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澳科技(002459)
搜索文档
晶澳科技:关于完成注册资本工商变更登记的公告
证券日报· 2025-07-31 21:43
公司治理变更 - 晶澳科技于2025年6月30日召开2024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注册资本变更及公司章程修订议案 [2] - 公司已完成注册资本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并取得邢台市行政审批局核发的新营业执照 [2]
华电发布组件招标公告,高效率产品得到扶持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7-31 20: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华电集团组件招标对组件功率要求较高,新技术在招标中或获较好溢价,带动产品规模化应用 [5] - 此次招标响应政策对提升产品品质的要求,有望加速行业“反内卷”推进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投资建议 - 推荐关注具备先进产品供应能力的隆基绿能、爱旭股份、晶科能源、通威股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帝尔激光、拉普拉斯 [5] 招标情况 - 7月29日华电集团发布2025 - 2026年光伏组件集中采购招标公告,集采含N型TOPCon组件框架、N型高效组件框架两个标段,采购规模共20GW [5] - 标段二要求为N型TOPCon、HJT、BC等类型产品,转换效率要求≥23.8%,规模2GW [5] 产品满足情况 - 目前仅部分先进产能满足标段二转化效率要求 [5] - 晶科能源升级后组件产品当前交付功率档位在640W - 645W,换算后可达23.8%要求 [5] - 爱旭股份的N型ABC组件量产交付效率高达24.6%,可满足要求 [5] 行业影响 - 此次招标响应政策对提升产品品质的要求,有望加速行业“反内卷”推进 [5] 推荐标的及盈利预测 |证券代码|证券简称|股价(元)|EPS(元)(2024A、2025E、2026E)|PE(2024A、2025E、2026E)|评级| | --- | --- | --- | --- | --- | --- | |601012.SH|隆基绿能|16.38|-1.14、0.69、0.94|-14.37、23.74、17.43|增持| |600732.SH|爱旭股份|14.90|-2.91、0.10、0.75|-5.12、149.00、19.87|—| |688223.SH|晶科能源|5.48|0.01、0.42、0.51|548.00、13.05、10.75|增持| |600438.SH|通威股份|21.85|-1.56、 - 0.61、0.50|-14.01、 - 35.82、43.70|增持| |002459.SZ|晶澳科技|11.62|-1.41、0.88、1.13|-8.24、13.20、10.28|增持| |688599.SH|天合光能|16.41|-1.58、1.38、2.18|-10.39、11.89、7.53|增持| |300776.SZ|帝尔激光|60.12|1.93、2.72、3.31|31.15、22.10、18.16|增持| |688726.SH|拉普拉斯|45.78|1.80、1.96、2.22|25.43、23.36、20.62|增持| [6]
晶澳科技(002459) - 关于完成注册资本工商变更登记的公告
2025-07-31 18:01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002459,简称为晶澳科技[1] - 债券代码 127089,简称为晶澳转债[1]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 91130300601142274F[3] - 法定代表人为靳保芳[3] - 注册资本为 3,309,679,544 元[3] - 成立日期为 2000 年 10 月 20 日[3] 近期事项 - 2025 年 6 月 30 日召开 2024 年度股东大会通过变更注册资本等议案[2] - 近日完成注册资本工商变更登记手续[2] 经营范围 - 生产加工单晶硅棒等多项业务[3][4]
光伏设备板块7月31日跌3.92%,大全能源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30.07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7-31 16:32
板块整体表现 - 光伏设备板块当日下跌3.92%[1] - 上证指数下跌1.18%至3573.21点 深证成指下跌1.73%至11009.77点[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30.07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入3.82亿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26.25亿元[2] 个股涨跌情况 - 大全能源领跌板块 跌幅达7.50% 收盘价25.90元 成交额6.62亿元[2] - 通威股份下跌6.50% 成交额31.52亿元 亿晶光电下跌6.33% 成交额6.16亿元[2] - 爱旭股份下跌6.11% 成交额9.53亿元 晶澳科技下跌4.82% 成交额10.76亿元[2] - *ST沐邦逆势上涨3.29% 收盘价5.02元 成交额2.00亿元[1] - 帝尔激光上涨2.88% 收盘价61.85元 成交额5.69亿元[1] 资金流向特征 - *ST沐邦主力净流入3198.56万元 占比16.00%[3] - 锦浪科技主力净流入979.10万元 占比1.38%[3] - 中信博游资净流入2778.05万元 占比8.84%[3] - 快可电子主力净流出438.04万元 占比10.67%[3] - 宇邦新材游资净流出682.21万元 占比6.88%[3]
