利润1826.40万港元 [9] - 道路运营:粤海高速路费收入2.90亿港元,税前利润1.47亿港元 [10] - 酒店业务:收入3.37亿港元(增长6.8%) [10] - 百货业务:收入2.17亿港元,税前利润4582.80万港元(增长18.5%) [11] 战略调整 - 剥离粤海置地(分派12.62亿股股份),资本负债率下降6.2个百分点至24.70% [13] - 财务借贷从238.62亿港元降至211.77亿港元,现金流集中于核心主业 [13][14] 市场定位与优势 - 高股息策略:分红比例65%,每股派息26.66港仙(增长11.2%),股息率近5% [18] - 业务稀缺性:水资源业务具区域垄断优势和政策支持,物业投资受益于大湾区经济活力 [19][20] - 多家机构看好公司前景,港股通持仓比例持续攀升 [22][23]
粤海投资(00270.HK):2025年中期财报深度解析,聚焦核心业务价值重塑
格隆汇· 2025-08-28 09:2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中期归母溢利26.82亿港元,同比增长11.2%,展现稳健增长态势 [1][3] - 公司通过多元业务协同发展和战略剥离非核心资产,持续强化竞争护城河与财务基本面 [3][14][15] - 在牛市环境中,公司凭借高股息策略和业务弹性成为兼具防御性与成长性的投资标的 [16][17][18][19] 财务表现 - 归母溢利26.82亿港元,同比增长11.2% [3] - 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入33.39亿港元,在手现金120.36亿港元 [18] - 资本负债率24.70%,较2024年末下降6.2个百分点 [14] - 财务借贷从238.62亿港元降至211.77亿港元 [14] - 持续经营业务净财务费用1.88亿港元,同比减少2.01亿港元 [14] 业务板块表现 - 水资源业务:东深供水项目税前利润23.96亿港元(不含汇兑差异及财务费用),同比增长3.1%;其他水资源项目收入36.80亿港元(+2.3%),税前利润10.79亿港元 [5] - 物业投资:粤海天河城收入8.22亿港元(+3.6%),税前利润4.92亿港元(+9.7%);香港粤海投资大厦出租率93.3% [7] - 能源项目:税前利润9117.70万港元(不含财务费用),同比增长22.7%;分占粤电靖海发电利润1826.40万港元 [10] - 道路运营:粤海高速路费收入2.90亿港元,税前利润1.47亿港元 [11] - 酒店业务:收入3.37亿港元(+6.8%) [11] - 百货业务:收入2.17亿港元,税前利润4582.80万港元(+18.5%) [12] 战略调整与资产优化 - 剥离粤海置地12.62亿股股份,聚焦水资源等核心业务 [14] - 负债率下降且现金流集中于主业,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和抗风险能力 [14][15] - 业务布局优化强化区域垄断优势和政策支持效应 [19][20] 股东回报与市场定位 - 中期每股派息26.66港仙(+11.2%),股息率接近5% [18] - 分红比例维持65%,经营现金流支撑分红稳定性 [18] - 多家机构维持买入评级,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42.74/43.57/44.53亿港元 [23] - 港股通持仓比例持续攀升,反映市场价值认可 [23] 行业与成长潜力 - 水资源业务受益于人口增长和城市化刚性需求 [19] - 物业、酒店及百货业务依托大湾区经济活力与消费复苏政策 [19] - 公用事业领域特许经营权赋予稀缺性和议价能力 [20] - 战略聚焦主业后资源投入更精准,有望挖掘新增长点 [19][26]
粤海投资再涨超4% 公司水务主业稳定 剥离粤海置地后负债端改善
智通财经· 2025-08-27 11:57
股价表现 - 粤海投资股价上涨4.23%至7.4港元 成交额达1.24亿港元 [1] 中期业绩表现 - 持续经营业务收入94.28亿港元 同比下降0.6% [1] - 公司所有者应占溢利26.82亿港元 同比增长11.2% [1] - 每股基本盈利41.02港仙 拟派中期股息每股26.66港仙 [1] 收入结构分析 - 百货营运、道路及桥梁业务和发电业务收入下滑 [1] - 水资源业务收入稳定增长 东深供水项目贡献税前利润68.95% [1] - 东深供水项目在供水量小幅下滑情况下实现收入利润双增长 [1] 盈利能力驱动因素 - 财务费用节省及人民币升值带来汇兑收益 [1] - 东深供水项目市场化调价机制顺畅体现良好盈利能力 [1] - 剥离粤海置地后资本负债率降至24.70% [1] - 财务费用较同期减少2.01亿港元 [1] 业务战略与财务优化 - 剥离粤海置地后负债端显著改善 [1] - 水务板块业绩保持稳定 [1] - 分红比例稳定且分红确定性强 [1]
港股异动 | 粤海投资(00270)再涨超4% 公司水务主业稳定 剥离粤海置地后负债端改善
智通财经网· 2025-08-27 11:34
