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动力(300152)

搜索文档
(经济观察)“新旧共生”激活消费新动力
中国新闻网· 2025-04-10 19:42
消费市场新趋势 - 胖东来现代商业综合体通过互动体验、社交分享、实用主义、社区温暖及场景化体验实现跨年龄层消费群体的"新旧融合",激活消费新动力 [1] - 清明假期期间胖东来吸引三代同堂家庭消费,满足儿童游乐、中青年网红商品、老年健康养生等多元化需求 [1] - 河南郑州、陕西西安、湖南长沙等城市通过挖掘历史文化、改造老旧街区、利用工业遗产发展"新旧共生"商业模式 [1] 商业空间创新案例 - 郑州阜民里文化街区采用"修旧如旧"方式保留历史风貌,与二七商圈、紫荆山商圈形成互补 [2] - 西安"钟楼—大南门"商圈将历史悠久的回民街与SKP、王府井等现代化商业综合体结合 [2] - 专家指出此类业态将文化体验转化为消费动力,兼顾历史文化传承与现代购物需求 [2] 快消品行业转型 - 信阳文新毛尖集团开发"文小新"毛尖鲜奶茶等创新产品,结合传统茶文化与年轻消费偏好 [2] - 企业拓展茶食品、茶医药、茶保健等多元领域,同步开发啤酒、饮料等新产品线 [2] - "新旧共生"模式重塑消费市场结构,推动茶产业从单一品类向场景化消费转型 [2][3] 商业模式升级影响 - "新旧共生"生态通过跨年龄段消费群体、文化场景、快消品创新持续激发市场活力 [3] - 该模式同时改变城市商业空间利用效率,形成历史与现代交融的消费场景 [2][3]
中国西北咖啡经济“唤醒”消费新动力
搜狐财经· 2025-04-10 05:23
中国西北咖啡经济发展 行业趋势 - 咖啡产业在中国西北地区呈现精品化、品牌化发展趋势,文旅融合激发消费新活力 [3] - 咖啡消费群体规模扩大,2023年中国咖啡消费者总数接近4亿人,年消费量达28万吨 [8] - 行业呈现规模化、多元化、本土化特点,注重文化内涵和场景化营销 [8] 消费场景创新 - "咖啡+"模式兴起,如"咖啡+餐饮+户外活动"成为亲子活动新选择 [3] - 独立咖啡店结合本地特色打造差异化体验,如沙漠咖啡、枸杞咖啡等 [4][7] - 咖啡店拓展多元消费场景,包括户外消费区、赛马场、民宿露营等 [3] 区域特色与产品创新 - 新疆推出"馕铁"咖啡,宁夏开发枸杞咖啡,青海创新酥油咖啡,融合本土元素 [7][8] - 沙漠咖啡师等新职业涌现,旺季单店日销量可达几百杯 [4] - 咖啡馆成为社区文化载体,覆盖从学生到老人的广泛客群 [11] 市场参与者 - 连锁品牌(瑞幸、库迪、幸运咖)与独立咖啡店共同推动西北市场发展 [4] - 本土创业者注重文化记忆传承,如库尔勒兔狲山谷咖啡馆强调人情味 [11] - 经营者需提升专业技能(产品研发、冲泡技术)以满足消费者审美需求 [11] 未来方向 - 行业将深化文旅资源利用,通过特色文化元素增强消费体验 [11] - 产品品质提升与场景创新并重,持续释放"咖啡+"消费潜力 [3][11] (注:文档1、5内容不相关,已跳过)
真抓实干 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丨深化制度型开放、打造内陆综合枢纽 解码沪渝发展新动力
央视网· 2025-04-08 09:37
上海深化制度型开放 - 上海东站建设加速推进,建成后将与浦东国际机场形成"空铁联运"交通格局,为长三角连接全球提供重要支撑 [2] - 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先行区进入制度创新试验关键期,叠加综合保税区、海关监管区政策优势,聚焦国际商务交流、高端国际会展等领域 [2] - 一季度上海新认定25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其中世界500强企业4家 [2] - 上海将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落实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 [2] - 临港新片区开展更大力度压力测试,探索在互联网、教育、文化等领域扩大开放 [2] - 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深化"丝路电商"辐射引领作用,提高长三角各类要素资源跨境流动水平 [2] 重庆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 - 西部陆海新通道首趟整车专列从重庆鱼嘴站发车,经广西钦州港出海发往阿联酋迪拜,为西部地区汽车出口中东、东南亚市场提供更高效物流解决方案 [3] - 重庆整合资源、创新模式,依托通道叠加、物流畅达的区位优势,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 [3] - 加快实施"渝车出海"行动计划,支持汽车企业布局海外市场 [3] - 构建数字化外贸综合服务体系,推出"重庆外贸数智大脑"、"一站式"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等近30项举措 [3] - 以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新互联互通项目、自贸试验区等为载体,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3]
