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同仁堂(600085)
icon
搜索文档
同仁堂: 同仁堂 关于高级管理人员辞任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8 17:13
张春友先生担任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期间勤勉尽责、恪尽职守,公司及董事会 对张春友先生在任职期间为公司的高质量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表示衷心感谢。 特此公告。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近日收到常务副总经理张春友 先生提交的辞任函,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 高级管理人员离任情况 | | | | | | 是否继 | | | 是否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原定任 | | 续在公 | | 在未履 | | | | | 离任 | 离任时 | | 离任 | | | | | | 姓 | 名 | | | 期到期 | 司及控 | | 具体职务 | | 行完毕 | | | | 职务 | 间 | 原因 | | | | | | | | | | | 日 | | 股子公 | 的公开 | | | | | | | | | | 司任职 | 承诺 | | | | | | 常务 | | | | | 担任同仁堂科技总 | | | | 张春友 | | 副总 | | | 是 | | 经理,拟任同仁堂 | | 否 | ...
同仁堂(600085) - 同仁堂 关于高级管理人员辞任的公告
2025-07-08 16:45
证券代码:600085 证券简称:同仁堂 公告编号:2025-021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高级管理人员辞任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 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 | | | | | | 是否继 | | 是否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离任 | 离任时 | 原定任 | 离任 | 续在公 | | 在未履 | | 姓 | 名 | 职务 | 间 | 期到期 | 原因 | 司及控 | 具体职务 | 行完毕 | | | | | | 日 | | 股子公 | | 的公开 | | | | | | | | 司任职 | | 承诺 | | 张春友 | | 常务 副总 | 2025/7/ | 2027/6/ | 工作 | 是 | 担任同仁堂科技总 经理,拟任同仁堂 | | | | | | 8 | 13 | 调整 | | | 否 | | | | 经理 | | | | | 科技董事 | | 注:同仁堂科技指公司控股子公司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 ...
巨头“抢滩”桦树汁背后:行业问题待解,相关标准已出台
新京报· 2025-07-04 22:11
行业动态 - 桦树汁成为饮料行业新热点,吸引汇源、大窑等巨头进入[1] - 白桦树汁凭借"营养丰富""配料干净"标签迅速走红,糖酒会上多个品牌亮相[1] - 行业出现品质不一、掺水现象、价格战等乱象[1] - "白桦树汁"2024年上半年搜索指数同比增长881.28%,环比增长106.29%,高点达90432[3] - 林源春白桦树汁在短视频平台4个月内卖出近1亿元[3] 企业布局 - 汇源推出NFC白桦树原汁,200ml*10瓶售价59.9元/箱(5.99元/瓶),采用60年树龄原料[2] - 汇源采用NFC原液锁鲜技术,从采集到加工仅6小时[2] - 大窑推出白桦树汁汽水,含≥2.5%白桦树汁,主打餐饮渠道[3] - 大窑采取"汽水+白桦树汁"差异化策略,落实"1+2+N"产品战略[3] - 中国农垦集团、北京同仁堂、京东京造等均已推出自有白桦树汁产品[3] 市场现状 - 行业处于"有品类无品牌"状态,缺乏主导市场的领导品牌[4] - 主要品牌包括林源春、泉阳泉、轻上、嘉桦等[3] - 林源春300ml*6瓶售价89元(14.48元/瓶)[10] - 泉阳泉300ml*12瓶售价94.9元(7.91元/瓶)[10] - 轻上245ml*10瓶售价37.9元(3.79元/瓶)[10] 价格趋势 - 桦树汁产品价格正在降低[11] - 泉阳泉产品从8.95元/瓶降至7.91元/瓶[11] - 轻上产品从3.99元/瓶降至3.79元/瓶[11] 行业规范 - 《天然白桦树汁》团体标准(T/CNHFA424―2025)于5月17日实施[9] - 标准首次定义"天然白桦树汁"感官要求、理化指标等[9] - 首次规范三萜和多酚总含量的科学测定方法[9] - 标准填补天然植物饮品领域制度空白,提供可量化品质标尺[10] 产品争议 - 汇源合作方林海公司曾因虚假宣传被罚2万元[5][6] - 该公司在京东宣传产品具有"缓解痛风疼痛""抗菌"等虚假功效[6][7] - 专家指出桦树汁主要成分是水,无明显特殊功效[8]
持续扩张、三度递表,同仁堂医养欲通过IPO还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3 19:49
