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晶澳科技(002459)
icon
搜索文档
晶澳科技:亏损有所收窄,经营性现金流转正
西南证券· 2024-09-06 16:01
报告评级和核心观点 报告评级 晶澳科技(002459)的投资评级为"买入"。[1] 核心观点 1. 2024H1亏损有所收窄,经营性现金流转正。公司2024H1实现营业收入373.57亿元,同比下降8.54%;实现归母净利润-8.74亿元,同比下降118.16%。2024Q2实现营业收入213.85亿元,同比增长5.02%;实现归母净利润-3.91亿元,同比下降117.54%。2024Q2毛利率继续承压,但得益于公司出货量环比增长,以及较好的费用控制水平,公司2024Q2亏损有所收窄。2024H1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59亿元,其中2024Q2为16.84亿元,环比转正。[2] 2. 新电池项目达产成本明显下降,2024Q2现金流大幅好转。2024Q1公司新投产N型电池产能尚处于爬坡阶段,对2024Q1盈利水平有较大影响。随着公司新建电池项目的顺利投产、达产,电池转换效率大幅提升,生产成本明显下降,大尺寸电池在转换效率和生产成本上做到了行业领先水平。目前,公司最新的n型倍秀(Bycium+)电池量产转换效率已达到26.5%,工艺将持续改进,进一步降低电池生产成本,提高电池的性价比。2024H1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59亿元,其中2024Q2为16.84亿元,环比转正。[2] 3. 新增借款加大现金储备,一体化产能稳步推进。截至2023年底,公司组件产能超95GW,硅片和电池产能约为组件产能的90%,其中N型电池产能超57GW。根据公司产能规划,2024年末公司组件产能将超100GW,硅片与电池产能达组件产能的80%,其中n型电池产能约60GW。为满足生产经营需要,公司上半年累计新增借款244.94亿元,其中超60%是3~5年期的长期借款,现金储备大幅增加,以应对行业未来的不确定性。[2] 4. 盈利预测: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19、27.54、38.64亿元,对应PE分别为-42、12、9倍。[3] 分业务表现 1. 光伏组件业务:2024H1公司光伏组件实现营业收入353.21亿元,同比下降9.99%;毛利率4.53%,同比降低14.13个百分点。2024Q2公司电池组件出货量21.94GW,其中自用472MW,2024Q2出货量环比增长36.63%。2024Q2公司综合毛利率3.05%,环比下降2.01个百分点,毛利率继续承压。[2] 2. 光伏电站运营业务:2024H1光伏电站运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07亿元,同比增长67.12%;毛利率53.53%。[2] 3. 其他业务:主要是组件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品电池片、硅片等,2023、2024H1毛利率较低,随着产业链价格底部企稳,后续毛利率有所回升,预计2024~2026年毛利率分别为0.61%、11.97%、11.97%。[8] 风险提示 1. 全球光伏装机波动风险 2. 海外贸易政策风险 3. 汇率波动风险[2]
晶澳科技:公司半年报点评:Q2组件出货保持增长,成本控制和现金储备处于行业前列
海通证券· 2024-09-05 14:4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晶澳科技"优于大市"的投资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产业链价格下跌导致公司盈利受到影响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3.57亿元,同比下降8.54%,归母净利润-8.74亿元。2024年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3.85亿元,同比增长5.02%,归母净利润-3.91亿元。产业链各环节新增产能开始逐步释放,受阶段性供需失衡影响,产业链价格大幅下跌,多环节价格跌破成本线,导致全产业链亏损,公司盈利能力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5] 组件出货量保持高增长,电池成本持续改善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电池组件出货量超38GW(含自用1GW),其中组件海外出货量占比约54%,电池组件出货量同比大幅增长。公司新建电池项目顺利投产,电池转换效率大幅提升,生产成本明显下降,大尺寸电池在转换效率和生产成本上做到了行业领先水平。n型倍秀(Bycium+)电池量产转换效率已达到26.5%,工艺将持续改进,进一步降低电池生产成本,提高电池的性价比 [5] 海外出货占比较高,N型订单占比逐步增加 - 2024年上半年,公司中国区组件出货占比45%-50%,欧洲区占比20%-25%,美洲占比15%-20%,其他区域包括亚太占比在15%左右。