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澳科技(002459)
搜索文档
晶澳科技跌2.01%,成交额4.5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244.07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19 13:47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9日盘中下跌2.01%至12.70元/股 成交额4.56亿元 换手率1.08% 总市值420.33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244.07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1004.83万元(买入1401.64万元占比3.07% 卖出2406.47万元占比5.27%) 大单净卖出2239.24万元(买入7004.15万元占比15.35% 卖出9243.39万元占比20.26%) [1] - 年内股价下跌7.64% 近5日跌4.44% 近20日涨3.50% 近60日涨30.52% [1] 公司基本面与经营数据 - 主营业务为光伏组件(收入占比91.10%) 其他业务占比5.85% 光伏电站运营占比3.05%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39.05亿元 同比减少36.01% 归母净利润亏损25.80亿元 同比下滑195.13%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0.55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24.15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17.86万户 较上期增加3.53% 人均流通股18,512股 较上期减少3.41%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2.21亿股(第二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1523.99万股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增持292.12万股至3555.37万股 广发高端制造股票A增持75.31万股至2625.98万股 [3] - 易方达沪深300ETF(新进持股2523.47万股) 汇丰晋信低碳先锋股票A(新进持股2185.77万股) 汇丰晋信动态策略混合A(新进持股1924.35万股) [3] - 光伏ETF持股2311.53万股 较上期减少13.96万股 [3] 行业属性与市场活动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光伏设备-光伏电池组件 涉及单晶硅/BIPV/HJT电池/TOPCon电池/钙钛矿电池等概念板块 [2] - 年内1次登陆龙虎榜 最近7月10日净买入1.82亿元 买入总额4.60亿元(占比18.73%) 卖出总额2.78亿元(占比11.31%) [1]
连亏三季后,盈利拐点何在?晶澳科技回应反内卷及赴港上市进展
新浪财经· 2025-09-18 21:28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9.05亿元 同比下滑36.01% 归母净利润亏损25.8亿元 同比增亏[2] - 公司连续三个季度亏损 主要因行业产能集中释放导致供需失衡 产品价格承压及国际贸易政策加剧影响[2] - 现金流改善源于非付现成本加回及运营资本管理优化 经营性应收应付净额减少推动现金流入[3] - 四大光伏组件龙头(晶科能源 隆基绿能 晶澳科技 天合光能)上半年合计亏损109.76亿元[2] 行业动态与竞争环境 - 全行业推行反内卷 供应链价格出现回升迹象 行业正向高质量有序发展转型[1] - 2025年上半年光伏组件价格较2023年高点腰斩 龙头企业陷入低价抢单恶性循环[2] - 行业需求预计持续增长 具备技术差异化 全球化布局及成本控制能力的企业将优先受益[1] 战略举措与资本运作 - 员工持股计划设定2025-2026年为考核期 2025年目标为净利润减亏不低于5% 2026年目标为净利润转正[1] - 公司计划发行H股赴港上市 目前正回复证监会及联交所反馈意见 并补充2025年半年报数据[3][4] - 股份回购资金用于员工持股计划 公司称现金流健康且货币资金充足 已获金融机构贷款承诺[3] 信用评级与市场地位 - 东方金诚维持公司主体及可转债信用等级AA+ 评级展望稳定 认可公司电池组件出货量居行业前列[5][6] - 信用机构关注公司通过运营管理优化 成本控制及产品竞争力提升改善盈利能力的措施[5][6]
光伏设备板块9月18日跌2.2%,福莱特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30.2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8 16:52
