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原股份(688521)

搜索文档
一把套现27亿元!5倍大牛股多位股东折价卖票:股价150多元,只卖105元!股价应声大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6 11:45
股东询价转让 - 股东询价转让定价为105.21元/股,相当于8月25日收盘价157.90元/股的66.63% [1] - 转让股份总数占总股本5.00%,共2628.57万股,交易总价超过27亿元 [1] - 受让方为37家机构投资者,出让方包括VeriSilicon Limited等6家股东 [1] - 近一年(去年9月24日至今年8月25日)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超过500% [1] 股价表现 - 8月26日早盘股价大幅下跌,午间收盘跌幅达9.87% [4] - 实时交易数据显示股价142.31元,市值748亿元,市盈率-118,市净率20.77 [5] 业务结构特点 - IP业务收入以一次性授权收入为主:2025年上半年知识产权授权使用费2.81亿元(同比增长8.20%),占比84.64% [6][5] - 特许使用费收入5073.94万元(同比下降0.03%),占比15.36% [6] - 相比行业龙头Arm的版税收入占比(2023年63%)存在显著差异 [9][13] - 中国地区授权收入占比高于版税收入(2023年Arm中国授权收入占比16%,版税收入8%) [10][11] 定制芯片业务 - 公司被誉为"AI ASIC龙头企业",拥有面向AI应用的芯片定制平台解决方案 [14] - NPU IP已被91家客户用于140余款AI芯片,全球出货近2亿颗 [15] - 一站式芯片定制业务毛利率偏低:2025年上半年仅18.17%,显著低于博通(约60%)和Marvell(约60%) [15][16] - 毛利率差异源于客户合作类型多样、产品结构广泛(含传感器控制芯片/显示芯片/模拟芯片等) [17] 行业对比 - 半导体IP行业通常以版税收入为主流模式(如Arm版税收入占比持续超55%) [8][9][13] - 公司一次性授权收入占比高反映中国芯片设计初创公司发展政策的影响 [11][12] - 定制芯片业务毛利率存在提升空间,随国内厂商布局AI ASIC有望增长 [17]
基金8月25日参与33家公司的调研活动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11:27
调研概况 - 8月25日共40家公司被机构调研 其中基金参与33家公司的调研活动[1] - 10家以上基金扎堆调研公司共9家 芯原股份以20家基金调研居首 天安新材和风华高科分别获15家和13家基金调研[1] 板块分布 - 深市主板公司13家 创业板公司17家 沪市主板公司1家 科创板公司1家 北交所公司1家[1] - 基金调研覆盖14个行业 医药生物行业最多共6家 电子和电力设备行业各5家[1] 市值特征 - 总市值500亿元以上公司仅1家 总市值不足100亿元公司达16家 包括天安新材、富士莱、远航精密等[1] 市场表现 - 近5日22只调研股上涨 芯原股份涨幅40.67%居首 东方电子涨11.64% 美盈森涨8.59%[1] - 11只调研股下跌 远航精密跌幅12.83% 华宝新能跌5.83% 冰轮环境跌5.70%[1] 资金流向 - 近5日9只调研股获资金净流入 芯原股份净流入4.06亿元 东方电子净流入1.58亿元 德明利净流入1.02亿元[2] 业绩表现 - 33家被调研公司已披露半年报 富士莱和博腾股份净利润同比增幅最高[2] 重点公司调研明细 - 电子行业:芯原股份(20家基金调研/157.90元/40.67%)、风华高科(13家/15.41元/3.49%)、德明利(3家/99.61元/6.98%)[2][3] - 医药生物行业:可孚医疗(12家/40.50元/-4.95%)、华大基因(4家/55.12元/5.21%)、博腾股份(4家/24.62元/4.06%)[2][3] - 电力设备行业:远航精密(11家/36.89元/-12.83%)、东方电子(4家/12.18元/11.64%)、TCL中环(4家/8.53元/2.90%)[2][3]
芯原股份遭6名股东减持,或合计套现超27亿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8-26 11:25
