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控股(00861)
搜索文档
神州控股(00861)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5 16:40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致力于数字化升级,以自主创新技术赋能城市和行业,推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战略[3] - 公司将加速拓展境内、境外两个市场,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打造新质生产力[5] - 公司将持续推动各业务板块在吉林省全面投资布局,共建“数字吉林”[9] 公司业务合作 - 公司与新西兰Draw More Circles达成战略合作意向,推动体育服务数字化融合[7] - 公司签约长春市算力中心项目和长春智慧水务项目,整体签约金额超过2.5亿人民币[9] - 公司与国际知名科技企业英伟达合作,共同打造香港大模型智算中心项目,提升生态资源整合能力[23]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收入达到18276547千元,同比增长2.97%,大数据产品及方案分部收入占比17%[6] - 公司2022年收入达到177.5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大数据产品及方案收入同比增长26%[8] - 公司报告期内整体营业收入为182.77亿元,同比增长3%;经调整主营业务产生的归母净利润为3.01亿元,同比增长38%[29] 公司技术创新 - 公司在智能时代的新突破大会上发布新一代城市知识图谱平台,引起各方关注[7] - 公司在2023年推出了“城市知识图谱平台”和“公共数据运营平台”,为人工智能大模型和数据资产化提供了智能化领先科技产品[19] 公司荣誉与奖项 - 神州控股与国际高科技公司英伟达进行技术交流,签署合作协议,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12] - 神州控股旗下子公司在数字化领域获得多项行业奖项,包括数字城市创新成果、大数据领域领军企业等[13] - 公司在数字技术领域取得多项成就,包括数字孪生解决方案提供商、大数据优秀服务商等[14] - 神州控股在金融科技领域获得业务创新奖,位列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提供商前列[15] - 公司在数字经济领域获得多项荣誉,包括数字化转型推动企业、数据治理优秀产品奖等[16] 公司战略合作与发展 - 公司成功引入上百家企业入驻跨境数字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年内进出口额超过50亿元,占长春兴隆保税区进出口额的70%[59] - 公司中标匯豐銀行(中國)核心项目群,与匯豐集团总部建立全天候合作夥伴关系,成功参与多个“一带一路”地区国家银行的核心应用系统建设项目,落地20余家海外客户[61] - 公司与昆山鹿路通大数据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和运营公共数据运营平台,同时获得多家国内重点数据交易机构的数商认证,加速全国市场布局[42] 公司治理与管理团队 - 郭先生为公司主席、首席执行官,拥有36年业务策略发展及业务运营管理经验[94] - 林先生为公司副主席兼执行董事,拥有33年IT业务管理经验[96] - 曾先生自2020年6月30日至2024年3月28日期间担任公司非执行董事[98] - 叢珊女士具有十七年企业管理和大型工程项目经验[102] - 劉軍强先生自2002年以来有二十一年企业管理和投资经验[105] - 黃文宗先生在审计、税务、公司内部监控和治理等方面有超过三十六年经验[106] - 倪虹小姐是ATA Inc.和知乎的独立董事,拥有六年企业融资律师经验[110] - 劉允博士曾担任深圳奧飛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首席执行官[111] - 金昌衛先生自2018年6月29日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15] - 陈永正先生自2021年7月16日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17] - 王自强先生是公司的公司秘书,负责处理财务申报工作和上市事务[119]
神州控股(00861)管理层致股东的一封信
智通财经· 2024-03-29 18:43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时代变革,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公司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1][2] - 公司深耕数据要素和场景落地,在数智供应链等领域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 [3][4] - 公司积极整合生态资源,在智算中心等项目中与英伟达等国际企业合作,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不同行业的应用 [5][6] - 公司注重与股东、生态伙伴和员工的沟通,希望建立长期的信任关系 [7][8] - 公司坚定看好"数字中国"的发展前景,将加快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产品的研发,为未来的胜利而努力奋斗 [9] 根据目录分类总结 数据与场景 - 公司参与制定国内首个公共数据运营标准,自主研发公共数据运营平台,并获得多家数据交易机构的认证 [3] - 公司推出城市知识图谱平台产品,可与人工智能大模型结合,为行业提供可信的智能助手 [3] - 公司在数智供应链领域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帮助客户解决长期困扰的问题 [4] 智能与生态 - 公司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生态资源,并持续投入大数据智能软件技术研发 [5] - 公司在香港特区政府大模型智算中心项目中与英伟达合作,整合算力、算法、数据为用户提供全局性服务 [5] - 公司被英伟达选为其DGX AI计算系统和云服务的最高级别合作伙伴 [5] - 公司将在长春新区智算中心项目中搭建产业创新发展平台,帮助当地构建产业大脑 [5] 国内与国际 - 公司作为港股上市公司,在立足中国香港特区辐射全球市场方面有优势 [6] - 公司通过整合政府政策资源和公司生态资源,全面对接"一带一路"海外市场 [6] - 公司积极与英伟达等国际领先企业合作,融合国内前沿科研资源和行业场景,产出前沿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6]
神州控股(00861)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20:00
财务业绩 - 本集团大数据业务收入相较上年度实现了30.07%的强劲增长[2] - 本集团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大幅增长41.97%,增强了现金储备盈余[2] - 本年度母公司股东权益为6,295,367千元,非控股权益为4,070,638千元[7] - 綜合財務報表以人民幣為單位呈列,包括大數據產品及方案業務、軟件及運營服務業務、信創及傳統服務業務三大分部[17] - 大數據產品及方案分部業績扣除研究及開發成本、其他無形資產攤銷後,分部業績为盈利人民幣558,715,000元,同比增长14%[17] - 本年度来自客户的合约收入总计为17,939,659人民幣,其中软件产品销售业务、软件开发及技术服务业务、供应链运营业务等为主要收入来源[19] - 本集团除税前(虧損)溢利为534,553千元,较上年83,483千元增长[21] - 本期中國大陸企业所得税支出为61,947千元,较上年34,315千元增长[22] - 公司报告期内整体营业收入为182.77亿元,同比增长3%[36] - 公司报告期内经调整主营业务产生的归母净利润为3.01亿元,同比增长38%[36] - 公司报告期内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7.46亿元,同比增长42%[36] - 公司大数据产品及方案收入为31.72亿元,同比增长30%[42] - 公司报告期内大数据产品及方案业绩为盈利5.59亿元,同比增长14%[42] 业务拓展与合作 - 公司自主研发了国内首批符合运营要求的公共数据运营平台[46] - 公司构建了一站式公共数据运营平台,让公共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47] - 公司与昆山鹿路通大数据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和运营公共数据运营平台[48] - 公司将继续深化“城市CTO”模式,为全行业数据资产化提供全链条解决方案[49] - 公司持续推动“企业CSO”模式落地,助力客户有效控制成本,提高效能[51] - 公司已参与香港特区政府多个部门的技术研发项目,成为重要的大数据发展合作伙伴[59] - 公司成功实现香港特区政府大模型智算中心项目一期交付,加速建设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助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60] - 公司与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多个国家的官方机构合作,搭建跨境数字贸易综合服务平台[62] - 公司在吉林省与商务厅合作,成功引入上百家企业入驻,实现年内进出口额超过50亿元,占长春兴隆保税区进出口额的70%[63] - 公司中标汇丰银行(中国)核心项目群,与汇丰集团总部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区域国家金融科技创新发展[65] - 公司成功参与多个“一带一路”地区国家银行的核心应用系统建设项目,落地20余家海外客户,为当地银行提供数字化金融服务[66] - 公司中标4.6亿长春新区智算中心项目,搭建产业创新发展平台,构建产业多模态优质数据集,推动产业创新发展[69] - 公司与英伟达保持长期合作关系,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能力,加速推进智算中心建设和运营[70] - 公司将持续深化“城市CTO”和“企业CSO”发展模式,加强生态建设,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助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72] 股东事务 - 公司报告期内已簽未銷项目为82.88亿元,同比增长26%[36] - 公司报告期内新签约项目为158.72亿元,同比增长22%[36] - 公司报告期内大数据产品及方案业绩为盈利5.59亿元,同比增长14%[42] - 建议向股东派发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6.0港仙[103] - 2024股东大会将于6月27日举行实体会议[104] - 2024股东大会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需在6月21日前提交转让文件[105] - 董事会建议每名董事至少每三年輪流退任一次[108] - 董事会认为现有董事在现行安排下能有效履行职责[111] - 未有遵守规定,董事会将继续提请非执行董事注意参加股东大会的重要性[113] - 董事会主席郭為先生因其他业务承诺未能出席股东周年大会[114] - 出席股东周年大会的执行董事林楊先生担任主席,提名委员会主席黄文宗先生代表出席[115] - 全体董事确认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3的《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116]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17] - 公司在报告期间仍维持上市规则要求下的足够公众持股量[118]
