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图公司(01357)
icon
搜索文档
智通港股通活跃成交|8月5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05 19:03
沪港通南向交易活跃度 - 盈富基金以63亿元成交额位居沪港通南向首位 净买入额达62.93亿元 [1][2] - 腾讯控股沪港通成交额29.44亿元位列第二 净买入5.26亿元 [1][2] - 英诺赛科以23.04亿元成交额跻身沪港通前三 净买入2.33亿元 [1][2] 深港通南向资金流向 - 腾讯控股以19.54亿元成交额居深港通南向榜首 净买入3.05亿元 [1][2] - 小米集团深港通成交额13.14亿元位列第二 净买入244.56万元 [1][2] - 中芯国际以12.65亿元成交额排名第三 净买入2.74亿元 [1][2] 重点公司跨市场交易表现 - 腾讯控股在沪港通和深港通合计成交额达48.98亿元 总净买入8.31亿元 [1][2] - 小米集团双市场成交总额28.87亿元 沪港通净买入2.46亿元 深港通净买入244.56万元 [1][2] - 中芯国际双市场成交总额35.68亿元 沪港通净流出1.53亿元 深港通净流入2.74亿元 [1][2] 南向资金行业偏好 - 科技板块表现活跃 腾讯、小米、中芯国际、快手等科技企业合计成交额超150亿元 [2] - 新能源汽车板块受关注 理想汽车双市场成交总额29.27亿元 总净买入5.86亿元 [2] - 生物科技领域资金流入明显 康方生物获8.77亿元成交额及2.9亿元净买入 [2]
北水动向|北水成交净买入234.26亿 内资再度抢筹港股ETF 科网股亦获加仓
智通财经网· 2025-08-05 18:07
北水资金流向 - 北水成交净买入234.26亿港元 港股通(沪)净买入139.36亿港元 港股通(深)净买入94.89亿港元 [1] - 盈富基金获净买入62.92亿港元 南方恒生科技获净买入7.98亿港元 [2][6] - 腾讯控股获净买入5.26亿港元 快手-W获净买入6.46亿港元 阿里巴巴-W获净买入2.57亿港元 美团-W获净买入2.70亿港元 [2][6] - 理想汽车-W获净买入2.86亿港元 美图公司获净买入1.19亿港元 康方生物获净买入2.90亿港元 英诺赛科获净买入2.33亿港元 [2][7][8] - 小米集团-W获净买入2.48亿港元 中芯国际获净买入1.21亿港元 [9] - 国泰君安国际遭净卖出5072.01万港元 [2][9] 港股市场趋势 - 中泰国际指出港股升势健康 驱动逻辑从避险情绪转向基本面改善与政策预期 [6] - 技术指标显示短期市场超买情绪有所堆积 [6] - 华泰证券提示科技板块占港股市场近1/3容量 关注科技重估驱动的中国资产重估行情 [6] 科网股表现 - 港股8月开启中报季 中信证券预计恒科2025年中报呈现"稳健为主、向上有弹性"格局 [6] - 快手可灵AI继6月底亮相《新闻联播》后 7月底再登《焦点访谈》 [6] 公司动态与业绩 - 理想汽车调整i8车型配置 标准版售价从34.98万元降至33.98万元并赠送价值1万元铂金音响 [7] - 招商证券国际指出i8符合预期但市场认知存偏差 实际体验或扭转看法 [7] - 美图公司预计上半年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长65%-72% 总收入同比增长25%达20亿元人民币 调整后净利润4.58亿元 [7] - 美图业绩增长受付费用户加速增长、海外市场稳健扩张、生产力工具扩展及毛利率改善推动 [7] 生物医药行业 - 瑞银研报称康方生物AK112在非小细胞肺癌外适应症展现潜力 启动6项三期临床试验覆盖胆管癌、三阴性乳腺癌等领域 [8] - AK112适应症广度居同类药物之首 有望通过2025年医保谈判贡献增量收入 [8] - 瑞银将AK112中国及全球销售峰值上调至12亿及146亿美元 目标价从112.1港元上调至197.5港元 [8] 半导体与AI技术 - 英诺赛科与英伟达合作推动800VDC电源架构在AI数据中心规模化落地 [8] - 该架构专为兆瓦级计算基础设施设计 相比传统54V电源在系统效率、热损耗和可靠性具显著优势 支持AI算力提升100-1000倍 [8]
图解丨南下资金净买入港股234亿创3月12日以来新高,加仓腾讯、快手和理想汽车
格隆汇APP· 2025-08-05 18:05
