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和科技(603256)
搜索文档
宏和科技: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股份计划公告
证券日报· 2025-11-14 20:13
公司持股与减持计划 - 公司董事会秘书邹新娥持有公司股份40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0.0455% [2] - 邹新娥计划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10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0.0114%,占其个人持股总数25% [2] - 减持期间为自公告披露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减持价格将按实施时的市场价格确定 [2]
宏和科技:邹新娥计划减持公司股份10万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4 17:48
公司股份变动 - 公司董事会秘书邹新娥持有公司40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0.0455% [1] - 董事会秘书计划减持公司股份1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0.0114%,占其个人持股总数25% [1] - 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交易,期间为公告披露日后15个交易日起的3个月内,减持价格按实施时市场价格确定 [1] 公司业务构成 - 2024年1至12月份,公司营业收入93.47%来自电子级玻璃纤维布 [1] - 电子级玻璃纤维纱业务收入占比6.44%,其他业务收入占比0.1% [1] 公司市值 - 截至发稿,公司市值为279亿元 [1]
宏和科技一高管拟减持不超10万股
智通财经· 2025-11-14 17:48
公司高管持股变动 - 公司董事会秘书邹新娥女士计划减持公司股份 [1] - 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交易 [1] - 计划减持股份数量为10万股 [1] 减持股份比例 - 计划减持股份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0.0114% [1] - 计划减持股份占其个人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为25% [1] 减持原因 - 减持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 [1]
宏和科技(603256.SH):董事会秘书邹新娥拟减持不超10万股
格隆汇APP· 2025-11-14 17:45
公司人员持股变动 - 董事会秘书邹新娥计划减持公司股份10万股 [1] - 减持股份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0.0114% [1] - 减持股份数量占其个人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25% [1] 减持计划具体安排 - 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交易 [1] - 减持价格将根据实施时的市场价格确定 [1] - 减持期间为公告披露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 [1]
宏和科技:董事会秘书邹新娥拟减持不超0.0114%股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4 17:25
减持计划核心信息 - 公司董事会秘书邹新娥计划减持不超过10万股公司股份 [1] - 计划减持股份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0.0114% [1] - 计划减持股份占其个人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25% [1] 股份来源与减持方式 - 减持股份来源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前取得 [1] - 减持方式为通过集中竞价交易进行 [1] - 减持价格将根据市场价格确定 [1] 减持时间安排 - 减持期间为自公告披露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 [1] - 具体时间为2025年12月8日至2026年3月8日 [1] - 若期间公司发生送股、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等事项,减持股份数量将相应调整 [1]
