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柴油机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动力股价小幅下跌 将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章程修订
金融界· 2025-07-31 01:37
股价表现 - 截至7月30日收盘,中国动力股价报23.12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07% [1] - 当日成交额达4.92亿元,换手率为0.94% [1] - 7月30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726.75万元 [1]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船舶动力装备、燃气轮机、柴油机等产品的研发制造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船舶、电力、石油化工等领域 [1] 公司治理 - 将于7月31日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 [1] - 主要审议《公司章程》修订及取消监事会议案 [1] - 制定修订公司部分治理制度等事项 [1]
既要高端技术也要性价比:外资在中国的生存之道和进阶路
第一财经· 2025-07-30 21:29
外资企业在华战略调整 - 外资企业通过高端化、本土化和性价比策略应对中国市场竞争压力[1] - 坦能集团推出全球首发产品,性能和此前差不多但售价大幅降低,通过技术改造和材料更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2] - 卡赫针对"深度清洁"优势开发差异化产品,通过与上海乐高乐园及高铁站合作扩大中国市场[3] - 坦能推出售价降低50%的同性能产品,并在上海投资建厂及收购本地品牌整合供应链[3] 服务业外资本地化策略 - CFA协会首次针对区域市场需求定制非英语产品,中文版CFA协会可持续投资基础证书推广价仅英文版的4折[4] - 伦茨集团针对中国市场推出适配解决方案,持续降本增效以提高竞争力[5] - 伦茨集团实现从"纯进口依赖"到"本土化全链条"跃升,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率突破80%[6] - 攀时集团上海生产基地年营业额近10亿元人民币,三期工厂建设正在冲刺收尾且产能接近饱和[6] 外资企业与中国制造协同发展 - 中国造船业在全球市场占据主导地位,2025年上半年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全球总量的51.7%、68.3%和64.9%[8] - 上海瓦锡兰齐耀产能超饱和,双燃料发动机订单排期已排到2028年,正在扩建产能[9] - 中国国产船舶制造成本比韩国低30%左右,本土化服务水平和供应链支持力带来全球化竞争优势[9] - 上海瓦锡兰齐耀向韩国、加拿大交付订单,实现个性化定制[10] 外资企业在华投资与扩张 - 智利壹叁文企业中国销量占公司总体份额10%,美国份额约40%,专为中国市场开发开盒即食三文鱼精品小盒包装[7] - 乐斯福将上海烘焙中心升级为亚太区域首个"工业化技术应用中心",完成安徽和广西生产基地扩建项目[11] - 乐斯福计划2026年在内蒙古启动新投资项目,借助中国制造优势向亚太市场输出产品[11] - 艾默生基于中国场景定制的技术产品因用户良好反馈输出海外,"在中国为中国"战略转化为全球竞争优势[10]
大公国际:潍坊市产业发展的历程、现状与展望
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 2025-07-25 13:03
经济概况 - 2024年GDP达8203.2亿元,位居山东省第四、全国第36,规上工业营收达1.2万亿元[1][2][12] -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19.6亿元,同比增长1.8%,税收收入377.5亿元,税收占比60.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02亿元,同比增长1.4%,财政自给率69% [3] - 2024年底政府债务余额2854.4亿元,控制在省下达限额内,债务规模居山东省第三[3] 产业发展历程 - 农业产业化:20世纪80年代首创冬暖式蔬菜大棚技术,90年代规模化扩张,2000年后产业化、品牌化转型,2010年以来迈入智慧农业新阶段[6] - 动力装备产业:1932年研发首台15马力柴油机,2007年蓝擎WP系列发动机热效率达46%,较行业平均高4个百分点,2020年发布热效率突破50%的商业化柴油机,2023年甲醇动力系统量产,本地配套率约45%,2023年总产值约3200亿元,占全国同行业约15%份额[8] - 电子信息产业:1987年引进日本三洋录音机生产线,2008年歌尔股份蓝牙耳机全球市场份额突破15%,2020年以来硅基光电子芯片量产,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20%[9] - 化工产业:1958年昌乐化肥厂投产,1992年海化集团建成全国最大纯碱生产基地,纯碱产量连续20年居全国首位,2024年营收接近4000亿元[10][11] 产业结构与布局 - 产业结构:2024年化工产业产值突破5200亿元,规上工业营收达1.2万亿元,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0家等[12] - 空间布局:呈现“一核三带多节点”特征,沿海产业带年产值突破2800亿元[13] 面临挑战 - 传统产业占比高,高端聚烯烃等高附加值产品占比低,R&D投入强度2.3%低于全省2.8%的平均水平[15] - 80%以上研发投入集中在5家企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率不足40%,VR/AR头显国产化率有提升空间,县域产业同质化竞争明显,高端人才占比低于济南[16] 发展展望 -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端化工绿色化,装备制造业提升本地配套率[17] - 新兴产业突破发展:补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关键环节,新能源构建全生态链,生物医药开发海洋源药物[18] - 区域协同与创新要素优化:实施“一核三带”战略,设立数字化转型专项资金,与济南共建“人才飞地”[19]
