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黑鸭(香港)(01458)

搜索文档
周黑鸭创始人周富裕倡导以“心”质生产力重塑卤味价值
搜狐财经· 2025-07-31 21:31
核心观点 - 周黑鸭董事长提出以"心"质生产力重塑卤味行业价值 呼吁全产业链共建品质护城河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转型 [1][2][6] 行业现状与困境 - 卤味赛道增速变缓 消费者反馈鸭子没有原来好吃 [2] - 行业核心问题在于产品背叛消费者味蕾而非消费者背叛品牌 [2] "心"质生产力理念 - 理念核心为"三颗心":对消费者的真心 对产品的用心 对市场的敬畏心 [2] - 源于周黑鸭三十年践行的"食字理论" 强调食品生产者必须讲良心 [2] - 旨在破解行业困局 成为全行业共同追求的发展根基 [2][6] 行业发展倡议 - 竞争观念从上下游内卷博弈转向产业链协同竞争 共同应对外部赛道竞争 [4] - 发展导向从成本优先转向品质优先 跳出追求极致料肉比误区 [4] - 回归养好鸭出好料初心 以品质赢回消费者信任 [4] 品质管控实践 - 原料甄选建立严苛标准:辣椒选自重庆/贵州海拔300-1000米产区 经20-24小时低温烘干 [7] - 花椒来自甘肃海拔600-1500米坡地 采收至仓储不超过60天 用铝箔包装锁鲜 [7] - 鸭脖骨节≤2个 远高于行业普遍标准 [7] - 生产车间采用十万级制药标准 远超一般食品工厂洁净度 [9] - 自建冷链体系:五大基地辐射3000余家门店 90%门店24小时内送达 全程2-6℃温控实时追溯 [9][10] 行业协同发展 - 呼吁上下游企业携手构建全链路品质护城河 [6][11] - 践行树根文化 扎根品质土壤打造百年品牌 [11] - 以袁隆平院士为榜样树立产业报国家国情怀 [11] - 推动中国卤味文化走向世界 [11] 行业响应 - 周黑鸭品质实践与倡议得到广泛响应 [13] - 理念为行业提供清晰升级路径 带动企业回归品质初心 [13]
周黑鸭创始人周富裕倡导以“心”质生产力重塑卤味价值,引领行业品质升级
证券时报网· 2025-07-31 10:50
行业核心困境与破局理念 - 卤味行业增速放缓 消费者反馈产品口味下降 核心困境在于产品未能满足消费者味蕾需求 [3] - 提出"心"质生产力理念 强调食品生产者需讲良心 源自"食字理论"中"人"与"良"的组合 体现道德底线与从业准则 [3] - "心"质生产力包含三核心:对消费者的真心 对产品的用心 对市场的敬畏心 [3] 战略倡议与产业协同 - 倡议转变竞争观念 从上下游内卷博弈转向产业链协同竞争 共同应对外部赛道竞争 [3] - 呼吁重塑发展导向 从成本优先转向品质优先 跳出追求极致料肉比误区 回归养好鸭出好料初心 [3] - 号召上游供应链与下游品牌方共建全链路品质护城河 为行业高质量升级指明方向 [4] 品质管控实践标准 - 原料甄选建立严苛标准 辣椒选自重庆/贵州遵义核心产区 要求海拔300-1000米昼夜温差大环境 人工采摘保证成熟度均匀 经20-24小时低温烘干及多道筛选工序 [5] - 花椒来自甘肃陇南/天水海拔600-1500米坡地 粒大饱满麻味醇厚 采收至仓储不超过60天 采用铝箔包装锁鲜 [5] - 鸭脖骨节≤2个 远高于行业普遍标准 提升消费者口感体验 [5] 生产与物流体系 - 以十万级制药标准打造净化车间 远超一般食品工厂卫生条件和洁净度级别 [5] - 自建冷链体系 五大生产基地辐射3000余家门店 90%门店24小时内送达 [5] - 全程2-6℃温控并实现实时追溯 确保产品从车间到餐桌的安全与美味 [5] 行业愿景与发展方向 - 呼吁全行业树立产业报国家国情怀 践行树根文化 扎根品质土壤打造百年品牌 [6] - 推动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协同 从源头提升产品品质 让消费者吃得满意放心认可 [6] - 带动中国卤味文化走向世界 理念获行业广泛响应 提供清晰升级路径 [6]
周黑鸭(01458)创始人周富裕倡导以“心”质生产力重塑卤味价值,引领行业品质升级
智通财经网· 2025-07-31 10:07