玻璃玻纤板块11月14日跌2.92%,宏和科技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3.01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1-14 16:58
板块整体表现 - 玻璃玻纤板块在11月14日整体下跌2.92%,表现弱于大盘,当日上证指数下跌0.97%,深证成指下跌1.93% [1] - 板块内个股普遍下跌,领跌股为宏和科技,单日跌幅达6.57% [1][2] 个股价格变动 - 部分个股逆势上涨,北玻股份上涨0.49%,旗滨集团上涨0.30%,凯盛新能上涨0.26% [1] - 跌幅较大的个股包括中国巨石下跌3.87%,中材科技下跌3.26%,国际复材下跌2.95% [2]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整体呈现主力资金和游资净流出状态,主力资金净流出3.01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出2681.56万元 [2] - 散户资金呈现净流入态势,净流入金额为3.28亿元 [2] - 个股资金流向分化明显,金晶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入2433.80万元,净占比4.58%;而南玻A主力资金净流出940.63万元,净占比达-10.59% [3] 成交活跃度 - 成交额较高的个股包括中材科技(19.27亿元)、金晶科技(5.31亿元)、耀皮玻璃(4.36亿元) [1][2] - 宏和科技虽然跌幅最大,但成交额也达到7.42亿元,显示交易活跃 [2]
建材行业年度策略:关注反内卷、出海、AI电子布机遇
东北证券· 2025-11-13 09:48
好的,我将为您总结这份建材行业策略研报的关键要点。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建材行业内部呈现显著分化,投资机会应聚焦于“反内卷”(供给侧优化)、出海拓展以及AI驱动的新兴需求(如特种电子布)三大主线,整体给予“优于大势”的评级[1][2] 核心观点与行业整体表现 - 行业整体表现优于大盘,SW建筑材料指数近12个月绝对收益为12%,但相对沪深300收益为-2%[8] - 行业成分股总市值达8162亿元,整体市盈率为28.8倍,市净率为1.36倍[8] - 投资主线清晰:关注供给侧改革带来的国内价格支撑、中资企业出海机遇、以及AI算力需求拉动的特种玻纤材料放量[2][184] 水泥行业 - 产量与需求: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水泥产量12.6亿吨,同比下降5%,降幅较2024年全年(-10%)收窄,预计全年产量约为2014年峰值水平的七成[2][15] - 盈利能力修复:2025年前三季度SW水泥制造行业营收2521亿元,同比下降9%,但销售净利率回升至3.3%,较2024年全年提升1.0个百分点[2][32] - 价格与成本:水泥价格呈现2024年前低后高、2025年前高后低趋势;煤炭价格持续走低,2025年环渤海动力煤均价679元/吨,较2024年下降5.3%,利好成本端[33] - 未来机遇:国内价格支撑取决于供给侧优化进程,重点关注年底限制超产目标的完成情况;出海机遇巨大,全球多地水泥价格远超国内,撒哈拉以南非洲等市场潜力显著,推荐关注华新水泥、海螺水泥、塔牌集团[2][35][45][46][184] 玻璃行业 - 供需与价格:2025年前三季度平板玻璃产量7.3亿重量箱,同比下降5%;价格持续下探,浮法玻璃均价1287元/吨,较2024年全年下降20%,仅为2021年高位的五成[2][57] - 行业景气度:产能利用率略降至约81%,企业库存平均6337万重量箱,较2024年水平上升12%,行业盈利持续承压[68] - 盈利水平磨底:2025年前三季度SW玻璃制造行业营收344亿元,同比下降11%,销售净利率仅为0.6%[2][74] 玻纤行业 - 市场表现领先:2025年初至今SW玻纤制造行业涨幅达71%,领涨建材板块,其中宏和科技涨幅296%,中材科技涨幅155%[83] - 盈利显著修复:2025年前三季度行业营收492亿元,同比增长24%,销售净利率达10.8%,较2024年全年大幅提升4.3个百分点[3][84] - 增长驱动力:受益于风电装机需求复苏和AI算力需求拉动,特种电子布(如低介电常数、低热膨胀系数产品)持续放量;电子级玻纤行业资本和技术壁垒高,竞争格局优良,预计高景气度将持续,推荐关注中材科技、长海股份[3][89][93][94][108][184] 消费建材行业 - 宏观环境:2025年社零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零售额同比有望回正;2025年前三季度商品房成交量和二手房价格降幅均较2024年显著收窄[3][120][121] - 成本端改善:主要原材料价格如重交沥青(2025Q4均价环比下降6%)、钛白粉、PVC等价格环比下降,利好企业毛利率修复[138] - 