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电信(601728)
icon
搜索文档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点评报告:GB300有望开始起量,中央强调海洋经济
华西证券· 2025-07-06 21:5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外AI需求增长推动AI Capex高投入,光模块行业有高增长能力,ASIC与GPU替代竞争拉动PCB产业链受益,推荐算力产业链及相关标的;海洋经济板块受益政策,关注海风海缆板块及相关标的 [3][14][15] - 当前通信板块内外环境波动,算力领域业绩支撑强,部分行业底部订单恢复,推荐算力相关领域及贴合趋势热点、有订单催化、估值性价比高的板块 [1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GB300相关情况 - 美东时间7月3日,CoreWeave公司宣布收到首个英伟达GB300 NVL72,该系统性能优越,戴尔提供服务器组装,还将获液冷式机架可扩展系统 [8] - 伴随GB200量产高峰,GB300下半年有望起量,英伟达GB300 AI服务器预计下半年出货,富士康获最大订单,多家代工制造商预计9月出货 [8] 海洋经济相关情况 - 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研究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加强顶层设计、提高创新能力、做强海洋产业等 [10] - 今年我国风电装机快速增长,截至4月,风电累计并网装机量占比15.5%,前4个月风电发电量3814.3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12.78%,预计2030年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有望突破230吉瓦,我国深远海项目成国际合作核心增长点 [10] 投资逻辑及产业链受益标的 - 海外AI需求增长推动AI Capex高投入,光模块行业有高增长能力,ASIC与GPU替代竞争拉动PCB产业链受益,推荐高速光模块、液冷等算力产业链及相关标的 [14] - 海洋经济板块受益政策和海风板块改善趋势,关注海风海缆板块及相关标的 [15] 近期通信板块观点及推荐逻辑 算力&通信基础设施 - 推荐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无线通信&服务器等设备商中兴通讯、紫光股份等;相关配套服务商英维克、新雷能等;算力第三方租赁光环新网、奥飞数据等及相关受益标的 [16][17] 光网络升级 - 推荐光模块及光放大器光迅科技、华工科技等;激光器受益标的源杰科技、长光华芯 [18] 边缘算力 - 推荐边缘安全厂商网宿科技,边缘节点厂商优刻得、首都在线等及边缘计算高算力SoC类芯片厂商 [19] 卫星互联网&低空经济相关受益标的 - 推荐5G - A通感一体化中天线及毫米波产业链中兴通讯、通宇通信等;短波超短波、无线中继产业链相关厂商海格通信、烽火电子等;低轨卫星通信产业链海格通信、上海瀚迅等;北斗产业链华测导航、海格通信等;IMU产业链华依科技、芯动联科等;激光雷达产业链炬光科技等 [19] 产业智能制造相关受益标的 - 推荐数字孪生相关厂商能科科技、赛意信息等;工业交换机厂商三旺通信、映翰通等;能源互联网相关厂商金卡智能、威胜信息等;控制器相关企业拓邦股份,云会议相关企业亿联网络等 [20] 信息安全相关受益标的 - 推荐综合型安全厂商紫光股份、奇安信等;硬件厂商星网锐捷等;专网领域海能达、海格通信等;铁路领域佳讯飞鸿等 [20] 液晶面板 - 推荐TCL科技 [20]
架构、迭代与格局:光模块的壁垒在哪里?
