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09988)

搜索文档
国海证券晨会纪要-20250716
国海证券· 2025-07-16 09:03
报告核心观点 - 腾讯控股核心业务延续增长韧性,AI 生态价值待释放,维持“买入”评级 [2][3] - 海外两机需求爆发,铬盐、高温合金及零部件迎来机遇,维持高温合金行业“推荐”评级 [2][6] - 阿里巴巴加大即时零售投入,利润短期承压,但云计算业务加速增长且非核心业务持续减亏,维持“买入”评级 [2][18] - 利民股份核心产品景气回升,中报业绩预计同比大幅改善,维持“买入”评级 [2][24] 腾讯控股点评报告 主要财务指标前瞻 - 预计 2025Q2 营收 1796 亿元(YoY+11%),增值服务 883 亿元(YoY+12%),游戏业务 564 亿元(YoY+16%)、社交网络 319 亿元(YoY+5%),在线广告业务 357 亿元(YoY+20%),金融科技和企业服务 536 亿元(YoY+6%) [3] - 预计 2025Q2 毛利率 55%(YoY+2.0pct),毛利润 994 亿元(YoY+16%);NON - IFRS 经营利润 672 亿元,同比增长 15%;NON - IFRS 归母净利润 630 亿元,同比增长 10%;NON - IFRS 经营利润率 37%(YoY+1.1pct)、NON - IFRS 归母净利率 35%(YoY - 0.5pct) [3] 各业务表现 - 游戏预计 2025Q2 营收同比增长 16%,国内/海外分别增长 16%/17%,国内长青游戏表现稳健,《三角洲行动》双端流水攀升,海外射击手游流水强劲,Supercell 前期递延收入确认 [4] - 营销服务预计 2025Q2 营收同比增长 20%,受视频号、小程序、搜一搜广告带动,直营电商等行业投放良好,AI 赋能精准营销 [4] - 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预计 2025Q2 营收同比增长 6%,支付业务改善,理财小贷业务健康增长,云业务同比增速超 20%,微信小店电商技术服务费贡献提升 [4]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分别为 7296/7977/8697 亿元,NON - IFRS 口径归母净利润为 2523/2826/3144 亿元,对应 Non - IFRS 口径 EPS 为 28/31/34 元,对应 Non - IFRS 口径 PE 分别为 17/15/13X [5] - 给予 2025 年腾讯控股目标市值 5.1 万亿元人民币/5.6 万亿港元,对应目标价 610 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5] 海外两机行业动态研究 投资要点 - 海外两机订单量因 AI 数据中心等需求增长而大幅提升,但交付量受交付时长等因素限制,后续交付量有望大幅提升,中国供应链有望在材料和零部件端受益 [6][7] 燃气轮机企业情况 - 西门子能源截至 2025 年一季度末,燃气轮机累积在手订单 29GW,预留订单 21GW,2025 年一季度业务订单 70 亿欧元(同比翻倍),累积在手订单 520 亿欧元,营收 32 亿欧元(同比 +19%),计划扩产 30% [8] - GE Vernova 截至 2025 年一季度末,燃气轮机累积在手订单 29GW,预留订单 21GW,预计年底累积在手订单和预留订单达 60GW,能源设备累积在手订单 139.2 亿美元(较 2024 年底增长 11.7%),产能排期至 2028 年,交付能力逐步提升 [9] - 三菱重工 2024 财年燃气轮机业务新增订单 14744 亿日元(较 2022 财年增长 77%),营收 7970 亿日元,重型燃气轮机订单创历史新高,累积在手订单 48 台,计划扩大全球产能 30% [10] 航空发动机企业情况 - GE 航空航天截至 2025 年一季度末,商用发动机设备类在手订单 116.5 亿美元,服务类在手订单 1421.0 亿美元,LEAP 发动机在手订单 10000 台,预计 2025 年交付数量增长 15% - 20% [11] - 罗罗宽体发动机装机市场份额提升,2024 年新增大型发动机订单 494 台(较 2022 年增长 229%),累积在手订单 1843 台(较 2022 年底增长 44%),交付 278 台(较 2022 年增长 46%),公务航空发动机交付量增长,计划年底维修服务量增加 50% [12] 海外供应链及国内企业机遇 - Howmet 2025 年一季度发动机产品收入 9.96 亿美元(同比增长 13%),利润率提升,备件需求强劲,预计未来营收增长 [13] - ATI 2025 年一季度商用发动机营收 4.21 亿美元(同比增长 35%),利润率提升,预计 2025 年商用发动机销售额增长 15% - 20%,国防业务维持高个位数增长,投入新产能 [14] - 国内高温合金材料及“两机”零部件相关公司迎来机遇,如振华股份等,部分企业已与海外客户有合作协议 [15] 阿里巴巴点评报告 财务指标前瞻 - 预计 FY2026Q1 总营收 2490 亿元(YoY+2%,QoQ+5%),经调整 EBITA 同比下降 15%至 382 亿元,经调整 EBITA margin 为 15% [18] - 淘天集团 + 本地生活集团预计营收 1480 亿元(YoY+12%),经调整 EBITA margin 为 27%;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预计营收 348 亿元(YoY+19%,QoQ+4%),经调整 EBITA margin 为 - 8%;云智能集团预计营收 325 亿元(YoY+22%,QoQ+8%),经调整 EBITA margin 为 8% [18] 各业务板块情况 - 淘天集团 FY2026Q1 GMV 同比增长 5.6%,货币化率改善,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 10.5%至 885 亿元,但淘宝闪购投入加大,利润短期承压,预计淘天集团 + 本地生活集团经调整 EBITA 同比下降 18%至 398 亿元 [19] - 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 FY2026Q1 营收同比增长 19%至 348 亿元,国际零售商业营收 284 亿元(YoY+20%),国际批发商业营收 64 亿元(YoY+15%),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影响可控,亏损环比收窄 [20] - 云智能集团 FY2026Q1 营收同比增长 22%至 325 亿元,AI 驱动云收入增长,战略聚焦公有云与盈利能力提升,预计经调整 EBITA 为 27 亿元 [21]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 预计 FY2026 - 2028 财年营收分别为 10396/11607/12774 亿元,Non - GAAP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425/1678/1940 亿元,对应 Non - GAAP P/E 为 12.9x/11.0x/9.5x [22] - 给予 2026 财年阿里巴巴目标市值 22764 亿元,对应目标价 119 元人民币/131 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22] 利民股份公司点评 事件 - 2025 年 7 月 14 日,公司公告 2025H1 预计归母净利润 2.60 - 2.80 亿元,同比增长 719% - 782%,2025Q2 预计归母净利润 1.52 - 1.72 亿元,同比增长 280% - 330% [24] 投资要点 - 2025H1 业绩改善因主要产品销量和价格上涨、毛利率提升及参股公司业绩上涨带来投资收益增加,主要产品市场占有率高,需求旺盛,下半年杀菌剂产品需求有望支撑景气上行 [25] - 公司积极布局合成生物学、AI + 农药创制,与多家公司合作开展研发,加速创新成果转化 [26]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 预计 2025/2026/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48.75、52.50、56.07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02、5.73、6.47 亿元,对应 PE 18、16、14 倍,维持“买入”评级 [26]
H20近期变化+超节点与MoE交集+AI应用拐点
