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船防务(600685)

搜索文档
中船防务(600685)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9 20:20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36.41亿元,上年同期28.07亿元,同比增长29.73%[3]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4亿元,上年同期0.15亿元,同比增长1099.85%[3]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78亿元,上年同期0.25亿元,同比增长605.35%[3]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59亿元,上年同期 -34.03亿元[3]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0.1305元/股,上年同期0.0109元/股,同比增长1097.25%[3]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548.77亿元,上年度末535.96亿元,同比增长2.39%[4]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71.21亿元,上年度末178.25亿元,同比下降3.95%[4] - 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计548.77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535.96亿元增长2.39%[14][15][16]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36.41亿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28.07亿元增长29.73%[18]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35.58亿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27.67亿元增长28.57%[18]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2.22亿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0.27亿元增长722.22%[18] - 2025年第一季度利润总额2.24亿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0.27亿元增长730.02%[18] - 2025年3月31日所有者权益合计205.05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11.70亿元下降3.14%[16]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2.2094052302亿,2024年为0.2467946508亿[19]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446401976亿,2024年为0.1537390172亿[19] - 2025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1305元/股,2024年为0.0109元/股[19] 非经常性损益情况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651.27万元,其中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 -70.28万元,政府补助1980.05万元[5][6]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83911户,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为0[8] - HKSCC NOMINEES LIMITED持股589,904,992股,持股比例41.73%[9] -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81,337,700股,持股比例34.05%[9] 部分资产负债项目变化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151,076.50元,上年年末数1,171,434.07元,变动比例-87.10%[11] - 应收票据期末数20,570,686.03元,上年年末数56,102,457.89元,变动比例-63.33%[11] - 应付职工薪酬期末数116,416,074.48元,上年年末数1,367,643.45元,变动比例8,412.17%[11] 部分利润表项目变化 - 税金及附加本期金额5,918,921.79元,上年同期金额3,699,417.83元,变动比例60.00%[12] - 研发费用本期金额197,703,698.08元,上年同期金额136,983,220.26元,变动比例44.33%[12] - 营业外收入本期金额2,630,968.74元,上年同期金额559,279.07元,变动比例370.42%[12] - 营业外支出本期金额828,548.63元,上年同期金额501,734.94元,变动比例65.14%[12] 现金流量项目变化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金额1,110,349,129.00元,上年同期金额16,073,973.30元,变动比例6,807.75%[12]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40.089372398亿,2024年为25.7356352504亿[23]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44.1066393872亿,2024年为27.8761853783亿[23]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946934017亿,2024年为 -34.0318137338亿[23]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10349129亿,2024年为0.160739733亿[24] - 2025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9346198943亿,2024年为 -1.5737339948亿[24] - 2025年第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2.7831314628亿,2024年为 -35.2849724745亿[24] - 2025年第一季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91.9096379746亿,2024年为61.7266282739亿[24] 资产结构变化 - 2025年3月31日流动资产合计343.89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21.41亿元增长7.00%[14] - 2025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合计204.88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14.55亿元下降4.41%[15] - 2025年3月31日流动负债合计287.83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63.96亿元增长9.04%[15][16] - 2025年3月31日非流动负债合计55.89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60.29亿元下降7.30%[16] 利润增长原因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等指标增长因船舶产品收入及生产效率提升、联营企业业绩向好[6]
中船防务: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1.84亿元,同比增长1099.85%
快讯· 2025-04-29 18:18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为36.41亿元,同比增长29.73% [1] - 净利润为1.84亿元,同比增长1099.85% [1] 增长情况 - 营收实现两位数增长,增速接近30% [1] - 净利润增速显著,同比提升超过10倍 [1]
中船防务(600685) - 2024 Q4 - 年度财报
2025-04-25 17:5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控股黄埔文冲54.5371%[14] - 公司参股广船国际41.0248%[14] - 2020年4月2日,公司注册地址由“中国广州市荔湾区芳村大道南40号”变更为“中国广州市海珠区革新路137号船舶大厦15层”[18] - 公司A股代码为600685,H股代码为00317[20] - 公司A股上市交易所为上海证券交易所,H股上市交易所为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20] - 公司聘请的境内外会计师事务所均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签字会计师为郭健、鲁李[2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为1,413,506,378股[6] - 2024年营业收入194.02亿元,同比增长20.17%[22][24][39][43][47]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7亿元,同比增长684.86%[22][25][47]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36亿元,同比增加3.37亿元[22][25][39]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2669元,同比增长685%[24][25]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20%,同比增加1.90个百分点[24][25]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1.96亿元,上年同期为33.12亿元[22][25][76][78]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78.2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57%[23] - 2024年末总资产535.9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37%[23][47] - 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67.15亿元,较前三季度大幅增长[29] - 2024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 -2909.50万元[31] - 2024年公司经营承接250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65.56%[40]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分别为179.75万元、280.42万元、580.56万元[32] -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分别为3027.69万元、46.37万元、73148.49万元[32] -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等项目合计金额为66.46亿元、80.03亿元、13.58亿元、 - 2716.33万元[35] - 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535.96亿元,同比增长5.37%;负债总额324.26亿元,同比增长3.74%;所有者权益总额211.70亿元,同比增长7.97%[47] - 营业收入变动主要因订单结构优化、生产任务饱满,完工交付船舶产量和价格同比增长[49] - 