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熙生物(688363)
icon
搜索文档
华熙生物(688363) - 华熙生物关于控股股东增持股份进展暨增持金额过半的公告
2025-08-29 19:06
证券代码:688363 证券简称:华熙生物 公告编号:2025-033 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控股股东增持股份进展暨增持金额过半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全体董事及相关股东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 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已披露增持计划情况: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熙生 物""公司")的控股股东华熙昕宇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熙昕宇") 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长期投资价值认可,计划自 2025 年 8 月 8 日起的 6 个月内,使用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允许的方式(包 括但不限于集中竞价、大宗交易等)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额不低于人民币 2 亿元(含),不超过人民币 3 亿元(含),增持股份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 1%, 增持股票价格不超过 70 元/股。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 2025 年 8 月 8 日在上海证 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披露的《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控股 股东增持公司股份计划公告》(公告编号:2025-028)。 增持计划的实施情况:截至 2025 年 ...
医疗美容板块8月29日涨0.59%,锦波生物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6073.29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9 16:48
板块整体表现 - 医疗美容板块当日上涨0.59% 领涨标的为锦波生物[1] - 上证指数上涨0.37%至3857.93点 深证成指上涨0.99%至12696.15点[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6073.29万元 游资净流出3892.41万元 散户净流出2180.88万元[1] 个股价格表现 - 锦波生物收盘价312.48元 单日涨幅4.41% 成交量1.42万手 成交额4.42亿元[1] - 爱美客收盘价193.98元 上涨1.90% 成交量4.87万手 成交额9.46亿元[1] - 华熙生物收盘价57.20元 下跌1.00% 成交量6.42万手 成交额3.69亿元[1] - *ST美谷收盘价3.13元 下跌2.49% 成交量12.04万手 成交额3799.03万元[1] 资金流向明细 - 爱美客主力资金净流入6047.66万元(占比6.39%) 游资净流出4452.74万元(占比-4.71%) 散户净流出1594.92万元(占比-1.69%)[2] - 华熙生物主力资金净流入471.65万元(占比1.28%) 游资净流入593.71万元(占比1.61%) 散户净流出1065.36万元(占比-2.88%)[2] - *ST美谷主力资金净流出446.02万元(占比-11.74%) 游资净流出33.38万元(占比-0.88%) 散户净流入479.40万元(占比12.62%)[2]
华熙生物核心业务下滑拖累业绩,上半年营收、净利双降