A股午后光伏概念持续走弱,大全能源、通威股份、亿晶光电均跌超5%,晶澳科技、合盛硅业、爱旭股份、福莱特等跌幅靠前。
快讯· 2025-07-31 13:37
光伏行业市场表现 - A股光伏概念板块午后持续走弱 [1] - 大全能源、通威股份、亿晶光电股价均下跌超过5% [1] - 晶澳科技、合盛硅业、爱旭股份、福莱特等公司股价跌幅居前 [1]
光伏概念持续下挫 大全能源等多股跌超5%
快讯· 2025-07-31 13:34
光伏行业市场表现 - 光伏概念板块午后持续走弱 [1] - 多只光伏个股跌幅超过5% 包括大全能源 通威股份 亿晶光电 [1] - 晶澳科技 合盛硅业 爱旭股份 福莱特等企业跌幅居前 [1] 主要上市公司股价表现 - 大全能源股价跌超5% [1] - 通威股份股价跌超5% [1] - 亿晶光电股价跌超5% [1] - 晶澳科技股价出现显著下跌 [1] - 合盛硅业股价表现疲软 [1] - 爱旭股份股价跌幅明显 [1] - 福莱特股价同样下跌 [1] 板块整体走势 - 光伏概念板块呈现持续下挫态势 [1] - 下跌行情发生在7月31日下午交易时段 [1] - 行业多数主要成分股均出现下跌 [1]
2024年度A股CFO数据报告:麦趣尔财务总监许文2024年薪为1.66万元最低 相当于每天66元工资
新浪证券· 2025-07-31 10:35
2024年A股CFO薪酬总体情况 - A股上市公司财务总监群体薪酬规模合计达42.70亿元[1] - CFO平均年薪为81.48万元[1] 薪酬最高CFO排名 - 美的集团财务总监钟铮以946万元年薪位列榜首[2] - 比亚迪财务总监周亚琳以896万元年薪位居第二[2] - 中兴通讯财务总监李莹以852.10万元年薪排名第三[2] 薪酬最低CFO排名 - 麦趣尔财务总监许文年薪1.66万元为最低 较上年下降14.34万元降幅89%[3] - 时代新材财务总监黄蕴洁年薪3.82万元位列倒数第二 较上年下降14.34万元降幅80.56%[3] - 天地科技财务总监王志刚年薪9.41万元位列倒数第三 较上年下降90.86万元降幅90.62%[3] 涨薪幅度最大CFO排名 - 焦作万方财务总监焦纪芳涨薪309.53万元至411.29万元 涨幅居首[4] - 蓝英装备财务总监余之森涨薪305.1万元至320.1万元 涨幅第二[4] - 海大集团财务总监杨少林涨薪227万元至425.81万元 涨幅第三[4] 降薪幅度最大CFO排名 - 隆基绿能财务总监刘学文降薪433.64万元至451.11万元 降幅49.01%[5] - 晶澳科技财务总监李少辉降薪306.87万元至238.25万元 降幅56.29%[5] - 国金证券财务总监姜文国降薪279.37万元至197.61万元 降幅58.57%[5]
晶澳科技与Advance Prime Power Corporation建立战略合作
快讯· 2025-07-30 19:21
公司战略合作 - 晶澳科技与菲律宾企业Advance Prime Power Corporation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1] - 合作标志着公司在东南亚市场布局再获重要突破 [1] 合作伙伴背景 - Advance Prime Power Corporation是菲律宾本地快速成长的新能源投资企业 [1] - 企业专注于光伏、风电、水电与储能等绿色能源领域 [1] - 拥有丰富的项目开发经验与区域资源优势 [1] - 目前正积极拓展菲律宾及东南亚地区的布局和影响力 [1]
光伏企业绿电利用显著增长,但产业链脱碳仍待加强
消费日报网· 2025-07-30 19:13
行业绿色转型进展 - 光伏行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提升 绿电利用显著增长 2024年40家企业可再生能源使用量达5710万兆瓦时 带来二氧化碳减排量超过3255.14万吨[1][2] - 行业碳排放持续增加 44家企业披露范围1&2碳排放量达1.0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24家连续披露企业碳排放总量从2022年4523万吨增至2024年7057万吨 三年增幅达56%[2][3] - 龙头企业积极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隆基绿能 晶科能源 通威股份在CITI和CATI指数评价中位列前三[1] 企业可再生能源利用 - 10家企业设定并披露可再生能源利用目标 阳光电源和通威股份2024年可再生能源占比超过60% 隆基绿能 通威股份 晶科能源和大全股份超过40%[3] - 11家企业通过铺设屋顶光伏 购买绿电和绿证等措施打造零碳工厂或园区[3] - 40家企业2024年运营及产品生产使用可再生能源总计5710万兆瓦时[2] 碳管理与信息披露 - 7家企业承诺2050年前实现价值链碳中和 6家企业减排目标涵盖供应链[4] - 隆基绿能和通威股份披露2024年范围三碳强度呈下降趋势 隆基推动供应商开展碳核算 