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利洁能(600277)
搜索文档
监管部门对财务造假全面"亮剑"
证券日报· 2025-09-18 17:35
监管处罚动态 - 9月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开出第8张罚单 ST应急因2022年年报财务造假被罚590万元 [1] - 9月内2家退市公司因财务造假受罚 亿利洁能因欺诈发行被罚 龙宇数据因信息披露违法被罚3810万元 [2] - 今年以来超30家公司因财务造假收到监管部门罚单 涵盖上市公司和退市公司 [2] 高额罚单案例 - 东旭光电及东旭集团因财务造假和欺诈发行被河北证监局合计罚款16.62亿元 其中东旭光电被罚4.2亿元 东旭集团被罚12.42亿元 [4] - *ST高鸿因连续9年财务造假及欺诈发行被证监会拟处罚1.62亿元 [4] - *ST东通因2019-2022年连续4年财务造假及欺诈发行被北京证监局拟处罚2.73亿元 [4] - 亿利洁能因2016-2023年财务造假及欺诈发行债券被内蒙古证监局拟处罚3.75亿元 [5] 监管政策导向 - 新证券法大幅提高处罚力度 对欺诈发行处以非法募资金额10%至1倍的罚款 [5] - 监管部门秉持"零容忍"态度 对财务造假实施全方位立体化追责 [1][7] - 强调"退市不免责"原则 打破市场主体"退市免责"的侥幸心理 [2] 追责机制扩展 - 将第三方配合造假者纳入处罚范围 如供应商提供虚假合同 客户配合回款等 [6][7] - 全链条追责中介机构 会计师事务所 律师事务所 资产评估机构因出具虚假文件被处罚案例增多 [6] - 对北京市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为国美通讯虚假发行出具法律文件罚没162.74万元 [6] - 7月以来至少6家上市公司披露财务造假责任人被刑事追责的进展 [7]
扬子新材股民索赔案已有胜诉先例,亿利洁能(600277)索赔条件更新
新浪财经· 2025-09-17 17:10
扬子新材行政处罚及投资者索赔 - 公司因虚假陈述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1] - 2020年虚增营业收入1.37亿元 约占当期营业收入11%[3] - 关联方资金占用及关联采购事项信息披露存在重大遗漏[1][2] 亿利洁能财务造假及信息披露违规 - 2016-2022年期间连续虚增利润 2022年虚增利润-1.28亿元 占当期利润总额-12.77%[3] - 2016-2021年虚增资产总额最高达30.26亿元 占当期总资产8.49%[3] - 2017-2021年虚增营业收入最高达35.46亿元 占当期营业收入22.62%[3] 投资者索赔时效范围 - 扬子新材索赔时效为2019年4月29日至2022年12月30日期间买入并持有股票的投资者[3] - 亿利洁能索赔时效为2017年4月18日至2024年4月24日期间买入并持有股票的投资者[5] - 两家公司投资者索赔案均已进入诉讼程序并有胜诉先例[1][3] 关联交易及资金占用违规 - 亿利洁能2017-2022年为控股股东提供关联担保[4] - 2016-2023年通过银行协议及无商业实质付款等方式向控股股东提供资金[4] - 扬子新材存在关联方资金占用事项信息披露重大遗漏[1]
【西街观察】强监管是对投资者最好的保护
北京商报· 2025-09-15 20:49
监管政策动向 - 证监会近期对多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依法从严惩处 亿元级罚单频现[1] - 监管层对财务造假等恶性违法违规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 释放持续高压监管信号[1] - 强化行政 民事 刑事立体化追责体系 大幅提高违法成本[1] 处罚案例特点 - 亿利洁能等公司即便退市后 上市公司及相关责任方依然被开出高额罚单[2] - 监管处罚注重"狠"字原则 罚得越狠警示效应越足[1] - 快准狠打击恶性违法违规行为 让违法违规者罚疼罚怕[1] 市场生态影响 - 强监管促使上市公司治理更加规范 努力提升质量回馈投资者[3] - 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进一步压实 更好发挥风险预警作用[3] - 董监高更加讲规矩守规矩 在投资者保护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3] 投资者保护效应 - 个股黑天鹅概率降低 上市公司爆雷风险下降[3] - 投资者安全感提升 更倾向于长期持股和价值投资[3] - 为投资者打造稳定"安全区" 更好地分享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红利[3] 监管长效机制 - 退市并非终点 退市后追责仍会继续[2] - 全链条追责体系使低成本违法违规成为过去式[3] - 监管重拳出击是维护资本市场"三公"原则的必选项[1]
证监会出手了!这类股要注意了!
