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石药集团(香港)(01093)
icon
搜索文档
野村:对石药集团(01093.HK) 目标价由8.02港元升至10.22港元,评级“买入”。
快讯· 2025-06-16 12:40
目标价调整 - 野村将石药集团(01093HK)目标价从802港元上调至1022港元 [1] - 上调幅度达274% [1] 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巨头“扫货”中国创新药!石药集团、阿斯利康签下BD大单,总额超53亿美元
格隆汇· 2025-06-13 21:01
石药集团与阿斯利康战略合作 - 石药集团与阿斯利康签订战略研发合作协议 共同开发新型口服小分子候选药物 包括免疫疾病临床前疗法 [5][7] - 石药集团将获得1 1亿美元预付款 并有机会获得总计53 3亿美元里程碑付款(16 2亿美元研发+36亿美元销售)及个位数销售提成 [4][5] - 阿斯利康保留全球独家许可选择权 可商业化合作开发的候选药物 [8] 石药集团近期BD交易动态 - 6月完成第二笔BD交易 此前5月30日预告三项潜在授权合作 每项交易总额或达50亿美元 涉及EGFR-ADC等产品 [11] - 6月6日旗下新石生物向韩国LigaChem授权两项新型抗体全球权益 用于ADC研发 [11] 中国创新药行业出海趋势 - 2023年国内创新药企大额BD交易频发:联邦制药授权诺和诺德GLP-1药物获2亿首付+18亿里程碑 [12] - 三生制药PD-1/VEGF双抗授权辉瑞 交易总额60 5亿美元(12 5亿首付) [12] - 中国生物制药透露年内将完成至少1项重量级对外授权 [12] - 行业统计显示截至6月8日国内对外合作首付款超25亿美元 总金额突破500亿美元 [13] 公司及市场表现 - 石药集团股价近5个月累计上涨102% 市值突破千亿港元达1018 21亿港元 [1][2] - 阿斯利康此次合作旨在重振在华业务 此前已宣布投资25亿美元在北京建研发中心 [9]
智通港股通活跃成交|6月13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6-13 19:12
沪港通(南向)成交情况 - 山东墨龙(00568)以75.70亿元成交额位居沪港通(南向)首位,净买入额达+4547.99万元 [1] - 阿里巴巴-W(09988)成交额60.17亿元排名第二,但净卖出30.44亿元 [1] - 中国海洋石油(00883)以41.42亿元成交额位列第三,净卖出14.42亿元 [1] - 建设银行(00939)和中石化油服(01033)分别录得净买入+4.06亿元和+8642.16万元 [1] - 腾讯控股(00700)和美团-W(03690)分别净卖出11.86亿元和3586.04万元 [1] 深港通(南向)成交情况 - 小米集团-W(01810)以22.51亿元成交额居深港通(南向)榜首,但净卖出3.78亿元 [1] - 山东墨龙(00568)成交额21.76亿元排名第二,净买入+46.09万元 [1] - 美团-W(03690)表现突出,净买入额达+12.54亿元,成交额17.76亿元 [1] - 中国海洋石油(00883)和泡泡玛特(09992)分别录得净买入+5.23亿元和+6337.18万元 [1] - 腾讯控股(00700)和信达生物(01801)分别净卖出8.78亿元和3.94亿元 [1] 跨市场活跃公司 - 山东墨龙(00568)同时位列沪港通和深港通成交额前三,合计成交97.46亿元 [1] - 阿里巴巴-W(09988)在两大通道合计成交79.63亿元,但净卖出总额达33.13亿元 [1] - 小米集团-W(01810)在深港通成交22.51亿元,沪港通成交32.64亿元 [1] - 中国海洋石油(00883)在两大市场合计成交53.01亿元,净卖出9.19亿元 [1]
市值重回千亿港元的石药集团,授权对象揭晓,合作金额超过50亿美元
第一财经· 2025-06-13 18:18