2025-07-16 08:5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光通信、算力基建、PCB、互联网传媒与AI、云计算、科技行业、TMT板块 - **公司**:Meta、英伟达、博通、新易盛、世纪互联、鹏鼎控股、鼎泰高科、润泽科技、奥飞数据、科华英维克、万国数据、世纪互联、曙光、海光、软通动力、销售易、胜宏、沪电股份、华勤技术、美图、快手、凯英网络、世纪华通、巨人网络、腾讯、哔哩哔哩、世荣股份、焦点科技、金山云、阿里巴巴、旭创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海外大厂AI投入加速且算力方案多元化**:Meta计划2026年上线超1GW AI集群,北美厂商构建超大规模AI集群,采用英伟达Blackwell及自研ASIC芯片,包括内部和外部扩展[1][4] 2. **模型训练对算力和网络需求强劲**:Grok Four及GPT Five等模型迭代频繁,MOE和PD分离架构创新推动算力与模型迭代[1][5] 3. **AI推理对硬件带动作用显著增强**:TOKEN消耗快速增长,新架构使增加通信提升系统性能成主流,推动硬件需求增长[1][6] 4. **光通信产业链呈现三大趋势**:800G向1.6T迭代加速,大模型架构优化增加通信提升性能,硅光技术渗透重构产业链价值,中际旭创、新易盛等企业受益[1][7] 5. **国产算力基建投资前景广阔**:大厂上修全年资本开支,订单和产能增长预计在二三季度显现,华为推出384超节点方案缓解芯片供给担忧,关注IDC板块投资机会[1][8] 6. **市场担忧基本消除,关注IDC产业链上下游**:重视海外链大涨对A股本土专用机械的影响,关注机房、电源和液冷等环节,国内ITC产业上下游仍具较大投资机会[1][9] 7. **鹏鼎控股服务器相关业务加速发展**:泰国工厂投产预计带来至少20亿产值,HDI更高阶SLP业务加速推进,消费电子制造能力向算力方向迁移[3][16] 8. **鼎泰高科受益于AI需求**:订单逐月创新高,高端涂层钻针占比提升至40%,规模效应和技术优势推动全球市占率持续提升,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增速远高于收入增速[3][20][21] 9. **华勤科技在AI服务器市场表现突出**:自2023年下半年放量,增速连续几年翻倍,2024年营收接近200亿,预计2025年至少翻倍至400亿,客户层级优质,有望继续高速增长[19] 10. **A股和港股互联网传媒与AI投资机会集中在云计算和有商业化兑现能力的AI应用**:关注已实现收入兑现的公司,国内情绪消费、陪伴、社交媒体广告变现、教育等场景易实现AI变现,生产力工具出海是重要方向[22] 11. **英伟达H20芯片放开对市场有重大影响**:预计2025年第三、四季度向中国市场交付约100万张,冲回45亿美元存货减值损失提升毛利率,带来约150亿美元收入增量,占年度收入增量5% - 10% [25][26] 12. **超级点与Moe架构创新推动科技行业发展**:如旭创公司中报增长50%,表明通信领域创新重要,不依赖传统模式,是海外关注重要因素[29][30] 13. **TMT板块未来注重底层技术与应用场景结合**:高频要求增加但总体数量减少,中长期质量提升,新兴领域如3D打印、脑机接口等将成重要增长点[35]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新易盛业绩预告超出预期,RDC公司如世纪互联上调全年指引,国产模型端多模态能力更新频繁**[2] 2. **硬板PCB市场在高密度板材方面发展迅速,某公司收购永丰资产后加速推进,在苹果供应链表现出色,预计受益于消费级SoC芯片技术进步和折叠屏趋势**[17][18] 3. **当前A股和港股互联网传媒与AI投资在AI应用领域各细分场景的具体公司**:AI创意行业的美图、快手;AI陪伴场景的凯英网络等;AI广告场景的腾讯、哔哩哔哩;AI教育的世荣股份;焦点科技在跨境电商场景利用AI技术[22] 4. **云计算领域具有自有场景优势的互联网企业投资价值**:金山云依托小米和金山集团需求,PS估值约2.6倍有安全边际,阿里巴巴云计算业务加速,但电商及外卖业务可能面临补贴高峰期预期下修风险[23] 5. **2024 - 2025年海外市场景气度对通信和光器件行业影响体现为市场驱动因素变化,不再仅依赖特定公司或区域,受全球多样化创新推动**[31] 6. **当前科技股投资中阿尔法和贝塔的角色,应关注具有阿尔法属性的公司**:阿尔法代表通过创新和独特优势获超额收益,贝塔指随大盘波动收益,应关注超级计算链、MOE等有独特创新能力的公司[32] 7. **算力领域近期关键创新及未来趋势**:Deepseek大模型、MOE架构、硅光计划等创新提升推理能力和推动算力平权,存算一体、光电混合、3D打印等技术未来两三年成重要趋势[33] 8. **当前高景气度下数据表现与股价调整关系**:存在矛盾,应关注MOE架构、硅光计划及超节点技术等结构性变化决定的长期价值[34] 9. **科技股标的选择建议**:关注robotaxi、roboone及3D打印领域小型企业,关注阿里巴巴、腾讯、小米等龙头企业业务发展动态[36]
弘则科技 即时零售大战何时是底?
