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储银行(01658)

搜索文档
国有六大行一季度“成绩单”出炉!日赚约38亿元
广州日报· 2025-04-29 22:47
国有六大行一季度业绩 - 国有六大行一季度合计实现营业总收入9101.84亿元,归母净利润3444.2亿元,日均盈利约38亿元 [1] - 工行以2127.74亿元营业收入居首,建行(1900.70亿元)、农行(1866.74亿元)和中行(1649.29亿元)营收均超千亿元,农行和中行营收同比分别增长0.35%和2.56% [1] - 邮储银行和交行营收分别为893.63亿元和663.74亿元 [1] - 工行(841.56亿元)和建行(833.51亿元)净利润超800亿元,农行和中行净利润分别为719.31亿元和543.64亿元,邮储银行和交行净利润约250亿元 [1] 净息差与资产质量 - 六大行净息差普遍收窄:工行(1.33%,-15bp)、建行(1.41%,-16bp)、农行(1.34%,-10bp)、中行(1.29%,-15bp)、交行(1.23%,-4bp)、邮储银行(1.71%,-21bp) [2] - 工行(1.33%)、建行(1.33%)、农行(1.28%)和交行(1.30%)不良贷款率下降,中行持平于1.25%,邮储银行微升0.01个百分点至0.91% [2]
邮储银行(01658) - 2025 Q1 - 季度业绩

2025-04-29 17:02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1 - 3月营业收入894.06亿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0.10%;净利润253.62亿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2.29% [8] - 2025年1 - 3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56.95亿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66.38%,主要因本期发放贷款、缴存央行存款准备金支付现金增加 [8][11] - 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额17689.399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3.54%;客户贷款总额9356.188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4.97% [9] - 2025年3月31日客户贷款减值准备225.902亿元,较2024年末减少1.38%;金融投资6043.401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0.65% [9] - 2025年3月31日负债总额16693.006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3.99%;客户存款15976.534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4.51% [9] - 2025年3月31日归属于银行股东的权益994.297亿元,较2024年末减少3.44%;每股净资产8.51元,较2024年末增长1.67% [9] - 2025年基本及稀释每股收益0.24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4.00%;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年化11.33%,较2024年下降1.03个百分点 [8]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94.06亿元、归属银行股东净利润252.46亿元,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和其他非利息净收入同比分别增长8.76%和21.29%,非息收入占比同比提升2.96个百分点[22] - 报告期内营业收入894.06亿元,同比减少0.88亿元,下降0.10%;净利润253.62亿元,同比减少5.95亿元,下降2.29%[35] - 报告期内利息净收入688.57亿元,同比减少27.16亿元,下降3.79%;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03.06亿元,同比增加8.30亿元,增长8.76%;其他非利息净收入102.43亿元,同比增加17.98亿元,增长21.29%[36][37][38] - 报告期内营业支出514.36亿元,同比减少23.05亿元,下降4.29%;信用减值损失107.17亿元,同比增加37.33亿元,增长53.45%[39][40] - 报告期末资产总额176893.9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044.89亿元,增长3.54%;客户贷款总额93561.8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429.86亿元,增长4.97%[42] - 报告期末公司负债总额166,930.0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397.45亿元,增长3.99%[43] - 报告期末客户存款159,765.3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889.93亿元,增长4.51%[43] - 报告期末股东权益总额9,963.93亿元,较上年末减少352.56亿元,下降3.42%[44] - 2025年1 - 3月公司净利润25,362百万元,2024年同期为25,957百万元[53] - 2025年1 - 3月公司综合收益20,879百万元,2024年同期为27,402百万元[55] - 2025年3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为1768.94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708.49亿元增长3.53%[57] - 