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港股消费ETF
icon
搜索文档
“双11”大促期间 服务消费热点频现 “AI+电商”模式屡次被提及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3 14:08
港股消费板块表现 - 11月13日早盘港股消费板块震荡,港股消费ETF(513230)小幅微跌 [1] - 成分股中新秀丽领涨超21%,老铺黄金、创科实业跟涨近2.5% [1] - 巨子生物、百威亚太、比亚迪股份、安踏体育等涨幅居前 [1] - 永利澳门、名创优品、古茗、蜜雪集团等跌幅居前 [1] 双十一消费市场趋势 - 今年双十一期间全网零售额近2.4万亿元再创新高,同比增长超10% [1] - 品牌商品和创新产品销售增速明显,服务消费热点频现 [1] - 高性价比商品受追捧,即时零售带动线下销售增长 [1] - 双十一大促正从商品消费驱动转向服务驱动、体验驱动、情绪价值驱动 [1] 电商平台与技术创新 - 平台拉长促销周期,推陈出新打造消费热点,优化供应服务 [1] - 双十一期间“AI+电商”模式屡被提及,AI技术加速走向商业化应用 [1] - 线上电商平台希望通过AI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1] 港股消费ETF概况 - 港股消费ETF(513230)跟踪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 [2] - 成分股近乎囊括港股消费各领域,打包互联网电商龙头与新消费 [2] - 包含泡泡玛特、老铺黄金、名创优品等新消费龙头,以及腾讯、快手、阿里巴巴、小米等互联网电商龙头 [2] - 指数科技与消费属性突出 [2]
海南离岛免税新政实施首周吸金5.06亿元,政策刺激消费效果明显,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0 11:28
11月10日,港股消费板块早盘持续攀升,港股消费ETF现涨超2%,持仓股泡泡玛特、长城汽车、巨子 生物、新秀丽、古茗等涨幅居前,板块情绪较强。 假期催化+冰雪经济:旅游ETF 提振内需+低估赛道:食品饮料ETF 电商龙头+新消费:港股消费ETF 海南离岛免税新政实施首周(11月1日~7日),海口海关共监管免税购物金额5.06亿元,购物人数7.29 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34.86%、3.37%。其中,新增的宠物用品、可随身携带的乐器等品类(包括小家 电、电子消费品类)共销售1488件,购物金额274.68万元;离境旅客购买离岛免税商品886件,购物金 额220.47万元;岛内居民"即购即提"购物件数403件,购物金额35.61万元。 海南离岛免税新政首周表现亮眼,显示政策刺激消费的明显效果。购物人次也稳步增长,反映出旅客及 本地居民的积极参与。整体来看,新政不仅助力海南消费市场回暖,也为岛内零售业和旅游业注入新的 增长动力,同时为未来政策优化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关热门ETF: ...
机构称政策支持与需求复苏双重驱动下,服务消费已成重要投资主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7 10:07
港股消费板块市场表现 - 11月7日早盘港股消费板块整体承压下行,多只热门个股调整明显,包括统一企业中国、哔哩哔哩、泡泡玛特、古茗、阿里巴巴等震荡走弱 [1] - 港股消费ETF(513230)现跌近1%,为中长期布局提供配置机会 [1] 政策面利好分析 -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扩大服务消费和服务业扩能提质政策,或将为港股消费板块带来直接利好 [1] - 政策通过放宽市场准入、促进业态融合,为互联网平台、文旅酒店、免税购物等新消费企业开辟更广阔增长空间 [1] - 