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09866)

搜索文档
最后通牒!特朗普警告哈马斯;台风“塔巴”来了!广东、海南紧急通知;交付“测试车”给用户?小米回应;特斯拉开通“TeslaAI”微博 丨每经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8 05:49
宏观经济与政策 - 央行今日有1827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 [3] - 国家外汇储备8月末达33222亿美元 环比增加299亿美元 创2016年1月以来新高 [5] - 央行连续第10个月增持黄金 8月末黄金储备达7402万盎司 [6] - 2025年暑期银联网联支付金额达151.66万亿元 同比增长16.64% [7] 行业动态与公司合作 - 上汽通用五菱与华为深化战略合作 聚焦辅助驾驶、智能座舱和智能制造 合作成果将应用于宝骏华境S车型 [13] - 宁德时代发布NP3.0电池安全技术及神行Pro电池 宣称实现热失控无明火无烟雾 [14] - 奇瑞汽车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进入IPO审核关键阶段 [17] - 蔚来首次确认与迈凯伦技术合作 一季度起已产生技术服务收入 [18] 科技与创新 - 特斯拉开通TeslaAI官方微博 展示人形机器人外观 配文"加速进化中" [20] 电商平台治理 - 抖音电商清退25家话费充值违规商家 严打信息泄露导致的欺诈行为 [19] 上市公司公告 - 润禾材料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 [23] - 南芯科技拟发行可转债募资19.33亿元 用于智能算力等项目 [25] - 苏州银行部分董监高拟增持不少于420万元公司股份 [25] - 天邦食品8月商品猪销售收入环比下降9.43% [25] - 甘肃能源控股子公司5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25] - 向日葵拟收购兮璞材料控股权及贝得药业40%股权 8日起停牌 [25]
蔚来首次回应与迈凯伦合作 李斌:从一季度开始输出技术,已有相关收入计入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7 17:08
每经记者|李星 每经编辑|裴健如 "公司主要股东阿布扎比(即阿布扎比投资机构CYVN Holdings,以下简称CYVN)收购了迈凯伦,我们向迈凯伦输出了 一些技术,这部分业务构成了对外技术服务收入的主要来源。"日前,蔚来董事长李斌首次对外证实了蔚来与英国超跑 品牌迈凯伦间的合作,并且表示,"今年一季度已有相关收入计入,第二季度则更多一些"。 据李斌透露,蔚来与迈凯伦的合作从今年一季度开始,到现在双方已有很深的技术合作,"不过这部分收入目前不稳 定,有时多有时少"。 图片来源:蔚 来微信公众号 2023年7月和12月,CYVN曾先后两次对蔚来进行战略投资,投资金额合计约33亿美元。交易完成后,CYVN实益持有 蔚来已发行及发行在外股份总数的约20.1%。 今年4月,CYVN完成了对迈凯伦汽车业务及部分赛车业务的收购,成为迈凯伦的重要股东。同时,迈凯伦还与初创公 司Forseven全面合并,以加速迈凯伦的电动化转型。 而蔚来与迈凯伦的技术合作,也正是由CYVN促成。此前,曾有消息称,在CYVN的主导下,蔚来与Forseven签订技术 许可协议,授予Forseven使用蔚来电动汽车平台相关的技术、解决方案、软件及 ...
NIO Can Benefit From Shifting Market Dynamics
Seeking Alpha· 2025-09-06 21:01
公司股价表现 - 蔚来公司(NYSE: NIO)股价今年累计上涨超过40% [1] 行业前景展望 - 尽管存在短期压力 电动汽车行业仍具备强劲上行空间 [1]
增程换纯电,蔚来们苦等的拐点来了?