行业核心困境与破局理念 - 卤味行业面临增速放缓及消费者反馈产品口味下降的核心困境 [2] - 公司提出"心"质生产力理念 强调食品生产者需讲良心并基于"食字理论" 核心包含对消费者的真心 对产品的用心及对市场的敬畏心 [2] - 呼吁行业从上下游内卷博弈转向产业链协同竞争 从成本优先转向品质优先 共同满足健康美味需求 [5] 公司品质管控实践 - 公司建立严苛原辅料标准 辣椒精选重庆及贵州遵义核心产区 要求海拔300-1000米生长环境并经20-24小时低温烘干 [9] - 花椒来自甘肃陇南及天水海拔600-1500米坡地 从采收至仓储不超过60天并用铝箔包装锁鲜 [9] - 鸭脖骨节≤2个 远高于行业普遍标准以提升口感体验 [9] - 生产环节采用十万级制药标准净化车间 远超一般食品工厂卫生条件 [12] - 自建冷链体系 五大生产基地覆盖3000余家门店 90%门店24小时内送达并全程2-6℃温控 [12] 行业协同发展倡议 - 呼吁全产业链共建品质护城河 从源头筑牢食品安全与美味根基 [1][8] - 倡导以袁隆平院士为榜样树立产业报国情怀 通过深度协同提升产品品质推动卤味文化走向世界 [13] - 公司品质实践获行业广泛响应 "心"质生产力理念为行业提供清晰升级路径 [15]
2024年商业特许经营TOP300发布 行业活力与展会机遇引关注
搜狐财经· 2025-07-28 17:05
行业概况 - 2024年商业特许经营TOP300企业涵盖餐饮业、零售业和生活服务业三大行业,共计25个细分业态,其中餐饮企业101家占比33.67%,零售企业120家占比40.00%,生活服务业企业79家占比26.33% [1] - 与2023年TOP280相比,餐饮业占比基本持平,零售业占比略微下降1.33个百分点,生活服务业占比上升1.67个百分点,反映消费需求结构细微调整 [1] - 行业门店总数达83万家,其中TOP280门店数82.5万,较2023年TOP280的63万家增长30.73% [1] - 万家规模以上加盟品牌从2023年9家增至2024年18家,头部品牌市场影响力持续提升 [1] 新增品牌与展会动态 - 2024年TOP300榜单新增71个加盟品牌,其中餐饮业34家、生活服务业26家、零售业11家 [1] - 第65届中国特许加盟展将于8月8日-10日在上海举办,将解析TOP300报告并汇聚100+优质品牌 [2] - 展会同期举办"加盟新风向论坛"和"霸王茶姬总部访学"研修营,聚焦现制饮品品牌增长策略 [2] 头部企业排名 - 蜜雪冰城以46,479家门店位居榜首,全部为加盟店 [4] - 美宜佳以37,943家门店(37,909家加盟)排名第二 [4] - 德佑房产中介以24,757家门店(全部加盟)位列第三 [4] - 瑞幸咖啡22,340家门店中7,749家为加盟店,排名第四 [4] - 前18名企业门店数均超10,000家,涵盖饮品甜品、便利店、房产中介等多个业态 [4][5] 细分业态表现 - 饮品甜品领域:蜜雪冰城、瑞幸咖啡、古茗(9,823家)、沪上阿姨(8,537家)等品牌表现突出 [4][5] - 便利店业态:美宜佳、天福(7,521家)、见福(3,035家)等进入前50 [4][5] - 汽车后市场:统一润滑油(10,032家)、途虎养车(6,874家)等品牌快速扩张 [5][6] - 酒店住宿:锦江之星(13,416家)、全季(11,147家)等连锁品牌保持稳定增长 [4][5] 数据来源说明 - 部分数据来源于上市公司年报,标注为※ [4] - 数据整合自2025年中国餐饮加盟品牌TOP100、2024年中国便利店Top100等多个行业榜单 [11]
质效双升!周黑鸭预计2025上半年利润增幅最高达94.8%
中国经济网· 2025-07-25 11:06
核心观点 - 周黑鸭2025年上半年盈利超预期,展现出强劲的盈利能力和发展韧性 [1] - 公司预计实现利润9000万元至1.13亿元,同比增加55.2%至94.8%,预计营收12亿元至12.4亿元 [1] - 通过门店质量改革、原材料成本下行和精益管理,公司实现盈利能力的显著提升 [1] - 公司战略从规模扩张转向经营质量,实现差异化发展和可持续盈利增长 [1] - 未来将继续深化战略布局,探索新品类和新兴渠道,释放长期价值 [2] 财务表现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利润9000万元至1.13亿元,同比增加55.2%至94.8% [1] - 预计营收12亿元至12.4亿元 [1] - 毛利率上升,销售费用率优化,盈利能力增强 [1] 经营策略 - 持续推进"门店质量改革",优化门店结构,提升单店销售 [1] - 原材料成本下行趋势推动毛利率上升 [1] - 通过精益管理优化销售费用率 [1] - 战略从规模扩张转向经营质量,实现差异化发展 [1] 未来展望 - "门店质量改革"持续推进,单店销售仍有提升空间 [2] - 原材料成本稳定控制和费用率优化将支撑盈利能力 [2] - 积极探索复合调味品等新品类 [2] - 稳步拓展新兴渠道和海外市场,开辟新增长曲线 [2]
