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正邦科技(002157)
icon
搜索文档
农林牧渔行业点评报告:猪价超预期下跌,能繁去化或加速
开源证券· 2025-10-16 17:41
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并予以维持 [1] 核心观点 - 生猪价格在2025年9月出现超预期下跌,行业亏损加剧,可能驱动能繁母猪存栏去化进程加速 [3][14] - 尽管短期供给压力仍存导致猪价承压,但大猪出栏占比已开始下降,预示着未来供给或逐步趋紧 [3][4][17] - 生猪与仔猪陷入双重亏损,有望进一步推动产能去化 [5][24] 行业供需与价格分析 - 2025年9月全国生猪销售均价为13.10元/公斤,环比下降4.86%,同比下降30.90% [3][14] - 2025年9月样本企业生猪屠宰量为456.08万头,环比增加5.12%,同比增加4.05% [3][14] - 样本企业10月计划出栏量较9月实际出栏量增加5.14%,显示短期出栏压力仍在 [3][14] - 截至2025年10月9日,出栏生猪中150公斤以上大猪占比为4.91%,周环比下降0.16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79个百分点 [4][17] - 同期,样本毛白价差为3.97元/公斤,较8月同期下降0.13元/公斤 [4][19] - 全国冻品库容率达到19.14%,同比提升3.07个百分点 [4][19] 行业盈利与产能去化 - 2025年9月行业自繁自养模式头均亏损7.27元,进入10月后亏损加深 [5][24] - 2025年9月样本企业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下降0.46% [5][24] - 截至2025年10月10日,规模场7公斤仔猪价格跌至183元/头,同比下降110元/头,已跌破行业300元/头的平均成本线 [5][24] 上市企业运营数据 - 12家上市猪企2025年9月合计出栏生猪1377.49万头,同比增长22.47% [6][29] - 主要上市猪企出栏量同比增速分化明显,正邦科技出栏量同比增幅达107.6%,而天康生物和京基智农出栏量同比分别下降5.3%和3.3% [6][29] - 主要10家上市猪企9月商品猪销售均价环比均出现下跌,跌幅在3.4%至9%之间 [6][34] - 大北农9月商品猪出栏均重为128.9公斤/头,环比增加2.0公斤/头 [6][33]
13家退市企业牵连11家券商,第一创业、五矿证券被重点点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6 15:43
退市新规与市场背景 - 2025年A股市场因重大违法被强制退市的上市公司数量创历史新高,截至10月15日达到13家 [1][5] - 退市新规于2025年1月1日结束过渡期,证监会全面从严监管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导致因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公司数量明显增加 [4][5] - 在13家触及退市指标的公司中,8家已完成摘牌,包括卓朗科技、东方集团等,另外5家如*ST元成、*ST东通等已被启动退市程序 [5][6] 涉及的中介机构概况 - 13家退市公司背后涉及11家券商投行,包括海通证券、国泰君安、第一创业、五矿证券等 [2][6] - 中介机构是否需承担责任取决于其是否尽到勤勉尽责义务,最终结果有待监管调查 [6] - 除券商投行外,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也可能因公司涉及民事赔偿且赔付能力有限而承担先行赔付责任 [6] 已受处罚的券商投行案例 - 第一创业因其保荐的*ST东通欺诈发行被深交所出具警示函,两名保代被指未审慎核查发行人董事及高管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的信息 [2][7] - 五矿证券因未能发现广道数字财务造假被深交所采取书面警示监管措施,该公司虚增营业收入高达14.65亿元 [2][8] - 五矿证券拟牵头设立规模约2.2亿元的先行赔付专项基金,此案成为北交所首单先行赔付案例 [8] 投行履职的复杂图景与风险警示案例 - 部分问题公司在造假期间频繁更换投行,例如高鸿数据在2015年至2023年造假周期内接连更换了四家服务机构 [4][9] - 国融证券是11家涉事投行中唯一在持续督导期间对九有股份发出风险警示的机构,指出其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12][13] - 大多数涉事投行在督导期内为后来被证实造假的公司出具了“无异议”或“未发现问题”的背书报告,例如国泰君安对锦州港、海通证券对普利制药等 [4][13][14] 行业执业操守的变化与应对 - 随着监管全面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因持续督导环节问题收到罚单的投行增多,多家投行已全面加大股权项目尽职调查力度 [15] - 投行对持续督导环节的人力投入显著增加,过去可能仅由一名保代完成尽调,现在则派多人仔细调查 [15] - 会计师事务所也在加大投入,新增独立复核流程,并在一线审计方面加派人手,适当延长审计时间 [15]
江西正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下属子公司重整计划获得法院 裁定批准的公告
