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发科技(600143)

搜索文档
金发科技(600143) - 金发科技股东减持股份结果公告
2025-07-09 17:01
减持计划 - 2025年3月21日披露减持计划,熊海涛拟减持不超26,360,000股,不超总股本1%[3] - 2025年4月25日至7月8日累计减持26,359,900股,占总股本0.9998%,计划实施完毕[3] 持股情况 - 减持前熊海涛持股69,601,359股,占总股本2.6398%,与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占8.2015%[3] - 减持后熊海涛持股43,241,459股,持股比例1.6400%,与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占7.2017%[9] 减持详情 - 减持价格区间10.26 - 11.22元/股,总金额281,813,207.50元[7] - 实际减持与计划、承诺一致,达最低数量,未提前终止[10]
7月7日晚间重要公告一览
犀牛财经· 2025-07-07 18:10
业绩预增 - 皖维高新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35亿元至2.65亿元,同比增长81.34%至104.48%,扣非净利润2.23亿元至2.53亿元,同比增长89.37%至114.85% [1] - 翔港科技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7500万元至8500万元,同比增长410%至478%,扣非净利润7400万元至8400万元,同比增长501%至582% [9] - 隆鑫通用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0.05亿元至11.2亿元,同比增长70.52%至90.03%,扣非净利润9.65亿元至10.8亿元,同比增长70.35%至90.65% [9] - 乐鑫科技预计上半年营业收入12.2亿元至12.5亿元,同比增长33%至36%,归母净利润2.5亿元至2.7亿元,同比增长65%至78% [11] - 我乐家居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8000万元至9900万元,同比增长76.08%至117.90%,扣非净利润6600万元至8100万元,同比增长162.41%至222.05% [13] - 川金诺预计上半年营业收入16.5亿元至18.5亿元,同比增长21.02%至35.69%,归母净利润1.68亿元至1.88亿元,同比增长152.25%至182.28% [20] - 邦基科技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6250万元至7050万元,同比增长166.77%至200.91%,扣非净利润6080万元至6880万元,同比增长195.55%至234.44% [24] - 瑞芯微预计上半年营业收入约20.45亿元,同比增长约64%,归母净利润5.2亿元至5.4亿元,同比增长185%至195% [26] - 国货航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1.87亿元至12.67亿元,同比增长78.13%至90.14%,扣非净利润11.27亿元至12.37亿元,同比增长71.81%至88.58% [44] 业绩预降 - 森林包装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200万元至300万元,同比下降58.64%至72.42%,扣非净利润2050万元至3050万元,同比下降62.23%至74.61% [18] 业务进展 - 金冠电气中标南方电网及广西电网项目,中标金额4281.23万元,占2024年营收5.76% [2] - 安凯客车6月汽车销量964辆,同比增长37.88%,其中大型客车销量同比增长121.33%,中型客车销量同比增长25.60%,轻型客车销量同比下降28.36% [4] - 大秦铁路6月大秦线货物运输量3242万吨,同比增长5.29%,日均运量108.07万吨,1-6月累计运输量18873万吨,同比减少2.17% [5] - 万邦德子公司WP107口服溶液用于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试验获批准 [6] - 济川药业子公司小儿便通颗粒注册申请获受理,该药品为中药1.1类新药 [7][8] - 神农集团6月销售生猪21.90万头,销售收入3.85亿元,商品猪销售均价14.35元/公斤,较5月下降0.55%,1-6月累计销售生猪153.95万头,销售收入25.04亿元 [14] - 四维图新与北汽新能源签署泊车软件开发合同 [15] - 金发科技40亿元中期票据注册申请获准,注册额度有效期2年 [15] - 日月股份拟出资6000万元参与设立参股公司,占比5%,参股公司注册资本12亿元 [16] - 白云机场6月旅客吞吐量644.99万人次,同比增长11.74%,其中国际航线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长19.29%,货邮吞吐量20.44万吨,同比增长2.38% [21] - 渝农商行获得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资格 [22] - 天银机电取得一项发明专利证书,专利名称为制冷压缩机的电机起动保护器的接线盒防护装置 [27] - 戴维医疗子公司一次性使用胃管注册申请获受理,该产品为II类医疗器械 [30] - 