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昭衍新药(603127)
icon
搜索文档
昭衍新药(06127) - 致本公司登记股东通知信函及回条
2025-09-29 16:44
报告获取 - 公司2025中期报告中、英文版本分别上载于公司及联交所网站[2][7] - 无法接收邮件或访问网站可寄回回条或发邮件获取印刷本[3][7] 股东邮箱 - 登记股东有责任提供有效邮箱,未提供或需更新可按上述方式处理[4][8] 通讯查询 - 对通知有查询可工作日9:00 - 18:00致电H股证券登记处热线[5][8]
昭衍新药(06127)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9 16:41
财务表现:收入和利润(同比)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人民币6.68575亿元,同比下降21.3%[1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人民币6.686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8.494亿元下降21.3%[5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益为6.6857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8.49357亿元人民币下降21.3%[139]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849,357千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668,575千元,同比下降21.3%[14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人民币6093.2万元,同比扭亏为盈[12][14] - 期内溢利为人民币60.9百万元,净利率9.1%,去年同期亏损人民币172.2百万元,净利率-20.3%[62] - 期内溢利为6093.2万元人民币,对比去年同期1.72238亿元人民币亏损[126]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6093.2万元人民币,相比去年同期亏损16974.2万元人民币实现扭亏为盈[154] - 经营溢利为8089.5万元人民币,对比去年同期1.91574亿元人民币经营亏损[126] - 每股基本盈利为0.08元人民币,对比去年同期每股亏损0.23元人民币[127] - 每股基本盈利为0.081元人民币(基于6093.2万元利润和7.4948亿股加权平均数)[154] 财务表现:成本和费用(同比) - 服务成本为人民币5.636亿元,同比下降11.7%[52] - 销售及营销开支为人民币14.6百万元,同比增长20.1%[56] - 一般及行政开支为人民币143.9百万元,同比下降14.6%[58] - 研发开支为人民币43.4百万元,同比下降9.2%[59] - 财务成本为人民币0.8百万元,同比下降37.9%[60] - 员工成本从2024年上半年的284,295千元增加至2025年上半年的294,619千元,同比增长3.6%[150] - 员工成本总额为人民币294.6百万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284.3百万元[70] - 存货确认为开支金额为2.4891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3.3597亿元人民币减少25.9%[164] 业务表现:订单与合同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新签订单金额约人民币10.2亿元,同比增长13.3%[14][17] - 公司二季度新签订单金额约人民币5.9亿元,同比增长18.0%[14]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整体在手订单金额约人民币23亿元[14][17] - 未履行履约责任的交易价格总额约为23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的22亿元人民币增长4.5%[139] - 合同成本增长15.0%,从6.2888亿元人民币增至7.2296亿元人民币[165] - 合同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827,161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896,149千元,增幅为8.3%[166] - 期内确认的计入期初合同负债的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468,637千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24,262千元,降幅为30.8%[166] 业务表现:分业务线收益 - 非临床研究服务收益占比95.6%,达人民币6.391亿元[51] - 非临床研究服务收益为6.3907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1%[139] - 非临床研究服务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809,704千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639,077千元,同比下降21.1%[142] - 