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复星医药(02196)
icon
搜索文档
山河药辅:股东复星医药拟减持不超3.00%股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31 20:25
减持计划概述 - **减持主体**为持股9.23%的股东上海复星医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1] - **减持原因**为股东自身资金需求 [1] - **计划减持股份**合计不超过697.8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00% [1] 减持方式与安排 -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交易和大宗交易 [1] - **减持期间**为公告发布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90日内,具体为2025年11月24日至2026年2月21日 [1] - **减持比例限制**为在任意连续90日内,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465.25万股),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232.62万股) [1]
复星医药连续八届参展进博会 集中展示全球领先的创新产品
中证网· 2025-10-31 19:36
公司参展与产品展示 - 公司连续八届参展进博会,将亮相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展示全球领先的创新药品、高端医疗器械及国际合作成果[1] - 展品聚焦肿瘤、免疫炎症、中枢神经系统、肾病等核心治疗领域,覆盖从诊断、治疗到治愈全方位的医疗科技创新突破[1] - 本届进博会备受瞩目的首展产品为Marie立式粒子治疗室内系统,该产品摒弃传统庞大结构,可实现现有医疗空间内快速部署,并于2025年7月获美国FDA批准上市[1] 创新产品落地与市场进展 - 公司借助进博会平台实现从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的转化,推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CAR-T细胞治疗产品奕凯达、磁波刀等前沿技术加速落地中国[1] - CAR-T产品奕凯达已纳入超过110款省市惠民保和超过80项商业保险,备案治疗中心超190家,治疗超1000位淋巴瘤患者[2] - 第二款CAR-T产品布瑞基奥仑赛注射液的药品注册申请已于2025年9月获国家药监局受理[2] 产品管线与治疗领域突破 - 在肿瘤支持治疗领域,多款创新药品上市填补国内用药空白,包括全球首个双通道口服止吐药奥康泽、国内首个针对慢性肝病相关血小板减少症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双适应症的口服药物苏可欣、以及长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产品珮金[2] - 进博宝宝产品万缇乐于2025年2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控制慢性肾脏病成人透析患者的血清磷水平[2] - Marie立式粒子治疗室内系统兼容质子、重离子、BNCT及FLASH等多种前沿粒子放疗技术[1] 公司战略与未来展望 - 公司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深化全球化运营与创新本土化,积极推动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3] - 公司积极将中国市场的创新成果反哺全球市场,共促开放创新[1] - 公司致力于助力"健康中国2030"宏伟目标[3]
港股收盘|恒指失守两万六关口 芯片股领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31 16:35
市场整体表现 - 香港恒生指数收于25906.65点,下跌1.43% [1] - 恒生科技指数收于5908.08点,下跌2.37% [1] 行业板块表现 - 芯片股领跌市场,华虹半导体下跌超过7%,中芯国际下跌超过5% [1] - 大型科技股普遍下跌,阿里巴巴下跌超过4%,腾讯控股下跌超过3%,京东集团和百度集团下跌超过2% [1] - 医药生物板块逆市上涨,信达生物上涨超过7%,复星医药和荣昌生物上涨超过6% [1]
创新药迎“三箭齐发”!政策+研发+BD交易共振,港A概念股同步冲高
搜狐财经· 2025-10-31 15:33
市场表现 - 10月31日港A两市创新药概念股集体走强,A股三生国健、舒泰神20CM涨停,众生药业、联环药业、海思科、昂利康等多股涨停 [1] - A股创新药板块领涨股包括三生国健(+20.00%)、舒泰神(+19.99%)、康芝药业(+17.47%)等 [2] - 港股创新药板块同样涨幅居前,三生制药涨近11.92%,信达生物(+8.49%)、复星医药(+6.00%)等个股同步上扬 [3] 政策利好 - 2025国家医保谈判首次正式引入"商保创新药目录"机制,旨在为高临床价值创新药开辟商业健康保险等多元化支付渠道 [4]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再次明确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发展 [5] - 商务部宣布美方取消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10%所谓"芬太尼关税",为创新药企业推进国际化合作创造有利外部环境 [6] 研发进展与国际合作 - 三生制药与辉瑞合作的PD-1/VEGF双抗药物SSGJ-707已在Clinicaltrials.gov网站注册两项全球三期临床试验 [5] - 2025年1-9月中国创新药对外专利授权交易金额突破1000亿美元,同比增长170% [5] - 信达生物与武田制药达成全球战略合作,首付款达12亿美元,总金额最高可达114亿美元 [5] - 翰森制药与罗氏就CDH17靶向ADC药物HS-20110达成交易,翰森将获得8000万美元首付款,协议总金额达15.3亿美元 [5] 公司业绩 - 药明康德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达328.6亿元,同比增长18.6%,截至9月末在手订单598.8亿元,同比增长41.2% [6] - 恒瑞医药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31.88亿元,同比增长14.85%,归母净利润57.51亿元,同比增长24.50% [6] - 复星医药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达25.23亿元,同比增长25.5%,其中创新药收入超67亿元,同比增长18.09% [6] 宏观与市场环境 - 美联储10月降息25个基点,有助于降低全球融资成本,提升市场流动性,缓解企业研发资金压力 [6] - 机构看好创新药板块持续景气,认为"创新+国际化"产业趋势不变,中国创新药全球竞争力持续增强 [7] - 医药板块估值经历较长时间调整后呈现结构性修复趋势,全球主要央行降息趋势有望推动创新药估值提升 [7]
