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药集团(香港)(01093)

搜索文档
New products to contribute meaningful revenue in 2024
招银国际· 2024-03-21 00:00
财务数据 - CSPC制药2024年预计营收为347.97亿人民币,净利润为69.04亿人民币[1] - CSPC的研发成本在FY23年达到4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2%[1] - 预计CSPC的新产品将在2024年贡献35-36亿元人民币的收入[2] - 公司的自由现金流量将逐年增长,2024年为6,469百万人民币,2032年达到8,181百万人民币[5] - 公司的净利润、每股收益和毛利率预期均有增长,2024年至2026年的净利润增速为8.0%,每股收益增速为8.0%,毛利率维持在70%左右[5] - CMBIGM估值预计2026年的净利润将达到8,065百万人民币,每股收益为0.68人民币[7] - 2024年预计净利润增速为7.1%,2025年预计为10.1%,2026年预计为8.3%[1] - 2024年预计净利润增长率为13.7%[9] - 2024年预计P/E为10.5,较2023年下降2.5个百分点[9] - 2024年预计净债务与股东权益比率为0.4,保持稳定[9] 评级和建议 - 维持买入评级,预计CSPC的营收和净利润将在FY24E/25E年度分别同比增长10.6%/9.7%和13.7%/10.3%[3] - CMBIGM建议投资者独立评估特定投资和策略,并鼓励投资者咨询专业的财务顾问做出自己的投资决策[13] 风险提示 - 评级包括BUY、HOLD、SELL、NOT RATED、OUTPERFORM、MARKET-PERFORM和UNDERPERFORM[13] - CMBIGM可能会在自身或代表客户的情况下持有公司证券的头寸、做市商或作为主体参与证券交易[16]
石药集团(01093)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0 12:06
公司业绩 - 2023年全年收入为314.50亿人民币,较2022年增长1.7%[2] - 股东应占基本溢利为62.75亿人民币,增长2.8%;股东应占溢利为58.73亿人民币,下降3.6%[3] - 建议派发2023年度末期股息每股14港仙,全年股息为每股28港仙,较2022年增加33.3%[4] 业务展望 - 成藥業務保持穩定增長,多個新增產品快速上量,新藥獲批上市[9] - 本集團研發投入持續增加,逾60個重點候選產品處於臨床階段[10] - 本集團加快推進國際化步伐,在新加坡建立國際總部及製劑海外市場事業部[11] 新产品和技术研发 - 恩必普®为化學藥品1類新藥,用于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治療,2023年執行新的醫保價格,產品可及性进一步提高[21] - 舒安靈®在拓展神經內科及內分泌領域的同时,亦进一步开发腎内科領域,使銷售收入持续录得快速增长[22] - 恩理維®为抗癲癇藥物,通过以价换量的策略,销售快速增长[23] 市场扩张和并购 - 本集團在研創的新藥項目約130項,預計未來5年將有近50款創新藥申報上市[17] - 本集團已建成逾2,000人的國際化研發團隊,並擁有八大技術創新研發平台[17] - 多美素®被NCCN指南和CSCO推荐用于多种癌症治疗,包括淋巴瘤、卵巢癌等[29]
石药集团(01093) - 2023 Q3 - 季度业绩
2023-11-30 12:01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前九个月收入为人民币238.65亿元,同比增加1.6%[2] - 股东应占基本溢利为人民币47.15亿元,同比增加2.0%[2] - 成藥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93.38亿元,同比增加3.9%[3] - 原料产品业务收入为人民币28.75亿元,同比减少8.2%[4] - 功能食品业务及其它收入为人民币16.52亿元,同比减少5.6%[5]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自主研发含BA.5核心突变位点的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mRNA疫苗在中国納入緊急使用[6] - 1类新药纳鲁索拜单抗注射液用于治疗骨巨细胞瘤获上市批准[7] - 鹽酸伊立替康脂質體注射液獲得与5-氟尿嘧啶和亚叶酸联合用于治疗转移性胰腺癌患者的上市批准[8] - 注射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用于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上市申请获得受理[10] - 注射用奧馬珠單抗用于慢性自发性蕁麻疹適應症的生物製品許可上市申请获得受理[11]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自2023年初获得15个在研创新药首适应症及13个新增适应症的临床试验批准[12] - 公司新增适应症包括联合多西他赛治疗一线HER2阳性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等多种疾病[13] - 公司共提交PCT国际申请20件,申请专利182件,獲得专利授权58件[24] 其他新策略 - 公司与美国Corbus Pharmaceuticals, Inc.签订独家授权协议,将获得最多5.55亿美元潜在销售里程碑付款[25] - 公司与辉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提升中国患者对新冠口服抗病毒治疗药物的可及性[26]
石药集团(01093)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15 16:06
公司业绩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人民币160.80亿元,同比增长3.0%[5] - 2023年上半年,股东应占基本利润为人民币31.62亿元,同比增长3.0%[5] - 2023年上半年,股东应占利润为人民币29.67亿元,持平于去年同期[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成药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29.34亿元,按年增长5.2%[12] - 2023年上半年,原料产品业务销售收入为人民币19.70亿元,同比减少9.6%[36]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人民币2.49亿元,主要包括银行存款及余额利息收入和政府资助金收入[57] 研发与产品 - 公司研发团队逾2,000人,建立了多项研发技术平台,包括納米製劑、長效注射劑、抗体药物等[8] - 公司研发聚焦在抗肿瘤、精神神经、心血管、免疫与呼吸、消化与代谢、抗感染等治疗领域[9] - 神经系统治疗领域的销售收入增长17.5%,呼吸系统增长219.2%[12] - 公司拥有强大的商业化能力,已建立逾10,000人的专业营销团队,全国医疗机构覆盖广泛[10] - 公司推出多款产品,如恩必普、舒安灵、欧来宁、恩悉、恩理维、欧舒安等[13] - 公司的产品在不同治疗领域取得成功,如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帕金森病、癫痫等[14][15][16][17] 