临床试验及相关服务收益为人民币2901.8万元,占比4.3%[51] - 临床试验及相关服务收益为人民币2901.8万元,同比下降26.8%[139] - 临床实验及相关服务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39,653千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9,018千元,同比下降26.8%[142] - 销售实验模型分部间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226,740千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58,955千元,同比下降29.9%[142] 业务表现:分地区收益 - 来自中国客户的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614,120千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416,564千元,同比下降32.2%[146] - 公司于中国的非流动资产从2024年底的1,643,135千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1,652,462千元,增长0.6%[147] - 公司于美国的非流动资产从2024年底的355,015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32,692千元,下降6.3%[147] 盈利能力指标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人民币1.04995亿元,同比下降50.3%[1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15.7%,同比下降9.2个百分点[12] - 毛利为人民币1.05亿元,较去年同期2.113亿元大幅减少[53] - 毛利率从24.9%下降至15.7%[53] - 公司综合毛利从2024年上半年的211,301千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04,995千元,同比下降50.3%[145] 资产与公允价值变动 - 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人民币95.0百万元,去年同期为亏损人民币254.4百万元[55] - 生物资产公平值变动产生9497.7万元人民币收益,对比去年同期2.54441亿元人民币亏损[126] - 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收益9497.7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非人灵长类动物市场价格上涨[158][160] - 非人灵长类动物平均市场价格为每头8万元人民币,10%价格波动将影响生物资产公允价值约1.066亿元人民币[160] - 用于非临床研究的非人灵长类动物资产增长0.6%,从6.8577亿元人民币增至6.8992亿元人民币[157] - 非人灵长类动物出售收入减少,2025年上半年出售额1.530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全年3.0557亿元人民币下降49.9%[158]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增长8.3%,从20.2109亿元人民币增至21.8767亿元人民币[162] 现金流与财务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662.2百万元,较期初下降31.4%[64] - 于2025年6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62232亿元人民币,较年初的9.65203亿元人民币下降31.4%[135] - 银行及手头现金从2024年12月31日的965,203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662,232千元,降幅为31.4%[169] - 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净额为1.4875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8%[135]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2099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7.44232亿元人民币改善43.4%[13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3.0297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6.95452亿元人民币改善56.4%[135] - 存款证及定期存款总额增长至25.58015亿元人民币,对比去年底23.20562亿元人民币[129][130] - 人民幣理財產品从2024年12月31日的1,396,123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503,833千元,增幅为7.7%[177] - 资本负债比率为14.4%,与期初14.0%基本持平[65] - 流动资产净值增至41.12804亿元人民币,对比去年底39.2063亿元人民币[129] - 