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卫股份(603880)
搜索文档
南卫股份跌2.11%,成交额2987.08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69.5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11 14:08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11月11日盘中股价下跌2.11%至6.95元/股,成交额为2987.08万元,换手率为1.47%,总市值为20.09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69.54万元,其中大单买入56.09万元(占比1.88%),卖出325.63万元(占比10.90%)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59.77%,近5个交易日上涨1.61%,近20日上涨13.01%,但近60日下跌0.86% [1] - 公司被归类为微盘股、小盘股,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医疗器械-医疗耗材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为透皮产品、医用胶布胶带及绷带、运动保护产品、急救包、护理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创可贴39.59%,防护用品28.11%,胶布胶带及绷带22.54%,敷贴5.01%,急救包2.63%,其他1.71%,贴膏剂0.40% [1] - 2025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7亿元,同比减少1.70% [2] - 2025年1-9月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492.81万元,同比大幅减少87.25% [2] 股东结构与分红情况 - 截至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20万户,较上期减少16.70% [2] - 截至9月30日,人均流通股为23992股,较上期增加20.05% [2]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752.70万元,但近三年累计派现额为0.00元 [3]
对甲方坚决说“不”!两份处罚书凸显两会计所“硬”气质
中国经营报· 2025-11-09 22:48
金力泰处罚与审计问题 - 公司及3名高管因未按期披露2024年年报被合计罚款460万元 [1] - 在知悉审计机构拟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报告后 公司高管决定不接受该意见 但最终审计报告仍为“无法表示意见” 并对内部控制出具否定意见 [1] - 审计报告指出 公司2024年通过与3家贸易商进行资金循环 累计转出资金9.31亿元 累计转回9.30亿元 存在资金占用重大风险 [2][3] - 审计机构无法对资金流进行完整穿透 无法判断是否存在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财务报表相关科目金额的准确性 [3] 南卫股份审计与处罚情况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李平、前任财务总监因内幕交易分别被罚没4710.67万元和160.17万元 [4] - 审计机构天衡所在发现公司存在资金占用问题后 确定拟对2022年度财报出具非标准意见 对内部控制出具否定意见 [5] - 公司实际控制人李平曾咨询审计报告结论能否修改 被明确告知结论确定不可能修改 [5] - 截至2022年底 公司应收实际控制人及附属企业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款(含利息)为4335.49万元 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 [5] 审计机构的角色与行业影响 - 审计机构作为独立第三方 可通过查验会计记录、银行流水等方式识别资金异常流向 揭示资金占用风险 [6] - 审计意见能向市场传达公司财务风险信号 促使管理层正视问题并推动整改 为监管部门和投资者提供判断依据 [6] - 审计机构坚持专业判断和独立立场 对上市公司起到监督制衡作用 有助于促进公司强化内控和提升信息披露质量 [1][6]
每周股票复盘:南卫股份(603880)实控人涉内幕交易被罚没超3500万
搜狐财经· 2025-11-09 05:25
股价表现与市值 - 截至2025年11月7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于6.99元,较上周的6.63元上涨5.43% [1] - 本周股价最高报7.08元(11月5日),最低报6.62元(11月3日) [1] - 公司当前最新总市值为20.2亿元,在医疗器械板块124家上市公司中排名第124位,在全部A股5166家公司中排名第5087位 [1] 公司治理与监管处罚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李平、前任财务总监项琴华因涉嫌内幕交易,于2025年11月4日收到证监会江苏监管局《行政处罚决定书》 [2] - 内幕信息敏感期为2023年3月1日至2023年4月28日,涉及公司资金占用问题的确认 [2][3] - 李平在敏感期内控制账户卖出公司股票818.40万股,规避损失1177.67万元,被处以没收违法所得并罚款3533.00万元 [2][3] - 项琴华在敏感期内卖出公司股票5.4万股,规避损失10.17万元,被处以没收违法所得并罚款150万元 [2][3] - 上述处罚不涉及公司,不影响公司正常经营 [2]
监管“零容忍”新标杆:审计师亮剑,董事长套现反遭“没一罚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7 22:45