2025-07-16 08:5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即时零售、外卖、广告、电商、酒旅 - **公司**:阿里巴巴、美团、腾讯、京东、小红书、B站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即时零售竞争现状及公司策略 - **阿里**:核心战略是赋能电商流量和业务推动增长,宣布500亿补贴计划,目标是赢得即时零售战争;实施订单量测试、加大补贴力度、优化用户体验等措施;整合飞猪、饿了么等部门打造淘天大消费入口;将重心从单量增长转向用户行为指标;补贴资金或含电商事业部预算和营销费用挪用,新增投入预计200 - 250亿[1][2][5][12][13][18] - **美团**:采取防守策略,补贴集中在餐饮领域,特别是下沉市场和二三线城市,通过0元购和大额外卖券等方式防守外卖市场份额;上周六单量达1.5亿,短期内略占优势,但长期面临挑战[1][2][14] - **京东**:2024年2月挑起零售大战,因现金流及重投入问题胜算较低,6月减弱补贴力度,外卖单量从5月最高接近2500万单降至近期1000 - 1500万单左右,涉足酒旅及海外半托管等领域发展前景不明朗[15][24] 腾讯举措及逻辑 - **股票回购**:显示公司管理层对未来发展的信心,有助于稳定股价并提振投资者信心[6] - **广告行业布局**:二季度表现稳健,电商、网服、短剧板块投入增加,小红书和视频号表现突出,B站受益于国家补贴及自身广告增速强劲;逻辑是多元化收入来源、技术驱动增长[4][6] 外卖行业补贴政策和执行情况 - **饿了么**:周六进行单单值峰值测试,加大补贴力度致订单量增长,但配送出现混乱,通过加班处理;在非一线城市对骑手配送投入较大,并优化招聘、路线安排及APP流畅度[8] - **美团**:看到饿了么冲单速度后增加补贴,显示快速响应和强大执行能力;骑手配送费用有波动,可能与大学生放假及众包供应充足有关[8] - **淘宝闪购**:每周六进行相关补贴,力度一般不大,现阶段注重用户心智建立,通过外卖高频入口提升品牌认知度[8][9] 即时零售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潜力 - **市场增长**:近年来显著增长,美团闪购业务订单量2023年增长20% - 25%,从2023年的3%增至2024年初的30%[25] - **城市维度**:一线和二线城市占70%的GMV,下沉城市占30%,下沉城市2024年第四季度订单增速30% - 35%,一线和二线城市保持在20%左右[25] - **品类维度**:商超、便利店和闪电仓占80%的订单量,鲜花占10%,3C数码为3% - 5%,未来增长潜力较大的品类包括3C数码和母婴宠物[25] - **渗透率**:美团2024年线下拓展放缓,商超和闪电仓渗透率达到60% - 70%,鲜花供给上翻率美团60%、饿了么50%,进一步提升渗透率面临地域、品牌等挑战[25] - **协同效应**:近场电商与远场电商之间的协同效应影响市场发展,如阿里协同商家管理库存及价格体系、搭建前置仓有助于提升市场空间[25]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淘宝闪购对淘天电商活跃度的拉动**:对淘天电商活跃度拉动增长约15% - 20%,新增活跃用户中电商主站留存率可能达到25% - 30%,拉新成本比可能为5:1(未完全确定)[19][26] - **淘宝应对“薅羊毛”现象的策略**:采取递减补贴券策略,有效减少平台因大额补贴产生的亏损[27] - **淘宝闪购与美团策略差异**:淘宝闪购希望通过与品牌商合作建设和管理仓库实现线上线下库存一体化,美团更多专注于改造线下供给端建立闪电仓提升配送速度和服务质量[28][29] - **淘宝供应链举措**:与B端品牌商合作建设地区仓库,优化库存管理和数据线上管理;赋能线下门店,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管理[30] - **淘宝协同效应案例**:全棉时代产品与飞猪酒店业务、闪购业务协同,提高产品销售量,增强业务板块联动性[31] - **会员运营**:当前互联网平台进入聚焦会员运营阶段,美团去年12月升级会员体系,阿里巴巴加强88VIP会员运营,各平台今年重心放在会员运营上提升流量活跃度[22] - **淘天猫超级88节活动**:每月8号和18号针对部分商品提供8.8折优惠,向8万VIP用户发放更多优惠,旨在改变大促节奏,提升用户活跃度,增加主站流量,前置消费,提高主站GMV[21] - **阿里巴巴即时零售板块发展情况**:竞争持续,目前处于接近底部水平,整体估值约1350 - 1400亿人民币,加上云业务今年预计增速20%,市场此前预期偏悲观但实际情况较好[23]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2.77%;AI智能体安全标准全球首发,数字智能应用加速合规拓展——《投资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6 07:47
