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达生物(01801)
icon
搜索文档
交银医疗健康混合发起A:2025年第二季度利润294.79万元 净值增长率17.76%
搜狐财经· 2025-07-18 19:11
基金业绩表现 - 2025年二季度基金利润294.79万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1684元 [2] - 二季度基金净值增长率为17.76%,截至二季度末基金规模为3187.06万元 [2] - 截至7月17日,单位净值为1.537元 [2] - 近三个月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39.70%,同类排名19/138 [2] - 近半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61.76%,同类排名27/138 [2] - 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56.19%,同类排名33/133 [2] - 基金成立以来夏普比率为0.9484 [7] - 基金成立以来最大回撤为17.28%,单季度最大回撤出现在2024年四季度为13.72% [9] 投资策略与行业观点 - 基金属于偏股混合型,长期投资医药医疗股票 [2] - 展望2025年三季度,创新药行情有望持续,原因包括未出现证伪产业趋势的利空、龙头公司估值合理、下半年有WCLC和ESMO等学术会议催化 [2] - 组合策略以创新药仓位为核心,兼顾配置下半年有望出现业绩拐点的细分行业和个股 [2] 持仓与仓位管理 - 成立以来平均股票仓位为78.84%,同类平均为86.9% [12] - 2025年上半年末基金仓位达90.79%的最高水平,2023年末最低为37.61% [12] - 二季度末十大重仓股为信达生物、科伦博泰生物-B、泽璟制药、恒瑞医药、三生制药、康方生物、石药集团、百济神州、药明合联、百利天恒 [17] 基金规模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基金规模为3187.06万元 [2][14]
智通港股52周新高、新低统计|7月18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7-18 16:43
52周新高股票表现 - 截止7月18日收盘,共有160只股票创52周新高 [1] - 中国新经济投资(00080)以288.89%的创高率位居榜首,收盘价0.440港元,最高价0.700港元 [1][2] - 澳亚集团股权(02905)和中安控股集团(08462)分别以55.28%和50.00%的创高率位列第二、三位 [1][2] - 创高率超过30%的股票还包括华联国际(00969)40.13%、中科生物(01237)37.25%、万马控股(06928)30.43% [2] 52周新高股票列表 - 乐普生物-B(02157)收盘价7.940港元,创高率24.54% [2] - 指尖悦动(06860)收盘价0.238港元,创高率17.14% [2] - 中国金典集团(08281)收盘价0.090港元,创高率17.12% [2] - 富誉控股(08269)收盘价0.540港元,创高率16.07% [2] - 加科思-B(01167)收盘价6.700港元,创高率15.31% [2] 52周新低股票表现 - XI二南CO-U(09311)以-16.10%的创低率位居榜首,收盘价0.930港元,最低价0.896港元 [6] - XI二南CO(07311)创低率-12.62%,收盘价7.360港元,最低价7.025港元 [6] - 昊天国际建投(01341)创低率-5.70%,收盘价0.228港元,最低价0.182港元 [6] - 协同通信(01613)创低率-4.00%,收盘价0.242港元,最低价0.240港元 [6] - 新达控股(08471)创低率-3.45%,收盘价0.086港元,最低价0.084港元 [6]
港股创新药ETF(159567)涨0.56%,成交额22.50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7-18 15:14
港股创新药ETF(159567)表现 - 7月18日收盘涨0 56%,成交额22 50亿元 [1] - 基金成立于2024年1月3日,管理费率0 50%每年,托管费率0 10%每年 [1] - 业绩比较基准为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收益率(经估值汇率调整) [1] 规模与流动性 - 截至7月17日,基金份额20 25亿份,规模36 30亿元 [1] - 较2023年12月31日份额增长412 28%,规模增长860 92% [1] - 近20个交易日累计成交403 68亿元,日均20 18亿元 [1] - 今年以来131个交易日累计成交1150 97亿元,日均8 79亿元 [1] 基金经理与持仓 - 基金经理马君自2024年1月3日管理,任职收益79 25% [2] - 前十大重仓股包括信达生物(9 52%)、药明生物(9 47%)、百济神州(8 73%)等 [2] - 持仓市值最高为信达生物2 60亿元,药明生物2 58亿元 [2]
招商前沿医疗保健股票A:2025年第二季度利润4164.49万元 净值增长率7.89%