营业成本变动主要因营业收入增加,且自2024年1月1日起执行新准则,保证类质保费用计入营业成本[49] - 销售费用变动主要因船舶建造保险费同比增加[50] - 研发费用变动主要因增加研发投入[5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主要因生产规模扩大,产品建造物资订货量同比大幅增加[50] - 投资收益变动主要因对联营企业的投资收益、股票股利收入同比增加[50] - 公司期间费用合计13.19亿元,同比增加31.57%,其中销售费用0.49亿元,同比增加62.86%,研发费用8.88亿元,同比增加34.92%,财务费用 -2.81亿元,同比增加0.68亿元[71] - 研发投入合计8.8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4.58%,资本化比重为0%[72] - 报告期内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7.89亿元,同比减少4.20亿元[7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28亿元,同比增加26.72亿元[7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08亿元,同比增加24.31亿元[76] - 货币资金期末数为152.6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8.47%,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7.08%[78] - 应收票据期末数为5610.25万元,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175.12%[79] - 预付款项期末数为55.48亿元,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102.67%[79] - 境外资产为3.01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0.56%[81] - 受限货币资金账面价值为73.48亿元,受限原因为三个月以上定期存款、保证金等[83] - 报告期末,集团长期股权投资余额为540398.48万元,对比年初520583.17万元增加3.81%[91]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合计期初数664550.15万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9873.46万元,计入权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495682.45万元,本期计提的减值4384.73万元,本期购买的金额800344.56万元[92] - 期初衍生品投资合约金额17.7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25.61亿元;报告期末衍生品投资合约金额24.6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76.88亿元[Content]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4.0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0.24%;合同承接金额250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65.56%[111] - 2025年度公司计划实现营业收入200亿元,计划承接合同174.5亿元[111]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为145591156.94元,年均净利润金额为371240421.88元,现金分红比例为39.22%[184][185] - 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377262684.20元[182][18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承接12型56艘新船订单,包括6艘2400TEU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12艘气体运输船、16艘4300TEU集装箱船系列订单等[40] - 2024年公司交付37艘船舶共108.44万载重吨,包括“梦想”号大洋钻探船[41]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手持订单合同总价约616亿元,其中手持造船订单合同总价约587亿元,包括130艘船舶产品、2座海工装备,共477.67万载重吨[41] - 船舶行业营业收入191.67亿元,营业成本177.06亿元,毛利率7.62%,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减20.23%,营业成本比上年增减17.80%,毛利率增加1.90个百分点[53]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191.67亿元,同比增长20.23%,毛利14.61亿元,同比增加5.49亿元,毛利率7.62%,同比增加1.90个百分点[56] - 造船业务收入167.27亿元,同比增长26.39%,毛利率9.33%,同比增加3.86个百分点[56] - 海工业务收入6.98亿元,同比增长64.97%,毛利率 - 21.01%,同比减少8.59个百分点[57] - 钢结构工程业务收入8.26亿元,同比下降38.43%,毛利率11.15%,同比减少0.75个百分点[57] - 船舶修理及改造业务收入7.59亿元,同比增长1.96%,毛利率 - 11.70%,同比减少15.61个百分点[57] - 机电产品及其他业务收入1.57亿元,同比下降20.43%,毛利率28.00%,同比增长1.91个百分点[57] - 中国(含港澳台)市场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减少19.53亿元,下降13.01个百分点,国外市场同比增加51.78亿元,增长557.47%[58] - 造船产品生产量和销售量为108.4423万载重吨,同比增0.1%,37艘,同比降19.6%;钢结构生产量和销售量为15.6997万吨,同比增40.0%[59] - 