宏观经济与市场表现 - 6月美国CPI环比增长0.3%,未经季节性调整的同比增长2.7% [1] - 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纳指涨0.18%,道指跌0.98%,标普500跌0.4% [1] - 英伟达股价涨超4%,市值单日增加161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605亿元) [1] - 中概股普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2.77%,百度、阿里涨超8%,哔哩哔哩涨超7% [1] - 国际贵金属期货下跌:COMEX黄金跌0.85%至3330.50美元/盎司,白银跌1.95%至37.99美元/盎司 [1] - 国际油价小幅下跌:美油跌0.34%至66.75美元/桶,布油跌0.52%至68.85美元/桶 [1] - 欧洲三大股指全线下跌:德国DAX跌0.42%,法国CAC40跌0.54%,英国富时100跌0.66% [1] AI行业动态 - 全球首个《AI智能体运行安全测试标准》发布,由蚂蚁集团、清华大学、中国电信牵头编制 [2] - AI Agent具备自主性特征,未来有望在工业、教育、金融、零售、司法等行业率先落地 [3] - IDC预测2027年中国AI手机和AI PC市占率将分别超50%和80% [3] - 华为云具身智能产业联合创新中心在深圳启用,加速构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生态 [4] - 2025年或为人形机器人从0到1的关键时点,2026年具身智能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 [4] 智慧城市发展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发展现代化城市群、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安全工程 [5] - 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45.3万亿元,2020-2025年CAGR为25.2% [6] - 智慧城市概念股包括数字政通、大华股份、智微智能等 [6] 公司减持动态 - 恒锋信息控股股东计划减持不超过3%股份 [7] - 锦鸡股份第一大股东一致行动人拟减持不超过0.2717%股份 [7] - 昂立教育计划减持不超过2%回购股份 [7] - 方正科技股东拟减持不超过2.27%股份 [7] - 凌志软件多名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过2.1125%股份 [8] - 天元股份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及高管拟合计减持不超过1%股份 [8] - 三维天地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及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过4.07%股份 [8]
Why Alibaba Rallied Today
The Motley Fool· 2025-07-16 04:59