净资产微增0.3%至81.05066亿元人民币,对比去年底80.79188亿元人民币[130] - 公司总资产为人民币94.73462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0.8%[12] 公司治理与董事变动 - 公司于2025年1月23日委任顾静良先生和罗樨女士为执行董事[8] - 公司于2025年1月23日委任杨福全先生、阳昌云先生和应放天先生为独立非执行董事[8] - 公司于2025年1月23日接受孙明成先生、翟永功博士和欧小杰先生辞任董事职务[8] - 2025年1月23日三位董事辞任,新增两位执行董事及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116] - 公司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由阳昌云先生担任主席,杨福全先生和张帆先生为成员[8] - 公司董事会下设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由应放天先生担任主席,孙云霞女士和阳昌云先生为成员[8] - 公司董事会下设提名委员会,由杨福全先生担任主席,冯宇霞女士和应放天先生为成员[9] - 公司董事会下设战略委员会,由冯宇霞女士担任主席,孙云霞女士、罗樨女士和应放天先生为成员[9] 研发与技术能力建设 - 公司开发了非人灵长类干性AMD模型、非人灵长类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模型和小鼠视网膜母细胞瘤模型等眼科疾病模型[23] - 公司建立了啮齿类和犬类的视觉功能评价等眼科药物新检查评价指标[23] - 公司建立了不同种属动物的听觉功能评价、大动物的内耳圆窗注射给药技术以及听力损伤动物模型[23] - 公司建立了灵长类鞘内/延髓池/侧脑室长期置管方法、新生小鼠鞘内/侧脑室给药方法和大/小鼠髓内给药方法[24] - 公司建立了GLP-1R/GCGR/GIPR靶点药物的系统性非临床评价方法[25] - 公司建立了MSD检测方法用于寡核苷酸药物,并建立了质谱法检测ADC药物中的小分子及PEG和阳离子脂质[26] - 公司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MS)检测能力,可分析挥发性有机物等样品[26] - 公司拥有300-500mg级的抗体瞬时表达能力,并提供多种重组蛋白表达和纯化服务[29] - 公司提供基于单B细胞PCR、10X genomics单B细胞测序以及真核细胞展示的高通量抗体发现技术[30] - 公司提供涵盖从抗体开发至IND申报的一体化ADC药物研发一站式服务[31] - 小分子药物平台针对20余个潜在靶点完成筛选并发现10多个候选小分子[32] - 建立猴自动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筛选方法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39] - 研发肝衰竭免疫缺陷小鼠并实现肝脏人源化小鼠模型[40] - 公司计划2025年推出更多免疫细胞人源化小鼠模型,并加强类器官平台建设投入[92] - 公司加大新实验模型和类器官的建设与应用投入[91] 设施与产能 - 临床检测实验室2025年1月完成功能性迁移且产能显著提升[36] - 2025年4月临床检测新址通过CNAS 17025监督评审且零缺陷[36] - 苏州昭衍II期20000平方米设施投入使用[48] - 非人灵长类实验模型存栏数量2025年上半年保持平稳增长[39] 临床检测业务 - 临床检测实验室通过上海市11大领域室间质评包含病毒核酸等类别[36] - 临床检测业务涵盖创新基因和细胞治疗药物等临床样本分析[35] - 公司开展国内首个基因药物注册临床试验并在基因药物领域经验丰富[35] - 支持多款创新基因治疗产品进入关键性III期临床试验阶段[36] 市场环境与风险 - 全球生物医药行业投融资初步复苏但客户需求增速可能放缓[80] - 市场供给产能充足导致行业竞争激烈影响公司盈利[80] - 供应商实验模型供应不稳定或价格上升将增加项目成本[81] 未来战略与指引 - 2025年公司将持续完善药理毒理学研究和评价能力[86] - 公司推进基于人工智能的工作流程优化以提升劳动生产率[86] - 公司积极探讨并购可能以快速建立研发能力形成新利润增长点[86] - 国际业务是公司保持持续高速增长的关键支撑战略[89] - 2025年重点引进和培养境内外高端人才及复合型人才[89] 募资与资金使用 - H股全球发售净额约63.736亿港元(约52.852亿元人民币)[117] - 自上市至2025年6月30日已使用所得款项净额28.431亿元人民币[118] - 公司计划将所得款项的16%即人民币8.456亿元用于提升苏州设施的非临床研究产能,其中翻新现有实验室及实验模型设施占7.9%即4.175亿元[119] - 公司计划将所得款项的10%即人民币5.285亿元用于增强美国Biomere业务,其中优化北加州设施及服务团队占7.6%即4.017亿元[120] - 公司计划将所得款项的39%即人民币20.613亿元用于扩大中国设施网络,包括建设广州设施一期17%即8.985亿元和重庆设施一期17%即8.985亿元[120] - 公司计划将所得款项的5%即人民币2.643亿元用于拓展临床试验服务,其中采购新设备占4%即2.114亿元[122] - 公司计划将所得款项的20%即人民币10.57亿元用于潜在收购专注于非临床研究或临床试验的合同研究组织[123] - 公司计划将所得款项的10%即人民币5.285亿元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12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在美国业务增强方面已动用人民币3.252亿元,尚有4.265亿元未动用[120] - 