新冠病毒疫苗 - 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度恩泰”在中国納入緊急使用,用于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COVID-19)[37] - 公司将持续推进针对新变异株的迭代新冠mRNA疫苗的研发,以应对持续变异的病毒对人民生命健康带来的威胁[38] 财务状况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为人民币13.20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6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银行存款、结存及现金为人民币112.0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67]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无任何重大的或然负债[70] - 公司共雇用25,587名员工,大部分受雇于中国内地[71] 股东信息 - 公司股东应占基本溢利为人民币3,161,861千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4] - 公司股份獎勵計劃可供授出的股份獎勵数目分别为120,304,368股和117,312,368股[143] - 公司主席向公司员工授出了218,250,000股和8,900,000股的股份獎勵,转让价格为每股2.95港元[146]
石药集团(01093)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3 12:01
公司业绩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人民币160.80亿元,同比增长3.0%[2] - 2023年上半年,股东应占基本溢利为人民币31.62亿元,同比增长3.0%[2] - 2023年上半年,股东应占溢利为人民币29.67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2] - 公司宣布派发2023年度中期股息每股14港仙,较去年同期增加40%[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成药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29.34亿元,按年增长5.2%[9] - 2023年上半年原料产品业务销售收入人民币19.70亿元,按年减少9.6%[32] - 維生素C产品销售收入为人民币10.40亿元,按年减少25.7%[33] - 抗生素产品销售收入增加19.1%至人民币9.30亿元[33] - 功能食品及其他业务销售收入人民币11.77亿元,按年增长3.5%[33] - 2023年上半年其它收入为人民币2.49亿元,主要包括银行存款及余额利息收入和政府资助金收入[61] 研发与药物 - 公司集团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创新驱动型制药企业[4] - 公司研发团队逾2,000人,建立了多项研发技术平台,包括納米製劑、mRNA、siRNA、PROTAC等[5] - 公司研发聚焦在抗肿瘤、精神神经、心血管、免疫与呼吸、消化与代谢和抗感染等治疗领域[6] - 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度恩泰”在中国紧急使用,用于预防COVID-19[35] - 公司持续推进针对新变异株的迭代新冠mRNA疫苗的研发[36] - 公司研发费用达人民币23.04亿元,同比增加22.3%[37] - 公司目前约60个重点在研药物已进入临床或申报阶段[37] - 公司研发的多个药物获得正式受理或批准上市资格[39][40][41][42][43] 产品与品牌 - 公司成药业务主要产品包括恩必普®、舒安灵®、欧来宁®、恩悉®、恩理维®和欧舒安®[10] - 多美素®是本公司的领先品牌,被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推荐用于多种癌症治疗[14] - 津优力®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长效升白药物,已在广东、河南等六省集采中实现快速增长[15] - 克艾力®是新一代紫杉醇类化疗药物,在多个领域获得国内外专家一致推荐,但新集采价格对销售收入造成压力[16] - 多恩达®是全球首个上市的米托蒽醌纳米药物,用于治疗多种血液肿瘤和实体瘤,市场反应良好[17] - 克必妥®是中国首个获批的PI3Kδ/γ双靶点抑制剂,获得多项指南推荐,公司正积极推进学术推广工作[18] 合作与战略 - 公司与美国Corbus Pharmaceuticals, Inc.签订独家授权协议,授予其SYS6002项目在多个国家的开发和商业化权利[58] - 公司与辉瑞合作在中国上市新冠口服抗病毒治疗药物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提升患者可及性[59] 财务状况 - 2023年上半年净收益为人民币0.20亿元,主要包括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平值损失和外汇净收益[62] - 2023年上半年销售及分销费用为人民币49.02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9.4%[63] - 2023年上半年行政费用为人民币5.36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5.2%[64] - 2023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人民币23.0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2.3%[65]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人民币6.24亿元,包括各附属公司按应课税溢利计提之所得税开支和就派发股息所计提之中国预扣税[66] - 2023年上半年股东应占基本溢利为3,161,861千元,较去年同期增加[67]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为人民币13.20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69] - 2023年上半年资产负债比率为0.2%,较去年同期减少[70]
石药集团(01093) - 2023 Q1 - 季度业绩
2023-05-25 12:00