新浪财经· 2025-09-06 18:24
纯电市场拐点显现 - 蔚来CEO李斌提出行业迎来"纯电拐点" 将把十年技术积累转化为市场优势 [1] - 2025年1-6月纯电动汽车累计销量441.5万辆 同比增长46.24% 增速远超增程车型的16.5% [2] - 2025年7月纯电车型销量同比增长24.5% 同期增程式车型销量同比下滑11.4% [2] 增程车型市场表现疲软 - 理想汽车7月交付量同比暴跌 从5万辆降至3万辆 跌出新势力品牌销量榜前三 [2] - 理想单车均价从2022年33.1万元下降至2025年二季度26.0万元 降幅达21.5% [3] - 1-7月增程式车型累计销量同比涨幅仅12.1% 低于纯电的35.2%与插混的25.2% [2] 车企战略转向纯电领域 - 零跑上半年交付221,664台 位居新势力销量榜首 但产品策略转向"纯电主攻、增程辅助" [4] - 问界打破行业惯例 实现纯电与增程版同价销售 [4] - 特斯拉Model YL上市3天订单突破5万辆 扭转销售颓势 [4] 纯电技术突破缓解续航焦虑 - 主流纯电车型续航提升至400-500公里 高端车型可达1000公里 [7] - 800V高压快充技术普及 宁德时代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520公里" [7] - 中国充电基础设施达1,669.6万个 车桩比优化至5:2 [8] 纯电架构优势凸显 - 纯电架构带来空间优势 乐道L90和全新ES8实现远超PHEV和增程的乘坐装载空间 [9] - 单一动力系统使维护成本低于增程车型的双系统结构 [9] - 使用成本优势显著 高速行驶500公里电费仅150元 较加油成本降低50% [7] 增程技术演进趋势 - 增程车型搭载更大电池组 智己"恒星"技术采用66kWh电池 CLTC纯电续航超450km [9] - 大电池组导致成本上升 可能超过同级别纯电车型 利润空间缩减 [9] - 电池重量增加带来安全挑战和道路损耗问题 [10] 市场竞争格局演变 - 多家车企布局增程赛道 包括吉利、小鹏、广汽、小米及通用、福特等合资品牌 [10] - 新技术集中发布 如岚图岚海智混、智己恒星超级增程、极氪超级电混技术等 [10] - 高端增程车型聚焦情绪价值 尊界S800增程版发电功率突破80kW 亏电状态动力不衰减 [11] 行业发展趋势展望 - 市场最终由产品力决定 技术路线争议将让位于用户体验 [11] - 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供应链稳定性、成本控制精细化和产品综合竞争力 [11] - 车企需精准把握市场需求变化 及时调整产品策略 [12]
Why Nio Investors Should Be Optimistic After Q2 Earnings
The Motley Fool· 2025-09-06 15:32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调整后经营亏损5.64亿美元 营收27亿美元 亏损较去年同期6.73亿美元收窄 营收较去年同期24亿美元增长[2] - 非GAAP经营亏损环比改善超30% 成本削减措施初见成效[2] - 车辆毛利率为10.3% 较去年同期12.2%下降 主要受价格战影响[8] 交付数据 - 第二季度交付72,056辆电动汽车 同比增长25.6% 环比2025年第一季度增长71.2%[3] - 新品牌Onvo交付17,081辆 Firefly交付7,843辆[3] - 第三季度预计交付约89,000辆 将创季度记录 较去年同期62,000辆大幅提升[10] 产品动态 - 7月底推出Onvo L90大型旗舰SUV[6] - 全新旗舰豪华SUV ES8预计9月开始交付[6] 行业环境 - 中国电动车市场持续激烈价格战 导致平均售价从38,000美元降至31,000美元[7][8] - 竞争对手比亚迪第二季度净利润8.94亿美元 同比大幅下降30%[9] - 行业面临产能过剩和竞争者过多问题 预计价格战将持续至2025年[11] 营收预期 - 第二季度总营收26.5亿美元 同比增长9%[7] - 车辆销售收入22.5亿美元 同比仅增长2.9%[7] - 第三季度营收预计约31亿美元 低于华尔街34亿美元预期[10]
