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银行(002948)

搜索文档
一日惊魂之后,如何看待当前的银行股行情?
36氪· 2025-07-02 09:16
银行板块市场表现 - 2025年初至今股份制行、农商行、城商行均大涨近20%领涨沪深京三市 在去年板块大涨50%基础上实现 [1] - 2024年以来浦发银行、上海银行暴涨逾100% 江苏银行、渝农商行、成都银行等涨逾90% 四大行涨幅均超50% [1] - 6月27日银行板块突袭暴跌3% 但市场普遍认为仅是牛市中的调整 [2] 基本面与估值背离 - 2025年一季度A股42家上市银行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7%、1.2% 拨备前利润已连续十个季度负增长 [3] - 商业银行净息差2025年一季度降至1.43%历史新低 低于央行合意水平1.8% 且首次与不良贷款率1.51%出现倒挂 [5] - 中证银行PB较五年最低点上升45%至0.71倍 招行、杭州银行等PB超1倍 估值合理偏贵但未泡沫化 [15] 资金驱动逻辑 - 国家队2023年10月至2024年4月增持四大行工行2.87亿股、农行4.01亿股、中行3.3亿股、建行0.71亿股 [9] - 2024年ETF规模大增1.72万亿元至3.77万亿元 沪深300等宽基指数中银行权重最高达15% [9][10] - 2025年公募新规促使基金经理向沪深300靠拢 金融板块权重超25%引发调仓 银行5月后累计大涨超10% [11] 未来策略方向 - 优选业绩成长性强的城商行 其净息差收入与地方经济匹配 转型空间大于股份行和四大行 [16] - 需规避经营质地差的中小银行 如郑州银行连续四年不分红 股价较上市初期跌超60% [17] - 银行板块进入高波动博弈阶段 需降低回报预期 但资金面支撑下趋势性上涨或未结束 [15][17]
银行股年中考:板块领涨A股,浦发、青岛银行半年涨超30%,工行成为A股新“股王”
搜狐财经· 2025-06-30 18:52
银行板块行情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银行板块总涨幅13.1%,位列申万一级行业第二位,总市值15.44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17% [2] - 42只银行股中14只在6月创历史股价新高,包括四大国有行及兴业、中信、浦发银行等,工商银行以2.7万亿元市值成为A股"股王" [2] - 10只银行股半年涨幅超20%,浦发银行以34.89%涨幅领跑,青岛银行、兴业银行、江苏银行、渝农商行紧随其后 [4][5] 国有大行与城商行表现 - 工行、建行、农行上半年涨幅均超12%,四大行及邮储银行均在6月末刷新历史最高价 [6] - 建设银行完成超千亿元定增,5000亿元特别国债注资四大行全部到账,预计可撬动4.68万亿信贷扩张 [7] - 城商行中江苏银行、南京银行股息率达4.7%-4.8%,部分业绩增速较高的城商行股息率超4.5% [12] 资金动向与投资者行为 - 险资上半年密集增持港股银行股,中国平安二季度对工行、农行、邮储银行等有30次增持记录 [10][11] - 南向资金上半年净买入建设银行248.87亿港元,6月27日单日净买入超13亿港元 [12] - 低利率环境下"买股收息"策略普及,国有大行加权平均股息率4.07%,较10年期国债利差达2.42% [12] 分红与资本运作 - 2024年度上市银行累计分红6315.42亿元,39家银行现金分红总额超上年,剩余2000余亿元分红待发放 [13] - 兴业银行单笔分红224.33亿元,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拟分红515.02亿、586.64亿、439.23亿元 [14] - 常熟银行等已官宣2025年中期分红方案,通过增加分红频次提升投资者回报感 [14] 行业展望 - 机构预计2025年银行业呈现"营收筑底、估值修复"特征,宏观政策改善有望推动净资产重新定价 [15] - 房地产风险出清及地方政府化债推进将缓解资产质量担忧,但个体分化可能加剧 [15]
A股午评:创业板指半日涨近1%,军工板块再度大涨
快讯· 2025-06-30 11:34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早盘集体上涨,沪指涨0.2%,深成指涨0.54%,创业板指涨0.93%,北证50指数跌0.1% [1] - 全市场半日成交额9326亿元,较上日缩量811亿元 [1] - 全市场超3500只个股上涨 [1] 板块表现 涨幅居前板块 - 游戏板块持续拉升,恺英网络、巨人网络双双涨停 [3] - 军工板块早盘大涨,恒宇信通、晨曦航空、中兵红箭多股涨停 [3] - 光刻机概念股表现活跃,蓝英装备20cm涨停,凯美特气、中瓷电子涨停 [3] - 创新药板块探底回升,昭衍新药涨停 [3] 跌幅居前板块 - 银行、证券板块早盘下挫,国盛金控跌超5%,湘财股份、苏农银行、青岛银行纷纷下跌 [3] 涨停天梯榜 - 5连板:弘业期货 [4] - 4连板:好上好 [5] - 3连板:飞亚达、时代万恒、诚邦股份 [6] - 2连板:恒宇信通、霍普股份、维科技术、际华集团、澳弘电子 [7] 最强风口榜 - 新能源汽车:板块内16家涨停,6只连板股,最高连板数为9天7板,涨停股代表澳弘电子、新坐标 [8] - 军工:板块内14家涨停,6只连板股,最高连板数为9天7板,涨停股代表恒宇信通、际华集团 [9] - 专精特新:板块内13家涨停,2只连板股,最高连板数为3天3板,涨停股代表际华集团、新坐标 [10] 热点行业分析 军工装备 - 相关个股:晨曦航空、国科军工、中兵红箭 [12] - 全球地缘政治变化加剧推动军贸需求扩大,"9.3阅兵"引发市场关注,军工有望实现基本面和行业估值双击 [12] 游戏 - 相关个股:迅游科技、恺英网络、巨人网络 [13] - 6月版号数量创近年新高,共158款游戏获批,其中国产网络游戏147款、进口网络游戏11款 [13] 脑机接口 - 相关个股:翔宇医疗、爱朋医疗、际华集团 [14] - 马斯克旗下Neuralink发布最新研究成果,受试者已达7人,平均每周使用时长约50小时,峰值超100小时 [14] 数字货币 - 相关个股:雄帝科技、宇信科技、翠微股份 [15] - 香港财政司司长表示金融科技在跨境贸易应用潜力巨大,稳定币法例将在8月1日生效 [15]
大金融股集体走弱 国盛金控跌超5%
快讯· 2025-06-30 09:58
大金融股早盘表现 - 银行、券商、保险等大金融股早盘集体走弱 [1] - 国盛金控、爱建集团跌幅超过5% [1] - 湘财股份、天风证券、紫金银行、青岛银行、苏州银行、中国人保、天利科技等个股跟跌 [1]
投资高股息资产并不是稳赚不赔
证券时报网· 2025-06-27 16:59
资金抱团现象 - A股市场出现资金集中涌入特定领域的现象,包括核心资产、成长赛道股和高股息板块,推动股价短期内大幅上涨 [1] - 银行板块在6月27日出现大跌,杭州银行、重庆银行、青岛银行等跌幅超过4%,江苏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跌幅超过3% [1] - 银行板块2024年涨幅接近40%,今年以来涨幅超过15%,部分银行股自阶段性底部以来涨幅翻倍 [1] 高股息资产表现 - 银行等高股息资产走高的原因是利率下行环境下,银行存款和传统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走低,高股息资产的稳定现金流和较高股息率受到市场追捧 [1] - 高股息资产主要集中在传统行业如能源、金融、地产,这些行业与宏观经济周期紧密相关,经济景气度不高时企业盈利可能受冲击,影响分红稳定性 [2] - 房地产行业在政策调控和市场需求变化下,部分企业资金链面临压力,股息发放大幅减少甚至取消,投资者已遭受损失 [2] 高股息资产风险 - 市场过度追捧高股息资产可能导致估值泡沫,引发快速调整,高股息策略本质是深度价值投资,但若企业缺乏成长动能,股价可能陷入"估值下移+业绩下滑"的戴维斯双杀 [2] - 银行板块虽然每年有稳定分红,但股价持续走高导致股息率下降 [2] - 企业红利政策可能因经营状况、战略规划等因素变更,历史上股息稳定的企业也可能因盈利下滑、资金需求增加减少或暂停分红 [2] 当前市场环境 - 低利率环境下高股息红利资产具有一定吸引力,慢牛股价和稳定现金分红可期 [3] - 投资者需谨慎对待高股息资产可能存在的风险,避免陷入"高股息陷阱" [3]
超3300只个股上涨
第一财经· 2025-06-27 15:51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报收3424.23点,跌0.7%,深成指报收10378.55点,涨0.34%,创业板指报收2124.34点,涨0.47%,全市场超3300只个股上涨,超1700只个股下跌 [1][2] - 北证50指数报收1439.63点,涨1.06%,表现优于其他主要指数 [2] 板块涨跌 - 算力产业链走强,CPO、铜连接方向领涨,有色金属、CRO、半导体、消费电子题材活跃 [5] - 银行股领跌,油气、保险、电力、白酒跌幅靠前,固态电池、AI应用概念股调整 [5] - 铜连接方向领涨,创益通20%涨停,泓淋电力涨超11%,新亚电子涨停 [7] - 银行板块领跌,杭州银行、青岛银行、重庆银行跌超4% [8] - 油气板块继续下挫,准油股份跌停,通源石油跌超7% [9] - 午后市场再现炒生肖行情,多只带"马"字个股大涨,玉马科技、云中马尾盘双双涨停 [10]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入电子、通信、有色金属等板块,净流出银行、公用事业、石油石化等板块 [12] - 天风证券、恒宝股份、华天科技获净流入16.39亿元、8.39亿元、6.63亿元 [13] - 指南针、东方财富、农业银行遭抛售8.32亿元、7.43亿元、7.27亿元 [14] 机构观点 - 江海证券认为市场上升趋势不变,整固后有望继续上攻 [16] - 德讯证券指出上证指数3400点上方面临多重技术性压力位,持续突破需量能进一步释放 [17] - 国金证券表示近期量能连续3天在1.5万亿附近,证券、军工、AI硬件等板块活跃,建议关注AI链、创新药等 [18]
银行板块午后进一步下挫,青岛银行跌超4%
快讯· 2025-06-27 13:10
银行板块表现 - 银行板块午后进一步下挫,青岛银行跌超4% [1] - 杭州银行、重庆银行、厦门银行跌超3% [1] - 南京银行、中信银行等多股跌超2% [1]
科技金融聚新势——青岛银行打造科技企业全周期产品体系
齐鲁晚报· 2025-06-25 21:46