海思科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获深交所受理 [30] - 兴业科技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注册资本由2.92亿元变更为2.96亿元 [31] - 亚光科技聘任李基为副总经理 [34] - 华如科技因串通投标被暂停空军采购资格 [35] - 新里程董事长被留置并立案调查,所涉事项与公司无关 [36] 分红计划 - 福能股份拟每股派现0.31元,共计派发现金红利8.62亿元 [38] - 映翰通拟每10股派现2元 [40] - 金山办公拟每10股派现8.99元 [41] - 键凯科技拟每10股派现1.50元 [43] 风险警示 - 天茂集团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为*ST天茂,涨跌幅限制为5% [44] - *ST紫天复牌并被叠加退市风险警示,日涨跌幅限制为20% [45] 股东减持 - 合锻智能股东合肥建投拟减持不超过1%公司股份 [33] - 普路通股东陈书智和张云拟合计减持不超过5%公司股份 [46]
金发科技(600143) - 金发科技关于中期票据注册申请获准的公告
2025-07-07 16:30
中期票据发行 - 公司申请注册发行不超40亿元中期票据获通过[1] - 收到《接受注册通知书》,注册金额40亿,有效期2年[1] - 由招行和民生银行联席主承销[1] - 注册期内可分期发行,发行需备案并披露结果[2] - 公司将择机发行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2]
金发科技(600143) - 金发科技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进展公告
2025-07-02 16:02
回购方案 - 首次披露日为2024年7月29日[2] - 实施期限为2024年7月27日至2025年7月26日[2] - 预计回购金额3亿至5亿元[2] 回购进展 - 累计已回购股数6197.94万股,占比2.35%[2] - 累计已回购金额45139.27万元[2] - 实际回购价格区间6.31元/股至9.58元/股[2] 价格调整 - 原上限不超9.58元/股,调整后不超9.48元/股[3][4] - 调整起始日为2025年6月18日[4] 近期情况 - 2025年6月未实施回购[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支付451392733.51元(不含费用)[5]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改性尼龙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市场规模及前景展望:下游应用领域持续拓展,改性尼龙规模突破百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01 09:10
改性尼龙行业概述 - 改性尼龙是通过添加填料或增强剂对尼龙进行改性处理的工程塑料,具有优异机械性能、耐热性和加工性能,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器及机械制造等行业 [1][5] - 改性方式包括填充改性、共混改性、交联改性、形态控制和层化处理,主要产品包括增强尼龙、阻燃尼龙、透明尼龙、耐磨尼龙等 [3][5] - 材料特性包括高强度、高机械模数、耐磨损、耐疲劳、耐化学药品、抗电性、耐燃性及尺寸安定性佳 [7] 行业发展历程 - 中国改性尼龙行业始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依赖进口技术和原料,应用集中在纺织、机械零件等传统领域 [8] - 90年代家电、汽车等行业兴起推动需求增长,企业开始引进国外技术实现玻纤增强尼龙、阻燃尼龙国产化 [8] - 2010年后进入技术创新阶段,产品向高性能、多功能、绿色化发展,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参与全球竞争 [8] 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改性尼龙市场规模从2017年41.76亿元增长至2024年102.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3.62% [1][17] - 全球市场规模从2017年89.99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156.7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8.25% [16] - 中国尼龙产量2024年达459万吨,同比增长6.25%,为改性尼龙提供坚实原料保障 [12]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为尼龙基础材料(二元酸、二元胺)和改性添加剂,中游为各类改性尼龙产品,下游应用于电子电器、汽车部件、机械工业等领域 [10] - 汽车领域需求显著,2023年中国汽车产量突破3000万辆,2025年1-5月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0.9%,轻量化趋势推动以塑代钢 [14] 竞争格局 - 行业呈现"大企业主导高端市场、中小企业深耕细分领域"格局,技术壁垒和下游认证为核心竞争要素 [20] - 主要企业包括金发科技、恒申新材、神马股份等,其中金发科技2024年改性塑料营收320.75亿元(+18.95%),恒申新材化工营收17.46亿元(+19.51%) [20][23][25] 技术发展趋势 - 高性能增强:晶须增强和碳纤维增强技术提升力学性能,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 [27] - 合金化:与聚烯烃、弹性体等复合改善韧性、降低吸水性 [28] - 纳米技术:纳米填料提升刚性、耐磨性及阻燃性,应用于电子封装等领域 [29][30] - 环保阻燃:无卤阻燃尼龙(磷系、氮系)替代传统卤系阻燃剂 [31] - 功能性拓展:防静电、导电及磁性尼龙满足电子设备、矿山机械需求 [32] - 综合技术整合:结合3D打印、智能制造实现精细化开发与场景定制化 [1][33]
