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太古地产(01972)
icon
搜索文档
大行评级|摩根大通:相信HIBOR在可预见将来或维持在2%至3% 收租股看好太古地产、恒隆等
格隆汇· 2025-08-19 13:21
香港同业拆息(HIBOR)走势 - 一个月香港同业拆息(HIBOR)在低位维持三个月后本周回升至逾2%水平 [1] - HIBOR在可预见的将来或维持在2%至3%的范围内 [1] 香港地产行业展望 - 香港地产行业在未来一个月将保持韧性直至政府公布《施政报告》之日 [1] - 市场正在建立对新政策的预期 [1] - 美国降息后行业可能会短期喘息 [1] - 行业仍将逐步复苏 [1] 看好的收租股 - 看好太古地产、恒隆地产、九龙仓置业及领展 [1] 看好的发展商 - 看好恒基地产及信和置业 [1]
小摩:HIBOR上行香港楼市落后于恒生指数4% 偏好太古地产等
智通财经· 2025-08-19 11:52
HIBOR利率走势 - 一个月HIBOR本周回升至2%以上 此前连续三个月处于低于1.2%的低点 [1] - 预计未来HIBOR可能维持在2-3%区间内 [1] 香港地产股短期表现 - 过去两天香港地产股表现落后恒生指数4% 属于对HIBOR上涨的自然反应 [1] - 板块在未来一个月内(至9月中旬)仍具韧性 主因9月17日施政报告的政策支持预期及美国减息 [1] 香港楼市中长期展望 - 从12个月周期看 香港楼市(住宅和零售)将保持逐步复苏趋势 [1] 零售地产股推荐 - 看好太古地产(01972) 恒隆地产(00101) 九龙仓置业(01997) 领展房产基金(00823) [1] 住宅地产股推荐 - 看好恒基地产(00012) 信和置业(00083) [1]
小摩:HIBOR上行香港楼市落后于恒生指数4% 偏好太古地产(01972)等
智通财经网· 2025-08-19 11:51
HIBOR走势与影响 - 一个月HIBOR本周回升至2%以上 此前连续三个月处于低于1.2%的低点 [1] - 未来HIBOR可能会维持在2-3%的区间内 [1] - HIBOR上涨导致香港地产股过去两天表现落后恒生指数4% [1] 香港地产板块短期展望 - 板块在未来一个月内(直到9月中旬)预计保持韧性 [1] - 韧性主要源于9月17日施政报告带来的新政策支持预期增加 [1] - 美国减息也为板块提供支撑 [1] 香港楼市中长期前景 - 从12个月周期看 香港楼市将呈现逐步复苏态势 [1] - 复苏主要集中在住宅和零售领域 [1] 看好的具体标的 - 零售地产领域看好太古地产(01972) 恒隆地产(00101) 九龙仓置业(01997)和领展房产基金(00823) [1] - 住宅地产领域看好恒基地产(00012)和信和置业(00083) [1]
瑞银:太古地产(01972)若设房托基金可推高估值 目标价上调至26.1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15 14:30
公司估值与评级调整 - 资产净值折让从50%收窄至45% [1] - 目标价由23港元上调至26.1港元 [1] - 维持买入评级并将2025-2027年盈利预测上调1%-2% [1] 资产处置与资本循环 - 2018年以来累计处置资产规模达580亿元 [1] - 资产处置规模相当于当前市值1210亿港元的约48% [1] - 1000亿元投资计划已完成约67%的投入 [1] REITs分拆潜在价值 - 设立私募REITs可开拓资产循环新渠道 [1] - 可能改变投资者看法并获得更高估值 [1] - 有助于太古A降低杠杆并创造经常性费用收入 [1] 项目发展空间 - 资产循环为深圳福田及香港金钟新项目提供更大发展空间 [1] - 公司展现出卓越的资本循环能力 [1]
瑞银:太古地产若设房托基金可推高估值 目标价上调至26.1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15 14:29
公司估值与目标价调整 - 瑞银将太古地产资产净值(NAV)折让由50%收窄至45%,目标价从23港元上调至26 1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1] - 2025至2027年盈利预测上调1%至2%,反映人民币升值影响 [1] 资产处置与资本循环 - 2018年以来累计处置资产规模达580亿元,相当于当前市值1,210亿港元的48% [1] - 1,000亿元投资计划已完成67%投入,资产循环能力支撑深圳福田及香港金钟新项目发展 [1] REITs分拆潜在价值 - 设立私募房地产信托基金(REITs)可开拓资产循环新渠道,可能提升市场估值水平 [1] - REITs分拆有助于太古A降低杠杆率,同时创造经常性费用收入 [1]
大行评级|瑞银:上调太古地产目标价至26.1港元 上调2025至27年盈利预测
格隆汇· 2025-08-15 13:03
公司估值与评级调整 - 太古地产若设立私募房地产信托基金(REITs)将开拓资产循环新渠道并可能获得更高估值 [1] - 资产净值(NAV)折让由50%收窄至45% 目标价由23港元上调至26 1港元 [1] - 维持"买入"评级并将2025至2027年盈利预测上调1%至2%以反映人民币升值 [1] 资本运作与投资进展 - 2018年以来累计处置资产规模达580亿港元 相当于当前市值1210亿港元的48% [1] - 1000亿港元投资计划已累计投入约67% [1] - 资产循环将为深圳福田及香港金钟等新项目提供更大发展空间 [1]