复星医药盘中涨近4%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同比增加25.5% 公司持续推进创新品上市
智通财经· 2025-10-31 10:21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盘中上涨近4%,截至发稿时涨幅为3.76%,报23.16港元,成交额为5041.21万港元 [1] 财务业绩 - 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93.93亿元,同比减少4.91%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23亿元,同比增加25.5% [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95元 [1] - 净利润增长主要系出售和睦家剩余权益以及其他非核心资产的收益贡献 [1] 产品研发与商业化进展 - 创新型小分子CDK4/6抑制剂复妥宁在国内新获批一适应症 [1] - HLX14地舒单抗注射液于9月先后获批在美国和欧盟上市 [1] - FKC889布瑞基奥仑赛注射液已在国内申报上市,并于9月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 [1] - 随着创新药产品陆续上市,预计将推动公司营收端回升 [1]
港股异动 | 复星医药(02196)盘中涨近4%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同比增加25.5% 公司持续推进创新品上市
智通财经网· 2025-10-31 10:19
股价表现 - 复星医药盘中上涨近4%,截至发稿报23.16港元,成交额5041.21万港元 [1] 财务业绩 - 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93.93亿元,同比减少4.91%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23亿元,同比增加25.5% [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95元 [1] - 利润总额及净利润增长主要系出售和睦家剩余权益以及其他非核心资产的收益贡献 [1] 产品研发与审批进展 - 创新型小分子CDK4/6抑制剂复妥宁在国内新获批一适应症 [1] - HLX14地舒单抗注射液于9月先后获获批在美国、欧盟上市 [1] - FKC889布瑞基奥仑赛注射液已在国内申报上市,并于9月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 [1] - 随着公司创新药产品陆续上市,预计将推动营收端回升 [1]
上海生物医药行业发展动能强劲
中国证券报· 2025-10-31 05:12
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持续增长,从 2021年的7617.14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9847.0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94%,今年有望突破万亿元大 关。从创新策源到临床转化,从AI赋能到成果落地,上海正在加快构建全链条创新产业生态,为生物 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 ● 本报记者 李梦扬 创新力量崛起 创新研发是推动生物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与会嘉宾结合各自深耕的领域,分享前沿观点与发 现,共同探索创新药研发的未来方向。 10月29日,2025上海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会开幕,主题为"聚焦生物医药前沿技术,共建全球创新 合作生态"。 随着AI技术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在药物研发领域的价值愈加受到关注。 美国塔夫茨大学医学院教授、药物开发研究中心前主任肯尼斯·凯廷的演讲聚焦于"人工智能助力提升药 物临床研发效率"。肯尼斯·凯廷表示,当前新药研发面临周期长(超10年)、成本高(超10亿美元)及 临床成功率低等多重挑战。人工智能是系统性提升研发效率、优化临床试验设计与运营的关键工具。他 呼吁行业积极拥抱AI技术以应对日益严峻的研发瓶颈。 "通过 ...
跨国企业董事长:借进博会强化全球创新资源协同
中国新闻网· 2025-10-30 14:57
公司参展概况 - 复星医药作为进博会“全勤生”将在第八届进博会集中展示全球领先的创新药品、高端医疗器械及国际合作成果 [1] - 公司董事长表示进博会是展示全球创新成果与推进业务合作的重要舞台 [1] - 过去7年公司借助进博会溢出效应实现从“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的落地转化 [1] 本土化与投资成果 - 以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为例,公司从产品代理商发展为2017年与直观医疗成立合资公司直观复星 [1] - 直观复星去年在浦东新区启用亚太地区最大的产业化基地,集研发、生产、培训、服务于一体 [1] - 公司正逐步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本土供应链与创新链 [1] 创新产品落地成果 - 