公司概况 - 同仁堂医养为同仁堂集团旗下二级集团,成立于2015年,2024年6月完成股份制改制并更名,若上市将成为同仁堂集团第四家上市公司[1] - 按2024年总门诊及住院人次计,公司是中国非公立中医院医疗服务行业最大中医院集团,市场份额1.7%;按医疗服务总收入计排名第二,市场份额0.2%,占中医医疗服务行业总规模的46.5%[1] - 公司拥有12家自有线下医疗机构(均为营利性)、1家互联网医院及10家线下管理医疗机构(均为非营利性),业务覆盖线上线下多渠道[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9.11亿元、11.53亿元、11.75亿元,年内利润从-923.3万元扭亏为4263.4万元、4619.7万元[3] - 2022-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15.7%、18.9%、18.9%,净利率分别为-1.0%、3.7%、3.9%,盈利能力有待提升[6] - 2024年资产净值7.07亿元,商誉达2.63亿元占净资产37%,超出市场普遍认为30%的安全范围[7] 收购驱动增长 - 2022年收购三溪堂保健院及国药馆各65%股权后扭亏为盈,2022-2024年两家公司贡献收入占比21.9%、31.2%、31.8%,毛利占比44.8%、44.6%、41.3%[4] - 2024年收购上海承志堂(70%股权)和上海中和堂(60%股权),推动2025年前4个月医疗服务收入同比增长超3%[4] - 总就诊人次从2022年130万增至2024年300万,复合增长率51.9%;会员人数从2022年底43.6万增至2024年底74.0万,复合增长率30.2%[4] 负债与融资 - 负债率从2021年不足10%攀升至2024年45.2%,2022-2024年维持在40%左右[7] - 将收购企业股权质押给银行,截至2024年4月30日未偿还银行借款结余1.42亿元[7] - 计划通过IPO募资用于扩充医疗服务网络、提升服务能力、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营运资金[8] 行业竞争 - 中国非公立中医院数量从2019年2525家增至2024年3614家,市场竞争加剧[9] - 公司依托"同仁堂"品牌优势,2024年推广费占比0.2%显著低于行业0.5%-2.0%平均水平[9] - 计划2029年底前收购5家营利性医疗机构,重点布局北京、长三角、华中、大湾区等经济活跃区域[5]
同仁堂科技公司:中药飘香 京城消夏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02 15:35
产品展示与市场活动 - 公司携带应季产品如枇杷露、鲜制阿胶糕、香产品等亮相京城重大活动及夏日消费市场[1] - 在惠民大集活动中,公司"大健康板块"产品成为"团宠",展示香串、香囊、燃香、精油等100余个单品[2] - 产品结合中医药"药香同源"理念,开发安平香、安康香等五大系列,涵盖燃香、冷香、精油香薰等类型[2] - 枇杷露含30%枇杷鲜果原浆,即食阿胶糕多口味,吸引大量消费者购买[4] - 活动持续两周,走进街道社区等多元场景[4] 中医药文化推广 - 参与北京卫视《养生堂》"健康中国行"活动,主题为"夏至补肾阳"[6] - 展示夏季滋补产品如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等中成药,以及鹿角胶、阿胶糕等食品类产品[9] - 通过产品展示与体验互动传播中医药文化[9] - 在亚投行年会上展示阿胶传统制作技艺,包括"挂旗"等古法精髓[13] - 阿胶制作需90余天40余道工序,传承260年[13] 文创产品开发 - 将制药工艺与制香非遗结合,开发近200款具有安神、静心功效的产品[15] - 产品包括香串、香囊、燃香、精油等,成为亚投行年会热销爆款[13][15] - 文创产品融合东方文化元素与现代生活场景,受到国际嘉宾欢迎[15] - 香产品设计多样,包括香珠、手串、发簪、香牌等佩戴形式[2] 国际影响力 - 在亚投行年会上向国际嘉宾展示中医药文化,获得高度评价[11][13] - 国际嘉宾对阿胶制作技艺表示震撼,希望更多向世界宣传[13] - 产品改变了国际嘉宾对中药的传统认知,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优秀载体[15]
同仁堂: 同仁堂 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7-02 00:21
会议基本情况 - 现场会议将于2025年7月14日上午9:30在北京市东城区崇外大街42号同仁堂大厦5层会议室召开 [3] - 会议由董事长邸淑兵主持 [3] - 采用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 网络投票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进行 时间为当日9:15-15:00 [3] 公司治理修订议案 - 修订《公司章程》核心内容包括:取消监事会设置 将其职权移交董事会审计委员会 原监事会议事规则同步废止 [5] - 同步修订《股东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等11项制度 主要依据为《公司法》及证监会、交易所最新监管要求 [7][9][10][13][14][16] - 修订文件涉及累积投票制、对外担保、关联交易等关键领域 目标为优化内控体系并保护中小股东权益 [9][10][13][14] 人事变动 - 拟选举陈加富(现任总经理)和潘宝侠(现任总会计师)为第十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 采用累积投票制表决 [17][18] - 候选人具备医药行业管理及财务专业背景 陈加富曾任同仁堂科技总经理 潘宝侠有北控集团财务高管经历 [19] 信息披露 - 所有修订文件草案及对照表已于2025年6月28日披露于上交所网站 [5][7][9][10][13][14][16] - 会议文件包含11项议案 涵盖公司治理各核心环节的制度更新 [5][7][9][10][13][14][16]
同仁堂(600085) - 同仁堂 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2025-07-01 17:00
股东大会信息 - 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现场会议7月14日9:30于北京同仁堂大厦5层会议室召开[8] - 投票方式为现场和网络结合,网络投票7月14日,交易系统9:15 - 15:00,互联网9:15 - 15:00[8] 议案审议 - 需审议11项议案,含修订多项制度及选举非独立董事[4][9][10] - 多项修订制度于2025年6月28日披露并提交审议[11][15][19][23][24][27][28][32][33][36][37][40][41][44][45][48][49] 人员选举 - 拟选举陈加富、潘宝侠为第十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51] - 陈加富1968年生,现任总经理;潘宝侠1980年生,现任总会计师[53] 章程变更 - 修订后公司不再设监事会,职权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11]
