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星新材(002372)

搜索文档
研报掘金丨平安证券:维持伟星新材“推荐”评级,未来发展仍值得看好
格隆汇APP· 2025-08-14 15:23
业绩表现 - 伟星新材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 8亿元 高于上年同期的2 9亿元 主要系本期购买原材料减少所致 [1] - 期末货币资金17 3亿元 高于上年同期的15 9亿元 [1] 财务预测 - 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8 6亿元 9 6亿元 11 0亿元 此前预测为9 9亿元 11 1亿元 12 0亿元 [1] - 当前市值对应PE为20 5倍 18 4倍 15 9倍 [1] 公司优势 - 公司品牌 服务 渠道竞争力强 [1] - "同心圆"战略拓宽成长空间 [1] - 管理团队能力突出 分红慷慨 [1] 行业状况 - 行业需求修复不及此前预期 [1]
伟星新材(002372):业绩依然承压,坚守高质量发展
东吴证券· 2025-08-14 11:1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0.78亿元同比-11.33%,归母净利2.71亿元同比-20.25%,Q2营收11.83亿元同比-12.16%,归母净利1.57亿元同比-15.55% [7] - PPR系列产品收入9.32亿元同比-13.04%,PE系列4.11亿元同比-13.28%,PVC系列2.90亿元同比-4.21%,其他产品4.24亿元同比-8.39% [7] - 2025Q1-Q2销售毛利率分别为40.45%/40.53%,同比分别下降1.0pct/2.1pct,PPR产品毛利率降1.6pct,PE产品降2.8pct,PVC产品升2.6pct [7]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5.81亿元同比增加约3亿元,中期分红1.57亿元,股利支付率约58% [7] 财务预测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调整为8.89/10.50/11.99亿元(原预测10.82/12.25/13.59亿元),对应PE为19.7X/16.7X/14.6X [7] - 2025E营业总收入5.911亿元同比-5.68%,2026E/2027E分别增长6.06%/6.66%至6.269/6.687亿元 [1] - 2025E归母净利8.89亿元同比-6.71%,2026E/2027E分别增长18.16%/14.13%至10.50/11.99亿元 [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11.00元,一年最低/最高价10.13/16.46元,市净率3.83倍,总市值175.12亿元 [5] - 每股净资产2.87元,资产负债率22.93%,总股本1.59亿股 [6] 业务表现 - 华东、东北和华中地区销售下降明显,境外收入1.48亿元同比-12.03% [7] - 防水业务稳健增长,净水业务持续优化,"同心圆"和全屋水生态战略持续推进 [7] - 零售渠道市场份额预计保持提升趋势,服务户数降幅小于收入表现 [7] 财务指标 - 2025E毛利率41.27%,2026E/2027E提升至41.79%/42.49% [8] - 2025E归母净利率15.04%,2026E/2027E升至16.75%/17.92% [8] - 2025E ROIC 17.05%,2026E/2027E提高至20.08%/22.80% [8]
中国银河给予伟星新材推荐评级,业绩承压但经营仍具韧性,高分红节奏延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4 11:18
行业需求与价格 - 有效需求不足导致各类产品收入承压 [2] - 价格仍处于低位 [2] 公司盈利能力 - H1毛利率下滑 [2] - 原材料价格下降带动PVC管毛利率修复 [2] 现金流与股东回报 - 经营性现金流情况改善 [2] - 公司延续高分红节奏 [2] 市场前景与竞争 - 存量更新需求加速释放 [2] - 公司市场份额有望稳步提升 [2]
华泰证券今日早参-20250814
华泰证券· 2025-08-14 11:10
宏观金融数据 - 7月M2同比增长8.8%,M1同比增长5.6%,均超市场预期(彭博预期分别为8.3%和5.2%)[2] - 新增社融1.16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500亿元,低于预期(彭博预期分别为1.63万亿元和3000亿元)[2] - 社融存量增速从6月的8.9%上升至9%,季调后环比增速从8.4%升至9.6%[2] - 政府债成为7月社融主要支撑,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有望撬动增量空间[5] 策略与市场动态 - A股融资余额创近10年新高,公募基金仓位上行但仍有加仓空间[3] - 香港本地股和MSCI香港指数5月23日以来分别上涨10.2%和12.4%,跑赢恒生指数(5.3%)[4] - 