国盛证券· 2025-07-06 17: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光通信技术迭代通过材料创新、工艺革命和性能重构,将光通信从“传输管道”进化为“算力神经”,未来大型计算集群扩张、硅光技术落地和上游光器件供不应求将推动产业升级 [1][22] - 光通信连接架构演进本质是光的下沉,未来LPO、CPO和OIO等多种方案可能分场景并存 [2][23] - 光模块龙头及核心厂商、上游稀缺厂商享受卡位逻辑,行业格局将进一步集中,推荐算力产业链相关企业,建议关注部分光器件公司和受关税影响有新增量逻辑的公司 [3][6][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投资策略 - 本周建议关注算力、数据要素相关企业,包括光通信、铜链接、算力设备、液冷、边缘算力承载平台、卫星通信、IDC、运营商、数据可视化等领域公司 [14][15][16] - 本周海外算力板块受政策影响波动大,海外算力复苏趋势显著,推荐光模块行业龙头,建议关注光器件公司和受关税影响有新增量逻辑的公司 [17] 行情回顾 - 本周(2025年6月30日 - 2025年7月4日)上证综指收于3472.32点,通信板块下跌,表现劣于上证综指 [18] - 细分行业指数中,光通信、通信设备分别上涨1.2%、1.1%;运营商、卫星通信导航分别下跌0.2%、0.28%;移动互联、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量子通信分别下跌0.5%、1.2%、1.5%、1.8%、2.4% [19] - 本周金安国纪领涨通信行业,受益于元件概念上涨22%,还有盈方微、ST高鸿、ST迪威迅、神州泰岳等涨幅居前 [19] 周专题 - 光的迭代方面,技术更新加快,硅光渗透率提升,800G和1.6T迭代周期缩短,光模块厂商技术红利仍在,海外和国内厂商均加速技术迭代 [1][22] - 架构演进方面,本质是光的下沉,未来光通信连接可能多种方案分场景并存,如CPO用于柜内互联,OIO用于芯片芯粒间互联 [2][23] - 竞争格局方面,光模块龙头及核心厂商享受卡位逻辑,海外800G时代龙头格局更明显,国内光通信产业链标的竞争格局稳定,光模块上游稀缺厂商也享受卡位优势 [3][6][27] 其他行业动态 - 谷歌与联邦聚变系统公司签署核聚变商业购电协议,标志着核聚变能源首次实现商业化电力采购 [28] - CoreWeave收到市场上首个基于英伟达最新高端芯片的人工智能服务器系统,GB300 NVL72性能显著提升,受消息影响相关公司股价上涨 [29] - 中国电信网络大模型获TM Forum行业大奖,实现快速迭代,从1.0到3.0版本不断升级,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AI应用路径 [31][32][33] - GTI大会奏响5G - A×AI发展强音,发布多项创新成果,5G - A与AI协同发展将是价值创造的动力源泉,移动智能融合发展存在不均衡等情况 [34][35][36] - 亚马逊部署100万台机器人,推出新AI模型DeepFleet提升物流效率,该模型可优化机器人协同工作模式 [38][40] - 成都万兆园区点亮全国首个智能家居万兆产业园,50G PON解决方案实现高速带宽和低时延,助力崇州家居产业升级 [40][41][42] - 美国取消对Cadence楷登出口限制,公司恢复受影响客户对软件和技术支持的访问权限 [44][45] - Meta官宣研发AI聊天机器人Project Omni,基于用户历史记录生成对话,预计还需很长时间上线 [46]
英伟达GB300将于下半年出货,中央关于海洋经济有新提法
天风证券· 2025-07-06 13: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上次评级为强于大市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外算力产业链高景气未受冲击,看好海外算力产业链及AI行业投资机会,积极看好25年成为国内AI基础设施竞赛元年及应用开花结果之年,建议关注AI产业动态及应用投资机会 [3][23] - 政府工作报告纳入“深海科技”,海风25年开始改善,关注海风海缆产业链头部厂商 [3] - 