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芯原股份(688521)
icon
搜索文档
芯原微电子申请显示数据处理相关专利,以少数融合核心实现多数图层融合
金融界· 2025-05-24 14:40
专利技术 - 芯原微电子(成都)和芯原微电子(上海)联合申请了一项名为"显示数据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显示处理单元"的专利,公开号CN120035808A,申请日期为2023年09月 [1] - 专利技术通过将待融合源图层分配给不同的融合核心,实现以少数融合核心完成多数图层融合,降低对融合核心数量需求并减小融合器面积 [1] - 专利摘要显示该技术可优化显示数据处理流程,提升电子设备显示效率 [1] 公司概况 - 芯原微电子(成都) - 公司成立于2013年,位于成都市,主要从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 - 注册资本2000万人民币,拥有129条专利信息和3个行政许可 [1] - 参与招投标项目3次,显示一定市场活跃度 [1] 公司概况 - 芯原微电子(上海) - 公司成立于2001年,位于上海市,注册资本达49991.1232万人民币 [2] - 对外投资20家企业,参与招投标68次,显示较强资本运作和市场拓展能力 [2] - 拥有220条专利信息、57条商标信息和44个行政许可,知识产权储备丰富 [2]
芯原股份跌超5%,人工智能ETF科创(588760)持有该股票9.00%
快讯· 2025-05-23 14:57
芯原股份股价表现 - 芯原股份跌幅扩大至5 21% [1] - 人工智能ETF科创(588760)持有该股票9 00% [1] - 人工智能ETF科创当前跌幅为1 99% [1] 市场交易数据 - 成交额1 27亿元 [1] - 成交额较昨日此时放量29 87% [1] - 近1月份额增加1 89亿份 [1]
高盛:芯原股份-董事长来访;用于人工智能推理和人工智能设备的小芯片知识产权将推动未来增长;买入
高盛· 2025-05-22 13: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VeriSilicon的评级为买入 [1][8][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公司向ASIC、RISC - V和AI高端产品扩张,有助于本地供应链降低开发成本和提高效率 [1] - 认为公司股票当前被低估,应用2029E折现市盈率法,目标市盈率倍数为31倍,低于公司历史平均远期市盈率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订单情况 -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在手订单达24.6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为24.1亿元人民币),支持公司从2025年第二季度起的增长,80%的订单将在一年内交付给客户以确认收入 [2] - 公司合同负债从2024年末的6.07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的6.16亿元人民币,产品组合向更高价值的先进项目(14纳米及以上)升级 [2] 融资与研发 - 公司计划进行私募融资用于新产品研发投资,2025年4月已获中国证监会批准,资金主要用于开发面向本地客户的AI和自动驾驶应用的Chiplet平台,以及新一代GPU IP/AI IP以满足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 [3] 一站式交钥匙解决方案 - 2025年第一季度,交钥匙解决方案(芯片组设计和大规模生产服务)收入同比增长41%/40%,表现优于IP许可和版税业务增长 [4][7] - 作为交钥匙解决方案供应商,帮助无晶圆厂公司以更低成本和进入壁垒开发新产品,2025年第一季度消费电子需求(如AI/AR眼镜等)强劲增长,客户群体多元化,包括互联网公司、CSP、汽车OEM和系统级供应商,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贡献达37% [7] 财务预测 - 给出2024 - 2027年的市场估值、营收、EBITDA、每股收益、市盈率、市净率、股息收益率、净债务/EBITDA、CROCI、FCF收益率等数据,以及2025年各季度的每股收益预测 [11] 价格目标与方法 - 给予VeriSilicon 12个月目标价119元人民币,采用2029E折现市盈率法得出,应用31倍目标市盈率倍数于2029E每股收益,并使用10.8%的权益成本进行折现,目标市盈率倍数源自同行2026E市盈率与2027E净收入同比的平均比率 [9]
41只科创板股获融资净买入超1000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5-22 09:41
