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芯原股份(688521)
icon
搜索文档
A股芯片股爆发
观察者网· 2025-08-22 14:04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股指开盘涨跌不一后集体飘红 沪指涨0.67%报3797.91点 深证成指涨1.32% 创业板指和科创50指数均创三年新高 [1] - 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1.51万亿元 较上个交易日缩量569亿元 [1] 板块表现分化 - 半导体/CPO/算力/证券等板块涨幅居前 油气/乳业/中药/银行等板块跌幅居前 [3] - 芯片概念股集体爆发 寒武纪/海光信息/中芯国际/芯原股份/龙芯中科/盛美上海等权重股领涨 [3] - 算力股集体大涨 云天励飞等多股涨停 [3] 重点公司股价表现 - 寒武纪盘中最高涨超15%至1198.7元/股 午间收盘涨12.40%报1164.45元/股 [3] - 海光信息盘中涨19.98%冲击20cm涨停 午间收盘涨超17%报181.7元/股 [3] - 中芯国际早间一度涨10.77% 现报98.59元/股涨8.28% [5]
刚刚,沪指站上3800点!“硬科技”全面爆发!
天天基金网· 2025-08-22 14:01
市场表现 - 沪指站上3800点 刷新2015年8月20日以来新高[2] - AI芯片 小金属 教育 算力 稀土永磁等概念涨幅居前[2] - 科创50指数上涨5.25%[6] 半导体行业 - 半导体产业链全面走强 板块指数10870.23点 涨幅2.66%[7] - 盛美上海股价139.00元 涨幅17.29% 流通市值606.17亿[7] - 海光信息股价181.70元 涨幅17.19% 流通市值4223亿[7] - 寒武纪-U股价1164.45元 涨幅12.40% 流通市值4872亿[7] - 中芯国际股价98.59元 涨幅8.28% 流通市值1960亿[7] - 北方华创股价380.96元 涨幅5.53% 流通市值2747亿[7] 行业驱动因素 - AI硬件持续走强 北美算力链龙头股迭创新高[8] - 寒武纪示范效应显著 8月12日20CM涨停 8月20日收盘站上1000元[8] - DeepSeek发布V3.1模型 使用UE8M0 FP8精度 针对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8] - 中昊芯英专注AI芯片研发 主打TPU架构芯片"刹那"与千卡级集群"泰则"[9] 稀土永磁板块 - 板块指数3263.03点 涨幅1.31%[11] - 三川智慧股价8.44元 涨幅20.06% 流通市值84.91亿[11] - 北方稀土股价47.84元 涨幅7.26% 流通市值1729亿[11] - 主要品种价格上涨 关注资源属性强产量成长性好的龙头公司[12] - 稀土磁材领域关注人形机器人 新能源车 节能电机布局企业[12]
科创芯片ETF(588200)盘中强势上涨10.35%,成分股海光信息、盛美上海20cm涨停,寒武纪涨超19%
新浪财经· 2025-08-22 13:50
科创芯片ETF市场表现 - 盘中换手率达10.63% 单日成交金额35.02亿元 市场交投活跃[3] - 近1周日均成交28.58亿元 居可比基金首位[3] - 近1周规模增长5.83亿元 新增规模位列可比基金第一[3] - 近3月份额增长4.65亿份 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第一[3] - 融资买入额2.30亿元 融资余额达14.19亿元 杠杆资金持续布局[3] - 近1年净值上涨100.39% 收益能力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位列前2.22%[3] - 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5.18% 最长连涨月数4个月 最长连涨涨幅36.01%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8.19%[3] 国产GPU行业发展 - AI发展依赖GPU基础 2023年以来大陆半导体产业链集中攻关 制造经验持续积累[4] - 先进制程扩产与良率提升推动国产GPU放量加速[4] - 英伟达2024年中国大陆收入17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超千亿元) 反映国产GPU市场规模达千亿量级[4] - 国产GPU放量成为半导体产业链重要成长引擎[4] 科创板芯片指数成分股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7.59% 包括寒武纪/中芯国际/海光信息/澜起科技/中微公司等企业[4] - 中芯国际权重10.22% 当日涨跌幅10.80%[6] - 海光信息权重10.15% 当日涨跌幅20.00%[6] - 寒武纪权重9.59% 当日涨跌幅17.47%[6] - 澜起科技权重8.01% 当日涨跌幅7.04%[6] - 中微公司权重6.80% 当日涨跌幅6.12%[6] 投资渠道 - 场外投资者可通过科创芯片ETF联接基金(代码017470)参与国产芯片投资[7]
科创板彻底点燃!海光信息、寒武纪领涨,科创50指数ETF(588870)大涨超6%,冲击3连涨,昨日再获资金净申购!