摩尔投研精选· 2025-09-15 18:23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高开后走势分化 创业板表现显著强于沪指 [1] - 沪深两市成交额2.28万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缩量2458亿元 [1] - 全市超3300只个股下跌 仅1916只个股上涨 [2] - 板块轮动明显 市场赚钱效应集中在部分强势板块 [2] 监管动态 - 证监会对ST东通、亿利洁能、ST广道、ST天圣、*ST新潮、*ST聆达等多家上市公司开出行政处罚 高管被罚没上亿元 [3] - *ST东通连续四年虚增收入和利润 上市公司被罚款2.29亿元 7名责任人合计罚款4400万元 实际控制人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3] - 亿利洁能因财务造假、欺诈发行被罚2.1亿元 29名责任人员合计被罚约1.65亿元 [3] - 监管机构对财务造假采取"零容忍"执法态势 体现"退市不免责"和"全链条追责"原则 [3] - 严厉监管和"应退尽退"机制加速风险公司出清 优化资源配置 引导资金向优质企业集中 [3] 退市公司表现 - 21家退市或面临退市公司今年平均跌幅显著 其中人乐退下跌94.6% 退市鹏博下跌92.9% 恒立退下跌92.8% [5] - 退市原因包括财务类、规定类、重大违法和交易类等多种类型 [5] 板块机会 - 游戏股爆发 星辉娱乐、完美世界涨停 1-8月国产网络游戏版号同比增长23.53% [6] - 新能源板块早盘走强但午后回落 新型储能装机目标2027年达1.8亿千瓦以上 带动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6] - 政策催化领域包括储能、智能驾驶、汽车产业链 [7] - 业绩确定性较高板块包括部分消费、医药 [8] - 科技中长期主线包括人工智能、半导体、机器人等硬科技 [9]
亿利洁能公司及管理层被罚3.75亿元
国际金融报· 2025-09-15 18:10
公司违法违规行为 - 亿利洁能及控股股东亿利集团涉嫌在2016年至2023年期间财务造假、关联担保、资金占用等信息披露违法行为及欺诈发行债券行为[1] - 亿利集团存在组织、指使亿利洁能从事上述违法行为[1] - 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证监会于9月10日对亿利集团立案调查[2] 监管处罚措施 - 内蒙古证监局拟对公司、控股股东及29名相关责任人合计处以3.75亿元罚款 其中对亿利洁能处以2.1亿元罚款 对亿利集团处以3000万元罚款[1][2] - 拟对7名直接责任人员采取5年至终身不等的市场禁入措施[2] - 处罚范围涵盖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及独立董事、监事等人员[2] 市场影响与监管态度 - 公司于去年7月18日因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被终止上市并摘牌[1] - 此次处罚体现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重大违法违规行为"一追到底"的坚定态度[1] - 彻底打破"退市即免责"的市场幻想 彰显"退市不免责"监管原则[1]
全链条追责,多家公司涉财务造假遭重罚
第一财经· 2025-09-15 06:46
监管处罚概况 - 证监会于9月12日对多家上市公司开出罚单 包括*ST东通 利能5 *ST广道 ST天圣 *ST新潮 *ST聆达等 [1] - 多家公司涉及财务造假 未披露年报 隐瞒对外担保及关联方资金占用等违规行为 [2] - 监管机构对财务造假采取"零容忍"执法态势 2024年已有十余家公司因财务造假被罚并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1][5] 公司具体处罚情况 - *ST东通连续四年虚增收入和利润 被罚款2.29亿元 7名责任人合计罚款4400万元 实际控制人被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2] - 亿利洁能2016年至2023年期间通过虚增利润 资产 收入等进行财务造假 被罚2.1亿元 29名责任人员合计被罚约1.65亿元 [2][3] - *ST高鸿涉嫌重大财务造假 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员合计被罚1.6亿元 东旭集团相关公司主体及责任人员合计被罚17亿元 [3] - *ST聆达时任董事长兼总裁王明圣及时任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林志煌因未披露对外担保和资金占用 分别被罚200万元 [4][5] 追责机制与市场影响 - 监管采取全链条追责机制 包括"追首恶"与"打帮凶" 一案双罚 退市不免责等措施 [4] - 6家公司及超过70名责任人员被处罚 包括实控人 董事长 总经理 财务总监 董事会秘书等 [4] - *ST广道实控人金文明因配合资金流转被罚1500万元并被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4] - 2024年因财务造假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公司包括*ST普利 *ST东方 *ST锦港 *ST紫天 *ST苏吴等 [5] - 退市公司如退市龙宇 华铁股份 泰禾集团等仍被追责 [5]