上半年订单中,N型组件占比约为60%,根据目前接单状况预测,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N型组件的比例将会进一步增加 [5] 现金储备充足,保障公司穿越周期 - 2024年上半年,公司为应对未来不确定性进行了储备资金,新增250亿元借款,其中超60%是3-5年期的长期借款。公司银行授信额度充足,大约有720多亿元可用,实际已使用约340亿。除借款外,还有其他方式如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等 [6]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40/26.45/36.4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40、0.80、1.10元。参考可比公司PE均值,我们给予公司2025年14-16倍PE,对应合理价值区间为11.19-12.79元,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6][7][8] 风险提示 -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 竞争加剧 - 新技术替代 - 产品价格波动 [6]
晶澳科技:2024年中报点评:组件出货量维持高增,持有光伏电站规模约3GW
光大证券· 2024-09-05 14:10
报告评级 - 报告给予晶澳科技"买入"评级 [2] 报告核心观点 - 2024H1公司电池组件出货量超38GW,同比增长约59%再创历史新高,其中组件海外出货量占比约54%,海外实现营业收入229.56亿元,占比从去年同期的58.67%提升至61.45% [2] - 公司稳妥推进一体化产能落地,预计2024末公司组件产能将超100GW,硅片与电池产能达组件产能的80%,其中N型电池产能达57GW [2] - 公司通过差异化产品升级发布以满足多元化的客户和使用场景需求,包括海上光伏系列产品、0BB电池高效组件产品解决方案、基于Bycium+电池技术的单玻防积灰组件等 [2] - 公司持续推进"一体两翼"业务架构,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持有的光伏电站规模约3GW,并计划通过公募REITs发行工作优化公司资产负债结构 [2] 财务数据总结 - 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3.57亿元,同比减少8.54%;实现归母净利润-8.74亿元,同比减少118.16% [2] - 2024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3.85亿元,同比增长5.02%;实现归母净利润-3.91亿元,同比减少117.54% [2] - 2024H1公司毛利率同比减少15.44个pct至3.91%,其中境内市场毛利率同比减少26.97个pct至-11.32%,境外市场毛利率同比减少7.67个pct至13.46% [2] - 预计公司2024-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9.12/22.83/30.71亿元 [2]
晶澳科技:关于2024年度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担保的进展公告
2024-09-03 18:48
| 证券代码:002459 | 证券简称:晶澳科技 | 公告编号:2024-089 | | --- | --- | --- | | 债券代码:127089 | 债券简称:晶澳转债 | | 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 2024 年度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担保的进展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一、担保情况概述 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3年12月12日召开 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2023年12月28日召开2023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 审议通过了《关于2024年度公司与下属公司担保额度预计的议案》,同意公司为 合并报表范围内下属公司提供担保、下属公司之间互相担保、下属公司为公司提 供担保,2024年度新增担保额度总计不超过人民币570亿元,其中向资产负债率 为70%以上的担保对象的新增担保额度为不超过379亿元,向资产负债率为70% 以下的担保对象的新增担保额度为不超过191亿元。担保范围包括但不限于申请 融资业务发生的融资类担保(包括贷款、银行承兑汇票、外汇衍生品交易、信用 证、保函等业务)以及日常经营 ...