财务表现 - 2023年第一季度收入为80.53亿元,同比增长2.3%[2] - 股东应占溢利为14.29亿元,同比增长1.7%[2] - 股东应占基本溢利为15.45亿元,同比增长0.1%[3] - 成药业务收入为64.22亿元,同比增长1.9%[4] - 原料产品业务收入为10.17亿元,同比减少4.6%[5] - 功能食品及其他业务收入为6.15亿元,同比增长21.7%[6] - 每股盈利为11.99人民币分[27] - 本期溢利为1,469,100千元,较去年增长[27] - 本期全面收益总额为1,467,980千元,较去年增长[28] - 分类收入中,成药、维生素C、抗生素、其他的收入分别为6,421,510千元、553,333千元、551,753千元、681,788千元[32] - 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原料产品、功能食品及成药的销售收入分别为6,302,393千元、700,272千元和365,938千元[33] - 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折旧及摊销总额为258,075千元,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平值损失为70,435千元[34] - 公司未经外聘核数师审阅或审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财务数据根据内部记录编制[35] 研发与药品审批 - 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度恩泰”获得紧急使用批准,用于预防COVID-19[7] - 研发费用为10.08亿元,同比增加11.8%[9] - 公司取得多个新药首适应症临床试验批件,包括治疗晚期肿瘤等领域[14] - 公司在中国和美国取得多个药品注册批件和临床试验批准[10][13][16][17] - 2023年3月,多恩達在中國開展的用於治療失敗的復發轉移性鼻咽癌III期臨床試驗完成首例患者給藥[19] - 2023年3月,注射用重組抗IgE單克隆抗體(SYSA1903)以原研藥為參照,用於治療後仍有症狀的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的等效性III期試驗達到預設終點[20] - 2023年3月,CM310用於中重度哮喘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Ⅱ/Ⅲ期臨床研究啓動[21] - 2023年3月,CM326用於中重度哮喘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Ⅱ期臨床研究啓動[22] - 本集團与美国Corbus Pharmaceuticals, Inc.签订独家授权协议,向其授出SYS6002 (Nectin-4 ADC) 项目在多个国家的开发及商业化权利[23]
石药集团(01093)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6 17:09
公司业绩 - 公司2022年度收入增长11.0%,达到人民币309.37亿元,股东应占溢利增长8.7%,达到人民币60.91亿元[4] - 公司2022年度成药业务收入增长8.1%,达到人民币24.52亿元,原料产品收入增长16.5%,达到人民币4.45亿元,功能食品及其他收入增长43.9%,达到人民币1.97亿元[4] - 公司2022年度股东应占溢利增长8.7%,达到人民币60.91亿元,每股基本盈利增长9.0%[5] - 公司2022年度主席报告中提到,公司抓住核酸平台机遇,积极布局核酸平台,为未来发展做好技术储备[8] - 公司2022年度主席报告中指出,随着防疫政策的放开,中国进入后疫情时代,行业将迎接复苏与发展[10] - 公司2022年度主席报告中提到,公司在业务拓展方面取得成果,完成产品许可引进和收购项目,为未来增长注入新动力[14] - 公司2022年度主席报告中强调公司高度重视ESG工作的提升,致力于打造绿色、和谐、可持续的发展路径,提高企业治理水平[15] 产品销售 - 2022年成药业务保持稳定增长,收入达245.20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增加8.1%[29] - 神经系统治疗领域销售额达8,108百万人民币,增长7.5%[29] - 抗感染治疗领域销售额达3,540百万人民币,增长20.1%[29] - 心血管治疗领域销售额达2,889百万人民币,增长4.5%[29] - 呼吸系统治疗领域销售额达621百万人民币,增长54.5%[29] - 消化代谢治疗领域销售额达755百万人民币,增长51.9%[29] 产品及业务发展 - 公司拥有强大的商业化能力,建立逾10,000人的专业营销团队[27] - 公司正积极加强市场下沉工作,开发县级市场潜力,提供优质药物给基层百姓[27] - 多美素®是本公司的核心产品之一,被推荐用于治疗多种癌症,2021年首次通过一致性评价,但2022年销售收入有所下跌[34] - 本公司计划拓展地市和县域市场,提升外围市场销售收入占比至40%,推动多美素®的增长[35] - 津优力®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长效升白药物,受疫情防控等因素影响,增长速度放缓,但在广东集采联盟中标,计划提高市场占有率[36] - 克艾力®是中国首仿上市并通过一致性评价的新一代紫杉醇类化疗药物,受到价格调整影响,销售收入有所下跌,公司计划提高市场占有率[37] - 多恩达®是公司自主研发的新药,用于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已获得多国专利授权,销售推广工作由新成立的血液产品线团队负责[38] 研发及创新 - 公司已建成逾2,000人的国际化研发团队,拥有五个重点研发中心[26] - 自2022年初至今,公司获得14个在研创新药首适应症及10个新增适应症的临床试验批准[55] - 多恩達®在治疗鉑难治或鉑耐药复发卵巢癌和复发/转移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方面展示出可控的安全性和可见的疗效[60][61] - 銘複樂®在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方面表现出疗效非劣于阿替普酶,且疗效有提高的趋势,安全性与阿替普酶相近[63] - JMT103用于治疗不可切除或手术困难的骨巨细胞瘤,显示出较好的临床疗效,腫瘤反应率高达93.5%[65] - DBPR108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在主要疗效终点方面显示出显著优于安慰剂组的效果[66] - SYHA1813口服液在治疗复发或晚期实体瘤患者中表现出可接受的耐受性和初步的抗肿瘤活性[67] 财务状况 - 公司2022年其他收入为6.04亿元人民币,主要包括银行结余利息收入和政府资助金收入[9] - 公司2022年毛利率为71.9%,较上年下降3.9个百分点,主要因收入结构变化和维生素C产品销售价格下降所致[10] - 2022年股东应占基本溢利为6,105,725千元,较2021年增长12.9%[86]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为76.27亿元,较2021年增长64.6%[88] - 2022年末公司银行结存、存款及现金为104.98亿元,较2021年增长8.6%[89] - 2022年资本开支为18.23亿元,主要用于生产设施建设和提高生产效率[88] 风险管理与治理 - 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和不确定性包括藥品批准、藥品招標及集中採購、遵守中國環境及安全法規等[152][153][154] - 公司已遵守香港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有关独立非执行董事的规定[99] - 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角色分离,不再由同一人兼任[104] - 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已采纳,考虑性别、年龄、文化背景等因素[