三家企业登上全球汽车供应链百强榜,山东汽车产业“链”出全球竞争力
新浪财经· 2025-07-15 16:43
中国企业全球汽车供应链表现 - 2025全球汽车供应链百强榜单中中国企业新增4家,总数达17家创历史新高 [1] - 山东潍柴集团、赛轮集团、双星集团三家企业同时登榜,其中潍柴以2406.42亿元供应链营收位列中国第二、全球前十 [1][3] - 赛轮集团作为新晋企业2024年供应链收入313.6亿元,双星集团连续三年入围且去年收入282亿元 [3] 山东汽车产业集群发展 - 2023年山东汽车总产量221.4万辆(全国前五),其中新能源汽车42.9万辆(全国前十) [6] - 形成"双核引领(济南/青岛新能源汽车基地)、多极协同"格局,覆盖潍坊/烟台等八市及锂电/轮胎等特色集群 [6] - 产业链上下游贯通:上游布局负极材料/电解液,中游集聚整车企业,下游发展充换电/电池回收 [6] - 全省拥有11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4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及300多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6] 龙头企业创新与国际化 - 潍柴集团通过全球资源整合四年四次刷新柴油机热效率世界纪录,构建清洁能源动力系统平台 [3] - 潍柴旗下拥有潍柴动力/陕汽重卡/德国凯傲/意大利法拉帝等跨国品牌 [3] - 双星集团形成橡胶轮胎/智能装备/循环利用多元产业格局,控股韩国锦湖及青岛双星两家上市公司 [3] 产业转型升级成果 - 山东汽车产业从重型车制造向新能源高地转型,配套企业涵盖动力系统/轮胎等关键零部件 [1][6] - 除三强外另有玲珑轮胎/浦林成山等7家企业入选中国供应链百强,构建完整供应网络 [3] - 区域协同发展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从蓄力期进入爆发期,产品加速走向全球市场 [7]
潍坊规上工业产值营收双超万亿,百余种主导产品市占率居全球前列
齐鲁晚报网· 2025-07-04 19:53
潍坊市工业经济发展成果 产业规模与结构 - 潍坊市规上工业产值和营收均超过1.2万亿元 [1] - 制造业总量约占山东省1/10、全国1/100 [3] - 形成动力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食品工业、高端化工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3] 产业链与集群发展 - 拥有10余条重点产业链,"9+3+N"产业链集聚成势 [1] - 动力装备和智能农机装备跻身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3] - 元宇宙入选全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和未来产业集群 [3] - 工业母机成为全省"三核之一" [3] - 新增省级"雁阵形"产业集群9个,总数达17个,全省第2 [3] 企业实力与创新 - 规上工业企业达4730家,其中226家实现产值倍增,17家营收过百亿元 [4] - 6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11家入选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 [4] - 国家级单项冠军达2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8家,均居全省前3 [4] - 潍柴集团建成全国唯一的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5年4次刷新柴油机热效率世界纪录 [5] - 歌尔集团位居全国VR50强榜首,高端产品占全球85% [4] 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952家,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2.2倍 [5] -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61.07%,提高8.77个百分点 [5] - 建成全球"灯塔工厂"1家,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3家 [5] - 打造国家级5G工厂14家,省级数字经济园区15个,均居全省首位 [5] - 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达93%,全省第3 [5] 未来发展规划 - 锚定"走在前、挑大梁",推进工业经济头号工程 [6] - 坚持传统新兴双轮驱动,数字实体双向赋能 [6] - 推动重点产业融合、集群、生态化发展 [6]
深海科技:海洋强国战略的关键支柱产业赛道投资图谱
天风证券· 2025-06-29 15:16
报告核心观点 海洋经济是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模块,深海科技为其注入新质内涵,有望获得较高速发展;多省市加快布局海洋经济发展新蓝图;深海科技产业链涵盖深海材料研发、深海装备制造及深海数智化应用三大领域,建议关注相关领域潜在投资机会 [1][3][8] 海洋经济驱动经济提速,深海科技为其注入新质内涵 - 海洋经济有效拉动GDP增长,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占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7.8%,是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模块 [1][8] - 政府报告在新质生产力部分首次提及“深海科技”,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有望在深海装备、深海探索等核心科技领域获得较高速发展 [1][8] 多省市加快布局海洋经济发展新蓝图 - 海洋经济政策呈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协同发展态势,多省市通过构建多层级产业体系、强化科技创新与区域联动,加速向深远海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展 [2][13] - 上海市发布《上海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2025 - 2035)(征求意见稿)》,提出形成“3 + 5 + X”产业体系 [2][13] - 广东省发布《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草案修改稿征求意见稿)》,提出重点支持八大海洋新兴产业集群 [2][13] - 福建、山东青岛、广东等地也举办相关活动或召开会议,为海洋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13] 深海科技投资图谱 深海材料 - 深海材料是深海科技发展基础,包括结构材料和浮力材料,在深海油气资源开发中占重要地位 [3][21] - 深海应用主要材料研制包括高性能钢、合金材料和复合材料,建议关注特种钢材、钛合金、高分子材料等相关领域 [3][21] 深海装备 - 深海开发需深海水下技术装备作支撑,涉及深海观测、水下施工作业等多个装备领域 [26] - 自2021年进入行业上升周期,全球船海产业景气度持续攀升,我国造船业规模快速增长,2024年造船完工量同比增长13.8%,新接订单量同比增长58.8%,手持订单量同比增长49.7% [4][26] - 船海产业加速向智能化、低碳化方向转型升级,建议关注海洋工程装备制备、海洋装备配件和海洋观测仪器等相关领域 [26] 深海数智化 - 海洋数字化、智能化是深海科技发展重要方向,海洋电子信息产业加速向网络化与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 [5][34] - 海底数据中心是海洋数字化发展关键基础设施,“数字海洋”是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 [5][34] - 建议关注海底数据中心、海洋大数据、海洋通信等相关领域 [5][34]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农业机械行业产业链、政策、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国家政策持续利好产业,行业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06 09:20
行业概况 - 农业机械是指在作物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过程中,以及农、畜产品初加工和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机械的总称,按用途可分为农用动力机械、农田建设机械、土壤耕作机械等10大类 [2] - 农业机械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及零部件供应环节,中游为整机制造与组装环节,下游为农业应用需求方 [4] - 2024年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从2020年的105622.15万千瓦增长至116230万千瓦左右,行业加速向新质生产力转型 [1][6] 政策支持 - 2024年政策重点推动农机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包括《2024-2026年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实施意见》等文件 [6] - 2024年7月国家统筹3000亿元超长期国债支持设备更新,提高农机报废补贴标准(如采棉机补贴由3万元提至6万元) [8]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支持智慧农业发展,智能装备补贴上限提升至40% [19] 市场现状 - 2024年农机补贴消费规模665.78亿元,较2023年下降19.26%,销量270.77万台套下降9.31% [10] - 动力机械与收获机械是补贴消费主力,2024年分别占比36.57%和31.19% [11] - 动力机械2024年补贴销售额243.47亿元,收获机械207.65亿元 [11] 竞争格局 - 全球市场由约翰迪尔、凯斯纽荷兰等五大农机巨头主导 [13] - 国内一拖股份、潍柴雷沃等龙头在大马力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领域占据主导 [13] - 中联重科2024年农业机械销售收入46.5亿元,同比增长122.29%,占总营收10.22% [15] - 林海股份2024年农业机械业务收入2.24亿元,同比增长42.93% [17] 发展趋势 - 智能化转型加速:无人驾驶拖拉机等智能装备作业效率提升60%,人工成本降低75% [19] - 绿色化突破:新能源农机如氢燃料电池拖拉机续航突破8小时,电动微耕机丘陵山区渗透率28% [20] - 国际化布局:沃得农机、中联重科等企业加速拓展东南亚、非洲市场 [22]
山东城市观察 | 驾驭品牌之力,山东驶向高质量发展新蓝海
新浪财经· 2025-05-10 09:37