科创板融资余额变动 - 截至5月21日科创板两融余额合计1527.37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2.87亿元其中融资余额合计1521.90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2.79亿元为连续3个交易日增加 [1] - 科创板股中最新融资余额超亿元的有391只其中融资余额在10亿元以上的有15只融资余额在5000万元至1亿元的有130只融资余额低于5000万元的有62只 [1] - 与前一交易日相比科创板融资余额环比增加的共有343只融资净买入超千万元的共有41只融资净买入在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有49只融资净买入在100万元至500万元的有146只融资净买入不足百万元的有107只 [1] 融资净买入个股情况 - 融资净买入金额最多的是芯原股份该股最新融资余额9.48亿元环比上一日增加4483.92万元该股当日上涨1.98%融资净买入金额居前的还有天岳先进九号公司天奈科技等净买入金额分别为3911.99万元3362.79万元3229.85万元 [2] - 获融资客净买入超1000万元的科创板股中当日平均上涨0.82%涨幅居前的有经纬恒润海创药业复旦微电等分别上涨11.51%8.04%6.96%跌幅居前的有中科飞测翱捷科技东威科技等跌幅分别为4.79%3.70%3.39% [2] - 分行业统计这些融资客青睐的科创板中电子电力设备医药生物等行业最为集中分别有20只5只4只个股上榜 [2]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 - 上述融资客大手笔净买入的科创板股中从最新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看算术平均值为3.94%融资余额占比最高的是容百科技该股最新融资余额为11.59亿元占流通市值的比例为12.69%融资余额占比较高的还有汇成股份骄成超声航天南湖占比分别为10.93%8.57%7.78% [2]
中证汽车半导体产业指数报2879.52点,前十大权重包含闻泰科技等
金融界· 2025-05-21 18:33
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上涨0.21%,中证汽车半导体产业指数报2879.52点 [1] - 中证汽车半导体产业指数近一个月下跌1.53%,近三个月下跌9.90%,年至今上涨3.42% [1] 指数构成 - 中证汽车半导体产业指数选取不超过50只在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领域提供半导体材料、设备及产品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1] - 指数以2016年12月30日为基日,以1000.0点为基点 [1] 权重分布 - 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兆易创新(6.95%)、韦尔股份(6.51%)、北方华创(5.26%)、三安光电(4.52%)、紫光国微(4.45%)、长电科技(4.2%)、中微公司(4.04%)、瑞芯微(3.2%)、芯原股份(3.18%)、闻泰科技(3.06%) [1] - 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75.59%,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24.41% [1] 行业分布 - 集成电路占比60.20%,半导体材料与设备占比23.37%,分立器件占比7.65%,光学光电子占比4.52%,电子终端及组件占比3.06%,交通运输设备占比1.20% [2] 样本调整规则 -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调整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特殊情况下将对指数进行临时调整 [2] -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样本公司发生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 [2]
芯原股份:专用ASIC芯片领域持续变革,公司有望受益-20250521
群益证券· 2025-05-21 16: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进 [9][13] - 目标价为 108 元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作为中国本土第一的 IP 企业,利用自身 IP 资源和研发能力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芯片定制服务 2024 年公司量产业务新签订单较 2023 年增长 180%,反映 AI 浪潮带来的数据处理及物联网需求的高速增长 [9] - 英伟达发布新的 NVLink Fusion 降低第三方开发高性能互连芯片的开发门槛,有利于互联网厂商打造异构计算体系,将加速其在专用处理芯片 ASIC 领域的布局,公司有望从行业变革中持续受益 [9][13] - 目前公司股价对应 2027 年 PS(市销率)9 倍,考虑到公司业绩潜力较大,维持买进建议 [9][13] 公司基本资讯 - 产业别为电子 [2] - 2025 年 5 月 20 日 A 股价为 87.59 元,上证指数为 3380.48 [2] - 股价 12 个月高/低为 111/24.45 元 [2] - 总发行股数 500.85 百万,A 股数 498.99 百万,A 股市值 437.06 亿元 [2] - 主要股东为芯原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 15.11% [2] - 每股净值 3.84 元,股价/账面净值 22.83 [2] - 股价一个月、三个月、一年涨跌分别为 -16.7%、39.1%、195.5% [2] 近期评等 - 2023 年 1 月 19 日前日收盘 57.18 元,评等为买进 [3] - 2022 年 12 月 23 日前日收盘 45.72 元,评等为买进 [3] 产品组合 - 芯片量产业务占比 43.4%,IP 授权使用费占比 33.5%,芯片设计业务占比 17.8%,特许权使用费占比 5.3% [4] 机构投资者占比 - 基金占流通 A 股比例 29.7% [6] 财务数据 盈利预测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 