在中国设施网络扩展方面,广州设施一期已动用人民币2.054亿元,重庆设施一期已动用人民币0.12亿元[120] - 公司计划雇佣220名临床试验操作专业人员,预计投入人民币0.317亿元[122] - 潜在收购资金已动用人民币18.957亿元,尚余7.542亿元计划于2028年底前使用[123] 股东结构与持股 - 董事长冯女士直接持有A股167,160,633股,占已发行A股总数的26.51%,占公司总股本的22.30%[95][98] - 冯女士及其配偶周先生合计被视为拥有权益的股份总数为245,189,648股,占公司总股本32.71%[98] - 公司总已发行股份为749,477,334股,其中A股630,482,128股(含3,303,034股库存股),H股118,995,206股[98][99] - 主要股东FIL Limited通过受控法团持有H股16,997,800股,占H股总数14.28%,占总股本2.27%[99] - FIDELITY FUNDS直接持有H股15,495,100股,占H股总数13.02%,占总股本2.07%[99] - Futu Trustee Limited作为受托人持有H股13,238,580股,占H股总数11.13%,占总股本1.77%[99] - Brown Brothers Harriman & Co.作为核准借出代理人持有H股12,155,680股好仓及同等数量可供借出股份,占H股总数10.22%[99] - 公司董事及监事持股比例均低于0.5%,其中执行董事孙云霞持股0.36%,高大鹏持股0.04%[95] 股份回购与激励 - 公司回购613,720股A股,总代价人民币10,333,513元[10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持有3,303,034股A股库存股份[110] - 2022年H股激励计划资金上限为人民币600百万元(6亿元)[104] - 2022年H股激励计划剩余年限约7年(总期限10年)[105] - 2024年3月批准A股回购计划总代价不超过人民币1亿元[108] 其他财务数据 - 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人民币8290万元,同比增长3.5%[54] - 利息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61,632千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41,323千元,同比下降32.9%[148] - 所得税开支为人民币19.2百万元,实际税率23.9%,去年同期为收益人民币5.1百万元,税率2.9%[61] - 期内所得税拨备从2024年上半年的38,264千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7,901千元,降幅为53.2%[172] - 递延税项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116,875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14,226千元,降幅为2.3%[173] - 公司支付上年度股息2238.5万元人民币[132] - 公司未宣布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9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宣派股息1.19977亿元人民币[133] 关联方交易 - 关联方交易金额:向核欣集团提供服务人民币551.5万元[187] - 2025年6月30日关联方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1615.4万元人民币[191] - 2024年12月31日关联方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2902.8万元人民币[191] - 2025年6月30日关联方合同负债为428.6万元人民币[191] - 2024年12月31日关联方合同负债为844.2万元人民币[191] - 2025年6月30日关键管理人员薪酬为512.6万元人民币[191] - 2024年6月30日关键管理人员薪酬为542.1万元人民币[191] 租赁与资本承担 - 租赁负债确认金额
创新药与“实验猴”的资本局
北京商报· 2025-09-28 23:36
核心观点 - 冯宇霞与周志文夫妇共同控制舒泰神和昭衍新药两家上市公司 两家公司业务协同但业绩分化显著 舒泰神依赖创新药研发突破 昭衍新药业绩受实验猴价格波动影响 当前股价均从高位回调[1][3][4][6] 股价表现 - 舒泰神年内涨幅357.09% 最新收盘价33.87元/股 总市值161.8亿元 曾在5-8月期间累计涨幅突破7倍[2][3][4] - 昭衍新药A股年内涨幅115.7% 最新收盘价36.93元/股 总市值276.8亿元 H股涨幅134.97% 总市值173.1亿港元[2][3][4] - 两家公司股价均从高点回落 舒泰神8月19日至9月26日累计下跌39.03% 昭衍新药9月17日至26日累计下跌12.49%[4] 公司业务与战略 - 舒泰神专注于生物制药研发 核心产品为血友病新药注射用STSP-0601 已于2024年6月被纳入优先审评品种名单[1][8] - 昭衍新药主营药物非临床研究服务 被称为"猴茅" 业务与实验猴市场价格波动紧密相关[1][7] - 两家公司存在业务协同 舒泰神向昭衍新药采购研发服务 2025年预计交易额4528.88万元 较2024年实际发生额2619.47万元大幅增长[11] 财务业绩 - 