山东品牌崛起战略 - 海尔智家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跻身千亿品牌行列,潍柴动力柴油机热效率多次刷新世界纪录[1] - 山东临工工程机械产品远销全球130个国家和地区,烟台苹果出口额连续14年居全国首位[1][5] - 2024年山东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接近12万亿元,为全国唯一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1] 技术创新与标准突破 - 2024第三批"好品山东"品牌企业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13项、国家标准247项、行业标准163项[2] - 潍柴动力四次刷新柴油机热效率世界纪录,山东天岳碳化硅衬底技术打破国外垄断[2] - 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主导制定6项国际标准,服务企业超88万家[5] 政策支持体系 - 山东省出台《质量强省建设纲要》明确品牌国际化路径,《关于共建共享"好品山东"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细化培育机制[2] - "省长质量奖"对获奖企业最高奖励500万元,形成"财政激励+标准引领+动态管理"政策闭环[2] - 青岛市出台全国首部《品牌建设促进条例》,将品牌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3] 产业转型升级案例 - 淄博工陶新材料将传统陶瓷技术转化为航天耐高温部件,临沂蒙阴蜜桃通过电商营销品牌价值提升30%[3] - 玉凤祥草编包通过国际认证远销欧美,出口额三年增长超200%[3] - 金乡大蒜出口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加工出口份额占全国70%[5] 品牌国际化战略 - 山东临工在巴西、印度设立海外制造基地,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货值超6亿元[6] - 临工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42%,在南非推出适应矿区作业的"金刚"系列[6] - 海尔智家品牌在欧洲市场风靡,青岛啤酒博物馆成为外国游客必访的"中国品牌体验馆"[7] 农业品牌化成果 - 构建"省级公用品牌+区域公用品牌+企业产品品牌"立体矩阵,"产自临沂""泰好品"等区域公共品牌崛起[5] - 章丘大葱实施"双标认证"提高产品溢价,烟台苹果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全产业链追溯[5] - 蒙山龙雾茶业以"茶文旅融合"拓展业态,品牌价值持续提升[5]
苏常柴A(000570) - 000570苏常柴A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9
2025-04-29 16:58
财务相关问题 - 公司直接与间接持有的厚生新能源股权期末公允价值确认依据一致,间接持股需经合伙企业分配后反映至报表科目,数据经审计,不存在财务操控情况 [1] - 2024年年末已贴现未到期的低信用等级银行承兑汇票确认为短期借款,非一般银行贷款;公司用闲置资金买理财产品提高效益,与银行无关联关系 [2] - 公司按会计政策和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应收账款不存在较高坏账风险 [2] - 公司按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会计政策核销呆账坏账 [3] 公司治理与人事问题 - 原董事长因组织安排调任,人事调整需履行程序,以公司公告为准 [2] 投资与上市问题 - 常州协同经营期限延期是全体合伙人共同决定,厚生新能源仍在证监局辅导过程中 [1] 股价与市值管理问题 - 股价波动受多种因素影响,公司坚持以提升内在价值为核心,做优主业、提升经营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是投资价值基石 [2][3] 业绩与盈利问题 - 2024年年度报告于2025年4月11日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将于4月30日披露 [2][3] - 公司2025年不存在退市风险 [3] 行业与发展问题 - 关注2024年年度报告相关章节了解公司优势、亮点、业绩增长发力点、柴油机未来趋势、行业发展前景等内容 [2][3] - 关注同行业上市公司及本公司公告信息了解行业本期整体业绩及公司对比情况 [3] - 参阅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了解拓展非农配套领域计划 [3]
中国动力(600482):业绩超预期 301对船厂限制大幅减弱 利空落地船周期有望企稳上行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35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517亿元同比增长15% 归母净利润13 91亿元同比增长78%接近预告范围上沿 [1] - 2024Q4归母净利润6 48亿元同比增长76% 2025Q1归母净利润3 96亿元同比增长349%超预期 [1] - 上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 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 53亿 31 01亿 35 72亿元 原2025-2026预测为18 75亿 29 59亿 [3] 柴油机业务 - 2024年柴油机业务营收229亿元同比增长33% 毛利率21%同比提升5 2pct [1] - 低速机交付量同比增长6 31%(功率口径) 新签低速机订单同比减少20 09%(功率口径)但新接单毛利率提升4pct [1] - 低碳零碳主机占比提升5pct 公司具备LNG LPG 甲醇 乙烷 氨等双燃料低速机设计生产能力 [1] 维保业务拓展 - 实控人中船集团控股低速机设计公司WinGD 为公司提供技术和品牌支撑 [2] - 初步建立低速机全球服务网络覆盖亚太 欧洲 美洲主要港口 满足WinGD主机全球服务需求 [2] - 若维保业务100%覆盖WinGD品牌 估测每年可贡献约11亿元归母净利润 [2] 股权收购与估值 - 拟收购集团16 51%少数股权 对价下限参考2022年重组价226亿元 上限按最大发行量710亿元计算 [2] - 当前PE估值对应2025-2027年为23倍 15倍 13倍 [3] 行业政策影响 - 301新方案取消对中国造新船手持订单收费 对非中国船东收费力度降低 好于预期 [3] - 政策落地前船东下单观望导致新签订单大幅下滑 落地后积压需求释放将带动订单量及船价上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