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斯双杀

搜索文档
真正的价值投资者,要从价值回归中赚钱
虎嗅· 2025-07-01 10:25
股市长期回报构成 - 美国股市长期年化回报率10.4%,其中5%来自分红,4.8%来自盈利增长,仅0.6%来自市盈率变化[1] - 企业内在价值增长贡献9.8%收益,股价波动仅贡献0.6%[2] - 苹果2016-2024年净利润增长2倍但股价增长9倍,超额收益源于市盈率提升带来的戴维斯双击[3] 价值投资核心理念 - 投资伟大公司可能获得超出预期的额外收益,而平庸公司可能遭遇戴维斯双杀[6] - 市场非理性是价值投资者的机会,准确定价会消除抄底可能性[7] - 投资决策过程比结果更重要,需确保逻辑可复现[10][11] 互联网行业分析 - 快手新一代推荐系统测试仅提升用户时长0.54%(43秒/日),对净利润影响微乎其微[9] - 互联网技术是公共资源,快手技术优势难以对抗抖音的规模效应[9] - 短视频商业模式优于工具型产品,可灵AI的短期技术领先缺乏护城河[9] 公司案例研究 - 阿里股价50%涨幅由AI大模型驱动,但云业务未兑现盈利承诺[12] - 腾讯股价快速上涨部分源于港股AI概念炒作,与基本面改善节奏不符[13] - 拼多多早期投资需理解其"全量推广"工具对盈利模式的变革[16] 投资方法论 - 朱啸虎采用二级市场基本面分析法做风投,偏好现金流明确的商业模式(如ofo单车40天回本)[17][18] - 价值投资者通过企业回购等行为验证价值回归,如腾讯连续30天回购股票[19] - 投资需聚焦胜率与确定性,而非单纯结果导向[15]
投资高股息资产并不是稳赚不赔
证券时报网· 2025-06-27 16:59
资金抱团现象 - A股市场出现资金集中涌入特定领域的现象,包括核心资产、成长赛道股和高股息板块,推动股价短期内大幅上涨 [1] - 银行板块在6月27日出现大跌,杭州银行、重庆银行、青岛银行等跌幅超过4%,江苏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跌幅超过3% [1] - 银行板块2024年涨幅接近40%,今年以来涨幅超过15%,部分银行股自阶段性底部以来涨幅翻倍 [1] 高股息资产表现 - 银行等高股息资产走高的原因是利率下行环境下,银行存款和传统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走低,高股息资产的稳定现金流和较高股息率受到市场追捧 [1] - 高股息资产主要集中在传统行业如能源、金融、地产,这些行业与宏观经济周期紧密相关,经济景气度不高时企业盈利可能受冲击,影响分红稳定性 [2] - 房地产行业在政策调控和市场需求变化下,部分企业资金链面临压力,股息发放大幅减少甚至取消,投资者已遭受损失 [2] 高股息资产风险 - 市场过度追捧高股息资产可能导致估值泡沫,引发快速调整,高股息策略本质是深度价值投资,但若企业缺乏成长动能,股价可能陷入"估值下移+业绩下滑"的戴维斯双杀 [2] - 银行板块虽然每年有稳定分红,但股价持续走高导致股息率下降 [2] - 企业红利政策可能因经营状况、战略规划等因素变更,历史上股息稳定的企业也可能因盈利下滑、资金需求增加减少或暂停分红 [2] 当前市场环境 - 低利率环境下高股息红利资产具有一定吸引力,慢牛股价和稳定现金分红可期 [3] - 投资者需谨慎对待高股息资产可能存在的风险,避免陷入"高股息陷阱" [3]
大涨!泡泡玛特成了“年轻人的茅台”?大批基金开始转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4 23:27