光伏设备板块市场表现 - 光伏设备板块整体下跌2.2% 领跌个股为福莱特(跌幅5.88%)[1] - 上证指数下跌1.15%至3831.66点 深证成指下跌1.06%至13075.66点[1] - 板块内个股分化明显 通灵股份上涨5.37%至42.55元 *ST沐邦上涨4.96%至7.19元[1] 个股涨跌情况 - 涨幅前五个股:通灵股份(+5.37%) *ST沐邦(+4.96%) 亿晶光电(+3.21%) *ST全刚(+3.00%) 阳光电源(+1.11%)[1] - 跌幅前五个股:福莱特(-5.88%) 晶澳科技(-5.54%) 亚玛顿(-4.80%) 高测股份(-4.79%) 安彩高科(-4.66%)[2] - 成交额前列个股:阳光电源191.33亿元 锦浪科技29.96亿元 亿晶光电17.36亿元 德业股份17.90亿元[1][2]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整体资金净流出:主力资金净流出30.2亿元 游资净流入10.31亿元 散户净流入19.89亿元[2]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三:锦浪科技1.03亿元(净占比3.43%) 帝科股份1389.41万元(净占比2.82%) *ST全刚1188.13万元(净占比9.35%)[3] - 游资资金集中流入:锦浪科技1439.84万元 帝科股份320.26万元 海优新材593.98万元[3] 重点个股表现 - 权重股走势分化:阳光电源微涨1.11%至142.55元 晶澳科技大跌5.54%至12.96元[1][2] - ST类个股活跃:*ST沐邦成交2.74亿元 *ST全刚主力净流入占比达9.35%[1][3] - 组件企业普跌:福莱特、晶澳科技、阿特斯等跌幅均超3.9%[2]
【安泰科】单晶硅片周评-市场情绪高涨 硅片价格继续上行(2025年9月18日)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 2025-09-18 15:55
硅片价格走势 - N型G10L单晶硅片成交均价1.32元/片 环比上涨3.13% [1][3] - N型G12R单晶硅片成交均价1.40元/片 环比上涨1.45% [1][3] - N型G12单晶硅片成交均价1.68元/片 环比上涨5.00% [1][3] - 多晶硅价格上涨带动市场情绪高涨 硅片企业看涨后市 [1] - 行业整体开工率保持稳定 一体化企业开工率介于54%-80% [1] 价格变动驱动因素 - 原材料多晶硅价格延续涨势推高生产成本 [1] - 海外需求旺盛受美国双反及对等关税政策影响 [1] - 国内出口退税政策预期刺激电池片采购订单增加 [1] - 下游电池片价格升至0.29-0.30元/W 环比上涨0.01元/W [2] - 组件价格保持稳定 主流价格区间0.66-0.68元/W [2] 后市展望 - 短期硅片价格受多晶硅成本及海外需求支撑 [2] - 中期价格走势取决于终端需求及组件价格接受度 [2] - 价格统计覆盖12家企业 占单晶硅片总产量92.77% [4]
晶澳科技股价跌5.03%,国泰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83.8万股浮亏损失57.8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14:28
股价表现 - 晶澳科技9月18日股价下跌5.03%至13.03元/股 成交额9.93亿元 换手率2.27% 总市值431.25亿元 [1] 公司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为硅片、太阳能电池片及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以及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开发建设运营 [1] - 光伏组件业务收入占比91.10% 光伏电站运营占比3.05% 其他业务占比5.85% [1] 基金持仓情况 - 国泰中证光伏产业ETF(159864)二季度增持晶澳科技1.77万股 持有83.8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2.31% 位列第九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最新规模3.63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21.51% 近一年收益44.38% 成立以来亏损41.02% [2] - 9月18日该基金持仓晶澳科技产生浮亏约57.82万元 [2] 基金经理信息 - 国泰中证光伏产业ETF基金经理黄岳累计任职时间4年227天 管理基金总规模296.14亿元 [3] -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57.72% 最差基金回报-54.34% [3]
晶澳科技(002459) -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关于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亏损的关注公告
2025-09-17 21:02