食品饮料行业报告(2025.07.14-2025.07.18):白酒迎来情绪修复,大众品关注个股机会
中邮证券· 2025-07-24 11:2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复盘二季度白酒板块,5月《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执行加码影响白酒消费场景和动销,预计二季度多数酒企收入和利润下滑;6月中下旬三大官媒发声纠偏,板块企稳修复,负向影响因素预计逐渐修正 [3][19][20] - 2025Q2食品饮料行业和白酒板块基金持仓占比环比下降,反映资金对板块负面因素的规避和消化 [4][20] - 看好酒鬼酒新渠道带来的增量,以及下半年低基数下具备竞争力的今世缘、汾酒和估值有性价比的泸州老窖 [4][21] - 东鹏饮料、妙可蓝多、有友食品、锅圈等公司业绩表现亮眼,周黑鸭、佳禾食品处于经营底部、拐点向上,洽洽食品、良品铺子上半年业绩较弱 [7][22][23] 各部分总结 周度观点 - 2025年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8%,1 - 6月累计同比增长5.0%;6月单月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8.7%,饮料类同比下降4.4%,烟酒类同比下降0.7%;1 - 6月粮油食品类累计零售额同比增长12.3%,饮料类同比下降0.6%,烟酒类同比增长5.5%;6月单月餐饮收入同比增长0.9%,1 - 6月累计同比增长4.3%;单6月烟酒类零售额和餐饮收入同比增幅放缓,预计与前期禁酒令有关 [14] - 本周三家酒企披露半年度业绩预告,酒鬼酒上半年营收5.6亿元左右,同比下降43%左右,归母净利润800 - 1200万元,同比下降90.08% - 93.39%;水井坊上半年营收14.98亿元左右,同比下降12.84%左右,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下降56.52%;金种子上半年归母净利润 - 9000万元到 - 6000万元,去年为1109.80万元 [15] - 7月19日酒鬼酒与胖东来合作推出“酒鬼自由爱”产品上市,定价200元/瓶,市场反馈火爆,本周在步步高推开;该合作有望推动白酒行业创新变革,看好酒鬼酒新渠道增量 [4][5][18] - 茅台计划在各省成立联营公司,注册资金0.5 - 1亿元,拥有本省定制文化茅台酒开发权;预计8月10日前完成入股前期准备工作;联营公司将统筹区域产品保证飞天批价稳定,推出本省文化开发产品满足收藏需求,预计四季度导入市场 [5][6][19] 食品饮料行业本周表现 - 申万食品饮料行业指数本周区间涨跌幅为0.68%,在30个申万一级行业中位列第13,跑输沪深300指数0.41个百分点,当前行业动态PE为21.26 [24] - 食饮行业10个子板块中软饮料、乳品、白酒等6个子板块上涨,软饮料涨幅最高,为2.02% [24] - 食饮板块本周48只个股收涨,涨幅前5分别为皇氏集团(+15.53%)、百合股份(+5.73%)、煌上煌(+5.12%)、泸州老窖(+4.79%)、庄园牧场(+4.74%) [24] 本周公司重点公告 - 酒鬼酒上半年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单Q2收入和净利润也同比下降 [30] - 水井坊上半年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单Q2收入和净利润同样同比下降 [30] - 