新消费投资趋势 - 基金经理从传统消费转向新消费领域,如潮玩、医美、宠物经济等,泡泡玛特成为典型代表,年内股价暴涨175.53% [1][3] - 新消费权益类基金表现亮眼,最高回报率超60%,如申万菱信乐融一年持有回报达61.84% [4][6] - 华证沪深港新消费指数大涨15.13%,港股通消费指数涨23.13%,显著跑赢传统消费指数(中证白酒跌9.83%) [3][4] 新消费定义与特征 - 新消费公司适应经济环境变化,聚焦新兴需求与创新模式,如潮玩、特色文旅等"悦己型"消费 [3] - 核心特征是业绩增长快、成长逻辑清晰,如泡泡玛特股价较2024年低点累计上涨超10倍 [3][5] - 与传统消费相比,新消费企业处于渗透率提升早期,成长空间更大(如泡泡玛特动态PE超60倍,白酒龙头约25倍) [8][10] 基金经理调仓动向 - 207只基金重仓泡泡玛特,其中96只新晋、31只增持,景顺长城品质长青持有322万股(市值4.65亿元) [5][6] - 部分基金大幅换仓,如申万菱信乐融一年持有调入泡泡玛特、老铺黄金(后者年内涨316%),替换传统消费股 [6] - 重仓新消费的基金表现优异,如永赢新兴消费智选年内收益29.14%,富国沪港深业绩驱动回报21.81% [6][7] 新消费与传统消费对比 - 传统消费增速放缓(茅台2025年营收目标降至9%),而新消费龙头增速高且渗透率低 [8] - 传统消费更关注估值安全性与周期反转(如家电受益以旧换新政策),新消费依赖高增长与业绩兑现 [10] - 新消费波动性更大,成功案例可戴维斯双击(如泡泡玛特),失败案例可能戴维斯双杀 [10] 泡泡玛特案例分析 - 公司IP全产业链运营能力突出,海外扩张成效显著(如曼谷门店开业火爆) [11] - 渠道建设与选品能力推动业绩,但后续需关注新IP接力情况以避免业绩波动 [12] - 二级市场玩偶溢价现象反映需求旺盛,"扩圈"效应仍在持续 [12] 新消费后市展望 - 短期估值偏高或引发调整,但中长期仍处成长中早期,潮玩、宠物、珠宝等领域潜力大 [12] - 情绪消费、性价比、出海是未来重点方向,头部企业全球化布局将强化优势 [8][12]
宠物食品行业的戴维斯双击
雪球· 2025-05-15 16:57
核心观点 - A股宠物食品龙头中宠股份和乖宝宠物在2024年实现典型的"戴维斯双击",利润增速与估值双双向上 [1] - 戴维斯双击机制在于EPS提升带动PE提升,形成股价加速度上涨 [16] - 并非所有利润大幅上升的行业都能迎来估值重估,关键在于利润可持续性、增长可见度等因素 [15] 利润增速与估值变化 - 中宠股份和乖宝宠物利润增速从2023年二季度开始提速,2024年二季度估值见底向上 [2] - 中宠股份当前市盈率(TTM)约45.7倍,市净率6.78倍,匹配行业中上水平 [8] - 中宠股份近期PE波动区间39.8-53.0倍 [9] - 乖宝宠物滚动市盈率(TTM)63.92倍,总市值435.05亿元,明显高于行业平均41.41倍 [10] - 乖宝宠物动态市盈率53.27倍,市净率10.02倍,反映市场对其高增长业绩的定价溢价 [10] 股价表现 - 中宠股份10个月涨幅约237% [11] - 乖宝宠物9个月涨幅约160% [12] 戴维斯双击机制 - 当EPS提升同时PE也抬升,二者叠加推动股价加速度上涨 [16] - 例如EPS从$10增至$11(+10%),PE从15×扩张至18×,股价从$150升至$198(+32%) [17] - 戴维斯双杀则相反,业绩下滑且估值被打压导致股价快速下跌 [18] - 例如EPS从$10跌到$8(-20%),PE从15×降到12×,股价从$150跌至$96(-36%) [19] 行业对比分析 - 宠物食品行业利润驱动来自持续的消费升级与品牌渗透,增长可见度高,资本支出较低 [30] - 钢铁/航运/农业商品行业利润驱动来自大宗商品价格周期性波动,增长可见度低,资本支出高 [30] - 消费品行业更容易出现戴维斯双击,因其被认定为永续经营行业,估值普遍较高 [32] - 历史上医药、医疗、白酒等行业曾享受戴维斯双击,后因集采、消费低迷等因素受影响 [33][34] - 当前东鹏特饮、宠物食品、老铺黄金、泡泡马特等新兴消费细分行业正在演绎戴维斯双击 [35] 戴维斯双击决定因素 1. 