神州控股(00861)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5 16:32
公司业绩 - 公司整体收入为66.77亿元,毛利11.09亿元,核心业务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溢利为2.33亿元,同比增长11%[52] - 公司整体签约金额为54.03亿元,同比增长36%,已签未销金额为76.95亿元,同比增长26%[53] 金融服务和技术创新 - 公司打造金融信贷一体化综合服务,推出重点产品“信贷、金融风控、模型智能”,先后中标多家银行,解决传统金融风控模式难以覆盖中小微企业问题,助力金融普惠[50] - 公司发布城市知识图谱平台,集数据管理、模型构建、知识图谱分析、空间分析和可视化功能于一体,获得知识图谱技术创新奖[54] - 公司以公共数据运营为起点,结合知识图谱、运筹算法、数字孪生等技术,为全行业数据资产化提供解决方案,努力成为政府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合作伙伴[55] 资产和财务状况 - 公司购买的理财产品未偿还本金约16.31亿人民币,计划通过出售资产实现回收[56] - 理财产品剩余相关资产约14.38亿人民币,其中约9.7亿人民币资产计划剥离到新公司实体中[57] - 公司管理层认为理财产品相关金额合理,将继续推进资产处置计划[58] 资金和股东信息 - 公司主要通过内部资源、银行贷款和信贷支持运营所需资金[59] - 公司可动用银行授信总额约138.19亿人民币,已动用长期贷款额度约20.48亿人民币[66] - 公司完成供股并筹得资金约为11.49亿元人民币,其中已动用金额为9.39亿元人民币[71]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供股未动用资金约为2.1亿元人民币,计划在2024年6月30日前全部动用[72] - 主要股东包括Kosalaki Investments Limited、Dragon City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Limited等[80] 员工情况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有全职员工16,033名,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437名[69]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员工成本约为15.20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78%[69] 股权结构和高管信息 - 郭為先生持有167,969,857股股份,占公司股份的一定比例[77] - 公司董事郭為先生为Kosalaki Investments Limited的唯一股东[81] - 葉志如女士全资拥有Dragon City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Limited[81] - 公司董事郭為先生持有Kosalaki Investments Limited名下股份[81] 其他信息 - 公司网址为www.dcholdings.com[110]
神州控股(00861)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30 17:37
财务表现 - 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收入为6,677,315人民币千元,同比下降7.89%[1] - 大数据产品及方案收入为1,109,908人民币千元,同比增长12.31%[1] - 核心业务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溢利为232,510人民币千元,同比增长11.18%[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溢利为40,355人民币千元,同比下降78.78%[1] - 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毛利为1,109,105人民币千元,同比下降13.85%[2] - 本期间溢利为80,675人民币千元,同比下降70.23%[2] - 本期间全面收益总额为62,627人民币千元,同比下降70.59%[3] - 本集团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除税前溢利为192,155千元,较上年同期的18,995千元有显著增长[16] - 本期中,中国大陆企业所得税为18,538千元,较上年同期的14,803千元增长明显[17] - 公司整体收入为66.77亿元,毛利11.09亿元,核心业务归属母公司股东溢利2.33亿元,同比增长11%[47] - 公司整体签约54.03亿元,已签未销76.95亿元,充足的在手订单和项目商机将对下半年业绩增长起到明显拉动作用[48] 业务拓展 - 本公司宣派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每股1.0港仙[1] - 本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派发了每股普通股4.5港仙的股息,总额约为75,312,000元[21] - 公司宣派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每股为1.0港仙,将于2023年10月16日前后派付[30] - 公司将于2023年9月18日至9月21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以确保可享有中期股息的权利[31] 资产状况 - 非流动资产中,投资物业为5,031,723人民币千元,同比增长1.14%[4] - 流动资产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672,651人民币千元,同比下降33.74%[4] - 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总额为3,656,119千元,较上年同期的3,864,861千元有所减少[26] - 截至报告期末,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中30天内的金额为1,212,505千元,较上年同期的2,090,733千元有明显下降[27] - 公司應付賬款及應付票據在2023年6月30日为3,287,555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490,296千元有所下降[28] - 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拥有总资产约238.06亿人民币,流动比率为1.56[56] - 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6.73亿人民币,其中以人民币计值约16.22亿人民币[58] 技术创新 - 公司正式发布城市知识图谱平台,集数据管理、数据模型构建、知识图谱分析、空间分析与可视化于一体,最大化数据价值[50] - 公司将以公共数据运营赋能为起点,结合知识图谱、运筹算法、数字孪生等数智技术创新核心能力[51] - 公司通过自研的管理系统和大数据管理系统,帮助客户实现供应链多渠道一盘货、库存周转管控和全链路成本优化,有效支持客户业务增长[41]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郭为先生自2018年6月8日起担任双重职务,董事会认为此安排有利于业务策略的一致性和公司整体利益[79] - 公司已採納上市规则附錄十所載《上市發行人董事進行證券交易的標準守則》,全体董事确认遵守標準守則所规定的標準[83] - 公司于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六个月期间仍维持上市规则要求下的足够公众持股量[85] - 董事会由九名董事组成,包括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和副主席等[85]
神州控股(00861)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7 16:33