行业分化:2025年前三季度SW装修建材行业营收1119亿元(-6%),但净利率小幅回升至5.2%(+1.2pct);细分板块中防水材料与涂料改善显著,防水材料销售净利率从2024年的-1.2%提升至3.1%(+4.3pct),涂料行业净利率从-0.1%提升至4.3%(+4.4pct)[145][147] - 重点公司:东方雨虹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率修复至3.8%,积极推进海外战略;三棵树营收增长且净利率大幅提升至7.8%,得益于零售业务发力;建议关注三棵树、悍高集团、兔宝宝等优势企业[170][171][179][184] 其他自下而上投资机会 - 麦加芯彩:受益风电需求景气,并积极拓展船舶涂料、光伏玻璃涂层等新业务[4][184] - 科达制造:海外建材业务量利齐升,且投资蓝科锂业受益于碳酸锂价格回升[4][184] - 赛特新材:VIP板业务显著受益于中国冰箱能耗等级新标准的施行[4][184] - 濮耐股份:湿法冶金级活性氧化镁持续放量,耐火材料出海业务贡献提升[4][184]
宏和科技股价跌5.14%,国泰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4.7万股浮亏损失7.9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12 11:13
公司股价表现 - 11月12日公司股价下跌5.14%,报收31.35元/股,成交额为3.11亿元,换手率为1.11%,总市值为275.79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宏和电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8月13日,于2019年7月19日上市,总部位于上海市浦东康桥工业区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中高端电子级玻璃纤维布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薄布37.30%,超薄布24.56%,极薄布20.00%,特殊布6.93%,厚布6.54%,纱4.12%,其他0.55% [1] 基金持仓情况 - 国泰基金旗下国泰智享科技1个月滚动持有混合发起A(代码014433)在二季度重仓持有公司股票4.7万股,占基金净值比例为4.06%,为公司第八大重仓股 [2] - 基于当日股价下跌测算,该基金持仓单日浮亏约7.99万元 [2] - 该基金成立于2022年7月27日,最新规模为1549.33万元,今年以来收益率为3.61%,近一年收益率为36.75%,成立以来收益率为0.35% [2]
2025 年三季报综述:淡季调整,优秀企业延续改善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1-09 22:40
行业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投资分析意见:建议从行业盈利改善角度把握玻纤+水泥行业投资机会,从个股α角度在消费建材、早周期等板块选股 [2][3] - 核心观点:2025年前三季度建材行业营收降幅收窄,利润由降转增,水泥与玻纤板块表现亮眼,消费建材与早周期板块中部分企业展现出个股阿尔法属性 [2][9]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样本企业合计实现营收4322.5亿元,同比下降3.1%,降幅较2024年全年收窄11.7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244.4亿元,同比增长27.8%,而2024年全年为下降49.1% [2][9] - 行业综合毛利率22.7%,较2024年全年改善1.92个百分点;综合净利率5.9%,较2024年全年改善1.83个百分点 [12] - 单三季度样本公司营收1515.5亿元,同比下降1.2%;归母净利润87.2亿元,同比增长14.6% [15] 水泥行业 - 前三季度水泥样本企业营收1812.3亿元,同比下降8.4%;归母净利润91.3亿元,同比增长148.8% [20] - 行业毛利率22.4%,较2024年全年改善2.76个百分点;净利率5.4%,较2024年全年改善1.54个百分点 [27] - 单三季度营收624.8亿元,同比下降9.9%;归母净利润37.6亿元,同比增长16.6% [30] - 华新建材业绩增速亮眼,海螺水泥贡献行业一半以上利润规模 [2][20] 玻纤行业 - 前三季度8家样本公司营收492.1亿元,同比增长23.5%;归母净利润48.7亿元,同比增长121.4% [2][35] - 行业毛利率23.5%,较2024年全年改善4.48个百分点;净利率10.8%,较2024年全年改善4.29个百分点 [38] - 单三季度营收181.1亿元,同比增长28.3%;归母净利润15.8亿元,同比增长110.5% [42] - 中材科技、国际复材、宏和科技等企业在特种布布局开始贡献收入和利润 [2][35] 消费建材行业 - 前三季度样本公司营收1107.5亿元,同比下降0.9%;归母净利润82.1亿元,同比下降6.9% [2][47] - 行业毛利率28.92%,净利率7.49% [52] - 