搜狐财经· 2025-07-18 10:38
基金业绩表现 - 2025年二季度基金利润4164.49万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0404元 [2] - 二季度基金净值增长率为7.89%,截至二季度末基金规模为5.7亿元 [2] - 近三个月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32.00%,位于同类可比基金22/54 [2] - 近半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43.06%,位于同类可比基金22/54 [2] - 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42.96%,位于同类可比基金21/53 [2] - 近三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15.57%,位于同类可比基金31/46 [2] - 近三年夏普比率为-0.1027,位于同类可比基金28/46 [7] - 近三年最大回撤为48.11%,同类可比基金排名7/46 [8] - 单季度最大回撤出现在2022年三季度,为26.38% [8] 基金投资策略 - 长期投资于医药医疗股票,属于标准股票型基金 [2] - 看好医药板块确定性增长的比较优势,重点配置创新药及其研发服务外包产业链、医疗设备及耗材、AI医疗等相关细分赛道 [2] - 近三年平均股票仓位为90.79%,同类平均为88.16% [11] - 2024年三季度末基金达到94.27%的最高仓位,2021年三季度末最低为63.64% [11] - 持股集中度较高,近2年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度长期超过60% [15] 基金经理表现 - 基金经理李佳存目前管理4只基金近一年均为正收益 [2] - 招商创新增长混合A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最高达45.18% [2] - 招商医药健康产业股票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23.87% [2] 基金持仓情况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基金十大重仓股为信达生物、药明合联、药明康德、华大智造、奥浦迈、凯莱英、悦康药业、九强生物、科伦博泰生物-B、三诺生物 [15]
绩优基金押注“赛道投资”
每日商报· 2025-07-18 06:55
绩优基金调仓动向 - 今年以来回报率较高的基金主要布局创新药和新消费行业 长城医药产业基金回报率达102.52% 上半年回报率75% [1][2] - 创新药板块获重点加仓 石药集团新进长城医药产业前十大重仓股 三生制药、信达生物、热景生物、一品红等获大幅加仓 [2] - 医药主题基金表现突出 中银港股通医药、永赢医药创新智选、华安医药生物等上半年回报率较高 [2] 科技与医药板块配置 - 中欧数字经济混合基金回报率超47% 二季度新进中际旭创、新易盛、胜宏科技、沪电股份、天孚通信、快手-W等科技股 [3] - 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基金转向"全球云计算产业" 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等光通信龙头取代原有持仓 [3] - 长城港股通价值精选混合基金回报率超39% 持续重仓小米集团-W和泡泡玛特 二季度新进美图公司、快手-W和心动公司 [3] 主题基金持仓调整 - 同泰产业升级混合基金仓位从30%升至90% 全面转向机器人主题 地平线机器人-W、敏实集团、德昌电机控股等新进前十大重仓股 [4] - 同泰慧利混合基金转向短剧主题投资 重仓冰川网络、中文在线、欢瑞世纪等短剧游戏概念股 [4] - 永赢制造升级基金聚焦可控核聚变产业链 重仓旭光电子、国光电气、皖仪科技等核心零部件企业 [5] 新兴主题基金布局 - 基金公司推出大量细分领域发起式基金 如永赢启源深海科技主题基金 布局行业单一且集中度高 [5] - 这类主题基金聚焦前沿方向 投资于"从0到1"阶段的行业 具备高成长性和高波动性特征 [5] 后市展望 - 基金经理对三季度权益市场持乐观态度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基金看好创新药海外授权和国内销售放量机会 [6] - 同泰产业升级混合基金预计下半年机器人行业将进入量产爬坡期 核心驱动来自订单放量和技术突破 [6]
港股创新药“杀疯了”,千亿市值股起舞!相关基金霸榜前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7 18:29
