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启技术(002625)
icon
搜索文档
光启技术(002625) - 光启技术调研活动信息
2022-12-04 17:42
公司发展情况 - 2017 年 2 月完成非公开股票发行,12 月完成深圳光启尖端技术有限公司资产注入,主营业务从传统汽车零部件转型为超材料尖端装备研制与生产 [3] - 超材料业务营收占比从不到 10%、20% 几提升到 2019 年的 45%,2020 年一季度超 50%,成核心业务 [3] - 多个项目从研制进入批产阶段,使超材料业务营收大增 [3] 研发与生产能力建设 - 超算中心三期建成投入使用,计算能力达 4200 万亿次/秒,比一期提升 20 多倍 [4] - 今年上半年银星基地产能从 4000 公斤增至 8000 公斤,顺德项目一期近期封顶,预计 10 月试产、12 月投产,一期产能达 40000 公斤 [4] - 疫情期间每月招聘 30 - 50 位生产交付相关人员 [4] 行业竞争格局 - 公司将力学、电磁性能指标一体化设计,产品有跨代性能优势 [5] - 超材料电磁设计是核心竞争优势,在超材料技术领域走在全球顶端,能与其他专业领域结合 [5] - 公司及相关主体超材料领域专利申请总量 3000 余件,授权近 2000 件,申请量和授权量全球第一 [5] 民品与警用头盔情况 - 警用头盔 2018 年联合研发,2019 年进博会规模使用,已成熟 [5] - 防疫头盔基于警用头盔技术开发,能测体温,超 37.3 度自动声光报警,部署灵活 [6] - 穿戴式智能头盔在公安部采购名录试点,预计 8 月完成试点正式进入采购目录 [6] 尖端装备业务展望 - 部分产品已批量订货,预计今年获 10 亿元订单,未来几年每年有新产品进入批量订货阶段 [6] 产能与订单情况 - 预计今年年底银星基地达产能极限,顺德基地年底投产满足订单需求,未来 2 - 3 年达满产状态 [6] 其他业务情况 - 穿戴式智能头盔是 5G 终端,主要用于警用和民用智能装备 [7]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超材料研发与产业化,有明确投资方向 [7]
光启技术(002625) - 光启技术调研活动信息
2022-12-04 14:56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与现场参观 [1] - 参与单位有中信建投、华泰证券等19位机构分析师与专业投资者 [1] - 活动时间为2020年9月24日14:00 - 16:00,地点在公司会议室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秘、财务总监张洋洋,经营管理负责人张晓宇,证券事务代表张玮皓 [1] 业务订单与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10亿订单年底左右可拿到,对合同确定性有信心 [3] - 公司正在进行内部财务测算,达到业绩预告披露条件会在10月15日前公告 [3] 超材料业务相关 - 尖端装备行业研制阶段有收入,上级主管部门会拨付经费,完成任务后确认研制业务收入 [3][4] - 超材料业务产品总体毛利水平在50%左右,未来批产产品增多毛利水平会增长 [4] - 超材料研制业务采用客户年度拨款方式,产品一般在批产交付后3 - 6个月收回账款 [4] 项目建设情况 - 顺德项目一期已完成封顶,现阶段在装修和设备引进调试,预计年底投产,产能40吨/年,3 - 5年内逐步满产,二期建设根据实际生产交付情况规划 [4][5] 民用产品业务探索 - 除穿戴式智能头盔,公司在5G、新能源汽车等电磁辐射和抗干扰要求高的领域进行业务探索,未涉及芯片和光伏电池领域 [5]
光启技术(002625) - 2018年11月2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17:08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002625,证券简称光启技术 [1] - 投资者关系活动为特定对象调研,时间 2018 年 11 月 21 日上午 10:00 - 12:00,地点公司会议室,参与单位为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接待人员为姚婧、戴晶 [2] 业务概况 - 公司在发展汽车座椅功能件研发与生产的同时,推进向超材料战略新兴产业转型升级,主要业务包括尖端装备超材料方案提供和产品生产、超材料智能结构及装备产业化项目实施与研制、各类汽车座椅功能件等研发生产销售 [2] 超材料相关 - 超材料由人工结构的微结构组成,通过设计微结构改变电磁波传播方式,具有超常物理属性,应用前景广泛,覆盖工业、军事、生活等方面,电磁超材料对多个产业和技术有深远影响 [3] - 公司超材料产品应用于国防军工和民用两大板块,军工部分技术融合设计取得突破,部分装备从研发转入批产;民用推进产业生产基地建设,购置工业用地并开展战略合作,重点瞄准公共安全领域,设计智能警务终端产品,将成新业务增长点 [3][4] 2018 年上半年经营情况 - 营业收入 194,880,546.11 元,同比增长 1.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6,918,162.74 元,同比减少 47.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7,550,345,483.79 元,比上年期末增长 0.33% [4] - 业绩变动原因:钢材价格上涨及产品结构调整致汽车零配件业务利润同比下降;募投项目处于建设期未产生收益;合并范围增加致日常经营开支增加 [4] 未来发展战略 - 巩固传统汽车零部件业务,立足于超材料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利用协同效应强化超材料产品研发生产,深耕相关业务,巩固技术优势,整合业务版图和市场布局 [4][5] - 重视军民融合发展,利用军品技术经验助推民品开发,以民用技术反哺提升军品技术,形成良性循环,提升综合竞争力 [5]
光启技术(002625) - 光启技术调研活动信息
2022-12-03 16:34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现场参观 [1] - 参与单位包括华西证券、兴业证券等,共83位行业分析师、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以及媒体 [1] - 活动时间为2020年12月28日10:00 - 17:00 [1] - 活动地点为公司银星基地、709基地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刘若鹏博士、董事兼总经理赵治亚博士等 [1] 公司基地情况 银星基地 - 目前处于满产超负荷状态,生产作业人员由两班倒变为三班倒 [3] 709基地 - 是新一代超材料的大规模制造基地,集研发、制造、检测为一体 [3] - 建成后公司将拥有超材料尖端装备产品科研及产业化全链条能力,每年新增超材料尖端装备产品40,000公斤产能 [3] - 7月份封顶后,正为全面投产做准备,进行关键设备的最终调试,即将投产 [3] 控股股东减持情况 - 减持原因是自身资金需求,所得款项用于归还自身及关联企业银行展期借款,降低负债率和股票质押率 [4] - 已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2%的股份 [4] - 大宗交易受让方六个月内不得转让受让股份,5%以上股东集中竞价减持需提前十五个交易日披露,每减持超过1%需披露进展公告 [4][5] 公司订单与业绩情况 订单情况 - 前期预计10亿订单,第一批产品价值超12亿元,部分订单将按订货需求逐步落实 [5] 业绩情况 - 2020年业绩预测已在三季度报告披露,若有调整会及时披露 [5]