金种子酒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为 - 9000万元到 - 6000万元,扣非净利润为 - 9500万元到 - 6500万元,去年同期归母净利润为1109.80万元 [30] - 盐津铺子张学文、李汉明、杨峰因个人资金需求计划减持股份 [30] - 良品铺子控股股东将由宁波汉意变更为长江国贸,实际控制人将由杨红春等变更为武汉市国资委 [32] - 锅圈预期上半年净利润1.8 - 2.1亿元,较2024年同期上升111% - 146%,核心经营利润上升44% - 68% [32] - 中宠股份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计划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45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1.50% [32] - 好想你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 - 0.25至 - 0.15亿元,同比增长31.01% - 58.6%,扣非净利润扭亏 [32] 本周行业重要新闻 - 7月18日茅台1935酒体升级鉴评会在四城同步举行,是上市三年来第二次酒体升级,在18个省份开展盲测,结果获普遍认可 [34] - 7月17日帝亚吉欧首席执行官黛布拉·克鲁离职,集团物色新CEO人选 [34] - 各省茅台酒经销商联谊会拟成立公司开发本省文创茅台酒,发挥统筹产品和推出文化产品功能,预计四季度导入市场 [34] - 7月19日胖东来与酒鬼酒合作开发的“酒鬼·自由爱”白酒上市,定价200元,产品综合成本168.26元 [34] - 自去年底以来威士忌酒商抛货现象频发,二季度愈演愈烈,抛货价格普遍低于市场30% - 40% [34] 食饮行业周度产业链数据追踪 - 农产品方面,7月10日小麦价格2432.3元/吨,同比 - 1.75%,环比0.70%;玉米价格2.40元/公斤,同比 - 4.76%,环比1.69%;大豆价格4405.7元/吨,同比 - 3.11%,环比 + 1.21%;稻米价格4049.0元/吨,同比 - 0.80%,环比 + 0.30%;3月21日白砂糖价格6400元/吨,同比 - 4.5%,环比 + 1.6%;7月18日棕榈油价格9050元/吨,同比 + 14.00%,环比 + 2.28%;7月11日面粉价格4.20元/公斤,同比 - 1.41%,环比0.00% [36] - 畜牧产品方面,7月18日猪肉价格20.66元/公斤,同比 - 16.46%,环比2.08%;白条鸡价格17.16元/公斤,同比 - 2.50%,环比1.60%;7月11日生鲜乳价格3.04元/公斤,同比 - 6.17%,环比0.00%;7月18日毛鸭主产区平均价7.24元/公斤,同比 - 14.92%,环比4.17% [36] - 包装材料方面,7月18日瓦楞纸价格2572元/吨,同比 - 1.46%,环比 - 2.94%;铝锭价格20700元/吨,同比 + 3.50%,环比 - 0.96%;7月10日浮法玻璃价格1203.3元/吨,同比 - 24.61%,环比 - 2.87%;7月18日PET价格6035元/吨,同比 - 16.53%,环比 - 0.82% [36] - 白酒批价方面,7月19日飞天原箱批价2340元,同比 - 14.91%,环比 - 8.24%;散瓶批价2180元,同比 - 14.51%,环比 - 9.92%;五粮液普5批价935元,同比0.54%,环比 - 5.56% [36]
周黑鸭(01458):25H1业绩预告点评:改革成效显现,经营调整向好
