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荆科技(688072)

搜索文档
电子行业需求温和复苏,半导体产业ETF(159582)冲击3连涨,拓荆科技涨超3%
搜狐财经· 2025-06-05 13:24
半导体产业指数表现 - 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931865)上涨0.18%,成分股拓荆科技上涨3.02%,兴森科技上涨2.78%,深科达上涨2.20%,安集科技上涨1.51%,联动科技上涨1.09% [3] - 半导体产业ETF(159582)上涨0.14%,冲击3连涨,最新价报1.38元,盘中换手2.98%,成交569.03万元 [3] - 半导体产业ETF近1年日均成交1752.79万元 [3] 行业动态与市场分析 - 英伟达一季度数据中心营收同比增长73%,AI推理市场需求高度增长,token生成量激增10倍 [3] - 美对华H20禁令致英伟达一季度计提大量费用损失,BIS要求头部EDA软件厂商停止对华提供服务,Synopsys、Cadence已确认收到通知 [3] - 电子行业需求处于温和复苏阶段,建议关注AIOT、AI驱动、设备材料、消费电子周期筑底板块四大投资主线 [3] 半导体产业ETF概况 - 半导体产业ETF紧密跟踪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选取不超过40只业务涉及半导体材料、设备和应用等相关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4] - 近3月规模增长3085.08万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2,近半年份额增长3000.00万份,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1/2 [4] - 近21个交易日内合计"吸金"4266.62万元,近1年净值上涨33.93%,指数股票型基金排名246/2839,居于前8.67% [4] 半导体产业ETF收益与风险指标 - 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20.82%,最长连涨月数为3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45.46%,涨跌月数比为7/6,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9.32%,历史持有1年盈利概率为100.00% [4] - 成立以来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1.52%,近1年夏普比率为1.11,今年以来相对基准回撤0.48% [4][5] - 管理费率为0.50%,托管费率为0.10%,费率在可比基金中最低,近1年跟踪误差为0.055%,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最高 [5] 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成分股 - 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北方华创(15.51%)、中微公司(12.80%)、中芯国际(11.67%)、海光信息、韦尔股份(7.42%)、南大光电(3.80%)、华海清科(4.30%)、拓荆科技(3.94%)、长川科技(3.30%)、安集科技(2.81%),合计占比75.47% [5] - 北方华创涨0.02%,中微公司跌0.25%,中芯国际涨0.18%,韦尔股份涨0.76%,华海清科跌0.26%,拓荆科技涨3.02%,南大光电跌0.29%,长川科技涨0.84%,安集科技涨1.51% [7]
拓荆科技:目前在手订单充足 持续做深做精主营业务产品
证券时报网· 2025-06-04 07:46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09亿元,同比增长50.22% [1] - 净利润为-1.47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53元 [1] - 毛利率下降主要由于新产品/新工艺占比达70%,验证成本较高 [2] - 新产品大部分已通过客户验证,逐步进入规模量产阶段 [2] 产品与技术发展 - 主营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和混合键合设备,与光刻机、刻蚀机构成芯片制造三大主设备 [1] - 持续拓展薄膜沉积设备,包括NF-300M平台、Supra-H反应腔等 [3] - ALD产品包括PE-ALD和Thermal-ALD系列,多个工艺设备已实现产业化应用 [4] - 推进三维集成领域解决方案,包括混合键合设备、熔融键合设备等 [3] 行业前景与市场机遇 - 2024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增长19%至6280亿美元,预计202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2] - 人工智能、消费电子、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发展推动半导体需求 [2] - 国内半导体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加大,为设备厂商带来成长机遇 [3] 产能与订单情况 - 高端半导体设备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已开工 [4] - 控股子公司正在规划新的研发与产业化基地 [4] - 目前在手订单充足,新产品验证进展顺利 [4] 未来战略规划 - 持续做深做精主营业务产品 [5] - 围绕前沿领域布局先进技术产品 [5] - 新产品/新工艺逐步成熟将改善未来季度盈利能力 [2]