光启技术(002625) - 光启技术调研活动信息
2022-11-22 00:16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为 002625,证券简称为光启技术 [2] - 2021 年 7 月 15 日 9:30 - 12:30,51 位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到公司 709 基地调研,接待人员有董事兼总经理赵治亚博士、董事兼财务总监及董事会秘书张洋洋博士等 [2] 业务与业绩展望 - 十一年来公司实现我国超材料技术由“0 到 1”突破,应用于超材料尖端装备领域,成为全球超材料行业领军企业 [2] - 近三年超材料业务迅速增长,十四五期间预计客户对超材料尖端装备需求不断增加且维持较高增速 [2] - 公司在已有产品稳定量产基础上,增加研发投入推进换代升级,后续有新产品转入批产,保障未来业绩高速增长 [2] 风险相关 - 尖端装备对产品要求严格、研制周期长,产品定型后换供应商可能性低,公司研制及批产任务进展顺利,订单确定性较高 [3] 战略投资者 - 公司正通过多种方式吸引支持公司发展、认可公司业务的机构及个人战略投资者,丰富股东结构助力未来发展 [3] 资金与订单情况 - 与相关机构沟通后,公司将募集资金存于小银行不存在风险,盛京银行已赎回资金 11 亿 [3] - 已明确价格的超过 12 亿元订货需求中,已签订约 6 亿元订单,后续将根据客户需求逐步签订并交付 [3] - 公司与客户签署订货合同,完成产品交付后确认收入,签订合同后收 50% 预付款,交付后 3 - 6 个月内全部回款 [3]
光启技术(002625)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7 00:00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3.68亿元,同比增长232.90%;年初至报告期末8.35亿元,同比增长117.00%[3] - 本报告期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增长314.77%;年初至报告期末2.98亿元,同比增长146.98%[3]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93.23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4.1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所有者权益84.52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68%[3] - 2022年1 - 9月营业收入8.35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117.00%,因超材料产品收入增长[7] - 营业成本4.83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102.84%,因超材料产品销售增长[7]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513.40万元,增幅396.52%,因销售回款增加[7] - 年初至报告期末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28.94万元,增幅104.32%,受购买理财产品规模及期限影响[8] - 年初至报告期末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771.61万元,增幅97.80%,因上年同期银行贷款到期偿还[8] - 2022年年初到报告期末营业总收入8.35亿元,较上期3.85亿元增长117.00%[17] - 营业总成本4.77亿元,较上期2.73亿元增长74.86%[17] - 营业收入8.35亿元,较上期3.85亿元增长117.00%[17] - 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净利润为2.9751056784亿元,上年同期为1.2015189649亿元[18] - 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营业利润为3.6152164812亿元,上年同期为1.4799744632亿元[18] - 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14元,上年同期为0.06元[19] - 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稀释每股收益为0.14元,上年同期为0.06元[19] - 公司年初到报告期末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5.4693221678亿元,上年同期为3.3411949766亿元[20] - 公司年初到报告期末收到的税费返还为1.041980583亿元,上年同期为1.172641269亿元[20] - 公司年初到报告期末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为1.0258379998亿元,上年同期为1.1512667169亿元[20] - 公司年初到报告期末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6.5993582259亿元,上年同期为4.6097258204亿元[20] - 公司年初到报告期末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2.5442005516亿元,上年同期为1.5087980996亿元[20] - 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为10.311979万元,上年同期为 - 3.019822万元[1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6.3480187104亿美元,上年同期为4.6944882757亿美元[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13.395155万美元,上年同期为 - 847.624553万美元[2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3.4331074596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387377382亿美元[2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3.2802135596亿美元,上年同期为4.9231969887亿美元[2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28.939万美元,上年同期为 - 3.5358196067亿美元[21]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4亿美元,上年同期为3000万美元[21]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4.0771610521亿美元,上年同期为3.8079981081亿美元[2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771.610521万美元,上年同期为 - 3.5079981081亿美元[2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3270.723634万美元,上年同期为 - 7.1285801701亿美元[2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5.14099844亿美元,上年同期为56.1063489879亿美元[21] 资产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5041.01万元,较期初减少74.80%,因购买及赎回上年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变动所致[6] - 应收票据期末数2.15亿元,较期初增长194.47%,因超材料业务收到商业承兑汇票增加所致[6] - 报告期末货币资金5,514,633,363.20元,交易性金融资产50,410,131.52元,应收票据215,402,944.36元[14] - 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流动资产合计74.33亿元,较上期71.32亿元增长4.21%[15] - 非流动资产合计18.90亿元,较上期18.21亿元增长3.77%[15] - 资产总计93.23亿元,较上期89.53亿元增长4.13%[15] - 流动负债合计5.82亿元,较上期5.35亿元增长8.84%[16] - 非流动负债合计2.96亿元,较上期2.74亿元增长8.27%[16] - 负债合计8.78亿元,较上期8.08亿元增长8.64%[1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84.52亿元,较上期81.52亿元增长3.66%[16] 股东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99,991名[9] - 西藏映邦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持股比例36.74%,持股数量791,701,728股,质押791,701,648股[9] - 石庭波持股比例3.30%,持股数量71,127,048股[9] - 桐庐岩嵩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3.10%,持股数量66,855,324股[10] - 深圳光启空间技术有限公司持股比例2.61%,持股数量56,282,860股[10]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2.02%,持股数量43,557,924股[10] 超材料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第三季度超材料业务收入28,267.25万元,同比增长431.36%;前三季度收入64,029.90万元,同比增长199.15%,占营收比重76.72%[12] 公司业务动态 - 全资子公司顺德光启以5,978.00万元竞得佛山顺德高新区一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12] - 光启尖端与客户A签订25,505.55万元超材料产品批产合同,其中14,934.07万元为新增订单[13]
光启技术(002625)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26 00:00
报告期信息 - 报告期为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5] 利润分配计划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2] -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4]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466,162,657.92元,上年同期273,938,826.90元,同比增长70.17%[11]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0,065,063.36元,上年同期92,161,716.36元,同比增长95.38%[11]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7,790,984.93元,上年同期 -60,112,798.80元,同比增长146.23%[11]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0.08元/股,上年同期0.04元/股,同比增长100.00%[11]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9,096,184,231.15元,上年度末8,953,265,661.32元,同比增长1.60%[11]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8,332,716,971.03元,上年度末8,151,933,342.26元,同比增长2.22%[11]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6,616.27万元,同比增长70.17%[1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006.51万元,同比增长95.38%[1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228.53万元,同比增长129.79%[15]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65.7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46.23%[15] - 营业成本240,636,166.35元,同比增长54.71%[17] - 销售费用10,163,948.38元,同比下降3.95%[17] - 管理费用44,742,022.75元,同比下降19.58%[17] - 财务费用 -85,298,633.66元,同比下降12.42%[17]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66亿元,同比增长70.17%[19] - 研发投入6897.52万元,同比增长65.70%,主要因超材料研发项目增加及投入支出金额不同[1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779.10万元,上年同期为 - 6011.28万元,同比增长146.23%,主要因销售回款增加[1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3076.38万元,上年同期为 - 6.85亿元,同比增长95.51%,受购买理财产品规模及期限影响[18]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582.72万元,上年同期为 - 3.48亿元,同比增长98.32%,因上年同期银行贷款到期偿还[18] - 