中长期建议重视“AI+出海+卫星”核心标的投资机会,如光模块&光器件、液冷、国产服务器等领域,核心推荐海缆龙头厂商,看好卫星互联网产业后续发展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近期重点行业动态以及观点(06.29 - 07.05) AI行业动态 - 英伟达GB300 AI服务器下半年出货,富士康获最大订单,广达等厂商也准备交付,广达GB300服务器预计9月出货,市场对英伟达GPU替代品需求大 [1][11][12] - 亚马逊发布新AI大模型Deep Fleet,部署机器人突破100万,该模型可提升机器人车队出行效率10%,带来诸多好处 [13][14] 5G - A/电信运营商动态 - 6家公司中标中国移动AI服务器集采,标包6规模超32亿元,平均单台AI服务器价格约73万元,浙江华启智慧是新中标厂商,中国移动是大华股份第二大股东 [15][16] - LightCounting报告指出电信运营商希望转型,AI方面表现谨慎,中国运营商推动人工智能和数字化领先,应关注数据中心流量溢出及DWDM网络升级 [17][18] 海上风电行业动态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更加注重创新驱动等“五个更加注重”,加强顶层设计,推动海上风电等产业发展 [20][21][22] 本周行业投资观点 细分行业投资建议 - 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光模块&光器件重点推荐中际旭创等,交换机服务器PCB重点推荐沪电股份等,低估值、高分红关注三大运营商,AIDC&散热重点推荐英维克等,AIGC应用/端侧算力重点推荐广和通等 [4][26] - 通信出海&智能驾驶:海缆光缆重点推荐亨通光电等,出海复苏&头部集中重点推荐华测导航等,智能驾驶建议关注模组&终端等细分领域 [27] - 卫星互联网&低空经济:重点推荐华测导航、海格通信,建议关注铖昌科技等 [6][28][29] 产业趋势及投资逻辑 - 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是长期趋势,算力等方向受益,拉动ICT设备等需求;有线网络扩容、云计算基础设施和物联网硬件终端投资迎来景气提升;关注通信+新能源及相关行业应用 [24][25] 板块表现回顾 本周(06.30 - 07.04)通信板块走势 - 通信板块下跌0.16%,跑输沪深300指数1.70个百分点,跑输创业板指数1.66个百分点,其中通信设备制造、增值服务、电信运营均下跌 [30] 本周场个股表现 - 涨幅靠前个股有南凌科技、*ST高鸿、国脉科技等,跌幅靠前个股有有方科技、*ST信通、华脉科技等 [32][34] 下周(07.07 - 07.13)上市公司重点公告提醒 - 涉及三峡新材股东大会召开,奥飞数据等公司分红派息、除权等事件 [33][35] 重要股东增减持 - 太辰光、有方科技、生益科技等多家公司高管或公司进行减持,ST路通有个人增持 [36] 大宗交易 - 最近1个月多家通信股有大宗交易,如*ST精伦、楚天龙、传音控股等,成交量、成交额及股价变动各有不同 [38][39] 限售解禁 - 未来三个月13家通信股限售解禁,国博电子、臻镭科技等公司解禁股份数量占总股本比例超15% [41][42]
三大运营商重启eSIM业务 市场前景广阔
中国经营报· 2025-07-05 05:08
eSIM业务重启 - 中国运营商eSIM业务已恢复 主要集中在物联网及智能穿戴领域 手机eSIM业务暂不涉足 [3] - 中国联通在25个省市区率先恢复eSIM业务 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正在进行系统升级优化 [3] - 2023年5-7月三大运营商曾暂停eSIM手表一号双终端业务 此次重启标志业务恢复 [3] eSIM技术发展历程 - eSIM技术始于2011年苹果申请虚拟SIM卡专利 2014年首次应用于iPad Air 2 [4] - GSMA于2016年发布eSIM规范 推动技术标准化 [4] - 中国联通2017年最早开展eSIM业务 2018年获批6城市试点一号双终端业务 [4] 运营商布局情况 - 中国联通凭借技术探索和市场嗅觉保持领先 2019年获准全国推广eSIM可穿戴业务 [5] - 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2020年10月获准全国开展eSIM物联网应用服务 [5] - eSIM为运营商开辟B2B新增长空间 特别适合物联网设备需求 [5] 业务暂停原因 - eSIM安全性问题突出 2024年数据显示相关诈骗案件同比激增37% [6] - eSIM简化运营商切换流程 威胁运营商传统SIM卡商业模式 [7] - 运营商需要时间评估eSIM对市场份额和营收的潜在影响 [7] 技术安全改进 - 经过两年优化 eSIM在安全管控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8] - 实施一号多终端计费标准 强化实名制注册 规范跨网切换等新规则 [8] - 运营商探索出eSIM与物联网 5G新应用结合的创新服务模式 [8] 市场前景展望 - GSMA预测2025年全球eSIM智能手机连接达10亿 2030年将达69亿 [9] - 北美欧洲市场领先 苹果iPhone 14美国版已全面取消物理SIM卡槽 [9] - 中国eSIM产业链已形成完整布局 涵盖芯片 模组 平台 终端等环节 [9] 产业链发展现状 - 紫光展锐 翱捷科技等具备eSIM芯片研发量产能力 [10] - 截至2024年6月全球支持eSIM的消费设备达271款 智能手机占比63% [10] - 国内手机厂商技术储备充足 政策放开后可快速推出eSIM产品 [10] 应用领域拓展 - eSIM在工业传感器 车载终端 农业监测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10] - 物联网和智能穿戴将成为国内eSIM主要应用场景 [10] - 在政策 技术 产业链支撑下 eSIM产业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11]
数据资产入表加速背后:有上市公司临时撤回计划,需警惕“账面优化”风险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4 22:02
数据资产入表现状 - 2024年有超过90家上市企业完成数据资产入表,总规模达24.95亿元,而2024年一季报中仅17家企业披露,规模为0.79亿元[1] - 工业与信息技术行业占比超一半,其中工业企业28家,信息技术企业24家[2] - 三大运营商数据资产入表总额:中国移动6.16亿元(无形资产5.6亿元+开发支出0.56亿元),中国联通3.78亿元(无形资产1.66亿元+开发支出2.12亿元),中国电信3.71亿元(全部计入开发支出)[3] - 工业行业前三名:小商品城2679万元,圆通速递1023万元,韵达股份797万元[3] 数据资产入表流程 - 四步流程:数据资产盘点→入表数据治理→数据资产确权→数据资产计量入表[3] - 附加步骤可能包括数据质量报告、数据资产登记等[4] - 入表需满足三条件:合法控制权、经济利益可预期性超50%、成本可计量[5] - 分类标准:内部运营或非买断式出售数据确认为无形资产,外部定制或一次性出售数据按存货处理[6] 行业与企业实践特点 - 制造业、科技企业、金融与电信业接受度高,因数据可利用性强且变现路径明确[3] - 信息技术行业代表企业三大运营商和工业行业的小商品城、圆通速递等率先完成入表[2][3] - 部分企业因成本归集困难(如每日互动)或审慎原则(如广州港)暂缓入表[9] 入表财务影响 - 短期效应:资本化减少当期费用,提升利润(如研发费用转为无形资产)[12] - 长期效应:摊销导致成本"先低后高",利润"先高后低",无形资产按年限(如5年)摊销,存货出售时结转成本[12] - 数据资产减值风险:若更新不及时或应用效率下滑可能影响利润[12] 政策与制度框架 - 财政部《暂行规定》要求2024年1月1日后满足条件的数据资源方可入表,禁止追溯调整[6] - 合规性审查、分类分级、成本核算为三大前提[6] - 个人数据需符合《个人信息保护法》全流程授权要求,禁止强制收集[11] 挑战与障碍 - 估值体系缺失:缺乏统一评估方法,尤其对未产生收益的数据产品[10] - 确权边界模糊:第三方合作数据权属不清易引发法律风险[10] - 企业顾虑:数据管理链条不清晰、成本计量难、披露监管压力及摊销对利润的影响[10] 未来发展方向 - 部分地区试点数据资产纳入授信体系(如厦门海迈科技获2000万元银行授信)[14] - 常态化需三个前提:明确权属与估值体系、银行风控评估能力、政策支持抵押质押[14] - 需建立多维度估值标准框架、强化第三方审计、技术验证(如区块链溯源)及法律约束机制[13]