石药集团(01093)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2 12:27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收入总额为309.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0%[2][3] - 公司2022年股东应占溢利为60.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7%[2][3] - 公司2022年基本溢利为61.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7%[2][3] - 公司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为51.11分,同比增长9.0%[2] - 公司2022年全年股息为每股21港仙,同比增长16.7%[2][4] - 公司2022年收入为人民币309.37亿元,同比增长11.0%,主要得益于成药业务、原料产品业务及功能食品及其他业务的增长[51] - 公司2022年毛利率下降3.9个百分点至71.9%,主要由于收入结构变化及维生素C产品销售价格下降[51] - 公司2022年研发费用为人民币39.87亿元,同比增长16.1%,主要用于持续进行及新启动的临床研究[54] - 2022年股东应占溢利为60.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7%[57]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为76.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4.4%[58] - 2022年资本开支为18.23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兴建生产设施及提高生产效率[58] - 2022年银行结存、存款及现金为104.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4%[58] - 2022年收入为309.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0%[60] - 2022年研发费用为39.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1%[60] - 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为51.11人民币分,同比增长9.0%[60] - 2022年全面收益总额为62.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9%[61] - 2022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78.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7%[62] - 2022年流动比率略降至2.7,2021年为2.8[58] - 公司2022年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32,811,774千元,较2021年的27,515,533千元增长19.2%[63] - 公司2022年流动负债总额为8,958,000千元,较2021年的7,226,043千元增长24%[63] - 公司2022年流动资产净值为14,999,160千元,较2021年的13,110,460千元增长14.4%[63] - 公司2022年销售货物收入为30,751,087千元,较2021年的27,818,345千元增长10.5%[66] - 公司2022年授权费收入为185,817千元,较2021年的48,525千元增长283%[66] - 公司2022年成药分类收入为24,520,067千元,占总收入的79.2%[69] - 公司2022年原料产品分类收入为2,533,411千元,占总收入的8.2%[69] - 公司2022年功能食品及其它分类收入为2,046,092千元,占总收入的6.6%[69] - 公司2022年分类溢利总额为7,271,997千元,其中成药分类溢利为6,067,844千元,占比83.4%[69] - 公司2022年除税前溢利为7,582,261千元,较2021年有显著增长[69] - 公司2021年对外销售总收入为278.18亿人民币,其中成藥收入最高,达到226.33亿人民币[70] - 公司2021年分类溢利总计64.17亿人民币,成藥分类溢利最高,达到52.16亿人民币[70] - 公司2021年在中国市场收入为242.89亿人民币,占总收入的87.2%[72] - 公司2021年员工成本总额为36.87亿人民币,其中薪金、工资及其他福利占比最高,达到34.57亿人民币[74] - 公司2021年折旧及摊销总额为8.65亿人民币,其中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占比最高,达到7.00亿人民币[74] - 公司2021年所得税开支为11.59亿人民币,其中中国企业所得税占比最高,达到8.80亿人民币[76] - 公司2021年政府资助金收入为9625.2万人民币[74] - 公司2021年银行结余利息收入为1.83亿人民币[74] - 公司2021年无单一客户占总收入10%以上[73] - 公司2021年美洲市场收入为11.59亿人民币,占总收入的4.2%[72] - 2022年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6,091,39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7%[78] - 2022年公司应收贸易账款为3,937,96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0%[79] - 2022年公司应付贸易账款为1,507,98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83] - 2022年公司其它应付款项为5,626,433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1%[84] - 2022年公司按金、预付款项及其它应收款项为1,489,79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5%[81] - 2022年公司应收票据全部在365日内到期,拖欠率低[82] - 2022年公司建议的末期股息为2,096,96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0%[78] - 2022年公司原材料及研发费用预付款项为207,22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6%[81] - 2022年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及使用权资产所付按金为646,57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3.5%[81] - 2022年公司应付销售费用为3,049,003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9%[84] - 公司将于2023年6月7日至6月9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以确保股东有权收取建议末期股息[88] - 2022年1月公司购回2,054,000股股份,每股最高购买价为8.49港元,最低为8.44港元,总代价为17,409,000港元[89] - 购回股份旨在提升每股盈利及将股东回报最大化[89] 业务收入 - 公司2022年成药业务收入为245.2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1%[2] - 公司2022年原料产品收入为44.