利润波动属性:周期性行业利润被视为短期波动,难以支撑估值提升 [21] 2. 增长可见度:成长型行业若能验证利润持续增长,市场更愿意抬升估值 [23] 3. 资本需求:轻资产行业因较低边际成本和高扩张性,常享有更高估值 [26] 4. 投资者情绪:主题投资风口能显著提升估值,缺乏焦点行业估值易回吐 [27] 5. 行业风险:政策敏感行业盈利改善难以改变长期高风险定位,估值承压 [29]
关税对股市影响有多大?看懂这个金融公式,可以让财富穿越三代
证券时报· 2025-05-04 13:04
美国掀起的所谓"对等关税"仍在持续,全球金融市场近期跌宕起伏。 回顾过去200多年的资本市场,跌宕起伏的走势并不能真正伤害稳健的投资者。 这是因为他们的投资具有超强 的纪律性:坚持以合理的估值购买那些具有强劲资产负债表、盈利真实、现金流强劲,分红可持续、具有提价 能力的公司。 这些公司的生命周期已经超过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它们或矿产资源丰富,或地理位置绝佳,或品牌深入人心, 或在同行业中成本最低,或处于自然垄断地位等等。如果一家公司没有经历过不同经济周期的考验,没有在衰 退中生存下来,投资者则无法判断该公司的品质。 投资并不需要担忧"时代的呼声",每一个时代都有所谓"不容错过"的热门股让无数投资者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投资者通常会为那些听上去充满奇异特性的公司赋予最高市盈率。 股价可以简化成每股收益与市盈率的乘积,过去4年A股有一批低估值高现金流高分红的公司,由于盈利与估 值双双提升而股价翻倍;同样也有一批热门公司因为盈利下降了一半,而估值以更大的幅度下降,股价跌幅超 90%。 正如资深投资者所言,在投资中,你不仅需要知道什么可行什么不可行,而且需要知道为什么可行为什么不可 行。你只有深刻理解为什么可行为什么不可 ...
关税对股市影响有多大?看懂这个金融公式,可以让财富穿越三代
券商中国· 2025-05-04 10:00
投资纪律与公司选择 - 稳健投资者坚持在合理估值下选择资产负债表强劲、盈利真实、现金流稳定、分红可持续且具备提价能力的公司 [2] - 优质公司通常具备数十年甚至百年生命周期,拥有资源/地理/品牌/成本/垄断等核心优势,并经历过多轮经济周期考验 [2] - 无需追逐时代热门股,历史显示热门概念股常因盈利下滑叠加估值收缩导致股价跌幅超90%(如部分A股公司案例) [2][4] 戴维斯效应与估值陷阱 - "戴维斯双击"指低预期公司通过盈利增长与估值提升实现股价大幅上涨(如A股部分公司5年翻倍案例) [4][7] - "戴维斯双杀"指热门股因盈利腰斩叠加估值崩塌导致暴跌(案例:60倍PE公司盈利减半后PE降至10倍,股价跌91%) [4] - 工业制造龙头如台积电/阿斯麦PE通常<30倍,格力电器长期PE仅10倍,警示概念股估值泡沫风险 [5] 长期投资逻辑与市场误区 - 热门股依赖接盘者支撑价格,缺乏基本面支撑的蹭热点公司可能导致投资者血本无归 [8] - 可持续盈利来源于高现金流与股息率,部分公司分红可让投资者5-10年收回本金,无需依赖二级市场波动 [8] - 科技行业幸存者偏差显著(如亚马逊曾跌80%),多数创新公司最终消亡,错过头部企业并非实质性损失 [5][6] 历史案例与数据验证 - ARKK基金5年内净值下跌超70%,亏损超百亿美元,印证热门主题投资的高风险性 [4] - A股港口/电力/煤炭等低估值板块5年利润增长近100%,推动股价翻倍,体现盈利驱动的复利效应 [7] - 戴维斯家族案例显示:利润年增13%+PE从10倍升至13倍可使6年投资回报达110% [7]