财务业绩 - 神州控股2022财年营业收入为17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7%[7] - 公司整体营收177.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大数据产品及方案收入24.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55] - 公司在手订单充足,已签未销65.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5] - 公司持续优化业务结构,大数据产品及方案收入达24.39亿元人民币,占比14%;软件及运营服务收入为55.46亿元人民币,占比31%;信创及传统服务收入为97.66亿元人民币[65] - 公司大数据产品及方案业务实现盈利,包括智数软件产品和慧业解决方案两类服务[59] - 公司大数据产品及方案业务是战略方向和核心驱动力,为金融客户提供统一企业级数据资产运营平台和监管解决方案服务[67] - 公司大数据产品及方案收入占比提升至14%,毛利占比扩大到32%[65] - 公司大数据产品及方案毛利率为39.14%,较去年同期提高3.37%[7] 产品与服务 - 公司研发了基于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成果的燕云DaaS和城市知识图谱平台等软件产品[4] - 公司在智数软件产品领域推出新产品,包括城市知识图谱平台、低代码可视平台、物联网管理平台等[59] - 公司通过KingKoo Data供应链大数据系统和智能算法库提供多种数据解决方案,成功助力客户提升数据分析决策和管理执行能力[63] - 公司在慧业解决方案领域推动产业数字化,与政府合作推进数字化治理和服务水平提升[62] - 公司在数智供应链领域拥有B2B和B2C一体化能力,自主研发供应链端到端管理系统[63] 合作与战略 - 公司签署了多个合作协议,包括与福建农垦、亚洲开发银行合作建设福建农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示范项目[9] - 公司成立未来城市研究院及神州创新生态孵化基金[12] - 公司与瀚华金控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数字金融、数字科技、数据资产领域开展合作[13] - 公司与龙岩市农业农村局合作建设龙岩市乡村振兴信息平台项目[13] - 公司中标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人民政府预付式消费监管平台建设及预付式消费服务试点项目[15] 行业认可与荣誉 - 神州控股在2022年获得多个奖项,包括金港股年度最佳ESG奖[16] - 神州控股在2022年3月2日位列智慧服务TOP50第12位[17] - 神州控股在2022年1月24日入选智慧城市十大案例之一[18] - 神州控股在2022年3月31日获得新财富最佳IR港股公司奖[19] - 神州控股在2022年4月26日位列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TOP50第一位[20] - 神州控股在2022年6月27日位列中国信创企业排行榜Top30第8位[21] - 神州控股在2022年9月20日位列中国新科技百强数字经济类第2位[22] - 神州控股在2022年7月26日位列人工智能智慧城市服务商企业排行榜第9位[23] - 神州控股在2022年9月21日获得大数据创新奖[24] - 神州控股在2022年12月18日获得数字经济年度领军企业奖[28] 高管团队 - 郭先生曾获得多个重要奖项,包括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中国未来经济领袖等[106] - 林楊先生拥有超过32年的IT业务管理经验,曾获得多个行业奖项[108] - 曾水根先生具有丰富的智慧城市和大数据规划经验,近年参与多家大数据合资公司的组建[109] - 叢珊女士在企业管理和大型工程项目方面有16年经验,主要聚焦于新兴产业相关投资项目[113] - 黄先生担任多家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和委员会主席[115] - 倪虹小姐担任ATA Inc.和知乎的独立非执行董事,以及其他公司的独立董事和委员会成员[117] - 刘博士在多家公司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和其他高管职位,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118] - 金昌卫先生在全球科技公司担任领导职位,包括eBay中国首席运营官和AT&T大中华总经理[121] - 陈永正先生自2021年7月16日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具有超过30年的TMT和跨国公司管理经验[123] - 王自强先生是公司公司秘书,负责财务申报和上市事务,持有社会科学学士学位和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资格[125] 公司治理 - 公司致力于推行最高标准的企业治理,遵守当地法律和监管机构的规定[126] - 公司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郭为先生自2018年6月8日起担任双重职务,负责业务策略发展和管理[127] - 董事会认为郭为先生担任双重职位有助于确保业务策略的一致性和为公司股东带来整体利益[128] - 每届股东大会时,董事会主席不需要轮流退任,但其他董事每三年至少需轮流退任一次[129] - 公司董事没有与非执行董事或独立非执行董事签订任命书,但董事会认为现行安排有效并能履行职责[131] 风险管理 - 公司通过风险管理流程识
神州控股(00861)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30 18:52
财务表现 - 二零二二年度收入为人民币17,749,982千元,同比增长3.77%[1] - 大数据产品及方案分部收入为2,438,536千元,同比增长25.89%[1] - 二零二二年度毛利为2,940,167千元,较上一年下降6.22%[2] - 本年度溢利为466,496千元,较上一年下降42.55%[2] - 海外业务财务报表汇兑差额导致其他全面收益减少15,647千元[3] - 本年度全面收益总额为371,955千元,较上一年下降61.12%[3] - 本集团除税前溢利为人民币83,483千元,较上年的88,199千元有所下降[20] - 本年度中,中国大陆企业所得税支出为59,382千元,较上年的64,144千元有所减少[21]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310,370千元,较上年的592,364千元有所下降[28] - 每股攤薄盈利为人民币308,407千元,较上年的592,271千元有所下降[28] 业务拓展 - 公司在中國銀行業IT解決方案市場保持排名前3名的領先地位[34] - 公司提供面向數字城市、供應鏈、金融科技等核心場景的智能解決方案[40] - 公司在数智城市场景下,持续推进多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与各地政府合作提升数字化治理和服务水平[42] - 公司承建了多个重点项目,包括政务云服务、智慧住房租赁服务、智慧水务项目等,为未来数据要素的进一步释放价值打下了基础[44] - 公司在供应链领域拥有B2B和B2C一体化能力,通过供应链大数据系统和智能算法库提供多种数据解决方案,成功助力多领域客户提升数据分析决策和管理执行能力[45] - 公司在金融科技领域为金融客户提供全链路闭环的数据服务方案,签约多家金融客户并帮助建立统一企业级数据资产运营平台和监管解决方案服务[46]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每届股东年会上三分之一董事必须退任,董事会主席除外[91] - 公司未与非执行董事或独立非执行董事签订任何书面委任书,但董事会认为现行安排有效[93] - 全体董事确认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的《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94]
神州控股(00861)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20 16:42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收入为8,681,756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8,673,158千港元略有增长[4] - 2022年上半年毛利为1,542,023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615,344千港元下降4.5%[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343,139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326,467千港元增长5.1%[4] - 2022年上半年本期间溢利为316,133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304,886千港元增长3.7%[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母公司股东应占每股盈利为14.67港仙,较2021年同期的14.24港仙增长3.0%[3] - 2022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284,012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33,468千港元大幅增长112.8%[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销售及分销费用为458,370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582,944千港元下降21.4%[4] - 2022年上半年行政费用为195,203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224,382千港元下降13.0%[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736,283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539,301千港元增长36.5%[4] - 2022年上半年应占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之亏损为22,601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5,484千港元大幅增加312.2%[4] - 公司非流动负债总额为3,734,661千港元,较2021年底的3,831,383千港元略有下降[12] - 公司资产净值为14,342,637千港元,较2021年底的14,867,349千港元有所减少[12] - 母公司股东应占权益为9,769,975千港元,较2021年底的10,159,493千港元下降3.8%[12] - 非控股权益为4,572,662千港元,较2021年底的4,707,856千港元下降2.9%[12] - 本期间溢利为221,733千港元,非控股权益应占溢利为94,400千港元[13]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导致亏损34,144千港元,非控股权益应占亏损为23,986千港元[13] - 