30.7 亿元、38.4 亿元和 47.4 亿元,YOY 分别增长 32%、25%和 23%,实现净利润 -0.26 亿、0.53 亿元和 2 亿元,EPS 分别为 -0.05 元、0.11 元和 0.40 元,目前股价对应 2025 - 2027 年 PS 分别为 15 倍、12 倍和 9 倍 [13] 历史及预测财务指标 |指标|2023|2024|2025F|2026F|2027F| | ---- | ---- | ---- | ---- | ---- | ---- | |纯利(百万元)|-296|-601|-26|53|201| |同比增减(%)|/|/|/|/|278.2| |每股盈余(元)|-0.59|-1.2|-0.05|0.11|0.40| |同比增减(%)|/|/|/|/|278.2| |市盈率(P/E)|/|/|/|823.2|217.7| |股利(元)|0.00|0.00|0.00|0.00|0.00| |股息率(%)|0.00|0.00|0.00|0.00|0.00|[11] 合并损益表(百万元) |项目|2023|2024|2025F|2026F|2027F|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2338|2322|3067|3836|4734| |经营成本|1292|1396|1832|2404|3154| |营业税金及附加|6|6|4|5|6| |销售费用|115|120|153|192|237| |管理费用|119|122|153|180|204| |财务费用|-5|7|-4|5|6| |资产减值损失|0|0|10|10|10| |投资收益|-31|-1|25|25|25| |营业利润|-271|-583|-32|67|255| |营业外收入|2|1|2|2|2| |营业外支出|0|0|2|2|2| |利润总额|-269|-582|-32|67|255| |所得税|27|19|-7|14|54| |少数股东损益|0|0|0|0|0|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96|-601|-26|53|201|[18] 合并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项目|2023|2024|2025F|2026F|2027F| | ---- | ---- | ---- | ---- | ---- | ---- | |货币资金|689|747|887|968|1145| |应收账款|1022|943|989|1064|1171| |存货|279|396|455|546|603| |流动资产合计|2718|2638|2794|2903|3045| |长期股权投资|5|1|1|1|1| |固定资产|505|721|851|970|1018| |在建工程|6|0|0|0|0| |非流动资产合计|1688|1992|2470|3062|3797| |资产总计|4406|4630|5264|5965|6842| |流动负债合计|950|1547|1779|1826|1917| |非流动负债合计|756|960|1200|1464|1749| |负债合计|1706|2508|3167|3815|4491| |少数股东权益|0|0|0|0|0| |股东权益合计|2700|2122|2097|2150|2351| |负债及股东权益合计|4406|4630|5264|5965|6842|[19] 合并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项目|2023|2024|2025F|2026F|2027F| | ---- | ---- | ---- | ---- | ---- | ----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346|-150|119|188|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26|47|-400|-340|-310|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57|248|690|302|299|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77|-42|140|81|177|[20] 行业动态 - 英伟达在 Compute X 上发布新的 NVLink Fusion,将自身专有互连技术与交换机开放给第三方定制加速器和 CPU,使第三方数据处理 GPU 和 CPU 可借此与英伟达 GPU 形成高速互连、高效协作,提升数据传输速度与处理效率,降低延迟,从而构建更强大的异构计算系统,有望加速互联网厂商在专用处理芯片 ASIC 领域的布局 [13] 公司近况 - 2025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3.9 亿元,YOY 增长 22.5%;亏损 2.2 亿元,亏损较上年扩大 0.13 亿元,EPS -0.44 元 收入增长原因在于晶片设计业务及量产业务均录得 4 成以上增长,但由于量产业务毛利率相对 ip 授权业务较低,致使 1Q25 公司综合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下降 6.6 个百分点至 39.1% [13]
芯原股份(688521):专用ASIC芯片领域持续变革,公司有望受益