化工新材料周报:生物航煤价格上涨,制冷剂价格维持强势-20250629
太平洋证券· 2025-06-29 22: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基础化工行业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生物柴油、生物航煤作为可再生绿色能源日益受到重视,建议关注卓越新能、已具备SAF产能的公司等 [5] - 中国低空经济、机器人产业迈向商业化,相关的新材料、轻量化材料需求或增加,建议关注同益中、碳纤维行业等 [5] 细分领域跟踪 重点化工新材料产品价格情况 - 本周生物航煤(SAF)欧洲FOB最新价格2230美元/吨,较上周上涨9.85%;生物柴油市场均价为8100元/吨,较上周上涨0.83%;H酸市场均价44000元/吨,较上周上涨5.39%;制冷剂板块维持高位,R32价格52500元/吨,较上周上涨0.96%;R134a最新价格49000元/吨,较上周上涨1.03%;多晶硅、己内酰胺、维A、维E等出现不同幅度下滑 [11] 电子化学品:关注下游技术突破及材料进口替代 - 电子化学品是为电子工业配套的精细化工材料,研究集中在湿电子化学品、光刻胶及配套试剂、电子特气、CMP抛光材料及封装材料等领域 [13] - 电子化学品行业特点包括品种多、专用性强、专业跨度大;子行业细分程度高、技术门槛高;技术密集、产品更新换代快;功能性强、附加值高、质量要求严 [16][17][19] - 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呈波动向上态势,2017 - 2024年CAGR为5.3%;中国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提升速度高于全球,2017 - 2023年CAGR达到10% [20] - 我国半导体领域国产化程度有待提升,相关公司雅克科技、联瑞新材等值得关注 [23] 新质生产力:碳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EK - 碳纤维广泛应用于风电、光伏、航空航天等领域,随着低空经济等新科技领域发展,或将迎来新需求增量,相关企业中复神鹰、吉林碳谷等值得关注 [28][30]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是世界上比强度和比模量最高的纤维,行业整体仍处于成长期,具有较高技术壁垒 [32] - 2023年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入爆发期,产业规模增长至39.1亿元,同比增长85.7%;PEEK是人形机器人减重首选材料,2012 - 2021年中国PEEK产品需求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2.84% [32][33] 锂电/储能上游材料:耐心等待下游市场释放 - 导电剂中多壁碳纳米管粉体市场均价为6.4万元/吨,多壁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市场均价2.75万元/吨;SP炭黑市场均价3.2万元/吨,近年来均逐步下滑 [36] - 钠电池材料中普鲁士蓝类化合物材料价格为3.6万元/吨;硬碳负极材料价格为7万元/吨,较年前有所下滑,但近期价格稳定 [39] 光伏/风电上游材料:关注EVA、POE的需求释放 - EVA价格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持续下滑,2024年下半年企稳并有小幅反弹,本周市场大稳小动,整体价格波动有限,工厂总库存维持在1.7万吨左右 [45] - POE塑料可作光伏膜料,国内万华化学等公司推进国产化;POE价格自3月中下旬以来出现明显下滑 [45][46] 生物基材料及能源:生物柴油价格较年初有所反弹 - 生物柴油是绿色能源,我国主要用废油脂生产,相关公司有中国石化、卓越新能等;SAF是环保型燃料,到2050年65%的航空业减排将通过使用SAF实现 [50] - 截至本周,生物柴油市场均价为8100元/吨,较上周上涨0.83%;SAF欧洲FOB - 高端价为2230美元/吨,较上周上涨9.85% [53] 可再生及改性塑料:应用场景日益广泛 - 可再生塑料前景广阔,相关公司有惠城环保、英科再生等;特种工程塑料下游应用广泛,我国塑料制品产量每年接近8000万吨,对特种改性塑料及再生塑料需求增加 [55] - 截至本周,原生塑料PET价格为6107元/吨左右,PS价格为8533元/吨左右;再生PET本周价格4300元/吨,再生塑料价格与原生塑料走势基本一致,近期均有小幅反弹、震荡 [60] 涂料油墨颜料:乘用车与消费电子需求稳步增长 - 涂料伴随可穿戴设备、智能家电、乘用汽车零部件、新兴高端消费品等领域发展,新型功能涂层材料需求增长 [62] -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2.39亿台出现反弹,2023年中国汽车销量3009万辆、全球销量9272万辆均保持正增长 [62] 行情表现 化工行业情况 - 