单三季度营收388.6亿元,同比增长2.1%;归母净利润29.7亿元,同比增长0.04% [54] - 科达制造、三棵树、豪美新材、悍高集团等企业实现营收增长,东鹏控股利润同比增长13.1% [47] 玻璃行业 - 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80.9亿元,同比下降11.0%;归母净利润9.4亿元,同比下降63.2% [2][60] - 行业毛利率13.44%,净利率2.31% [69] - 单三季度营收134.6亿元,同比增长2.5%;归母净利润-0.4亿元,同比下降136.6% [69] - 仅旗滨集团实现收入与利润双增长,耀皮玻璃依托TCO业务实现利润改善 [60] 早周期行业 - 前三季度12家样本公司营收303.9亿元,同比下降4.0%;归母净利润2.9亿元,同比下降37.6% [76] - 行业毛利率14.39%,净利率1.11% [82] - 单三季度营收108.7亿元,同比下降2.4%;归母净利润1.4亿元,同比下降20.3% [83] - 苏博特实现收入与利润双重增长,三和管桩、龙泉股份、垒知集团利润同比改善 [76] 重点公司关注 - 水泥板块建议关注华新建材、海螺水泥、上峰水泥等 [2][3] - 玻纤板块建议关注中国巨石、中材科技、宏和科技、国际复材等 [2][3] - 具备个股阿尔法属性的公司包括三棵树、科达制造、东鹏控股、苏博特等 [2][3]
建筑材料行业专题研究:Q3建材板块延续利润改善趋势,消费建材板块前三季度收现比同比改善
东方财富证券· 2025-11-09 18:22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强于大市”,并予以维持 [2] 核心观点 - 2025年第三季度建材板块整体延续了上半年利润改善的趋势,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8.19% [5] - 利润改善主要得益于部分原材料成本同比下降以及部分企业因供需格局改善带来的价格上涨 [5] - 不同子板块表现分化:玻纤板块盈利显著改善,水泥板块利润提升,玻璃板块利润承压,消费建材板块降幅收窄且现金流改善 [5][16][23][65][72] 建材板块整体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建材板块收入4636.44亿元,同比下降4.98%,归母净利润187.94亿元,同比上升28.19% [5] - 第三季度单季收入1621.6亿元,同比下降6.0%,归母净利润69.9亿元,同比上升9.2% [5] - 板块整体毛利率为19.64%,同比上升1.58个百分点,净利率为4.18%,同比上升1.19个百分点 [44] - 板块经营净现金流为315.7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1% [45] 子板块业绩分析 - **水泥板块**:2025年前三季度收入2690.36亿元,同比下降7.79%,归母净利润78.21亿元,同比大幅上升158.8% [5] - **玻璃板块**:2025年前三季度收入344.09亿元,同比下降11.28%,归母净利润2.74亿元,同比大幅下降84.22% [5] - **玻纤板块**:2025年前三季度收入492.12亿元,同比上升23.54%,归母净利润48.74亿元,同比大幅上升121.37% [5] - **消费建材板块**:2025年前三季度收入1107.59亿元,同比下降5.56%,归母净利润58.41亿元,同比下降24.01%,但第三季度降幅环比收窄 [5][72] 市场表现与价格趋势 - 年初至10月31日,建材指数累计上涨13.6%,跑输沪深300指数4.3个百分点 [16] - 玻纤板块表现最佳,累计上涨101.0%,大幅跑赢沪深300指数83.1个百分点 [16] - 主要建材品种价格提价执行有所反复,多数仍处于较底部位置 [23] - 大部分建材原材料价格同比下降,如动力煤、纯碱、PVC、钛白粉等降幅较大 [27][28] 下游需求回顾 - 地产与基建需求仍处于筑底过程,1-9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6%,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同比下降13.9% [30] - 1-9月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9%,房屋竣工面积同比下降15% [30] - 1-9月广义基建投资增速为4.1%,较2024年全年增速下降5.1个百分点 [30] 投资建议主线 - **主线一**:积极拓展AI、机器人等新兴产业链的转型新锐,推荐志特新材、石英股份、中材科技、宏和科技 [9] - **主线二**:看好消费建材白马长期价值回归,推荐三棵树、东方雨虹、北新建材、伟星新材、兔宝宝 [9] - **主线三**:把握大宗建材周期底部潜在阶段性供需错配带来的价格弹性,推荐华新水泥、海螺水泥、中国巨石、塔牌集团、上峰水泥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