投资收益572.06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2.63%,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具有可持续性[22] - 其他收益1877.80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8.63%,部分政府补助收益具有可持续性[22] - 存货金额5.0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5.53%,较上年末增加1.32%,主要因超材料业务量增长[23] - 2022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计90.96亿元,较1月1日的89.53亿元增长1.6%[91] - 2022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合计72.33亿元,较1月1日的71.32亿元增长1.4%[90] - 2022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合计18.63亿元,较1月1日的18.21亿元增长2.3%[91] - 2022年6月30日负债合计7.70亿元,较1月1日的8.08亿元下降4.7%[92] - 2022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合计5.15亿元,较1月1日的5.35亿元下降3.7%[92] - 2022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合计2.55亿元,较1月1日的2.74亿元下降6.8%[92] - 2022年6月30日所有者权益合计83.26亿元,较1月1日的81.45亿元增长2.2%[92] - 2022年6月30日货币资金为54.73亿元,较1月1日的54.81亿元略有下降[90] - 2022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为8.44亿元,较1月1日的8.37亿元增长0.9%[90] - 2022年6月30日存货为5.03亿元,较1月1日的3.77亿元增长33.6%[90] - 2022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4.6616265792亿美元,2021年上半年为2.739388269亿美元,同比增长70.17%[94] - 2022年上半年营业总成本2.5056869947亿美元,2021年上半年为1.7984187864亿美元,同比增长39.33%[94] - 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1.8023373686亿美元,2021年上半年为0.9192991594亿美元,同比增长96.05%[95] - 2022年上半年应收账款8.1711396599亿美元,2021年上半年为10.1277761098亿美元,同比下降19.32%[93] - 2022年上半年预付款项63.970754万美元,2021年上半年为11.320754万美元,同比增长465.07%[93] - 2022年上半年其他应收款8.1711396599亿美元,2021年上半年为10.1277761098亿美元,同比下降19.32%[93] - 2022年上半年流动资产合计24.5169223698亿美元,2021年上半年为26.3192831959亿美元,同比下降6.84%[93] - 2022年上半年非流动资产合计53.4817131152亿美元,2021年上半年为51.5253181344亿美元,同比增长3.79%[93] - 2022年上半年资产总计77.998635485亿美元,2021年上半年为77.8446013303亿美元,同比增长0.20%[9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022年上半年为180,065,063.36元,2021年上半年为92,161,716.36元[96] - 基本每股收益2022年上半年为0.08,2021年上半年为0.04;稀释每股收益2022年上半年为0.08,2021年上半年为0.04[96] - 母公司销售费用2022年上半年为3,189,930.50元,2021年上半年为3,165,296.32元;管理费用2022年上半年为6,975,446.78元,2021年上半年为13,422,364.71元;财务费用2022年上半年为 - 24,812,164.21元,2021年上半年为 - 16,844,145.42元[97] - 营业利润2022年上半年为15,712,229.21元,2021年上半年为9,658,714.66元;利润总额2022年上半年为15,712,240.06元,2021年上半年为9,658,715.35元;净利润2022年上半年为10,717,886.18元,2021年上半年为7,033,153.98元[98]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2022年上半年为399,283,317.87元,2021年上半年为228,485,901.79元;收到的税费返还2022年上半年为10,419,805.83元,2021年上半年为180,452.02元[100]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022年上半年为449,298,363.30元,2021年上半年为266,802,327.60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022年上半年为421,507,378.37元,2021年上半年为326,915,126.40元[10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2年上半年为27,790,984.93元,2021年上半年为 - 60,112,798.80元[100] -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2022年上半年为2,833,598.27元,2021年上半年为835,054.08元;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2022年上半年为0元,2021年上半年为 - 95.76元[100]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022年上半年为232,366,162.02元,2021年上半年为118,222,969.13元;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2022年上半年为162,929,921.63元,2021年上半年为140,003,821.36元[100] - 综合收益总额2022年上半年为180,255,238.76元,2021年上半年为91,941,917.18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2022年上半年为180,086,565.26元,2021年上半年为92,173,717.60元[96]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6.31亿元,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8亿元;2021年同期分别为80.36亿元和-68.54亿元[101] - 