红色电信薪火路|中国电信创新驱动 引领消费新变革
搜狐财经· 2025-07-04 19:33
5G与数字化赋能城乡发展 - 福建宁德的九仙村通过5G智慧小镇平台提升村务效率,村民可手机参与村务 [2] - 福建浦城县利用5G农田大数据平台实现土壤墒情、温湿度等数据实时监测,农户可线上咨询专家 [2] - 福建东山县澳角村渔民借助千兆网络开展海鲜直播,拓展全国销售渠道 [2] 新消费浪潮与Z世代驱动 - 中国居民消费占GDP比重有提升空间,激发消费活力成为政策与市场焦点 [3] - Z世代人口超2.6亿(占总人口20%),贡献40%消费力,撬动超5万亿元市场 [3] - Z世代在潮流消费领域占比28%,增速超400%(整体市场两倍),预计2025年国潮市场规模突破10万亿元 [3] 政策支持与新型消费业态 - 2024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培育新型消费业态,强调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趋势 [4] - 新型消费具有技术创新性、跨界融合性、成长持续性特点,推动消费方式系统性变革 [4] 翼支付与直播电商助农 - 翼支付整合移动支付、数据安全技术,打造"翼企智付"品牌,助力湖北英山云雾茶、宁夏枸杞红酒等农产品线上销售 [5] - 中国电信援建AI数字人电商直播实训基地,创建1000个新媒体账号、100个数字人形象,2024年节约人工成本7300万元,直播间成交金额近1000万元 [6] 数字化应用与消费场景拓展 - 中国电信2021年以来累计购买帮销农产品27.3亿元,开展320场消费帮扶活动,直接购买脱贫地区产品12.8亿元 [8] - 福建武夷山元宇宙茶交易平台应用VR技术,2024年带动茶产业收入增长20%,销售茶叶286万斤,稳定就业12万余人 [8] 创新技术与未来展望 - 公司通过AI技术推动产业升级,翼支付与直播电商激活乡村消费,数字化应用丰富消费体验 [9] - 未来将持续探索新模式,引领消费变革,推动智能便捷的数字生活 [9]
计算机行业2025年中期策略报告:国产大模型能力提升,我国AI产业未来前景广阔-20250704
平安证券· 2025-07-04 16:20
报告核心观点 以DeepSeek系列为代表的国产大模型性能比肩海外且成本低,应用端表现出色;国产AI芯片厂商取得突破,算力芯片自主可控进步显著;智能驾驶市场下沉,普及趋势明显;党和国家重视人工智能发展,我国AI产业前景广阔,AIGC和智能驾驶主题在二级市场投资机会佳,维持计算机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3][28][154] 行业回顾 基本面 - 2025Q1行业上市公司业绩改善,基本面出现拐点,营收两位数增长,利润端明显改善 [6] - 分板块看,计算机设备营收表现好于软件开发和IT服务,2025年一季度计算机设备营收同比近40%增长 [11][15] 行情回顾 - 年初以来行业呈震荡行情,整体表现较好,2025年春节后因DeepSeek和AIGC主题上涨,3月因业绩风险回调,4月后震荡上行 [16] - 截至2025年6月25日,申万计算机指数年累计涨幅7.85%,跑赢沪深300指数7.21个百分点,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第6 [19] 基金持仓 - 2025年一季度计算机行业基金重仓持股比例为1.35%,较2024年四季度提高0.15个百分点,连续两季度提升 [22] 行业估值 - 截至6月25日,计算机行业估值处于历史相对较高水平,市盈率(TTM)为82.9倍,高于历史中位数58.3倍 [26] 行业展望 - 国家重视人工智能发展,国产大模型、AI芯片和智能驾驶领域发展良好,AI产业前景广阔,维持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28] 算法及应用 全球大模型竞争 - 2025年全球大模型领域竞争激烈,海外和国产大模型陆续发布 [31] 国产大模型性能 - 以DeepSeek为代表的国产大模型性能比肩全球领先,成本更低,已实现从“可用”到“好用” [35] 大模型应用落地 - 国产大模型开源、低成本和高性能加速应用落地,未来五年我国大模型解决方案市场将以54.