通威推动关联企业披露整改措施[4] - 24家企业已开展信息披露 但供应链碳管理多停留在战略层面[4] 产品碳足迹与绿色准入 - 25家企业核算并披露超过80个光伏组件 电池 多晶硅料 逆变器等产品碳足迹数据[4] - 企业积极应对部分国家和地区通过碳足迹限值 低碳认证等加严市场绿色准入门槛[4] 水资源管理 - 多晶硅料 硅片及电池片生产是主要耗水环节 35家企业中28家披露水资源消耗量[5] - 通威股份 协鑫科技等7家企业披露高耗水环节单位产品水耗[5] - 14家企业设定并披露水资源管理目标 其中5家设定降低产品耗水强度目标[6] 供应链环境管理 - 超过8成企业公开披露绿色供应链管理要求 10家企业将环境风险管控延伸至原材料供应商[6] - 隆基绿能 通威股份 晶科能源 晶澳科技关注能源转型矿产开采过程环境影响[6] - 12家参评企业的关联企业2024年出现超标排放等违规问题 仅2家公开披露整改措施[6] 生物多样性保护 - 11家从事光伏电站建设运营的企业公开披露在电站规划选址时关注生物多样性敏感区域[7] - 4家企业承诺关注供应链生物多样性影响 但无企业披露如何降低矿产开采环节影响[7] 组件回收与循环利用 - 16家组件生产企业披露2024年废旧组件回收工作 包括参与标准建设 提升可回收性 建设示范产线[7] - 企业回收行动和量化数据统计主要集中在欧洲市场 中国面临回收机制不完善 产业链不成熟等挑战[7] 行业发展规模与竞争格局 - 2025年一季度中国风电光伏合计新增装机7433万千瓦 累计装机达14.82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 其中光伏累计装机9.46亿千瓦[2] - 截至2025年5月底中国光伏装机规模突破10亿千瓦 光伏组件占全球比例增长至83.41%[2] - 行业出现低价无序竞争 多国出台产业激励机制提升本土制造能力[8] 国际绿色竞争力建设 - 为达成COP28目标 2030年前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需年增长16.6%[8] - 建议企业关注国际对资源消耗 温室气体排放 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准入要求 推进产业链绿色转型[8]
反内卷系列深度二:本轮光伏反内卷不一样在哪里?
长江证券· 2025-07-29 21:5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今年6月底开始光伏开启新一轮反内卷 7月1日总书记在财经委员会上提出整治反内卷竞争为标志 与去年年中提及、10月开始的上轮反内卷相比 本轮更成熟、务实 光伏作为供需失衡严重、盈利压力大的行业 有望最先受益反内卷主线 目前在产能、价格两条主线上已取得阶段性进展和成果 看好本轮行情持续性 [3][6][7][16][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总览 - 从框架体系角度 本轮反内卷相比上一轮更成熟务实 从政企态度、具体举措两方面看 政府方面高层公开表态多、目标传达明确 相关法律法规规格高、范围广;企业方面先于政府行动 方案务实治本 上下游企业共识度高、执行力强;产能产量举措上 本轮针对硅料环节收并购 改善供需 上轮对产能约束和产量配额自律 未实现产能出清;价格举措上 本轮对四大环节限价 底线更高 可能增加组件期货上市;其他举措上 本轮需求侧新增支撑中期需求项目 产品创新强调质量抽查 [6][16][17] 细节 政府态度 - 2024Q4光伏供给侧改革以行业协会为主导 部委公开表态少 本次反内卷自上而下加速推进 最高层、部委等明显更重视光伏行业 指导意愿直接、思路明确 [22][23] 企业态度 - 本轮光伏反内卷产业链很快形成合力 方案明确、时间点清晰 企业抓紧落实 自6月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以来 各环节价格不同程度上涨 部分小企业表态未低于成本销售 [26] 产能&产量举措 - 去年光伏供给侧改革产量层面采用配额限产 本轮转变为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主要方式是头部硅料企业成立合资公司收购小企业关停产能 且两次反内卷均有能耗标准收严 本次拟修订多晶硅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标准 [28][29] 价格举措 - 去年主要针对光伏组件环节 协会推出组件成本分析 但执行力度弱 价格预期走弱 本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和价格法修正案规范价格秩序 各环节报价逐步修正 硅料价格上涨 硅片、电池、组件价格也有所修复 出口退税率两次改革均有提及 本轮还在探讨组件期货合约 [36][38][41][44] 其他举措 - 去年光伏供给侧改革其他举措主要针对新技术 本轮针对需求、产品质量等方面政策频出 需求侧绿电直连、光伏治沙规划等呵护装机 供给侧推动碳足迹核算规则、开展质量抽查工作 [50][53] 投资 - 本轮反内卷胜率显著提升 光伏有望最先受益反内卷主线 目前产能、价格主线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继续看好行情持续性 强调贝塔型修复属性 重点推荐硅料(通威股份、协鑫科技等)、电池组件(BC - 隆基绿能、爱旭股份等) 其他环节如硅片、辅材也受益 [7][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