股价表现 - 粤海投资股价再涨超4% 截至发稿涨4 23%报7 4港元 成交额1 24亿港元 [1] 中期业绩表现 - 持续经营业务收入94 28亿港元 同比下降0 6% [1] - 公司所有者应占溢利26 82亿港元 同比增长11 2% [1] - 每股基本盈利41 02港仙 拟派中期股息每股26 66港仙 [1] 收入变动原因 - 百货营运 道路及桥梁业务和发电业务收入下滑导致整体收入下降 [1] - 财务费用节省以及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汇兑收益推动利润增长 [1] 业务板块分析 - 水资源业务收入稳定增长 东深供水项目贡献税前利润68 95% [1] - 东深供水项目在供水量小幅下滑情况下实现收入利润双增长 [1] - 市场化调价机制顺畅 盈利能力良好 [1] 财务结构改善 - 剥离粤海置地后资本负债率降至24 70% [1] - 财务费用较同期减少2 01亿港元 [1] 投资评级 - 水务板块业绩稳定 负债端改善分红比例稳定且分红确定性强 [1] - 东吴证券维持买入评级 [1]
粤海投资(00270) - 2025 H1 - 电话会议演示
2025-08-27 08:00
业绩总结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未经审计合并利润为26.82亿港元,同比增长11.2%[2]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94.28亿港元,同比下降0.6%[10] - 2025年上半年,来自其他水项目的税前利润为10.79亿港元,同比下降6.3%[23] - 2025年上半年,水资源项目的收入和税前利润分别为35.06亿港元和23.96亿港元,分别同比增长0.6%和3.1%[18] - 2025年上半年,物业投资业务的收入为4.27亿港元,同比下降2.1%[29] - 2025年上半年,兴柳高速公路的收入为HK$313百万,税前利润为HK$162百万[42] - 2025年上半年,中央山能源项目的收入为HK$770百万,税前利润为HK$106百万[50] 用户数据 - 2025年上半年,物业投资业务的平均出租率为99.5%[29] - 广州喜来登酒店的平均房价为HK$1,257,平均入住率为93.8%[40] - 2025年上半年,兴柳高速公路的平均每日通行流量为24,457辆次,较2024年上半年的26,954辆次下降约9.3%[41] 未来展望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水供应的设计年产能为24亿吨,污水处理的设计年产能为3.09亿吨[2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其他水资源项目的总设计供水能力为16,595,200吨/天[2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尹平项目的累计开发成本为人民币2,090百万(约HK$2,291百万),税前利润为HK$69百万[48]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GDH Teem的物业投资业务在2025年上半年的收入为HK$822百万,税前利润为HK$492百万[31] - 2025年上半年,部门店的收入为HK$390百万,税前利润为HK$39百万,租赁面积为404,000平方米[3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酒店业务的收入为HK$338百万,税前利润为HK$82百万,运营酒店数量为7家[38] ESG评级 - S&P在2024年8月给予公司的ESG评级为41,显示出在职业健康和安全等领域的显著改善[53] - MSCI在2025年1月给予公司的ESG评级为BB,表明在产品安全和质量方面的表现优于同行[53]
粤海投资(00270.HK):水务主业稳定 归母净利润同增11.2%超预期
格隆汇· 2025-08-27 04:0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4.28亿港元,同比下降0.6%,归母净利润26.82亿港元,同比增长11.2% [1] - 持续经营业务综合税前利润增长6.7%至41.05亿港元,主要受益于财务费用节省及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汇兑收益 [1] - 每股股息26.66港仙,同比增长11.22%,分红比例维持65% [3] 分业务收入表现 - 水资源分部收入71.84亿港元(同比增长0.6%),其中中国内地供水收入22.84亿港元(+3.7%),香港供水收入28.69亿港元(+2.4%),污水处理收入4.71亿港元(-7.1%),管道接驳收入7.37亿港元(+9.7%) [1] - 物业投资收入1.24亿港元(+10.6%),百货运营收入2.02亿港元(-45.5%),酒店收入3.20亿港元(+7.4%),道路及桥梁收入3.01亿港元(-6.9%),发电收入6.11亿港元(-2.9%) [1][2] 分业务利润表现 - 水资源分部业绩34.02亿港元(-0.6%),物业投资分部业绩4.80亿港元(+12.7%),百货运营分部业绩0.24亿港元(扭亏为盈,+354.5%),酒店分部业绩0.51亿港元(-14.6%),道路及桥梁分部业绩2.21亿港元(-1.8%),发电分部业绩0.85亿港元(+9.4%) [1][2] 