A股上市公司质量稳步提升 为资本市场注入新动力
证券日报· 2025-04-06 19:10
文章核心观点 新“国九条”发布近一年,上市公司数量和质量均稳步迈进,政策推动下上市公司财务指标韧性增强,创新驱动使其多维度综合质量提升,未来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有望迎来新一轮政策支持,为资本市场保驾护航 [1][3][6] 政策背景与现状 - 去年4月12日新“国九条”发布,提出优化上市公司质量和结构等目标,截至2025年4月3日沪深北上市公司共5415家,总市值87.14万亿元 [1] - 近年来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成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重要方向,上交所开展三轮《推动提高沪市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计划》 [2][3] 上市公司财务指标情况 - 当前高质量发展基础需巩固,与投资者期望有差距,2019年、2022年及2024年末,沪市主板上市企业平均流动比率分别为2.25倍、2.14倍和2.23倍,科创板为3.11倍、4.86倍和4.64倍 [2] 上市公司多维度综合质量表现 - 公司治理方面,2024年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平均值达64.87,再创历年新高,比2023年提高0.11 [5] - 研发强度方面,2018 - 2023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研发支出从5856亿元增至15593亿元,占营收比重大幅提升,2024年上半年研发投入7500亿元,同比增长15.1%,整体研发强度2.15%,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 [5] - 产业结构方面,2024年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新上市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9成,全市场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市值占比超四成 [5] - 海外收入方面,2024年上半年上市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占比10.98%,提升1.39个百分点,A股上市公司出海步伐加速、模式升级 [5] 市场人士观点 - 天风证券吴开达预计资本市场“1 + N”政策体系完善,多方面制度健全,ESG评价受重视,海外收入多元化强化抗风险能力;认为虽部分财务指标短期承压,但长期成效将显现,政策发力将释放资本市场服务功能 [1][3] - 方正证券燕翔表示上市公司整体质量提升为资本市场注入动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对发展新质生产力意义重大 [6] - 东吴证券芦哲称外部环境动荡下资本市场韧性凸显,科技板块尤其是“硬科技”板块提升明显 [6]
吕文扬的宁波调研之行:探寻城市发展的新动力
搜狐财经· 2025-04-03 23:36
文章核心观点 - 宁波在产业升级、港口经济、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创新实践为中国许多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经验 [6] 分组1:港口经济 - 宁波舟山港是全球货物吞吐量第一大港,是宁波经济核心引擎和“一带一路”重要支点 [3] - 宁波港数字化转型提升效率,为中国港口未来发展提供可复制经验 [3] 分组2:制造业 - 舜宇光学从乡镇企业成长为全球光学龙头,是宁波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缩影 [3] - 舜宇光学产品覆盖手机摄像模组、车载镜头、医疗影像设备等高附加值领域 [3] - 舜宇光学对创新的执着追求使其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3] 分组3:文化传承 - 天一阁承载宁波“书藏古今”的文脉,展现当地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 [4] - 宁波通过“文化 + 旅游”“非遗 + 产业”等模式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4] 分组4:政策创新 - 宁波在推动中小企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有政策创新,如“最多跑一次”改革和跨境贸易便利化措施 [4] - 这些政策举措激发了市场活力 [4]