群益证券· 2025-05-21 15: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进 [9][13] - 目标价为 108 元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作为中国本土第一的 IP 企业,利用自身 IP 资源和研发能力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芯片定制服务 2024 年公司量产业务新签订单较 2023 年增长 180%,反映 AI 浪潮带来的数据处理及物联网需求的高速增长 [9] - 英伟达发布新的 NVLink Fusion 降低第三方开发高性能互连芯片的开发门槛,有利于互联网厂商打造异构计算体系,将加速其在专用处理芯片 ASIC 领域的布局,公司有望从行业变革中持续受益 [9][13] - 目前公司股价对应 2027 年 PS(市销率)9 倍,考虑到公司业绩潜力较大,给予买进建议 [9][13] 公司基本资讯 - 产业别为电子 [2] - 2025 年 5 月 20 日 A 股价为 87.59 元,上证指数为 3380.48 [2] - 股价 12 个月高/低为 111/24.45 元 [2] - 总发行股数为 500.85 百万股,A 股数为 498.99 百万股,A 股市值为 437.06 亿元 [2] - 主要股东为芯原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 15.11% [2] - 每股净值为 3.84 元,股价/账面净值为 22.83 [2] - 股价一个月、三个月、一年涨跌分别为 -16.7%、39.1%、195.5% [2] 近期评等 - 2023 年 1 月 19 日前日收盘 57.18 元,评等为买进 [3] - 2022 年 12 月 23 日前日收盘 45.72 元,评等为买进 [3] 产品组合 - 芯片量产业务占比 43.4%,IP 授权使用费占比 33.5%,芯片设计业务占比 17.8%,特许权使用费占比 5.3% [4] 机构投资者占比 - 基金占流通 A 股比例为 29.7% [6] 财务数据 盈利预测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 30.7 亿元、38.4 亿元和 47.4 亿元,YOY 分别增长 32%、25%和 23%,实现净利润 -0.26 亿、0.53 亿元和 2 亿元,EPS 分别为 -0.05 元、0.11 元和 0.40 元 [13] - 2023 - 2027 年纯利分别为 -296 百万元、-601 百万元、-26 百万元、53 百万元、201 百万元,2027 年同比增减 278.2% [11] - 2023 - 2027 年每股盈余分别为 -0.59 元、-1.2 元、-0.05 元、0.11 元、0.40 元,2027 年同比增减 278.2% [11] - 2026 - 2027 年市盈率分别为 823.2 倍、217.7 倍 [11] - 2023 - 2027 年股利均为 0 元,股息率均为 0% [11] 合并损益表 |项目|2023|2024|2025F|2026F|2027F|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2338|2322|3067|3836|4734|[18]| |经营成本(百万元)|1292|1396|1832|2404|3154|[18]| |营业利润(百万元)|-271|-583|-32|67|255|[18]| |利润总额(百万元)|-269|-582|-32|67|255|[18]|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百万元)|-296|-601|-26|53|201|[18]| 合并资产负债表 |项目|2023|2024|2025F|2026F|2027F| | ---- | ---- | ---- | ---- | ---- | ---- | |货币资金(百万元)|689|747|887|968|1145|[19]| |应收账款(百万元)|1022|943|989|1064|1171|[19]| |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2718|2638|2794|2903|3045|[19]| |固定资产(百万元)|505|721|851|970|1018|[19]| |资产总计(百万元)|4406|4630|5264|5965|6842|[19]| |负债合计(百万元)|1706|2508|3167|3815|4491|[19]| |股东权益合计(百万元)|2700|2122|2097|2150|2351|[19]| 合并现金流量表 |项目|2023|2024|2025F|2026F|2027F| | ---- | ---- | ---- | ---- | ---- | ----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百万元)|-9|-346|-150|119|188|[20]|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百万元)|-426|47|-400|-340|-310|[20]|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百万元)|357|248|690|302|299|[20]|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百万元)|-77|-42|140|81|177|[20]| 行业动态 - 英伟达在 Compute X 上发布新的 NVLink Fusion,将自身专有互连技术与交换机开放给第三方定制加速器和 CPU,可提升数据传输速度与处理效率,降低延迟,构建更强大的异构计算系统,有望加速互联网厂商在专用处理芯片 ASIC 领域的布局 [13] 公司近况 - 2025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3.9 亿元,YOY 增长 22.5%;亏损 2.2 亿元,亏损较上年扩大 0.13 亿元,EPS -0.44 元 [13] - 1Q25 公司晶片设计业务及量产业务均录得 4 成以上增长,带动收入端提升,但由于量产业务毛利率相对 ip 授权业务较低,致使综合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下降 6.6 个百分点至 39.1% [13]