水资源业务详情 - 东深供水项目实现收入35.06亿港元(+0.6%),其中对香港供水收入28.69亿港元(+2.4%),对深圳及东莞供水收入6.37亿港元(-6.7%),贡献税前利润23.96亿港元(+3.1%),总供水量11.47亿吨(-1.0%) [2] - 其他水资源项目收入36.80亿港元(+2.3%),运营收入34.93亿港元(+0.9%),贡献税前利润10.79亿港元(-6.2%)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投运供水产能1083.68万吨/日(+0.9%),在建供水产能118.7万吨/日(-8.0%),已投运污水处理产能229.79万吨/日(+12.09%) [3] 现金流与资本结构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33.39亿港元(-31.52%),资本开支5.66亿港元(+27.19%),自由现金流27.73亿港元(-37.42%) [3] - 剔除粤海置地后经营性现金流净额30.71亿港元(-14.31%),自由现金流25.05亿港元(-20.20%) [3] - 资本负债率降至24.70%(下降6.2个百分点),财务借贷降至211.77亿港元(-11.25%),持续经营业务净财务费用1.88亿港元,同比减少2.01亿港元 [4] 战略调整与预测 - 公司于2025年1月21日完成粤海置地剥离,通过分派12.62亿股粤海置地股份实现 [4] - 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42.74/43.57/44.53亿港元,对应PE倍数10.5/10.3/10.1倍 [4]
粤海投资:2025年中期净利润26.82亿港元 同比增长11.23% 拟每股派息0.2666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8-26 18:53
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供水和污水处理业务 通过七个分部运营 包括水资源 物业投资及发展 百货营运 发电 酒店经营及管理 道路及桥樑 以及其他司库服务[9] - 2025上半年水资源分部营收71.531亿港元 占比最大 物业投资分部营收8.107亿港元 发电分部营收6.109亿港元 酒店经营及管理分部营收3.364亿港元 道路及桥樑分部营收3.007亿港元[15] - 2024年水资源分部营收135.11亿港元 物业投资分部营收15.769亿港元 发电分部营收未披露具体数值 百货营运分部营收8.616亿港元 酒店经营及管理分部营收6.484亿港元 其他业务营收6.387亿港元[17] 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营业收入180.637亿港元 归母净利润36.87亿港元[11] - 2025上半年净资产收益率6.4% 同比上升0.72个百分点[19] - 人均创利226.76万港元 人均创收784.53万港元[17] - 2020年至2023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波动较大 2020年0.62% 2021年28.23% 2022年-12.39% 2023年-21.94%[11] - 2020年至20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率波动显著 2020年-17.36% 2021年43.68% 2022年-29.76% 2023年16.56%[13] 资产运营效率 - 总资产周转率2025上半年为0.08次 低于行业均值和中位数[21] - 固定资产周转率2025上半年为0.95次 低于行业均值和中位数[22] - 应收账款周转率2025上半年为1.33次 低于行业均值和中位数[22] - 2021年至2024年总资产周转率持续下降 从0.48次降至0.43次[21] - 2021年至2024年固定资产周转率从3.76次降至2.71次[22] 资产负债结构 - 2025上半年流动比率1.18 速动比率1.15[31] - 资产负债率2025上半年为37.45% 低于行业均值和中位数[30] - 持有待售资产较上期末减少100% 占总资产比重下降29.99个百分点[25] - 无形资产较上期末减少0.71% 占总资产比重上升5.88个百分点[25] - 投资性房地产较上期末增加2.4% 占总资产比重上升5.04个百分点[25] - 货币资金较上期末减少0.97% 占总资产比重上升3.44个百分点[25] - 长期借款较上期末减少1.68% 占总资产比重上升4.55个百分点[28] -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较上期末减少4.52% 占总资产比重上升2.65个百分点[28] - 递延所得税负债较上期末增加4.67% 占总资产比重上升1.72个百分点[28] - 其他应付款较上期末增加109.02% 占总资产比重上升0.6个百分点[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