2025年3月31日公司负债总额为1669.30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605.33亿元增长3.98%[57] - 2025年3月31日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为99.64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03.16亿元下降3.42%[58] - 2025年1 - 3月公司税前利润为27.25亿元,较2024年1 - 3月的28.76亿元下降5.24%[60] - 2025年1 - 3月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5.70亿元,较2024年1 - 3月的225.15亿元下降66.36%[60] - 2025年1 - 3月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9.05亿元,2024年1 - 3月为 - 65.77亿元[61] - 2025年1 - 3月公司筹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17.77亿元,较2024年1 - 3月的 - 68.65亿元下降71.55%[61] - 2025年1 - 3月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7.00亿元,较2024年1 - 3月的90.73亿元下降92.29%[61] - 2025年1 - 3月公司收到的利息为95.10亿元,较2024年1 - 3月的94.86亿元增长0.24%[60] - 2025年1 - 3月公司支付的利息为98.23亿元,较2024年1 - 3月的84.26亿元增长16.58%[60] 资本相关指标变化 - 2025年3月31日核心一级资本净额合并为839.119亿元,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21%,较2024年末下降0.35个百分点 [14] - 截至报告期末,资本充足率13.34% [22] - 2025年3月31日核心一级资本净额为839,119百万元,一级资本净额为989,279百万元,资本净额为1,214,705百万元[62] - 2025年3月31日风险加权资产合计为9,106,551百万元[62] - 2025年3月31日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21%,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86%,资本充足率为13.34%[62] - 储备资本要求、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或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要求均为0.5%,其他各级资本要求为3.0%[62] - 2025年3月31日调整后表内外资产余额为18,522,819百万元,杠杆率为5.34%[62] - 2025年3月31日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为3,230,956百万元,现金净流出量为1,438,343百万元,流动性覆盖率为224.63%[62] - 2025年3月31日可用稳定资金合计为15,038,926百万元,所需稳定资金合计为8,890,209百万元,净稳定资金比例为169.16%[62] - 2025年3月31日信用风险加权资产为8,513,677百万元,最低资本要求为681,093百万元[65] - 2025年3月31日市场风险加权资产为121,586百万元,最低资本要求为9,727百万元[65] - 2025年3月31日操作风险加权资产为471,288百万元,最低资本要求为37,703百万元[65] - 2025年3月31日调整后表内资产余额(衍生工具和证券融资交易除外)为17,425,980,2024年12月31日为16,841,744[71] - 2025年3月31日衍生工具资产余额为16,460,2024年12月31日为14,231[71] - 2025年3月31日证券融资交易资产余额为347,415,2024年12月31日为335,563[71] - 2025年3月31日调整后表外项目余额为732,964,2024年12月31日为715,505[71] - 2025年3月31日一级资本净额为989,279,2024年12月31日为1,024,332[71] - 2025年3月31日调整后表内外资产余额为18,522,819,2024年12月31日为17,907,043[71] - 2025年3月31日杠杆率为5.34%,2024年12月31日为5.72%[71] - 2025年3月证券融资交易的季日均余额为281,087,2024年12月为202,766[73] - 2025年3月考虑临时豁免等计算的调整后表内外资产余额为18,552,759,2024年12月为17,879,967[73] - 2025年3月31日流动性覆盖率为224.63%,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为3,230,956,现金净流出量为1,438,343[76] 股东相关信息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普通股股东总数182920名,其中A股股东180558名,H股股东2362名 [15] -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持股622.5554928亿股,持股比例62.78%,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16]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存贷业务 - 一季度贷款增加4429.86亿元,同比多增698.05亿元,存贷比和信贷资产占比分别较上年末提高0.26和0.72个百分点;对公贷款增加3619.93亿元,增长9.92%,同比多增940.78亿元[22] - 