阿里巴巴股价表现 - 阿里巴巴股价周二大涨8 1% [1] 人工智能领域优势 - 公司不仅是电商和数字支付领导者 也是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企业 [1] - 开源模型Qwen被认为是最佳开源模型之一 在Live Bench等独立评分榜上接近或超过DeepSeek最新版本 [1] - Qwen最新模型上月跃居Hugging Face排行榜首位 成为当前性能最佳的开源模型 [4] 英伟达芯片供应影响 - 股价上涨与英伟达宣布可能恢复向中国供应H20 AI芯片有关 [2] - 英伟达周一晚表示已获得美国政府保证 将重新申请销售H20 GPU的许可并希望尽快交付 [3] - 4月英伟达被迫停止向中国供应专为中国市场修改的Hopper AI芯片版本H20 [3] 人工智能投资布局 - 投资AI初创公司Moonshot 其Kimi K2模型在软件编码任务上表现优于OpenAI和Anthropic的Claude模型 且成本更低 [5] 业务发展前景 - 公司在中国AI公司中处于领先地位 [7] - 核心电商业务仍是股价主要驱动力 但AI领域的芯片和人才优势有望转化为电商 云服务和数字金融业务的收入和利润增长 [7]
阿里巴巴-W(09988.HK):闪购投入致利润承压 云收入继续加速
格隆汇· 2025-07-16 02:17
阿里巴巴2026财年第一季度财报预测 整体业绩 - 预计1QFY26总收入同比增长2%至2478亿元,经调整EBITA利润率为16%,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2][3] - 收入增速放缓主要受高鑫零售和银泰剥离影响,经调整EBITA利润同比下降13%至392亿元[3] - 各业务收入增速:淘天集团9%、国际数字商业19%、云智能集团22%、本地生活10%、菜鸟-5%、大文娱5%[2][3] 淘天集团与本地生活 - 预计1QFY26 GMV同比增长6%,CMR同比增长11%,主要受益于全站推广和0.6%技术服务费贡献[2] - 闪购业务投入加大,峰值单量突破8000万,饿了么和飞猪并入中国电商事业群[2] - 淘天集团+本地生活集团合计EBITA预计为408亿元,同比下降16%,主要因闪购投入增加[2] 云智能集团 - 预计1QFY26收入同比增长22%,AI需求持续增长,利润率保持稳定[2] - AI布局加速:推出混合推理模型Qwen3、Embedding系列模型,适配苹果MLX框架[2] - 夸克"深度搜索"产品推动MAU达1.56亿(截至6月)[2] 国际数字商业(AIDC) - 预计收入同比增长19%,经调整EBITA率-6%,亏损同比大幅收窄[2] - 公司通过牺牲部分增速以提升盈利能力,受关税影响较小[2] 财务预测调整 - 上调FY2026-FY2028收入预测至10623/11490/12174亿元,调整幅度+1.0%/+2.2%/+0.8%,反映闪购业务增长[3][4] - 下调FY2026-FY2028经调净利预测至1388/1718/1954亿元,调整幅度-16.8%/-5.7%/-2.9%,因闪购投入挤压利润[3][4] - 当前估值对应FY2026年PE为13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3][4]
中证沪港深云计算产业指数上涨6.85%,前十大权重包含中科曙光等
金融界· 2025-07-15 22:01
指数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 中证沪港深云计算产业指数上涨6 85% 报2572 54点 成交额1276 5亿元 [1] - 中证沪港深云计算产业指数近一个月上涨6 81% 近三个月上涨12 07% 年至今上涨16 03% [1] 指数构成 - 中证沪港深云计算产业指数选取50只业务涉及云计算服务及硬件设备的上市公司证券 反映内地与香港市场云计算产业表现 [1] - 指数基日为2014年12月31日 基点为1000 0点 [1] - 十大权重股为新易盛(9 69%)、中际旭创(9 66%)、腾讯控股(8 97%)、阿里巴巴-W(8 68%)、中科曙光(6 34%)、金山办公(4 07%)、浪潮信息(3 58%)、金蝶国际(3 33%)、恒生电子(3 17%)、紫光股份(3 09%) [1] 市场分布 - 指数持仓市场板块分布: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52 47%、香港证券交易所占比25 33%、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21 90%、北京证券交易所占比0 30% [1] - 行业分布:信息技术占比48 81%、通信服务占比41 54%、可选消费占比8 68%、工业占比0 97% [2] 指数调整规则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 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2] 跟踪基金 - 跟踪SHS云计算的公募基金包括汇添富、天弘、华泰柏瑞等旗下多只指数型产品 [2]