拓荆科技吕光泉:一季度紧急出货致成本过高 属阶段性特殊情形
快讯· 2025-06-03 16:29
一季度成本异常原因 - 一季度确认收入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工艺成本较高 是由于紧急出货导致[1] - 紧急出货与出口管制政策 客户需求紧迫性及技术迭代节奏等多重因素相关[1] - 该情况属于阶段性特殊情形 未来再次发生的可能性较低[1] 新产品发展状况 - 大部分新产品已通过客户验证 正逐步进入规模量产阶段[1] - 长期将促进与客户的合作关系 扩大设备市场份额[1]
这支基金“国家队”收获296个IPO
投中网· 2025-06-03 14:36
国投系基金发展历程 - 国投集团成立于1995年,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承担国家战略在投资领域实施的重要使命[4] - 2009年设立第一只私募股权基金,成为较早探索以市场化模式培育战略新兴产业的央企[4] - 2014年受托管理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基金,创新开展产业扶贫[5] - 2016年参与国家科技创新、制造强国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多个国家重大发展战略[5] - 目前旗下在管基金超50只,管理规模超2700亿元,其中国家级政府投资基金规模超过2300亿元[2] 基金投资成果 - 累计投资1175个项目,助力296家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其中科创板上市143家[2] - 突破323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319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2] - 中央企业乡村产业投资基金累计撬动社会资本超4000亿元,带动就业约800万人次,为地方政府贡献税收2000亿元[5] - 国投创合子基金管理规模超过1200亿元,通过"母基金+直投"带动万亿资金支持科技创新[13] 重点投资领域 - 集成电路领域:278亿元重仓全产业链,投资336个项目包括拓荆科技、中微公司、寒武纪等[8] - 智能网联汽车领域:298亿元投资宁德时代、比亚迪等100家领军企业[9] - 生物医药领域:263亿元投资信达生物、迪哲医药等214个项目[10] - 生物制造领域:投资企业25家,总金额超过40亿元[10] 投资策略与方法 - 形成"四创"协同共进局面:国投创益、国投创新、国投创合、国投创业各司其职[6] - 坚持产业链投资思维,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关键核心技术、薄弱环节开展投资[11] - 采用"母基金+直投"模式,放大国家基金投资效能[13] - 将超过2/3的资金投向民营企业,形成国有资本与民营经济协同发展的新格局[13] 典型案例 - 寒武纪:领投A轮和B轮超9亿元,成为最大机构投资人,助力其成为"AI芯片第一股"[8] - 比亚迪:2016年逆势领投15亿元,8年后以427万辆新能源车的年销量登顶全球市场[9] - 宁德时代:2016年领投早期轮融资,见证其成长为新能源电池领域龙头[2]
拓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股东解除一致行动关系暨权益变动的提示性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6-03 04:03
股东一致行动关系解除 - 本次权益变动系8个自然人股东与11个员工持股平台股东解除一致行动关系所致,不涉及实际持股数量增减,未触及要约收购 [2] - 解除后公司仍无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控股权未变更,经营情况不受影响 [2][8] - 11个员工持股平台股东因合伙协议及员工持股管理委员会决策机制仍构成一致行动关系,合计持股25,149,516股(占总股本8.9907%)[6][8][9] 一致行动关系历史与解除过程 - 一致行动关系形成于2014至2021年,通过《一致行动协议书》《表决权委托协议》等文件确立,有效期至公司上市满36个月或协商解除 [3][4][5] - 2025年5月30日各方签署终止协议,解除关系符合上市满36个月的承诺期限 [6][9] - 解除后8个自然人股东权益单独计算,11个员工持股平台股东权益合并计算 [6][8] 股权结构变动情况 - 解除前姜谦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31,625,068股(占总股本11.3056%),解除后持股数量与比例均未变化 [9] - 11个员工持股平台股东合计持股比例8.9907%,仍为持股5%以上股东,需遵守相关减持规定 [8][12] 公司治理影响 - 员工持股管理委员会由5名委员组成,决策需过半数通过,单一委员无法控制,运作稳定 [7] - 解除行为符合《公司法》《证券法》等法规,不规避减持限制或违反承诺 [10] - 公司治理结构、管理层及日常经营不受本次解除影响 [11][12]