南下资金净买入港股 - 南下资金单日净买入港股234 26亿港元 创今年3月12日以来新高 [1] 主要净买入标的及金额 - 盈富基金获净买入62 93亿港元 [1] - 腾讯控股获净买入8 31亿港元 连续9日净买入累计44 2602亿港元 [1] - 南方恒生科技获净买入7 98亿港元 [1] - 快手-W获净买入6 46亿港元 连续4日净买入累计24 5176亿港元 [1] - 理想汽车-W获净买入5 86亿港元 [1] - 阿里巴巴-W获净买入5 11亿港元 [1] - 美图公司获净买入3 86亿港元 [1] - 康方生物获净买入2 9亿港元 [1] - 美团-W获净买入2 7亿港元 [1] - 小米集团-W获净买入2 48亿港元 连续8日净买入累计44 1027亿港元 [1] - 英诺赛科获净买入2 32亿港元 [1] - 中芯国际获净买入1 21亿港元 [1]
南下资金净买入港股234亿创3月12日以来新高!加仓腾讯控股8.31亿,快手6.46亿,理想汽车5.86亿,阿里巴巴5.11亿,小米集团2.48亿
搜狐财经· 2025-08-05 18:05
港股市场资金流向 - 盈富基金单日净买入额达62.93亿港元,成交额63亿港元,股价上涨0.6% [2] - 腾讯控股获净买入5.26亿港元,成交额29.44亿港元,股价涨幅1.6% [2] - 快手-W净买入3.41亿港元,成交额15.02亿港元,股价上涨2.8% [2] - 理想汽车-W净买入2.86亿港元,成交额16.75亿港元,股价涨幅1.6% [2] - 阿里巴巴-W净买入2.57亿港元,成交额21.72亿港元,股价微跌0.2% [2] - 英诺赛科净买入2.33亿港元,成交额23.04亿港元,股价大跌6.7% [2] - 中芯国际遭净卖出1.53亿港元,成交额23.03亿港元,股价下跌1.0% [2] 南下资金持续买入趋势 - 南下资金连续9日净买入腾讯控股,累计金额达44.2602亿港元 [3] - 南下资金连续8日净买入小米集团-W,累计金额达44.1027亿港元 [3] - 南下资金连续4日净买入快手-W,累计金额达24.5176亿港元 [3] 个股净买入总额排名 - 盈富基金累计净买入62.93亿港元 [2] - 腾讯控股累计净买入8.31亿港元 [2] - 南方恒生科技累计净买入7.98亿港元 [2] - 快手-W累计净买入6.46亿港元 [2] - 理想汽车-W累计净买入5.86亿港元 [2]
QuestMobile 2025年AI应用市场半年报:移动端达6.8亿,三类形态应用此消彼长,手机厂商亟需提升生态整合能力……
QuestMobile· 2025-08-05 10:01
AI应用市场格局 - 2025年上半年AI应用形成四大梯队格局:第一梯队AI搜索引擎(6.85亿MAU)和AI综合助手(6.12亿MAU)遥遥领先,第二梯队AI社交互动(1.26亿MAU)和AI专业顾问(1.11亿MAU),第三梯队AI效率办公(0.69亿MAU)和AI图像处理(0.49亿MAU),第四梯队AI创作设计等(约0.2亿MAU) [3] - 应用模式呈现三大类型:移动端应用插件(6.3亿用户)增长0.5亿,移动端原生App(5.7亿)下降0.2亿,PC网页应用(1.8亿)下降0.3亿 [3] - 应用插件形态增长显著,反映用户对"场景化工具"和"大模型稳定输出"的诉求,如百度AI使用率9.6%,夸克AI搜索使用率56.0% [4] 行业AI化进展 - 拍摄美化行业AI化布局最快达35.6%(增长3.9%),育儿母婴33.3%,移动社交15.7%(下降0.2%),教育学习12.3%(下降0.2%),旅游服务11.9%(增长3.5%) [16] - 平均每个已有AI落地的App含2.1个AI应用,拍摄美化类App平均含5.5个AI功能,育儿母婴类含4.2个 [17] - 五大互联网集团占AI应用Token总消耗量的51.8%(60.3万亿),全行业Token消耗量达116.3万亿 [19] 企业竞争态势 - 百度系AI应用表现突出:百度AI(29,406万MAU)、百度AI助手(2,770万MAU)、小度想想(4,396万MAU) [22] - 腾讯元宝App上半年复合增长率55.2%,抖音即梦AI增长33.4% [29] - 74.5%的插件形态应用保持正增长,但结构分化明显 [30] - Qbot(QQ浏览器)增长255.2%,AI微博智搜增长41.7%,体现平台借力和场景融合优势 [32] 技术发展趋势 - 手机厂商预装AI规模达5.1亿,但面临"任务难以闭环"挑战,需提升系统级整合能力 [10] - "搜索+服务"组合重构流量入口,视频大模型突破加速场景解决方案实用化转型 [13] - 拍摄美化行业布局最快,旅游服务行业以智能体打通产业链 [15] - 腾讯混元T1模型生图速度431.5 token/秒领先,文心4.5模型365.7 token/秒 [59] 赛道表现 - AI搜索引擎赛道原生App占比24.3%(增长69.7%),插件形态占比61.3%(增长9.8%) [39] - AI综合助手赛道原生App占比92.3%(增长2.1%),PC端占比6.8%(下降1.5%) [39] - DeepSeek App流失用户中56.0%转向百度,42.1%使用QQ浏览器,39.4%使用豆包 [41] - 夸克AI搜索升级后成效显著,月人均使用次数提升明显 [45]
美图公司(01357)下跌4.05%,报11.37元/股