研判2025!中国葡萄籽保健品行业产业链图谱、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消费者需求升级,葡萄籽保健品行业规模不断上涨[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01 09:03
行业概述 - 葡萄籽保健品是从葡萄籽中提取有效成分制成的保健食品,含有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及抗氧化物质,具有抗氧化、改善皮肤健康、保护心血管等功效 [3] - 产品形态包括片剂、胶囊、口服液等,按功效可分为抗氧化、抗衰老、调节免疫等类型,使用场景涵盖日常保健、美容养颜、运动营养等 [5] - 2019年中国市场规模为50亿元,2024年增长至9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2% [1][16] 产业链分析 - 上游为葡萄种植及提取环节,中国葡萄产量从2015年1316.41万吨增至2023年1616.61万吨,为原料供应提供保障 [10][12] - 中游生产环节采用溶剂提取法、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等技术提升提取物纯度,如原花青素(OPC) [10] - 下游销售渠道包括药店、专卖店及电商平台,线上线下融合趋势显著 [10][26] 政策环境 - 2023年《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提出拓展功能性食品市场,2024年《公共安全标准化筑底工程》完善保健食品标准体系 [6][9] - 2024年《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深化特殊食品注册改革,鼓励产品创新 [9] 竞争格局 - 国内主要企业包括汤臣倍健、康恩贝、同仁堂等,通过技术升级和品牌建设提升份额 [18][19] - 国际品牌如Nature's Way、NOW Foods参与竞争,小型企业通过细分市场创新突围 [18] 代表企业 - 汤臣倍健2025Q1营收17.92亿元(同比-32.29%),推出含PCC1成分的葡萄籽维生素C加E片 [19] - 康恩贝2024年特色健康消费品收入6.4亿元(同比+10.37%),主打葡萄籽提取物与维C/E复合配方 [21] 发展趋势 - 需求端:女性及18-35岁年轻群体占比达83.7%,推动产品多元化 [24] - 技术端:纳米技术、微封装技术提升产品吸收率,如汤臣倍健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发抗衰物质 [25] - 渠道端:电商与实体店融合加速,国际化布局增强 [26][27]
同仁堂医养三度递表港交所
搜狐财经· 2025-06-30 22:58
上市申请 - 同仁堂医养第三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中信证券为独家保荐人 [1] - 若成功上市,将成为同仁堂集团旗下第四家上市公司平台 [1] 业务概况 - 公司是一家中医医疗集团,提供中医医疗服务、标准化管理服务及医药产品 [5] - 已建立分级医疗服务网络,包括12家自有线下医疗机构、1家互联网医院及10家管理医疗机构 [5] - 依托"同仁堂"品牌及优质药品,整合大量线上线下医疗资源 [5] 市场地位 - 按2024年总门诊人次及住院人次计,是中国非公立中医院医疗服务行业最大的中医院集团,市场份额1.7% [5] - 按2024年医疗服务总收入计,占中国中医医疗服务行业市场总规模的46.5% [5] 收入结构 - 2023年度医疗服务收入约9.95亿元,管理服务收入约960万元,健康产品及其他产品销售收入约1.38亿元 [5]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度收入分别为9.11亿元、11.53亿元、11.75亿元人民币 [5] - 同期年内利润分别为-923.3万元、4263.4万元、4619.7万元人民币 [5]
同仁堂医养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核心收入来自同仁堂中医医院
证券时报网· 2025-06-30 22:19
公司概况 - 同仁堂医养为同仁堂集团旗下二级集团,成立于2015年,2024年6月完成股份制改制 [1] - 公司依托"同仁堂"品牌,通过投资并购、合作共建等方式,在北京、浙江等地布局20余家线下医疗机构 [1] - 公司构建"连锁医院、基层连锁医疗机构、互联网医院"的分级诊疗服务网络 [1] 收入结构 - 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和三溪堂保健院贡献大部分收入,2021-2023年占比分别为70.1%、59.5%、65.1% [2] - 医疗服务收入占比超80%,2021-2023年分别为4.5亿元(95.8%)、5.96亿元(85.5%)、7.31亿元(81.6%) [2] - 健康产品及其他产品收入爆发式增长,2021-2023年分别为530万元(1.1%)、8770万元(12.6%)、1.38亿元(15.4%) [2] 财务表现 - 收入从2021年4.7亿元增至2023年8.9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38% [3] - 毛利从2021年7922.9万元增至2023年1.9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56.2% [3] - 2023年实现盈利4459万元,此前两年为亏损状态 [3] 战略规划 - 未来将发挥中医药优势,构建"中医+"特色服务体系 [1] - 目标成为国内领先的医养健康产业集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