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微电(688385)
搜索文档
恒生科技指数跌幅扩大至3%,华虹半导体跌超12%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4 14:06
恒生科技指数表现 - 恒生科技指数跌幅扩大至3% [2] 半导体公司股价表现 - 华虹半导体股价下跌超过12% [2] - 上海复旦股价下跌超过8% [2] - 中芯国际股价下跌超过7% [2]
复旦微电股价跌5.11%,永赢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8.74万股浮亏损失28.3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4 13:33
公司股价表现 - 10月14日股价下跌5.11%至60.11元/股,成交额7.19亿元,换手率2.14%,总市值493.76亿元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集成电路设计与销售以及提供集成电路测试服务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FPGA及其他产品37.04%,非挥发性存储器23.92%,安全与识别芯片21.35%,智能电表芯片13.46%,集成电路测试服务4.15%,租赁收入0.09% [1] 基金持仓情况 - 永赢基金旗下卫星ETF(159206)二季度减持复旦微电5.21万股,持有股数降至8.74万股,占基金净值比例4.64%,为第四大重仓股 [2] - 根据测算,该基金在10月14日因股价下跌浮亏约28.31万元 [2] - 卫星ETF成立以来收益率为19.44%,最新规模为9272.81万元 [3]
复旦微电涨2.07%,成交额5.5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859.9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3 10:50
股价与资金流向 - 10月13日盘中股价63.06元/股,上涨2.07%,总市值517.99亿元,成交额5.52亿元,换手率1.67%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859.92万元,特大单净卖出1956.62万元(买入3991.00万元,占比7.23%;卖出5947.62万元,占比10.78%),大单净卖出900万元(买入1.48亿元,占比26.78%;卖出1.57亿元,占比28.41%)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64.60%,近5个交易日下跌1.42%,近20日上涨15.12%,近60日上涨34.57% [1] 公司业务与行业 - 公司主营业务为集成电路设计与销售以及集成电路测试服务,产品收入构成为:FPGA及其他产品37.04%,非挥发性存储器23.92%,安全与识别芯片21.35%,智能电表芯片13.46%,集成电路测试服务4.15%,租赁收入0.09%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数字芯片设计,概念板块包括汽车芯片、AI芯片、物联网、传感器、芯片概念等 [2] 财务表现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39亿元,同比增长2.49%;归母净利润1.94亿元,同比减少44.38% [3]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11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58亿元 [4]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户数为2.17万,较上期减少7.44%;人均流通股24735股,较上期增加8.04% [3] - 十大流通股东中,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持股765.46万股,较上期增加72.80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578.38万股,较上期减少392.42万股;南方军工改革灵活配置混合A为新进股东,持股565.49万股;银河创新混合A退出十大股东之列 [4]
恒生指数午盘跌1.14%,恒生科技指数跌2.45%,半导体概念股走弱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0 12:23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恒生指数午间收盘下跌1.14% [1] - 恒生科技指数午间收盘下跌2.45% [1] 半导体行业及公司表现 - 港股半导体概念股整体走弱 [1] - 中芯国际股价下跌超过5% [1] - 上海复旦股价下跌超过4% [1] - 华虹半导体股价下跌超过4% [1] - 英诺赛科股价下跌超过3% [1] - 晶门半导体股价下跌超过3% [1] 饮料行业及公司表现 - 饮料股逆势走强 [1] - 古茗股价上涨超过13% [1] - 蜜雪集团股价上涨接近6% [1] - 沪上阿姨股价跟涨 [1] - 茶百道股价跟涨 [1] - 统一企业中国股价跟涨 [1] - 农夫山泉股价跟涨 [1]
港股半导体股持续走弱,中芯国际跌超5.5%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0 11:28
港股半导体板块市场表现 - 港股半导体股整体表现疲软,呈现持续走弱态势 [1] - 中芯国际股价跌幅最大,超过5.5% [1] - 上海复旦与英诺赛科股价均下跌4% [1] - 晶门半导体股价下跌超过3% [1] - 华虹半导体股价下跌2.5% [1]
复旦微电10月9日获融资买入2.64亿元,融资余额7.11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10 09:30