2022年上半年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4亿元,现金流出小计40.58亿元,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58亿元;2021年同期分别为3000万元、37.79亿元和-34.79亿元[101] - 2022年上半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0.88亿元,期初余额为54.81亿元,期末余额为54.73亿元;2021年同期分别为-109.33亿元、63.23亿元和52.30亿元[101] - 2022年上半年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09亿元,现金流出小计0.66亿元,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3亿元;2021年同期分别为0.13亿元、39.63亿元和-38.38亿元[102] - 2022年上半年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13亿元,现金流出小计30.00亿元,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68亿元;2021年同期分别为0.25亿元、75.05亿元和-74.80亿元[102][103] - 2022年上半年母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4亿元,现金流出小计40.12亿元,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12亿元;2021年同期分别为0、10.15亿元和-10.15亿元[103] - 2022年上半年母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45亿元,期初余额为15.14亿元,期末余额为15.29亿元;2021年同期分别为-123.33亿元、23.74亿元和11.41亿元[103] - 2022年初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81.52亿元,少数股东权益为-0.70亿元,所有者权益合计为81.45亿元[104] - 2022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金额为18.10亿元,其中综合收益总额为18.03亿元,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为0.07亿元[105] - 2022年上半年母公司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为2.09亿元,2021年同期为0.13亿元[102] - 本期期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8325841978.4元[106] - 上年期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7867002381.18元[107]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91941917.18元[108] - 本期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为531.76元[108] - 母公司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7588975158.19元[110] - 母公司本期增减变动金额为11414949.69元[110] - 母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10717886.18元[110] - 母公司本期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为697063.51元[110] - 本期期初股本为2154587862元[107][110] - 本期期初资本公积为5043072856.3元(合并报表)、5051720626.66元(母公司报表)[107][110] - 2022 年上半年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 697,063.51 元[111] - 2022 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 7,600,390,107.88 元,上年同期期末余额为 7,571,708,417.96 元,本期增减变动金额为 7,033,153.98 元[111][112] - 2022 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 7,033,153.98 元[112] - 2022 年上半年资本公积期末余额为
光启技术(002625)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4-29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光启技术,代码002625,上市于深圳证券交易所[6] - 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刘若鹏,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麻岭社区高新中一道9号软件大厦3层,邮编518057[6] - 董事会秘书是张洋洋,证券事务代表是张玮皓,联系电话0755 - 86581658,传真0755 - 86329077,电子信箱ir@kc - t.cn[7]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是www.cninfo.com.cn,媒体为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备置地点是公司董事会办公室[8] -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是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办公地址为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16号院7号楼1101,签字会计师是綦东钰、曾薪羽[10] -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和财务顾问均不适用[10] - 公司全资子公司光启超材料持有北京理诚商业服务有限公司21%股权,为联营企业[5] 公司股权及控制权变更 - 2017年2月,公司控股股东由俞龙生、郑玉英夫妇变更为西藏达孜映邦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于2021年1月20日更名为西藏映邦实业发展有限公司[9] - 2021年4月30日,公司将深圳中京光启50%的股权作价1元转让给深圳市残友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30] - 2021年4月30日起,公司对深圳中京光启丧失控制权,不再纳入合并范围,股权处置价款1000万元,处置比例50%[31][32] - 龙生电子商务等11家公司于2021年完成注销,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133] 公司行业变更 - 