本周沪深300指数上涨1.95%,基础化工指数上涨4.15%,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3;石油石化下跌1.45%,排名第30 [66] - 本月基础化工行业上涨5.38%,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10;石油石化行业上涨2.63%,排名16;近期石油石化表现一般,基础化工相对较好 [67] - 本周3级子行业涨幅居前的有膜材料(+11.79%)、锂电化学品(+9.05%)、碳纤维(+8.85%);涨跌幅居后的子行业有食品级饲料添加剂(+0.54%)、农药(+0.62%)、聚氨酯(+0.71%) [71] 行业内个股涨跌幅 - 本周涨跌幅前10的个股有大东南(50%)、泰和科技(48%)等;涨跌幅后10的个股有金牛化工(-14%)、广康生化(-13%)等 [73] 重点公司公告和行业重要新闻跟踪 重点公司公告 - 裕兴股份将高性能聚酯薄膜生产及配套项目中的第二条聚酯薄膜生产线建设期延长一年,将原募投项目“年产12.4万吨尼龙新材料项目”调整优化后变更为“年产5.08万吨尼龙新材料建设项目” [76] - 聚合顺将原募投项目调整优化,设计产能从12.4万吨变为5.08万吨 [76] - 三美股份控股股东拟减持不超过5,684,819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0.9312% [76] - 瑞华泰全资子公司收到政府补助款3,189万元 [76] - 中盐化工投资建设锅炉烟气超低排放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8,443.95万元 [76] - 湖北宜化磷化工项目已建成并安全顺利投产,相关产品已满负荷生产 [76] - 七彩化学收到先尼科以侵害技术纠纷的诉讼 [76] - 呈和科技终止收购芜湖映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计不低于51%股权 [76] - 川金诺将未投入的募集资金45,475.97万元变更至“川金诺(埃及)苏伊士磷化工项目” [76] - 建龙微纳筹划以支付现金受让股权的方式合计取得上海汉兴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少于51%的股份 [78] 行业要闻 - Sabic将永久关闭英国威尔顿86.5万吨/年烯烃6号蒸汽裂解装置,至此欧洲乙烯总产能将削减约430万吨/年 [79] - 全球最大的苯酚和丙酮生产商英力士苯酚公司计划永久停止格拉德贝克工厂的生产 [79] - 中科科乐5000吨/年EPOE中试装置成功试产,标志着我国高端聚烯烃材料国产化突破迈向市场应用 [79] - 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EVA出口量同比下降14%,至45690吨,进口量下降17%,出口流向已从中国和亚洲转向美洲及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 [79] 重点标的 - 报告给出同益中、凯龙股份、卫星化学等多家公司的盈利预测表,均给予买入或增持评级 [82]
金发科技等申请一种丁二酸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专利,能有效抑制聚合副反应提升聚合效率
金融界· 2025-06-27 09:11
专利技术 - 金发科技及其子公司申请了一项名为"一种丁二酸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专利,专利公开号为CN120209272A,申请日期为2025年03月 [1] - 该专利涉及一种丁二酸组合物,包括丁二酸和富马酸的组合,其中富马酸的质量含量为10-200ppm [1] - 该组合物为生物质来源,通过控制富马酸含量显著提升了储存稳定性,长期储存后仍能保持高纯度和低杂质 [1] - 该技术应用于聚酯合成时,能有效抑制聚合副反应,提高聚合效率,获得高收率、高品质的聚酯产品 [1] 公司概况 -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位于广州市,主要从事橡胶和塑料制品业,注册资本263661.2697万人民币 [2] - 公司对外投资35家企业,参与招投标122次,拥有279条商标信息、3532条专利信息和310个行政许可 [2] - 珠海金发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位于珠海市,主要从事化学纤维制造业,注册资本31630万人民币 [2] - 该公司对外投资3家企业,参与招投标58次,拥有7条商标信息、264条专利信息和289个行政许可 [2] - 辽宁金发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位于盘锦市,主要从事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注册资本50000万人民币 [2] - 该公司参与招投标21次,拥有1条商标信息、65条专利信息和64个行政许可 [2]
研判2025!中国生物可降解材料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及重点企业分析:政策驱动市场扩张,环保需求助力腾飞[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23 09:40