8月中旬迎来解禁高峰期,本周股票解禁规模超2000亿元[3] - 外资流入趋势待确认,上期主被动配置型外资均转向净流出但规模可控[3] 行业与公司研究 科技与互联网 - 腾讯2Q营收同比增长14.5%超预期,云收入加速增长,《无畏契约》手游8月19日上线[11] - 小马智行2Q营收2145.5万美元同比+76%,Robotaxi车队规模接近500辆,年底目标千辆[19] - 晶晨股份2Q25营收18.01亿元同比+9.94%,6nm旗舰产品放量推动净利率升至16.95%[21] - 鹏鼎控股1H25营收163.75亿元同比+24.75%,加速AI算力领域产能投入[32] 消费与制造 - 三丽鸥IP运营模式为国内潮玩企业出海提供借鉴,泡泡玛特Labubu成为首个全球知名中国潮玩IP[6] - 贵州茅台25H1营收910.9亿元同比+9.2%,海外市场表现亮眼[31] - 361度1H25收入57.0亿元同比+11.0%,电商及超品店渠道优化显著[28] - 免示教机器人通过视觉系统自主规划焊接路径,正加速渗透钢结构领域[7] 金融与地产 - 贝壳2Q25预计营收同比增长12%至263亿元,家装业务或扭亏为盈[22] - 银河娱乐2Q VIP/中场/老虎机转码数分别环比+20/9/12%,受益演唱会经济[18] - 中国联通1H25营收2002亿元同比+1.45%,拟派中期股息每股0.284元同比+14.5%[23] 医药与周期 - 海思科DPP-1抑制剂HSK31858临床进展全球第二,预计26年NDA[16] - 云天化磷矿资源稀缺,预计磷矿高景气至少维持3年,目标价41.47元[15] - 中科三环25H1归母净利4399万元同比+160.82%,磁材出口下半年有望恢复[17] - 臻镭科技25H1营收2.05亿元同比+73.64%,受益卫星星座密集部署[25] 评级变动 - 银河娱乐评级上调至"买入",目标价49.50港元[18][35] - SEA评级上调至"买入",目标价210.50美元[29][35] - 云天化首次覆盖给予"买入",目标价41.47元[15][35]
伟星新材(002372):业绩承压现金流优 持续推动复价提质
新浪财经· 2025-08-14 10:3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20.78亿元同比下降11.33% 归母净利润2.71亿元同比下降20.25% [1][2] - 扣非归母净利润2.68亿元同比下降21.06% 基本EPS为0.17元/股同比减少22.73% 加权平均ROE为5.32%同比下降0.84个百分点 [1][2] - 分季度看2025Q1营收8.95亿元同比下降10.20% Q2营收11.83亿元同比下降12.16% Q1归母净利润1.14亿元同比下降25.95% Q2归母净利润1.57亿元同比下降15.55% [2] 产品收入结构 - PPR系列产品收入9.33亿元同比下降13.04% PE系列产品收入4.11亿元同比下降13.28% PVC系列产品收入2.90亿元同比下降4.21% [2] - 防水净水等其他产品收入4.25亿元同比下降8.39% [2] - 国内收入19.30亿元同比下降11.27% 国外收入1.48亿元同比下降12.03% [2] 区域收入分布 - 华东地区收入10.42亿元同比下降13.10% 华北地区收入2.61亿元同比下降6.25% 西部地区收入2.88亿元同比微增0.08% [2]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5.81亿元同比大幅扩大99.10% 体现优秀现金流把控能力 [2] 盈利能力分析 - 销售毛利率40.50%同比下降1.61个百分点 销售净利率13.08%同比下降1.63个百分点 [3] - PPR管毛利率57.53%同比下降1.58个百分点 PE管毛利率26.91%同比下降2.82个百分点 PVC管毛利率23.54%同比上升2.55个百分点 [3] - 防水净水等其他产品毛利率29.27%同比下降1.89个百分点 [3] 成本与费用结构 - 主要原材料PPR均价同比微涨0.03% PVC均价同比下降12.70% HDPE均价同比下降2.11% [3] - 期间费用率24.99%同比上升0.79个百分点 除销售费用率下降外其余费用率均增加 [3]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主因利息收入下降 管理研发费用率增加因收入规模下滑 [3] 战略布局与业务发展 - 完成对上海新材料公司少数股权收购 持股比例从66.08%提升至90.00% 该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1.32亿元净利润3159.83万元净利率23.90% [4] - 新设乌鲁木齐新材公司和临海市伟星网络销售有限公司 全国设立50余家销售公司覆盖3万余个营销网点 [4] - 持续推进"同心圆"战略和"伟星全屋水生态"落地 聚焦零售业务价值重塑 [4] 行业竞争与业务重点 - 管材行业延续激烈竞争 零售端消费疲软 工程端资金受限 [4] - 工程端强化优质客户与项目开发 推动"产品+服务"系统解决方案转型提高客单价 [3][4] - 聚焦零售基本盘推动产品服务升级 加快"好房子"和"非房"业务拓展 [4][5] 股东回报 - 2025年中期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 以15.72亿股为基数共计派发1.57亿元 分红率达58.00% [5]
