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复星医药(02196)
icon
搜索文档
复星医药(02196) - 海外监管公告 - 关於控股子公司获药品註册申请受理的公告
2025-08-12 17:20
新产品研发 - 公司控股子公司注射用奈达铂药品注册申请获受理[7] - 该药品拟用于多种癌症,截至2025年7月累计研发投入约566万元[8] 业绩总结 - 2024年注射用奈达铂境内销售额约3.53亿元[8] 未来展望 - 药品上市销售受多种因素影响,具有不确定性[11]
复星医药: 复星医药关于控股子公司获药品注册申请受理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12 17:10
药品注册申请受理 - 控股子公司吉斯美(武汉)制药有限公司的注射用奈达铂药品注册申请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 [1] 药品基本信息 - 药品为自主研发化学药品 拟用于头颈部癌、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食管癌、膀胱癌、精巢(睾丸)肿瘤、卵巢癌、宫颈癌等适应症 [1] - 截至2025年7月累计研发投入约人民币566万元(未经审计) [1] 市场销售数据 - 2024年注射用奈达铂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销售额约为人民币3.53亿元 [1] - IQVIA CHPA数据代表中国境内100张床位以上医院药品销售市场 实际销售情况可能因销售渠道差异存在不同 [2]
复星医药(600196) - 复星医药关于控股子公司获药品注册申请受理的公告
2025-08-12 17:00
新产品研发 - 控股子公司吉斯美(武汉)制药注射用奈达铂药品注册申请获受理[2] - 该药品拟用于头颈部癌等多种癌症[3] - 截至2025年7月,该药品累计研发投入约566万元[3] 业绩总结 - 2024年,注射用奈达铂境内销售额约3.53亿元[3] 未来展望 - 药品上市销售受多种因素影响,有不确定性[6]
复星医药:注射用奈达铂药品注册申请获受理
证券时报网· 2025-08-12 16:50
药品注册进展 - 控股子公司吉斯美(武汉)制药有限公司注射用奈达铂药品注册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 [1] - 该药品拟用于头颈部癌、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食管癌、膀胱癌、精巢(睾丸)肿瘤、卵巢癌、宫颈癌等适应症 [1]
复星医药(600196.SH)控股子公司获药品注册申请受理
智通财经网· 2025-08-12 16:49
药品注册进展 - 控股子公司吉斯美(武汉)制药有限公司注射用奈达铂药品注册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 [1] - 该药品为自主研发化学药品 拟用于头颈部癌 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食管癌 膀胱癌 精巢(睾丸)肿瘤 卵巢癌 宫颈癌等适应症 [1] 产品管线 - 注射用奈达铂为化学药品 覆盖八类癌种治疗领域 [1] - 药品注册申请处于受理阶段 尚未获得上市批准 [1]
复星医药(600196.SH):注射用奈达铂获药品注册申请受理
格隆汇APP· 2025-08-12 16:48
药品注册进展 - 控股子公司吉斯美(武汉)制药有限公司的注射用奈达铂药品注册申请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 [1] - 该药品为集团自主研发的化学药品 [1] - 药品拟用于头颈部癌、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食管癌、膀胱癌、精巢(睾丸)肿瘤、卵巢癌、宫颈癌等适应症 [1]
精准医疗板块8月12日涨0.09%,复星医药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6.94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12 16:43
精准医疗板块整体表现 - 精准医疗板块当日上涨0.09%,表现略强于大盘,上证指数上涨0.5%,深证成指上涨0.53% [1] - 板块内个股分化明显,10只个股上涨,10只个股下跌,复星医药以3.36%涨幅领涨 [1][2] - 板块整体资金呈现净流出状态,主力资金净流出6.94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入1.13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5.82亿元 [2] 领涨个股表现 - 复星医药(600196)收盘价27.70元,涨幅3.36%,成交量81.48万手,成交额22.66亿元,为板块成交额最大个股 [1] - 国脉科技(002093)收盘价12.65元,涨幅2.93%,成交量67.86万手,成交额8.5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921.58万元,占比4.6% [1][3] - 睿昂基因(688217)收盘价31.57元,涨幅2.20%,成交量2.30万手,成交额7188.23万元 [1] 资金流向特征 - 联影医疗(688271)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3222.21万元,占比4.34%,尽管股价仅上涨0.37% [1][3] - 阳普医疗(300030)主力资金净流入1932.05万元,占比5.42%,股价上涨1.90% [1][3] - 华大智造(688114)虽然股价下跌1.91%,但仍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1549.05万元,占比5.65% [2][3] 下跌个股表现 - 贝达药业(300558)跌幅最大达2.80%,收盘价65.70元,成交量8.11万手,成交额5.36亿元 [2] - 仁度生物(688193)下跌2.68%,收盘价51.64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92.65万元,占比6.82% [2][3] - 千红制药(002550)下跌2.65%,收盘价9.93元,成交量77.98万手,成交额7.78亿元 [2] 成交活跃度 - 药明康德(603259)成交额达33.81亿元,为板块最高,股价微涨0.30% [1] - 安科生物(300009)成交量120.07万手,为板块最高,成交额14.45亿元,股价下跌2.36% [2] - 板块内多数个股成交额在亿元级别,显示市场关注度较高 [1][2]
复星医药(02196):DPP-1小分子创新药BD出海,研发实力获认可
群益证券· 2025-08-12 14:22