舒泰神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6亿元 同比下降31.14% 归属净利润-0.25亿元 同比下降619.7% 2020-2024年连续五年亏损[6] - 昭衍新药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69亿元 同比下降21.28% 归属净利润0.61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 2023-2024年净利润连续两年下降 其中2024年净利同比降幅超80%[6][7] 行业与风险因素 - 实验猴价格波动直接影响昭衍新药利润 公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生物资产 猴价回落会降低实验成本但减少公允价值变动收益[7] - 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政策推动虚拟动物实验技术发展 长期可能对昭衍新药商业模式产生冲击[9] - 创新药研发存在不确定性 包括临床试验结果、审评政策变化及市场竞争等因素[8][9]
左手创新药右手“实验猴”,冯宇霞、周志文夫妇的资本局
北京商报· 2025-09-28 13:21
公司股价表现 - 舒泰神年内累计涨幅一度突破7倍 登上A股年内涨幅榜首 [2] - 昭衍新药年内股价实现翻倍 9月16日创下年内新高 [2] - 截至9月26日 舒泰神股价累计涨幅357.09% 昭衍新药A股累计涨幅115.7% [3] - 舒泰神区间累计跌幅39.03%(8月19日至9月26日) 昭衍新药累计下跌12.49%(9月17日至26日) [4] 公司股权结构 - 冯宇霞直接持有昭衍新药22.3%股份 为第一大股东 周志文持股9.97%位列第三 [3] - 夫妇通过熠昭医药间接持有舒泰神31.01%股份 周志文直接持股6.2% [3] 财务业绩表现 - 舒泰神上半年营收1.26亿元(同比下降31.14%) 净利润-0.25亿元(同比下降619.7%) [6] - 昭衍新药上半年营收6.69亿元(同比下降21.28%) 净利润0.61亿元(同比扭亏) [7] - 昭衍新药2024年净利同比降逾八成 2023-2024年净利连降两年 [7] 业务发展模式 - 舒泰神专注创新药研发 核心产品注射用STSP-0601针对血友病治疗 6月被纳入优先审评 [9] - 昭衍新药主营药物非临床研究服务 素有"猴茅"之称 业绩与实验猴价格波动紧密相关 [1][8] - 实验猴公允价值变动直接影响昭衍新药利润 上半年净利回暖受益于生物资产公允价值正面影响 [8] 行业竞争与转型 - 昭衍新药订单价格自2023年上半年起下降 因行业竞争激烈 [7] - 七部门提出"动物模型数据挖掘与虚拟动物实验"数智化转型方案 可能减少活体动物依赖 [10] - 公司布局类器官研究和细胞实验等体外模型 探索AI制药技术应用 [10] 关联交易情况 - 2025年舒泰神预计接受昭衍新药技术服务4528.88万元 较2024年实际发生额2619.47万元大幅增长 [11] - 2019年起双方发生临床研究外包交易 违背上市承诺 2020年遭监管谈话 [12] - 关联交易豁免过程中遭到监管问询 [12]
特朗普对进口药加征100%关税,创新药板块短期承压
新浪财经· 2025-09-26 14:40
关税政策核心内容 - 美国将于2025年10月1日起对专利及品牌药品加征100%关税 [1] - 豁免条件仅限于已在美国启动施工或处于建筑工地阶段的制药工厂 [1] - 税率远超美欧此前15%医药关税协议 旨在迫使制药企业将供应链转移至美国本土 [1] 市场即时反应 - 全球药企股价应声下跌 辉瑞 默沙东等美股公司跌幅一度超2% [3] - A股及港股医药板块同步承压 CRO概念股康龙化成 凯莱英 昭衍新药大幅下挫 [3] - 创新药指数开盘走低 恒生医药ETF等相关ETF出现显著跌幅 [3] 政策背景与动机 - 特朗普自2024年4月起持续释放关税信号 7月曾提及200%税率 9月暗示将高于汽车行业25%关税 [4] - 政策声称目标为降低美国药价并促进制造业回流 [4] - 经济学家警告高额关税可能扰乱供应链 成本转嫁或导致药价上涨 最终损害美国消费者利益 [4] 对中国药企的短期影响 - 市场情绪与股价波动不可避免 国际化进程面临更高门槛 [5] - 尚未在美国建立生产基地的企业将承受直接冲击 [5] 对中国药企的长期机遇 - 中国创新药授权出海2025年上半年总金额创历史新高 [5] - 产业具备全球化坚实基础 研发实现从"跟随"向"首创"转型 [5] - 通过在美国或其自由贸易伙伴国(如墨西哥 加拿大)建厂可规避关税壁垒 [5][6] 产业核心竞争力与发展趋势 - 中国拥有庞大国内市场 完整产业链优势与持续优化的创新环境 [6] - 在干细胞治疗 基因治疗等尖端领域已与美国并列全球前两位 [6] - AI制药 License-out交易等模式深化与国际巨头绑定 推动产业价值重估 [6] - 政策倒逼企业加速全球化布局与产业升级 创新驱动根本发展趋势不变 [6]
CXO行业深度跟踪报告:CDMO景气度持续,CRO拐点可期
信达证券· 2025-09-26 14:04