公司动态 - 青岛银行"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产品体系"获评2025"好品金融"科技金融典型产品 [1] - 公司2024年制定《青岛银行科技金融工作实施意见》,系统梳理科技金融服务堵点,构建从制度到行动的战略框架 [2] - 2024年下半年全面推出"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产品体系",形成"一纵一横"服务结构,覆盖企业初创期至成熟期的分层产品链 [3] - 截至2024年末科技贷款余额达187亿元,较年初增长59.7亿元,增速47%,在山东省科技金融服务评估中获"良好"评级 [4] 产品与服务创新 - "一纵"产品线包括初创期"科融信贷"、成长期"启航易贷"与"科创易贷"、成熟期"领航易贷",贯穿企业成长链 [3] - "一横"策略通过产业园区、科技平台及政府合作叠加风险补偿政策,拓展金融服务生态圈 [3] - 提供全生命周期经营模式、全方位产品体系及综合化服务策略,包括延长授信期限、"无还本续贷"、非金融权益类服务等 [3] - 实现"极速审批、秒级响应"的"青银速度",案例显示500万元贷款从申请到放款仅3个工作日 [4] 战略方向 - 聚焦高端装备、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升级服务体系 [5] - 未来将构建"机构+机制+产品+数据"四位一体科技金融服务格局,提升专业化、数字化与体系化水平 [5] - 锚定新质生产力主线,增强科技型企业融资获得感与发展信心,助力山东"金融强省"建设 [6]
做好“五篇大文章”|青岛银行以金融助力“老有所养”
齐鲁晚报· 2025-06-25 21:46
青岛银行养老金融业务发展 - 青岛银行"养老企易贷"产品获评2025"好品金融"养老金融典型产品 [1] - 公司基于山东省人口老龄化现状全面布局养老金融 积极开展业务创新 提供综合服务方案助力养老产业转型升级 [1] -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做好养老金融等五篇大文章 青岛银行作为地方法人银行积极响应政策号召 [1] 养老金融服务案例 - 青岛银行为某大型医养康复集团旗下多家机构配置"诊易融"产品 提供信用额度超2000万元 [2] - 2024年5月推出"养老企易贷"后 为同一集团养老板块配置专属信用额度超2000万元 [2] - 该集团计划到2025年底实现总床位数10000张 形成全国性医疗康养机构布局 [3] 业务推广与成效 - 青岛银行在山东省34家分支机构推广养老金融服务 [3] - 截至2025年5月末 已为20余家养老机构提供融资服务超1亿元 [3] - 公司将持续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助力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 [3]
七千亿青岛银行股东格局或生变,是否提高分红率受关注
南方都市报· 2025-06-23 20:05
股东增持计划 - 青岛国信集团拟通过子公司增持青岛银行股份,增持后持股比例预计不超过19 99%,将成为第一大股东[2] - 增持计划实施后将超越海尔集团公司(持股18 14%)和意大利联合圣保罗银行(持股17 5%)[2] - 青岛银行董事会全票通过增持议案,需银行业监管机构核准后实施[3] - 青岛银行此前在估值提升计划中明确提到鼓励股东增持股份[3] 股东结构 - 当前第一大股东为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股21 87%),但该公司主要为香港投资者持股平台[5] - 海尔集团合计持股18 14%,意大利联合圣保罗银行持股17 5%,青岛国信集团通过3家子公司合计持股14 99%[5] - 青岛国信集团为青岛市直属国有独资公司,注册资本30亿元人民币[5]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34 98亿元(同比+8 22%),归母净利润42 64亿元(同比+20 16%)[6]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0 47亿元(同比+9 69%),归母净利润12 58亿元(同比+16 42%)[6] - 2025年一季度总资产首次突破7000亿元[7] 资本充足率 - 2025年一季度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 96%(较上年末-0 15pct),资本充足率13 51%(较上年末-0 29pct)[7]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略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行业10 7%)[7] -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为不低于8%[7] 分红情况 - 2024年年度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1 60元(含税),合计派发9 31亿元[8] - 投资者质疑分红率从上市时的44%降至2024年的20%+,近四年分红均为每10股1 6元[9] - 公司回应近五年平均现金分红比例超33%,高于行业平均水平[9] - 公司章程约定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当年可分配利润的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