一季度存款增加6889.93亿元,同比多增169.09亿元,存款占负债总额比例较上年末提升0.48个百分点;公司存款增加1417.10亿元,增长8.56%,带动存款付息率较上年末下降17个基点[22] - 一季度净利息收益率1.71% [22] - 截至报告期末,不良贷款率0.91%,拨备覆盖率266.13% [22] - 报告期末不良贷款余额852.9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9.75亿元;不良贷款率0.91%,较上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45]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特色业务 - 涉农贷款余额2.40万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67万亿元,占客户贷款总额比重均居国有大行前列[25] - 服务科技型企业近10万户,融资余额突破6000亿元[25] - 绿色贷款余额19107.1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01% [25] - 个人养老金账户累计开户数超千万户[25]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客户拓展与业务营销 - 走访各类市场主体超96万户,向推荐清单内小微企业授信超5700亿元,累计放款超4400亿元[27] - 报告期末零售AUM规模17.4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785.67亿元;VIP客户5795.09万户,较上年末增长3.85%;富嘉及以上客户626.65万户,较上年末增长7.33%[27] - 报告期末公司客户达185.26万户,新增8.04万户;FPA为5.95万亿元[30]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创新业务 - 报告期内票据业务实现非息收入7.10亿元,同比增长163.70%;托管业务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18.03%;“邮你同赢”平台注册客户数量超2500家,累计交易规模突破6万亿元[30] - 一季度使用“看未来”模型批复客户超5000户,批复金额超10000亿元;报告期末主动授信贷款余额超3000亿元[31] - 债券包销交易机器人单笔交易时间压缩至3分钟内,效率提升95%以上[31] 资本运作相关 - 公司推进1300亿元定增项目并做好资本使用规划,发行300亿元减记型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22] - 2025年2月公司发行300亿元减记型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用于补充其他一级资本[47] - 2025年3月公司全额赎回2020年发行的800亿元减记型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48] - 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规模为1300亿元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48] 股利分配相关 - 2024年度公司以总股本99,161,076,038股为基数,全年现金股利每10股派2.616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股利约259.41亿元(含税)[49]
邮储银行深入推进绿色金融建设 绿色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6.01%
财经网· 2025-04-29 16:59
绿色金融 - 公司绿色贷款余额达9,107.1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01%,增速持续多年高于各项贷款平均水平[1] - 绿色金融建设是公司"五篇大文章"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1] 普惠金融 - 公司涉农贷款余额2.40万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67万亿元,占客户贷款总额比重居国有大行前列[2] - 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向推荐清单内小微企业授信超5,700亿元,累计放款超4,400亿元[3] 科技金融 - 公司服务科技型企业近10万户,融资余额突破6,000亿元[2] - 优化科技金融专业机构,完善科技型企业评价体系[2] 养老金融 - 个人养老金账户累计开户数超千万户[2] - 完善"523"综合营销服务体系(五个重点领域、两项策略、三种营销服务模式)[2] 数字金融 - 持续推进数字化精细运营能力建设,深化覆盖客户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运营体系[2] 乡村振兴 - 启动"服务强县富镇行动",加快涉农信贷业务模式创新[3] 个人金融 - 零售AUM规模达17.4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785.67亿元[3] - VIP客户5,795.09万户,较上年末增长3.85%;富嘉及以上客户626.65万户,较上年末增长7.33%[3] - 推进个人金融"五全"体系升级(全客户、全旅程、全产品、全渠道、全场景)[3]
江西邮储:加强创新,以“金融活水”精准助力民企发展
新华社· 2025-04-29 16:27
