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601318)

搜索文档
中证沪港深互联互通周期指数报2087.84点,前十大权重包含香港交易所等
金融界· 2025-08-05 16:45
指数表现 - 中证沪港深互联互通周期指数报2087.84点 [1] - 近一个月上涨2.36%,近三个月上涨12.58%,年至今上涨12.44% [1] - 基日为2004年12月31日,基点为1000.0点 [1] 指数构成 - 十大权重股包括汇丰控股(6.52%)、建设银行(3.68%)、友邦保险(2.95%)、中国平安(2.65%)、招商银行(2.35%)、香港交易所(2.06%)、工商银行(2.03%)、兴业银行(1.6%)、中国平安(1.54%)、中国银行(1.47%) [1] - 市场板块分布: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44.04%、香港证券交易所占比41.04%、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14.92% [1] - 行业分布:金融占比58.03%、原材料占比19.29%、工业占比10.27%、能源占比6.73%、房地产占比5.68% [2] 指数调整规则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 [2] -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公司发生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参照细则处理 [2]
保险板块8月5日涨1.64%,新华保险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7.75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05 16:37
保险板块市场表现 - 保险板块整体上涨1.64% 领涨个股为新华保险涨幅3.10% [1] - 上证指数上涨0.96%至3617.6点 深证成指上涨0.59%至11106.96点 [1] - 板块成交量显著 新华保险成交18.59万手 中国平安成交48.30万手 [1] 个股价格与成交情况 - 新华保险收盘价67.60元 成交额12.43亿元 [1] - 中国人保收盘价8.40元涨幅2.56% 成交额7.07亿元 [1] - 中国平安收盘价59.14元涨幅1.60% 成交额28.38亿元 [1] - 中国人寿收盘价41.25元涨幅1.25% 成交额3.54亿元 [1] - 中国太保收盘价37.55元涨幅1.16% 成交额8.02亿元 [1] - *ST天茂收盘价1.42元涨幅2.16% 成交额2.21亿元 [1]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7.75亿元 游资净流出3.61亿元 散户净流出4.14亿元 [1] - 中国平安获主力净流入4.55亿元占比16.03% 游资净流出2.80亿元 [2] - 中国太保获主力净流入1.70亿元占比21.15% 游资净流出1.19亿元 [2] - 中国人保获主力净流入1.03亿元占比14.56% 散户净流出6556.27万元 [2] - 新华保险游资净流入8810.95万元占比7.09% 主力净流入1202.49万元 [2]
中证香港300周期指数报1452.47点,前十大权重包含中国平安等
金融界· 2025-08-05 16:32
指数表现 - 中证香港300周期指数报1452.47点 近一个月上涨2.22% 近三个月上涨17.36% 年至今上涨23.71% [1] - 指数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 基点为1000.0点 反映香港交易所上市各主题证券整体表现 [1] 指数持仓结构 - 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4.21% 汇丰控股占比最高达18.16% 建设银行10.23% 友邦保险8.21% [1] - 持仓市场板块完全集中于香港证券交易所 占比100.00% [2] - 行业分布高度集中于金融业 占比73.65% 房地产9.97% 能源8.60% 原材料5.16% 工业2.62% [2] 指数维护机制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特殊情况进行临时调整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收购合并分拆参照细则处理 [2]
财税新政策对保险公司净利润影响点评:短期测算对利润影响在1%以内,长期或可通过资产配置转向高股息来对冲
华源证券· 2025-08-05 15:05