政策将推动优质消费服务供给加速扩容,增强港股消费龙头企业的竞争优势 [1] 机构观点与投资主线 - 华创证券坚定看好中国消费行业整体发展前景,认为在政策支持与需求复苏双重驱动下,服务消费已成为重要投资主线 [1] - 建议重点关注三大方向:服务消费平台企业(如携程、同程旅行、美团)、经营持续改善的酒店集团(如首旅、华住、亚朵)、景气度向上的旅游板块(如九华旅游、长白山、祥源文旅) [1] 港股消费ETF产品特征 - 港股消费ETF(513230)跟踪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一键打包互联网电商龙头与新消费 [2] - 成分股囊括港股消费各领域,包括泡泡玛特、老铺黄金、名创优品等新消费龙头,以及腾讯、快手、阿里巴巴、小米等互联网电商龙头,科技与消费属性突出 [2]
中国品牌正通过IP运营、技术创新与供应链升级,捕捉全球Z世代"价值+体验"消费偏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5 13:44
港股市场表现 - 11月5日早盘恒生指数跌0.28% 国企指数跌0.31% 恒生科技指数跌0.8% [1] - 港股消费ETF持仓股涨跌互现 康师傅控股 老铺黄金 蜜雪集团 李宁 巨子生物等涨幅居前 [1] - 哔哩哔哩 小鹏汽车 中升控股等跌幅居前 [1] Z世代全球化品牌榜单 - Snapchat与凯度发布Z世代最喜爱的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榜单 腾讯 小米 SHEIN位列前三 [1] - 腾讯游戏以IP为核心 通过《王者荣耀》等全球IP吸引流量 打造沉浸式社交游戏社区 [1] - 小米等3C品牌凭借策略契合年轻人理念 [1] - SHEIN以柔性供应链将库存率压至低个位数 破解行业高库存难题 [1] 中国品牌全球化趋势 - 中国品牌通过IP运营 技术创新与供应链升级 精准捕捉全球Z世代价值加体验消费偏好 [1] - 品牌全球化从销量驱动转向深度文化认同构建 [1] 港股消费ETF概况 - 港股消费ETF跟踪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 打包互联网电商龙头与新消费 [2] - 成分股囊括港股消费各领域 包括泡泡玛特 老铺黄金 名创优品等新消费龙头 [2] - 包含腾讯 快手 阿里巴巴 小米等互联网电商龙头 科技加消费属性突出 [2]
2026将迎“史上最长”春节假期,聚焦“文旅+赛事”、“文旅+美食”、“文旅+演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5 11:05
港股市场表现 - 11月5日港股主要指数低开,恒生指数低开0.97%,国企指数低开1.07%,恒生科技指数低开1.75% [1] - 港股消费ETF(513230)持续震荡下跌近1%,持仓个股表现分化,康师傅控股、古茗、巨子生物、蜜雪集团、李宁等涨幅居前,哔哩哔哩、小鹏汽车、中国儒意、中升控股等跌幅居前 [1] 消费行业与政策催化 -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2026年节假日安排,春节假期长达九天,消息发布后半小时内,在线旅游平台的元旦及春节期间火车票和国际机票搜索量瞬时翻倍增长并持续冲高 [1] - 服务消费被视为抗通缩的重要领域,文旅是服务消费的关键,长线逻辑与短期政策催化产生共振 [1] - 全国旅游消费规模稳步扩大,行业持续蓬勃发展,“文旅+赛事”、“文旅+美食”、“文旅+演艺”成为吸引客流和引爆消费的新引擎 [1] 港股消费ETF投资标的 - 港股消费ETF(513230)跟踪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覆盖互联网电商龙头及新消费领域 [2] - 该ETF成分股广泛涵盖港股消费各领域,包括泡泡玛特、老铺黄金、名创优品等新消费龙头,以及腾讯、快手、阿里巴巴、小米等互联网电商龙头,兼具科技与消费属性 [2]
抢手!热门基金,规模暴增20倍!