8月国产新能源乱战:没有谁能稳居王座
虎嗅· 2025-09-06 11:50
核心观点 -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格局在2025年发生剧烈变化 头部企业比亚迪面临追赶压力 新势力阵营排名洗牌 理想从领先位置跌至末位 而零跑 蔚来 小鹏通过低价策略和新品推出实现逆袭 [3][45][77] - 车企销量呈现"一超多强"的三梯队分化格局 比亚迪以37.15万辆月销保持第一 但增速放缓 吉利 上汽 长安 奇瑞组成的第二梯队月销均超10万辆 增长迅猛 第三梯队新势力月销约3万辆 突破5万辆存在难度 [7][8][9][10] - 8月为车市淡季但新车发布密集 华为系车型预售表现亮眼 理想 小鹏 蔚来等均通过降价或新品策略冲击销量 为年底冲刺做准备 [22][23][24][25][26][27] 头部梯队格局 - 比亚迪8月销量37.15万辆 环比增9%但同比降0.4% 1-8月累计282.99万辆 仅完成550万辆年度目标的51% [10][18][55] - 第二梯队车企增长强劲:吉利新能源月销14.73万辆同比增95% 上汽新能源月销12.98万辆同比增50% 长安新能源月销8.89万辆同比增82% 奇瑞新能源月销7.12万辆同比增53% [8][10] - 新势力第三梯队中零跑以5.71万辆月销领跑 同比增88% 小鹏月销3.77万辆同比增169% 蔚来月销3.13万辆同比增55% 理想月销2.85万辆同比降41%环比降7% [10][45][47] 品牌表现与目标完成 - 26个品牌中20个月销破万 吉利银河成为第三个单月销破10万的品牌系列 蔚来乐道月销从不足6000辆跃升至16434辆 [11][12][13] - 年度目标完成率分化:小鹏前8个月完成35万辆目标的78% 吉利 零跑 长安完成率超60% 比亚迪仅完成51% 理想和广汽埃安完成率仅38% [16][17][18][19] 新车发布动态 - 华为合作车型预售火爆:上汽鸿蒙智行"尚界H5"18小时小订5万辆 智界R7和S7上市24小时大定破万 [23][24] - 新势力价格调整积极:理想i8发布一周后降价1-2万元 Max版售33.98万元 Ultra版售32.98万元 蔚来新ES8起售价41.68万元较前代降约3万元 [25][27] - 传统车企加速资本运作:奇瑞港股IPO获证监会备案 东风集团拟私有化退市同时推动岚图汽车港股上市 [28][32] 出海战略推进 - 奇瑞8月海外交付12.94万辆 5月以来持续突破10万辆 比亚迪海外销量8.83万辆 泰国工厂电动车首次出口欧洲超900辆 并计划在马来西亚建厂 [41][42][37] - 蔚来宣布2025-2026年进入新加坡 乌兹别克斯坦和哥斯达黎加市场 并将推出右舵车型 长城汽车巴西工厂投产 年产能5万辆 [38][39] 新势力竞争态势 - 零跑前6个月净利润3000万元同比扭亏 但依赖低价策略 上半年营收为四家新势力中最低 [47][48] - 蔚来凭借乐道车型销量突破 李斌提出四季度月销5万辆并实现盈利的目标 小鹏通过Mona M03和P7新品提振 何小鹏目标9月起月交付超4万辆 [48][49][26] - 理想因纯电车型i8碰撞测试争议引发品牌形象受损 计划9月发布走量车型i6 目标年底纯电车型月销1.8-2万辆 [51][52][53] 头部企业压力与机遇 - 比亚迪对比第二梯队四家企业销量之和的优势缩小:去年8月多11万辆 今年仅2月超出 其余月份均被反超 [56] - 高端化进程受阻:仰望系列月销405台 腾势N7改款降价8万元 方程豹钛3售价低于14万元未守住高端定位 [59][60] - 吉利新能源连续4个月销量第二 银河品牌月销稳居9-10万辆 极氪+领克合计月销4.48万辆 但高端化面临压力 [61][62][63][67] 品牌调整与战略转型 - 广汽埃安月销2.70万辆同比降24% 因网约车形象拖累品牌升级 通过增资6亿元持股华望汽车28.57% 与华为合作高端品牌寻求突破 [72][73][74][75] - 市场竞争不确定性增强 去年领先的理想 埃安陷入低迷 而蔚来 小鹏 零跑通过策略调整进入正向循环 [77]
靠降价换命的蔚来,能摘掉“输氧管”吗?
