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起科技(688008)

搜索文档
澜起科技: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关于澜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的法律意见书
2024-09-19 19:11
会议基本信息 - 澜起科技2024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于9月19日召开[1] - 召开事宜9月2日经董事会审议通过,9月3日公告通知股东[3] 参会情况 - 763名股东(或代理人)参会,代表股份518,657,527股,占比45.96%[4] 会议结果 - 未发生股东提新议案情形,审议表决全部议案[9] - 表决票数、程序和结果合法有效[10][11]
澜起科技:澜起科技关于召开2024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4-09-13 17:01
报告披露 - 公司于2024年8月27日披露《2024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2] 投资者提问 - 投资者可在2024年9月20日至9月26日16:00前提问[2] 业绩说明会 - 公司计划于2024年9月27日15:00 - 16:00举行半年度业绩说明会[2][4] - 业绩说明会在“上证路演中心”以网络互动方式召开[4] - 参加人员包括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等[5] - 投资者可在2024年9月27日下午15:00在线参与说明会[6] 联系方式 - 公司联系电话为021 - 5467 9039[7] - 电子邮箱为ir@montage - tech.com[7]
澜起科技:澜起科技监事会关于公司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及第三届董事会核心高管激励计划激励对象名单的公示情况说明及核查意见
2024-09-13 17:01
激励计划流程 - 2024年9月2日公司审议通过激励计划相关议案[1] - 2024年9月3日公司披露激励计划相关文件[2] - 2024年9月4日至13日公司内部公示激励对象[2] 激励对象情况 - 公示期满监事会未收到对激励对象名单的异议[3] - 激励对象不存在不得成为激励对象的情形[4] - 激励对象符合条件,不包括特定人员[4]
澜起科技(688008) - 澜起科技-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019)
2024-09-11 15:37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6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9.49% [1][2][3] - 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8亿元,同比增长82.59%,环比增长25.83% [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9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24.63% [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20亿元,高于同期净利润金额 [3] 新产品研发及迭代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投入研发费用3.67亿元,同比增长21.16%,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2.03% [3] - 公司拥有国际视野的研发技术团队,研发技术人员占比约75%,其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占比为66% [3] - 公司稳步推进互连类芯片、津逮®服务器平台等产品的研发及迭代升级 [3][4] - 公司在知识产权方面获得11项发明专利授权,新申请21项发明专利和9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 [4] DDR5内存接口芯片 - DDR5渗透率持续提升,公司DDR5内存接口芯片出货量将在2024年第三季度超过DDR4 [9] - 公司DDR5第二子代RCD芯片出货量已超过第一子代,第三子代RCD芯片将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规模出货 [9] - DDR5子代持续迭代有助于相关产品维系平均销售价格及毛利率 [9] AI高性能"运力"芯片 - 公司三款AI高性能"运力"新产品从2024年上半年陆续开始规模出货 [4][5] - PCIe Retimer芯片出货量快速增长,2024年第二季度出货约30万颗 [4][5] - MRCD/MDB芯片销售收入快速增长,2024年第二季度销售收入超5000万元 [4][5] - CKD芯片2024年第二季度开始规模出货,单季度销售收入首次超过1000万元 [4][5] 时钟芯片 - 公司完成时钟发生器芯片量产版本研发,目前处于量产前准备阶段 [6][7] - 公司将持续丰富时钟芯片产品子类,包括时钟发生器、时钟缓冲等 [6][7] - 全球时钟芯片市场规模预计从2022年的20.3亿美元增长到2027年的30.2亿美元 [7] 管理层激励计划 - 公司实施了以中期归母净利润和市值为考核指标的管理层激励计划 [8] - 激励计划旨在引导管理层关注长期价值创造,实现管理层利益与股东利益高度挂钩 [8] PCIe Retimer芯片 - PCIe Retimer芯片出货量快速增长,2024年第二季度出货约30万颗 [9] - PCIe Retimer芯片的市场空间将随着AI服务器需求增加、公司市占率提升以及生态逐步渗透而持续扩大 [9] MRCD/MDB芯片 - 支持高带宽内存模组MCR DIMM的服务器CPU平台预计于2024年下半年发布,将带动MRCD/MDB芯片需求增长 [10] - 公司MRCD/MDB芯片在技术表现和研发进度上具有竞争优势 [10] MXC芯片 - 一台用于内存池化应用的服务器可以配置16颗MXC芯片 [10]