搜狐财经· 2025-08-22 13:39
科创板指数表现 - 科创50指数单日大涨超7% 创近3年新高 [1] - 科创50指数ETF(588870)单日涨幅达6.41% 成交额7325.67万元 [2] - 近5日ETF累计净流入超2000万元 其中3日呈现资金净流入 [1] ETF产品特征 - 管理费率0.15%与托管费率0.05%处于全市场最低档 [6] - 跟踪科创板50只市值最大、流动性最好的龙头股 [5] - 覆盖电子、医药、电力设备和计算机等新质生产力板块 [5] 成分股表现 - 海光信息与盛美上海实现20%涨停 估算权重分别为8.37%和0.67% [3] - 寒武纪上涨19.11% 为指数最大权重股(11.77%) [3] - 中芯国际上涨11.48% 权重占比9.31% [3] - 芯原股份上涨9.53% 澜起科技上涨7.92% [3] 行业催化因素 - 上交所举办"科创板六周年"国际路演 近50家全球机构参与 [3] - 国产AI芯片需求迎共振 云厂商国产化率提升与端侧市场潜在弹性 [4] - 半导体设备定制化开发推进 晶圆代工良率提升节奏超预期 [4] - DeepSeek-V3.1发布采用新一代国产芯片设计规格 推动产业链发展 [4] 资金交易数据 - ETF单日振幅达6.24% 换手率22.64% [2] - 外盘成交30.28万手高于内盘29.38万手 显示买盘活跃 [2] - IOPV净值1.2598元 较市价呈现0.10%溢价 [2]
刚刚,3800点!
上海证券报· 2025-08-22 13:35
市场指数表现 - 沪指盘中突破3800点 刷新2015年8月20日以来新高[1] 算力芯片行业表现 - 寒武纪股价涨幅18.68% 总市值突破5000亿元[2][3] - 海光信息涨停20% 股价达186.06元[2][3] - 盛美上海涨停20% 股价达142.21元[2][3] - 盛科通信涨幅14.10% 股价达131.48元[3] - 景嘉微涨幅11.82% 股价达89.86元[3] - 中芯国际涨幅10.98% 股价达101.05元[3] - 中科飞测涨幅10.92% 股价达101.89元[3] - 芯原股份涨幅10.23% 股价达153.00元[3] - 兆易创新涨幅9.24% 股价达149.83元[3] - 华海清科涨幅8.74% 股价达126.97元[4] - 龙芯中科涨幅8.46% 股价达145.40元[4]
沪指盘中站上3800点
北京商报· 2025-08-22 13:30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股指全线走高 上证综指盘中站上3800点续创近10年新高[1] - 上证综指报3801.2点 涨幅0.8% 深证成指涨幅1.57% 创业板指涨幅2.86%[1] - 科创50指数午后拉升超7% 芯片权重股领涨[1] 行业表现 - 芯片行业权重股全线大涨 包括寒武纪 海光信息 中芯国际 中微公司 盛美上海 芯原股份 龙芯中科[1]
ETF盘中资讯|飙涨5%!国产AI雄起!科创人工智能ETF(589520)继续刷新上市高点!寒武纪市值站上500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22 13:22
科创板AI ETF表现 - 科创人工智能ETF(589520)场内价格盘中飙涨5.2% 现涨4.59% 继续刷新上市高点 [1] - 近60日累计吸金9878万元 单日吸金3634万元 [1] - 成份股中云天励飞20CM涨停 寒武纪涨超15%市值站上5000亿元 天准科技/芯原股份/金山办公等大幅跟涨 [1] 国产AI芯片产业动态 - DeepSeek发布V3.1模型 采用UE8M0 FP8参数精度 专为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 预示国产AI芯片在训练与推理环节应用扩大 [3] - 华为昇腾/寒武纪等持续迭代产品 国产算力芯片在技术层面已具备自主可控能力 [3] - 国内云厂商对AI芯片国产化率诉求提升 本土AI芯片需求形成共振 [3] AI产业事件催化 - 9月苹果秋季发布会/9月3-5日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大会(杭州)/10月28-29日中国国际人工智能大会(上海)/11月14-16日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展览会(深圳) [3] 算力投资前景 - AI大模型用户渗透率仍较低 发展处于中初级阶段 产业化应用周期刚开始 [4] - 大模型带来的算力投资方兴未艾 资本开支随大模型收入增长而增长 投资天花板较高 [4] - 算力基础设施产业链中北美链和国产链均值得关注 [4] 科创人工智能ETF特征 - 跟踪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 涨跌幅限制20% 具备高弹性特征 [4] - 前十大重仓股权重占比超67% 第一大权重行业半导体占比近50% [4] - 指数均衡配置应用软件/终端应用/终端芯片/云端芯片四大环节 成份股为各细分环节收入最大或卡位最优公司 [4]
寒武纪突破1100元!半导体板块强势上涨,135家机构密集调研纳芯微
搜狐财经· 2025-08-22 12:56