海外业务财务报表换算汇兑差额导致亏损342,763千港元,非控股权益应占亏损为138,076千港元[13] - 本期间全面收益总额为亏损156,730千港元,非控股权益应占亏损为69,983千港元[13] - 公司支付末期股息217,569千港元[13] - 公司股本为167,361千港元,较2021年底的167,353千港元略有增加[13] - 公司本期间溢利为220,223千港元,非控股权益为84,663千港元,总计304,886千港元[15] - 公司本期间其他全面收益总额为344,905千港元,非控股权益为137,323千港元,总计482,228千港元[15] - 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36,69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9,929千港元[16] - 公司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81,729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74,590千港元[16] - 公司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73,542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836,571千港元[16] - 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189,61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639,819千港元[16] - 公司股本为167,310千港元,股份溢价账为4,655,483千港元,资本储备为1,712,862千港元[15] - 公司雇员股票基金为(767,221)千港元,酬金储备为157,588千港元,资产估值储备为501,212千港元[15] - 公司投资估值储备为118,908千港元,储备基金为561,694千港元,汇兑波动储备为282,073千港元[15] - 公司保留溢利为1,983,760千港元,末期股息为167,310千港元,总计9,540,979千港元[15] - 公司2022年其他收入及收益总计为284,012千港元,较2021年的133,468千港元增长112.8%[31] - 公司2022年投资物业之公允价值收益为126,788千港元,较2021年的61,533千港元增长106.1%[31] - 公司2022年售出存货之成本为3,975,362千港元,较2021年的4,442,493千港元下降10.5%[33] - 公司2022年研究及开发成本为327,300千港元,较2021年的338,501千港元下降3.3%[33] - 公司2022年所得税费用总计为27,006千港元,较2021年的21,581千港元增长25.1%[34] - 公司2022年派发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13港仙,总金额为217,569千港元,较2021年的167,310千港元增长30.0%[35] - 公司2022年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2.3港仙,总金额为38,493千港元,较2021年的33,462千港元增长15.0%[35] - 公司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为221,733千港元,较2021年的220,223千港元增长0.7%[42] - 公司整体营收约86.82亿港元,毛利约15.42亿港元,母公司股东应占溢利约2.22亿港元[61] - 公司202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7.12亿港元,近四年复合增长率高达68%[74] 业务表现 - 大數據產品及方案分部2022年中期實現盈利港幣208,583,000元,較同期增長85%[24] - 公司總收入為港幣8,681,756,000元,較2021年同期增長0.1%[27] - 軟件開發及技術服務業務收入為港幣2,581,256,000元,較2021年同期增長18.3%[27] - 供應鏈運營業務收入為港幣1,437,954,000元,較2021年同期增長25.8%[27] - 系統集成業務收入為港幣2,669,556,000元,較2021年同期下降22.8%[27] - 電商供應鏈業務收入為港幣1,605,286,000元,較2021年同期增長12%[27] - 經營租賃下的投資物業租金收入為港幣199,475,000元,較2021年同期增長2%[27] - 金融服務業務收入為港幣15,417,000元,較2021年同期增長24.3%[27] - 大數據產品及方案分部2022年中期研究及開發成本、無形資產攤銷共計港幣214,525,000元[24] - 大数据产品及方案收入约11.81亿港元,同比增长50%,毛利约4.49亿港元,同比增长56%[62] - 大数据产品标准化程度提升,毛利率达到83%,同比提升16个百分点[62] - 新增软件著作权及专利143项,累计2,392项[62] - Top 30客户收入占比47%,近两年复合增速79%[64] - 千万级以上大客户数量达到120家,近两年复合增速12%[64] - 新增客户数量1,648家,同比提升20%[64] - 中标比亚迪多个供应链服务订单,年内累计中标金额已超4亿元[64] - 大数据产品及方案收入约11.81亿港元,占比14%(去年同期9%),毛利约4.49亿港元,占比29%(去年同期18%)[65] - 软件及运营服务收入约27.61亿港元,占比32%,毛利约5.00亿港元,占比32%[65] - 传统服务收入约48.17亿港元,占比54%,毛利约5.93亿港元,占比39%[65] - 公司荣获“2022数字孿生解决方案提供商TOP 50第1位”、“2022数字经济十大杰出案例”等荣誉[67] - 公司依托燕云DaaS为核心的智数中枢,快速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建立自主创新的可信数据网络[68] - 公司客户主要分布在科技、金融、新消费、政府等行业,并积极拓展新能源、跨境电商和海外业务[69] - 公司累计服务10多个中央部委、300多个城市、100多万家行业客户,包括众多世界500强跨国公司[73] - 公司推动成立了未来城市研究院、上地大数据研究院和新动力数字金融研究院[72] - 公司拥有上游300多家国内外顶尖厂商资源,下游3万多家渠道合作伙伴[73] - 2022年上半年,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30%,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3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维持在25%左右[76] - 公司大数据产品及方案的毛利占比从2018年不足1%提升至约29%[77] 资产负债与现金流 - 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总额为4,175,92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998,232千港元有所增加[43] - 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中,30天内的金额为2,066,132千港元,占总应收账款的49.5%[45] - 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总额为4,313,29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361,333千港元略有下降[46] - 公司已签约但未拨备的资本注资承诺总额为55,629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62,386千港元有所下降[5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理财产品未偿付本金金额约为港币19.12亿元(人民币16.32亿元)[79] - 公司已基本完成涉及港币2.26亿元(人民币1.93亿元)的房地产住宅项目重整程序[7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约为港币285.56亿元,总负债约为港币142.13亿元[8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资本开支约为港币0.58亿元,主要用于增加物业、厂房及设备和其他无形资产[8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港币22.43亿元,其中约港币19.79亿元以人民币计值[80] - 公司附息银行及其他贷款总额约为港币39.10亿元,占母公司股东应占权益的比率为0.40[80] - 公司约港币21.62亿元的银行贷款以总账面价值约港币47.61亿元的楼宇、投资物业及预付土地租金作为抵押[82] - 公司约港币5.62亿元的银行贷款以神州数码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的已发行股份97,784,000股作为质押,其公允价值约为港币12.92亿元[82] - 公司流动及非流动银行贷款分别为约港币2.19亿元及约港币20.86亿元,其中长期贷款需在2022年至2036年间偿还[83] - 公司可动用银行总信用额为约港币140.80亿元,包括约港币23.60亿元的长期贷款额度、约港币64.79亿元的贸易信用额度及约港币52.41亿元的短期及循环现金透支[83] - 公司供股所得款项净额为约港币13.35亿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已动用约港币10.41亿元,未动用金额为约港币2.94亿元,预计在2023年6月30日前全部动用[88][90] 股权与股东信息 - 郭為先生及其受控法團共持有351,715,538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21.02%[95] - 林楊先生持有18,688,708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1.12%[95] - 黃文宗先生持有2,370,000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0.14%[95] - 倪虹小姐持有2,100,000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0.13%[95] - 