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扩张,在政务、金融等多行业已落地 [42] AI+金融 - 金融行业客户AI投入积极,预计带来千亿级市场,但应用场景集中于浅层“工具”功能 [43][47] - 金融IT服务商迎来破局新思路,各细分领域厂商积极布局AI+金融 [48] AI+办公 - AI+办公软件分五大核心类别,跨平台智能化整合是未来趋势,本土厂商重塑市场格局 [49][52][55] Agent - Manus、o3等引领Agent潮流,MCP促进开发生态繁荣,AI Agent在企业管理场景落地进度靠前,未来发展空间大 [61][62][66] 算力 市场需求 - 智能算力需求旺盛,全球和我国AI芯片及服务器市场高景气,预计2025年全球AI芯片市场规模达920亿美元,三年CAGR达27.7% [73] 算力需求结构 - 训练端算力需求阶段性旺盛,未来推理端需求可能远超训练端,预计2027年推理端算力需求占比达72.6% [81] DeepSeek影响 - DeepSeek高性能、低成本,成为推理场景爆发契机,降低推理准入门槛,推动推理应用场景爆发 [86] 科技巨头布局 - 科技巨头资本支出维持高位,加速布局万卡集群,2025Q1微软等四巨头资本开支合计766亿美元,同比增长64.0% [90] 芯片市场格局 - 英伟达GPU主导AI算力芯片市场,ASIC芯片多元化发展势头迅猛 [91] 主要芯片厂商 - 英伟达是全球GPU引领者,Blackwell架构芯片性能大幅提升 [94] - 博通是大型云服务厂商定制ASIC芯片的首选合作商,AI业务收入稳定增长 [101] 国产芯片发展 - 美国对中国AI算力芯片围追堵截,倒逼国产替代;英伟达减配版H20优势削弱,国产AI算力芯片竞争力增强,2024H1本土品牌市占率约20% [102][107] - 海光信息DCU、华为昇腾、寒武纪思元系列是国产AI芯片之星,燧原、沐熙等公司也在快速发展 [113][114] 智驾 市场发展 - 万亿级智能驾驶市场加速下沉,L2级辅助驾驶向大众市场下沉,城市NOA扩大覆盖,自动驾驶功能向高级别渗透,商业化步伐有望提速 [119][122] 技术路线 - 智能驾驶技术“单车智能”与“车路云协同”双轨并行,车路云一体化建设项目启动,预计2025/2030年产业总产值增量达7295亿元/25825亿元 [123][125] 政策监管 - 我国完善自动驾驶法律框架,政策重心转向实际应用,监管与技术“螺旋式”前进,地方政策激进,有望加速商用落地 [128] 技术革新 - BEV+Transformer重构技术路线,特斯拉引领革新,国内车企和供应商引入该方案 [134] 芯片需求 - 车规级SoC市场增长迅猛,国产智驾SOC需求有望加速释放,2028年国内SoC市场规模有望达1020亿元 [137] 感知方案 - 激光雷达价格下探,多传感器融合+轻量级高精地图成过渡方案,有望加速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 [140] Robotaxi发展 - 全球Robotaxi产业处于向商业化落地转型关键节点,北美进入商业化初期,国内迈向爆发期,预计2030年中国市场规模达120亿美元 [143] 特斯拉影响 - 特斯拉启动Robotaxi试运营,FSD进入商用阶段,入华有望加速国内高阶智驾落地 [148] 国产成本优势 - 国产自动驾驶车辆成本优势显著,Robotaxi商业闭环雏形已现,预计2025 - 2027年成本低于人工驾驶出租车 [151] 投资建议 - 维持计算机行业“强于大市”评级,个股方面,AI算力推荐海光信息等,AI算法及应用强烈推荐恒生电子等,智能驾驶强烈推荐中科创达等 [154]
打造“科技小龙”企业摇篮
新华日报· 2025-07-04 06:00