行业概述 - 生物可降解材料通过微生物代谢活动在自然环境中分解为水、二氧化碳或甲烷等无害物质 [2] - 按来源分为天然型、合成型和掺混型生物可降解材料 [2] 行业发展历程 - 萌芽期(20世纪90年代-2005年):中科院等机构开展光降解材料研发 早期存在"伪降解"问题 [4] - 启动期(2006-2014年):2008年"限塑令"推动行业初步规模化 PLA生产技术实现工业化突破 [4] - 快速增长期(2015-2020年):2018年"最严限塑令"要求2020年底禁用不可降解塑料餐具 直接拉动需求 [4] - 调整优化期(2020年至今):禁塑时间表明确 企业向生物医药、汽车、航空等高端领域拓展 [5]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包括生物基原材料(玉米、土豆等淀粉类作物)和石油基原材料(AA、PTA、BDO等)及生产设备 [7] - 中游为生产制造环节 [7] - 下游应用于包装、农业、现代医药、3D打印和纺织业等领域 [7]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生物可降解材料行业市场规模达299亿元 同比增长29.59% [1][11] - 政策驱动:2018年"最严措施"要求2020年底全面停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餐具 [1][11] - 应用领域从农业扩展到包装、外卖和医疗等多个领域 [1][11] 包装行业背景 - 2024年中国包装行业市场规模达12857亿元 同比增长11.42% [9] - 电商发展带动包装需求增长 政策端通过税收优惠和碳积分交易推动行业发展 [9] - 每吨包装材料可兑换0.8碳积分 直接降低企业转型成本 [9] 竞争格局 - 头部企业恒力石化和金发科技产能超过20万吨/年 居行业领先地位 [13] - 第一梯队联泓新科、蓝山屯河等产能10-20万吨 [13] - 第二梯队瑞丰高材、金丹科技等产能5-10万吨 [13] - 第三梯队海正生材、亿帆医药等产能少于5万吨 [13] 重点企业技术实力 - 金发科技掌握聚合、改性及终端应用核心技术 生物降解薄膜原料销量全球前三 [15] - 金发科技拥有6800余项专利 覆盖生物基材料和降解技术核心领域 [15] - 恒力石化自主研发分步酯化、连续缩聚增粘工艺 生产PBS、PBAT等多种可降解材料 [17] - 恒力石化推进60万吨/年BDO及配套项目 规划建设45万吨/年PBS/PBAT项目 [17] 企业经营数据 - 金发科技2024年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量25.41万吨 同比增长15.92% 销量18.05万吨 同比增长25.17% [15] - 恒力石化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570.24亿元 同比下降2.34% 归母净利润20.51亿元 同比下降4.13% [17] 技术发展趋势 - 技术创新聚焦生物制造技术迭代(如PHA生产成本降低40%)、化工技术融合和原料多元化 [19] - 通过共混改性、共聚复合等手段改善材料性能 [5] - 突破PLA丙交酯合成技术卡脖子问题 应对PBAT上游BDO价格波动挑战 [19] 政策与市场驱动 - 2025年"禁塑令"收官年 农膜、快递包装和一次性餐具三大领域全面禁限传统塑料 [20] - 碳交易市场扩大覆盖 生物降解材料每吨可获0.8碳积分 [20][9] - 医疗领域对PLA植入材料需求增长 跨境电商绿色包装标准趋严 [21] 产业链整合 - 纵向整合:金发科技收购海正生材股权打通全产业链 恒力石化依托炼化一体化优势实现内部供应 [22] - 横向协同:中粮科技与陶氏化学共建实验室开发淀粉/PLA复合材料 [22] - 国际化布局:海正生材PLA产品通过美国FDA认证进入雀巢供应链 蓝晶微生物在欧洲建设研发中心 [22]
金发科技上市21周年:归母净利润增长687.95%,市值较峰值蒸发69.05%
搜狐财经· 2025-06-23 08:54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自2004年6月23日上市至今已21年,上市首日收盘价为16.26元,市值为28.45亿元,当前市值达261.29亿元,累计增长8.18倍 [1][5] - 2004年归母净利润为1.05亿元,2024年达8.25亿元,累计增长687.95%,21年间无亏损年份,其中13年实现利润增长(占比61.9%) [3] - 2021年2月3日市值达历史峰值844.15亿元(股价32.8元),当前市值较峰值减少582.86亿元(降幅69.05%) [5] 业务结构 - 主营业务为改性塑料的研制、生产、销售,核心产品中改性塑料收入占比53.00%,贸易品占比20.44% [3] 财务表现 - 2020年营收350.61亿元,2024年增至605.14亿元,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14.65% [3] - 归母净利润波动显著:2020年45.88亿元,2024年8.25亿元,2021年与2023年出现大幅下滑 [3]
金发科技(600143) - 金发科技关于实施2024年度权益分派方案后调整股份回购价格上限的公告
2025-06-16 19:47
回购股份 - 2024年7月27日通过回购方案,金额3 - 5亿元,原上限9.58元/股[3] - 2025年6月18日起上限调为不超9.48元/股[5] - 按调整上限测算,回购约3164.56 - 5274.26万股,占比1.20% - 2.00%[8] 利润分配 - 2024年度以2574633280股为基数,每股派0.10元,共派257463328元[4] - 权益分派登记日2025年6月17日,除权(息)日6月18日[6] - 每股现金红利约0.0976元/股[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