石药集团与阿斯利康合作 - 石药集团与阿斯利康达成重磅授权交易合作,聚焦高优先级靶点,共同推进新型口服候选药物的发现和开发,涵盖多适应证疾病治疗[1] - 合作内容包括免疫疾病临床前小分子口服疗法的开发,利用石药集团的AI驱动药物发现平台优化靶向蛋白与化合物分子的结合模式[3] - 石药集团将获得1.1亿美元预付款,潜在研发里程碑付款最高16.2亿美元,销售里程碑付款最高36亿美元,以及个位数销售提成[3] - 阿斯利康拥有全球独家开发和商业化候选药物的选择权,交易总金额有望超过50亿美元[3] 行业趋势 - 跨国药企持续在中国扫货创新药资产,以应对专利悬崖挑战[4] - 近期另一笔重磅授权交易为三生国健及关联方授予辉瑞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SSGJ-707的全球权益,涉及12.5亿美元首付款和最高48亿美元里程碑付款[3] 中国生物制药动态 - 中国生物制药在ASCO年会上公布12个创新产品的突破性数据,预计近期将有对外授权交易落地[5] - 对外授权已成为中国生物制药最重要的战略目标之一[5]
北水动向|北水成交净买入1.89亿 科网股、内银股均现分化 内资抛售创新药概念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6-13 18:04
港股通资金流向 - 6月13日北水成交净买入1.89亿港元 其中港股通(沪)净卖出27.89亿港元 港股通(深)净买入29.79亿港元 [1] - 北水净买入前三个股为美团-W(03690) 建设银行(00939) 中石化油服(01033) 净卖出前三为阿里巴巴-W(09988) 腾讯(00700) 中海油(00883) [1] - 山东墨龙(00568)买卖总额达75.70亿港元 净流入4547.99万港元 阿里巴巴-W(09988)买卖总额60.17亿港元 净流出30.44亿港元 [2] 美团-W(03690) - 获港股通(深)净买入12.18亿港元 公司发布首款AI Coding Agent产品NoCode 可实现自然语言交互自动编码 [4] - 天风证券认为美团核心竞争力在于商户基础和用户评价积累 核心本地商业盈利能力有望持续增强 新业务亏损或继续收窄 [4] 银行板块 - 建设银行(00939)获净买入4.05亿港元 中国银行(03988)遭净卖出4.05亿港元 呈现分化走势 [5] - 平安证券指出银行板块高股息价值和银保渠道协同作用吸引险资关注 优质银行或成险资优先配置标的 [5] 能源板块 - 中石化油服(01033)获净买入8642万港元 山东墨龙(00568)获净买入4594万港元 中海油(00883)遭净卖出9.19亿港元 [5] - 中东局势刺激布伦特原油日内涨超13% 山东墨龙重点开发拉美市场 中石化油服深耕中东市场 [5] 泡泡玛特(09992) - 获净买入6066万港元 花旗认为其IP全球化知名度提升 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内容营销策略形成竞争优势 [6] - 多元化IP策略奠定长期增长基础 新产品推出或成短期催化剂 [6] 创新药板块 - 石药集团(01093)遭净卖出2093万港元 信达生物(01801)遭净卖出3.94亿港元 [6] - 港股生物科技公司近期集中配股筹资 里昂认为创新药板块首阶段估值修复已基本完成 [6] 小米集团-W(01810) - 遭净卖出7.64亿港元 雷军表示汽车业务亏损收窄 预计2025年Q3-Q4实现盈利 [7] - 智驾研发投入达35亿元 汽车芯片研发进展顺利 [7] 科技巨头 - 阿里巴巴-W(09988)遭净卖出33.13亿港元 腾讯(00700)遭净卖出20.63亿港元 [8] - 汇丰认为AI行业短期信心受云业务增长放缓影响 但长期增长潜力仍存 云服务与用户指标改善将推动信心恢复 [8]
阿斯利康与石药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合作推进新型口服候选药物的发现和开发
快讯· 2025-06-13 16:49
战略合作 - 阿斯利康与石药集团达成战略研究合作 聚焦高优先级靶点 合作推进新型口服候选药物的发现和开发 [1] - 合作药物有望治疗多适应症疾病 [1] 财务条款 - 石药集团将获得1 1亿美元预付款 [1] - 石药集团有资格获得最高16 2亿美元的潜在研发里程碑付款 [1] - 石药集团有资格获得最高36亿美元的潜在销售里程碑付款 [1] - 石药集团可获得基于产品年净销售额的潜在个位数销售提成 [1] 权利安排 - 阿斯利康有权行使选择权 获得在全球范围内开发和商业化候选药物的独家授权 [1]