业绩总结 - 2025年1 - 6月营收239.05亿元[1] - 2025年1 - 6月利润总额 - 27.62亿元[1] - 2025年1 - 6月归母净利润 - 25.80亿元[1] - 2025年1 - 6月扣非归母净利润 - 22.87亿元[1] 现状分析 - 光伏产能释放致供需失衡,产品价格下行[2] - 贸易保护政策使组件销售均价和盈利能力下降[2] 业务亮点 - 2025年上半年电池组件出货量居行业前列[2] 未来展望 - 加强运营管理、控成本、提竞争力改善盈利[2]
光伏设备板块9月16日涨0.76%,航天机电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11.31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6 16:53
光伏设备板块市场表现 - 光伏设备板块整体上涨0.76% 领涨个股为航天机电(涨幅9.97%)[1] - 上证指数上涨0.04%至3861.87点 深证成指上涨0.45%至13063.97点[1] - 板块内涨幅前五分别为航天机电(9.97%)、高测股份(6.04%)、协鑫集成(5.62%)、*ST沐邦(4.98%)、亿晶光电(4.21%)[1] 个股涨跌情况 - 涨幅居前个股包括航天机电(成交额5.41亿元)、高测股份(成交额8.84亿元)、协鑫集成(成交额14.73亿元)[1] - 跌幅最大个股为景和材料(-4.34%)和首航新能(-2.81%)[2] - 阳光电源虽涨幅2.66% 但成交额达150.83亿元为板块最高[1]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1.31亿元 游资净流入5521.18万元 散户净流入10.76亿元[2] - 阳光电源获主力净流入5.58亿元(占比3.7%)但遭游资净流出3.53亿元[3] - 协鑫集成主力净流入2.32亿元(占比15.77%)居板块第二 航天机电主力净流入1.76亿元(占比32.59%)净占比最高[3] 重点个股资金动态 - 阿特斯获主力净流入1.02亿元(占比8.39%)晶盛机电净流入9203万元(占比4.42%)[3] - 高测股份主力净流入7554万元(占比8.54%)亿晶光电净流入3407万元(占比5.08%)[3] - 弘元绿能游资净流出5803万元(占比15.36%)但散户净流入5257万元(占比13.91%)[3]
光伏:反内卷扎实推进,Q4价格有望上涨
2025-09-15 22:57
**光伏行业反内卷与价格走势分析** **一 行业与公司** * 光伏行业反内卷行动自六月底开始 已持续两个多月[2] * 行业总产能预计从350万吨降至200多万吨[8] * 看好硅料端龙头如通威 协鑫 大全 新技术代表如爱旭 隆基 组件一体化龙头如晶澳 晶科 天河及阿特斯[12] * 辅材领域看好玻璃与胶膜 如福斯特 福莱特 美畅[12][13] **二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反内卷初见成效 工信部多次座谈强调治理低价竞争[1] 其政治高度毋庸置疑 得到高层明确支持[2] * 9月初棒状硅报价小幅上涨至55,000元 相较之前48,000-49,000元有所提升[4] 头部企业实现盈亏平衡甚至微利[4] * 下游硅片 电池组件价格逐步传导上涨[1] 华润和华电组件集采招标中标价格达龙头企业7毛3以上水平 相比之前6毛大几有明显涨幅[4] * 取消出口退税预期推动海外组件价格调整[1][5] 组件期货商讨亦有助价格传导[1][5] * 行业发展围绕产能治理 限制产销和价格端推进[6] 双并购方案或于10月落地[6] 若市场化效果不佳 将加强法治化管控 如修订多晶硅能耗标准[6] * 各硅料企业已于9月实施减产计划[1][6] 预计产量约束将常态化[1] 未来几个月产量预计在12.5至13万吨之间 若维持至12月 总产量可能达50万吨[3][8] * 四季度在政策支持下 产业链价格有望进一步上涨[1][9] 国内需求受136号文细则推动逐步重启[9][10] 海外市场在欧洲假期后恢复[1][10] 组件排产环比增长明显 有望达50几GW甚至60几GW体量[10] * 成本端受政策要求产业链需以不低于成本价销售[3][11] 四川电力需求增长和西南枯水期电价上涨将推高硅料成本[3][11] 龙头企业有望扩大利润[3][11] * 当前光伏板块股价处于低位 基本面优于去年同期[3][12] 主流标的股价仍有30%至50%的差距[12] 短期催化因素和明确大方向推动下 板块或出现持续修复行情[3][12] **三 其他重要内容** * 总书记提出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 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2] * 预计到2026年 需求在600GW以上装机对应700多GW组件 硅料需求约150至160万吨[8] 总体上仍存在供过于求[8] 但通过开工率恢复至百分之六七十 并配合能耗和产销约束 有望实现供需持续好转[8] * 山东机制电价竞价结果显示光伏价格较低 但企业报出低价表明成本端信心足[10] 在机制电量保障下需求端有刚性支撑[10] * 这种动态调整类似于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 通过市场化为主 法治化为辅的方式解决问题[7]
连亏三季!上半年亏损扩大 晶澳的储能业务能扛起扭亏大旗吗?
