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复宏汉霖(02696)
icon
搜索文档
复宏汉霖20251016
2025-10-16 23:11
公司概况与核心业务 * 公司为复宏汉霖,一家生物制药公司,由复星医药控股,增持后持股比例预计达63%[3],公司建议实行港股全流通以提升股票流动性[3][4] * 公司拥有近50个高质量产品管线[2],已建立一体化的生物药制药平台[3] * 公司已有四款商业化生物类似药上市:利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阿达木单抗和贝伐珠单抗[15] * 公司预计到2027年营收将达到70.13亿元[3][15] 核心创新产品与研发进展 * **Helix 43 (PD-L1 ADC)**:全球第二款、国内首款进入临床的PD-L1 ADC[2][5],2025年ASCO公布的一期临床数据显示EA期客观缓解率(ORR)为36.8%,脑转移患者疾病控制率(DCR)达100%[2][9],EA期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4.0-4.2个月,EB期2.0毫克剂量组mPFS为5.4个月[9],2.0毫克剂量组血液毒性低[9] * **Helix 22 (创新型 HER2 单抗)**:获FDA和欧洲孤儿药资格认定用于胃癌治疗[2][11],二期临床数据显示24个月无进展生存率(PFS率)达54.8%,对照组为17.5%,ORR水平达87.1%[2][11] * **斯鲁利单抗 (PD-1 单抗)**:全球首款获批用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PD-1单抗[2][12],截至2024年实现全球收入13亿人民币[2][13],已覆盖40个国家[2][12],人均生产力超过240万元人民币[13] * 斯鲁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和化疗用于一线结肠癌的三期临床试验数据显著,有望成为一线转移性结直肠癌首款获批的免疫治疗药物[2][14] 商业化与市场表现 * 公司商业化品种已进入放量周期,支撑收入和利润率提升[2][3][6] * 汉曲优(曲妥珠单抗)已在美国和加拿大获批并完成首批商业化发货[3][15] * 公司通过License out模式将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已有四款产品通过此模式进入海外市场[3][16] * 中国已有12款PD-1单抗获批上市,斯鲁利单抗主要布局蓝海适应症如一线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食管鳞癌等[12] 国际合作与管线拓展 * 公司通过License in模式深化布局,例如引进Ceremonics的小分子Helix 78用于乳腺癌治疗[3][16] * 公司已建立成熟的生物类似药梯队组合,包括帕妥珠单抗和地舒单抗等即将商业化的品种[16] * 公司在研管线涵盖蛋白药物、ADC、小分子等多个领域,重点发力肿瘤和自免疾病[7] 行业背景与市场机遇 * 美国生物药市场年均增长率为12.5%,占2021年美国药品支出的46%[15],预计到2025年将有118种生物药失去专利保护,带来2340亿美元的市场空间[15] * 欧洲市场2024年生物类似药占比提升至4%[15] * 辉瑞的PDR1 ADC产品是全球首个进入临床的此类药物,2024年ESMO公布的一期临床中期结果显示ORR为27.3%[8],验证了该机制的成药性[8]
复星参与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 汪群斌:以创新驱动全球价值创造
新浪财经· 2025-10-16 16:30
大会概况 -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于10月16日在上海举行,主题为“携手应对挑战:全球行动、创新与可持续增长”,参会嘉宾约500位 [1] 公司战略与全球化 - 公司定位为创新驱动的全球家庭消费产业集团,将全球化视野与本地化深耕相结合,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赢 [3] - 公司认为全球化能力的核心是创新能力与价值链整合能力,作为最早出海的中国民营企业之一,在全球超过40个国家和地区持续深耕 [5] - 创新被视为价值创造的源动力,是公司出海最重要的锚 [7] 医药领域创新与成果 - 自主研发的创新型抗PD-1单抗H药汉斯状是全球首个获批用于一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抗PD-1单抗,已在中国、欧盟、英国等近40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惠及全球逾11万名患者 [3][4] - H药是首个且目前唯一在欧盟获批用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抗PD-1单抗,其胃癌围手术期III期临床研究于10月9日达到主要终点,支持提前申报上市 [4] - 靶向PD-L1的抗体偶联药物HLX43正在中、美、日、澳等国家开展临床研究,全球范围内尚无同类药物获批,有潜力成为高效、安全的广谱抗癌药 [5] - 自研靶向药物复迈宁获批两项罕见病适应症,填补了相关罕见病肿瘤领域的治疗空白 [5] - 公司旗下生物药创新产品已触达近60个国家和地区,惠及全球超85万患者,其中乳腺癌治疗核心产品汉曲优已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 [5] 全球研发与业务发展 - 公司打造了领先的小分子创新药平台、大分子技术平台、细胞治疗技术平台,并前瞻布局核药技术平台 [6] - 专注于大分子的复宏汉霖已在全球完成800余项药政注册申请,并获得600余项批准 [6] - 在全球BD方面,公司与Abbott、Dr. Reddy's等通过战略合作加速拓展全球主要市场,复宏汉霖今年上半年BD合同现金流入超1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0% [6] - 今年8月,公司两款自研的小分子抑制剂连续实现对外授权 [6] 文旅与金融服务创新 - 在文旅消费领域,复星旅文Club Med持续深化AI数字化升级,G.M Copilot对话助手提供7x24小时个性化服务,已覆盖全球12个国家市场 [6] - 今年8月,复星旅文与阿里云达成全栈AI合作,基于通义千问模型共同开发文旅智能体“AI G.O” [6] - 在金融服务领域,复星葡萄牙保险依托AI应用提升业务效率,车险自动理赔率从2023年末的48%提升至66% [7] 企业社会责任与ESG实践 - 公司将青蒿素研发成为中国001号和002号创新药,截至2025年6月底,已累计向全球供应超过4.2亿支注射用青蒿琥酯,累计救治全球超8400万重症疟疾患者 [8] - 2023年6月,公司自主研发的第二代注射用青蒿琥酯Argesun获世界卫生组织预认证,成为首个通过该预认证的一步配制青蒿琥酯注射剂,提升了临床使用便利性 [8][9] - 在中国乡村,公司于2017年发起乡村医生项目,目前已覆盖16个省、市、自治区的78个县,守护2.5万名村医,惠及300万户农村家庭、超1600万农村人口 [9] - 今年9月,公司推出AI村医助手(1.0),依托阿里巴巴通义大模型打造,以辅助村医日常工作 [9] - 公司MSCI ESG评级保持为AA,连续入选标普全球《可持续发展年鉴》,在中国企业中名列最佳1%,富时罗素ESG评分持续领先全球同业 [9]
医药股延续涨势 荃信生物-B涨7.04%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6 12:13
医药股市场表现 - 医药股整体延续昨日上涨趋势 [1] - 荃信生物-B股价上涨7.04%至29.2港元 [1] - 复宏汉霖股价上涨6.84%至75港元 [1] - 映恩生物-B股价上涨5.41%至331港元 [1] - 荣昌生物股价上涨5.53%至96.3港元 [1] - 康方生物股价上涨5.25%至128.4港元 [1]
医药股延续涨势 四季度医药行业催化密集 机构称板块行情有望重启
智通财经· 2025-10-16 11:59
个股表现 - 荃信生物-B股价上涨7.04%至29.2港元 [1] - 复宏汉霖股价上涨6.84%至75港元 [1] - 映恩生物-B股价上涨5.41%至331港元 [1] - 荣昌生物股价上涨5.53%至96.3港元 [1] - 康方生物股价上涨5.25%至128.4港元 [1] 行业催化剂 - 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将于10月17日至21日在德国柏林召开,预计将汇集多项重磅临床研究成果并披露相关数据 [1] - 10月起行业催化剂增多,包括各项学术大会和利好政策落地,行情有望重启 [1] - 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上公布的中国创新药临床数据预计成为市场主要关注点 [1] - 建议关注三季度业绩报告的披露和11月的国家医保谈判 [1] 资金流向与行业趋势 - 10月以来医药板块股价波动较大,内资通过港股通持有医药股的比例小幅下降 [1] - 外资持仓从年中起呈现回落态势,但内外资加大创新药布局的大方向不变 [1] - 中国创新药正在“量变引起质变”,看好创新药5-10年的产业趋势 [1] - BD出海、持续数据催化和新产品销售放量将依次推动创新药崛起 [1]
港股异动 | 医药股延续涨势 四季度医药行业催化密集 机构称板块行情有望重启
智通财经网· 2025-10-16 11:59
医药股市场表现 - 截至发稿 荃信生物-B涨7.04%报29.2港元 复宏汉霖涨6.84%报75港元 映恩生物-B涨5.41%报331港元 荣昌生物涨5.53%报96.3港元 康方生物涨5.25%报128.4港元 [1] 行业近期催化剂 - 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将于10月17日至21日在柏林召开 预计汇集多项重磅临床研究成果并披露相关临床数据 [1] - 10月起行业催化剂增多 包括各项学术大会和利好政策落地 行情有望重启 [1] - 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上公布的中国创新药临床数据预计成为市场主要关注点 [2] - 建议关注三季度业绩报告的披露和11月的国家医保谈判 [2] 资金流向与行业趋势 - 10月以来内资通过港股通持有医药股的比例小幅下降 外资持仓从年中起亦呈现回落态势 [1] - 内外资加大创新药布局的大方向不变 [1] - 中国创新药正在“量变引起质变” 看好创新药5-10年的产业趋势 [2] - BD出海、持续数据催化和新产品销售放量将依次推动创新药崛起 [2]
复宏汉霖午后涨近6%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5 14:46
每经AI快讯,复宏汉霖(02696.HK)午后涨近6%,截至发稿,涨5.18%,报70.05港元,成交额7164.72万 港元。 ...