劉允博士持有2,100,000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0.13%[95] - 金昌衛先生持有2,100,000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0.13%[95] - 陳永正先生持有1,000,000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0.06%[95] - Kosalaki Investments Limited持有100,778,857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6.02%[101] - Dragon City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Limited持有187,578,500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11.22%[101] - 廣州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持有331,201,928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19.80%[101] - 广州城市建设持有331,201,928股股份,其中299,760,000股由广州甲子持有,31,441,928股由穗通香港持有[102] - 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持有181,120,250股股份,其中7,078,000股由广电运通国际有限公司持有[103] - 广州甲子实益持有299,760,000股股份[103] - 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由广州无线电集团持有52.96%的权益[103] 股权激励与购股权 - 公司股权激励计划(2011购股权计划)已于2021年8月14日失效,但已授出的购股权仍可在规定期限内行使[106] - 公司董事郭為持有13,116,974股購股權,行使價為港幣6.394元,有效期至2025年1月24日[107] - 公司僱員總計持有47,647,930股購股權,其中部分購股權在期內行使或失效[108]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尚未行使的購股權總計為167,881,878股[108] - 公司購股權的行使條件包括達成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的業績目標,分別為港幣5億元、8億元和12億元的除稅淨利潤[109] - 公司購股權的歸屬期為五年,每年可行使20%[109] - 公司其他參與者持有2,000,000股購股權,未在期內行使或失效[108] - 公司購股權的行使價因2017年供股調整,由港幣6.71元調整為港幣6.394元[108] - 公司購股權的行使期由達成條件之日起至2028年7月12日[109] - 公司購股權的行使條件(a)和(b)已達成,相關購股權已歸屬[109] - 公司購股權的行使條件(c)需達成2022年港幣12億元的除稅淨利潤[109] - 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经审核除税净利润达到港币8亿元,满足购股权条件(a),一半购股权已归属[112]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经审核除税净利润需达到港币12亿元,以满足购股权条件(b),另一半购股权将归属[112] - 2022年上半年购股权公允价值为港币0元,去年同期为港币11,754,000元[112] - 2022年上半年购股权开支为港币14,365,000元,去年同期为港币26,084,000元[112] - 2022年上半年信托人购买6,539,000股公司股份,总成本为港币27,217,000元[115] - 2022年上半年授出4,343,000份受限制股份,去年同期为4,497,000份[115] - 2022年上半年归属1,243,000份受限制股份,去年同期为660,000份[115] - 2022年上半年确认受限制股份开支为港币1,580,000元,去年同期为港币4,047,000元[116] - DCITS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下,2022年上半年行使3,909,285份股票期权,取消232,300份[118] - DCITS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下,2022年上半年尚未行使的股票期权为5,968,415份[118] - DCITS股票期權激勵計劃下,2019年授出的股票期權公允價值採用二項式模式估算,行使價為每股人民幣12.76元,股息率為每年0.205%-0.2546%,預期波幅為每年21.7765%-25.9667%,無風險利率為每年1.5%-2.1%,加權平均股價為每股人民幣12.99元[12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確認港幣零元為有關DCITS授予股票期權的開支,相比2021年同期的港幣4,328,000元有所減少[122] - DCITS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下,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確認港幣零元為有關DCITS授予限制性股票的開支,相比2021年同期的港幣2,848,000元有所減少[124]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公司董事會主席郭為先生自2018年6月8日起一直擔任主席及首席執行官雙重職務,董事會認為此安排有助於業務策略的一致性[129] - 公司未与非执行董事或独立非执行董事订立书面委任书,但董事认为现有安排有效且符合公司及股东最佳利益[131] - 公司在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32] - 公司在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维持了上市规则要求的足够公众持股量[132] 关联交易 - 公司向合营企业提供的IT服务收入为389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14千港元大幅增加[54] - 公司向联营公司销售的IT货物
神州控股(00861)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27 18:01
财务表现 - 2021财年收入为20,539百万港元,同比增长3.6%[5]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之溢利为818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1.0%[5] - 每股盈利为46.4港仙,同比增长22.9%[5] - 总资产为29,601百万港元,同比增长5.6%[5] - 股东资金为10,159百万港元,同比增长7.7%[5] - 公司2021年整体营收205.39亿港元,同比增长4%,创近五年新高[37] - 公司2021年毛利润37.65亿港元,同比增长12%[37] - 公司2021年母公司股东应占溢利7.12亿港元,同比增长16%[37] - 公司2021年大数据产品及方案收入24.90亿港元,同比增长28%[40] - 公司2021年大数据产品销售毛利率高达83%,收入3.53亿港元,同比增长102%[40] - 公司2021年大数据解决方案收入21.37亿港元,同比增长20%[40] - 公司2021年研发费用4.97亿港元,同比增长20%[40] - 公司2021年新获取软件著作权及专利等知识产权403项,累计2249项,同比增长22%[40] - 公司大数据产品及方案业务在集团总收入中占比达到12%[40] - 公司2021年资本开支约为港币1.47亿元,主要用于增加物业、厂房及设备和其他无形资产[47] - 公司2021年雇员成本约为港币35.79亿元,较2020年增长28.19%[51] - 公司2021年能源消耗总量为18,964.13兆瓦时,较2020年增长7.4%[126] - 2021年自来水用量为129,088.19吨,较2020年增长24.1%,主要由于物流业务扩张和仓库增加[127] - 2021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15,370.86吨,较2020年增长5.7%[129] - 2021年包材总用量为25,244吨,较2020年减少2.9%,主要由于部分项目直接发运未增加运输包装[128] - 2021年直接能源消耗量为1,869.45兆瓦时,较2020年减少36.51兆瓦时[128] - 2021年人均能源消耗总量为1.29兆瓦时/雇员,较2020年增长4.9%[126] - 2021年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为1.04吨/雇员,较2020年增长3.0%[129] - 2021年无害废弃物量为1,250吨,较2020年增长4.2%[129] - 2021年汽油消耗量为259.34兆瓦时,较2020年减少16.5%[126] - 2021年柴油消耗量为367.91兆瓦时,较2020年减少10.2%[126] - 2021年度碳排放总量较2020年增加826.42吨,增长率为5.7%,主要原因是科捷物流业务扩张和仓库增加导致的用电量增加[130] - 2021年汽油及柴油的消耗量进一步减少,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较2020年减少10.03吨[130] 业务发展与合作 - 大数据产品及方案收入为2,329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0.3%[5] - 中标长春市城市数字大脑建设项目,涉及跨系统深网数据挖掘服务平台[7] - 与腾讯云达成战略合作,助力客户数字化转型[12] - 与京东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共建数字产业新生态[13] - 公司2021年以时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打造“时空全域数据底座”,包括智数中枢、智数中台和智数孿生三大产品族[33] - 公司在吉林省启动数字孿生城市建设,并在北京市构建智慧环保系统,为2022北京冬奥会提供环境保障[33] - 公司大数据产品及方案业务、软件及运营服务业务、传统服务业务在2021年均有所突破[33] - 公司计划通过智数中枢、智数中台和智数孿生三大产品族加速大数据服务战略[36] - 智數中樞產品毛利率達到92%[41] - 