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5%[2] - 公司2022年功能食品及其他收入为19.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9%[2] - 公司2022年成藥業務收入達到245.2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1%[14] - 抗感染領域銷售額增長20.1%,達到35.40億元人民幣[15] - 呼吸系統領域銷售額增長54.5%,達到6.21億元人民幣[15] - 消化代謝領域銷售額增長51.9%,達到7.55億元人民幣[15] - 维生素C 2022年销售收入为25.29亿元,同比增长17.7%,公司计划继续开拓市场及优化客户结构[25] - 抗生素及其它产品2022年销售收入增加15.1%至19.22亿元,公司计划完善产品链及推进高端市场注册[26] - 功能食品及其他业务2022年销售收入为人民币19.66亿元,同比增长43.9%[27] 研发与创新 - 公司2022年完成产品许可引进及收购项目2个,对外授权项目2个[6] - 公司2022年在研新药中,超过50项处于临床阶段,其中9项已递交上市申请[6] - 公司擁有超過2,000人的國際化研發團隊,並在五個重點研發中心進行創新藥物研發[13] - 公司在研創新藥項目超過110個,預計未來5年將有超過40個創新藥獲批[13] - 公司正在推進核酸藥物、基因治療和細胞治療等前沿技術領域的研發[9] - 公司將加強海外研發團隊建設,並加速創新藥在美國和其他海外市場的申報和上市[9] - 公司將加強與歐美生物技術/醫藥基金的合作,推動中國市場與海外同類首創及同類最佳項目的鏈接[10] - 2022年度研发费用达人民币39.87亿元,同比增长16.1%,占成药业务收入的16.3%[28] - 2022年1月,抗肿瘤纳米药物多恩达®获得用于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上市批准[29] - 2022年3月,克必妥®取得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的上市批准[29] - 2023年3月,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SYS6006)在中国纳入紧急使用[29] - 自2022年初至今,获得14个在研创新药首适应症及10个新增适应症的临床试验批准[30] - 2022年1月,JMT601(CPO107)用于治疗成人复发或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获得快速通道资格认定[33] - 2022年7月,注射用多西他赛(白蛋白结合型)用于治疗胃癌获得孤儿药资格认定[33] - 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SYS6006)完成中国I、II期临床研究和序贯加强免疫临床研究,通过逾5,500人的临床研究结果证明其有效性和安全性[34] - 多恩達®(鹽酸米托蒽醌脂質體注射液)在治療鉑難治或鉑耐藥復發卵巢癌和復發/轉移性頭頸部鱗狀細胞癌的Ib期臨床試驗中顯示出可控的安全性和可見的療效[35] - 銘複樂®(注射用重組人TNK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在治療急性缺血性卒中的Ⅲ期臨床試驗中達到主要研究終點,90天mRS評分0-1分的受試者比例非劣於阿替普酶[36] - 納魯索拜單抗注射液(JMT103)在治療不可切除或手術困難的骨巨細胞瘤的關鍵臨床試驗中,腫瘤反應率高達93.5%,安全性風險可控[38] - 普盧格列汀片(DBPR108)在治療2型糖尿病的Ⅲ期試驗中,單藥和聯合試驗均達到預設終點,第24周末HbA1c較基線變化顯著優於安慰劑組[39] - SYHA1813口服液在治療復發或晚期實體瘤的Ⅰ期臨床試驗中,每日一次口服15mg顯示出可接受的耐受性和初步的抗腫瘤活性[40] - 注射用重組抗IgE單克隆抗體(SYSA1903)在治療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的等效性III期試驗中達到預設終點[41] - 納魯索拜單抗注射液已遞交BLA申請,用於治療骨巨細胞瘤[42] - 普盧格列汀片(DBPR108)已遞交pre-NDA申請,用於治療糖尿病[42] - 注射用重組抗IgE單克隆抗體已遞交pre-BLA申請,用於治療蕁麻疹[42] - SYH2055片正在進行關鍵臨床試驗,用於治療COVID-19伴高風險患者[43] - 公司预计未来五年将有超过40个创新药及新型制剂药物以及60余个仿制药上市,涵盖纳米技术平台、代谢领域、免疫治疗等多个领域[46] - 公司2022年提交PCT国际申请41件,申请专利214件(国内148件、国外66件),获得专利授权58件(国内36件、国外22件)[45] - 公司2022年完成收购广州铭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51%股权,股权占比增加至54.8%,其产品铭复乐®为第三代特异性溶栓药[48] - 公司2022年与和铂医药签订独家授权协议,获得巴托利单抗在大中华区的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权利,该产品用于治疗重症肌无力[49] - 公司2022年与美国Elevation Oncology签订独家授权协议,授权SYSA1801项目在大中华地区以外的开发及商业化权利,获得2700万美元首付款及最高10.2亿美元潜在销售里程碑付款[50] - 公司2022年与美国Corbus Pharmaceuticals签订独家授权协议,授权SYS6002项目在多个国家的开发及商业化权利,获得750万美元首付款及最高5.55亿美元潜在销售里程碑付款[50] 产品表现 - 多美素®2022年销售收入受疫情防控及医保目录调整影响有所下跌,公司计划提升外围市场销售收入占比至40%[18] - 津優力®2022年增长放缓,公司在广东集采联盟中标,计划提高集采区域市场占有率[18] - 克艾力®2022年因河南省联盟集采续约价格大幅调低导致销售收入下跌,公司计划促进其在非中标省份的潜力释放[19] - 多恩達®2022年1月获批上市,覆盖超过500家医院,由新成立的血液产品线团队负责推广[19] - 克必妥®为中国首个获批的PI3K δ/γ双靶点抑制剂,正在快速导入市场[19] - 安複利克®2021年12月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公司正全力扩大市场覆盖及拓展临床领域[21] - 玄寧®2022年销售保持稳定,公司正开拓电商渠道销售[22] 其他收入与支出 - 公司2022年其他收入为人民币6.04亿元,主要包括银行结余利息收入人民币2.43亿元及政府资助金收入人民币1.95亿元[52]