港股通成交活跃股追踪 金山云近一个月首次上榜
证券时报网· 2025-07-15 21:46
港股通成交活跃股概况 - 7月15日港股通成交活跃股合计成交485.32亿港元,占当日港股通成交金额的32.19%,净卖出金额4.08亿港元 [1] - 阿里巴巴-W成交额为115.93亿港元,成交金额居首;其次是腾讯控股、美团-W,成交金额分别为65.87亿港元、63.15亿港元 [1] - 近一个月上榜次数最多的是阿里巴巴-W、腾讯控股,均上榜21次 [1] 个股表现 - 金山云为近一个月首次上榜,当日港股通成交额为41.33亿港元,成交净买入0.15亿港元,该股当日收盘上涨16.81% [1] - 腾讯控股成交金额65.87亿港元,净卖出8.31亿港元,最新收盘价517.50港元,日涨幅3.50% [1] - 美团-W成交金额63.15亿港元,净买入6.47亿港元,最新收盘价126.20港元,日涨幅4.38% [1] - 阿里巴巴-W成交金额115.93亿港元,净卖出0.03亿港元,最新收盘价113.50港元,日涨幅6.97% [1] - 小米集团-W成交金额42.78亿港元,净卖出5.25亿港元,最新收盘价57.65港元,日涨幅0.61% [1] - 中芯国际成交金额40.40亿港元,净卖出1.81亿港元,最新收盘价45.60港元,日跌幅1.83% [1]
链博会来了!宇树科技、英伟达等“顶流”将亮相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5 21:30
链博会概况 -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将于7月16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 主题为"链接世界、共创未来" [1] - 链博会将设置先进制造、智能汽车、绿色农业、清洁能源、数字科技、健康生活和供应链服务展区 共"6链1展区" [1] 参展企业 - 国内重要产业集聚地企业积极组团参展 如浙江人工智能产业链的宇树科技、强脑科技 湖北18家人形智能企业参展 [1] - 全球人工智能领军企业美国英伟达首次亮相链博会 该公司近期成为首家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的上市公司 [1] - 施耐德、联想集团、问界、高通、阿里巴巴等知名企业正为链博会紧锣密鼓筹备 [1] 人形机器人行业 - 湖北荆楚人形机器人有限公司首次参展 展示自研产品"荆楚一号" 希望通过链博会认识供应链上下游伙伴 [2] - 东土科技全资子公司北京光亚鸿道操作系统有限公司希望通过链博会拓展操作系统上下游生态合作 推动机器人产业智能化变革 [2]
智通港股通活跃成交|7月15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7-15 19:00
沪港通(南向)成交情况 - 阿里巴巴-W(09988)以75.09亿元成交额位居榜首,净卖出4.77亿元 [1][2] - 美团-W(03690)成交额38.52亿元,净买入8436.95万元 [1][2] - 腾讯控股(00700)成交额37.38亿元,净买入1.31亿元 [1][2] - 中芯国际(00981)成交额27.09亿元,净卖出5.09亿元 [2] - 小米集团-W(01810)成交额25.03亿元,净卖出1.16亿元 [2] 深港通(南向)成交情况 - 阿里巴巴-W(09988)以40.83亿元成交额居首,净买入4.75亿元 [1][2] - 腾讯控股(00700)成交额28.49亿元,净卖出9.62亿元 [1][2] - 美团-W(03690)成交额24.63亿元,净买入5.62亿元 [1][2] - 小米集团-W(01810)成交额17.75亿元,净卖出4.09亿元 [2] - 中芯国际(00981)成交额13.32亿元,净买入3.28亿元 [2] 其他活跃成交公司 - 金山云(03896)在沪港通成交27.28亿元(净卖出6999.15万元),深港通成交14.05亿元(净买入8535.39万元) [2] - 健康之路(02587)在沪港通成交20.65亿元(净买入3030.64万元),深港通成交8.00亿元(净买入2294.18万元) [2] - 石药集团(01093)在深港通成交6.41亿元,净买入1.77亿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