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商银行(01398)
icon
搜索文档
每周股票复盘:工商银行(601398)每股派发2024年末期现金股息人民币0.1646元
搜狐财经· 2025-07-13 01:43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11日收盘,工商银行报收于8.01元,较上周的7.75元上涨3.35% [1] - 7月11日盘中最高价报8.36元,触及近一年最高点,7月7日盘中最低价报7.7元 [1] - 当前最新总市值28548.14亿元,在国有大型银行板块市值排名1/6,在两市A股市值排名1/5149 [1] 分红派息 - 工商银行每股派发2024年末期现金股息人民币0.1646元(含税),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7月11日,除权(息)日及现金红利发放日为2025年7月14日 [1] - 以截至2025年7月11日的356,406,257,089股普通股为基数,共计派发现金股息约人民币586.64亿元 [1] - 全年派发现金股息合计每股人民币0.3080元(含税),全年总派息额约人民币1,097.73亿元 [1] - 不同股东实际派发现金股息金额有所差异:A股居民企业股东税前每股人民币0.1646元,QFII股东每股人民币0.14814元,沪股通投资者每股人民币0.14814元,港股通投资者每股人民币0.1646元或0.13168元 [1]
超6300亿元!A股上市银行大派“红包”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2 23:01
银行分红高峰期 - A股上市银行2024年年度分红累计总额超过6300亿元,较前一年增加200亿元 [1] - 招商银行每股派现2元,合计派发504.4亿元(A股412.58亿元),以35元/股计算股息率5.7% [3] - 西安银行每10股派1元,合计派发4.44亿元,占归母净利润17.37% [4] - 北京银行每股派0.2元,合计42.3亿元;叠加中期分红后全年每股派0.32元,总额67.66亿元 [4] - 中信银行每股派0.1722元,合计95.82亿元;叠加中期分红后全年每股派0.3547元,总额194.55亿元 [5][6] - 六大国有银行分红比例均超30%,年度总额4206.34亿元,工商银行以1097.73亿元居首 [7] - 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6家分红超百亿元 [7] - 城商行中宁波银行每10股派9元,上海银行以71.03亿元领跑 [7] 中期分红布局 - 长沙银行拟以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限实施中期分红 [9] - 苏农银行表示将力争通过中期分红提升股东回报 [9] - 常熟银行通过临时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决定2025年中期分配方案 [10] - 杭州银行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制定中期分红方案 [11][12] - 沪农商行2024年已实施中期分红,2025年拟继续推进 [13] - 中期分红可增强投资者现金流确定性,支撑银行股长期持有 [13] 行业表现与展望 - 2025年中证银行指数上涨17%,工农中建等18只银行股创年内新高 [1] - 国有大行分红落地时间较往年提前,交通银行最早于4月完成 [6] - 浙商证券预测上市银行营收同比降幅收窄至0.9%,净利润降幅收窄至0.5% [14][15] - 分析师建议用牛市思维看待银行股行情,认为低利率环境将支撑长期趋势 [15] - 华创证券指出银行盈利和分红稳健性凸显,高股息率资产具备配置性价比 [16]
又开“卷”?多家银行经营贷年化利率现“2”开头
券商中国· 2025-07-12 16:07
经营贷利率下调趋势 - 招商银行推出"生意抵押贷"限时优惠,年化利率最低2.7%,最高额度2000万,期限最长20年[1][4][5] - 工商银行"经营快贷"年化利率从3.35%下调至3%起,额度最高500万[6] - 某国有大行经营贷最低年化利率达2.2%,额度1000万,期限10年[6] - 江苏银行抵押经营贷年化利率低至2.5%,额度最高2000万[7] - 多家商业银行相继推出年化利率3%及以下的经营贷产品[2] 利率下调原因分析 - 政策引导降低实体企业融资成本,银行响应监管要求[3][11] - 银行负债端成本下降,为贷款定价提供下调空间[11] - 优质贷款项目稀缺,银行通过降低利率确保信贷投放[11] - 市场竞争加剧,部分银行采取价格战策略吸引客户[12] 经营贷产品特点 - 招商银行"生意抵押贷"新客户可抽取388至1888元利息优惠券[4] - 建设银行"经营快贷"要求企业正常经营、信用良好、使用建行金融产品[9] - 部分银行要求提供企业工商登记信息或房产抵押以获得更高额度和优惠利率[10] 行业影响与挑战 - 低利率策略可能增加银行不良贷款风险,个人经营贷和按揭贷款不良率有所上升[14] - 银行息差利润空间压缩,仅靠贷款扩容无法弥补利润损失[15] - 优质客户稀缺,部分银行下沉市场导致信贷风险上升[15] 银行应对策略 - 建议银行转变经营思路,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资本回报[16] - 围绕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创新金融产品,挖掘有效市场需求[17] - 新兴产业和数字科技为银行创造新的业务增长点[16]