港股创新药ETF表现 - 7月17日港股创新药主题ETF涨幅显著,前10只ETF涨幅均超5%,恒生创新药ETF(520500)以5.73%涨幅居首 [1] - 具体ETF表现:恒生创新药ETF(520500)最新价1.864元,成交额20.24亿;港股创新药ETF(513120)涨5.28%至1.356元,成交额114.05亿;港股通创新药ETF(159217)涨5.26%至1.480元,成交额11.43亿 [2] - 成分股中康方生物、百济神州涨超10%,信达生物、石药集团涨超3% [2] 中小盘创新药股及ETF年度表现 - 中小盘创新药股表现突出:三叶草生物-B涨35.21%,乐普生物-B涨24.66%,药明巨诺-B涨20.72% [3] - 截至7月17日,年内25只ETF涨幅超40%,其中24只为港股生物医药主题,仅1只为证券主题 [3] - 涨幅居前的ETF包括:恒生创新药ETF(520500)年内涨89.24%,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涨88.66%,港股创新药ETF基金(520700)涨88.43% [4] 创新药板块上涨驱动因素 - 政策环境优化:国家医保局启动2025年医保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调整,首次将高临床价值创新药纳入商保支付通道 [5] - 国际化突破:中国创新药全球竞争力提升,跨国药企面临"专利悬崖",BD合作需求为中国药企提供出海机遇 [5] - 业绩兑现:创新药企业业绩增长反映二十年技术沉淀与产业升级成果,BD出海创新高持续催化行情 [5] 机构观点与行业展望 - 基金经理普遍看好创新药行情,认为三季度将围绕临床数据、管线授权及销售放量展开 [6] - 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有望在国际化突破、政策优化、资金增配三重驱动下延续反弹,四季度或加速突破 [6] - 创新药被视为确定性高、空间大的资产,国内企业有望通过临床数据、产品出海及商业化兑现实现更好表现 [6]
创新药板块爆发,港股创新药ETF(513120)强势上涨4.97%,成交额居权益类ETF首位!
搜狐财经· 2025-07-17 14:55
指数表现 - 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931787)强势上涨5.50%,成分股乐普生物-B上涨20.94%,康诺亚-B上涨14.50%,康方生物上涨11.67% [1] - 港股创新药ETF(513120)上涨4.97%,冲击7连涨 [1] - 港股创新药ETF近1年净值上涨109.64%,QDII股票型基金排名1/122,居于前0.82% [2] - 港股创新药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23.82%,最长连涨月数为5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59.64%,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7.75% [2] - 港股创新药ETF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11.50% [2] 流动性及规模 - 港股创新药ETF盘中换手67.06%,成交97.98亿元,位居权益类ETF首位 [1] - 港股创新药ETF近1周日均成交73.79亿元,医药类居首 [1] - 港股创新药ETF最新规模达140.35亿元,居港股医药类ETF第一 [1] - 港股创新药ETF近22个交易日内有12日资金净流入,合计"吸金"8.38亿元 [1] 指数构成 - 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在香港市场中选取不超过50家主营业务涉及创新药研发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2] - 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生物制品+化学制药权重占比达92.5%,是较为"纯血"的创新药行业指数之一 [2] - 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7.94%,包括信达生物、药明生物、百济神州等 [3] 政策环境 - 2025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同步启动调整,构建"基本医保保基本+商保目录覆盖高值创新药"的双轨支付体系 [3] - 医保局明确表示创新药不会被纳入集采范围 [3] - 证监会重启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药监局压缩临床试验审评周期至30日 [3] - 融资、注册、支付三位一体的制度合力已然形成 [3] 产品特性 - 港股创新药ETF(513120)支持T+0交易,投资者可在交易日内进行多次买卖 [4] - 港股创新药ETF紧密跟踪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投资港股创新药产业 [4]
信达CLDN18.2-ADC治疗晚期胃癌的1期临床数据登上Nature Medicine,北京大学沈琳团队领衔
生物世界· 2025-07-17 11:26