金融界· 2025-08-05 09:57
股价表现 - 8月5日盘中下跌4.05%至11.37元/股 成交额达3.01亿元 [1] 公司业务 - 主营业务为人工智能驱动的影像与设计类产品开发及美业数字化解决方案 [1] 用户数据 - 2024年6月月活跃用户数达2.58亿 其中中国内地以外用户8473万 [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33.41亿元 净利润8.05亿元 [2] - 2025财年中报将于8月18日披露 [2]
“AI助农”推动科技普惠 开拍入选中国新电商发展创新案例
经济观察网· 2025-08-04 17:16
公司动态 - 美图公司旗下产品开拍入选2024-2025中国新电商发展创新案例并被收录于《中国新电商发展报告(2025)》[1] - 开拍通过AI助农计划帮助新农人制作口播视频带货农产品[1] 产品特性 - 开拍是一款用AI制作网感口播视频的生产力工具[1] - 产品功能包括AI帮你写、AI帮你拍、AI帮你剪 实现用户0基础1分钟制作网感口播视频[1] 业务发展 - 2024年开拍结合市场需求推出AI助农计划[1] - 该计划专注于帮助农产品带货视频制作[1]
金十图示:2025年08月04日(周一)中国科技互联网公司市值排名TOP 50一览
快讯· 2025-08-04 10:59
市值排名概览 - 台积电以12,199.22亿美元市值位居榜首 远超第二名腾讯控股的6,346.48亿美元 [3] - 阿里巴巴以2,791.93亿美元位列第三 小米集团-W(1,806.95亿美元)和拼多多(1,562.46亿美元)分列第四、五位 [3] - 市值超千亿美元公司共5家 超百亿美元公司达20家 [3][4][5][6] 细分行业分布 - 半导体行业占据前列 台积电(12,199.22亿美元)和中芯国际(524.48亿美元)分别位列第一和第八 [3][4] - 互联网服务企业集中度高 腾讯、阿里、美团(944.98亿美元)、网易(806.12亿美元)均居前十 [3] - 新能源汽车行业表现突出 理想汽车(270.18亿美元)和小鹏汽车(172.06亿美元)进入前二十 [4] 排名变动特征 - 贝壳排名上升11位至第15名 市值达216.71亿美元 [4] - 同花顺排名下降1位至第16名 市值216.48亿美元 [4] - 巨人网络排名显著上升 位列第30名(69.16亿美元) [5]
全球催化持续,重视AI应用及Meta逻辑演绎
东方证券· 2025-08-03 11:42
行业投资评级 - 传媒行业评级为"看好"(维持)[5] 核心观点 - 海外多重催化持续演绎:云厂商收入提速+CAPEX高增速,OpenAI GPT-5发布在即,AI产品ARR持续提升[8] - 国内"人工智能+"政策落地,政策与产业共振加速,类似2015年互联网+政策,推动AI应用普及及商业化变现[8] - 多重催化下AI产业链确定性持续提升,看好下半年AI垂类应用投资机会及明年大厂Meta逻辑演绎[8] 海外市场分析 - 三大云服务提供商(CSP)25Q2云收入同比增速:微软25.6%、谷歌31.7%、亚马逊17.5%,均超市场预期[8] - 25Q2资本开支同比增速:微软27.4%、谷歌70.2%、亚马逊82.7%、Meta111.8%,谷歌和Meta上修全年CAPEX预期[8][11] - OpenAI ARR从24年6月100亿美元提升至25年7月120亿美元,增长20%,AI应用商业化加速[8] 国内市场投资逻辑 - 国内多模态技术商业化领先,AI视频生成产品如可灵月流水从24Q3超千万增至25年4/5月均超1亿元[2] - 建议关注AI出海企业,尤其是云服务出海企业,顺应国内AI出海浪潮实现业务扩张[2] - 重点推荐:快手-W(01024)、美图公司(01357)、BOSS直聘-W(02076)、同道猎聘(06100)、北森控股(09669)、阿里巴巴-W(09988)[3] 投资建议 - 下半年重点关注垂类AI应用及AI出海机会,中美AI产品商业化共振,国内AI出海或成趋势[3] - 年底至明年关注Meta逻辑演绎,模型能力提升CTR带动收入增长,建议跟进大厂落地测试情况[3] - 推荐标的:阿里巴巴-W(09988)、腾讯控股(00700)[3]
美图公司(01357)下跌2.15%,报11.82元/股
金融界· 2025-08-01 11:06
股价表现 - 8月1日盘中下跌2 15%至11 82港元/股 成交额8 45亿元[1] 用户数据 - 2024年6月月活跃用户数达2 58亿 其中中国内地以外用户8473万[1] 财务数据 - 2024年年报营业总收入33 41亿元 净利润8 05亿元[1] 公司业务 - 人工智能驱动的科技公司 专注于影像与设计类产品开发及美业数字化解决方案[1] 未来事件 - 2025财年中报将于8月18日披露[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