智數中台產品新增客戶168家,銷售收入2.73億港元,同比增長115%,毛利率達到81%[41] - 軟件及運營服務收入66.43億港元,同比增長12%,毛利率13.37億港元[42] - 供應鏈運營服務收入26.25億港元,同比增長21%,毛利率21%[43] - 軟件開發及技術服務收入40.18億港元,同比增長7%,毛利率20%[43] - 傳統服務業務收入117.83億港元,佔比由60%下降至56%,毛利潤15.93億港元,貢獻同比增長16%[43] - 金融信創業務簽約超過10億港元,新增金融信創行業標杆案例20餘個[43] - 大數據產業規模年均複合增長率超過30%,到2025年大數據產業測算規模將突破3萬億元人民幣[44] - 公司將持續加速推進大數據服務戰略,構建「時空全域數據底座+人工智能+創新場景應用」的大數據產品及方案矩陣[45] - 公司在金融科技、城市数字大脑、数字孿生城市建设和智慧产业链智能仓等领域取得突出成绩[102] - 公司上线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两个平台,为组织变革、业务发展和数字化转型奠定基础[102] - 公司与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结成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金融科技和农业科技领域的创新[102] - 公司联合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发布智能一体化信贷系统、智能远程数字银行和智能流程自动化运营管理平台三款产品[152] - 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土地学院成立农业大数据联合实验室,开展时空大数据在土地保护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152] - 公司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捐赠500万元科研基金,用于攻关相关科研、产业试点、成果转化项目[152] - 公司成功举办首届“极客大赛”,吸引国内外50多所知名高校的近200个团队参与[153] - 公司累计对外捐赠善款、物资及数字化服务价值超过4230万元[154] - 公司为西安抗疫捐助11000个医用防护N95口罩、600套防护服和650双医用橡胶手套[154] - 公司在福建省龙岩市打造精准扶贫信息平台,6万多家民营企业参与其中[154] - 公司向3所希望学校捐助教育物资,并组织助教活动[156] - 公司向张市希望中学捐赠4套计算机设备,用于学校教学信息化升级[156] - 公司向郑州次古洞希望小学捐赠投影仪,用于上网课[156] - 公司推行「農保直連」服務模式,已落地山西省平陸縣冬小麥承保驗標項目和遼寧省全國首單農村產權交易保證金保險項目[159] - 公司與洛川縣政府共同搭建蘋果大數據平台,採集了300餘萬條基礎數據,為果農和企業提供精準數據服務[160] - 公司創新中心已接待逾6000場參觀,展示前沿科技和行業解決方案[161] - 公司正在幫助多個城市打造城市創新中心和產業孵化器,賦能產業發展及生態圈打造[162] - 公司已舉辦各類活動100餘場,與八十餘位藝術家建立合作關係,完成多個智慧城市和創新中心的項目服務[164] - 公司通过燕云DaaS技术累计开放上万个信息孤岛系统,应用于12个中央部委和27个省市自治区[169] - 公司在金融科技场景中,已帮助近20家银行完成数字人民币钱包建设[171] - 公司旗下公司在2021国际品质节中荣获“2021杰出技术先锋奖”和“2021杰出品牌口碑奖”[169] - 公司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推动银行等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171] - 公司旗下公司上榜“2021数据安全与治理标杆企业TOP 10”[171] - 公司拥有2249项知识产权,包括1836项软件著作权、130项专利和283项商标[174] - 公司旗下公司获得中国网络安全审查技术与认证中心(CCRC)授予的三项信息安全服务资质认证证书[172] - 公司重点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数中台、智数中枢和智数孿生三大产品[174] - 公司推出「人机共舞4.0」一站式全智能仓储解决方案,实现货物全流程柔性自动化作业[174] - 公司与2000余家知名IT设备和服务厂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其中包括17家海外供应商[176] - 公司制定了完备的供应商管理计划与过程监督机制,确保采购过程的合规管理和质量控制[176] - 公司积极与供应商签署关于「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维护倡议」的合作条款[176] - 公司每年组织信息安全内审,并聘请专业第三方机构对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复审[172] - 公司旗下公司拥有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及多项信息安全相关资质[172] - 公司持续优化知识产权管理,重点进行知识产权资本化及产品化尝试[175] 企业管治与风险管理 - 公司通过“合伙人”、“神码汇+神技营”、“极客大赛+校园大使”三位一体人才发展体系,推动人才可持续发展[34] - 公司计划通过股权激励、分红等方式,让股东和奋斗者分享公司发展红利[35] - 公司自2018年聚焦大数据服务战略,深耕政府和企业客户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应用场景、数据资源和技术能力[32] - 公司2021年迎来上市20周年里程碑,强调数字化浪潮带来的历史性机遇[31] - 公司推动大数据产品研发由定制化向标准化演进,探索底层技术规律[32] - 公司董事会主席郭为先生自2018年6月8日起兼任首席执行官,负责监管整体业务、策略发展及管理[68] - 公司所有非执行董事无特定任期,需在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轮流退任并符合资格可膺选连任[68] - 公司未与非执行董事或独立非执行董事订立书面委任书,但董事会认为现有安排行之有效[70] - 公司严格遵守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规则附录十四《企业管治守则》及《企业管治报告》[68] - 公司致力于推行最高标准的企业管治,提高对股东的透明度、问责性及企业价值[67] - 董事会由九名董事组成,包括两名执行董事、两名非执行董事及五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2] - 董事会于报告期内举行了四次定期会议和五次特别会议[73] - 公司已委任五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其中一名具备合适的专业资格或会计及财务管理专业知识[75]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监察财务报告、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77] - 审核委员会于报告期内举行了三次会议,检阅财务业绩、会计原则及法律合规事务[78] - 薪酬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评估董事及高级管理层的薪酬政策[79] - 薪酬委员会于报告期内举行了两次会议,检讨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层的薪酬架构[80] - 提名委员会于2021年12月31日成立,由三名成员组成,大部分为独立非执行董事,郭为担任主席[81] - 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自2013年8月20日起生效,旨在促进董事会成员多元化,考虑性别、年龄、文化背景等因素[85] - 报告期内核数师核数服务酬金约为港币2,830,000元,非核数服务酬金约为港币150,000元[86] - 董事会成员多元化状况:九名董事中一名为女性,两名为非执行董事,五名为独立非执行董事[85] - 新任董事将接受综合资料培训,确保了解上市规则及监管规定下的职责和义务[84] - 董事会成员出席记录:郭为(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出席4/4次定期董事会和5/5次特别董事会[82] - 陈永正自2021年7月16日起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出席2/2次定期董事会和2/2次特别董事会[83] - 严晓燕女士自2021年6月30日起退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报告期内出席2/2次定期董事会和2/2次特别董事会[83] - 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强调用人唯才原则,考虑人选时充分顾及董事会成员多元化的裨益[85] - 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是公司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确保业务活动有效进行和会计记录真实公允[87] - 公司采用三道防线模型进行风险管理,包括运营及管理、风险管理和独立保障[89] - 2021年度公司排名前三的重要风险为竞争风险、大客户依赖风险和人才流失风险[91] - 大客户依赖风险从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人才流失风险从第二位下降到第三位[92] - 公司通过加强市场分析、技术优势和业务场景解决方案来应对市场竞争风险[93] - 公司通过建立独立服务团队和个性化服务来管理大客户依赖风险[94] - 公司通过完善薪酬分配和考核激励体系来应对人才流失风险[95] - 公司董事会认为2021年度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有效且充足[88] - 公司持续优化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确保遵守《企业管治守则》[95] - 公司内部监控系统涵盖财务、运营及遵守法规等重大监控事项,2021年度未发现重大内部监控缺失[97] - 公司董事会负责批准及授权发布内幕消息公告,确保符合上市规则及证券及期货条例要求[98] - 