价值投资之如何利用市盈率买股票
雪球· 2025-04-23 14:14
市盈率的核心观点 - 市盈率是对过去企业赚钱能力的总结,但投资应关注未来10-20年的盈利能力而非历史数据 [1] - 低市盈率并非绝对安全指标,如通用汽车(5倍PE)、纺织行业(2倍PE)、钢铁行业(3-4倍PE)最终破产或股价暴跌90%-99% [1] - 高市盈率可能蕴含机会,如牧原股份(上市时近百倍PE)后续上涨100倍,泸州老窖(2005年80倍PE)7年涨20倍 [1] - 需区分不同行业特性,如"漂亮50"(70年代80-100倍PE)被套10年,2007年招商银行/万科/茅台(90倍PE)被套8-10年 [1] 八种市盈率应用场景分析 第一类:高负债同质化竞争行业 - 地产股2021年前普遍低PE但高负债,行业同质化竞争导致集体陷入"旅鼠自杀"现象 [2] - 新能源行业(通威/隆基/天齐锂业)低PE但产能扩张导致价格战,小米汽车每辆亏6万,赛力斯亏3万 [2] - 银行股低PE因同质化竞争和高负债特性,可能重蹈地产/钢铁覆辙 [2] 第二类:低负债周期寡头垄断 - 中国神华/陕西煤业(2019年市值700亿含400亿净现金)年赚100亿,供给侧改革限制新产能 [3] - 中远海控控制中国80%海运份额,万华化学MDI占90%市场,巨化股份垄断氟利昂 [3] - 煤炭价格40年涨100倍(5元→500元/吨),地理垄断特性阻止新进入者 [3] 第三类:成熟制造业寡头 - 格力电器2005年50亿市值(5亿利润)通过提效涨至4000亿市值(400亿利润) [4] - 海螺水泥产量超印度总和,全球70%水泥产自中国,工业制造终局趋向10倍PE [4] - 美的集团2014年上市500亿市值涨10倍,松下/索尼案例显示科技迭代风险 [4] 第四类:高投入转现金奶牛 - 牧原股份2014年上市时几十亿市值,年出栏量翻倍增长,现达千亿级 [5] - 亚马逊连续10年亏损投入云计算,最终颠覆IBM/Walmart,股价涨数百倍 [5] - 中国飞鹤前期投入100亿建全产业链,利润从2亿(2016年)暴增至70亿(2021年) [5] - 国投电力2015年120亿市值(3亿利润),水电站建成后利润达50亿,市值破千亿 [5] 第五类:临时性亏损的优质企业 - 网易2002年市值3亿(账上现金3亿)转型游戏,现年利300亿 [6] - 美国运通1960年代色拉油危机后3倍PE,盖可保险1970年代1倍PE买入后涨70倍 [6] - 伊利股份2007年三聚氰胺事件后60亿市值,现2000亿市值 [6] - 李宁2015年亏损时70亿市值,2021年利润40亿市值达3000亿 [6] 第六类:永续型消费品牌 - 片仔癀/同仁堂PE从未跌破30倍,因高毛利(10年前1亿投入现年赚30亿)、零再投入 [7] - 贵州茅台2000年上市100亿市值(2亿利润),现2万亿市值(1000亿利润) [9] 第七类:医药消费戴维斯双击 - 五粮液2014年6倍PE(60亿利润),2021年300亿利润+50倍PE,股价涨25倍 [8] - 中国飞鹤2023年10倍PE(30亿利润),预估未来利润200-300亿+50倍PE [8] 第八类:高成长小市值龙头 - 云南白药1993年3亿市值(600万利润),现1000亿市值+1000倍回报 [9] - 恒瑞医药/爱尔眼科长期维持50倍PE,珀莱雅/东鹏饮料早期高PE买入收益显著 [9] - 卫龙美味当前30倍PE,预估10年后利润从10亿→100亿,市值300→3000亿 [10]