事件概述 - 南卫股份董事长与财务总监因内幕交易被江苏证监局处以合计近5000万元罚单 [2] - 事件源于2022年底天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发现公司在建工程科目存在巨额资金被占用问题 [2] - 审计机构出具否定意见报告导致公司被ST 并成为监管查办关键证据 [2] 违规行为细节 - 董事长在内幕信息敏感期内减持818万股 套现近4800万元 避损1177万元 [2] - 财务总监同步进行减持 [2] - 监管对董事长实行没一罚三 罚没金额超过4710万元 [2] - 财务总监被处以150万元罚款 [2] 审计机构作用 - 天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发现公司在建工程科目存在巨额资金占用 [2] - 审计团队在公司不配合情况下步步紧逼展开专业较量 [2] - 审计机构顶住压力出具否定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2] 监管信号 - 案件传递出对利用信息优势侵害投资者行为的零容忍信号 [3] - 表明任何此类行为都将付出沉重代价 [3]
近5000万罚单背后:审计硬刚上市公司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7 22:26
审计机构的关键作用 - 天衡会计师事务所在2022年底至2023年初对南卫股份进行年度审计时,发现其“在建工程”科目存在资金占用疑点[3] - 审计项目组通过专业分析,穿透复杂的资金流转表象,推测出存在“公司资金通过在建工程被占用”的关键事实[5] - 天衡所于2023年4月28日发布出具否定意见的内控审计报告和非标意见的财务审计报告,导致南卫股份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7] 上市公司违规行为 - 南卫股份董事长李平在内幕信息敏感期内大规模减持公司股票818.40万股,避损金额达1177万元[1][6] - 财务总监项琴华在内幕信息敏感期内卖出5.4万股公司股票,成交额34.05万元,避损金额约10.17万元[10] - 公司高管在知悉内幕信息后并未积极整改,而是选择减持股票以规避未来股价下跌的损失[6] 监管处罚结果 - 江苏证监局对董事长李平处以“没一罚三”的处罚,合计罚没金额超4710万元[9][10] - 财务总监项琴华被没收违法所得10.17万元,并处以150万元罚款,罚款金额是其违法所得的近15倍[10] - 处罚结果传递出监管对内幕交易“零容忍”的信号,无论涉及金额大小,触碰红线均需付出沉重代价[11] 中介机构行业趋势 - 监管层持续压实资本市场“看门人”责任,对中介机构实行“一案双查”和“双罚制”,驱动行业自律升级[13] - 中介机构在人力、物力和技术上加大投入,如某会计师事务所质控人员数量增加超过三成,并新增多道质控流程[14] - 科技手段被深度应用于尽职调查,借助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工具更有效地识别隐蔽的违规行为[15]
近5000万罚单背后:审计师“火眼”破迷局,董事长减持遭处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7 18:33
事件概述 - 南卫股份董事长李平与财务总监项琴华因内幕交易被江苏证监局处以合计近5000万元罚没款 [1] - 事件源于天衡会计师事务所在2022年度审计中发现公司“在建工程”科目存在资金占用疑点并最终出具否定意见报告 [1] - 内幕信息敏感期内董事长李平减持818.40万股避损1177万元 财务总监项琴华同步减持 [1][3] 审计机构的关键作用 - 天衡所审计项目组于2022年末至2023年初进驻公司 通过职业敏感发现“在建工程”科目账务缺口及资金挪用迹象 [2] - 2023年2月6日至28日 年审会计师多次追问在建工程问题并索要支撑材料 但公司未能合理解释 [2] - 2023年3月1日 审计项目组基本确认资金占用问题存在 事务所负责人直接向公司前董秘明确资金占用将影响审计意见 [2] - 2023年3月2日 审计方告知公司拟对财务报告出具非标准意见、对内控出具否定意见 并主动约谈董事长强调问题严重性 [3] - 天衡所顶住压力于4月28日发布否定意见的内控审计报告和非标意见的财务审计报告 导致公司股票被ST [4] 高管内幕交易详情 - 董事长李平作为法定内幕信息知情人 不晚于2023年3月10日知悉资金占用重大利空信息 [5] - 李平在3月14日至28日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减持818.40万股 成交金额4796.78万元 避损金额1177万元 [5] - 财务总监项琴华在3月2日知悉内幕信息后 于3月21日至22日卖出5.4万股 成交额34.05万元 避损金额10.17万元 [6] 监管处罚结果 - 董事长李平被“没一罚三” 合计罚没金额超4710万元 [6] - 财务总监项琴华被没收违法所得10.17万元 并处以150万元罚款 罚款金额为其违法所得的近15倍 [6] 行业影响与趋势 - 监管层持续压实资本市场“看门人”责任 对中介机构实行“一案双查”和“双罚制” [8] - 中介机构主动加强内核控制和风险隔离 增加超过三成质控人员并新增多道质控流程 [8][9] - 科技手段被深度应用于尽职调查 借助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识别隐蔽违规行为 [9] - 执业严谨度提升已从财务报表审计延伸至IPO保荐、法律意见等全服务链条 [9]
时报观察丨这样的中介机构“耿直哥”多多益善
证券时报· 2025-11-07 08:23
审计机构独立性事件 - 天衡会计师事务所对南卫股份2022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出具否定意见 [1] - 南卫股份相关人员曾咨询天衡所能否修改审计报告结论 天衡所明确回复不可能修改 [1] - 天衡所指出南卫股份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且失效 未能防止或及时发现并纠正实控人及附属企业的非经营性资金占用问题 [1] 审计机构的关键作用 - 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独立第三方机构 承担对市场主体财务信息进行核查和鉴证的重要职责 [2] - 天衡所通过查验会计记录、银行流水、内部审批文件等方式识别南卫股份资金异常流向 并在财务与内控审计中及时揭示资金占用风险 [2] - 天衡所的专业意见向市场传达公司财务风险信号 为监管部门及投资者提供判断依据 并促使公司管理层和控股股东推动整改 [2] 行业价值与期望 - 资本市场健康运行需要专业、中立、守诚信、守底线的中介机构保驾护航 [2] - 天衡所在上市公司试图影响报告结论的情况下坚守审计独立性 体现了资本市场"看门人"应有的职业操守 [2] - 资本市场需要更多如天衡所一样坚守原则的审计机构 以维护市场诚信环境并成为可信赖的守护者 [2]