公司股价与市场交易 - 10月9日公司股价下跌0.98%,成交额为17.45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额为2.64亿元,融资偿还额为1.58亿元,融资净买入额为1.05亿元 [1] - 截至10月9日,公司融资融券余额合计为7.20亿元,其中融资余额为7.11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00%,该余额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处于高位 [1] - 10月9日融券卖出1.67万股,金额为110.37万元,融券余量为14.39万股,融券余额为949.89万元,同样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处于高位 [1] 公司基本情况与业务构成 - 公司成立于1998年7月10日,于2021年8月4日上市,主营业务为集成电路相关业务,包括设计、开发及销售集成电路以及提供集成电路测试服务 [2]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FPGA及其他产品占37.04%,非挥发性存储器占23.92%,安全与识别芯片占21.35%,智能电表芯片占13.46%,集成电路测试服务占4.15%,租赁收入占0.09% [2]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2.17万,较上期减少7.44%,人均流通股为24735股,较上期增加8.04% [2]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39亿元,同比增长2.49% [2]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94亿元,同比减少44.38% [2] - A股上市后公司累计派现3.11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58亿元 [3] 机构持仓变动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588200)为公司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765.46万股,相比上期增加72.80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公司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578.38万股,相比上期减少392.42万股 [3] - 南方军工改革灵活配置混合A(004224)新进为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565.49万股,银河创新混合A(519674)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港股收评:恒生科技指数跌0.66% 中芯国际跌超6%
证券时报网· 2025-10-09 16:15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恒生指数收盘下跌0.29% [1] - 恒生科技指数收盘下跌0.66% [1] 半导体行业 - 半导体板块股价集体走低 [1] - 华虹半导体股价下跌超过6% [1] - 中芯国际股价下跌超过6% [1] - 英诺赛科股价下跌超过5% [1] - 上海复旦股价下跌超过4% [1] 其他下跌公司 - 思摩尔国际股价下跌超过12% [1] - 歌礼制药股价下跌超过9% [1] - 优必选股价下跌超过9% [1] 上涨公司 - 中兴通讯股价上涨超过12% [1] - 中国黄金国际股价上涨超过9% [1] - 洛阳钼业股价上涨超过7% [1]
10月十大金股:十月策略和十大金股
华鑫证券· 2025-10-08 17:04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A股市场在10月将经历震荡整固后蓄势上行[4][17] 主要投资方向聚焦于政策催化、景气修复和降息受益三大主线[4][17] 总量观点 - 海外市场需关注美国政府停摆的持续影响(预计10月中上旬延续关门)、经济数据以及美联储在10月的降息预期[4][15] 当前市场反应温和但需警惕持续关门引发的资产波动放大[4][15] 黄金价格因降息预期和不确定性一度突破4000美元/盎司[15] - 国内方面关注短期增量对冲政策(如5000亿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已下达)、中长期十五五规划风向(四中全会于10月20-23日召开)以及10月底APEC会议可能带来的中美进展[4][16] 9月制造业PMI连续6个月处于收缩区间显示经济回落压力[16] - A股大势研判认为国庆假期后风险偏好有望提升融资盘回补局部交易拥挤风险已缓释叠加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和政策催化A股蓄势上行可期[17] 行业配置方向 - 政策催化方向:重点关注受益于十五五规划的半导体、机器人、工业软件、军工等行业[4][17] - 景气修复方向:重点关注三季报盈利预期改善的AI、创新药、新能源等行业[4][17] - 降息受益方向:重点关注美联储预防式降息利好的有色、非银金融等行业[4][17] 十月十大金股组合及逻辑 - **中微公司 (688012 SH)**:逻辑在于刻蚀设备显著放量2024年上半年收入3448亿元同比增长3646%[18] 刻蚀设备收入2698亿元同比增长约5668%占营收比重提升至7826%[19] 预计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8154亿元、10767亿元、14121亿元[21] - **复旦微电 (688385 SH)**:逻辑在于FPGA产品线技术领先正推进基于1xnm FinFET先进制程的新一代产品[22][23] 存储产品线销量有较大增长[24] 预计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3766亿元、4378亿元、4996亿元[24] - **思泉新材 (301489 SZ)**:逻辑在于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开始提速营收183亿元同比增长9359%归母净利润1772万元同比增长7957%[25] 受益于AI驱动消费电子复苏对散热方案的需求[26]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108亿元、152亿元、202亿元[28] - **长飞光纤 (601869 SH)**:逻辑在于AI建设拉动需求2025年上半年收入6384亿元同比增长1938%[29] 在中国移动G654E光缆集采(总量31386万芯公里增长约156%)中获得50%份额[30] 前瞻布局空芯光纤[30]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4193亿元、16126亿元、18008亿元[31] - **模塑科技 (000700 SZ)**:逻辑在于频繁获得大客户项目定点近一年披露的定点项目预计总销售额超过100亿元[32][35] 2024年归母净利润63亿元同比增长395%墨西哥工厂净利润3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904%[32]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810亿元、916亿元、1031亿元[37] - **美湖股份 (603319 