股东减持与股价表现 - 公司六家股东通过询价转让方式出售2629万股股份 占总股本5% 主要因股东自身资金需求 [1] - 转让价格确定为105.21元/股 较8月25日收盘价157.9元折价33% 合计套现金额达27.66亿元 [1] - 受减持消息影响 8月26日早盘股价跌幅超10% 市值跌破800亿元 [1] 股东结构分析 - 参与减持股东包括第一大股东VeriSilicon Limited及第二大股东富策控股有限公司 [2] - 第四大股东共青城时兴投资和第五大股东嘉兴海橙创业投资等四家机构为一致行动人 [2] - 前五大股东中除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外 其余四大股东均参与本次减持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74亿元 同比增长4.49% 但归母净利润亏损3.20亿元 同比增亏3504万元 [3] - 2023年营收23.38亿元 归母净利润亏损2.96亿元 2024年营收微降至23.22亿元 亏损扩大至6.01亿元 [3]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5.84亿元 环比增长49.90% 显示季度业绩改善迹象 [4] 业务订单情况 - 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末在手订单金额30.25亿元 较第一季度末增长5.69亿元 环比增长23.17% [4] - 2025年第二季度新签订单11.82亿元 单季度环比提升幅度接近150% [4] 股价与基本面背离 - 尽管业绩持续亏损 公司股价自年初至8月25日累计涨幅超200% 呈现与基本面背离走势 [3]
半导体板块多股低开!芯原股份跌超7%,寒武纪、甬矽电子、盛科通信跌超4%
搜狐财经· 2025-08-26 10:30
半导体板块股价表现 - 8月26日半导体板块多数低开 芯原股份跌超7% 寒武纪跌超4% 甬矽电子跌超4% 盛科通信跌超4% 海光信息跌超3% 成都华微跌超3% [1][2] - 芯原股份股东询价转让定价为105.21元/股 较8月25日收盘价157.90元/股折价约33.37% [2] - 寒武纪8月25日股价创历史新高至1391元/股 收盘报1384.93元 单日涨幅11.40% 总市值接近5800亿元 [3] 个股短期表现 - 寒武纪近5个交易日累计上涨40.26% 近20个交易日累计上涨84.30% [3] - 寒武纪当前股价位列A股第二 与贵州茅台股价差百余元 [3] 行业发展趋势 - 国产算力行业智能算力建设加速推进 截至6月底我国智能算力规模达788 EFLOPS 2025年有望实现40%以上快速增长 [3] - DeepSeek发布新模型DeepSeek-V3.1 采用UE8M0 FP8 Scale参数精度 适配下一代国产芯片 [3] - 2025年全球半导体延续乐观增长走势 AI驱动下游增长 [3] 投资机会方向 - 中芯国际在成熟制程和特色工艺领域存在持续增长机会 [4] - 国产半导体设备及材料企业具有配套发展机遇 [4] - 国内芯片设计公司供应链本土化带来产业链协同效应 [4] 行业业绩展望 - 二季度各环节公司业绩预告亮眼 三季度半导体旺季期存储/功率/代工/ASIC/SoC领域存在业绩弹性 [3]
科创人工智能为何遭遇调整?589520盘中跌近2%?AI亟需自主可控!资金迎来逢跌布局机会?
新浪基金· 2025-08-26 10:24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科创人工智能ETF(589520)8月26日场内价格下跌1.96%,成份股中芯原股份领跌超8%,寒武纪、天准科技、云天励飞跌逾3%,航天宏图逆市涨超13%,复旦微电、澜起科技涨逾2% [1] - 该ETF 8月25日单日吸金4562万元,近60日累计资金净流入1.5亿元,反映资金积极布局AI国产替代领域 [1] 调整原因与个股动态 - 权重股寒武纪经历连续大涨后随市回调跌超3%,芯原股份因股东大额折价减持股价跌超8%,但减持行为与公司基本面无关,其AI芯片领域技术实力和订单储备仍具竞争力 [3] - 国产算力芯片发展存在两大技术路线:GPGPU路线(天数智芯、沐曦、海光等)追求与英伟达CUDA兼容,自主生态路线(华为、寒武纪等)试图建立独立生态圈与英伟达竞争 [3] 行业前景与市场预测 - 2024年英伟达算卡在中国市场规模超100亿美元,占据70-80%市场份额,2025年国内算力需求预计高速增长,市场容量有望翻番,国产算力芯片在美国出口限制背景下份额有望提升 [4] - 推理与训练算力需求爆发拉动AI芯片市场规模扩张,本土品牌国产替代全面提速,预计2025年国产份额有望升至40% [4] 产品特征与投资价值 - 科创人工智能ETF(589520)聚焦国产AI产业链,具备高弹性特征(涨跌幅限制20%),截至7月底前十大重仓股权重占比超67%,第一大权重行业半导体占比近50% [4] - 成份股为细分环节收入最大或卡位最优公司,端云融合趋势下有望受益于端侧芯片/软件AI化进程提速 [4]