半导体板块市场表现 - 8月22日半导体板块强劲上涨 海光信息 寒武纪-U 杰华特等个股涨幅超过10% 芯原股份 盛美上海 中芯国际股价表现活跃 [1] - 寒武纪-U股价突破1100元每股关口 [1] - 算力产业链同步走强 PCB概念 算力租赁 CPO等相关板块涨幅明显 [1] 机构调研热度 - 8月半导体领域21只个股获机构调研 纳芯微吸引135家机构 盛美上海获125家机构 紫光国微获124家机构调研 [3] - 半导体行业以76次调研频次位居各行业首位 灿瑞科技 德明利 东芯股份等10家产业链企业获公募机构调研 [3] - 通用设备行业以60次调研位居次席 光学光电子 电子化学品 医疗器械等行业调研次数均不低于50次 [3] 资金流向与筹码变化 - 8月21日融资净买入1亿元以上个股达44只 指南针净买入5.3亿元 浪潮信息获4.06亿元 中国联通获3.73亿元净买入 [4] - 四方精创 北方华创 寒武纪-U等个股获大额融资资金青睐 [4] - 240只个股公布股东户数数据 130只个股股东户数较8月10日下降 14只个股降幅超10% [4] - 江顺科技股东户数环比下降24.66% 海泰科下降24.35% 恒勃股份下降20% [4]
寒武纪、海光信息领涨 多家AI芯片厂商已适配DeepSeek模型
第一财经· 2025-08-22 12:49
算力领域个股表现 - 22日多只算力领域个股开盘大涨 中芯国际盘中涨6.29% 芯原股份涨5.39% [1] - AI算力相关个股中 海光信息涨17.19% 中科曙光涨10% 寒武纪涨12.4% [1] - 寒武纪股价创新高 盘中一度超1170元/股 市值突破4900亿元 [1] 寒武纪业务与业绩 - 寒武纪为国内主要AI芯片公司 产品包括云端智能芯片 加速卡及训练整机和边缘端产品 应用于云服务器 数据中心 [3] - 去年第四季度营收9.89亿元 净利润2.81亿元 实现上市以来首次单季度盈利 [3] - 今年第一季度营收11.11亿元 较上年同期0.26亿元大幅增长 净利润3.55亿元 [3] FP8精度计算技术进展 - DeepSeek发布DeepSeek-V3.1 使用UE8M0 FP8 Scale参数精度 针对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 [3] - 摩尔线程基于MUSA Compute Capability 3.1计算架构提供原生FP8计算能力 通过FP8混合精度技术实现大模型训练性能提升20%-30% [4] - 燧原科技发布第四代L600芯片 采用训推一体架构 支持DeepSeek模型训练使用的FP8精度 [4] - 沐曦推出曦云C600 采用训推一体方案 支持FP8精度 [4] 国产算力产业链动态 - 国产算力对DeepSeek进行适配 采用国产算力的数据中心算力利用率提高 国内AI公司已使用国产芯片做测试性工作 [4] - 科大讯飞的讯飞星火大模型为目前国内基于全国产算力训练的大模型 [4] - 腾讯管理层表示在推理方面有不同的芯片选择 [4] - 天风证券研报称7月半导体供应链设备和材料增长稳定 晶圆代工产能持续上升 半导体行情延续景气 [5] - 中信建投证券研报表示基于DeepSeek模型的训练与推理有望更多应用国产AI芯片 国产推理算力芯片在国际供应链波动背景下有望提供助力 [5]
突然,暴拉!三大利好,集中来袭!上涨极限在哪里?
券商中国· 2025-08-22 12:27
科创板及AI算力板块表现 - 科创50指数早盘涨幅扩大超5% [1] - 芯片产业链全线井喷 海光信息一度涨超19% 寒武纪一度涨超14% 芯原股份一度涨超11% 中芯国际 龙芯中科等跟涨 [1] - 主板算力中科曙光涨停 AI算力指数盘中涨幅达3.01% [1] - 寒武纪盘中大涨14% 总市值超4800亿元 [5] - AI智能体概念震荡拉升 昆仑万维涨超16% 海天瑞声 用友网络 延华智能 万兴科技 鼎捷数智等跟涨 [5] - AI产业链集体飙涨 科创AIETF一度大涨超5% [5] 人工智能行业三大利好驱动因素 - DeepSeek发布DeepSeek-V3.1模型 使用UE8M0 FP8 Scale参数精度 针对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 [3][6]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达5000亿元 重点投向数字经济 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领域 [3][6] - 欧盟计划采购400亿美元美国人工智能芯片 凸显全球对AI产业重视 [3][6] - 英伟达H20生产存疑 国产替代预期崛起 申港证券认为国产算力在模型侧和芯片方面或将持续突破 [4][6] 市场资金与流动性格局 - 早盘成交金额超百亿元股票达3只 超90亿元另有3只 全天可能有6只股票成交过百亿元 [7] - 摩根大通报告估计资产轮动可能为股市注入额外14万亿元人民币流动性 约相当于流通市值的16% [8] - 中信证券测算显示2018年后超额储蓄累计超30万亿元 2022年后形成5万亿元超额储蓄可能用于消费投资 [8] - 2025年可能有90万亿元以上存款到期 假设5%-10%资金寻求更高收益 则流出规模约4.5-9万亿元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