超500亿美元授权交易带火创新药企:有的市值重回千亿,多家股价翻倍
第一财经· 2025-06-12 19:42
港股18A生物科技企业股价表现 - 59家港股18A生物科技企业中,今年以来股价累计涨幅翻倍的达到25家 [1][3] - 涨幅居前的五家企业分别为德琪医药(538.46%)、和铂医药(386.56%)、加科思(319.69%)、堃博医疗(267.8%)、荣昌生物(233.33%) [6] - 信达生物市值突破1300亿港元,达到1334亿港元 [7] 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情况 - 三生国健与辉瑞达成双抗药物SSGJ-707海外授权交易,首付款达12.5亿美元,刷新国产创新药出海首付款纪录 [4] - 百时美施贵宝与BioNTech达成双抗药物BNT327交易,BioNTech有望最高获得111亿美元收入 [4] - 2025年初至今中国对外授权交易总金额超过500亿美元,占全球44%,首付款约25亿美元,占全球23% [5] - 全球交易总金额TOP20项目中,中国创新药管线占50%,首付款金额TOP20项目中占25% [5] 对外授权对股价的影响 - 三生国健宣布授权交易当天股价涨幅32.28%,次日涨幅8.71% [6] - 石药集团预告三项潜在授权合作可能达50亿美元后,股价累计涨幅约20% [6] - 创新药临床数据表现抢眼叠加对外授权交易火热,推动行业股价上涨行情 [6] 中国创新药行业发展现状 - 肿瘤药物从早期研发到审批上市平均耗时超10年,平均研发成本23亿美元,成功率低于5% [8] - 跨国药企专利悬崖释放超2400亿美元市场空间,中国凭借技术平台与研发效率优势成为全球创新药供给核心力量 [8] - 预计2020-2025年中国授权项目整体有望带来约82亿美元净利润,潜在市值增量达817亿美元 [8] - 在细胞疗法、ADC、双抗等技术赛道,中国在研管线超过美国排名全球第一 [9] 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思考 - 生物科技企业出售管线主要因缺乏全球商业化能力和研发资金需求 [9] - 业界担忧过早低价出售管线可能导致未来需要高价引进中国市场 [10] - 美国生物科技企业很少自主商业化,中国企业要成为全球性大药企面临较高门槛 [11]
智通港股通活跃成交|6月12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6-12 19:01
沪港通(南向)成交情况 - 阿里巴巴-W(09988)以41.89亿元成交额位居榜首,净卖出11.80亿元 [1][2] - 泡泡玛特(09992)以40.61亿元成交额排名第二,净卖出5804.06万元 [1][2] - 小米集团-W(01810)以39.29亿元成交额位列第三,净买入1.53亿元 [1][2] - 建设银行(00939)成交额20.81亿元,净买入3.98亿元 [2] - 美团-W(03690)成交额20.70亿元,净卖出2.96亿元 [2] - 小鹏汽车-W(09868)成交额16.00亿元,净买入5.94亿元 [2] 深港通(南向)成交情况 - 泡泡玛特(09992)以22.63亿元成交额居首,净买入1.98亿元 [1][2] - 小米集团-W(01810)以19.21亿元成交额排名第二,净买入3245.79万元 [1][2] - 阿里巴巴-W(09988)以17.89亿元成交额位列第三,净卖出4.61亿元 [1][2] - 美团-W(03690)成交额13.90亿元,净买入2.80亿元 [2] - 快手-W(01024)成交额12.95亿元,净卖出7.50亿元 [2] - 信达生物(01801)成交额10.89亿元,净买入4.37亿元 [2] 活跃成交公司排名 - 沪港通(南向)前十大公司包括金融(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科技(腾讯控股)、能源(中国海洋石油)等板块 [2] - 深港通(南向)前十大公司以消费(泡泡玛特)、科技(小米、美团)、生物医药(信达生物、康方生物)为主 [2]
Pivotal bioVenture柳丹:创新药爆发的种子十年前就已埋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1 11:30