新京报· 2025-08-29 15:3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2.61亿元同比下降19.57% [1] - 归母净利润2.21亿元同比下降35.38% [1] - 扣非净利润1.73亿元同比下降45% [1]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1.83亿元同比下降18.44%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1.19亿元同比增长20.89% [1] - 第二季度扣非净利润0.92亿元同比增长8.75% [1] - 第二季度净利润率出现自2024年第一季度以来首次回升 [1] 业务板块表现 - 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收入9.12亿元同比下降33.97% [1] - 该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40.36% [1] - 原料业务收入6.26亿元同比微降0.58% [2] - 原料业务占比27.7% [2] - 医疗终端业务收入6.73亿元同比下降9.44% [2] - 医疗终端业务占比29.77% [2] 业绩影响因素 - 业绩下滑主要归因于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收入下降 [1] - 该业务2024年已同比下滑31.62% [1] - 2025年上半年降幅进一步扩大 [1] - 三大业务板块同时下滑加剧公司业绩压力 [2]
每日报告精选-20250829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8-29 10:04
宏观与策略 - 美国实际平均进口税率较2024年底仅上升6.6个百分点,明显不及市场预期[5] - 若美国实际平均进口税率上升10%,可能推升PCE同比增速至3.1%,核心PCE至3.4%[7] - 国内耐用品内销景气改善,乘用车零售增速回升,空调内销增长14.3%[10] - 建工需求偏弱,钢铁和玻璃价格下滑,但水泥价格因错峰生产加强环比回升[11] - 稀土价格因总量调控政策落地大幅上涨,煤炭价格受反内卷情绪影响持续上行[11] 保险行业 - 2025年1-7月保险行业保费收入42,085亿元,同比增长6.8%,寿险增长9.1%[14] - 25Q2保险行业资金运用余额36.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9%,债券配置提升1.6个百分点至51.1%[17] - 上市险企产品策略向分红险转型,预计利好降低刚性负债成本[20] 钢铁行业 - 2025年1-7月中国粗钢产量5.94亿吨,同比下降3.10%,行业供给收缩[25] - 钢铁行业利润修复预期增强,因铁矿石和焦煤价格趋弱[26] 航空与交通 - 2025年暑运航空客流同比增长超3%,客座率同比上升1个百分点,但国内含油票价同比下降4-5%[29] - 国内港口货物吞吐量环比增长2.6%,集装箱吞吐量环比增长0.3%,出口景气边际回升[12] 人工智能与科技 - DeepSeek-V3.1发布,加强智能体支持,使用针对国产AI芯片设计的UE8M0 FP8 Scale参数精度[37] - 国务院提出到2027年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深度融合,智能终端普及率超70%[39]
申万宏源证券晨会报告-20250829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29 08:44
市场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3844点,单日上涨1.14%,近5日上涨6.83%,近1月上涨1.92% [1] - 深证综指收盘2431点,单日上涨1.55%,近5日上涨9.92%,近1月上涨3.11% [1] - 大盘指数单日上涨1.79%,近1月上涨8.34%,近6月上涨13.09%;中盘指数单日上涨2.43%,近1月上涨11.38%,近6月上涨14.72%;小盘指数单日上涨1.63%,近1月上涨10.78%,近6月上涨14.88% [1] - 通信设备行业单日上涨9.12%,近1月上涨52.23%,近6月上涨84.89%;元件Ⅱ行业单日上涨8.71%,近1月上涨22.75%,近6月上涨61.37%;半导体行业单日上涨6.65%,近1月上涨30.27%,近6月上涨20.66% [1] - 渔业行业单日下跌2.44%,近1月下跌2.07%,近6月上涨9.11%;汽车服务Ⅱ行业单日下跌1.24%,近1月下跌1.81%,近6月上涨2.88% [1] 雪峰科技(603227)深度分析 - 预测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65.82亿元、76.65亿元、86.1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5亿元、8.20亿元、10.35亿元,增速分别为-19%、51%、26% [2][12] - 2026年PE约13倍,低于可比公司平均PE 15倍,新疆区域优势显著,硝酸铵稀缺性凸显 [2][12] - 广东宏大成为控股股东,承诺3年内注入至少15万吨炸药产能,3-5年内注入全部民爆资产,协同推进一体化+全球化布局 [2][12] - 截至2024年底拥有工业炸药产能11.95万吨/年,2025年通过整合产能增至19.05万吨 [12] - 新疆煤炭需求高增带动民爆景气,公司作为疆内唯一硝酸铵生产企业,许可产能81万吨,2024年外销量44.88万吨(同比+39%) [12] 美团(03690)业绩点评 - 2025Q2收入918亿元(同比+11.7%),经调整净利润14.9亿元(同比-89.0%),低于市场预期 [12] - 核心本地商业收入653亿元(同比+7.7%),经营利润37亿元(同比-75.6%),经营利润率5.7% [12] - 下调2025-2027年经调整净利润预测至-45亿元、385亿元、576亿元(原值443亿元、567亿元、691亿元) [2][15] - 闪购业务强劲增长,618期间服务超1亿用户,闪电仓数量突破5万家;到店业务订单量同比增超40% [13][15] - 行业竞争加剧,京东、淘宝等入局,公司加大投入维护市场份额,销售及营销开支225亿元(同比+51.8%) [13][15] 混合一级债基研究 - 全市场一级债基数量415只,总规模约8680亿元,收益风险介于二级债基和纯债基金之间 [15][18] - 投资策略分为三类:纯债及类纯债策略(166只产品无含权资产)、转债增厚策略(主流增强方式)、股票增厚策略(29只产品,仓位普遍低于5%) [3][18] - 代表产品包括西部利得汇享(纯债+转债)、天弘添利(高弹性转债策略)、易方达增强回报(股票仓位超10%) [18] 银行板块业绩汇总 - 兴业银行1H25营收1105亿元(同比-2.3%),归母净利润431亿元(同比+0.2%),不良率1.08%,拨备覆盖率229% [17][19] - 中信银行1H25营收1058亿元(同比-3%),归母净利润365亿元(同比+2.8%),不良率1.16%,拨备覆盖率208% [21][23] - 苏农银行1H25营收22.8亿元(同比+0.2%),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同比+5.2%),不良率0.90%,拨备覆盖率387% [25][29] - 多家银行息差收窄,但对公信贷支撑增长,零售业务边际改善,资产质量整体稳定 [19][23][29] 快递与即时配送行业 - 顺丰控股1H25营收1469亿元(同比+9.3%),归母净利润57.4亿元(同比+19.4%),业务量78.5亿件(同比+25.7%) [29][30] - 顺丰同城1H25营收102.4亿元(同比+49%),调整后净利润1.6亿元(同比+139%),闪购业务收入44.7亿元(同比+55%) [31][33] - 鄂州机场货邮吞吐量70万吨(同比+79%),国际业务收入342亿元(同比+9.7%);无人车运营规模超300台 [30][33] 保险与资管表现 - 新华保险1H25归母净利润147.99亿元(同比+33.5%),新单保费424.31亿元(同比+100.5%),股票配置规模提升299亿元 [32][34][36] - 分红险转型成效显著,新单规模46.27亿元(同比+231250%),银保渠道NBV同比+137.1% [36] 化工与民爆行业 - 桐昆股份1H25营收441.58亿元(同比-8.41%),归母净利润10.97亿元(同比+2.93%),涤纶长丝价差1306元/吨(环比+28元/吨) [35][36] - 江南化工1H25营收46.14亿元(同比+4%),归母净利润4.27亿元(同比+2%),新签矿服订单62.38亿元 [37][39] - 易普力1H25营收47.13亿元(同比+20%),归母净利润4.09亿元(同比+16%),新签矿服订单79.91亿元 [41][43] 医药与消费板块 - 石药集团1H25收入132.7亿元(同比-18.5%),净利润25.5亿元(同比-15.6%),创新管线27项进入II/III期临床 [44][45] - 周大生1H25营收45.97亿元(同比-43.92%),净利润5.94亿元(同比-1.27%),毛利率受金价及产品结构优化提升 [47] 红利策略展望 - 保险资金预计带来6687.6亿元增量资金,支撑红利资产配置;A股红利板块关注周期、消费类,港股关注非银、石化等补涨空间 [40][42]
二类医疗器械再现违规注射 韩妃整形被撤销5A评级
中国经营报· 2025-08-29 08:40