已签订24艘集装箱船建造合同,合同总金额104342万美元,合计已履行金额79796.68万美元,本报告期履行金额47690.57万美元,待履行金额24545.32万美元[61] - 造船及海工产品板块收入占比90.91%,同比增长5.24个百分点,其他板块收入占比有不同程度下降[56] - 船舶行业总成本本期为177.0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80%,其中直接材料占比69.90%,加工成本占比29.98%[63] - 造船产品成本本期为151.6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23%,其中直接材料占比73.21%,加工成本占比26.62%[63] - 海工产品成本本期为8.4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7.57%,其中直接材料占比71.17%,加工成本占比29.29%[63]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168.81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88.08%,其中关联方销售额12.58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6.57%[66]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69.20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39.09%,其中关联方采购额60.20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34.00%[68] - 造船产品业务板块减值损失本期为0.25亿元,上年同期为 -0.92亿元[65] - 船舶修理及改造业务板块直接材料同比增加126.08%,收入同比增长1.96%[65] - 广西文船重工有限公司海上风电及海洋工程结构制造业务收入42,000,占比71.4%[104] - 中船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务收入5,000,占比100%[104] - 湛江南海舰船高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舰船设备、系统的维修、调试和保养业务收入200,占比60%[104] 市场环境数据 - 2024年世界新造船市场新接船舶订单17803.5万载重吨、7036.6万修正总吨,同比分别增长39.3%、39.6%;完工交付新船8923.8万载重吨、4298.3万修正总吨,同比分别上涨1.1%、15.2%;手持订单36800.9万载重吨、15679.3万修正总吨,同比分别上涨27.5%、18.1%[85] - 2024年12月,新造船价格指数收报189点,同比增长6.5%[86] - 2024年集装箱船订单成交4945.4万载重吨,同比大涨169.9%;油船订单成交5720.7万载重吨,同比上涨49.9%;散货船订单成交4913.0万载重吨,同比下滑7.0%[86] - 2024年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世界总量的52.1%、69.0%和66.7%,以修正总吨计分别占53.4%、70.6%和50.0%[87] - 2024年全球海工市场成交海洋工程装备订单215座/艘,金额约272亿美元,以金额计同比增长85%[88] - 2023 - 2033年间,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将从10.9GW增长至66.2GW,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9.8%[109] - 当前全球20年及以上船龄的运力超过3.74亿载重吨,较同期全球船厂手持订单3.46亿载重吨的规模高出8.1%,15 - 19年船龄的运力超过4.4亿载重吨[109] 金融衍生品业务情况 - 公司及子公司开展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任一时点余额不超过40.74亿美元[9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及子公司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余额共计24.61亿美元[95] - 2024年公司证券投资中,股票最初投资成本290290.59万元,期初账面价值644278.43万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6.94万元,计入权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495475.59万元,本期购买金额4349.90万元,本期出售金额785550.90万元[94] - 衍生工具/产品初始值为800.419,866.52[96] - 衍生工具/产品期末账面价值为316.660.44[96] - 报告期内集团衍生交易业务影响损益金额为人民币 -7,069.57万元[96] - 报告期内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人民币9,866.22万元[96] - 报告期内投资收益为人民币2,96.9575万元[96] - 衍生工具/产品价值变动为 -7,557[96] - 报告期内套期保值业务会计政策与上期相比未发生重大变化[96] - 集团以经营为基础开展外汇衍生产品交易用于套期保值[96] - 套期工具与被套期项目在经济关系、套期比率和时间上都满足套期有效性目标[96] - 衍生工具/产品报告期内购入金额为350.279[96] - 公司开展的外汇衍生品业务持仓公允价值为9.6万元[97] - 公司开展衍生品业务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97] - 公司开展交易以减少影响为目的,禁止投机行为[97] - 公司制定《金融衍生品业务管理制度》防范风险[97] - 公司挑选与主业外汇业务匹配的交易对手[97] - 公司审计部门对金融衍生品工作合规性进行监督[97] - 公司按谨慎原则选择银行报价调整衍生品公允价值[97] - 公司开展的衍生品业务存在市场、流动性、信用、操作、法律等风险[97] - 公司交易对手为有业务往来的银行及关联公司[97] - 公司若操作人员未按规定操作将带来操作风险[97] 子公司财务数据 - 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142,017.85万元,期末资产总额664,055.87万元,期末净资产263,650.83万元,本期净利润40,762.41万元[102] - 广州黄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注册资本6,800万元,期末资产总额164,097.67万元,期末净资产3,366.86万元,本期净利润209.85万元[102] - 广州文船注册资本41,000万元,期末资产总额249,844