2021年7月,公司所属行业由汽车制造业(代码C36)变更为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代码C37)[9] - 2021年7月公司所属行业由汽车制造业变更为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18] - 公司所属行业由汽车制造业(代码C36)变更为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代码C37)[153] 公司分红计划 - 公司计划2021年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营业收入859,350,024.29元,较2020年增长35.01%[11]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1,273,806.89元,较2020年增长66.25%[11]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44,449,386.81元,较2020年增长86.78%[11]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92,758,738.73元,较2020年下降894.31%[11] - 2021年末总资产8,953,265,661.32元,较2020年末增长3.54%[11]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8,151,933,342.26元,较2020年末增长3.56%[11] - 2021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474,725,930.52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0,767,263.48元[15] - 2021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 -2,544,976.53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20,146,278.89元[16]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32,296,277.43元,较2020年的28,212,623.69元有所增加[17] -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935.00万元,同比增长35.01%;净利润27,127.38万元,同比增长66.25%;扣非净利润24,444.94万元,同比增长86.78%[22]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8.59亿元,同比增长35.01%,其中超材料行业收入6.12亿元,同比增长50.01%,汽车零部件行业收入2.44亿元,同比增长16.78%[24] - 2021年销售费用19,899,056.93元,同比 -10.16%;管理费用118,210,968.92元,同比36.86%;财务费用 -155,815,830.56元,同比 -58.34%;研发费用65,101,708.02元,同比 -8.25%[37] - 2021年信用减值损失 -37,473,070.28元,同比 -32.01%;资产减值损失 -3,736,903.46元,同比72.96%;资产处置收益646,650.34元,同比 -90.82%;营业外支出3,836,640.61元,同比103.59%;所得税费用63,597,876.82元,同比149.00%[3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021年为7.03亿元,较2020年增长44.18%,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7.96亿元,较2020年增长67.2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9275.87万元,较2020年减少894.31%[4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021年为1.67亿元,较2020年减少93.57%,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5.62亿元,较2020年增长43.19%,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3.95亿元,较2020年减少117.92%[41]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021年为3000万元,较2020年减少94.45%,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3.84亿元,较2020年增长82.38%,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3.54亿元,较2020年减少207.10%[4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2021年为 - 8.42亿元,较2020年减少133.04%[42] - 投资收益为1752.98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5.27%;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6.84万元,占比0.02%;资产减值为 - 373.69万元,占比 - 1.12%[43] - 营业外收入为23.21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0.07%;营业外支出为383.66万元,占比1.15%;其他收益为3648.95万元,占比10.96%[43] - 信用减值损失为 - 3747.31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 - 11.26%;资产处置收益为64.67万元,占比0.19%[43] - 货币资金2021年末金额为54.8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61.22%,较年初减少11.72%;应收账款为8.37亿元,占比9.35%,较年初增加3.44%[44] - 存货2021年末金额为3.7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4.21%,较年初增加2.74%;固定资产为6.31亿元,占比7.05%,较年初增加2.80%[44] - 其他非流动资产为7191.78万元,占比0.80%,较上期增加0.30%;应付账款为3.85亿元,占比4.30%,较上期增加2.35%;应交税费为8433.59万元,占比0.94%,较上期增加0.53%;其他应付款为1361.61万元,占比0.15%,较上期减少0.10%;递延收益为2.61亿元,占比2.91%,较上期增加0.99%[45]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数为0,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6.84万元,本期购买金额为130亿元,本期出售金额为110亿元,期末数为2.00亿元[46] - 货币资金受限余额为10.02万元,受限原因为保函保证金[47] - 