小微企业融资支持 - 新干县滔略玻璃实业有限公司获得邮储银行新干县支行980万元"抵押e贷"缓解资金压力[1] - "抵押e贷"是邮储银行运用大数据和金融科技开发的线上化抵押贷款产品 具有申请简便和审批快捷特点 5个工作日内完成放款[1] - 邮储银行江西省分行累计走访企业超1万户 向小微企业授信近115亿元 发放贷款超93亿元[1] 产业集群金融扶持 - 邮储银行江西吉安市分行为江西东进电源科技有限公司发放100万元"集群E贷"支持电子信息产业[2] - 吉安市已形成六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集聚企业超1100家 邮储银行累计投放专项贷款570笔 金额近20亿元[2] 民营企业贷款规模 - 截至2025年3月末 邮储银行江西省分行民营企业贷款户数超13万户 贷款余额超1052亿元[2]
政银携手赋能乡村振兴——邮储银行沈阳市分行与沈阳市农业农村局开启金融助农新篇章
搜狐财经· 2025-04-29 14:40
政银合作助力乡村振兴 - 沈阳市委金融办、沈阳市农业农村局与邮储银行沈阳市分行联合举办金融助农创新发展活动,旨在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动能[1] - 沈阳市农业农村局与邮储银行沈阳市分行签署政银战略合作协议,深化金融助农领域合作[3] - 活动现场为信用村代表授牌并向农户发放贷款,将金融支持转化为实际行动[3] 政策支持与服务体系 - 沈阳市委金融办将通过支农再贷款奖励、"首贷户"贴息补助等措施激励金融机构加大涉农信贷投放[3] - 持续深化"畅融工程"建设,推动"三位一体"服务体系落地,从政策、资金、服务多维度支持农业现代化[3] - 各县区需完善"一村一档"资金使用计划,严格把控资金规划、投放和监督环节,确保惠农政策精准落地[3] 邮储银行涉农金融举措 - 邮储银行沈阳市分行预留30亿元涉农贷款额度,重点支持粮食安全、畜牧渔业、农产品加工等9大特色产业及冷链物流、精深加工等产业集群[4] - 创新推出"整村授信"、产权抵押等金融产品,满足高标准农田建设、人居环境改善等基础设施项目需求[4] - 截至2025年3月末,累计建成信用村858个,评定信用户2.2万户,信用村内累计投放贷款达79.8亿元,其中"千万级"信用村28个、"百万级"信用村323个[4] 金融服务成效与覆盖 - 在"春耕备耕"关键时期投放贷款5.47亿元,重点支持玉米种植、稻谷种植等产业[4] - 通过"线上+线下"主动授信模式为8234户信用户提供贷款服务,覆盖723个行政村,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4] 未来合作方向 - 邮储银行沈阳市分行将与沈阳市农业农村局深化合作,创新"农业大数据+金融"服务模式,打破数据壁垒实现精准对接[5] - 参与"畅融工程"建设,构建"三个一"、"三个全"综合服务体系,打造全周期陪伴模式[5] - 战略合作将为沈阳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注入新活力,推动乡村振兴蓝图实现[6]
邮储银行牡丹江市分行为春耕备耕施足“金融底肥”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4-29 13:24
邮储银行支持春耕生产 - 公司立足"农"字做文章,抢抓春季农业生产时机,通过精准对接、丰富信贷产品、提升服务质效等措施,积极满足各类农业经营主体资金需求 [1] - 公司开展"送贷下乡"活动,摸查辖内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客户购买化肥、农机设备等信贷需求,并在办贷流程、利率定价、信用或担保方式等方面给予专项支持 [1] - 今年以来公司已累计投放个人经营性贷款超13亿元,惠及客户近5000人次,为地方蔬菜、玉米、马铃薯、圆葱、谷物种植等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金融支持 [1] 邮储银行创新金融服务 - 公司针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和新需求,通过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更为精准、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2] - 公司强化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充分发挥支农极速贷、产业贷等产品,引导信贷业务以县域为主积极支持乡村振兴 [2] - 公司持续优化服务机制,实现资源向县域倾斜,更好地满足各类涉农主体多元化金融需求 [2]
金融赋能激发乡村特色产业活力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4-27 18:43
乡村产业发展规划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提出全链条推进农业产业体系升级,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1] - 当前我国乡村产业发展的阶段目标包括: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基本健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延伸拓展、乡村产业链升级完善融合更充分 [1] - 乡村特色产业作为乡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潜力巨大 [1] 金融机构支持措施 - 邮储银行四会市支行涉农贷款累计投放超17亿元,服务主体超2500户 [4] - 邮储银行通过"科创贷"信用贷款将企业的"技术流"变成"资金流",支持沙糖桔深加工企业增资扩产 [3] - 邮储银行四会市支行为沙糖桔种植户提供20万元信用贷款,解决春管期资金缺口 [2] 产业链发展案例 - 广东肇庆四会沙糖桔科技有限公司深加工项目投产后预计产能超60万吨,每年新增沙糖桔收购量约4500吨 [3] - 该项目将带动近2000户种植户,种植面积达6500亩 [3] - 邮储银行在沙糖桔"产+加+销+游"全产业链融入金融元素,支持上游种植和下游加工环节 [2][3] 行业政策导向 - 农发行将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做强"土字号",支持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培育新产业新业态 [6] - 邮储银行将聚焦乡村特色产业,推广"一业一策""一企一策"服务模式,制定产业专属业务方案 [7] - 金融机构将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帮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6][7]