中船防务20250416
2025-04-16 23:4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船舶制造、航运 - 公司:中船防务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订单与业绩 - 截至2024年底,中船防务在手订单总额570亿元,2025年一季度新增125亿,扣除营收后当前约650亿,2025年计划接单175亿,一季度已完成125亿,其中40多亿为民品,80亿左右为特种船含军品,军品利润改善有望支撑业绩增长[2][3] - 2025年交付订单毛利预计20%-25%,一季度新接订单毛利率约15%,预计2027 - 2028年交付时因人民币贬值及人工成本稳定,毛利率提升至25%-30%[4][10][11] 政策影响 - 美国301法案对中国航运影响有限,多数海外航运公司中国造船比例低于50%,停靠费用影响小,但美国提高本土建造比例政策长期将减少对中国造船业依赖[2][5] - 关税政策可能使全球贸易量显著下降,影响航运需求,对中船防务船舶制造和维修业务产生负面影响,中国造船10%核心设备依赖欧洲进口,易受欧洲关税影响[2][6][7] - 全球贸易战可能使贸易量下降约10%,影响船舶制造业,欧美订单或优先考虑日韩,中国船企高附加值订单减少,毛利率下降2 - 3个百分点[2][7][8] 产品毛利 - 2024年年报显示,散货船毛利率约12%,预计升至20%;集装箱船毛利率24%且预计继续增长;特种船和其他海工产品盈利情况改善;钢结构、机电产品等非船类产品毛利率也有望提升[2][9] 产能规划 - 公司推进龙穴岛造船基地项目,通过分段建造厂房提升效率,应对广东地区限制,计划保持200亿以上规模产能,加班可提升15%左右[4][14] - 2024年产值约180 - 190亿,预计2027年最高提升至250亿[16] 双燃料船情况 - 手持订单和新接订单中双燃料船占比超80%,价格较普通燃料船高300 - 500万美元,主机成本增加100 - 200万美元[4][17][18]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钢材价格稳中有降,目前维持在每吨4000元以上,较上轮周期最低点2700元有所回升,对公司有利;汇率变化也对公司有利[13] - 美国301调查和制裁给中国船厂带来压力,但欧洲船东不受限制,中国传统航运可能转向墨西哥、新西兰、澳洲等地,整体订单情况变化不大[15] - 2025年订的车首付款已达25% - 30%,未来首付比例可能更高,军品订单首付款达30% - 50%[16] - 一般不考虑改装船,需综合考量台海局势及其他因素,接下来修船及其他业务利润将释放,需下一阶段观察[16]
中船防务狂揽125亿元订单领跑!一季度三大造船央企订单总量超3775亿元|财报异动透视镜
华夏时报· 2025-04-16 18:19
文章核心观点 今年一季度我国造船市场持续繁荣,中船防务、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3家造船央企业绩报告成绩不俗,未来船舶工业将朝着绿色、智能和可持续方向发展 [2]。 造船央企业绩表现 - 三家造船央企一季度净利润总额达16.7亿元至20亿元,新接订单量总额超3775亿元 [2] - 中国船舶预计一季度净利润10亿元至12亿元,新接订单量2250亿元居首,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约149.35%至199.21%,归母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92.58%至251.69% [3] - 中国重工预计一季度归母净利润5亿元至6亿元,同比增长269.66%至343.59%;扣非归母净利润4亿元至5亿元,同比增长349.91%至462.38% [4] - 中船防务预计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1.7亿元至2亿元,同比暴涨10.06倍至12.01倍,新接订单125.0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71.64% [2][6] 业绩增长原因 - 中国船舶业绩增长得益于手持订单结构优化升级,交付民品船舶价格提升带动营业毛利增加,联营企业经营状况好转 [4] - 中国重工受益于全球造船上行周期,通过产能优化、技术升级及政策红利,订单自2024年起加速交付,在手订单额创历史新高 [5] - 中船防务业绩增长得益于订单结构优化、生产任务饱满,深化精益管理使船舶产品收入及生产效率提升,产品毛利改善,联营企业经营业绩向好确认投资收益增加 [7] 行业发展情况 - 2024年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5年全球第一,造船完工量占世界市场份额55.7%,新接订单量占74.1%,手持订单量占63.1% [8] - 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推动船舶制造行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如2024年1月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11月发布《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 [9] 行业未来发展建议 未来我国造船业欲进一步释放效能需多措并举,包括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强化人才培养与引进、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10]
中船防务(600685) - 中船防务H股公告-董事会会议通知
2025-04-15 16:46