子公司重整计划获批 - 公司下属子公司辽宁朝阳正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重整计划于2025年10月14日获得辽宁省朝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批准 [4] - 法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并终止重整程序,因所有债权组均在2025年10月10日的第一次债权人会议上表决通过了重整计划草案 [5][6] - 随着重整计划获批,该子公司进入重整计划执行阶段,若顺利执行将有助于化解其债务危机,并对公司2025年度财务数据产生影响 [7] 累计诉讼仲裁情况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除前期已披露诉讼外,累计新增涉及诉讼、仲裁的相关金额为人民币84,409.28万元 [15] - 新增诉讼中,公司作为原告涉及的金额为人民币44,604.61万元,作为被告或共同被告涉及的金额为人民币39,804.66万元 [15] - 一项涉及公司行使担保追偿权的仲裁案件(原仲裁请求约6.90亿元)因程序瑕疵被江西省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撤销 [16] 历史诉讼仲裁回顾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累计涉诉金额呈现波动,截至2023年4月29日合计约为699,939.06万元,其中作为被告的金额约为612,869.14万元 [11] - 在2023年4月29日至2023年8月31日期间,新增涉诉金额约为241,512.88万元 [11] - 在2024年5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期间,新增涉诉金额约为82,214.81万元 [14]
养殖业板块10月15日跌0.6%,晓鸣股份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24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15 16:27
板块整体表现 - 10月15日养殖业板块整体下跌0.6%,表现弱于大盘,当日上证指数上涨1.22%,深证成指上涨1.73% [1] - 板块内个股表现分化,晓鸣股份领跌,跌幅为1.75%,而华英农业领涨,涨幅为2.11% [1][2] 个股价格变动 - 涨幅居前的个股包括华英农业(涨2.11%至2.91元)、福成股份(涨1.42%至4.99元)和天域生物(涨1.03%至8.87元) [1] - 跌幅居前的个股包括晓鸣股份(跌1.75%至21.92元)、立华股份(跌1.12%至22.99元)和正邦科技(跌1.00%至2.98元) [2] - 板块内成交额较大的个股包括牧原股份(成交18.71亿元)、温氏股份(成交7.05亿元)和新希望(成交3.28亿元) [2] 资金流向分析 - 当日养殖业板块整体呈现主力资金净流出1.24亿元,而游资资金净流入2.72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出1.49亿元 [2] - 圣农发展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1320.82万元,主力净占比6.43%,同时游资净流入1295.44万元,游资净占比6.31% [3] - 天邦食品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1033.16万元,主力净占比8.43%,但游资和散户分别净流入29.04万元和净流出1062.20万元 [3] - 福成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入860.13万元,主力净占比高达19.69%,但游资和散户均呈净流出状态 [3]
正邦科技:截至2025年9月19日,公司股东总数为15.84万户
证券日报网· 2025-10-15 16:11
证券日报网讯正邦科技(002157)10月15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截至2025年9月19日, 公司股东总数为15.84万户。 ...
“江西猪王”子公司重整计划获批:上半年营收仅0.04万元,净资产-1.51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5 15:32
子公司重整进展 - 正邦科技子公司辽宁朝阳正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重整计划于10月14日获法院裁定批准,正式终止重整程序并进入执行阶段 [1][2] - 朝阳正邦重整进程自2025年7月启动,9月4日法院正式裁定受理重整申请,并于10月10日召开第一次债权人会议表决通过重整计划草案 [3] - 若重整计划顺利执行,将有效化解朝阳正邦债务危机,并预计对正邦科技2025年度财务数据产生影响 [2] 子公司财务状况 - 朝阳正邦净资产从2024年末的-1.28亿元恶化至2025年6月末的-1.51亿元 [1] - 2025年上半年,朝阳正邦营收仅为0.04万元,净利润亏损2324.83万元 [1] 公司新增涉诉情况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正邦科技及控股子公司累计新增涉诉金额合计约8.44亿元 [1][4] - 新增涉诉中,公司作为原告涉及的金额约4.46亿元,占比52.84%;作为被告涉及的金额约3.98亿元,占比47.16% [4] - 主要案件包括一起涉案金额1.45亿元的股权纠纷和一起涉案金额1.26亿元的合同纠纷,其余案件金额合计约5.73亿元 [5]
江西猪王”子公司重整计划获批:上半年营收仅0.04万元,净资产-1.51亿元!“预计影响上市公司财务数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5 15:17
子公司重整进展 - 正邦科技下属子公司辽宁朝阳正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重整计划于10月14日获法院裁定批准,正式终止重整程序并进入执行阶段 [1][2] - 该重整进程自2025年7月启动,法院于9月4日正式裁定受理重整申请,并于10月10日召开第一次债权人会议,重整计划草案获各表决组通过 [3] - 若重整计划顺利执行,将有效化解朝阳正邦债务危机,并预计对正邦科技2025年度财务数据产生影响 [2] 子公司财务状况 - 朝阳正邦净资产从2024年末的-1.28亿元恶化至2025年6月末的-1.51亿元 [1] - 2025年上半年,朝阳正邦营收仅0.04万元,净利润亏损2324.83万元 [1] 公司新增涉诉情况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正邦科技及控股子公司累计新增涉诉金额合计约8.44亿元 [1][4] - 新增涉诉中,公司作为原告涉及的金额约4.46亿元,占比52.84%;作为被告涉及的金额约3.98亿元,占比47.16% [4] - 主要案件包括一起涉案金额1.45亿元的股权纠纷和一起涉案金额1.26亿元的合同纠纷,其余案件小计金额约5.73亿元 [5]