公司董事会确认负责依照法定要求及适用会计准则编制真实公平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的财务报表[99] - 公司通过股东周年大会及公司网站与股东保持沟通,确保信息及时传达[99] - 公司重视股东权利,鼓励股东参与股东大会并行使投票权[100] - 公司已采纳股息政策,董事会可根据财务状况建议派发末期及中期股息,但不保证派发特定金额[101] - 公司2021年共查处1起违反公司制度的案件,1人因涉嫌犯罪被移送公安机关处理[178] - 公司已建立三道防线的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政策,包括业务部门、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部门、内部审计部门[179] - 公司2021年对所有主要相关风险进行了全面评估,未识别出重大贪腐风险[179] - 公司已公布《神州控股廉洁从业政策》及《神州控股举报政策》,鼓励员工及供应商举报舞弊行为[180] - 公司2021年与所有正式聘用的供应商签署了《合作伙伴廉洁诚信协议》,弘扬廉洁诚信的合作精神[181] - 公司2021年组织了反腐倡廉专题培训,覆盖全体员工及部分外部供应商,培训覆盖率达到100%[182] - 公司作为阳光诚信联盟成员,与联盟企业共享反腐数据及信息,共同打击黑色产业链[183]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 - 神州控股荣获2021中国企业ESG最佳案例[20] - 神州控股荣获2021碳中和智慧城市杰出案例最佳解决方案奖[25] - 公司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注重节能环保和减少有害排放[113] - 公司参与承建延庆智慧环保项目,为2022北京冬奥会提供环境保障[114] - 公司2021年荣获多项ESG领域大奖,包括「2021碳中和智慧城市杰出案例」和「杰出湾区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奖」[111] - 公司通过在线问卷调查评估ESG议题重要性,并融入业务运营[110] - 公司致力于以创新科技助力城市生态环保,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提升环境治理能力[114] - 延慶智慧環保系統項目通過875個監測點和915台監測設備,對接數據共計3.36億條[115] - 2021年1-10月延慶區PM2.5累計平均濃度為28微克/立方米,較2018年下降41.67%[116] - 2020年延慶區全年優良天數達297天,為全市最多[116] - 公司數據中心2021年下架67台物理服務器,耗電量較2020年下降8%[121] - 公司數據中心整體PUE值低於1.5,通過虛擬化技術減少物理服務器數量[121] - 公司致力於推動「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減少碳排放[117] - 公司數據中心採用多個微模塊封閉冷通道,冗余精密空調製冷,恆溫恆濕[121] - 公司主要辦公樓宇、數據中心及倉庫採取節能降耗措施,包括中央空調主系統、電梯運輸系統、照明設備系統等[118][119][120] - 公司對氣候變化相關的風險和機遇進行評估,並採取應急預案以減緩氣候變化對業務運營的影響[116] - 公司通過大數據軟件等高科技手段,助力政府部門和其他用戶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116] - 公司将可持续性发展纳入运营管理和风险管理之中,努力为利益相关者创造更多可持续的价值[103] - 公司遵循重要性、量化和一致性原则,用数据展示环境和社会的相关事宜[104] - 公司董事会负责评估和厘定环境、社会及管治风险,确保设立有效的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104] - 公司将环境、社会及管治因素全面融入业务运营和管理中,特别重视与利益相关者的联系[105] - 公司2021年与政府、投资者及媒体召开会议超过150场,主要以线上会议为主[108] - 公司旗下神州信息荣获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杰出投资者关系团队奖」[109] 员工与人才发展 - 公司通过“合伙人”、“神码汇&神技营”、“校园大使”三位一体人才发展体系,实现“共享”企业文化和人才体系的可持续发展[102] - 公司2021年员工培训总时长超过19万小时,近30000人次参与,人均培训时长为13.20小时,较2020年的10.32小时显著提升[143] - 高级经理至总经理的平均培训时数为104.90小时,总裁及副总裁为49.77小时,经理为11.43小时,一般员工为6.04
神州控股(00861) - 2021 - 中期财报

2021-09-15 16:43
财务业绩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86.73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83.50亿港元增长3.87%][5] - [该期间毛利为16.15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13.26亿港元增长21.84%][5] - [除税前溢利为3.26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3.80亿港元下降14.14%][5] - [本期溢利为3.05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3.45亿港元下降11.56%][5] - [母公司股东应占每股基本盈利为14.24港仙,摊薄盈利为14.17港仙;2020年同期基本盈利为14.82港仙,摊薄盈利为14.80港仙][6] - [本期全面收益总额为4.82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1.21亿港元增长297.06%][9]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溢利为2.20亿港元,全面收益总额为3.45亿港元][12] - [2021年上半年公司以股份支付之酬金为3363.4万港元][12] - [2021年上半年集团总收入为86.73158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83.49929亿港元,同比增长约3.87%][21][23] - [2021年上半年来自客户的合约收入为84.65178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81.6942亿港元,同比增长约3.62%][23] - [2021年上半年其他来源的收入为2.0798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1.80509亿港元,同比增长约15.22%][23] - [2021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溢利为3.71167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4.25247亿港元,同比下降约12.72%][21] - [2021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4470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4500.6万港元,同比下降约0.68%][21] - [2021年上半年来自客户的合约收入为8465178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8169420千港元,同比增长约3.62%][25][26] - [2021年上半年其他来源的总收入为207980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80509千港元,同比增长约15.22%][26] - [2021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总计为133468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72771千港元,同比增长约83.41%][28] - [2021年上半年应占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之净亏损为5484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51946千港元,亏损同比收窄约89.44%][30] - [2021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相关的售出存货之成本为4442493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4907653千港元,同比下降约9.48%][31] - [2021年上半年研究及开发成本为338501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221154千港元,同比增长约53.06%][31] - [2021年上半年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减值为59389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10547千港元,同比下降约46.28%][31] - [2021年上半年银行贷款及其他贷款之利息为42792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72595千港元,同比下降约41.05%][31] - [2021年上半年本期所得税费用为19806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0119千港元,同比增长约95.73%][32] - [2021年上半年递延税为1775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25373千港元,同比下降约93.00%][32] - [2021年上半年母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22.02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24.34亿港元;每股基本盈利所用股份加权平均数为15.47亿股,2020年同期为16.42亿股;每股摊薄盈利所用股份加权平均数为15.53亿股,2020年同期为16.43亿股][35][36][37] - [2021年上半年中期股息为3044.4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5856.7万港元;2021年宣派中期股息每股2港仙,2020年为每股3.6港仙][34] - [2021财年前六个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6.73亿港元,创近五年新高,业务溢利为3.05亿港元,同比增长601%][53] - [智慧产业链业务毛利增长20%,至4.31亿港元,毛利率从11.5%增长至16.6%][53] - [城市大数据场景中,总收入的10%-20%来自2021年新获城市项目,平均毛利率在70%-90%][53] - [公司大数据业务营收达1.55亿港元,同比增长185%][53] - [行业大数据场景收入由上一财年同期的31.34亿港元下降17%,至25.94亿港元,毛利率从11.5%增至16.6%,毛利同比增长20%至4.31亿港元][54] - [行业大数据场景业务的大数据相关收入同比大增312%][55] - [城市大数据场景业务本期收入约9700万港元,较上一财年同期的1.54亿港元下降37%,毛利率基本保持在26%][57] - [大数据业务营收达1.55亿港元,同比增长185%,企业客户大数据相关收入增长312%][58] - [金融科技业务(神州信息分部)营业收入达56.63亿港元,同比增长18%,毛利达9.83亿港元,同比增长25%][59] 