银行股,年内33次刷新历史高点!机构依旧看好后市
证券时报· 2025-07-12 15:20
A股市场表现 - 本周A股放量上攻,上证指数收复3500点并连续创年内新高,上证50、沪深300等指数也频刷年内高点,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创阶段性新高 [2] - 周五成交1.74万亿元创3个月新高,全周合计成交7.48万亿元为近4个月最高 [2] 银行板块表现 - 银行板块指数本周连续4日创历史新高,年内累计33次创新高,月K线6个月收红(含7月),仅2月微跌0.55%,年内最高涨幅近22% [3] - 截至本周五,42家A股上市银行股息率中值为3.91%,四大行股息率均低于中值:建设银行3.9%、农业银行3.83%、中国银行3.81%、工商银行3.81% [5] - 历史对比显示,2014年四大行股息率超7%(如建设银行7.14%),2015年高点时降至4%左右(如工商银行4.3%),此后股价平均重挫超30% [5][6] 机构观点 - 长江证券认为银行股投资逻辑比目标估值更重要,当前十年期国债收益率1.6%背景下,国有大行A股/H股平均股息率分别为3.94%/5.08%,若国债收益率下行将推动估值抬升 [8] - 花旗指出中国家庭股票配置占比仅2.9%(美国24.7%),政策推动下每增加1个百分点可带来超5万亿元资金流入,高股息银行股将受益 [8] - 中信建投预计银行业全年净利润增速达5%-6%,驱动因素包括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特别国债发行带来的中间收入、房地产政策优化缓解贷款质量压力 [10] - 华福证券认为无风险收益率下行凸显银行股息率优势,各路资金增持推动股份行估值修复 [10] - 华安证券强调银行板块具备中长期战略价值,四季度经济改善叠加流动性宽松环境下通常出现季节性机会 [10]
姜壹盛被查!曾执掌工银澳门逾5年
券商中国· 2025-07-12 13:00
金融反腐动态 - 7月11日工银澳门原董事长姜壹盛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1][2] - 姜壹盛曾担任工银澳门董事长5年 期间牵头筹备澳门证券基金行业协会并任首任会长[2] - 工银澳门持有澳门全功能银行牌照 截至2024年拥有3家子公司和19家分行[3] 国有大行反腐案例 - 工商银行山东德州分行原行长赵忠江7月9日被查[4] - 农业银行漳州万达支行原行长何龙昌7月8日被查[4] - 邮储银行湖北省分行原行长张雪松7月2日被"双开" 涉及多项违纪违法行为[5][6] 股份制银行反腐情况 - 中信银行财富管理部副总经理袁东宁7月10日被调查 曾任职总行零售银行部[4]
股民疯抢中国“银伟达”
吴晓波频道· 2025-07-12 02:13
股市关键驱动因素 - 中美股市的核心驱动因素为利率、风险偏好和企业利润[1][49] A股银行板块崛起 - 工农中建四大行股价创历史新高 银行股被市场称为"银伟达" 上证指数突破3500点[10] - A股35年历史中仅三次站稳3500点 本次或为第四次[11] - 银行股传统特征为低估值、低波动、低关注 但2023年下半年以来异军突起[15][16] 银行股上涨驱动因素 - 国家队资金支持 2024年规模ETF流入8776.7亿元 其中银行股获1043.5亿元[18] - 公募基金加大银行股配置 受证监会《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引导[19] - 险资加速布局 2025年已有5家银行被险资举牌 如新华保险持股杭州银行5.45%[27][29] - 银行股具备避险属性 股息率4%-6%显著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42家上市银行半数股息率超4%[33][34] 银行股基本面分析 - 2025年一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51%首次超过净息差1.43%[38] - 招商银行行长指出银行业面临低利率环境下的盈利压力 净息差难回2%以上[40] - 银行股估值达高位 中证银行PE7.49为5年顶峰 仅2015年牛市估值高于当前[43] 中美股市对比 - 美股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 净利润率达55.85%[7][56] - A股银行股与美股科技股形成共振 分别反映中美经济战略重心差异[49] - 六大行注资1140亿元支持集成电路产业 体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战略选择[59][60] 市场表现数据 - 银行板块2024年涨幅18.45% 2023年涨幅46.64% 表现优于多数板块[46] - 银行股息率从2024年7月的4.9%降至2025年7月的3.89%[42]
姜壹盛被查!