澜起科技:澜起科技2024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2024-09-09 18:01
股东大会信息 - 2024年9月19日15点30分在上海虹桥迎宾馆召开[9] - 交易系统投票平台9月19日9:15 - 9:25,9:30 - 11:30,13:00 - 15:00投票[9] - 互联网投票平台9月19日9:15 - 15:00投票[9] - 股东及代理人发言不超5分钟[5] - 审议9项议案,含聘任审计机构、激励计划等[3][9][10] - 出席者会前15分钟签到[5] - 现场与网络投票结合表决[7][9] 审计机构情况 - 2023年末安永华明合伙人245人,注会近1800人[11] - 2023年业务总收入59.55亿元,审计收入55.85亿元[11] - 2023年A股上市公司年报审计客户137家,收费9.05亿元[11] - 安永华明职业风险基金与保险累计赔偿超2亿[12] 财务费用 - 2023年财务审计费用201.50万元,增1.50万元[15] - 2023年内控审计费用50万元,与2022年持平[15] 激励与持股计划 - 2024年多项激励与持股计划草案及办法9月3日披露[21][24][27][30][33][37] - 董事会提请授权办理激励与持股计划相关事宜[40][45]
澜起科技:DDR5渗透率提升+高性能“运力芯片”进入高速增长期,助推公司业绩上行
湘财证券· 2024-09-09 12:06
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维持"增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DDR5 市场渗透率已进入高速增长期,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79.4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24.63% [4] - AI浪潮推动,公司高性能"运力芯片"有望进入高速增长期 [4][5] - 存储周期触底上行叠加新产品量产出货,驱动公司业绩上行,成长空间广阔 [6] 公司财务数据总结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02百万元/2286百万元/3054百万元,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10.8%/63.1%/33.6% [6][8]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的EPS分别为1.23元/2.01元/2.68元 [6][8]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的毛利率分别为61.1%/62.7%/66.4% [8]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的ROE分别为12.6%/17.4%/19.3% [8]
澜起科技:全方位考核中长期利润和市值,彰显发展信心
中泰证券· 2024-09-09 11:0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和核心观点 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买入"评级 [1] 核心观点 DDR5相关产品 1) DDR5渗透率及子代升级:预计2024年中DDR5渗透率超过50%,DDR5接口芯片出货量将超过DDR4 [9] 2) DDR4到DDR5,传统内存条互连芯片量价齐升:服务器和PC端内存模组配套芯片种类和用量显著增加 [9] 3) DDR5传输速度提升,新模组带来内存接口芯片新机遇:服务器新增MRDIMM模组对应MRCD/MDB,PC新增CUDIMM/CSODIMM/CAMM2模组带来CKD新增量 [9] 非DDR5内存相关产品 1) PCIe5.0 Retimer:2024年快速起量,公司产品Serdes自研有优势 [9] 2) CXL MXC芯片:用于内存扩展和内存池化,公司2022年5月全球首发,技术引领全球 [9] 盈利预测和估值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净利润为15/25/31亿元,对应PE估值为41/24/19倍 [9]
澜起科技:存储需求不断升级,业绩高速成长
群益证券· 2024-09-03 15: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公司"买进"评级,目标价65元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公司业绩高速增长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65亿元,同比增长79.5%;实现净利润5.93亿元,同比增长6.2倍 [4] - 2024年2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3亿元,同比增长83%,环比增长26%;实现净利润3.7亿元,同比增长5倍,环比增长66% [4] - 公司多款新产品出货量持续增加,如PCIeRetimer晶片2季度出货30万颗,环比翻倍;MRCD/MDB营收超5000万元,环比增长约150%;CKD晶片开始规模出货 [4] 行业需求快速升级 - AI产业高速发展,芯片间互联、内存高速低延迟、内存池化等需求提升,带动内存产业升级 [4] - 公司业绩增长空间进一步打开 [4] 盈利预测上调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净利润分别为14.5亿元、19.2亿元和23.8亿元,同比增长222%、32%和24% [5] - 目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39倍、30倍和24倍 [5] 风险提示 - 内存市场需求不及预期 [5]