国产创新药出海爆发 - 2025年1-5月中国创新药企对外授权交易总金额达455亿美元 接近2024年全年519亿美元的规模 [1] - 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超60亿美元全球独家开发协议 创下12.5亿美元首付款纪录 [1] - 石药集团EGFR-ADC等产品有望达成三项合作 潜在交易总额近50亿美元 [1] 行业发展历程 - 2015年药品审评制度改革推动医药创新 当年被称为"医疗投资元年" [1] - 2018年港股18A与科创板第五套上市规则打开未盈利生物科技企业融资通道 [2] - 2023年下半年生物医药一级市场投资触底 2024年起行业基本面持续回暖 [2] 交易爆发驱动因素 - 内因: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积累人才/技术/产线优势 企业国际化能力提升 [3] - 外因:跨国药企面临专利悬崖 中国资产交易成本仅为海外三到五折 [4][5] - 中国团队研发效率高 IND申报周期仅为美国一半 [5] 行业成熟度提升 - 跨国药企对中国临床数据认可度提高 从质疑可靠性转向关注价格优势 [4][5] - 涌现兼具研发与商业化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过去四五年license-out交易额连创新高 [5] - 对外授权成为主流商业模式 中国企业保留国内市场权益 [6] 投资机构赋能 - Pivotal bioVenture通过跨境资源帮助被投企业快速对接跨国药企 [7] - 2024年中国biotech被跨国收购案例中该机构参与三起 [8] - 自建AI评估系统筛选项目 投资后提供多维度支持 [7] 多元化退出渠道 - 港股生物医药IPO加速 5月恒瑞医药等三家企业上市 [8] - 并购重组趋势明显 如Karuna被BMS以140亿美元收购 [9] - BD交易现金回流提升基金DPI 分红机制逐渐形成行业惯例 [10]
资金动向 | 北水继续狂抛腾讯近19亿港元,加仓美团、石药集团
格隆汇· 2025-06-10 19:37
南下资金流向 - 6月10日南下资金净买入港股75.9亿港元,净买入美团-W 9.85亿港元、石药集团7.61亿港元、信达生物5.19亿港元、晶泰控股1.14亿港元 [1] - 净卖出腾讯控股18.92亿港元、小米集团-W 8.99亿港元、阿里巴巴-W 7.71亿港元、快手-W 6.55亿港元、康方生物4.87亿港元 [1] - 南下资金连续17日净买入美团累计185.1264亿港元,连续3日净买入石药集团累计16.986亿港元,连续8日净卖出腾讯累计99.4492亿港元,连续6日净卖出小米累计65.2947亿港元 [1] 个股表现与交易数据 - 美团-W股价下跌2.7%,净买入2.52亿港元,成交额33.21亿港元 [4] - 小米集团-W股价下跌1.3%,净卖出3.72亿港元,成交额29.74亿港元 [4] - 腾讯控股股价下跌0.9%,净卖出10.44亿港元,成交额23.43亿港元 [4] - 阿里巴巴-W股价下跌0.4%,净卖出6.24亿港元,成交额20.89亿港元 [4] - 泡泡玛特股价上涨3.2%,净卖出0.14亿港元,成交额20.12亿港元 [4] - 康方生物股价大涨10.4%,净卖出2.52亿港元,成交额19.87亿港元 [4] - 石药集团股价上涨3.0%,净买入3.68亿港元,成交额16.87亿港元 [4] - 晶泰控股股价飙升16.7%,净卖出1.45亿港元,成交额15.18亿港元 [4] 公司动态 - 腾讯控股微跌0.87%,6月10日回购97.3万股耗资5亿港元,回购价区间509-520港元/股 [6] - 京东外卖日均订单突破2500万单,市场份额超31%,品质外卖细分领域市占率约45%,与美团、饿了么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6] - 美团发布首款AI编程智能体产品NoCode,适用于数据分析、产品原型设计等场景 [7] - 小米汽车副总裁辟谣高阶驾驶培训致命车祸传闻,称系恶意造谣并将启动法律程序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