2021年末公司货币资金为54.81亿元,较2020年末的63.24亿元有所下降[179] - 2021年末公司应收账款为8.37亿元,较2020年末的5.13亿元增长约63.09%[179] - 2021年末公司存货为3.77亿元,较2020年末的1.27亿元增长约196.09%[179] - 2021年末公司流动资产合计71.32亿元,较2020年末的71.93亿元略有下降[180] - 2021年末公司固定资产为6.31亿元,较2020年末的3.68亿元增长约71.31%[180] - 2021年末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18.21亿元,较2020年末的14.54亿元增长约25.26%[180] - 2021年末公司资产总计89.53亿元,较2020年末的86.47亿元增长约3.54%[180] - 2021年末公司应付账款为3.85亿元,较2020年末的1.69亿元增长约127.46%[181] - 2021年末公司流动负债合计5.35亿元,较2020年末的6.14亿元有所下降[181] - 2021年末公司负债合计8.08亿元,较2020年末的7.80亿元增长约3.59%[18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超材料业务收入61,210.65万元,同比增长50.01%,占比从64.11%增至71.23%;批产业务收入52,301.61万元,同比增长102.50%,占比从63.30%增至85.45%[22] - 超材料业务整体毛利率增长到58.41%,较上年增加5.58%[22] - 汽车零部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34%,亏损从1,010.82万元扩大至2,661.03万元[20] - 超材料产品收入5.23亿元,同比增长102.50%,超材料研发业务收入8909.04万元,同比下降40.51%[24] - 境内收入8.59亿元,同比增长35.01%,直销收入8.59亿元,同比增长35.01%[24] - 汽车零部件销售量945.28万件,同比增长19.13%,生产量933.56万件,同比增长20.53%,库存量135.43万件,同比下降7.96%[27] - 超材料生产量4.47亿元,同比增长99.03%,库存量2.40亿元,同比增长397.61%[27] - 汽车零部件行业营业成本2.22亿元,同比增长20.09%,超材料行业营业成本2.55亿元,同比增长32.25%[26] - 汽车零部件行业材料成本1.50亿元,占比67.77%,同比增长27.39%,超材料行业人工成本9505.10万元,占比37.34%,同比增长107.23%[29] - 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34%,但毛利率同比下降4.60%,亏损从2020年的1010.82万元扩大至2661.03万元[23] 公司研发情况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申报专利64项(发明专利32项),获授权90项,在研1项超材料领域标准,累计持有3项国家标准[21] - 截至2021年底,公司旗下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4家[21] - 公司超算中心峰值计算能力达4,200万亿次/秒,实现超材料快速优化设计[21][22] - 709基地一期投产后可年产4万公斤超材料产品,产能快速爬坡[21][22] - 公司研发投入12,054.95万元,同比增长34.27%,新增17个在研项目[22] - 主要研发项目******CK、******BYXB结构已完成方案设计等,******YMYXB结构计划2022年开展1:1样件制备及试验验证[39] - 2021年研发人员数量335人,较2020年增长32.41%,占比19.63%,较2020年增加0.68%[39] - 2021年研发人员中本科113人,较2020年增长43.04%;硕士79人,较2020年增长14.49%;博士16人,较2020年增长6.67%;大专及以下127人,较2020年增长41.11%[39] - 2021年30岁以下研发人员124人,较2020年增长69.86%[39] - 研发投入金额2021年为1.21亿元,较2020年的8977.88万元增长34.27%,研发投入资本化的金额为5544.78万元,较2020年增长194.62%[40] 公司募投项目情况 - 709基地本报告期投入金额为2.58亿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实际投入金额为6.00亿元,项目进度为40.40%,预计收益为4.09亿元,累计实现收益为0[50] - 2017年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68.38亿元,本期已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2.92亿元,已累计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17.12亿元,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为53.98亿元,比例为78.94%,尚未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51.74亿元[53] - 709基地募集资金承诺投资调整后总额为14.86亿元,本报告期投入金额为2.58亿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为6.00亿元,投资进度为40.40%,预计2025年5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55] - 沈阳光启尖端装备产业园调整后投资总额为3.64亿元,本报告期投入金额为511.18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为620.21万元,投资进度为1.70%,预计2024年5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55] - 研发中心项目募集资金承诺投资
光启技术(002625)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9 00:00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为122,399,842.42元,同比增长18.95%[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2,706,746.41元,同比增长56.9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7,444,163.08元,同比增长70.75%[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0,993,167.18元,同比减少638.30%[3] - 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02元/股,同比增长100.00%[3] - 总资产为9,034,509,973.31元,同比增长0.9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8,194,605,787.36元,同比增长0.52%[3] - 研发费用为10,634,313.08元,同比减少40.87%[5] - 