CLDN18.2靶向治疗在胃癌/胃食管结合部腺癌中的应用 - CLDN18.2在胃癌/胃食管结合部腺癌中异常表达,成为有前景的治疗靶点 [1] - 靶向CLDN18.2的单克隆抗体已获批,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成为新兴治疗手段 [1] IBI343 ADC药物的结构与研发进展 - IBI343由信达生物开发,包含全人源化抗CLDN18.2单克隆抗体、DNA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和可裂解连接子,药物抗体比为4 [2] - 2025年7月16日,沈琳教授团队在Nature Medicine发表IBI343的1期临床试验结果 [3] IBI343 1期临床试验结果 - 研究纳入127名胃癌/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剂量递增19名,剂量扩展108名) [7] - 10 mg/kg剂量时出现剂量限制性毒性:2/6患者出现4级骨髓抑制和中性粒细胞减少 [8] - 推荐2期剂量为6 mg/kg每3周,CLDN18.2高表达患者客观缓解率29%,中位无进展生存期5.5个月 [9] - 药物耐受性良好,安全性可控,胃肠道不良事件发生率低 [4][9] 未来研究方向 - 需进一步研究CLDN18.2靶向治疗与EGFR2、PD-L1疗法的最佳组合顺序 [10] - 正在进行3期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探索IBI343与免疫疗法等联合应用潜力 [11]
Nature Medicine Published Phase 1 Results of Innovent Biologics' Anti-CLDN18.2 ADC (IBI343)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Adenocarcinoma
Prnewswire· 2025-07-17 08:00
核心观点 - 信达生物(Innovent Biologics)宣布其抗CLDN18 2 ADC药物IBI343的1期临床研究结果发表于《Nature Medicine》(IF=58 7),显示该药物在晚期胃/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治疗中具有显著临床潜力[1] - IBI343在6mg/kg和8mg/kg剂量组中分别实现32 3%和47 1%的确认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达88 2%-90 3%,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5 5-6 8个月[5][7] - 基于1期数据,公司已启动多区域3期临床试验(G-HOPE-001,NCT06238843),探索IBI343作为晚期胃/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安全有效治疗方案[1][14] 胃癌疾病负担 - 胃癌是全球第五大常见恶性肿瘤和第五大癌症死因,年新增97万病例和66万死亡病例,中国占比达37 0%(35 9万例)和39 4%(26万例)[2] - 转移性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5%,三线治疗患者中位生存期仅约0 5年[10] - CLDN18 2在胃癌患者中表达率高达60-80%,是极具潜力的治疗靶点[3][11] IBI343临床数据 疗效数据 - 6mg/kg组(N=31):确认ORR 32 3%(95%CI:16 7-51 4),DCR 90 3%,中位PFS 5 5个月,中位OS 10 8个月[7] - 8mg/kg组(N=17):确认ORR 47 1%(95%CI:23 0-72 2),DCR 88 2%,中位PFS 6 8个月,中位OS未达到[7] - 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5 6-5 7个月[7] 安全性数据 - 66 4%患者(77/116)出现≥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EAEs),主要血液学毒性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28 4%)、白细胞减少(25 9%)和贫血(16 4%)[6] - ≥3级胃肠道不良事件发生率仅1 7%,未报告间质性肺病,整体安全性可控[6] 研发进展 - IBI343是靶向CLDN18 2的抗体偶联药物(ADC),通过"旁观者杀伤效应"实现肿瘤细胞杀伤[12] - 中国NMPA已授予其治疗胃/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突破性疗法认定(BTD)[14] - 针对胰腺导管腺癌的适应症获美国FDA快速通道认定(FTD)和中国NMPA BTD,1期试验(NCT05458219)正在进行[15] 公司背景 - 信达生物成立于2011年,已商业化16款产品,另有2款在审、4款处于3期或关键临床试验、15款在早期临床阶段[17] - 与礼来、赛诺菲等30余家全球医疗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专注肿瘤、心血管代谢、自身免疫和眼科疾病领域[16][17]
7月16日电,香港交易所信息显示,贝莱德在信达生物的持股比例于07月10日从4.98%升至5.18%。
快讯· 2025-07-16 17:09
贝莱德增持信达生物股份 - 贝莱德在信达生物的持股比例从4 98%上升至5 18% [1] - 此次增持发生在2024年7月10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