SH)**:逻辑在于泵类主业稳健增长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业务收入232亿元同比增长1982%占总营收2188%[39] 机器人业务布局减速器、执行器等已开发十余家头部机器人客户[40]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2374亿元、2827亿元、3347亿元[41] - **深圳新星 (603978 SH)**:逻辑在于业绩迎来拐点2025年上半年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29%亏损收窄[43] 六氟磷酸锂价格触底回升(截至9月10日报价565万元/吨较7月21日上涨约15%)[43] 年产10万吨电池铝箔坯料项目已投产三氟化硼项目预计2025年10月投产[44][46]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1亿元、224亿元、392亿元[46] - **洛阳钼业 (603993 SH)**:逻辑在于铜钴产量大幅增长2025年上半年铜产量3536万吨同比增长1268%钴产量611万吨同比增长1305%所有产品产量进度均超年度指引50%[49][51] 归母净利润8671亿元同比增长6007%创同期新高[49]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527亿元、19769亿元、20710亿元[55] - **兴业银锡 (000426 SZ)**:逻辑在于银锡量价齐升2025年上半年矿产银产量13132吨同比增长457%[56] 上半年国内白银、锡均价同比分别上涨2023%、913%[59] 收购宇邦矿业并成功出海收购大西洋锡业[62][63]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13亿元、2413亿元、2470亿元[64] - **江山股份 (600389 SH)**:逻辑在于业绩大幅增长2025年半年度预计归母净利润3-36亿元同比增长7565%-11078%[65] 目前拥有草甘膦产能7万吨/年在建5万吨产能预计2025年底投产[66]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7亿元、794亿元、949亿元[70]
研判2025!中国只读存储器行业相关概述、市场规模、产量、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分析:随着数据量爆炸式增长,只读存储器行业需求不断扩大[图]
产业信息网· 2025-10-05 08:32
行业概述与分类 - 只读存储器(ROM)是一种半导体存储器,其数据只能被读取而不能被写入或修改,在断电后数据不会丢失,用于存储永久性数据如系统初始化信息、固件和操作系统等[4] - ROM主要分为掩膜编程的只读存储器(M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电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和快擦除读写存储器(Flash)等五种类型[4] - 存储器是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为ROM和RAM两大类,在计算机运行过程中实现高速自动化的程序与数据存取[3] 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只读存储器行业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208.4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06.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1][7] - 中国半导体存储器行业市场规模在2024年达到4267亿元,同比增长8.22%[6] - 中国半导体材料行业市场规模在2024年达到1253.0亿元,同比上涨5.0%,其发展推动了只读存储器行业的进步[6] 产业链分析 - 行业上游主要涉及半导体材料、光刻胶、掩模版等关键原材料和组件的供应商,半导体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ROM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5][6] - 行业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包括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这些领域对ROM的需求量巨大且对产品性能要求高[5] - 在国家政策鼓励下,本土半导体材料厂商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不断提升,逐步打破国外垄断,推进了材料国产化进程[6] 技术演进与产量 - ROM技术从不可编程的MROM,发展到允许用户一次写入的PROM,再到可紫外线擦除的EPROM,以及可电擦除、随机访问修改字节的EEPROM[8] - 2024年中国EEPROM产量达到216.02亿颗,同比上涨12.0%,体现了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长[9]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ROM市场由三星电子、英特尔和美光科技等国际巨头主导,它们拥有强大的研发实力、先进生产技术和大规模产能[10] - 中国市场上,兆易创新、东芯股份、聚辰股份等国内厂商竞争力不断提升,积极布局以提升市场份额[10] - 兆易创新存储芯片产品线丰富,覆盖NOR Flash和NAND Flash,2025年上半年其存储芯片营业收入为28.45亿元,同比上涨9.2%[10] - 复旦微电非挥发存储器产品包括EEPROM、NOR Flash和SLC NAND Flash,2025年上半年该业务营业收入为4.4亿元,同比下降26.5%,主要因市场竞争激烈公司采取了保守的价格策略[10] 未来发展趋势 - 政府政策持续支持行业发展,如2025年发布的《电子信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提出研发推广新型存储器件等,预计未来将有更多政策推动半导体存储器及ROM行业发展[11] - 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终端市场便携化、智能化、网络化趋势,只读存储器的需求将持续提升,未来发展空间广阔[12] - 为满足工业控制、医疗设备等长尾细分市场的个性化需求,定制化ROM解决方案的占比将不断提升,企业通过提供不同存储容量和读写速度的选项实现差异化竞争[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