晶澳科技:2024年半年报点评:业绩阶段性承压,出货量同比高增
民生证券· 2024-09-03 15: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出货量稳中有升,海外市场持续扩张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电池组件出货量超38GW(含自用1GW),同比增长约58%,其中组件海外出货量占比约54% [3] - 公司已在海外设立了13个销售公司,销售服务网络遍布全球165个国家和地区,销售渠道的抢先布局为公司海外市场出货提供了有力保障 [3] - 根据公司规划,24年底公司组件产能将达到100GW,硅片、电池产能将达到组件产能80%,其中N型电池占比达到57% [3] - 公司正在美国建设2GW组件产能,高盈利市场产能落地后有望为公司业绩提供新增量 [3] 坚持以降本增效为核心,注重研发与创新 - 公司上半年推出多款新品,包括海上光伏系列产品和0BB组件解决方案,在保持高功率和高效率的同时具备优异的可靠性 [4] - 公司研发方面持续高投入,致力于技术进步推动产业升级 [4] 财务数据总结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373.57亿元,同比-8.54%;实现归母净利-8.74亿元,同比-118.16% [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电池组件出货量超38GW,同比增长约58% [3]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营业收入752.74/952.60/1107.3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3.35/21.40/34.70元 [5]
晶澳科技:2024半年报点评:盈利阶段性承压,运营稳健穿越周期
国联证券· 2024-09-03 10: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维持"买入"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组件业务保持稳健发展 - 公司组件出货规模稳定增长,维持海外较高出货结构 [7] - 公司规划2024年底组件产能将超100GW,硅片、电池片产能达组件产能80%,增强供应链稳定性,抗行业波动风险能力较强 [7] 海外渠道布局先发优势稳固 - 公司坚持全球化发展模式,深耕国内、欧洲、美国等传统成熟光伏市场,积极布局东南亚、拉美、中东非等新兴市场,增强抵抗个别国家或地区市场阶段性波动风险的能力 [7] - 2024H1公司营收结构中境外收入占比62%,毛利率13.5%,境外销售业务贡献主要收入来源 [7] - 公司在海外设立13个销售公司,销售服务网络遍布全球165个国家和地区;在东南亚建设产业链垂直一体化生产基地,在美国建设光伏组件基地,辐射当地及周边市场需求 [7] 盈利短期承压,中长期看好 - 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3.6亿元,同比减少8.5%,实现归母净利润-8.7亿元,同比由正转负 [7] - 行业竞争加剧,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公司盈利短期承压 [7] - 中长期来看,公司全球渠道布局较完善,一体化抵御风险能力较强,运营稳健 [7] 财务数据和估值总结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47.2/910.2/1,112.0亿元,同比分别-8.4%/21.8%/22.2% [8]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24.7/44.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78.3% [8]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EPS分别为-0.08/0.75/1.33元 [8] - 公司2024年市盈率为-128.8倍,2025年和2026年分别为13.3倍和7.4倍 [8]
晶澳科技(002459)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年9月2日)
2024-09-02 21:46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73.5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7亿元[1] - 2024年上半年电池组件出货量超38GW,其中组件海外出货量占比约54%,N型组件出货占比约60%[1] - 2024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9.59亿元,占营业收入5.24%,截至报告期末共有有效专利1,827项,其中发明专利977项[1] 产能规划和资产优化 - 2024年末组件产能将超100GW,硅片与电池产能达组件产能的80%,其中N型电池产能约60GW[2] - 公司积极开展公募REITs发行工作,实现资产进一步证券化,提升资本周转速度[2] - 公司计划使用不低于4亿元且不超过8亿元回购公司股份,以建立长效激励机制[2] 资金管理和成本控制 - 公司二季度现金流与一季度相比有大幅好转,新增250亿元借款,其中超60%是3-5年期的长期借款[3] - 公司成立专门的降本小组,在保证效率和品质的前提下进一步压缩成本和费用[3] - 上半年计提存货减值约4.3亿元,随着价格下跌放缓,存货的减值风险也不会太大[3] 市场策略和技术创新 - 公司非常重视市场渠道,对长期合作客户坚持合作,对亏损现金流订单有所选择[3] - 公司持续优化海外市场渠道,建立海外供应链以满足海外市场需求[3] - Topcon产能在5月中旬全面爬坡告一段落,成本效率已达行业第一梯队[3][4] - 公司积极研发创新,关注不同技术路线的发展,有试验性的小批量产出[4] 订单结构和价格走势 - 上半年N型组件占比约60%,预计Q3和Q4N型组件比例将进一步增加[11] - Q3和Q4组件交付价格下降趋势放缓,已接近底部,具体何时出现平稳态势还需观察[12] 公司应对策略 - 公司搭建了较为成熟的销售网络,在订单平衡上有更大的操作空间[13] - 多年沉淀的经营管理经验和内部提升运营效率在此时期显得更加有价值[13] - 公司对海外供应链打造有丰富经验,并拥有大量专利技术提升产品竞争力[13]