会议安排 - 公司2025年4月29日举行董事会会议[3] - 会议将审议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3] 董事会成员 - 公告公布时董事会有八位成员[5] - 执行董事为陈利平先生[5] - 非执行董事有顾远等三人[5] - 独立非执行董事有林斌等四人[5]
首季度利润翻超10倍,中船防务(00317)2025年迎来估值“春天”?
智通财经网· 2025-04-13 09:14
文章核心观点 - 中船防务受益于船舶周期景气上行,业绩高增,盈利进入爆发期,虽有贸易战等不确定因素,但全球化布局使其受影响不大,未来业绩有望持续高增,低估值与分红方案或吸引投资者 [1][5][9]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Q1预计归母净利润1.7 - 2亿元,同比增10 - 12倍,Q1新接订单125.0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71.64% [1] - 2024年营业收入194.02亿元,同比增20.17%,归母净利润3.77亿元,同比增6.85倍,拟每10股派现0.7元,分红比例30.72% [1] 公司业务结构 - 经营业务包括造船、海工、钢结构、船舶修理改造及机电产品,2024年造船及海工收入分别为167.27亿及6.98亿元,同比分别增26.4%及64.97%,合计贡献90.91% [2] - 2024年造船产品收入贡献达86.2%,散货船、集装箱船及特种船等均增长,散货船增幅123.28%,集装箱船增20.98% [2] - 截至2024年末,手持订单合同总价约616亿元,造船订单约587亿元,占比95.3%,含130艘船舶及2座海工装备 [2] 公司业务财务指标 - 2024年船舶行业毛利率7.62%,同比增加1.9个百分点;造船产品毛利率9.33%,同比增3.86个百分点 [3] - 2024年散货船毛利率12.2%,同比增11.84个百分点;集装箱船毛利率23.96%,同比增10.9个百分点 [3] - 2024年海工产品毛利率 - 21.01%,同比减少8.59个百分点;钢结构工程毛利率11.15%,同比减少0.75个百分点 [3] 公司市场布局 - 业务市场全球化,覆盖六大洲,亚洲贡献88.2%,中国超66%,北美市场收入占比仅0.2%,贸易战影响忽略不计 [5] 公司盈利质量 - 2024年毛利率7.76%,同比提升1.69个百分点,造船产品贡献103.7%毛利润 [6] - 2022 - 2024年股东净利率分别为5.38%、0.3%及1.94%,2024年及2025年Q1扣非净利润占比分别约89%及97% [6] 公司费用与现金流 - 2024年行政费用率3.42%,同比降0.69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4.58%,同比升0.5个百分点,整体费用率稳定 [8] - 2024年ROE为2.12%,往年基本低于5%,预计2025年盈利能力提升,但利润率及ROE仍有改善空间 [8] - 截至2024年12月,账上现金等价物152.61亿元,短期借款5.98亿元,长期借款40.5亿元,现金流充沛 [8] 公司股东回报 - 自2020年以来每年派息,2000年以来累计派息15次,累计股利支付率18.17% [8] - 2025年度中期现金分红总额占上半年归母净利润比例不高于30% [8] 行业情况 - 世界新造船市场新接船舶订单17803.5万载重吨、7036.6万修正总吨,同比分别增39.3%、39.6%,船价指数同比增6.5% [1] - 全球造船行业进入景气周期,“量价齐升”印证强劲需求,贸易战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5] 投行观点 - 浙商证券认为行业周期景气上行,公司2025年Q1超预期,船舶总装资产整合推进,效率提升可期 [9] - 方正证券认为公司是骨干造船与军工企业,在手订单充足,盈利能力有望随高价船交付兑现 [9]
中船防务(600685) - 中船防务关于自愿披露新接订单的公告
2025-04-09 18:01
业绩总结 - 2025年第一季度新接订单金额125.02亿元[2][3] - 2025年度计划承接合同金额174.5亿元[3] - 2025年第一季度完成年度计划的71.64%[2][3] 订单情况 - 新接订单含多种船型建造合同[3] - 订单履行对现金流和业绩有积极影响[2][4] - 订单履行过程可能有不确定性[6]
中船防务(600685):点评报告:一季度业绩超预期,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1006%至1201%
浙商证券· 2025-04-09 15:2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业绩超预期,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1006%至1201%,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54.01%至672.92%,主要因船舶产品收入及生产效率提升、联营企业经营业绩向好 [1] - 船舶行业换船周期、环保政策、产能紧张,共促行业周期景气向上,新增订单增速或放缓,但船价有望持续上行 [2][3] - 集团船舶总装资产整合拉开序幕,竞争格局改善,效率提升可期 [3]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约8.5、16.2、24.1亿元,同比增长125%、90%、49%,对应PE为35、19、12X,PB为1.6、1.5、1.3X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5年一季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7亿元至2亿元,同比增长1005.77%至1200.91%;扣非归母净利润1.65亿元至1.95亿元,同比增长554.01%至672.92% [1]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1.78亿、216.01亿、225.30亿元,同比增长4%、7%、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5亿、16.16亿、24.10亿元,同比增长125%、90%、49% [6][23] 行业情况 - 需求方面,2025年1 - 3月克拉克森新接订单(1000 + GT,DWT)同比下降61%,箱船新接订单同比增长238%,油轮、散货船、LNG船等新接订单同比下降;截至2025 - 4 - 4,克拉克森新船造价周度指数报收187.34点,环比上周微跌0.05%,同比增长2.04%,2021年以来增长48.93%,位于历史峰值97.79% [2] - 下游运力方面,油轮至2025年运力仍紧缺,后续油轮、干散存在较大下单可能 [2] - 供给方面,船厂运载已近饱和,但活跃船厂数量及交付量显著下降,供需紧张或推动船价持续走高 [2] 资产整合 - 中船集团旗下总装资产整合有望进一步加强内部协同,提升规模效应和加强精益化管理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约8.5、16.2、24.1亿元,同比增长125%、90%、49%,对应PE为35、19、12X,PB为1.6、1.5、1.3X [4] 财务指标 - 2024 - 2027E毛利率分别为8%、10%、12%、13%;净利率分别为2%、5%、10%、14%;ROE分别为2%、4%、7%、9%;ROIC分别为1%、4%、7%、10% [23] - 2024 - 2027E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1%、60%、58%、55%;净负债比率分别为19%、20%、19%、19%;流动比率分别为1.22、1.27、1.35、1.47;速动比率分别为0.99、1.04、1.11、1.23 [23] - 2024 - 2027E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37、0.37、0.38、0.38;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11.31、14.91、15.12、14.93;应付账款周转率分别为2.69、2.33、2.60、2.48 [23] 行业核心标的估值 - 对比中国船舶、中国重工、中国动力、中船防务、中国海防、亚星锚链等公司,给出各公司2024 - 2026E的市值、归母净利润、EPS、PE、PB等估值数据 [13] 行业重点数据跟踪 - 新船价格指数自2021年以来显著上涨,现阶段新船价格指数处于历史峰值98%分位 [15] - 2025年1 - 3月克拉克森新接订单(1000 + GT,DWT)同比下降61%,箱船新接订单占比最高 [18] - 截止2025年3月底全球手持订单约3.74亿载重吨,同比增长24% [22]
机构:深海科技具备投资潜力,央企创新驱动ETF(515900)涨超1%,中国海防、内蒙一机、中船防务涨停
新浪财经· 2025-04-09 13:57
文章核心观点 国联民生证券认为“深海科技”主题具备投资潜力和配置价值,央企创新驱动ETF紧密跟踪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可反映较具创新活力的央企上市公司证券整体表现 [5] 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4月9日13:38,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上涨0.94%,成分股中国海防、内蒙一机、中船防务涨停,振华科技涨7.24%,中船科技涨6.84% [3] - 截至2025年4月9日13:38,央企创新驱动ETF上涨1.08%,最新价报1.4元 [3] - 截至2025年4月8日,央企创新驱动ETF近5年净值上涨56.10%,指数股票型基金排名74/947,居于前7.81% [4] - 截至2025年4月8日,央企创新驱动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15.05%,最长连涨月数为5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24.91%,涨跌月数比为35/30,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4.08%,年盈利百分比为80.00%,历史持有3年盈利概率为97.26% [4] - 截至2025年4月8日,央企创新驱动ETF近1年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2.80% [4] 流动性与规模 - 截至2025年4月9日13:38,央企创新驱动ETF盘中换手0.94%,成交3077.59万元;截至4月8日,近1年日均成交4267.52万元,居可比基金第一 [3] - 央企创新驱动ETF最新规模达32.82亿元,位居可比基金1/4 [3] 回撤与费率 - 截至2025年4月8日,央企创新驱动ETF今年以来相对基准回撤0.07% [4] - 央企创新驱动ETF管理费率为0.15%,托管费率为0.05%,费率在可比基金中最低 [4] 跟踪精度 - 截至2025年4月8日,央企创新驱动ETF近5年跟踪误差为0.038%,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最高 [4] 投资建议 - 主题投资视角看深海科技具备投资潜力,“四月决断”下“深海科技”主题兼具“新主题”研究拓展性以及战略防御属性,具备较强的配置价值 [5] - 深海装备是深海科技重要投资抓手之一,投资端应关注新型深海运载器、深海材料以及传感器三大领域 [5] - 技术层建议关注声呐产业链、钛合金产业链及深海信息化产业链的优质卡位型企业;应用层建议关注水下施工作业装备、深海油气生产系统、矿产资源开发装备等传统应用领域优质企业的再发展 [5] 指数样本与权重股 - 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从国资委下属央企上市公司中,综合评估企业创新和盈利质量,选取10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前十大权重股为海康威视、国电南瑞等,合计占比34% [6] 部分权重股涨跌幅 - 国电南瑞涨2.81%,权重5.01%;海康威视跌0.21%,权重4.86%;中国电信跌1.09%,权重3.17%;招商银行跌1.53%,权重3.08% [8] - 长江电力涨1.79%,权重3.08%;中国中车涨0.14%,权重2.96%;中国联通涨2.06%,权重2.94%;中国建筑涨0.19%,权重2.91% [8] - 中国中铁跌0.53%,权重2.86%;中国电建持平,权重2.58% [8] 基金联接 - 央企创新驱动ETF场外联接基金有博时央创ETF联接A(007796)、博时央创ETF联接C(007797)、博时央创ETF联接E(019066)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