澜起科技: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关于澜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届董事会核心高管激励计划(草案)的法律意见书
2024-09-02 19:58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04年05月27日[14] - 2019年07月2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证券代码为688008[14] - 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14,146.1126万元,总股本为114,253.7710万股[15] 激励计划概况 - 激励计划有效期最长不超过67个月[10][37] - 激励对象共计2人,占2024年06月30日公司员工总数的0.27%[23] - 拟授予限制性股票数量为1,140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的0.998%[29] - 拟授予1140万份股票增值权,占公司股本总额的0.998%[34][35] 激励计划时间安排 - 2024年09月02日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相关议案[19][25] - 需在股东大会审议前公示激励对象,公示期不少于10天[64][108] - 股东大会审议前5日披露监事会审核意见及公示情况说明[25][64][108] - 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60日内授予并公告权益[38][66][108] 归属与行权安排 - 限制性股票分两批归属,2027 - 2028年和2028 - 2030年归属比例各50%[42] - 股票增值权分两批行权,2027年和2028年行权比例各50%[44][45] - 每批次行权所获激励额度12个月内发放完毕[46] 考核目标 - 2026年归母净利润触发值18亿元,目标值24亿元,市值触发值750亿元,目标值900亿元[58] - 2027年归母净利润触发值22.5亿元,目标值30亿元,市值触发值800亿元,目标值1000亿元[58] 价格相关 - 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和股票增值权行权价格均为46.50元/股[47] - 授予/行权价格是草案公布前1个交易日收盘价的93.10%等[48] 权益调整 - 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等情况,权益数量和价格有相应调整公式[67][72] - 配股、缩股、派息等情况,权益数量和价格有相应调整公式[69][70][73][74][75] - 增发新股时,权益数量和价格不做调整[71][76] 其他规定 - 激励对象获授权益在归属/行权前不得转让等[87] - 激励对象因激励计划收益需纳税[87] - 公司与激励对象签署《授予协议书》[89] - 公司出现特定情形激励计划终止实施[90] - 激励对象职务变更等情况权益处理规定[93][95][96][99] - 争议或纠纷可提交上海国际仲裁中心仲裁[101]
澜起科技:澜起科技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
2024-09-02 19:52
激励计划授予情况 - 拟授予454.10万股限制性股票,占公司股本总额0.40%[8] - 首次授予363.28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0.32%,占本次授予权益总额80.00%[8] - 预留90.82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0.08%,占本次授予权益总额20.00%[8] - 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含预留)为26.60元/股[8] - 首次授予激励对象289人,约占2024年6月30日公司员工总数38.90%[9] 过往激励计划情况 - 2019年激励计划首次授予1350万股,授予价格从25元/股调至23.5元/股;预留授予300万股,授予价格从24.7元/股调至23.5元/股[19] - 2022年激励计划首次授予260万股,授予价格从30元/股调至29.1元/股;预留授予65万股,授予价格从29.7元/股调至29.1元/股[20][21] - 2023年激励计划首次授予157.87万股,授予价格从20元/股调至19.4元/股;预留授予39.43万股,授予价格从19.7元/股调至19.4元/股[21] - 核心高管激励计划拟授予1140万股限制性股票,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实施[21] 激励计划相关规则 - 有效期最长不超过60个月[10] - 经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方可实施[12] - 实施不会导致股权分布不符合上市条件要求[12] - 股东大会负责审议批准实施、变更和终止[25] - 董事会是执行管理机构[25] - 监事会是监督机构,负责审核激励对象名单等[25] - 激励对象公示期不少于10天,监事会在股东大会审议前5日披露审核意见及公示情况说明[32] 回购情况 - 