中国半导体-因晶圆代工需求增强,上调 2025 年中国晶圆厂设备展望
2025-06-02 23:44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行业**:中国半导体行业,具体聚焦于晶圆制造设备(WFE)领域 - **公司**:AMEC、NAURA、Piotech、AMAT、LRCX、Tokyo Electron、Kokusai、Screen、Lasertec、Hua Hong、Nexchip、ACMR Shanghai、Kingsemi、PNC、Hwatsing Tech、Leadmicro Nano、Skyverse、Wuhan Jingce、Kingstone、TSMC、Samsung、SK hynix、ASML、Lam Research、KLA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中国WFE需求预测调整 - **观点**:上调2025和2026年中国WFE需求预测,2025年从360亿美元上调至390亿美元(同比-13%),2026年从360亿美元上调至410亿美元(同比+5%)[1] - **论据**:逻辑需求强劲,年初至今进口数据有韧性,本地和全球供应商指引向好;国内代工厂在成熟逻辑领域市占率仍有提升空间,且对先进逻辑和存储的自给自足需求推动产能扩张;全球供应商对中国市场收入预期虽有下调但好于上季度,进口数据表现支持更好的前景 [1][3][4] 先进逻辑产能扩张加速 - **观点**:DeepSeek推动中国先进逻辑产能扩张加速 - **论据**:DeepSeek和本地AI芯片发展形成中国AI生态闭环;出口管制使中国AI芯片供应商只能选择本地生产;晶圆制造成本在AI芯片售价中占比小,即使本地制造成本翻倍或三倍,对商业可行性影响也较小 [2] 成熟逻辑产能扩张不停 - **观点**:尽管全球成熟逻辑存在产能过剩担忧,但中国不会放缓产能扩张 - **论据**:2024年中国代工厂在全球成熟逻辑收入中仅占21%,未达约30%的目标;中国无晶圆厂企业全球份额达28%且每年增长2个百分点,目前仅将54%的生产分配给国内代工厂;市场规模增长和自给自足需求推动产能扩张;如华虹在2025年第一季度利用率达103%,低价格有助于快速填充新产能 [3] 进口数据与供应商表现 - **观点**:年初至今WFE进口数据有韧性,全球供应商对中国市场收入预期有调整 - **论据**:4月至今进口数据同比仅下降-2%;全球领先WFE公司虽下调2025年中国收入占比,但好于上季度指引;预计全球供应商2025年中国收入下降-23%,国内供应商预计增长37% [4] 国内替代加速 - **观点**:国内WFE供应商将受益于国内替代,实现比全球供应商更高的增长 - **论据**:预计到2026年自给自足率将达到32%;国内供应商订单趋势向好,先进逻辑/存储设备有技术突破;国内替代的驱动因素包括本地领先逻辑/存储代工厂与国内WFE供应商共同开发、共同开发加速国内供应商技术能力提升、政府补贴激励代工厂提高本地化比例 [50][52] 公司评级与投资建议 - **观点**:对多家公司给出评级和投资建议 - **论据**: - AMEC、NAURA、Piotech:在沉积和干法蚀刻领域领先,受益于WFE国内替代,给予“跑赢大盘”评级 [5][8][9][10] - AMAT:看好半导体设备长期增长,有市场增长、服务业务增加和资本回报等驱动因素,给予“跑赢大盘”评级 [11] - LRCX:已走出低谷,2025年展望和估值更具支撑性,NAND升级周期启动,给予“跑赢大盘”评级 [11] - Tokyo Electron:全球第4大特种工艺设备供应商,日元贬值后有望通过有竞争力的定价扩大份额和提高利润率,新的低温蚀刻产品在2027/2028财年有6 - 9%的收入增长潜力,给予“跑赢大盘”评级 [12] - Kokusai:批量原子层沉积(ALD)领域领先,但公司22%的收入复合年增长率指引过高,主要依赖成熟节点增长存疑,NAND领域有积极迹象,给予“跑赢大盘”评级 [13] - Screen:清洗设备领先供应商,估值最低,但增长驱动因素最少,中国收入贡献下降有利润率下行风险,面板级封装有潜在上行空间,给予“市场表现”评级 [14] - Lasertec:掩模检测主要供应商和光化检测唯一供应商,预计未来3年收入增长将放缓至5%,KLA潜在推出光化检测产品构成重大威胁,给予“跑输大盘”评级 [15][1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需求预测通过进口+国内供应、需求自下而上、供应自下而上三种视角交叉验证;对中国前10大半导体设备公司和全球前5大半导体设备公司的收入进行自下而上分析 [26][29][56] - **术语解释**:对Semicap、WFE、ICP - RIE、CCP - RIE等半导体制造技术术语进行解释 [55] - **评级定义与基准**:Bernstein品牌和Autonomous品牌的评级定义和基准不同,分别有不同的市场指数作为比较基准 [62][66] - **风险与合规披露**:包括利益冲突、估值方法、风险因素、投资银行服务分布等多方面的披露信息,以及不同地区的合规要求和分发限制 [74][84][86][88][91][92][96][97][99][100]
拓荆科技: 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
证券之星· 2025-05-30 18:37