晶澳科技:亏损收窄现金流转正,加大现金储备应对行业寒冬
国金证券· 2024-09-01 15:1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1] 报告核心观点 - 公司亏损收窄,现金流转正,加大现金储备应对行业寒冬 [2] - 公司TOPCon技术、海外产能及渠道布局领先,有望支撑份额提升及盈利修复 [3] - 公司经营性现金流转正,大幅增加在手现金应对行业寒冬 [3] 公司业绩分析 -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74亿元,同比-9%;实现归母净利润-8.7亿元,同比-118% [2] - 组件出货持续增长,但产品降价盈利承压,上半年销售毛利率环比下降2.0pct至3.05% [2] - 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及信用减值4.34/0.86亿元,主要为存货减值及应收账款坏账损失 [2]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坚持技术研发创新,预计2024年末组件产能超过100GW,硅片与电池产能达到组件产能的80%,其中N型电池产能57GW [3] - 公司海外布局领先,上半年组件海外出货占比约54%、境外收入占比61.5% [3] - 公司在美国建设光伏组件基地,随着海外产能陆续释放,有望在组件降价周期中凭借海外渠道及产能布局抵消个别国家或地区市场阶段性低谷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根据最新的产业链价格预测,下调公司2024-2026年净利润预测至-6.2、23.7、34.4亿元 [3] - 公司当前市值对应PB在1倍以下,维持"买入"评级 [3]
晶澳科技(002459) - 2024 Q2 - 季度财报
2024-08-30 19:5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晶澳科技,代码002459,上市于深圳证券交易所[7] - 公司负责人为靳保芳,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为李少辉,会计机构负责人为房德刚[2] - 董事会秘书为武廷栋,证券事务代表为袁海升,联系电话均为010 - 63611960,电子信箱均为ir@jasolar.com[8] - 公司注册地址、办公地址、邮政编码、网址、电子信箱等在报告期无变化[9] - 公司披露半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和媒体名称及网址、半年度报告备置地在报告期无变化[10] 利润分配计划 - 公司计划2024年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2] -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89] 会计数据调整 - 公司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原因是会计政策变更[12] 财务数据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373.57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8.54%[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74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18.16%[1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59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38.48%[13]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200.13亿元,较上年度末增加12.59%[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24.56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7.57%[13]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5531.83万元,主要包括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政府补助等[16]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373.57亿元,净利润-8.74亿元,期末总资产1200.13亿元,净资产324.56亿元[39] - 营业收入同比降8.54%,营业成本同比增8.33%,销售费用同比增33.99%[47] - 财务费用同比增137.17%,所得税费用同比降117.39%,研发投入同比降12.07%[4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降138.48%,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降20.40%,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增5625.61%[47] - 公司本报告期营业收入373.57亿元,上年同期408.43亿元,同比减少8.54%,新能源行业占比100%[49] - 光伏组件收入353.21亿元,占比94.55%,同比减少9.99%;光伏电站运营收入6.07亿元,占比1.62%,同比增加67.12%[49] - 境内收入144.01亿元,占比38.55%,同比减少14.68%;境外收入229.56亿元,占比61.45%,同比减少4.20%[49] - 新能源行业毛利率3.91%,同比减少14.96%;光伏组件毛利率4.53%,同比减少14.13%[50] - 投资收益1.34亿元,占利润总额比例 -9.98%;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0.28亿元,占比2.06%;资产减值 -4.34亿元,占比32.39%[51] - 货币资金期末金额249.3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0.77%,较上年末增加5.77%,主要系取得借款增加[53] - 存货期末金额130.5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0.88%,较上年末减少2.70%,系库存数量、成本及跌价综合影响[53] - 固定资产期末金额445.6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7.13%,较上年末增加2.54%,主要系在建项目转固[53] - 短期借款期末金额112.5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9.38%,较上年末增加8.46%;长期借款期末金额133.27亿元,占比11.10%,较上年末增加9.71%,均系新增借款[53] - 晶澳太阳能越南有限公司资产规模75.02亿元,收益20.45亿元,境外资产占公司净资产比重23.11%,无重大减值风险[55] - 报告期投资额为53.24亿元,上年同期为106.84亿元,变动幅度为-50.17%[59] - 金融资产期初数为9.43亿元,期末数为10.97亿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408.91万元[57] - 金融负债期末数为4151.57万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2349.37万元[57] - 衍生品投资初始投资金额为125.63万元,期末金额为129.71万元,占公司报告期末净资产比例为39.96%[63] - 报告期内衍生品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2758.28万元,交割收益为6257.39万元[63] 业务布局与模式 - 公司立足于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垂直一体化模式,业务涵盖光伏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及电站开发运营等[17] - 智慧能源事业部构建“产品+系统”、“系统+服务”的“双+”发展战略[21] - 光伏新材事业部沿着“横向一体化”思路,着力光伏材料与设备领域,提升高新技术产品比重[22] - 光伏产品事业群采购实行集中采和分散购结合模式,生产采取“以销定产”订单式模式并对部分主流产品少量备货[23][24] - 光伏产品事业群产品销售针对不同市场制定差异化策略,新兴市场直销为主、分销为辅,成熟市场分销比例提升[24] - 光伏产品事业群研发包括“自主研发”和“与第三方合作研发”两种模式[24] - 智慧能源事业部采购实施集中招标和零星比价结合模式,经营有自主投资和合作开发两种业务模式[26] - 集中式光伏电站采用“全额上网”售电模式,分布式工商业电站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或“全额上网”模式[26] - 户用分布式电站通过“全额上网”结合“屋顶租赁”模式发展[27] - 光伏新材事业部采取集中采购模式降低成本[28] - 光伏新材事业部多数产品采用“以销定产、适度备货”生产模式[28] - 光伏新材事业部以直销模式为主销售产品[28] - 公司成立储能研究中心,采用自主和合作研发模式开发储能产品[27] - 公司全球化布局,在东南亚建设垂直一体化生产基地,在美国建设光伏组件基地[31] 产能情况 - 2024年末公司组件产能将超100GW,硅片与电池产能达组件产能的80%[29] - 2024年末公司组件产能将超100GW,硅片与电池产能达组件产能的80%,n型电池产能57GW[36] - 2024年末组件产能将超100GW,硅片与电池产能达组件产能80%,n型电池产能57GW[42] 技术与产品 - 公司硅棒月产量提升、生产成本降低,线切工艺改进,大尺寸硅片产能爬坡周期短、成本低[18] - 公司电池工艺主要为n型倍秀(Bycium+)电池技术,最新量产转换效率达26.5%[18][19] - 公司组件是主要终端销售产品,可满足市场主流需求并可定制化开发[19] - 2024上半年公司对DeepBlue 4.0 Pro产品进行技术和性能升级,发布海上光伏、0BB电池高效组件、Bycium+电池技术单玻防积灰组件三款新产品,功率最高分别可达635W、645W、650W,组件效率最高分别可达22.8%、超23.1%、超23.3%[20] - 0BB解决方案的DeepBlue 4.0 Pro特定版型组件,相较常规n型组件,BOS下降幅度为0.45%-3.55%,LCOE下降幅度为0.24%-2.34%[20] - 截至2024年6月底,公司共有有效专利1,827项,其中发明专利977项[32] - 公司最新的n型倍秀(Bycium+)电池量产转换效率已达到26.5%[32] - 2024年半年度研发投入19.59亿元,占营业收入5.24%,截至期末有效专利1827项,发明专利977项[41] - 2024上半年升级DeepBlue 4.0 Pro产品,发布海上光伏、0BB电池高效组件、Bycium+电池单玻防积灰组件等产品[41] - 公司最新n型倍秀(Bycium+)电池量产转换效率达26.5%[42] 电站规模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持有的光伏电站规模约3GW[21] 市场与客户 - 公司在海外设立13个销售公司,销售服务网络遍布全球165个国家和地区[30] - 公司产品获国内外大型战略客户和全球知名分销商认可,多个生产基地获省级质量奖,产品获多项权威奖项[33] - 截至2024年6月底,公司连续九年获评PVEL“最佳表现”组件制造商、连续五年获RETC“全面表现最优”认可荣誉[33] 数智化与管理 - 公司通过部署数智化技术提升员工劳动效率和产品质量,各业务部门数据及业务流程全面互联互通[34] - 公司在硅片、电池、组件环节实现精细化管控和智能联动,自研产线故障管理系统[35] - 截至2024年6月底,公司多个生产基地入选工信部相关榜单及场景[35] 公司发展历程与团队 - 