市值蒸发近500亿,卤味一哥,困境已至
36氪· 2025-04-22 22:11
行业现状与公司困境 - 卤味行业整体面临增长放缓与竞争加剧的压力 三大头部企业绝味食品、周黑鸭、煌上煌2024年营收与净利润均出现双降 其中绝味食品营收62.57亿元(同比-13.84%) 净利润2.27亿元(同比-34.04%) [4][9] - 行业门店数量显著收缩 全国卤制品门店近一年净关店2.3万家 三大品牌2024年上半年闭店超1700家 绝味食品2024年中期门店较2023年末减少981家至14969家 [10][12] 业绩下滑核心原因 - 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 鸭脖单价从2021年12元/kg飙升至2023年27元/kg(涨幅125%) 2023年下半年又回落至10元/kg(跌幅63%) 但成本传导存在1-2季度滞后性 导致2023年实际使用成本仍达19元/kg [10][11] - 价格策略失效 多次提价后终端价格维持高位(200克产品售价24.8元) 但需求显著下滑 2024年上半年单店收入16.9万元/家(同比-11%) [11][13] 商业模式挑战 - 加盟模式遭遇瓶颈 加盟店占比超90%的门店扩张策略失效 2024年首次停止披露门店数量 经营策略转向单店营收提升 但单店收入持续下滑 [12][13] - 投资业务连续亏损 网聚资本投资的餐饮及冷链企业三年累计亏损超3.7亿元 2024年投资收益亏损1.6亿元(同比-34.65%) [14] 历史对比与市值表现 - 高速扩张期(2017-2020年)门店从9053家增至12399家 营收从38.5亿增至52.76亿 2021年市值突破600亿 [3] - 当前市值105亿较峰值缩水超80% 股价从105.83元/股跌至17.28元/股 总资产81.98亿元(同比-11.97%) [4][6]
疯狂一周!全球股市,暴涨暴跌!恐慌还是淡定?来看历史答案
券商中国· 2025-04-13 07:19
极限封锁并不能折断优秀企业的翅膀,华为就是一个可用于观察的典型例子。在美国挑起贸易摩 擦的8年时间里,华为事实上已经被美国"脱钩断链"。然而,华为2024年财报显示,其营收规模 已接近历史巅峰,而来自美洲的营收仅占4.2%。华为让世人看到在美国打压之下,企业可以通 过"深淘滩、低作堰"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而变得更强大。 "深淘滩、低作堰"是2000多年前李冰父子修都江堰时留下的治水准则,也是华为的经营准则之 一,它同样适用于投资。无论外在环境如何变化,投资者用长期资金买入低估的优质企业,长期 来说很难亏损。 投资小红书-第234期 全球股市迎来疯狂一周,各大股指跌宕起伏,千点跌幅、暴涨暴跌比比皆是。 美国挑起的"对等关税",成为扰动股市的最大利空因素。事实上,对于股市来说,任何极端情况 都可能遇到。翻开资本市场的历史,你会看到曾有一天,道指单日大跌超过22%,那就是1987年 10月19日的美股大崩盘;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时,恒指单日大跌13.7%,部分个股一周跌幅超 过50%。 即使最严重下跌的股市,多年后也会收复失地。对于心理上和财务上都做好准备的长期投资者来 说,极端波动并不能带来真正的伤害。回顾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