苏州市具身智能机器人综合创新中心启用 - 苏州市具身智能机器人综合创新中心正式启用 总部设在吴中区 采用"1+X+N"战略布局整合全市创新资源 [1] - 吴中太湖新城设置13万平方米研发孵化基地 吴中高新区具身智能产业园设置17万平方米生产制造基地 [1] - 募集总规模达14亿元的两只产业基金 加速创新资源集聚、标杆产品培育、应用场景拓展 [1] 产业布局与核心赛道 - 打造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中心 推进产业项目引育和生态构建 孵化培育具身智能机器人整机产品及潜在独角兽企业 [1] - 配套举办2025"赢在苏州"具身智能机器人专项赛 聚焦5大核心赛道:多模态智能感知、硬件本体与核心零部件、具身智能决策与规划、具身小脑与运动控制、灵巧操作与精细控制 [1] 资金支持与项目签约 - 吴中区发布总规模11亿元的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 助力壮大创新主体 [2] - 4个科研实训合作类项目签约 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联合实验室及算力服务平台 [2] - 7个进驻产业园和训练场项目签约 涉及大象机器人、乐享科技等企业 [2] 产业生态构建 - 成立苏州市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科创联盟暨行业党委 首批99家机构参与 涵盖企业、投融资机构、高校院所等 [2] - 吴中区将全力支持综合创新中心发展 加速科创企业孵化、科技成果转化、产业链优化 [2]
通信行业今日净流入资金13.04亿元,新易盛等7股净流入资金超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03 17:14
市场表现 - 沪指7月3日上涨0.18%,申万行业中24个上涨,电子、电力设备涨幅居前,分别为1.69%、1.38%,通信行业上涨1.32% [1] - 煤炭、交通运输行业跌幅居前,分别下跌1.16%、0.28% [1]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45.11亿元,9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电子行业净流入78.20亿元,医药生物行业净流入13.82亿元 [1] - 22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机械设备行业净流出23.17亿元,基础化工行业净流出19.08亿元 [1] 通信行业资金流向 - 通信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13.04亿元,所属126只个股中97只上涨,2只涨停,55只个股资金净流入 [2] - 通信行业资金净流入超亿元的个股有7只,新易盛净流入3.05亿元,中兴通讯、中际旭创分别净流入2.56亿元、2.43亿元 [2] - 通信行业资金净流出超3000万元的个股有7只,中国移动、中国联通、ST特信净流出居前,分别为1.52亿元、8404.83万元、7204.85万元 [2] 通信行业个股表现 - 新易盛今日涨幅3.74%,换手率5.17%,主力资金净流入3.05亿元 [2] - 中兴通讯今日涨幅2.06%,换手率2.68%,主力资金净流入2.56亿元 [2] - 中际旭创今日涨幅2.40%,换手率3.47%,主力资金净流入2.43亿元 [2] - 中国移动今日跌幅0.62%,换手率1.07%,主力资金净流出1.52亿元 [3] - 中国联通今日涨幅0.00%,换手率0.41%,主力资金净流出8404.83万元 [3]
中国电信(601728)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H股公告-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7-02 17:00
股份与股本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底,H股法定/注册股份13,877,410,000股,面值1元,股本13,877,410,000元[1] - 截至2025年6月底,A股法定/注册股份77,629,728,699股,面值1元,股本77,629,728,699元[1] - 2025年6月法定/注册股本总额91,507,138,699元[1] - 截至2025年6月底,H股、A股已发行股份数分别为13,877,410,000股、77,629,728,699股,库存股均为0[2] - 2025年6月H股、A股法定/注册及已发行股份数目均无增减[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