“江西猪王”子公司重整计划获批:上半年营收仅0.04万元,净资产-1.51亿元!“预计影响上市公司财务数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5 15:03
每经记者|于垚峰 每经编辑|段炼 黄博文 正邦科技此前公告曾显示,朝阳正邦净资产从2024年末的-1.28亿元减至2025年6月末的-1.51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仅0.04万元,净利润-2324.83万元。 就在子公司因为净资产为负陷入重整之时,正邦科技还新增了多起涉诉案件。公司同日公告称,截至2025年9月30日,除前期已披露诉讼外,公司及控股 子公司累计新增涉及诉讼、仲裁事项金额合计约8.44亿元,这些新增涉诉为正邦科技2025年的经营带来了不确定性。 朝阳正邦重整计划获法院裁定 朝阳正邦成立于2020年5月27日,注册资本2.5亿元,主营业务包括许可项目:种畜禽生产,牲畜饲养(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 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一般项目: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加工、运输、贮藏及其他相关服务,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畜牧专业及 辅助性活动(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正邦科技公告显示,10月14日,朝阳正邦收到朝阳中院送达的《民事裁定书》((2025)辽13破6号),法院审查认为,朝阳正邦重整计划草案内容完 备、表决程序合法,符合《中华人 ...
子公司朝阳正邦重整计划获批 预计影响正邦科技2025年财务数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5 08:28
子公司重整进展 - 公司下属子公司辽宁朝阳正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重整计划于10月14日获辽宁省朝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批准,正式终止重整程序,进入重整计划执行阶段 [1][2] - 朝阳正邦重整进程自2025年7月启动,7月25日法院裁定受理其预重整申请,9月4日正式裁定受理重整申请并指定管理人,9月23日法院准许其在管理人监督下自行管理财产和营业事务 [2][3] - 10月10日,朝阳正邦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对重整计划草案等进行表决,优先债权组、职工债权组、普通债权组、出资人组均表决通过 [3] - 若重整计划顺利执行,将有效化解朝阳正邦债务危机,并预计对公司2025年度财务数据产生影响 [2] 子公司财务状况 - 截至2025年6月末,朝阳正邦净资产为-1.51亿元,较2024年末的-1.28亿元进一步恶化 [1] - 2025年上半年,朝阳正邦营收仅为0.04万元,净利润为-2324.83万元 [1] 公司新增涉诉情况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除前期已披露诉讼外,累计新增涉及诉讼、仲裁事项金额合计约8.44亿元 [1][3] - 新增涉诉中,公司作为原告涉及的诉讼金额约4.46亿元,占比52.84%;作为被告或共同被告涉及的金额约3.98亿元,占比47.16% [4] - 主要案件包括一起涉案金额达1.45亿元的股权纠纷,以及一起涉案金额约1.26亿元的合同纠纷,其余案件小计金额约5.73亿元 [4][5] - 新增涉诉事项对公司2025年本期利润或期后利润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3]
江西正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下属子公司重整计划获得法院裁定批准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15 03:22
子公司重整计划获批 - 辽宁省朝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25年10月14日裁定批准子公司辽宁朝阳正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重整计划并终止重整程序 [4][6] - 重整计划草案已于2025年10月10日召开的第一次债权人会议上获得所有债权表决组通过 [5] - 重整计划获批后,子公司进入计划执行阶段,若顺利执行将有助于化解其债务危机,并对公司2025年度财务数据产生影响 [7] 累计新增诉讼仲裁情况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累计新增涉及诉讼、仲裁事项的相关金额合计人民币84,409.28万元 [15] - 新增诉讼中,公司作为原告涉及的金额为人民币44,604.61万元,作为被告或共同被告涉及的金额为人民币39,804.66万元 [15] - 自2024年5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期间,公司累计新增诉讼、仲裁金额为人民币82,214.81万元 [14] 历史诉讼仲裁累计金额 - 截至2023年4月29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累计涉及诉讼、仲裁金额合计人民币699,939.06万元 [11] - 从2023年4月29日至2023年8月31日,公司累计新增诉讼、仲裁金额为人民币241,512.88万元 [11] - 截至2024年4月30日,除前期已披露诉讼外,公司累计新增诉讼、仲裁金额为人民币117,144.34万元 [13] 重大仲裁事项进展 - 公司曾作为担保义务人代为支付本金及利息共计人民币91,111.10万元,并因此享有追偿权而提交仲裁申请 [12][16] - 涉及追偿金额人民币690,092,004.69元的仲裁案件因程序瑕疵被江西省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撤销 [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