本次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3亿元,不超过6亿元,实际回购739万股,资金约3.86亿元[35] 归属安排 - 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第一个归属期归属权益数量占35%,第二个归属期占35%,第三个归属期占30%[43] - 若预留授予限制性股票于2024年授予,归属安排与首次授予一致;若于2025年授予,第一个归属期占50%,第二个归属期占50%[43][44] 激励对象限制 - 激励对象为公司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得超过所持总数25%,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45] - 激励对象为公司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6个月内买卖股票所得收益归公司所有[45] 考核目标 - 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考核年度为2024 - 2026年[53] - 2024年首次授予部分毛利润目标值19亿元,触发值17亿元[53] - 2025年首次授予部分毛利润目标值21亿元,触发值17亿元[53] - 2026年首次授予部分毛利润目标值23亿元,触发值19亿元[53] - 若预留授予于2025年,考核年度为2025 - 2026年[54] 归属比例计算 - 实际毛利润A≥目标值Am,公司层面归属比例X = 100%[54] - 触发值An≤实际毛利润A < 目标值Am,公司层面归属比例X = A/Am*100%[54] - 实际毛利润A < 触发值An,公司层面归属比例X = 0[54] 其他条件 - 激励对象获授限制性股票归属前须任职12个月以上[52] - 股权激励计划需经出席股东大会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60] - 公司应在股东大会审议前公示激励对象名单,公示期不少于10天[60] - 公司应在股东大会审议前5日披露监事会对激励名单的审核意见及公示情况说明[60] - 股权激励计划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公司需在60日内首次授予激励对象限制性股票并完成公告[62] - 若60日内未完成授予工作,激励计划终止实施,董事会3个月内不得再次审议[62] - 预留权益的授予对象应在激励计划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12个月内明确,否则失效[62] 数量与价格调整公式 - 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等情况,限制性股票授予/归属数量调整公式Q=Q0×(1+n)[68] - 配股时,限制性股票授予/归属数量调整公式Q=Q0×P1×(1+n)÷(P1+P2×n)[68] - 缩股时,限制性股票授予/归属数量调整公式Q=Q0×n[68] - 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等情况,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调整公式P=P0÷(1+n)[69] 公允价值预测与费用 - 2024年9月2日对首次授予的363.28万股限制性股票进行公允价值预测算,标的股价49.95元/股[75] - 历史波动率分别为13.3390%(近12个月)、14.6287%(近24个月)、16.0596%(近36个月)[75] - 无风险利率分别为1.50%(1年期)、2.10%(2年期)、2.75%(3年期)[75] - 首次授予363.28万股限制性股票总费用8903.50万元[77] - 2024年会计成本1374.67万元[77] - 2025年会计成本4743.88万元[77] - 2026年会计成本2090.92万元[77] - 2027年会计成本694.02万元[77] 终止与处理情况 - 公司出现特定情形(如财报被出具否定或无法表示意见等)激励计划终止实施[85] - 激励对象因特定行为(如触犯法律等)已获授但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不得归属[86] - 激励对象离职,已获授但尚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不得归属并作废失效,需支付已归属股票个税[87] - 激励对象正常退休且返聘,限制性股票按规定办理归属,无个人绩效考核则该条件不再纳入归属条件[87] - 激励对象正常退休未返聘,已获授但尚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不得归属并作废失效[87] - 激励对象因执行职务丧失劳动能力离职,限制性股票可按规定办理归属,董事会可决定个人绩效考核条件不纳入归属条件[88] - 激励对象非因执行职务丧失劳动能力离职,已获授但尚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不得归属并作废失效[88] - 激励对象因执行职务身故,限制性股票由继承人继承并按规定办理归属,董事会可决定个人绩效考核条件不纳入归属条件[88] - 激励对象非因执行职务身故,已获授但尚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不得归属并作废失效,公司有权要求继承人用遗产支付已归属股票个税[89] - 本激励计划未规定的情况由公司董事会认定并确定处理方式[89] 争议解决 - 公司与激励对象争议纠纷先协商、调解,60日内未解决可提交上海国际仲裁中心仲裁[90] 生效与解释 - 本激励计划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生效,由公司董事会负责解释[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