大摩:升太古地产(01972)目标价至20港元 维持“与大市同步”评级
智通财经网· 2025-08-14 11:20
财务预测调整 - 将2025至2027财年基本每股盈测分别上调11%、1%及2% [1] - 上调2025至2027财年全年股息预测0.2% 期间股息同比分别增长4.7%、4.5%及4.5% [1] - 目标价由18港元上调11%至20港元 维持与大市同步评级 [1] 业绩驱动因素 - 调整基于上半年业绩表现及资本回收进展 [1] - 反映商业地产租赁和出租率最新预测 [1] - 包含发展物业合约销售和预订的最新预期 [1] 行业环境与公司应对 - 香港写字楼市场面临供应过剩及需求下降压力 [1] - 内地新商业地产的经常性收入基础增长形成支撑 [1] - 资本回收措施及强健的资产负债表可抵御下行压力 [1]
大摩:升太古地产目标价至20港元 维持“与大市同步”评级
智通财经· 2025-08-14 11:19
财务预测调整 - 将2025至2027财年基本每股盈测分别上调11%、1%及2% [1] - 将2025至2027财年全年股息预测上调0.2% [1] - 期间股息同比分别增长4.7%、4.5%及4.5% [1] 目标价与评级 - 目标价上调11%至20港元 [1] - 维持"与大市同步"评级 [1] 香港写字楼市场 - 写字楼供应过剩及需求下降导致持续负面影响 [1] - 对香港写字楼市场持审慎态度 [1] 公司竞争优势 - 内地新商业地产经常性收入基础增长 [1] - 资本回收措施及强健资产负债表可抵御下行压力 [1] - 调整基于上半年业绩、资本回收进展及租赁/销售预期更新 [1]
大行评级|大摩:上调太古地产目标价至20港元 经营环境逐步改善
格隆汇APP· 2025-08-14 10:48
财务预测调整 - 将太古地产2025至27财年的基本每股盈测分别上调11%、1%及2% [1] - 上调预测基于上半年业绩、资本回收进展、商业地产租赁和出租率的最新预测以及发展物业合约销售和预订的最新预期 [1] - 2025至27财年的全年股息预测上调0.2%,期间股息按年分别增长4.7%、4.5%及4.5% [1] 行业环境 - 香港写字楼市场因供应过剩和需求下降持续面临负面影响 [1] - 对香港写字楼市场持审慎态度 [1] 公司优势 - 太古地产来自内地新商业地产的经常性收入基础增长 [1] - 资本回收措施及强健的资产负债表可抵御下行压力 [1] - 经营环境逐步改善,目标价由18港元上调至20港元 [1] 评级 - 维持"与大市同步"评级 [1]
太古地产抛售迈阿密资产回血
国际金融报· 2025-08-13 22:39
美国资产剥离 - 公司以4500万美元出售迈阿密Brickell City Centre开发用地给迪拜酒店管理公司 这是去年以来在迈阿密退出的第三项资产 [2] - 2020年以1.63亿美元出售Two Brickell City Centre和Three Brickell City Centre办公楼 2021年以1.74亿美元出售酒店部分 [5] - 上半年以5.49亿美元出售购物中心75%股权及停车位等权益 以2.1亿美元出售超高层办公楼地块 7月出售North Squared用地 [6] 迈阿密投资历史 - 1978年与Cheezem Development成立合资公司 开发碧琪箕岛33.6公顷土地 [4] - 1980年代在Brickell Key开发首个住宅项目One Tequesta Point 逐步打造滨水住宅区 [4] - 2012年启动Brickell City Centre综合体开发 总投资10.5亿美元 总面积540万平方英尺 2016年迈阿密东隅酒店开业 [4]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基本盈利同比增长15%至44.2亿港元 主要反映迈阿密资产出售收益 [2] - 股东应占经常性基本溢利同比减少4%至34.2亿港元 股东应占呈报亏损12.02亿港元 为十五年来首次中期亏损 [11][12] - 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46.8亿港元 主要来自香港办公楼组合 [11] 战略重心调整 - 宣布未来十年在核心市场投资1000亿港元 其中500亿港元投向内地 目前67%资金已投放 内地投资落实92% [8] - 将持续剥离非核心资产以回流资金 专注于一线及新兴一线城市零售主导的多用途项目 [6][8] - 计划到2032年将内地和香港总建筑面积增加一倍 香港住宅市场年内推出两个可售项目 [8] 内地业务表现 - 内地零售物业应占租金收入总额26.22亿港元 同比增长1% 租金收入总额22.72亿港元 增长2% [8] - 北京三里屯太古里销售额增长6.8% 成都太古里增长0.2% 上海兴业太古汇增长13.5% 前滩太古里增长4% [9] - 北京三里屯太古里租金收入增长5% 成都太古里增长3% 上海兴业太古汇下滑6% 前滩太古里下滑10% [10] 香港业务表现 - 香港零售销售额整体下滑3.3% 太古广场商场和太古城中心实现1%-2%增长 东荟城名店仓下滑3% [10] - 办公楼组合整体出租率91% 较年初降2个百分点 租金收入总额24.55亿港元 同比下跌5% [11] - 太古广场出租率94%最高 太古坊二座仅68% 其他办公楼89%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