券商中国· 2025-10-27 16:32
文章核心观点 - 在人工智能驱动下,港股科技、互联网及创新药等热门行业ETF在2025年前9个月实现规模暴增,增幅达5倍至近20倍 [1][2] - 与热门赛道形成鲜明对比,港股宽基ETF和消费ETF遭遇显著资金赎回,部分产品规模降至清盘红线以下 [2][4] - 基金经理判断市场行情扩散概率增大,科技板块仍具吸引力,但内需改善持续性可能超预期,周期触底的消费资产或迎来更大投资机会 [2][7][8][9] 热门行业ETF规模表现 - 鹏华中证港股通科技ETF资产规模从1月初约2.56亿元增长至9月末接近12亿元 [3] - 招商中证香港科技ETF资产规模从1月初1.2亿元跃升至9月末14.63亿元,前9个月规模增长超过10倍,较二季度末5.9亿元翻一番 [3] - 万家恒生互联网ETF作为4月成立的次新基金,规模从2.37亿元突破至12亿元 [3] - 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资产规模从1月初3.8亿元跃升至9月末77亿元,增长幅度超过19倍 [3] 遭遇赎回的ETF类别 - 行业属性不明显的港股宽基ETF出现规模萎缩,某头部公募旗下产品规模从1月初5675万元降至9月末4773万元,并连续60个工作日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 [4][5][6] - 港股消费ETF资金流入相对克制,某大型公募旗下产品规模从6月份2.95亿元降至9月末约2.72亿元 [4] - 华南某消费ETF资产规模截至9月末仅剩约2898万元,同样触及连续60个工作日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清盘警示线 [5][6] 基金经理市场观点 - 香港市场对国际资本流动敏感,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处于流动性宽松与基本面复苏共振阶段,在AI产业催化下互联网板块竞争格局有望改善 [7] - 预计四季度GDP增长4.5%左右,全年增长5%左右,内需改善持续性或超预期,政策支持下四季度A股盈利有望小幅修复,市场环境将转向基本面驱动 [8] - 人工智能主导的新质生产力是主要力量,同时政策释放内需潜力可能成为四季度重点,消费赛道已基本实现周期触底,投资收益率分布不均匀现象展露已久 [8][9]
年内提振消费政策措施持续落地,消费新业态、新场景不断拓展,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3 13:49
泡泡玛特业绩表现 - 公司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速达245%-250% [1] - 海外市场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1] - 国内市场表现强劲 [1] 宏观消费环境 - 2025年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5% [1]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1.2个百分点,较上年全年加快1个百分点 [1] - 提振消费政策措施持续落地,消费新业态、新场景不断拓展 [1] 消费板块投资前景 - 消费板块作为估值洼地正吸引增量资金关注 [1] - 港股新消费板块业绩增长动力强劲,估值已回归合理区间 [1] - 可选消费大多子板块估值仍低于过去5年平均 [1] - 消费亮点更集中在新消费、科技消费领域 [1] 短期市场催化剂 - 今年双十一预售启动较早,京东、淘宝等平台抢跑预售效果显著 [1] - 在业绩和数据面催化下消费股热度有望保持 [1] 港股消费ETF概况 - 港股消费ETF(513230)跟踪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 [2] - 成分股囊括港股消费各领域,包括泡泡玛特、老铺黄金、名创优品等新消费龙头 [2] - 同时包含腾讯、快手、阿里巴巴、小米等互联网电商龙头,科技+消费属性突出 [2]
港股科网板块回调,医药、消费走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2 10:38
市场表现 - 恒指低开0.5%,恒生科技指数跌0.82%,科网股多数回调 [1] - 医药股反弹,信达生物大涨近10% [1] - 泡泡玛特高开近8%,第三季度整体收益同比增长245%-250% [1] 行业与公司动态 - 信达生物与武田制药达成全球战略合作 [1] - 泡泡玛特第三季度业绩表现强劲 [1] - 欧洲计划增加国防开支,日本高市早苗支持扩大国防支出,全球资本开支可能加速 [1] 全球资金流向 - 全球资金对具有稀缺性和确定性的资产诉求增加,安全性要求上升 [1] - 年初超配美元的资金开始分散或回流,美元指数年初至今下跌8.8% [1] - 资金继续去美元化,并可能向新兴市场进行分散化 [1] - 9月开始发达市场跑输新兴市场,10月假期内MSCI发达市场上涨0.6%,MSCI新兴市场上涨2.2% [1] 香港市场定位 - 中国香港作为亚洲三大金融中心之一和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有望承接大量由中国资本持有的"美元"回流 [1] - 港股对外资开放投资,与美国市场相关性自2018年起快速降低,9月底约为12%,可作为国际资本分散美元资产配置的核心平台 [2] 港股科技板块前景 - 港股科技汇聚国产AI核心资产,涵盖算力、模型、软件应用和硬件终端等全产业链龙头企业 [2] - 科技板块成为中国资产重估的先锋,短期虽调整但震荡上行趋势未改 [2] - 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全球资金将进一步流入股市,港股有望随势上涨,科技成长板块受益更显著 [2] 相关ETF - 科技全产业链对应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 [3] - 互联网板块对应恒生互联网ETF(513330) [3] - 消费板块对应港股消费ETF(513230) [3] - 医药板块对应恒生医药ETF(159892) [3]