公司股东结构变动 - 拓荆科技19名信息披露义务人因解除一致行动关系导致权益变动,涉及8名自然人股东及11个员工持股平台[1][2] - 解除前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31,625,068股(占总股本11.3056%),解除后11个员工持股平台仍合并计算持股25,149,516股(8.9907%),自然人股东权益单独计算[12][13][14] - 权益变动不涉及股份数量变化,公司仍维持无控股股东状态[13][14] 一致行动协议终止细节 - 原一致行动关系通过2015年签署的《一致行动协议书》及补充协议形成,约定表决权等权利由姜谦统一行使[9] - 2025年5月30日签署终止协议,触发条件为公司上市满36个月(2025年4月20日到期)[10][12] - 员工持股平台因受同一管理委员会决策仍构成一致行动关系,单个自然人股东不再具备联合行动基础[11][13] 信息披露义务人持股情况 - 姜谦持股2,703,588股(0.9665%)为自然人股东中最高,吕光泉任董事长持股1,095,200股(0.3915%)[14][25] - 11个员工持股平台单家持股比例1.0790%-1.0814%,芯鑫和持股3,024,934股(1.0814%)为最高[25][26] - 部分股份存在质押,员工持股平台质押系因筹措出资款借款形成[15] 其他重大事项 - 刘忆军2025年4月误操作卖出1,000股,收益已上缴公司[15][16] - 信息披露义务人承诺6个月内无其他股票交易,未来12个月不排除增减持可能[13][26] - 所有终止协议文件存放于公司董事会办公室备查[17][18]
拓荆科技: 关于股东解除一致行动关系暨权益变动的提示性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30 18:19
股东权益变动 - 本次权益变动系公司8个自然人股东与11个员工持股平台股东解除一致行动关系所致,不涉及实际持股数量增减[1][2] - 解除后8个自然人股东权益单独计算,11个员工持股平台股东仍构成一致行动关系,合计持股25,149,516股(占总股本8.9907%)[5][6] - 变动前姜谦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31,625,068股(11.3056%),变动后各股东实际持股数量与比例保持不变[6][7] 公司控制权状况 - 解除一致行动关系不会导致公司控股权或控制权变更,公司仍维持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状态[1][6] - 11个员工持股平台股东通过员工持股管理委员会集体决策,单一委员无法控制决策结果[5] - 公司经营情况、管理层结构及日常管理不受本次变动影响[7] 协议与承诺执行 - 一致行动关系解除符合原协议约定的有效期条款(公司上市满36个月后)[3][4] - 相关方已签署《表决权委托协议之终止协议》等法律文件完成解除程序[4] - 11个员工持股平台股东未来减持仍需遵守持股5%以上股东的相关规定[8]
拓荆科技(688072) - 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
2025-05-30 18:03
公司基本信息 - 股票上市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简称拓荆科技,代码688072[1] - 截至签署日,公司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49] 股东及出资信息 - 信息披露义务人包括姜谦、吕光泉等19位自然人或企业[1][2][3][4] - 共青城芯鑫和等多个投资合伙企业及沈阳盛腾等多个投资管理中心有不同出资额和经营期限[22][24][26][35] 一致行动关系 - 2014年5月27日签署《一致行动协议书》,2025年5月30日终止[43][45] - 解除前8个自然人与11个员工持股平台合计持股31,625,068股,占11.3056%[48] - 解除后11个员工持股平台合计持股25,149,516股,占8.9907%[47][48] 股份情况 - 截至签署日部分股东股份存在质押,如芯鑫和持股3,024,934股,占1.0814%,质押2,925,843股[56] - 2025年4月刘忆军误操作卖出1,000股并上缴收益[58] 未来展望 - 信息披露义务人未来12个月内不排除增减公司股份可能[50]
拓荆科技(688072) - 关于股东解除一致行动关系暨权益变动的提示性公告
2025-05-30 18:01
关系变动 - 2025年5月30日姜谦及其一致行动人解除一致行动关系[4][7] - 2014 - 2021年相关方多次签署协议形成一致行动关系[5][6] 权益情况 - 解除前姜谦等合计持股31,625,068股,占总股本11.3056%[11] - 解除后11个员工持股平台股东合计持股25,149,516股,占总股本8.9907%[9][12] 影响说明 - 变动不涉及实际持股数量增减,未触及要约收购[3] - 变动后公司仍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不影响经营[3] - 解除不违反规定,不改变公司状态,不影响治理和经营[14] 股东义务 - 11个员工持股平台股东仍为持股5%以上股东[14] - 8个自然人股东6个月内遵守减持规定[14] - 相关股东已履行权益变动报告义务[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