财务费用为-42,246,118.19元,同比减少49.82%[5]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末货币资金为5,328,874,331.64元,年初余额为5,481,492,791.41元[14]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末交易性金融资产为201,793,084.90元,年初余额为200,068,432.85元[14]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末应收账款为862,235,197.62元,年初余额为836,711,680.49元[14]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122,399,842.42元,同比增长19.0%[17]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2,706,746.41元,同比增长56.9%[18]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为10,634,313.08元,同比下降40.9%[17]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财务费用为-42,246,118.19元,同比下降49.8%[17]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利息收入为42,515,522.71元,同比增长37.0%[18]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资产总计为9,034,509,973.31元,同比增长0.9%[15]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流动负债合计为581,789,316.67元,同比增长8.8%[15]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非流动负债合计为265,199,604.96元,同比下降3.1%[15]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所有者权益合计为8,187,521,051.68元,同比增长0.5%[16]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其他综合收益为-137,421.10元,同比下降230.3%[16]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综合收益总额为42,631,375.53元,同比增长56.68%[1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为42,672,445.10元,同比增长56.23%[1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2元,同比增长100%[19] - 稀释每股收益为0.02元,同比增长100%[1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0,993,167.18元,同比减少639.58%[2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9,673,533.64元,同比减少91.62%[2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51,854.12元,同比减少98.81%[2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52,618,554.94元,同比减少80.17%[2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328,774,052.72元,同比减少3.71%[22] 股东信息 - 公司股东石庭波通过安信证券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持有公司股票36,067,119股[10] - 公司股东石丽云通过东方证券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持有公司股票14,860,900股[10] - 公司前十大股东持股情况:石庭波持有60,642,164股,郑玉英持有38,500,000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有37,103,948股,深圳市鲲鹏新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持有20,000,000股,俞龙生持有19,000,000股,俞旻贝持有18,857,830股,深圳光启空间技术有限公司持有17,072,927股,石丽云持有16,235,892股[11]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收到深圳证监局责令改正措施决定书,涉及公司治理、募集资金管理、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信息披露、财务核算等方面的不规范问题[12] 业务发展 - 公司全资子公司光启尖端与客户A签署采购商务合同,合同含税金额为198,695.44万元人民币,为公司成立以来签署的金额最大的单笔销售合同[12]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订单充足,已签订合同和收到的投产通知中待交付金额逾20亿元人民币[12] - 报告期内,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亏损635.22万元[12] 其他财务信息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184,125.06元,政府补助为4,715,401.99元,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724,652.05元[4] 报告信息 - 第一季度报告未经审计[23]
光启技术(002625) - 关于投资者接待日活动变更的公告
2022-03-22 17:12
活动变更原因 - 因疫情形势,公司严格执行业务所在地疫情防控政策,在做好防控同时全力保障生产交付任务,将投资者交流活动调整为线上方式举行 [2]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时间为2022年3月25日(星期五)10:00 - 11:00 [2] - 活动地点为万得3C会议(网址:https://peacall.wind.com.cn/l/BCFk)[2] 公司出席人员 - 公司总经理赵治亚先生,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张洋洋先生以及董事会办公室人员(如有特殊情况,参与人员会有调整) [2] 参加方式 - 投资者可在2022年3月25日上午10:00 - 11:00,通过互联网登陆万得3C会议在线参与交流活动 [2] - 有意向参加说明会的投资者可在2022年3月23日18:00前将问题发送至公司邮箱(ir@kc - t.cn),公司将在接待日上对普遍关注问题进行回答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