【伟星新材(002372.SZ)】收入利润承压,经营质量稳中向好——2025年半年报点评(孙伟风/陈奇凡)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8-14 07:04
公司业绩表现 - 25H1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1亿元,同比-11%,归母净利润2.71亿元,同比-20%,扣非归母净利润2.68亿元,同比-21% [3] - 25Q2营业总收入11.8亿元,同比-12%,归母净利润1.57亿元,同比-16%,扣非归母净利润1.54亿元,同比-22% [3] - 25H1毛利率40.5%,同比-1.6pcts,归母净利率13.04%,同比-1.46pcts [5] 主营业务分析 - PPR管收入9.3亿元,同比-13%,毛利率58%,同比-1.6pcts [4] - PE管收入4.1亿元,同比-13%,毛利率27%,同比-2.8pcts [4] - PVC管收入2.9亿元,同比-4%,毛利率24%,同比+2.6pcts [4] - 其他产品收入4.2亿元,同比-8%,毛利率29%,同比-1.9pcts [4] - 防水净水业务收入出现多年来首次下滑 [4] 财务指标变化 - 期间费用率25.0%,同比+0.8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5.1%/7.0%/3.4%/-0.4% [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8亿元,同比+2.9亿元 [6] - 收现比119%,同比+6pcts [6] - 应收账款4.6亿元,同比-1.5亿元 [6] - 合同负债4.4亿元,同比-0.2亿元 [6] 经营情况评价 - 主营业务收入下滑主要与下游需求低迷有关 [4] - 零售业务受冲击较24年明显加剧,工程业务收入亦加速下滑 [4] - 在市场需求下滑背景下,公司仍保持高水准经营质量,并且同比有改善 [7] - 考虑到公司下半年收入占比明显高于上半年,暂不对盈利预测进行调整 [7]
伟星新材2025年中报简析:净利润减20.25%
证券之星· 2025-08-14 06:2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20.78亿元 同比下降11.33% 归母净利润2.71亿元 同比下降20.25%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11.83亿元 同比下降12.16% 归母净利润1.57亿元 同比下降15.55% [1] - 毛利率40.5% 同比下降3.83个百分点 净利率13.08% 同比下降11.07% [1] 成本与现金流 - 三费总额4.49亿元 占营收比21.62% 同比上升3.13% 财务费用变动幅度66.01% 主因利息收入下降 [1]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36元 同比大幅增长99.1% 主因本期购买原材料减少 [1][2] - 货币资金17.26亿元 同比增长8.84% 应收账款4.64亿元 同比下降23.83% [1] 历史业绩与预期 - 近10年ROIC中位数25.24% 2024年ROIC为16.53% 净利率历史水平15.32% [2] - 证券研究员普遍预期2025年全年业绩8.6亿元 每股收益均值0.54元 [2] 机构持仓与市场动态 - 国泰中证全指建筑材料ETF持有140.53万股并增仓 该基金规模5.02亿元 近一年上涨25.65% [3] - 广发中证全指建筑材料指数A持有137.40万股并增仓 易方达同类产品增仓15.57万股 [3] - 公司回应近期市场需求依然比较疲弱 [3] 资本结构 - 有息负债2917.68万元 同比微降0.46% 每股净资产2.87元 同比下降1.38% [1]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变动幅度39.33% 主因本期分配股利减少 [2]
已披露2025年中报上市公司中QFII持股数前十股





中国证券报· 2025-08-14 05:11
持股数据汇总 - 东方雨虹持股数量为9473.55万股,市值为101651.19万元 [1] - 金浦钛业持股数量为3221.90万股,市值为8924.67万元 [1] - 卫星化学持股数量为2353.39万股,市值为40784.21万元 [1] - 宏发股份持股数量为2211.85万股,市值为49346.41万元 [1] - 九号公司-WD持股数量为1974.93万股,市值为116856.63万元 [1] - 华明装备持股数量为982.57万股,市值为16448.14万元 [1] - 伟星新材持股数量为982.04万股,市值为10173.90万元 [1] - 株冶集团持股数量为903.02万股,市值为10095.81万元 [1] - 海大集团持股数量为857.68万股,市值为50251.24万元 [1] - 陕西金叶持股数量为793.19万股,市值为3720.05万元 [1] 市值排名 - 九号公司-WD以116856.63万元市值位居榜首 [1] - 东方雨虹以101651.19万元市值排名第二 [1] - 海大集团以50251.24万元市值排名第三 [1] 持股数量排名 - 东方雨虹以9473.55万股持股量位居第一 [1] - 金浦钛业以3221.90万股持股量排名第二 [1] - 卫星化学以2353.39万股持股量排名第三 [1]