证券时报· 2025-07-11 19:21
工商银行高管被查事件 - 中国工商银行(澳门)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姜壹盛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工商银行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和广东省珠海市监察委员会监察调查 [1] - 姜壹盛出生于1967年,拥有经济学硕士学位和高级经济师职称,长期在中国工商银行工作,曾担任广东省分行副行长、工银澳门总经理等职务 [4] - 姜壹盛于2018年出任工银澳门董事长,直至2023年卸任 [4] 相关背景信息 - 姜壹盛的职业生涯主要在中国工商银行体系内发展,具有丰富的银行业管理经验 [4] - 该事件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和长安街知事等权威媒体发布 [4]
倾听尼山2025 | 现代金融应汲取传统文化中的养分
经济观察网· 2025-07-11 13:58
金融的本质 - 金融的本质是信用,与传统文化对诚信的重视高度契合 [3] - 信用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也是社会经济文明的基础,交换依赖信用 [3] - 建设金融强国需要强大的货币、中央银行、金融机构和国际金融中心,均离不开信用 [3] - 信用建设涉及社会信用、司法信用、机构信用、法人信用、个人信用,需政府引导、金融机构努力和全社会帮助 [3] 信用建设与金融文化 - 全社会应倡导诚实守信,打击信贷"黑灰产"、非法集资、电信诈骗等不守信行为 [4] - 金融系统需积极参与营造信用文化和环境,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4] - 完善诚信体系需法治刚性约束、制度精准赋能和文化柔性涵养协同发力 [4] 守正与创新 - 中华文化强调仁义礼智信,商业伦理注重"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5] - 现代金融需汲取古代商业伦理的人文主义养分,约束经营观、义利观、风险观 [5] - 保险业功能定位与传统思想深度契合,如经济减震器、社会稳定器等 [5] -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需守正根基,同时实现技术赋能、模式创新和风险管控手段丰富 [5] 金融创新的辩证关系 - 金融创新体现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绿色、科技、养老等领域 [6] - 金融嵌入公共性职能,既是商业也是创新 [6] - 创新需尊重监管和规则,同时社会和监管需包容创新并及时纳入监管视野 [6]
工行、招商先后分红,现金红利合计超千亿!机构:银行股息率相比十年国债仍有明显利差
搜狐财经· 2025-07-11 13:29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上涨超过1%创阶段新高 大金融板块集体走强 [1] - 工商银行股价上涨3.22% 总市值接近3万亿元 保持A股市值第一地位 [1] - 银行AH优选ETF(517900)盘中创上市新高 成交额达4300万元 近7日资金净流入1.1亿元 年内净流入6.4亿元 份额增长500% [1] 公司动态 - 招商银行实施2024年度权益分派 每10股派20元 合计派息504.4亿元 [3] - 工商银行2024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每10股派1.65元 合计派息586.64亿元 股权登记日7月11日 除权除息日7月14日 [3] 行业分析 - 保险 AMC等机构投资者通过港股通配置H股大型银行 持有一年以上可免红利税 H股配置价值显著 [3] - 五大国有行A股平均股息率降至4% 较10年期国债利差240BP H股平均股息率5.3% 利差优势更明显 [3]
全国首单股份制银行“银期保”项目落地黑龙江 中信期货玉米大豆双项目护航黑土地
期货日报网· 2025-07-11 11:15
项目概况 - 2025年大商所"农民收入保障计划"在黑龙江省嫩江市顺利完成玉米和大豆"银期保"种收专项项目出单 [1] - 项目由中信期货牵头,国投期货、五矿期货、渤海期货、西南期货共同参与 [1] -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为种植户提供保险保障,中信银行和工商银行提供资金支持 [1] - 大豆项目覆盖8万亩种植面积,金额3998万元;玉米项目覆盖3万亩,金额3519万元 [1] 参与主体 - 黑龙江嫩江市科洛种植合作社作为新型种植主体,持续关注大商所期货行情并参与银期保项目 [1] - 嫩江市丰瑞粮食贸易有限公司(大豆龙头)和黑龙江沣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玉米龙头)负责订单收购 [2] - 中信银行是全国首家股份制参与银行,大连分行创新农户授信模式 [1] - 工商银行大连分行与黑龙江分行异地联动推动贷款落地 [1] 项目模式 - "银期保"采取"龙头企业+银行+保险+期货"的创新模式 [2] - 为农户提供从种到卖的全周期综合保障方案 [2] - 龙头企业提供6个月二次点价权,给予农户高价卖粮机会 [2] - 银行信贷前置介入缓解春耕资金压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1] 项目意义 - 期货工具的价格发现与风险对冲功能结合保险托底保障,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 [2] - 金融服务深度嵌入农业产业链,支持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乡村振兴 [2] - 创新模式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构建提供金融样板 [2] - 跨机构合作为种植户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促进农业产业升级转型 [2] 未来发展 - 中信期货将继续深化机构协同,探索金融支持"三农"新模式 [3] - 为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和乡村振兴持续注入金融力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