新浪财经· 2025-09-06 11:28
核心观点 - 公司为提升销量和实现盈利目标 放弃高端定位和不降价承诺 采取全面降价策略 包括全新ES8预售价降低超过8万元和全系标配100kWh电池包 导致老用户不满和品牌力稀释 同时公司面临增辆不增量 高亏损 高负债和现金储备增长缓慢等财务困境 虽短期销量有所改善 但在产品智能化 补能业务盈利和用户信任等方面存在挑战 [1][3][4][5][7][8][12][17][29][30][34][38][42][43]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总营收190.1亿元 同比增长9% 环比增长57.9% 净亏损49.95亿元 环比收窄26% 同比仅收窄1% 上半年亏损总额达117.45亿元 [5][7] - 截至6月末现金储备272亿元 较上一季度仅增长12亿元 资产负债率93% 远超行业70%警戒线 也高于小鹏67%和理想54% [3][7][10] - 汽车毛利率10.3% 环比微增0.1个百分点 低于市场预期12%-13% 单车均价22.4万元 环比下降1.2万元 低于30万元高端品牌门槛 [12][42] 销量情况 - 第二季度总销量72056辆 环比增长但同比去年第四季度72689辆有小幅下滑 呈现增辆不增量困境 [3][8][9] - 8月整体销量3.13万辆 其中乐道L90交付1.06万辆 占总销量33% 被称为历史上销量破万最快车型 [16] - 乐道L60上市后月销量维持在4000-6000辆 与官方预期月销2万辆有较大差距 萤火虫月销量维持在3000辆左右 [9][12] 产品与定价策略 - 全新ES8预售价41.68-45.68万元 较第二代ES8降低超过8万元 BaaS方案下探至30.88-34.88万元 [17] - 乐道L90起售价26.58万元 BaaS方案降至17.98万元 比同级别大六座SUV便宜10多万元 配置包括冰箱 彩电 大沙发和共享换电服务 [14][16] - 全系标配100kWh电池包 购车起售价不变 此前100kWh电池包价格从12.8万元下调至10.8万元 75kWh永久升级100kWh价格从5.8万元下调至3.8万元 [23][25][27] 用户反应与品牌影响 - 老用户对全新ES8降价和电池包调整不满 认为公司背刺用户 在成都车展活动中当面质疑CEO 事件引发社交媒体热议 [18][23][28] - 用户认为公司解释缺乏诚意 品牌信任度降低 有用户表示不再考虑换购或推荐朋友购买 [28][43] - 公司专属服务如牛屋咖啡饮品上架外卖平台 被用户视为稀释高端品牌定位的行为 [43] 业务挑战与竞争态势 - 智能辅助驾驶能力掉出行业第一梯队 Banyan榕3.2.2版本系统存在变道不打灯 实线变道等问题 而理想 小鹏和华为乾崑等竞争对手均能实现类似功能 [34][38] - 换电站网络尚未整体盈利 日均换电约30多单 低于60单盈亏平衡点 仅20%站点盈利 每年运营成本至少7.08亿元 换电联盟除自家车型和星纪元ET外无其他量产换电车型落地 [38][39] - 乐道用户共享换电站服务导致补能体验下降 引发用户争执 [41] 未来展望 - 目标第四季度实现盈利 需月交付量达5万辆 毛利率恢复至16%-17% 优先保障乐道L90和全新ES8产能 [30][33] - 通过降价策略短期刺激销量 但长期面临品牌力稀释 用户信任下降和产品智能化短板等挑战 [34][42][43]
研判2025!中国车规级SOC芯片行业产业链、发展现状、细分市场、企业布局及发展趋势分析:舱驾融合驶入快车道,多企业布局加速SOC芯片国产化替代[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06 08:50