复宏汉霖午后涨近6% H药胃癌围术期III期研究达终点 公司拟提前申报该适应症上市
智通财经· 2025-10-15 14:31
鉴于这一数据结果,复宏汉霖拟提前申报该适应症的上市。复宏汉霖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朱俊博士表 示,消化道肿瘤是复宏汉霖深耕的核心领域,我们将积极推动成果转化,早日惠及患者,并持续加快更 多创新疗法的深度探索与广泛应用。 消息面上,10月9日,复宏汉霖宣布,公司自研创新型PD-1抑制剂汉斯状(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新辅助/ 单药辅助治疗胃癌的三期临床研究,达到了预设的优效性标准且该治疗方案安全性良好,成为全球首个 胃癌围术期(术前/术后)以免疫单药取代术后辅助化疗的治疗方案,实现了该领域的重大突破。 复宏汉霖(02696)午后涨近6%,截至发稿,涨5.18%,报70.05港元,成交额7164.72万港元。 ...
港股异动 | 复宏汉霖(02696)午后涨近6% H药胃癌围术期III期研究达终点 公司拟提前申报该适应症上市
智通财经网· 2025-10-15 14:29
智通财经APP获悉,复宏汉霖(02696)午后涨近6%,截至发稿,涨5.18%,报70.05港元,成交额7164.72 万港元。 消息面上,10月9日,复宏汉霖宣布,公司自研创新型PD-1抑制剂汉斯状(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新辅 助/单药辅助治疗胃癌的三期临床研究,达到了预设的优效性标准且该治疗方案安全性良好,成为全球 首个胃癌围术期(术前/术后)以免疫单药取代术后辅助化疗的治疗方案,实现了该领域的重大突破。 鉴于这一数据结果,复宏汉霖拟提前申报该适应症的上市。复宏汉霖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朱俊博士表 示,消化道肿瘤是复宏汉霖深耕的核心领域,我们将积极推动成果转化,早日惠及患者,并持续加快更 多创新疗法的深度探索与广泛应用。 ...
复宏汉霖开创胃癌围手术期免疫单药治疗新时代 市场潜力超60亿美元H药独占先机
新浪证券· 2025-10-14 15:24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10月9日,复宏汉霖宣布其自主研发的PD-1抑制剂H药(斯鲁利单抗)胃癌围手术期III期临床研究 (ASTRUM-006)达到主要终点,成为全球首个胃癌围术期以免疫单药取代术后辅助化疗的治疗方案。 这项研究在辅助治疗阶段创新性地采用"去化疗"的H药单药治疗策略,显著改善无事件生存期 (EFS),病理完全缓解(pCR)率是对照组的3倍多,同时复发风险显著降低。在K药(帕博利珠单 抗)、O药(纳武利尤单抗)相继在胃癌围手术期领域折戟的背景下,H药的成功尤为引人注目,标志 着胃癌治疗从"单纯强化治疗"到"高效低毒"精准模式的关键性跨越。 突破性设计引领治疗模式变革 H药成为复发与化疗耐受问题新答案 胃癌是全球重大公共卫生挑战,2022年全球新发病例约96.9万例,死亡病例约66万例,其发病率和死亡 率在所有癌症中均高居第五位。目前,根治性手术是治愈胃癌的唯一手段。然而,局部进展期胃癌术后 复发率高达40%-70%,两次术后的5年生存率不足25%。 胃癌围手术期治疗当前以化疗为标准方案,但复发率仍然较高,5年总生存率仍不足50%。在临床实践 中 ...
上海:打造全球生物医药全链条创新“强磁场”
科技日报· 2025-10-14 13:07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整体实力 - 上海正形成全球生物医药全链条创新强磁场,其创新药海外授权数量占全国35% [1] - 2025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作为高能级平台,是观察产业动态的窗口 [1] 基础研究与创新策源能力 - 上海生物医药领域在"十四五"期间有6项研究登上《细胞》《自然》《科学》三大顶刊封面 [3] - 来自上海的研究成果在全球医学四大顶刊中从2021年24篇跃升至2024年52篇,总数达127篇 [3] - 在《细胞》期刊发布的'Best of Cell 2024'榜单12篇论文中,有3篇出自上海 [3] 政策支持与制度创新 - 上海于2024年7月底出台《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覆盖研发、生产、上市全链条,特别增加对创新药出海的支持 [4] - 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在上海率先启动,激励跨国企业布局 [5] - 上海发布《上海市促进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全链条发展行动方案》,旨在降低创新成本、畅通创新链条 [6] 企业国际化与"出海"成果 - 创新药对外授权许可模式成为生物医药产业新的增长点 [4] - 复宏汉霖的汉斯状在欧盟获批上市,成为"出海"政策首批受惠企业,其以上海为连接全球的"指挥中枢" [4] - 联影医疗全球化战略成功将产品打入全球超过85个国家和地区,其"高举高打"策略依托上海的人才与科研支撑 [4] 跨国企业战略布局与产业链提升 - 跨国企业将上海打造为集研发、生产、投资于一体的战略枢纽,深度参与全球创新网络 [5] - 伟创力在外高桥开启第一条医疗器械生产线,并帮助施乐辉完成中国本土生产,现正向高端医疗器械迈进 [5] - 浦东新区、闵行区、嘉定区三大上海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区正式启动建设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