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生物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 [2] 核心观点 - CXO行业整体供需关系改善 市场景气度正在修复 [3] - CDMO景气度持续 龙头公司业绩普遍改善 新签订单加速 新兴赛道布局深化 [5][49][58] - CRO拐点可期 订单作为前瞻指标已先行改善 实验用猴价格回暖 AI赋能提升研发效率 [6][66][73] CXO细分赛道分析 - 全球CRO市场规模2023年达821.1亿美元 预计2023-2026年复合增速9.0% 中国CRO市场规模2023年达848.3亿人民币 预计2023-2026年复合增速9.9% [22] - 全球CDMO市场规模2023年达797亿美元 预计2023-2028年复合增速16.1% 中国CDMO市场规模2023年达859亿人民币 预计2023-2026年复合增速19.4% [22] - 细分赛道中药物发现全球增速12.4% 安评全球增速19.9% ADC全球增速28.4% TIDES全球增速23.8% [23] 需求侧分析 - 2025年1-8月海外创新药融资金额226亿美元 同比下降36% 融资事件489件 同比下降16% [3][23] - 2025年1-8月国内创新药融资金额77.50亿美元 同比增长89% 其中二级市场融资金额51.35亿美元 同比增长304% [3][31] - 美联储2025年进入降息周期 2025年9月联邦基金利率下调至4.00%-4.25% 预计年内还有两次降息 [26] - 2025年港股医疗保健行业募集资金746.02亿港币 恢复至2020年同期水平 [36] - 2025年H1中国创新药BD交易总金额627亿美元 超过2024年全年 占全球BD交易总金额47% [36] 供给侧分析 - 药明康德2025年资本开支预计70-80亿元 药明生物2025年资本开支预计53亿元 均同比显著提升 [4][37] - 2021年以来超过10家中小CXO公司IPO失败 收入体量多不足5亿元 国内业务占比高 [44][45] - 行业竞争格局向头部集中 中小企业面临价格压力 存在运营困难甚至停业清算问题 [44] CDMO板块表现 - 2024年Q4以来CDMO龙头公司业绩边际改善 2025年Q2药明康德收入同比增长20% 凯莱英收入同比增长27% [47] - 药明康德2025年H1在手订单567亿元 同比增长37.2% 药明生物未完成订单203.4亿美元 药明合联未完成订单13.29亿美元 同比增长57.9% [50][51] - CDMO项目管线自带放大逻辑 药明康德小分子D&M管线总数3409个 药明生物临床前项目429个 药明合联药物发现项目858个 [53][54] - 药明康德2025年H1 TIDES业务收入50.3亿元 同比增长141.6% 在手订单同比增长48.8% [58][62] - 药明合联2025年H1新签合同金额同比增长48.4% ADC并购交易被收购方75%为公司客户 [62] CRO板块表现 - 2025年Q2 CRO公司利润端多数扭亏为盈 昭衍新药2025年H1新签订单10.2亿元 同比增长13% [64][66] - 2025年5月实验用猴中标价格回升至9-10万元/只 预示临床前CRO需求复苏 [68][71] - 药明康德实验用猴存栏超2万只 昭衍新药存栏约2万只 康龙化成存栏近1万只 [72] - AI赋能药物研发 维亚生物AI收入占CRO总收入10% 成都先导HAILO平台累计投入1492万元 [73][74] 重点公司估值 - CXO龙头公司PS估值5-10倍 PE估值20-50倍 [75] - 药明康德2025年预期PS 7.32倍 PE 23.92倍 药明生物2025年预期PS 6.98倍 PE 34.62倍 [76] - 昭衍新药2025年预期PS 14.94倍 PE 98.01倍 药明合联2025年预期PS 14.53倍 PE 56.67倍 [76]
CRO概念股盘初下挫
第一财经· 2025-09-26 11:13
股价表现 - 康龙化成股价下跌3.18% [1] - 凯莱英股价下跌3.17% [1] - 昭衍新药股价下跌2.9% [1] - 药明康德及美迪西股价跌幅均超过3% [1]
A股异动丨医药股普跌,翰宇药业、凯莱英跌超3%
格隆汇APP· 2025-09-26 10:01
医药股市场表现 - A股市场医药股普遍下跌 其中向日葵下跌3 89% 翰宇药业下跌3 20% 凯莱英下跌3 01% 迈威生物下跌2 93% 昭衍新药下跌2 92% 康龙化成下跌2 89% 广生堂下跌2 85% 舒泰神下跌2 73% 荣昌生物下跌2 30% [1] - 市值较大医药公司同步下跌 药明康德下跌2 18% 总市值3090亿 恒瑞医药下跌2 03% 总市值4699亿 复星医药下跌2 05% 总市值793亿 [2] - 部分医药股年初至今涨幅显著 舒泰神上涨365 99% 广生堂上涨261 52% 荣昌生物上涨252 04% 昭衍新药上涨123 77% 迈威生物上涨146 04% 向日葵上涨166 98% [2]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自10月1日起对多类进口产品实施新一轮高额关税 [1] - 美国将对任何品牌或专利的医药产品征收100%关税 [1]
FIDELITY FUNDS减持昭衍新药44.57万股 每股作价约24.39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25 19:11
公司股权变动 - FIDELITY FUNDS于9月22日减持昭衍新药44.57万股 每股作价24.3867港元 总金额约为1086.92万港元 [1] - 减持后最新持股数目为713.03万股 最新持股比例为5.99% [1] 公司基本信息 - 昭衍新药为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 股票代码为06127 同时为A股上市公司 代码603127 [1]
FIDELITY FUNDS减持昭衍新药(06127)44.57万股 每股作价约24.39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25 19:04
公司股权变动 - FIDELITY FUNDS于9月22日减持昭衍新药44.57万股[1] - 每股作价24.3867港元 总金额约1086.92万港元[1] - 减持后持股数量降至713.03万股 持股比例降至5.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