文章核心观点 - 车规级SoC芯片是汽车智能化的核心 正随汽车电子架构升级成为替代传统ECU的关键 涵盖智能座舱与自动驾驶两大领域 未来将形成技术降本与场景下沉的良性循环 支撑千亿级市场扩张 [1] 行业概述 - 车规级SoC是专为汽车电子系统设计的集成电路 将处理器、存储器、接口、传感器等功能单元集成于单一芯片 实现自动驾驶、智能座舱、车身控制等智能化功能 [2] - 主要分为智能座舱SoC和自动驾驶SoC两大类 前者侧重CPU/GPU算力和多媒体处理 追求用户体验 后者侧重AI算力和功能安全等级 关乎行车安全 [3] - 相比传统MCU SoC集成更多异构处理单元 结构更复杂 具有高性能、低功耗、小尺寸和高可靠性特点 能胜任多任务及复杂计算场景 [5] 市场规模与增长 - 全球智能座舱市场规模从2021年331.6亿美元增至2024年706.3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28.66% 预计2030年达1484.1亿美元 [8] - 中国智能座舱市场增速更高 从2021年76.3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173.8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31.58% 预计2030年达548.1亿美元 [8] - 2024年中国乘用车前装座舱域控制器搭载量达673.19万辆 搭载率从2023年17.56%提升至29.37% [8] - 10-25万元价格区间域控搭载率从2022年9.01%跃升至28.42% 增长达2.58倍 [8] 技术发展路径 - 智能驾驶加速向L3级渗透 L3级自动驾驶于2024年进入落地元年 预计2025年起渗透率显著提升 [9] - L4级完全自动驾驶处于区域性测试与商业化试点阶段 预计2024-2027年全球L4级渗透率从0.1%加速提升至4.4% [9] - 智驾SoC芯片按AI算力分为三级:大算力芯片(100+ TOPS)支持城市NOA和高阶功能 中算力芯片(20-100 TOPS)多用于高速NOA 小算力芯片(2.5-20 TOPS)主打高性价比 [9] - 舱驾一体SoC成为新趋势 英伟达Thor、高通8775等量产将推动硬件成本降低20%-30% [14] 企业布局模式 - 新势力车企普遍采用自研模式:特斯拉2019年推出FSD芯片(144TOPS) 2024年升级至FSD 2.0(算力提升5倍) 蔚来2023年发布5纳米神玑NX9031 小鹏2024年"图灵芯片"流片成功 [10] - 传统车企通过合资合作布局:吉利联合安谋科技成立芯擎科技 北汽与Imagination合资成立核芯达 长安与地平线合资成立长线智能 [12] - 上汽、长城通过战略投资地平线、黑芝麻等头部企业 形成覆盖高、中、低端车型的生态布局 [12] 市场竞争格局 - 智能座舱芯片市场外资仍占主导 2024年高通、AMD和瑞萨三家外资企业共同占据85%市场份额 其中高通以70%市占率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12] - 国产芯片供应商迅速崛起 市占率从2023年不足3%大幅提升至2024年超过10% 芯擎科技2024年排名跃升至全球第四 市场份额从1.6%增长至4.8% 增幅高达300% [12] - 自动驾驶SoC芯片市场英伟达装机率从2023年34.4%提升至2024年39.8% 特斯拉从32.6%回落至25.1% [13] - 国产芯片表现亮眼 华为昇腾610和地平线J5的装机率分别跃升至9.5%和5.1% [13] 未来发展趋势 - 技术迭代加速 高算力与低功耗成核心驱动力 2025年国产芯片算力突破500TOPS 未来两年向1000TOPS以上迈进 [14] - 先进制程(7nm/5nm)和异构计算架构普及显著降低功耗 征程6系列能效比达150TOPS/W 较前代提升40% [14] - 国产化替代提速 市占率有望从2024年55%提升至2028年70%以上 [15] - 头部企业通过"芯片+算法+工具链"全栈布局构建生态优势 地平线"天工开物"开发平台缩短车企开发周期6个月以上 [15] - 高阶智驾功能向10-15万元主流市场渗透 2025年比亚迪10万元级车型搭载城市NOA功能 [16] - 预计2028年中国L2级及以上智能汽车销量突破2720万辆 带动SoC芯片市场规模超1000亿元 [16]
理想、比亚迪降速,8月国产新能源全面乱战
钛媒体APP· 2025-09-06 08:27