招大引强优化服务 海北祁连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中国新闻网· 2025-04-03 17:20
招商引资战略布局 - 祁连县聚焦新能源、生态畜牧业、低空经济等重点产业,以招大引强为目标,推进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 [1] - 制定《2025年招商引资工作方案》,绘制招商线路图谱,成立7支产业链招商保障小组,构建一体化招商新格局 [1] - 党政主要领导赴北京、四川等地召开推介会、签约会,落实十项招商行动 [1] 项目签约与储备 - 已签约项目包括祁连锶泉开发、牦牛全产业链增值与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等,总投资13.7亿元 [2] - 储备招商引资项目38个,估算总投资达181.1亿元 [2] 服务机制优化 - 创建从签约到投产的一体化跟踪服务机制,完善全过程、全生命周期服务包干推进机制 [2] - 跟踪服务祁连锶泉开发项目,协助企业完成入驻、注册、挂牌等流程 [2] - 专班专题研究解决招商企业堵点难点痛点问题,营造市场化、法治化、服务化营商环境 [2]
开放的中国为全球合作注入新动力
金融时报· 2025-03-31 09:13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变革、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背景下,以更高水平开放破局,其开放举措为自身和全球经济带来机遇,在绿色与科技领域赋予开放新内涵,未来将在多领域继续推进开放合作 [1][2][3][4] 分组1:开放背景与亚洲经济表现 -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和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释放强烈对外开放信号,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变革、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背景下,中国以开放书写全球化新篇章 [1] - 截至2024年10月,全球贸易限制措施影响11.8%的进口和3.2%的出口且短期难缓和,亚洲经济体特别是中国、东盟展现强劲韧性和活力,成为稳定和支撑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1] 分组2:中国开放举措 - 经贸领域,中国推动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向制度型开放转变,海南自由贸易港是例证 [2] - 对外投资合作方面,中国加强外商投资立法,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缩减,制造业领域准入“清零” [2] - 金融领域,中国建立健全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2018年以来推出50多项金融对外开放政策举措 [2] 分组3:开放带来的影响 - 2024年中国经济增速5%,总量首站130万亿元,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0%左右 [3] - 中国在绿色转型方面有经验,能提供资金、技术、装备等,海南提出“绿联通”理念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 [3] - 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崛起,彰显技术开放与治理协同并重,推动亚洲国家用新技术、新能源,降低发展成本 [3] 分组4:经济信心与未来展望 - 多数受访者对2025年中国经济增长前景持乐观或相对乐观态度,认为绿色低碳制造、高端智能制造产业是主要动力 [4] - 中国将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推进开放合作,维护自由贸易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欢迎各国企业融入中国市场 [4] - 中国将在贸易、金融、绿色、数字等多维领域架设桥梁,为自身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书写合作共赢新篇章 [4]