至少有6款“进博宝宝”成功在中国落地投入使用或获批,包括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中国首个CAR-T细胞治疗产品奕凯达®等 [2] - 首展的Marie®立式粒子治疗室内系统是肿瘤放疗领域革命性突破,将传统治疗室面积从120平方米缩小到30平方米,高度从3层楼降为1层 [2] - Marie®产品已于今年7月获美国FDA批准上市,公司正积极推进其在中国落地 [2] 具体产品进展 - 奕凯达®作为中国首款获批上市的CAR-T产品,自2021年获批以来已惠及超过1000位淋巴瘤患者 [3] - 第八届进博会将公布奕凯达®在港澳地区的全国首例跨境运输和使用等喜讯 [3] - 第二款CAR-T产品布瑞基奥仑赛注射液的上市申请已于今年9月获国家药监局受理 [3] 战略影响与未来展望 - 进博会溢出效应为全球创新成果提供展示窗口,通过集聚国内外资源形成产业联动和创新辐射效应 [2] - 公司在服务中国患者同时,积极将中国市场创新成果反哺全球市场 [2] - 通过进博会平台,公司强化了全球创新资源协同能力,构建从技术引进到本土化、再反哺全球的良性循环 [3] - 未来参展将聚焦产业升级、拥抱创新产品,希望进博会能集聚更多全球资源 [3]
复星医药拟联合华润系等设立10亿私募 复星安特金拟分拆上市
长江商报· 2025-10-30 13:41
分拆上市计划 - 公司拟分拆控股子公司复星安特金至香港联交所上市,这将是公司第四家分拆上市公司 [1][4] - 分拆旨在提升子公司企业管治水平、拓宽融资渠道、增强公司在疫苗领域的竞争力 [4] - 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复星医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持有复星安特金约70.08%的股权 [6] 复星安特金财务状况 - 复星安特金近一年半净利润累计亏损1.82亿元,其中2024年亏损1.23亿元,2025年上半年亏损5845万元 [2][6][7] - 子公司资产负债率从2024年底的33.87%升至2025年上半年底的43.72%,半年内提升约10个百分点 [2][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复星安特金总资产为39.72亿元,所有者权益为22.35亿元,负债总额为17.37亿元 [7] 复星安特金业务概况 - 复星安特金专注于人用疫苗研发、生产及销售,已搭建细菌性和病毒性疫苗技术平台 [6] - 其多款疫苗产品已在中国境内获批上市,包括狂犬病疫苗和流感疫苗等 [6] - 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另有产品处于I期临床试验或已获临床试验批准 [6] 复星医药近期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293.93亿元,同比下降4.91%,但净利润25.23亿元,同比增长25.50%,呈现增利不增收局面 [2][12] - 公司货币资金114.78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20.28亿元,但短期借款164.47亿元,长期借款94.31亿元,现金流较为紧张 [2][12] 复星医药历史业绩与资产运作 - 公司业绩存在波动,2023年营收、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均同比下降,2024年营收微降但盈利能力回暖 [10][11] - 近5年通过系统性资产剥离回笼资金超130亿元,近期控股子公司拟筹划转让上海克隆100%股权 [12][13] - 公司控股子公司拟出资1亿元参与设立目标基金,该基金计划募集资金10亿元,合伙人包括华润医药科技等方 [2][13] 研发投入与战略 - 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27.30亿元,2022年至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43.02亿元、43.46亿元和36.44亿元 [14] - 公司强调打造全球研发、全球临床、全球销售能力是其成长为全球大药企的根本路径 [14]
AI无界 智绘新篇丨方舟健客战略携手复星医药 共创银屑病管理数智新生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0 13:16
合作概述 - 方舟健客与复星医药于10月29日“世界银屑病日”之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旨在“AI+慢病管理”领域深度合作 [1] - 合作将以银屑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为核心切入点,共同开展学术、科普及数字化营销,打造数智化标杆项目 [1] - 双方计划通过AI技术实现从疾病认知、干预到长期服务的慢病管理全链条赋能 [1] 合作内容与模式 - 复星医药将贡献其商业化平台能力,提供银屑病创新产品欧泰乐®及专业医学知识 [2] - 方舟健客将运用其自主研发的杏石医疗大模型及“AI+H2H”智慧医疗服务生态,将AI技术应用于银屑病管理全流程 [2] - 具体合作路径包括由AI健康管家提供个性化康复建议与追踪,AI用药助手提供7x24小时用药咨询,复杂问题则由平台匹配医学顾问进行深度解答与随访 [2] 战略意义与展望 - 复星医药代表表示,合作旨在结合公司创新产品与方舟健客的AI+H2H生态,共同为患者构建系统化管理体系 [3] - 方舟健客代表指出,合作标志着其AI战略从技术能力建设进入与产业伙伴共创价值的新阶段,期待打造“AI+银屑病管理”新范式并拓展至更广泛疾病领域 [3] - 双方计划以此次合作为起点,持续深化在数智化创新与慢病管理服务方面的战略协同 [5] 市场活动与初步成效 - 签约后同步启动“AI+银屑病管理新视野”科普宣传周,利用AI技术提升健康科普效率与质量 [4] - 宣传周首日直播即吸引超百万人次观看,展现了AI赋能健康科普对公众的吸引力 [4] - 宣传周活动中,AI技术将用于直播前分析用户关切以定制内容,并在直播互动与后续服务中优化信息传播与触达效率 [5] 行业影响与未来规划 - 此次合作实践推动健康科普从单向信息传播转向以用户为中心、数据驱动且可持续交互的新阶段 [5] - 合作通过将健康知识科普触点转化为持续服务入口,为拓展慢病管理的服务深度与广度提供支撑 [5] - 方舟健客以此次合作为基石,其慢病管理“AI+”生态蓝图正加速展开,未来计划将AI+减重、AI+银屑病等标杆项目模式覆盖更广泛的慢病管理领域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