光大证券· 2025-07-23 13:3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周黑鸭发布2025年中报业绩预告,25H1预计营收12 - 12.4亿元,同比下滑1.5% - 4.7%,预计利润(不含分占联营公司损益及相关所得税影响)0.9 - 1.13亿元,同比24H1的0.58亿元增长55.2% - 94.8% [2] - 多维调整经营思路,改革成效显现,25H1营收同比降幅较2024年明显收窄,单店表现企稳,同店收入同比正增长 [3] - 上调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43/1.74/2.03亿元,较前次上调9.6%/10.4%/11.1%,对应EPS分别为0.07/0.08/0.09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6/30/25倍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经营调整动作 - 关闭低质门店,提高员工激励:24年6月周总回归后组织架构扁平化,先关停低效门店,后提高店员激励,25年激励计划完善至更多维度考核 [3] - 加强会员体系打造,补充产品价格带:推进会员体系布局,通过系列活动拉新并差异化运营,年初以来会员数量和销售占比提升,产品推出新品并补充中低价格带 [3] - 品牌年轻化升级,调整门店店型:针对核心会员年龄段上涨加强品牌年轻化建设,25H2计划调整交通枢纽及核心商圈门店 [3] - 提高产能利用率,开拓新渠道:成立特通部,开发新品进入多渠道,后续有望为收入提供新增量 [3]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 上调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4] 财务预测数据 - 营业收入:2023 - 2027E分别为27.44亿、24.51亿、27.15亿、29.49亿、33.72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7.1%、 - 10.7%、10.8%、8.6%、14.3% [5][10] - 归母净利润:2023 - 2027E分别为1.16亿、0.98亿、1.43亿、1.74亿、2.03亿元,增长率分别为357.1%、 - 15.0%、45.1%、22.4%、16.5% [5][10] - EPS:2023 - 2027E分别为0.05、0.05、0.07、0.08、0.09元 [5][10] -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2023 - 2027E分别为2.83%、2.50%、3.93%、5.13%、5.82% [5] - P/E:2023 - 2027E分别为45、53、36、30、25倍 [5] - P/B:2023 - 2027E分别为1.3、1.3、1.4、1.5、1.5倍 [5] 市场数据 - 总股本21.60亿股,总市值55.72亿港元,一年最低/最高1.37/2.82港元,近3月换手率19.27% [6]
盈利预增最高94.8% ,周黑鸭高质量发展路径显成效
长江商报· 2025-07-23 10:43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利润9000万元至1.13亿元,同比增长55.2%至94.8% [2] - 预计营收12亿元至12.4亿元,业绩增长主要来自单店销售效率提升和原材料成本下行 [2][4] 战略转型 - 公司从规模扩张转向经营质量提升,持续优化门店结构,关闭低效门店并聚焦高流量商圈 [5][6] - 2022年至2024年门店数量同比变动分别为23%、11%和21%,单店营收同比变动分别为-34%、5%、12% [6] - 2025年平均单店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同店店效实现微增,平均单店店效同比双位数上涨 [6][7] 渠道拓展 - 构建"线下门店+新兴渠道+海外市场"三维网络,散装产品进驻胖东来、永辉等商超,真空包装产品入驻Costco、零食很忙等连锁卖场 [7][8] - 山姆会员店卤料包产品单月销量冲上调味酱菜热度榜前十 [8] - 海外市场加速开拓,2025年一季度长保产品进入马来西亚MIX超市,计划以东南亚为起点构建全球供应链体系 [9][10] 成本优化 - 毛利率提升得益于"源头把控+战略储备"策略,与15年合作供应商共建直采体系,集中采购降低价格波动影响 [11] - 2025年毛利率预计维持55.5%高位,经营杠杆效应逐步显现 [11] - 生产环节推行标准化模式,五大全国生产基地与配送网络增强定价能力 [11] 品质管控 - 原料端执行严苛标准(如鸭脖骨节≤2个、鸭掌无浮毛),退货率高于行业但保障产品一致性 [12] - 生产端采用十万级制药标准净化车间和气调锁鲜包装技术,物流端实现全程冷链配送与"一盒一码"追溯系统 [12] - 供应商引入AI设备后花椒每吨异物剔除率达99.9%,成为行业标杆 [11] 市场认可 - 中金维持目标价3.0港元及"跑赢行业"评级,尚普咨询授予"中国消费者品质信赖卤味领导品牌"称号 [13] - 创始人强调"用制药的标准做卤味,用科技的思维管企业",推动行业从品类竞争转向品质竞争 [13]