市场格局变化 - 新能源车企呈现"一超多强"三梯队格局 比亚迪以37.15万辆月销量保持绝对领先[2] - 第二梯队车企加速追赶 吉利和上汽连续6个月销量突破10万辆 长安和奇瑞具备月销10万辆能力但稳定性不足[2] - 新势力阵营出现剧烈洗牌 零跑以57066辆月销量连续5个月领跑 理想从去年榜首跌至28529辆的垫底位置[1][5][21] 品牌表现分析 - 月销破万品牌数量持续增加 26个已知销量品牌中仅6个未破万[6] - 蔚来乐道车型实现爆发式增长 从不足6000辆跃升至16434辆[6] - 比亚迪高端化面临挑战 仰望系列月销仅405辆 腾势N7改款降价8万元[25] 销量目标完成度 - 小鹏汽车前8个月完成年度35万辆目标的78%[8] - 比亚迪仅完成550万辆年度目标的一半 未来4个月面临巨大压力[9] - 理想和广汽埃安进度严重滞后 仅完成年度目标的38%[9] 新车发布动态 - 8月成为新车发布大月 华为与上汽合作品牌"尚界"H5预售18小时小订达5万辆[13] - 理想i8发布后因碰撞测试争议迅速调价 Max版降1万元 Ultra版降2万元[13] - 小鹏新P7上市7分钟大定突破1万辆 蔚来新ES8起售价下调至41.68万元[13] 出海战略推进 - 奇瑞海外交付12.94万辆保持领先 比亚迪海外销量达88289辆稳步增长[17] - 比亚迪泰国工厂生产的电动车首次出口欧洲 超过900辆发往英德比三国[16] - 蔚来计划2025-2026年进入新加坡等三个新市场 并将推出首款右舵车型[16] 企业战略调整 - 零跑凭借低价策略实现逆袭 上半年净利润300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21] - 广汽埃安向华望汽车增资6亿元 试图通过高端品牌反向带动主品牌[31] - 东风集团拟私有化退市 同时推动岚图汽车以介绍方式登陆港股[14]
蔚来-SW(09866.HK):整车销量稳增+费用优化 换电业务轻资产转型可期
格隆汇· 2025-09-06 03:16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310.4亿元 同比增长13.5% 归母净亏损120.32亿元 亏损同比扩大15.9% [1] - 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190.1亿元 同比增长9.0% 环比增长57.9% 归母净亏损51.41亿元 与24Q2亏损规模相近 较25Q1亏损68.91亿元有所收窄 [1] 整车业务分析 - 25Q2整车业务收入161.4亿元 同比增长2.9% 环比增长62.4% 毛利率10.3% 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 环比微增0.1个百分点 [2] - 当季销量7.2万辆 同比增长25.6% 环比大幅增长71.2% 低价格带车型L60/ES6/ET5占比达23.7%/23.3%/19.5% [2] - 单车ASP降至22.4万元 同比下滑18.1% 环比下降5.2% 主要受低价格带车型占比提升影响 [2] 其他业务表现 - 25Q2其他业务收入28.7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62.6% 环比增长37.1% 毛利率8.2% 同环比显著提升20.4/12.7个百分点 主要受益于技术服务收入增加 [2] 费用管控成效 - 25Q2销售及管理费用39.7亿元 费率20.9% 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环比大幅下降15.7个百分点 [3] - 研发费用39.7亿元 费率15.8% 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10.6个百分点 [3] - 经调整净亏损41.3亿元 同比降幅扩大至9.0% 环比降幅提升至34.3% [3] 战略合作进展 - 与宁德时代共建全球最大换电网络 推进换电标准统一 宁德时代拟以不超过25亿元对蔚来能源战略投资 [4] - 与科大智能签署战略协议 计划三年内合作建设不少于500座一体化超充站 预计总投资额20亿元 [4] - 通过多方合作推动换电业务向轻资产模式转型 降低重资产投入依赖 提升运营效率与资产周转能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