科创芯片50ETF(588750)获资金汹涌布局,半导体自主创新逻辑强化!芯原股份涨超2%,纳入权威指数
新浪财经· 2025-05-14 14:21
市场表现 - 科创芯片50ETF(588750)5月14日上涨0.78%至1.031元,连续4日净流入资金达6800万元 [1] - 标的指数成分股中芯原股份涨超2%,海光信息涨超1%,寒武纪、中芯国际微涨,恒玄科技跌超6% [1] - ETF当日振幅1.37%,委买比例56.32%,流通盘规模13.99亿份 [1] 政策支持 - 国家大基金二期、三期投资范围从芯片制造拓展至设备、材料及软件领域,2019-2024年累计投资超50亿元 [2] - 2018年国家提出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战略,要求通过前沿技术突破掌握创新主动权 [2] - 地方政策持续加码半导体全产业链,重点强化设备、材料等薄弱环节 [2] 国产替代空间 - 2024年中国从美国进口半导体设备45亿美元,占该品类进口总额10%,前道制造设备依存度仍高 [4] - 成熟制程国产设备具备价格优势(较进口设备溢价低10%+),先进制程国产化率从2019年15%提升至2023年35% [4][5] - 光刻机国产化率不足1%,刻蚀设备达20%-30%,薄膜沉积设备低于20% [5] 技术突破 - 国产半导体设备在去胶、清洗刻蚀领域国产化率较高,CMP设备在先进制程仍100%依赖进口 [5] - 国内已实现90nm光刻工艺突破,离子注入机全球市占率低于3% [5] - 量测设备国产化率不足5%,涂胶显影设备国产化率约5%-10% [5] 投资工具 - 科创芯片50ETF(588750)覆盖芯片产业链核心环节,涨跌幅弹性达20%,场外可通过联接基金(A:020628;C:020629)申赎 [6]
国家大基金持股概念下跌2.61% 主力资金净流出46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5-09 17:04
国家大基金持股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5月9日收盘,国家大基金持股概念下跌2.61%,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 [1] - 板块内华虹公司、芯原股份、思特威等跌幅居前,其中华虹公司跌幅达9.33% [1][3] - 存储芯片概念跌幅达2.67%,与国家大基金持股概念共同位居跌幅榜前列 [2] 资金流动情况 - 国家大基金持股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出26.57亿元 [2] - 46只个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出,其中5只净流出超亿元 [2] - 中芯国际主力资金净流出10.01亿元,位居净流出榜首 [2] - 芯原股份、北方华创、中微公司分别净流出1.89亿元、1.65亿元、1.41亿元 [2] - 灿勤科技、艾森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入134.54万元、60.23万元 [2][4] 个股表现 - 中芯国际今日下跌4.61%,换手率2.93% [2] - 芯原股份下跌6.01%,换手率2.29% [2] - 思特威下跌5.72%,换手率1.83% [3] - 华虹公司下跌9.33%,换手率8.24% [3] - 北方华创下跌1.79%,换手率0.73% [2] - 中微公司下跌4.40%,换手率1.07% [2]
芯原微电子申请数据模型调整等专利,调整张量转置算子的算子表达
搜狐财经· 2025-05-06 14:17
公司专利动态 - 芯原微电子及其关联公司申请了一项名为"数据模型调整方法及装置、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的专利,公开号CN119923647A,申请日期为2023年7月 [1] - 专利涉及数据模型调整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数据模型中的目标张量重置算子和目标张量转置算子,判断是否满足交换条件,并调整运算顺序和算子表达 [1] 公司基本信息 芯原微电子(成都)有限公司 - 成立于2013年,位于成都市,注册资本2000万人民币 [1] - 参与招投标项目3次,拥有专利信息127条,行政许可3个 [1] 芯原微电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成立于2001年,位于上海市,注册资本49991.1232万人民币 [2] - 对外投资20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68次,拥有商标信息56条,专利信息218条,行政许可44个 [2] 芯原微电子(南京)有限公司 - 成立于2020年,位于南京市,注册资本10000万人民币 [2] - 拥有专利信息125条,行政许可3个 [2] 芯原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成立于2021年,位于上海市,注册资本50000万人民币 [2] - 参与招投标项目2次,拥有专利信息85条,行政许可3个 [2] 芯原微电子(海南)有限公司 - 成立于2020年,位于海口市,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 [3] - 参与招投标项目3次,拥有商标信息3条,专利信息77条,行政许可1个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