世界级种苗企业落户茂南,罗非鱼产业再添新动力
南方农村报· 2025-03-31 00:00
文章核心观点 全球排名第一的罗非鱼种苗企业宝路公司茂名基地开业,为茂南罗非鱼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未来茂南将与相关企业合作做好罗非鱼产业 [2][3] 公司情况 - 宝路公司为国际化种苗与高科技生物技术企业,在罗非鱼选育等领域成绩斐然,是全球最大罗非鱼种苗企业,全国市场占有率达25% [7][8] - 公司掌握水产育种等领域先进技术,拥有顶尖专家团队,解决种源“卡脖子”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9] - 公司多年深耕科研领域,建成多个科研生产基地,受各级政府重视支持,获众多国家级、省级荣誉,享受政策扶持 [11][14] 项目情况 - 2024年11月宝路公司入驻茂南,项目总投资超1亿元,建设鱼苗培育等基地,打造860亩现代水产种业园 [19][20] - 项目达产后预计总产值2亿元/年,税收约1000万元/年 [21] 政府规划 - 未来茂南区委、区政府将与宝路公司及相关企业目标一致,做好标准化养殖等4项重点工作 [24][25] - 探索产销衔接等3种模式,打造国家渔业等3个示范区,做好茂南“一条鱼”产业 [26][27]
“30亿量化私募跑路”事件后续:华软新动力诉5家机构,其中3家私募皆“失联”
第一财经· 2025-03-27 22:35
文章核心观点 2023年“杭州30亿量化私募跑路”事件时隔一年半后再受关注,涉及的多方诉讼案即将开庭,但被告私募失联、原告新增被执行记录使事件再生疑云,该事件暴露出私募多层嵌套问题,监管正强化相关监管并加速行业出清 [1][2][7][9] 踩雷事件诉讼进展 - 华软新动力以侵权责任纠纷为由将深圳汇盛、杭州瑜瑶、磐京投资、华泰证券、国金道富诉至法庭,案件4月22日在上海金融法院开庭 [1][2] - 因深圳汇盛、杭州瑜瑶、磐京投资下落不明,法院依法公告送达起诉状副本和开庭传票,逾期将缺席判决 [2] - 华软新动力请求法院判决五被告对“天安2号”基金1亿元本金损失(暂计)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并按2023年1年期LPR利率3.45%计算自2023年11月3日起的利息损失 [3] 踩雷事件根源 - 2023年11月深圳汇盛、杭州瑜瑶违约引发资管行业“爆雷”,华软新动力部分私募基金产品兑付困难,多家公司确认“踩雷” [2] - 违约诱因是磐京投资实际控制人毛崴被有关部门控制,资金链断裂 [2] - 证监会调查显示相关人员控制多家机构多层嵌套投资,存在虚假宣传等情形,可能涉嫌违法犯罪,公安机关已介入 [3] 踩雷后续影响 - 华软新动力业务受重创,2023年前十月成立77只产品,爆雷后至今年3月27日无新产品成立 [4] - 华软新动力新增14条被执行人记录,执行金额合计639.22万元 [1][4] - 华软新动力资金追讨无进展,未披露后续情况,此前证券投资基金回购合同纠纷案件虽已审结但信息少 [5] - 郑煤机、英洛华、横店东磁等上市公司自担损失,分别计提2.72亿元、1.16亿元、2.86亿元损失 [5] - 深圳汇盛、杭州瑜瑶、磐京投资下落不明,华软新动力等机构诉讼追讨资金难度大 [5][6] 多层嵌套监管情况 - 多层嵌套是爆雷事件涉事私募基金关键问题,厘定管理人信义义务边界和确定主体责任受关注 [7] - 上海金融法院法官认为特殊情况下上层基金投资者可向下层基金主张权利 [7] - 踩雷托管机构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和民事赔偿,具体看内部程序和合同约定 [7] - 爆雷事件后监管对复杂结构产品审查行动,有广东私募收到自查通知 [8] - 2023年9月中基协禁止私募基金多层嵌套,12月证监会严控私募投资层级,存量产品两年内整改 [9] - 监管趋严加速私募行业出清,2024年注销1502家,今年初以来注销363家 [9]
新动力(300152) - 关于高级管理人员工作调整的公告
2025-03-26 21:33
人员变动 - 雄安新动力科技副总经理兼董秘宗冉因个人原因辞任董秘[1] - 宗冉辞任后仍任副总经理,负责业务拓展及金融合作维护[1] 后续安排 - 宗冉持165,000股,占总股本0.02%[1] - 公司将尽快选聘新董秘,暂由董事长程芳芳代行职责[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