石药集团(01093)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1-23 12:0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收入增加13.8%至人民币234.96亿元,股东应占溢利增加3.1%至人民币44.68亿元[2][3] - 撇除非现金和非经营性项目,股东应占基本溢利上升14.5%至人民币46.24亿元[2][3] - 每股盈利基本和摊薄均为37.49分,同比增加3.4%[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收入23495518千元,2021年同期为20641753千元[2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毛利17082304千元,2021年同期为15655455千元[2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除税前溢利5597068千元,2021年同期为5221911千元[2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本期溢利4570945千元,2021年同期为4397058千元[2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每股基本盈利37.49分,2021年同期为36.26分[2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本期全面收益总额4681430千元,2021年同期为4400236千元[27]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分类溢利为4736249千元,除税前溢利为5221911千元[33]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对外销售总收入为20593228千元,收入总额为20641753千元[33] - 2022年和2021年截至9月30日止九个月折旧及摊销总额分别为729754千元和640512千元[35] - 2022年和2021年截至9月30日止九个月政府资助金收入分别为 - 80578千元和 - 42048千元[35] - 2022年和2021年截至9月30日止九个月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确认(拨回)之减值亏损分别为14791千元和 - 877千元[35] - 2022年和2021年截至9月30日止九个月银行结余利息收入分别为 - 145756千元和 - 122816千元[35] - 2022年和2021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之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分别为11917186千股和11954570千股[36] - 2022年和2021年用于计算每股摊薄盈利之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分别为11918279千股和11956221千股[37] - 2022年和2021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之盈利分别为4467837千元和4335303千元[36] - 2022年和2021年股份奖励计划项下未归属之股份分别为1093千股和1651千股[3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成药业务收入186.13亿元,同比增加10.8%,其中神经系统、抗感染、呼吸系统等领域销售有不同幅度增长[7] - 原料业务销售收入增加20.1%至人民币34.24亿元,维生素C产品销售收入增加22.3%至19.78亿元,抗生素及其它产品增加17.2%至14.46亿元[8] - 功能食品及其它业务销售收入增加47.6%至人民币14.59亿元[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成药对外销售18426762千元,原料产品(维生素C)对外销售1977875千元,功能食品及其它对外销售1458607千元[32] 研发费用情况 - 本期研发费用为人民币29.20亿元,同比增加16.4%,约占成药业务收入的15.7%[10] 药物上市批准情况 - 2022年1月,多恩达获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上市批准[10] - 2022年3月,克必妥取得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上市批准[10] 药物上市申请情况 - 2022年有多款药物在中国递交上市申请,部分获优先审评[10][11] 临床试验批件情况 - 自2022年初,在研创新药获8项首适应症、6项新增适应症临床试验批件,16项仿制药获药品注册批件[12] 专利申请与授权情况 - 自2022年初,提交PCT国际申请20件、专利申请136件(国内98件、国外38件),获专利授权37件(国内22件、国外15件)[13] 国际资格认定情况 - 2022年1月,JMT601(CPO107)获美国FDA快速通道资格认定;7月,注射用多西他赛(白蛋白结合型)获美国FDA孤儿药资格认定[14] 疫苗临床研究情况 - 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SYS6006)已开展6项临床研究,部分已完成首次分析报告并提交CDE [14][15][16] 药物临床试验结果情况 - 2022年6 - 9月,多恩达多项临床试验结果展示,对多种适应症有可控安全性和可见疗效[17] - 2022年7月,铭复乐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Ⅲ期临床试验达预设主要研究终点[18] - 2022年3月,纳鲁索拜单抗注射液(JMT103)治疗骨巨细胞瘤关键临床试验达预设终点,肿瘤反应率高达93.5% [19] - 2022年8月,普卢格列汀片(DBPR108)两项治疗2型糖尿病Ⅲ期试验结果达预设终点[20] - 2022年9月,SYHA1813口服液Ⅰ期临床试验剂量递增阶段成果展示,15mg剂量表现出可接受耐受性和初步抗肿瘤活性[21] 生产与供应链情况 - 公司建成符合GMP的生产车间,获药品生产许可证,关键原料及辅料自主生产,供应链自主可控并降低成本[16] 股权收购情况 - 2022年2月,公司完成收购广州铭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51%股权,股权占比增至54.8%[24] 合作协议情况 - 2022年7月,公司与美国Elevation Oncology, Inc.签订协议,获2700万美元首付款,最多1.48亿美元潜在开发及监管里程碑付款、最多10.2亿美元潜在销售里程碑付款及高至双位数销售提成[24] - 2022年10月,公司与和铂医药(上海)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协议,获巴托利单抗(HBM9161)在大中华区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权利[25]