核心事件概述 - 广东韩妃整形外科医院因违规使用仅持有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丝丽516动能素"水光产品(售价228元)进行侵入性注射服务,被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撤销"5A医疗美容医院"评级 [1][2] - 涉事产品注册证编号为"湘械注准20222141869",由华熙生物全资子公司湘潭华熙生产,适用范围仅限于非慢性创面及周围皮肤的外用护理,严禁注射 [1][2] - 韩妃整形在推广过程中从咨询顾问至院长层级均对产品资质作出误导性陈述,声称"只要是械字号就可以放心注射",诱导消费者接受违规服务 [2] 涉事企业回应 - 韩妃整形相关负责人否认央视报道内容真实性但未提供具体解释 [1] - 华熙生物声明该产品与法国子公司Revitacare无关,强调生产全程符合法规,未向医美机构直接销售,且对违规使用行为不知情 [2] - 华熙生物表示将推动III类械水光适应症标准细化,联合监管部门开展医师操作规范培训 [2] 行业监管动态 - 国家药监局明确规定注射到真皮层的产品必须取得Ⅲ类医疗器械认证,第二类医疗器械仅限外用 [2] -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对涉事机构立案调查,并对"滚针"或"黄金微针"后涂抹使用产品的行为进一步取证 [6] -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指出韩妃整形的行为违反医疗器械管理规定,造成较大不良社会影响 [2] 市场乱象现状 - 大众点评平台仍有商家销售同类"丝丽516动能素"产品,并通过"中式微雨灌溉疗法"(即涂抹滚针方式)规避监管 [5] - 沙利文白皮书显示市面流通医美针剂正品率仅35%,假货水货横行问题突出 [5] - 部分机构将"妆字号"产品或来历不明水光产品用于违规注射 [5] 企业背景信息 - 韩妃整形成立于2017年9月,注册资本7350万元,实际控制人为黄招标,系大型整形美容连锁集团 [3] - 该机构2022年以来卷入多起医疗服务合同纠纷案件 [3] - 5A评级原有效期至2026年12月,申报时要求无重大事故及违法违规记录 [2]
研发投入逆增15%!华熙生物合成生物布局深化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2.61亿元 归母净利润2.21亿元 扣非净利润1.74亿元 营收和净利润未实现增长 [2]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1.83亿元 同比下降18.44% 归母净利润1.19亿元 同比增长20.89% 扣非净利润0.92亿元 同比增长8.75% 净利润率首次实现同比和环比回升 [2] 战略调整 - 2025年3月公司战略从规模扩张升级为以科研创新为核心的效益型发展模式 董事长亲赴业务前线统筹品牌传播 [3] - 原料与医疗终端业务持续稳健增长 护肤品与营养科学板块经过重塑后焕发新活力 形成核心业务稳中有进 转型板块蓄势突破的格局 [3] 研发投入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逆势增长15.25% 重点投向合成生物技术 重组胶原蛋白产业化和微生态制剂三大领域 [4] - 合成生物技术实现菌株改造效率提升30% 微生态制剂已申请5项专利 重组胶原蛋白处于中试阶段 [4] - 研发投入覆盖四大领域:原料研发聚焦新生物活性物开发 药械研发聚焦透明质酸新医学应用 皮肤科学创新研发开展34个项目 营养科学创新研发开展17个项目 [4] 技术突破与产业应用 - 全球领先合成生物制造平台应用于三大板块产业转化 打通底层研发资源 构建基础研究-技术转化-产业应用的完整研发链路 [6] - 无菌级HA生产线完成工艺验证 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天津产业化基地正推进 目标突破生物制造放大瓶颈 [6] - 孵化的华熙唐安生物科技实现肝素聚糖体外全酶法精准合成 技术全球领先 是国内唯一掌握全天然结构抗凝血肝素聚糖生物合成的企业 [6]
改革成效未达预期,华熙生物业绩困局待解
北京商报· 2025-08-28 21:5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2.61亿元同比下降19.57% 归母净利润2.21亿元同比下降35.38% 扣非归母净利润降幅达45% [1][3] - 单季度看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1.83亿元同比下降18.44% 但归母净利润1.19亿元同比增长20.89% 为2024年一季度以来首次同比环比回升 [3] - 自2019年上市以来公司营收利润持续双位数增长 但2023年起业绩开始下滑 [4] 业务板块表现 - 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原功能性护肤品)上半年收入9.12亿元同比下降33.97% 占主营业务收入40.36% 该业务2024年已下滑31.62% [1][3][4] - 原料业务上半年收入6.26亿元同比微降0.58% 占主营业务收入27.7% 医疗终端业务收入6.73亿元同比下降9.44% 占比29.77% [5] - 功能性护肤品业务2022年营收达46.07亿元占比72.45% 但2024年收缩至25.69亿元占比47.84% 较2022年近乎腰斩 [4] 战略改革与组织调整 - 2024年被定义为变革元年 公司推进业务流程重塑、组织人才变革、绩效体系革新及数智化建设 [6] - 2025年二季度董事长兼总经理赵燕直接接管品牌与传播管理中心及BM肌活、米蓓尔品牌 [6] - 研发费用上半年投入2.31亿元同比增长15.25% 研发项目较2024年减少88个 聚焦高壁垒透明质酸及生物活性物新产品 [7] - 董监高11人离任 研发人员增加35人但平均薪酬下降8.46% 管理费用因组织架构升级增加2900万元 [6] 行业竞争与研发方向 - 重组胶原蛋白领域竞争对手锦波生物2025年上半年营收8.59亿元同比增长42.43% 归母净利润3.92亿元增长26.65% 功能性护肤品业务爆发增长 [8] - 公司坚持反对透明质酸过时论 将研发重点转向糖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 强调其在细胞外基质和衰老干预领域的应用前景 [7] - 行业分析师认为改革成效尚未显现 传统玻尿酸市场萎缩而新领域竞争壁垒未建立 研发投入未有效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7]
高层“大换血”!688363,交出最差半年报
中国基金报· 2025-08-28 20:5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2.61亿元同比下降19.57% 归母净利润2.21亿元同比下降35.38% 扣非净利润1.73亿元同比下降45% [1] - 营收及净利润增长均处于六年来最低水平 [2] 业务板块表现 - 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收入9.12亿元同比下降33.97% 占主营业务收入40.36% 该业务2024年已同比下滑31.62% [2] - 原料业务收入6.26亿元同比微降0.58% [4] - 医疗终端业务收入6.73亿元同比下降9.44% 占主营业务收入29.77% [4] 战略调整与改革 - 公司将2024年定义为变革元年 董事长兼总经理赵燕直接接手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及相关品牌管理中心 [1] - 业务转型从流量驱动转向基于科学论证的品牌传播逻辑 注重小红书等平台的内容种草-品牌建设-销售转化闭环 [3] - 组织架构升级产生2900万元管理费用 影响短期损益但夯实长期发展基础 [4] 研发与产品动态 - 研发项目较2024年减少88个 投入聚焦原料与医疗终端业务 [4] - 发布合规水光产品"润百颜 玻玻"及合规动能素"润致 缇透" 但新品暂未对医美业务带来新增量 [4] 管理层变动 - 报告期内董监高11人离任 2025年6月选举产生第三届董事会并聘任新一届高级管理人员 [4] 法律纠纷 - 香港子公司钜朗就合作协议纠纷对韩国Medytox提起国际仲裁 初步索赔金额7.5亿港元 [5] - 指控Medytox未按约提供A型肉毒毒素产品 导致合作项目无法实现 [5]
高层“大换血”!688363,交出最差半年报
中国基金报· 2025-08-28 20:41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2.61亿元,同比下降19.57% [2] - 归母净利润2.21亿元,同比下降35.38% [2] - 扣非净利润1.73亿元,同比下降45% [2] - 营收及净利润增长均处于六年来最低水平 [4] 业务板块表现 - 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收入9.12亿元,同比下降33.97%,占主营业务收入40.36% [5] - 原料业务收入6.26亿元,同比微降0.58% [7] - 医疗终端业务收入6.73亿元,同比下降9.44%,占主营业务收入29.77% [7] - 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31.62%,2025年降幅进一步扩大 [5] 战略调整与改革 - 董事长兼总经理赵燕直接下沉管理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接手品牌与传播管理中心、BM肌活、米蓓尔品牌 [2] - 业务转型从流量驱动销售逻辑转向基于科学论证的品牌传播逻辑 [5] - 组织架构升级带来2900万元管理费用,影响短期损益 [7] - 研发项目较2024年减少88个,投入聚焦原料与医疗终端业务 [7] 运营与挑战 - 线上渠道竞争激烈导致营销费用居高不下,利润空间受挤压 [4] - 新品"润百颜•玻玻"及"润致•缇透"暂未对医美业务带来新增量 [7] - 香港子公司钜朗就合作协议纠纷提起国际仲裁,初步索赔金额7.5亿港元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