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4] 核心观点 - 财税新政策对保险公司净利润影响有限,短期测算对利润影响在1%以内,长期或可通过资产配置转向高股息来对冲[3][4] - 国债、地方政府债和金融债恢复征收增值税后,保险机构需支付新发债券利息的增值税,计算公式为持有的新发债券利息总和/(1+6%)*6%[5] - 极端情况下,10年后所有新券需支付增值税,测算占24年末归母净利润的5.2%,但保险公司可通过资产配置调整对冲影响[5] 定量影响测算(以中国太保为例) - 中国太保24年报披露总保费为4646亿元(寿险2611亿元,财险2035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1544亿元[5] - 固定收益类资产久期为11.4年,债权类金融资产规模为20742亿元,每年需重配置债券规模为1819亿元[5] - 债券类资产占投资总额的60%,国债、地方政府债和金融债占投资资产的44.5%[5] - 新增三类债券规模匡算为2036亿元,假设平均票息2.0%,增值税支付额为2.3亿元,占24年末归母净利润的0.51%[5] 投资建议 - 推荐资产负债久期匹配较为理想的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以及权益收益较理想的新华保险[6]
这些股票,融资客大幅加仓
天天基金网· 2025-08-05 11:35
A股融资融券市场动态 - 截至8月1日A股两融余额达19798.57亿元,其中融资余额19662.74亿元创逾10年新高,7月累计增加1281.25亿元 [1][3] - 7月24个交易日中有21天融资余额增长,其中7月21日、22日、28日、29日单日增幅均超150亿元 [3] 行业融资情况 - 医药生物行业获156.33亿元融资净买入居首,电子(137.49亿元)、电力设备(107.98亿元)、计算机(超100亿元)紧随其后 [3][4] - 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仅石油石化出现11.88亿元净卖出,其余30个行业均获增持 [3][5] - 医药生物行业融资余额达1462.30亿元,单月增幅12% [5] 个股融资动向 - 新易盛获31.80亿元融资净买入居个股榜首,北方稀土(21.76亿元)、胜宏科技(14.91亿元)分列二三位 [7][8] - 融资客加仓前十股中菲利华涨幅最高达59.84%,新易盛、北方稀土涨幅均超44% [7][8] - 中信证券遭11.11亿元融资净卖出成为减仓幅度最大个股,阳光电源(-7.67亿元)、五粮液(-6.27亿元)跟跌 [10][11] 融券市场数据 - 7月融券余额增长12.79亿元至135.83亿元,融券余量28.72亿股 [13] - 贵州茅台(0.97亿元)、招商银行(0.68亿元)、中国平安(0.68亿元)位居融券余额前三 [13] - 长江电力(1811.83万元)、比亚迪(1771.87万元)、中国平安(1585.69万元)位列融券净卖出额前三 [14][16]
瑞银列出潜在受惠“反内卷”政策的首选股名单
格隆汇APP· 2025-08-05 10:26
行业受益程度与股价反映情况 - 水泥行业大部分股价已反映反内卷政策因素 首选中国建材[1] - 医疗行业大部分股价已反映政策因素 首选三生制药和威高股份[1] - 保险行业部分股价已反映政策因素 首选中国平安和太保[1] - 猪肉行业部分股价已反映政策因素 首选牧原股份和温氏股份[1] - 太阳能供应链股价轻微反映政策因素 覆盖协鑫科技 通威股份和隆基绿能[1] - 餐饮外卖股价轻微反映政策因素 首选阿里巴巴[1] - 锂行业股价轻微反映政策因素 首选盐湖股份[1] - 化工行业股价未反映政策因素 覆盖华鲁恒升和恒力石化[1] - 汽车行业股价未反映政策因素 覆盖比亚迪 理想汽车和长城汽车[1] 个股选择逻辑 - 中国建材作为水泥行业首选标的[1] - 三生制药与威高股份并列医疗行业首选[1] - 中国平安与太保为保险行业重点标的[1] - 牧原股份与温氏股份为猪肉行业代表企业[1] - 太阳能供应链覆盖三家龙头企业协鑫科技 通威股份 隆基绿能[1] - 阿里巴巴作为餐饮外卖领域唯一推荐标的[1] - 盐湖股份为锂行业唯一指定标的[1] - 化工行业推荐华鲁恒升与恒力石化[1] - 汽车行业覆盖比亚迪 理想汽车 长城汽车三家整车厂商[1]
26个行业获融资净买入 21股获融资净买入额超1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05 09:50
行业融资净买入情况 - 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有26个行业在8月4日获融资净买入 [1] - 医药生物行业融资净买入额居首 达13.67亿元 [1] - 机械设备行业获融资净买入12.28亿元 电力设备行业获10.43亿元 电子行业获10.4亿元 [1] - 通信行业获融资净买入7.99亿元 有色金属行业获6.71亿元 计算机行业获6.25亿元 [1] 个股融资净买入情况 - 当日1999只个股获融资净买入 其中163股净买入金额超3000万元 [1] - 21股获融资净买入额超1亿元 工业富联以3.15亿元居首 [1] - 捷佳伟创获融资净买入2.74亿元 寒武纪获2.57亿元 太辰光获2.49亿元 [1] - 新易盛获融资净买入2.27亿元 鼎捷数智获1.95亿元 中国平安获1.84亿元 [1] - 中金黄金获融资净买入1.62亿元 建设工业获1.6亿元 [1]