新京报· 2025-09-15 20:54
储能业务布局 - 公司于2022年正式布局储能业务 注册晶澳储能商标并成立多家储能子公司 包括与海博思创合资成立的北京晶澳海博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2][3] - 2023年公司将主产业链光伏产品事业群变更为光伏与储能事业群 体现战略重心调整 [2][3] - 户用光储系统2023年实现欧洲出货 2024年扩展至欧洲 非洲和南美洲市场 [4] - 近期签署埃及光储项目 计划配套建设1GW储能系统产能 [2] 财务表现与经营压力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39.05亿元 同比下降36% 归母净利润亏损25.80亿元 亏损同比扩大 [5] - 光伏组件业务毛利率为-5.98% 同比下降10.51个百分点 海外市场毛利率普遍下滑 欧洲市场降至负值 [7] - 公司收入超95%依赖光伏组件 在组件价格持续承压背景下经营表现被动 [2][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转正 现金流质量出现结构性改善 [5] 战略调整与行业动态 - 公司提出2026年实现扭亏目标 2025年考核指标为以2024年净利润为基数减亏不低于5% 2026年要求净利润转正 [10] -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品价格整体承压 叠加国际贸易保护政策影响 [5] - 同业企业如晶科能源 隆基绿能均加速储能业务布局 天合光能储能板块已实现持续收入贡献 [7] - 公司港股IPO仍在推进中 正在补充提交2025年半年度数据并回复监管反馈意见 [5] 市场地位与产能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全球组件出货量与天合光能并列第三 位居晶科能源与隆基绿能之后 [6] - 上半年组件海外出货量占比约45.93% [7] - 埃及项目计划配套2GW电池和2GW组件产能 显示海外产能扩张意图 [2]
连亏三季!上半年亏损扩大,晶澳的储能业务能扛起扭亏大旗吗?
贝壳财经· 2025-09-15 20:39
储能业务布局 - 公司于2022年正式布局储能业务 注册"晶澳储能"商标并成立多家储能子公司 包括与海博思创合资成立的北京晶澳海博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3][6] - 2023年公司将主产业链光伏产品事业群变更为光伏与储能事业群 体现战略重心调整 [3][6] - 近期签署埃及光储项目 计划配套建设1GW储能系统产能 显示海外储能业务拓展进展 [5] 储能业务发展现状 - 户用光储系统2023年实现欧洲出货 2024年扩展至欧洲 非洲和南美洲市场 [7] - 公司提供全链条"一站式"光储解决方案 覆盖电源侧 电网侧和用户侧应用场景 [4] - 储能业务具体收入情况未披露 公司收入仍主要依赖光伏组件业务 [3][4] 财务表现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3905亿元 同比下降36% [8] - 归母净利润-258亿元 亏损较上年同期扩大 [8] - 组件业务毛利率为-598% 同比下降1051个百分点 [1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转正 现金流质量出现结构性改善 [9] 市场地位与竞争环境 - 上半年全球组件出货量与天合光能并列第三位 仅次于晶科能源和隆基绿能 [11] - 组件海外出货量占比约4593% 但欧洲等主要海外市场毛利率已降至负值 [14] - 同业公司纷纷布局储能业务 隆基绿能近期入局储能 天合光能储能板块已持续贡献收入 [2][15] 战略规划与资本运作 - 员工持股计划设定2026年净利润转正目标 2025年要求较2024年减亏不低于5% [17] - 正在推进港股IPO进程 积极回复中国证监会及香港联交所反馈意见 并补充提交2025年半年度数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