公司建立先进管理团队和职业经理人管理机制,核心管理团队投身光伏行业十多年[37] - 公司自2005年成立后历经多轮行业周期,近十年出货量始终保持全球前四[37] 可持续发展 - 公司提出“G2G”可持续发展理念,构建“6+”绿色生态发展体系[38] - 截至2024年6月底,公司6个生产基地被纳入国家级“绿色工厂”名单,7个生产基地通过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38] 出货量情况 - 电池组件出货量超38GW(含自用1GW),组件海外出货量占比约54%[4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电池组件出货量超38GW(含自用1GW),组件海外出货量占比约54%[85] 股份回购 - 计划使用4 - 8亿元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截至6月30日已回购2592.96万股,成交4.8亿元[4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回购股份2592.96万股,占总股本的0.78%,成交总金额4.80亿元[86] 投资者参与情况 - 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5.55%,2023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4.78%[88] 行业现状与风险 - 截至2023年底,国内硅片、电池和组件环节落地产能均超800GW,产量分别达622GW、545GW、499GW[81] - 光伏行业面临全球产业政策、国际贸易保护、阶段性供需失衡等风险[79][80][81] 激励计划 - 2020年激励计划向110名激励对象授予1655.23万份股票期权,向436名激励对象授予952.57万股限制性股票,向36名激励对象授予45.43万股限制性股票预留部分,向48名激励对象授予144.67万份股票期权预留部分,该计划已实施完毕[90] - 2020年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三个解除限售期分别解除限售282.90万股、392.9562万股、730.6880万股,首次授予期权三个行权期分别行权490.4430万份、605.9409万份、1263.9805万份;预留授予限制股两个解除限售期分别解除限售22.7150万股、44.5214万股,预留授予期权两个行权期分别行权72.3755万份、102.6047万份[91] - 2022年激励计划向837名激励对象授予1502.76万份股票期权,向32名激励对象授予429.80万股限制性股票,该计划终止实施,已解除限售180.5160万股,已行权66.5914万份,注销1979.3722万份股票期权,回购注销421.2040万股限制性股票[92] - 2023年激励计划向11名激励对象授予340万股限制性股票,向2652名激励对象授予7884.02万份股票期权,该计划终止实施,注销7884.02万份股票期权,回购注销340万股限制性股票[94] 环保情况 - 公司及其子公司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96] - 公司遵守多项环保法律法规,完善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96] - 2024年公司总部对所有光伏制造生产基地进行《污染物排放合规尽职调查》,及时回复率100%[97] - 所有国内生产基地EHS管理人员均学习了新颁布的《排污许可管理办法》(2024)[97] - 所有正式投产基地(含海外)均获得排污许可证(海外为当地环境许可证)且在有效期内[97] - 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大气污染物排放中,氯气排放总量2.893t,氯化氢7.767t等[98] - 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水污染排放中,COD排放总量110.412t,氨氮11.938t等[98] - 合肥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大气污染物排放中,颗粒物排放总量0.522t,非甲烷总烃17.995t [98] - 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大气污染物氨排放浓度3mg/m³,氮氧化物3.7mg/m³等[98] - 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水污染物COD排放浓度25mg/L,BOD19.1mg/L等[98] - 合肥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大气污染物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8.92mg/m³,颗粒物0.64mg/m³等[98] - 各公司污染物排放均未超标[98] - 合肥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废水排放中COD为35mg/L,总氮为17.87mg/L等,排放量COD为2.57t,总氮为1.54t等[99] - 义乌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大气污染物排放中氯化氢为4.7mg/m³,氨为4.43kg/h等,排放量氨为2.64t,氯化氢为1.17t等[99] - 义乌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废水排放中总氮为21.86mg/L,总磷为0.52mg/L等,排放量COD为30.05t,氨氮为8.48t等[99] - 东台晶澳太阳能科技大气污染物排放中氨为32.8mg/m³,氯气为2.35mg/m³等,排放量氨为8.63t,氯气为0.54t等[99] - 东台晶澳太阳能科技废水排放中COD为115.5mg/L,排放量COD为232.2t等[99] - 石家庄晶澳太阳能科技大气污染物排放中氯化氢为1.08mg/m³,氯气为0.9mg/m³等,排放量氯气为0.875t,氯化氢为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