8月4日杠杆资金净买入前十:工业富联(3.15亿元)、捷佳伟创(2.74亿元)





金融界· 2025-08-05 09:28
融资净买入排名 - 工业富联以3.15亿元融资净买入额位列榜首 [1] - 捷佳伟创以2.74亿元融资净买入额排名第二 [1] - 寒武纪以2.57亿元融资净买入额排名第三 [1] - 太辰光以2.49亿元融资净买入额排名第四 [1] - 新易盛以2.27亿元融资净买入额排名第五 [1] - 鼎捷数智以1.95亿元融资净买入额排名第六 [1] - 中国平安以1.84亿元融资净买入额排名第七 [1] - 中金黄金以1.62亿元融资净买入额排名第八 [1] - 建设工业以1.60亿元融资净买入额排名第九 [1] - 赛腾股份以1.54亿元融资净买入额排名第十 [1]

中国平安股价微涨0.02% 寿险业加速转型分红险
金融界· 2025-08-05 03:28
股价表现 - 最新股价58.21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01元,涨幅0.02% [1] - 当日开盘价58.10元,最高价58.34元,最低价57.85元,振幅0.84% [1] - 成交金额20.92亿元 [1] 公司概况 - 属于保险行业,是综合性金融集团,业务涵盖寿险、产险、银行、资产管理等领域 [1] - 总部位于广东,同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1] 行业动态 - 监管部门将普通型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从2.5%下调至2.0%,分红型寿险保证利率上限由2.0%降至1.75% [1] - 分红险未来将成为主力产品,新单占比可能会超过50% [1] - 2025年上半年新推分红险259款,占寿险新产品总量33% [1] 资金流向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4213.98万元 [2] - 近五日累计净流入37945.57万元 [2]
年内举牌21次 险资正跑步入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4 20:56
险资举牌规模与参与机构 - 截至8月4日保险资金在A股及H股市场累计举牌达21次 超越去年全年水平 [1][2] - 参与机构包括中国人寿 平安人寿 新华保险 瑞众人寿 中邮人寿 长城人寿 阳光人寿 泰康人寿 信泰人寿 利安人寿等十余家 [2] - 举牌标的涵盖银行 能源 公共事业等领域 包括农业银行 邮储银行 招商银行 中信银行 杭州银行 电投产融 大唐新能源 中国神华 中国水务 江南水务 绿色动力环保等 [2] 港股市场偏好与投资案例 - 香港上市公司受险资青睐 中邮人寿7月4日买入绿色动力环保H股72.6万股 持股比例达5.0722% [2] - 泰康人寿作为基石投资者取得峰岹科技H股8.69%股份 [3] - 平安人寿及关联资管三度举牌招商银行H股 对农业银行H股和邮储银行H股各进行两次举牌 瑞众人寿举牌中信银行H股 [3] 投资策略与驱动因素 - 险资通过高息股填补利率下行导致的现金收益缺口 偏好银行 交运 公用事业等分红率较高行业 [1][3] - 港股因估值较低 股息率较高 更适合作红利标的长期持有 [3] - 利率长期下行及非标供给不足导致"资产荒" 险资缺乏提供长期稳定收益的优质资产 [4] 会计准则影响与配置调整 - 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IFRS9)实施促使险资调整资产配置 [6] - 将高息股计入FVOCI(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可降低利润波动性 [6] - 长期股权投资以权益法计量有助于贡献稳定投资收益 [5] 战略协同与政策支持 - 新华保险举牌杭州银行旨在优化资产配置 增加长期股权投资 促进银保业务协同 [5] - 中邮人寿举牌东航物流落实中国邮政与东航战略合作 连接金融与物流要素 [5] - 财政部拉长国有险企考核周期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上调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5% 为险资入市创造有利条件 [1][7][9] 资金规模与政策空间 - 截至2024年底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约33万亿元 实际投资A股比例约11% 距离25%政策上限仍有较大空间 [7] - 国有险企考核调整为"当年度指标+3年周期指标+5年周期指标"组合方式 弱化短期收益压力 [8] -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已有6只险资系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进入运作阶段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