周黑鸭2025年上半年利润同比预增超五成 单店效益与成本管控双轮驱动盈利提升
证券时报网· 2025-07-22 11:37
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利润9000万元至1.13亿元,同比增长55.2%至94.8% [2] - 预计营收12亿元至12.4亿元,单店效益与成本管控驱动利润提升 [1][2] - 2024年全年毛利率同比提升4.4个百分点至56.8%,原材料成本下行推动盈利空间扩大 [2] 战略转型 - 持续推进"门店质量改革",优化门店结构,提升单店销售效率 [1] - 聚焦一二线核心商圈及低线城市高潜力区域,单店效率显著提升 [2] - 战略从规模扩张转向经营质量,2022-2024年门店数量变动分别为+23%、+11%、-21%,同期单店营收变动分别为-34%、+5%、+12% [5] 品牌与渠道 - 品牌焕新以"滋味黄""卤味棕""黑鸭黑"为核心色,IP形象"小周周"强化年轻化定位 [4] - 拓展商超、便利店、新零售及零食折扣等多元化渠道,打造"餐饮+零售"双渠道组合 [4] - 2024年底提升流通渠道战略级别,进入Costco、山姆、胖东来、永辉等渠道 [5] 市场与估值 - 国际投行里昂上调评级至"高确信跑赢大市",目标价从1.7港元升至2.3港元,对应2026年预测PE20倍 [3] - 中金公司维持"跑赢行业"评级,目标价上调20%至3港元 [3] - 2025年7月股价一度冲高至2.82港元/股,创2023年9月以来新高 [3] 未来展望 - 里昂预计2026年收入增长6.2%,净利润上调17%,2024-2027年净利润CAGR达42% [6] - 计划探索复合调味品等新品类,拓展新兴渠道及海外市场 [6] - 单店销售仍有提升空间,原材料成本稳定及费用率优化将持续增强盈利能力 [6]
上半年利润大增超55%,周黑鸭(01458)“质量增长”引领同行
智通财经网· 2025-07-21 10:58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利润0.9亿元至1.13亿元,同比增长55.2%-94.8%,营收12亿元至12.4亿元 [1] - 2024年下半年盈利0.68亿元,2025年同比增长55.5% [3] - 2024年毛利率提升6个百分点至58.3%,股东净利润增长3.64倍 [2] - 2022-2024年期间费用率下降4.1个百分点至51.3%,管理费用率连续三年下降至10.6% [5] 增长驱动因素 - 平均单店销售效率提升,原材料成本下行推动毛利率改善 [1] - 门店质量改革聚焦核心地段(交通枢纽、商超等),优化经营不善门店,提升会员消费体验 [4] - 产品创新构建"经典+创新"双轮驱动体系,提升平均产品单价 [4] - 供应链管理优化成本,五大全国生产基地增强定价能力 [4] 行业对比 - 同行煌上煌2024年下半年亏损0.21亿元,绝味亏损0.69亿元 [3] - 绝味2025年第一季度股东净利润同比下滑27.3% [1][3] - 行业普遍面临增长压力,周黑鸭通过精细化运营实现差异化增长 [2] 战略布局 - 线上线下渠道协同,线上注重直播及IP打造,线下挖掘新消费场景 [5][6] - 2024年启动东南亚市场开拓,2025年为出海元年,通过贸易经销、资本合作推进国际化 [7] - 投行花旗预期收入双位数增长,予"买入"评级,公司累计分红比率达43%,回购1.9亿港元 [8] 未来展望 - 2025年下半年预计盈利能力持续上升,主要基于门店改革深化、产品创新及供应链优化 [8] - 海外市场需求释放将成为核心增长曲线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