9月核心CPI温和上涨,港股消费ETF(159735)涨超1%,哔哩哔哩-W上涨超3%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1 09:51
市场表现 - 10月21日港股两大指数集体高开,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人民币指数上涨1.47% [1] - 指数成分股中哔哩哔哩-W与阿里巴巴-W上涨超3%,波司登上涨近3%,小鹏汽车-W与老铺黄金等4只上涨超2% [1] - 跟踪该指数的港股消费ETF高开现涨1.16%,最新流通份额为9.27亿份,流通规模为7.99亿元 [1] 宏观经济数据 - 前三季度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略降0.1%,但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上涨0.6% [1] - 9月份核心CPI上涨1.0%,涨幅连续5个月扩大,为近19个月以来涨幅首次回到1% [1] - 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5%,比上年全年提升9.0个百分点 [1] 公司动态 - 老铺黄金发布调价预告称将于10月26日进行产品提价调整,此为年内第三次调价 [1] 指数与ETF构成 - 港股消费ETF跟踪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 [2] - 该指数选取港股通范围内流动性较好、市值较大的50只消费主题相关股票组成样本,采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权 [2]
“反内卷”再发力,哪些行业ETF将受益
搜狐财经· 2025-10-15 08:33
政策框架与核心举措 -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期密集发布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机械、汽车、电力装备、轻工业、电子信息制造业十大行业的稳增长工作方案,这些行业合计占规模以上工业的七成左右 [1] - 政策方案为行业设定明确量化增长目标,例如石化化工和有色金属行业提出在2025至2026年间实现增加值年均增长5% [1]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公告治理价格无序竞争,措施包括调研评估行业平均成本、加强价格监管和规范招标投标行为 [1] - 从中央财经委会议提出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到高频率出台“反内卷”政策,标志着系统性政策框架已全面确立 [1] 政策效果初步显现 - 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0.4%,较7月的下降1.5%大幅改善,创下2023年12月以来的最高增速 [3] - 8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环比持平,结束了连续8个月的下行态势,同比降幅较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为今年3月以来首次收窄 [3] - 利润增速改善集中在偏上游行业,包括煤炭、钢铁、非金属矿、有色冶炼、造纸、化工、化纤等行业,利润呈现低位回升特征 [3] - 价格改善是8月企业营业收入好转的关键,并对利润率形成支撑,PPI及工业企业利润有望延续修复态势 [3] 受益行业与投资逻辑 - 有色金属行业受益于稳增长方案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基本面体现为贵金属价格突破历史峰值、工业金属供给产能优化以及稀土战略地位凸显 [5] - 石化化工行业受益于稳增长方案对新增落后产能的审批控制,基本面体现为OPEC+增产符合预期、地缘冲突支撑国际油价同比降幅收窄 [5] - 钢铁水泥煤炭行业政策面推行“三定三不要”、推动兼并重组及自律控产,基本面体现为企业利润修复、水泥企业推涨价格、8月煤价同比降幅收窄 [5] - 锂电池与汽车行业政策面加速供给侧改革并建立新能源汽车产能负面清单,基本面体现为“金九银十”多家车企9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创新高,锂电产业链价格止跌回升 [5] - 光伏行业政策面对多晶硅企业实施节能监察,基本面体现为9月多晶硅现货价格继续上涨,硅料生产企业利润显著反转,毛利率从低点修复 [5] - 消费领域电商行业面临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基本面体现为“金九银十”景气度上行,国庆中秋“双节”期间电商快递业务快速增长 [5] - 猪肉行业政策面召开生猪产能调控企业座谈会,要求控制出栏体重,基本面体现为行业连续15个月盈利后猪价下探至盈亏平衡点,有望反弹 [5] - 房地产行业政策面实施《住宅项目规范》加速无效供给出清,基本面体现为商品房销售和住宅价格同比降幅收窄,去库存效果显现,十一成交积极 [5] 投资工具与展望 - 在政策涉及行业广、市场轮动复杂的背景下,借助行业ETF可有效实现对政策受益方向的高效覆盖 [4] - 中长期看,“反内卷”政策通过提高毛利率和产能利用率促进业绩改善,有望提升相关板块的投资价值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