伟星新材(002372):业绩短期承压,财务依旧稳健
平安证券· 2025-08-13 22:06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当前市值对应2025-2027年PE为20.5倍、18.4倍、15.9倍 [3][6][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20.8亿元同比降11.3% 归母净利润2.7亿元同比降20.2% 其中Q2营收11.8亿元同比降12.2% 净利润1.6亿元同比降15.5% [3] - 2025年半年度分红预案为每10股派1.00元 [3] - 2025E营收预计57.53亿元(YoY-8.2%) 净利润8.55亿元(YoY-10.2%) 毛利率40.0% [5][6]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5.8亿元 同比增加100% 货币资金17.3亿元较上年增加8.8% [6] 业务结构分析 - PPR/PE/PVC产品收入分别下滑13.04%、13.28%、4.21% PVC产品毛利率逆势提升2.55个百分点 [6] - 西部地区收入同比持平(+0.08%) 其他区域收入降幅6.25%-21.97% [6] - "同心圆"战略推进 防水、净水等新业务拓展中 [6] 财务预测调整 - 下调2025-2027年净利润预测至8.6/9.6/11.0亿元(原预测9.9/11.1/12.0亿元) [6] - 2027E毛利率恢复至42% ROE回升至20.2% 净负债比率优化至-35.7% [5][9] - 资本开支2025E为2亿元 较2024A的3.38亿元收缩40.8% [10]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对应PB 3.4倍 EV/EBITDA 15倍 [5][9] - 每股净资产2025E为3.27元 EPS 0.54元 [5][9]
伟星新材(002372):业绩承压现金流优,持续推动复价提质
招商证券· 2025-08-13 20:03
投资评级 - 强烈推荐(维持)[2] - 目标估值:NA,当前股价11.0元[2] - 预计2025-2026年EPS分别为0.52元、0.57元,对应PE分别为21.3x、19.4x[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总收入20.78亿元(同比-11.33%),归母净利润2.71亿元(同比-20.25%),扣非净利润2.68亿元(同比-21.06%)[1] - 基本EPS 0.17元/股(同比-22.73%),加权平均ROE 5.32%(同比-0.84pct)[1]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5.81亿元(同比+99.10%)[5] - 销售毛利率40.50%(同比-1.61pct),销售净利率13.08%(同比-1.63pct)[5] 分业务表现 - PPR/PE/PVC产品收入:9.33亿元/4.11亿元/2.90亿元(同比-13.04%/-13.28%/-4.21%)[5] - 防水净水等其他产品收入4.25亿元(同比-8.39%)[5] - PPR/PE/PVC产品毛利率:57.53%/26.91%/23.54%(同比-1.58pct/-2.82pct/+2.55pct)[5] - 防水净水产品毛利率29.27%(同比-1.89pct)[5] 区域表现 - 国内收入19.30亿元(同比-11.27%),国外收入1.48亿元(同比-12.03%)[5] - 华东/华北/西部地区收入:10.42亿元/2.61亿元/2.88亿元(同比-13.10%/-6.25%/+0.08%)[5] 战略布局 - 完成上海新材料公司股权收购(持股比例提升至90%),25H1该公司营收1.32亿元,净利润3159.83万元(净利率23.90%)[5] - 新设乌鲁木齐新材公司和临海市伟星网络销售有限公司[5] - 全国设立50余家销售公司,覆盖3万余个营销网点,营销人员超1700人[5] - 持续推进"同心圆"战略和"伟星全屋水生态"落地[5] 股东回报 - 2025中期分红方案:每10股派1.00元(含税),合计1.57亿元,分红率58.00%[6] - 资产负债率22.9%,每股净资产2.9元[2] 行业与竞争 - 管材行业需求偏弱、竞争激烈,零售端消费疲软,工程端资金受限[6] - 原材料价格:25H1 PPR/PVC/HDPE均价同比+0.03%/-12.70%/-2.11%[5] - 工程端强化优质客户开发,推动"产品+服务"系统解决方案转型[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