退市不免责,又一退市公司领3.75亿罚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17:09
退市公司监管处罚 - 亿利洁能因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于2024年7月退市 并于9月12日收到内蒙古证监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公司 控股股东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公司及包括实控人在内的29名责任人员总计被处以3.75亿元罚款 [1] - 退市公司仍须承担上市期间违法违规行为的行政 民事及刑事法律责任 体现"退市不免责"监管原则 投资者合法权益不因退市失去保障 [1] - 类似退市后追责案例包括华铁股份 泰禾集团 巴安水务 世茂股份等 形成行政 民事 刑事"三罚联动"全链条追责体系 [1] 行政处罚执行情况 - 2024年初至2025年8月31日期间 证监会对67家退市公司展开违法调查 已对46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罚没款总计12.46亿元 [2] - 处罚对象涵盖企业本身及实际控制人 董事长 财务总监等所有"关键少数" 实现责任主体全面追责 [2] - 目前仍有约20家已退市公司处于调查处理程序中 [3] 民事与刑事追责机制 - 对于涉嫌犯罪的退市公司 证监会将线索移送公安机关 2024年以来已移送涉嫌信息披露犯罪退市公司超过30家 [3] - 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通过支持诉讼 示范判决 专业调解和特别代表人诉讼等方式助力投资者维权 [3] - 深市主板退市公司大安堂资金占用案中 投服中心通过代位诉讼以调解方式实现全额追偿 占用方共支付本金及利息5.72亿元 成为全国首例"零成本"代位诉讼成功案例 [3]
关于对亿利洁能股份有限公司及有关责任人予以监管警示的决定
2024-10-28 17:21
公司违规 - 亿利洁能控股子公司及达拉特分公司2024年5月中旬停工停产未按规定披露[1] 监管措施 - 上交所对亿利洁能及相关人员予以监管警示[2] - 公司需一个月内提交经董监高签字的整改报告[2]
关于亿利洁能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
2024-07-29 08:11
财务数据 - 报告期末财务公司存款余额39.06亿元,占货币资金99.92%,已计提存款减值损失4.2亿元[2] - 其他非流动资产期末5.45亿元,预付工程、设备款1.86亿元,较期初新增1.57亿元[4] - 期末在建工程7.44亿元,同比减少75.92%,光伏治沙及储能项目工程本期减少15.63亿元[6] - 报告期内营业收入87.61亿元,同比下降21.62%,净利润 - 5.42亿元,同比下降174.11%,第四季度净利润 - 6.05亿元[8] - 报告期内境外营业收入0.56亿元,同比下降72.26%,毛利率2.73%,同比减少45.81个百分点[8] - 本期供应链物流业务营业收入5.59亿元,连续多年大幅下降,毛利率4.72%,同比减少2.56个百分点[10] - 报告期末资产负债率38.86%,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分别为0.87、0.83,筹资现金流净额 - 12.43亿元,连续6年为负[11] 公司运营 - 子公司亿鼎生态因安全生产事故停产,尚未复产[8] - 主要产品聚氯乙烯、烧碱等毛利率波动大,收入占比大[8] - 供应链物流业务为聚烯烃全产业链上下游产品贸易及物流配送服务[10] 股权相关 - 控股股东亿利集团持有公司121,924.30万股无限售流通股,占总股本34.24%[13] - 亿利集团所持公司股份全部被质押、冻结,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13] 待办事项 - 公司核实控股股东股份是否因债务被强制执行及控制权是否不稳定[13] - 公司说明控股股东财务风险是否传导至关联方,影响资金安全和经营稳定性[13] - 公司说明是否存在侵害公司利益情形[13] - 年审会计师对上述问题发表意见[13] - 公司若不适用或不便披露需说明原因[13] - 公司收到函件后披露,十个交易日内书面回复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13] - 公司按要求对定期报告作相应修订和披露[13]
关于终止亿利洁能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的公告
2024-07-11 20:18
股票情况 - 2024年5月24日至6月21日,公司连续20个交易日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2] 退市信息 - 上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不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2] - 上交所将在公告决定之日后5个交易日内对公司股票摘牌[2] 后续安排 - 公司应安排股票在摘牌之日起45个交易日内可转让[2] - 公司若不服终止上市决定,可在公告决定之日后5个交易日内申请复核[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