寒武纪大跌,科创50指数跌超2%
第一财经· 2025-08-26 10:20
市场交易数据 - 开盘价1330.87 [2] - 盘中最低价1330.77较开盘下跌0.1点 [2] - 最高价1330.87较最低价上涨0.1点 [2] 交易时间节点 - 早盘交易时段为09:30至10:05 [2] - 午盘交易时段覆盖15:30 [2] - 全天出现8次价格波动记录 [2]
A股开盘跳水,超4000股下跌
中国基金报· 2025-08-26 10:20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低开0.31%至3871.47点,盘中最低3859.76点,成交额575.16亿,下跌个股数量达1818只 [1][2] - 创业板指下跌0.57%,深证成指下跌0.34%至12398.61点,万得全A指数下跌0.44%至6142.75点 [3][4] - 超4000只个股下跌,市场下跌个股数量达4037只,上涨个股仅1230只 [1][4] AI硬件与科技板块 - AI硬件端普遍回调,液冷、覆铜板概念跌幅居前,GPU与金融科技板块同步调整 [1] - 寒武纪低开5%,股价下跌4.69%至1320元,市值5522亿,市盈率4254.3倍 [4][5] - 芯原股份跌超5%,多位股东以七折价格询价转让5%股份 [1] 港股与科网股 - 恒生指数低开0.45%至25700.02点,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76%至5767.52点 [5][6] - 科网股普遍回调,蔚来跌近8%,海底捞因上半年翻台率低于"及格线"低开逾3% [5][6] - 海底捞股价下跌5.24%至14.1港元,成交额2.98亿港元,市盈率16.2倍 [6][7]
半导体板块震荡下挫 芯原股份跌逾8%
上海证券报· 2025-08-26 10:07
半导体板块市场表现 - 半导体板块整体震荡下挫,多只个股出现显著下跌 [1] - 芯原股份跌幅超过8%,盛科通信跌幅超过6% [1] - 翱捷科技、寒武纪、成都华微、海光信息等个股跌幅均超过3% [1]
打“七折”,ASIC芯片龙头询价转让价格敲定
36氪· 2025-08-26 09:52
询价转让定价 - 初步确定询价转让价格为105.21元/股 较当日收盘价157.9元/股折让33.4% [1] - 参与报价机构投资者37家 涵盖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类型 [1] - 拟转让股份2628.57万股 占总股本5% 已获全额认购 [1] 股价表现与转让背景 - 8月以来公司股价累计上涨近60% [2] - 转让原因为自身资金需求 定价符合不低于前20个交易日均价70%的监管要求 [2] - 数字芯片设计板块(含寒武纪、海光信息等)贡献核心增速 [2] 财务表现与订单情况 - 上半年营业收入9.74亿元 同比增长4.49% 亏损3.2亿元 [4]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5.84亿元 环比增长49.90% 亏损较第一季度收窄 [4] - 在手订单金额30.25亿元 环比增长23.17% 创历史新高 [4] - 第二季度新签订单11.82亿元 环比提升近150% [4] 业务结构分析 - 一站式芯片定制业务在手订单占比近90% 其中81%预计一年内转化 [6] - 当前一站式芯片定制业务毛利率约18.17% [6] - 行业头部企业(博通、Marvell)AI ASIC业务毛利率达60% [6]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ASIC芯片具备高专用性和高性价比特征 预计2028年占AI芯片市场19% [7] - ASIC单价约为GPU的1/5 Meta、微软等巨头加速部署自研ASIC解决方案 [7] - 2026年ASIC总出货量有望超越英伟达 [7] - 国产AI算力芯片采购比例有望提升 GPU/ASIC/交换机芯片及EDA等环节受益 [7] 技术挑战与市场机遇 - 需持续进行技术迭代升级以应对市场竞争加剧 [6] - AI ASIC景气度高涨 国产厂商入局有望推动定制业务毛利率大幅增长 [6] - 中美AI算力芯片销售形势反复 国产供应链体系迎来发展机遇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