石药集团(01093)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15 16:18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增加12.9%至人民币156.10亿元,股东应占溢利减少3.1%至人民币29.66亿元[4][5] - 撇除特定开支,公司股东应占基本溢利增长14.9%至人民币30.69亿元[5] - 2022年中期股息每股10港仙,较2021年的8港仙增长25.0%,将于2022年10月11日派发给9月14日在册股东[4][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为人民币156.10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138.22亿元增长,成药、原料产品、功能食品及其它业务分别增长9.4%、22.7%及43.5%,毛利率下降3.5个百分点至72.6%[4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及分销费用为人民币54.10亿元,2021年同期为53.20亿元,因扩大销售队伍及加大成药营销推广力度而增加[4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行政费用为5.65亿元,2021年同期为4.97亿元;研发费用为18.84亿元,2021年同期为16.13亿元[4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银行结馀利息收入为0.98亿元,2021年上半年为0.75亿元;政府资助金收入为0.65亿元,2021年上半年为0.30亿元[4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之公平值变动为亏损0.34亿元,2021年上半年为收益4.26亿元;外汇净收益为0.52亿元,2021年上半年为亏损0.10亿元[4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为6.92亿元,2021年同期为5.54亿元[45] - 2022年股东应占溢利为29.66205亿元,2021年为30.62569亿元;股东应占基本溢利为30.68763亿元,2021年为26.71837亿元[48]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为42.57亿元,2021年上半年为27.43亿元;应收贸易账款周转日数为42日,2021年为40日;存货周转日数从2021年的134日降至111日[50] - 2022年6月30日流动比率为2.7,略低于半年前的2.8;本期资本开支为6.20亿元[50] - 2022年6月30日银行存款、结存及现金为91.64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96.84亿元;结构性银行存款为43.45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14.43亿元;银行借款为3.96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零;资产负债率为1.3%,2021年12月31日为零[50] - 2022年6月30日有2.70亿元抵押银行存款用作担保银行信贷;集团并无重大或然负债[52] - 2022年6月30日集团雇员25147名;建诚于2022年4月1日向选定雇员授予2.1825亿股有条件股份奖励,转让价每股2.95港元[5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15,610,026千元,较2021年同期的13,822,275千元增长12.93%[56] - 同期,公司毛利为11,338,484千元,较2021年同期的10,524,665千元增长7.73%[56] - 2022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3,719,460千元,较2021年同期的3,662,878千元增长1.54%[56] - 本期溢利为3,027,083千元,较2021年同期的3,109,111千元下降2.64%[56] - 基本每股盈利为24.89,较2021年同期的25.62下降2.85%[56] - 2022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6,010,056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4,405,073千元增长11.14%[59] - 同期,流动资产为22,828,457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0,336,503千元增长12.25%[59] - 2022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8,459,252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7,226,043千元增长17.07%[60] - 同期,非流动负债为964,122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687,302千元增长40.28%[60] - 2022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29,415,139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6,828,231千元增长9.64%[60] - 2022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29,415,138元人民币,较2021年6月30日的25,304,227元人民币增长约16.25%[61]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4,257,134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上半年的2,742,651千元人民币增长约55.22%[63] - 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703,196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上半年的1,699,330千元人民币增长约235.61%[63] - 2022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购置为813,859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上半年的580,191千元人民币增长约40.27%[63] - 2022年上半年存放结构性银行存款为1,846,000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上半年的1,823,500千元人民币增长约1.23%[63] - 2022年上半年存放银行存款为1,870,000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上半年的860,000千元人民币增长约117.44%[63] - 2022年上半年提取结构性银行存款为614,033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上半年的1,303,744千元人民币减少约53%[63] - 