资产与负债 - [截至2021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32.36亿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128.54亿港元增长3.00%][1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40.03亿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151.67亿港元下降7.67%][1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97.75亿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108.27亿港元下降9.72%][1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42.28亿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43.40亿港元有所下降][11]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174.64亿港元,高于2020年12月31日的171.94亿港元][11]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附息银行及其他贷款为19.90亿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23.01亿港元减少][11]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139.80亿港元,高于2020年12月31日的137.65亿港元][11] - [2021年6月30日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总额为42.75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37.62亿港元;其中30天内账款为16.26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13.70亿港元][38][39] - [2021年6月30日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总额为40.39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36.20亿港元;其中30天内账款为15.45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15.07亿港元][41] - [2021年6月30日应收合营企业、联营公司及关联公司款项分别约为5623.4万港元、528.1万港元及5242万港元,2020年12月31日分别为6482.9万港元、301.9万港元及5129万港元][39] - [2021年6月30日应付合营企业、联营公司及关联公司款项分别约为149.3万港元、4998.3万港元及1.26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分别为147.5万港元、4238.4万港元及9178万港元][42]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法定股本为25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款的普通股为1,673,102,386股,对应股本为167,310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法定股本同样为25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款的普通股为1,672,497,376股,对应股本为167,250千港元][43] - [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期间,因行使购股权,已发行普通股数目从1,670,977,976股增加至1,673,102,386股,已发行股本从167,098千港元增加至167,310千港元,股份溢价账从4,643,858千港元增加至4,655,483千港元][44]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已签约但未在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中拨备的金额为58,405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57,707千港元,其中向合营企业、联营公司等资本注资有一定变化][46] - [截至2021年6月30日,理财产品未偿付本金金额约为19.57亿港元(16.34亿元人民币)][61] - [房地产住宅项目(涉及本息约2.31亿港元,1.93亿元人民币)已基本完成重整程序][61] - [理财剩余相关资产涉及约17.26亿港元(14.41亿元人民币),11.38亿港元(9.5亿元人民币)优先债权获司法确认][61] - [2021年6月30日,集团拥有总资产272.39亿港元,总负债132.59亿港元,非控股权益44.39亿港元,母公司股东应占权益95.41亿港元][61] - [集团流动负债中,附息银行贷款(无抵押)总计6.37亿港元,附息银行贷款(有抵押)总计8.64亿港元,其他贷款总计0.52亿港元][64] - [集团约22.56亿港元银行贷款以账面价值约42.15亿港元的楼宇等作抵押,约5.98亿港元银行贷款以账面价值约16.32亿港元的神州信息股份作质押][64] - [集团流动和非流动银行贷款分别约为3.23亿港元和19.90亿港元,按固定和浮动利率计息的银行贷款总额分别约为16.73亿港元和18.70亿港元][65] - [集团可动用银行总信用额约为102亿港元,已动用长期贷款额度约23.13亿港元、贸易信用额度约11.85亿港元、短期及循环现金透支约11.78亿港元][65] 现金流量 - [2021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76,620)千港元,2020年为(346,757)千港元][16] - [2021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7,139千港元,2020年为1,096,452千港元][16] - [2021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010,113)千港元,2020年为(816,725)千港元][16] - [2021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1,579,594)千港元,期末为1,549,792千港元][16] - [2020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67,030)千港元,期末为1,793,099千港元][16] - [行使购股权增加资金2,800千港元,新增银行贷款631,418千港元等融资活动情况][16] 经营分部 - [集团有五个呈报经营分部,分别为神州信息、智慧产业链业务、智慧城市业务、投资业务和其他业务][19][20] - [神州信息分部主要从事系统集成、软件开发及技术服务业务,为银行等行业提供金融科技服务等][18] - [智慧产业链业务分部通过“仓+大数据+人工智能”模式提供供应链服务,主要从物流及电商供应链服务产生收入][19] - [智慧城市业务分部参与“智慧城市”业务,提供大数据软件及解决方案,通过相关系统集成等业务产生收入][19] - [投资业务分部致力于改善集团核心产品等,通过并购重组等专业化资本运营构建大数据生态][19] 税务情况 - [公司在中国内地运营的附属公司一般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土地增值税按累进税率30% - 60%征收;香港利得税按两级税率,首200万港元利润税率8.25%,超过部分税率16.5%,不符合两级税率制度的按16.5%征税][33] - [应占合营企业税项抵免约为300.7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税项支出2.2万港元),应占联营公司税项支出约为728.1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369.6万港元)][33] 关联交易 - [2021年上半年向合营企业提供IT服务收入为114千港元,2020年为637千港元;提供IT货物收入为1,271千港元,2020年为188千港元;收取贷款利息收入为4,582千港元,2020年为4,929千港元][48] - [2021年上半年向联营公司提供IT服务收入为1,919千港元,2020年为542千港元;收取租赁收入为3,730千港元,2020年为4,271千港元;销售IT货物收入为7,814千港元,2020年为2,317千港元][48] - [2021年上半年向关联公司销售IT货物收入为13,616千港元,2020年为8,380千港元;提供IT服务收入为249,816千港元,2020年为195,851千港元;购买IT货物支出为187,125千港元,2020年为145,141千港元;接受IT服务支出为20,216千港元,2020年为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