邮储银行广州市分行金融活水滋养“花经济”蓬勃发展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4-27 18:15
花卉行业现状 - 芳村花卉市场是广东省规模最大的花卉市场,已发展成为全国花卉的重要集散中心[1] - 花卉市场商户在销售旺季前3-5个月需要扩大种植规模,面临资金周转难题[2] - 凤仙花等品种在十一假期等旺季销量火爆,需提前3个月进行培育[1] 企业经营情况 - 广州雅园生态环境有限公司拥有170多亩种植基地,产品远销至越南等地[3] - 公司在韶关新丰县茶中村的花卉基地雇佣20多名农户,工资从2000-3000元提升至5000-6000元[3] - 企业计划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引进优良品种并提升自动化管理水平[3] 金融支持措施 - 邮储银行推出"花卉贷"特色信贷产品,为缺乏抵押物的商户提供70万元信用贷款[2] - 该产品针对花卉市场产业特点设计,解决商户"短频急快"的融资需求[2][4] - 邮储银行已批复"预制菜产业""农副产品批零行业"等多个特色产业贷项目[4] 行业发展影响 - 花卉产业对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3] - 邮储银行通过"自营+代理"模式深入开发专业市场集群,支持"三农"发展[4]
“大象股”也疯狂!这个板块密集新高
证券时报网· 2025-04-24 19:03
银行股市场表现 - 本月共有9只银行股盘中突破历史新高,包括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及交通银行等5只国有大行,以及北京银行、上海银行等4只城商行 [1][2] - 创新高个股年内涨幅显著,上海银行涨15.52%,工农中建四大行涨幅均超6% [2] - 银行板块4月24日逆市上涨1.16%,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单日涨幅分别达2.1%、2%、1.83% [2] - 农业银行、宁波银行、中信银行近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亿元,工商银行等获净流入超6000万元 [2] 业绩改善趋势 - 已披露年报的36只银行股中,33股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报喜比例超90% [4] - 浦发银行净利润同比增23.31%,为2020年以来首次转正,主要受益于信贷增量创新高、存款付息率下降19bps等因素 [4] - 第四季度行业归母净利润合计4817.83亿元,同比增长5.66%,青岛银行等9股单季增速超10% [4] - 兴业银行、交通银行等4股全年净利润增速由负转正 [5] - 已披露一季报的5家银行中,常熟银行等4股净利润同比增长,平安银行小幅下降 [5] 高股息特征 - 29只银行股2024年合计现金分红3578.44亿元,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单家分红超500亿元 [6] - 全行业2024年累计分红达6161.26亿元,超越2023年的6133.5亿元创历史新高,12股分红超百亿元 [6] - 工商银行全年分红1097.73亿元连续九年增长,每10股派1.646元 [6] - 宁波银行2024年分红同比增50%至59.43亿元,杭州银行、浦发银行增幅超25% [7] 机构观点 - 广发证券认为银行股对指数稳定作用显著,建议关注消费及内需相关型银行 [3] 相关ETF - 恒生红利ETF(159726)跟踪恒生中国内地企业高股息率指数,近五日上涨2.10% [9]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金融机构大显身手

证券日报· 2025-04-21 00:16
金融机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 金融机构正强化支持举措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1] - 邮储银行广州市分行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持续聚焦先进制造业及关键核心技术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3] - 邮储银行计划未来五年为各类民营经济主体累计提供融资支持不低于10万亿元[4] - 工商银行计划未来3年为民企提供投融资不低于6万亿元增加信用和中长期资金供给[4] - 农业银行部署2025年支持民营经济发展重点工作要求提供综合化差异化金融服务[4] 半径电力公司发展情况 - 半径电力成立于1990年专注导电铜排和母线槽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安装通过持续引进先进设备实现质量产能飞跃[1] - 公司目前年产1.5万吨铜排和超20万米母线槽年产值约10亿元[1] - 作为重资产资金密集型企业面临较大资金周转压力[1] - 2022年10月受比亚迪订单激增影响业务订单增加导致原材料采购资金缺口[1] - 新扩建的智能母线研发智造基地将于年内全面投产进一步提升行业领先地位[2] 邮储银行对半径电力的金融支持 - 邮储银行广州市分行为半径电力提供2000万元专精特新贷款及800万元担保公司担保贷款总授信2800万元[2] - 授信方案在年限额度灵活性等方面创新突破量身定制助力企业加速发展[2] - 贷款帮助公司保质保量完成订单交付巩固与比亚迪等核心客户合作关系[2] 行业发展趋势 - 智能母线槽作为传统线缆优质替代品在未来新质生产力发展中潜力巨大[2] - 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民营经济发展面临更多机遇和更大空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