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复星医药(02196 HK)"买进"评级 [4] - 目标价23 2港元 较2025年8月11日收盘价19 34港元存在20%上行空间 [1][4] 核心观点 - DPP-1抑制剂XH-S004完成BD出海:复星医药产业授予Expedition除中国境内及港澳地区外的全球商业化权利 潜在收益达6 5亿美元(首付款1700万美元+里程碑付款6 33亿美元) [5] - 研发实力获国际认可:Expedition为专注自身免疫疾病的生物技术公司 其投资方包括Venrock等知名机构 合作验证复星医药创新管线价值 [6] - DPP-1靶点市场空间广阔:全球5款在研药物中Insmed的Brensocatib预计2025年获批 Evaluate预测其2030年销售额达28亿美元 [6][10] 财务预测 - 上调盈利预测:2025-2027年净利润预计34 3亿/39 2亿/46 1亿元 同比增速24%/14%/17%(原预测33亿/39亿/46亿元) [6] - 估值水平:H股2025年PE仅14倍 低于A股21倍 显示估值吸引力 [6][8] - 现金流改善:2025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预计44 66亿元 同比基本持平 [12] 产品管线 - XH-S004临床进展: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症处于II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处于Ib期 累计研发投入0 72亿元 [6] - 产品结构:药品制造与研发占比70 7% 医疗服务18 7% 医疗诊断与器械10 6% [1] - 全球竞争格局:Insmed进度领先(NDA阶段) 复星医药与恒瑞医药(临床II期)同处第二梯队 [10] 市场表现 - 股价强势:近1个月/3个月涨幅达39 84%/52 38% 显著跑赢恒生指数 [1] - 市值规模:H股市值349 8亿港元 总股本26 59亿股 [1]
复星医药剧透肉毒素应用新可能 或有望错位竞争
新华网· 2025-08-12 13:54
核心观点 - 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申报国内首个用于治疗成人颈部肌张力障碍的肉毒素药物RT002 适应症 显示肉毒素在疾病治疗领域应用潜力 [1] - 肉毒素在医美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2020年全球注射类产品中占比58% 高于玻尿酸的40% [2] - 行业竞争加剧 多家企业通过收购或授权方式布局肉毒素产品线 未来市场将从"四强争霸"走向更多参与者 [3]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正规肉毒素市场原由保妥适和衡力主导 2020年两款进口产品获批后形成四款产品竞争格局 [3] - 昊海生科与美国Eirion Therapeutics签署协议 获得外用涂抹型和注射用A型肉毒素产品在中国地区的独家研发销售许可 [3] - 复星医药肉毒素产品RT002用于改善皱眉纹的注册申请已获药监局受理 [3] - 行业分析师预计未来国内肉毒素市场竞争将愈加激烈 [3] 应用领域拓展 - 肉毒素在疾病治疗领域应用广泛 包括斜视、肌张力障碍、偏头痛、肌肉紧张疼痛、肥胖、多汗症等 涉及多个医疗科室 [5] - 目前已用于治疗顽固痉挛、脑卒中导致的肢体异常等适应症 [6] - 国内肉毒素获批适应症较少 多项适应症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在肌肉功能、自主神经系统等领域有较大增长空间 [6] - 某医美龙头企业肉毒素已完成国内三期临床 正在准备注册申报 并考虑开发其他适应症 [6] 研发与监管环境 - 肉毒素研发周期长达8-10年 临床审批时间成本和研发经费投入巨大 [7] - 肉毒杆菌毒株筛选难度高 工业化生产过程需要经验丰富的生物制品研发人员 [7] - 作为毒性药品受到严格监管 获得生产资质较为困难 [7]
恒瑞医药、复星医药子公司药品获美国FDA快速通道资格
新华网· 2025-08-12 13:47
核心观点 - 恒瑞医药和复星医药的创新药获得美国FDA快速通道资格 标志着中国创新药出海进入集中收获阶段 行业在国际市场竞争力提升 创新和出海成为增长亮点 [1][6] - FDA快速通道资格有助于加速临床试验和上市注册进度 通过早期沟通和滚动提交机制提高研发效率 [2][3] - ADC药物赛道热度攀升 国产ADC出海交易超过20起 金额超350亿美元 全球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114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647亿美元 复合年增长率28.1% [4] - 2023年是中国创新药出海突破元年 多家公司产品在美获批 行业通过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品抢占海外市场 同时合理布局新药研发 [6] 公司研发进展 - 恒瑞医药注射用SHR-A2009获得FDA快速通道资格 是公司首个获得该认证的创新药 针对HER3靶点的抗体药物偶联物 已进入Ⅱ期临床 累计研发投入约4992万元 [1][2] - 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复宏汉霖注射用HLX42获得FDA快速通道资格 用于治疗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 截至2023年11月累计研发投入约6285万元 [2] 行业趋势与市场数据 - 2021年、2022年、2023年分别有2家、2家、1家A股上市公司公告产品获FDA快速通道资格 [3] - 国产ADC药物靶点丰富度和在研数量促成了出海热度 出海交易已超过20起 交易金额超过350亿美元 [4] - 全球ADC药物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114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647亿美元 复合年均增长率达28.1% [4] - 中国药企在ADC领域具备组合创新优势 通过Fast-follow策略和工程技术手段挖掘Best-in-Class潜力分子 [4] 出海战略与竞争力 - 中国创新药出海逐步进入集中收获阶段 2023年君实生物、和黄医药、亿帆医药等公司产品在美相继获批上市 [6] - 国内药企需要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爆款产品抢占境外市场 通过境内境外两个市场销售完成造血 并合理布局新药研发 [6] - 中国医药企业在全球创新生态链中位置持续提升 在探索新靶点、构建新技术开发平台方面占据一席之地 海外制药巨头对中国创新药认可度提升 [6] - 医药板块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国内和出海市场呈现突破创新或底部反转趋势 行业有望迎来新成长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