时报观察 这样的中介机构“耿直哥”多多益善
证券时报· 2025-11-07 01:53
核心事件概述 - 天衡会计师事务所对南卫股份2022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出具否定意见 [1] - 天衡所拒绝上市公司修改审计报告结论的要求 立场鲜明 [1] - 否定意见导致南卫股份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并停牌 [1] 审计机构行为分析 - 天衡所通过查验会计记录、银行流水、内部审批文件识别资金异常流向 [2] - 审计机构在财务审计与内控审计中及时揭示南卫股份资金占用风险 [2] - 天衡所指出南卫股份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且失效 [1] 行业角色与影响 - 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独立第三方承担财务信息核查鉴证职责 [2] - 审计机构的专业意见直接影响投资者决策与市场秩序 [2] - 天衡所的行为体现了资本市场"看门人"的关键作用 [1][2] 市场意义 - 专业意见向市场传达公司财务风险信号 促使管理层正视问题 [2] - 审计机构坚守独立性为监管部门和投资者提供判断依据 [2] - 资本市场健康运行需要专业中立守诚信的中介机构保驾护航 [2]
一张罚单折射资本市场三大变革
证券日报· 2025-11-07 00:09
事件概述 - 江苏南方卫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与前财务总监因内幕交易被处罚,两人利用提前获悉的2022年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将被出具否定意见的信息,在内幕信息敏感期卖出公司股票规避损失1187.84万元,最终被江苏证监局罚没4870.84万元 [2] 监管执法趋势 - “避损型内幕交易”成为监管部门打击重点,其利用利空信息抢先卖出,比利用利好买入更为隐蔽,对投资者权益损害更大 [4] - 新证券法实施后,监管部门对此类行为保持“零容忍”,本案中对两名责任人分别处以没收违法所得并“没一罚三”以及150万元罚款的严厉处罚 [4] 公司治理问题 - 南卫股份因资金占用等内控问题被出具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而内部人士利用此内幕信息交易,表明公司内控体系全面失效 [5] - 该事件为所有上市公司敲响警钟,“内控失守”不仅滋生违法违规行为,更对公司信誉造成重大损害 [5] - 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已成为资本市场改革重点工作,从独董制度改革到公司法修订,上市公司治理体系正迎来系统性升级 [5] 中介机构角色 - 审计机构在本案中坚守职业底线,当公司董秘咨询能否修改审计报告结论时,被审计机构负责人明确告知“不可能修改” [6] - 随着注册制改革深化,监管部门全链条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其失职成本已远高于失去客户的代价,促使越来越多的审计机构敢于对购买审计意见说“不” [6][7]
603880,实控人再受罚
第一财经· 2025-11-06 19:57
内幕交易事件 - 公司实际控制人李平在2023年3月14日至3月28日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合计卖出公司股票818.40万股,成交金额4796.78万元 [2] - 公司前任财务总监项琴华同期卖出5.40万股,成交金额34.05万元 [5] - 内幕信息敏感期为2023年3月1日至4月28日,涉及天衡会计师事务所拟对公司2022年度财务报告出具非标准意见、对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出具否定意见 [3] - 公司股价在2023年4月28日至5月10日连续五个交易日跌停,从5.51元跌至4.26元,李平与项琴华在股价大跌前完成减持 [5] - 李平避损金额1177.67万元,项琴华避损金额10.17万元,江苏证监局没收李平违法所得1177.67万元并处以3533万元罚款,没收项琴华违法所得10.17万元并处以150万元罚款,二人合计罚没约4870.84万元 [5] 资金占用问题 - 2020年3月至2022年12月,公司通过供应商常州市毕升印务厂、常州市塑料彩印有限公司等中间方将银行贷款转至李平、实力电源、禾目乐影等关联方,导致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合计3.36亿元 [2][8] - 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发生额分别占公司2020年年报、2021年半年报、2021年年报、2022年半年报记载净资产的13.13%、15.93%、20.61%、11.11% [8] - 年审会计师于2023年2月6日至28日发现公司贷款资金被挪用且暂未归还的情况,公司未回复相关询问 [7] - 截至2023年4月26日,关联方已归还全部占用资金及利息 [7] - 江苏证监局对公司给予警告并处以300万元罚款,对李平给予警告并处以450万元罚款,对项琴华给予警告并处以90万元罚款,合计罚款840万元 [8] 股权质押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24日,公司实际控制人李平持有公司1.19亿股,持股比例41.12%,累计质押8740万股,占其全部持股的73.54%,占公司总股本的30.24% [10] - 公司称李平及其一致行动人质押风险可控,如出现平仓风险将以股票红利、股份减持、投资收益等自筹资金采取部分提前还款等措施应对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