2022年上半年已收合营企业之股息为123,743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上半年的45,000千元人民币增长约174.98%[63] - 2022年上半年已收利息为98,475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上半年的75,007千元人民币增长约31.29%[63] - 其它储备结余主要包括4,030,633,000元人民币,为反向收购相关差额[6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7.58222亿元,2021年同期为10.7586亿元[64] - 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22.04284亿元,2021年同期为3253.9万元[64] - 2022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8.65017亿元,2021年同期为72.24241亿元[64] - 2022年上半年对外销售总收入为156.10026亿元,分类收入总计为157.87236亿元[76] - 2022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3.71946亿元[76] - 2022年上半年对外销售收入为138.22亿元,收入总计139.00亿元,分类溢利为31.51亿元,除税前溢利为36.63亿元[77] - 2022年上半年折旧及摊销总额为4.82亿元,较2021年的4.30亿元有所增加[80] - 2022年上半年政府资助金收入为6480.8万元,较2021年的3033.8万元有所增加[80] - 2022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6.92亿元,较2021年的5.54亿元有所增加[81] - 2022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所得税为7.08亿元,较2021年的4.22亿元有所增加[81] - 2022年上半年附属公司已分派股息之中国预扣税为5133万元,较2021年的1500万元有所增加[81] - 2022年上半年美国联邦及州立所得税为578.2万元,较2021年的95.9万元有所增加[81] - 2022年中期股息每股10港仙,金额约为7.94亿元[84] - 2022年已派付2021年末期股息10.19亿元,2021年已派付2020年末期股息8.97亿元[85] - 2022年上半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之盈利为29.66亿元,2021年为30.63亿元[86] - 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之普通股加权平均数,2022年为11,917,148千股,2021年为11,954,570千股[87] - 用于计算每股摊薄盈利之普通股加权平均数,2022年为11,918,093千股,2021年为11,955,985千股[87]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上半年成药业务销售收入增长9.4%至人民币122.93亿元[10] - 2022年上半年原料产品收入23.52亿元,较2021年增长22.7%[4] - 2022年上半年功能食品及其它收入9.65亿元,较2021年增长43.5%[4] - 2022年上半年神经系统成药销售收入38.74亿元,增长7.3%[10] - 2022年上半年抗肿瘤成药销售收入40.55亿元,增长2.3%[10] - 2022年上半年抗感染成药销售收入17.53亿元,增长23.9%[10] - 2022年上半年原料业务销售收入增长22.7%至23.52亿元,其中维生素C产品销售收入增长29.4%至13.99亿元,抗生素及其它产品销售收入增长14.1%至9.53亿元[18] - 2022年上半年功能食品及其它业务销售收入增长43.5%至9.65亿元[19] - 2022年上半年中国市场外部客户收入为130.76544亿元,2021年同期为120.62313亿元[72] - 2022年上半年美国市场外部客户收入为7.75458亿元,2021年同期为5.84352亿元[72] - 2022年上半年亚洲(中国及印度除外)市场外部客户收入为10.06542亿元,2021年同期为7.42583亿元[72] - 2022年上半年欧洲市场外部客户收入为5.9663亿元,2021年同期为3.23074亿元[72] - 2022年上半年其他地区市场外部客户收入为1.54852亿元,2021年同期为1.09953亿元[72] 销售团队与市场占有率情况 - 公司已建立约一万人的销售团队[7] - 多美素在同类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已超75%[12] 产品上市与开发情况 - 多恩达自2022年2月上市后,已成功开发超200家医院[13] - 安復利克目前已经覆盖超420家医院[14] - 琦昕于2021年8月批准上市,2022年期内于第七批国家集采中选[16] - 津優力于2022年3月完成广东牵头的11省联盟集采[12] - 克艾力于2022年6月完成河南牵头的13省联盟集采续约,降价幅度颇大[12] - 2022年1月,集团自主研发的抗肿瘤纳米药物多恩达获中国上市批准用于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25] - 2022年1月,琥珀酸去甲文拉法辛缓释片用于治疗抑郁症在中国首家递交上市申请[26] - 2022年3月,克必妥取得药品注册批件,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成年人患者[26] - 2022年4月,纳米药物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用于治疗转移性胰腺癌递交上市申请[26] - 2022年6月,纳乐舒单抗注射液用于治疗骨巨细胞瘤递交上市申请并获纳入优先审评[26] 研发项目情况 - 目前约有300个在研项目,其中小分子创新药40余项、大分子创新药40余项、新型制剂30余项,有4个候选创新药物于期内递交上市申请,另有逾50项处于临床研究阶段[20] - 2022年初起,在研创新药获7项首适应症、3项新增适应症的临床试验批件[27] - 2022年初起,12个仿制药获得药品注册批件[27] - 2022年初起,提交PCT国际申请17件、专利申请112件(国内95件、国外17件),获得专利授权24件(国内16件、国外8件)[27] - 有多款药物处于已递交上市申请、准备递交上市申请、关键临床试验完成或进行中等阶段[21][22][23][24] 临床试验情况 - 2022年6月多恩达在ASCO展示两项研究成果,多项临床试验开展以拓宽适应症[33] - 2022年7月铭复乐Ⅲ期临床研究达预设终点,疗效非劣于阿替普酶且有提高趋势,安全性相近[34] - 2022年3月纳乐舒单抗注射液关键临床试验达预设终点,肿瘤反应率高达93.5%[35] - 2022年8月普卢格列汀片两项Ⅲ期试验结果达预设终点,安全性与西格列汀组和安慰剂组相似[36] 公司合作与收购情况 - 2022年2月完成收购广州铭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51%股权,股权占比提升至54.8%[38]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