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盛机电(300316)

搜索文档
晶盛机电(300316) - 2024年年度审计报告
2025-04-18 23:03
业绩总结 - 2024年度公司营业收入175.77亿元,上年同期179.83亿元,同比下降约2.26%[6][23] - 本期营业总成本135.34亿元,上年同期122.58亿元,同比上升约10.41%[23] - 本期营业利润30.81亿元,上年同期59.48亿元,同比下降约48.19%[23] - 本期净利润26.64亿元,上年同期53.13亿元,同比下降约49.85%[23] 资产负债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存货账面余额118.24亿元,跌价准备9.40亿元,账面价值108.84亿元[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账面余额38.53亿元,坏账准备6.31亿元,账面价值32.22亿元[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合同资产账面余额5.65亿元,减值准备0.31亿元,账面价值5.34亿元[9]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数211.43亿元,上年年末数270.90亿元[19] - 流动负债合计期末数121.26亿元,上年年末数196.09亿元[19] 子公司情况 - 浙江晶盛机电本期营收134.89亿元,上期133.81亿元[25] - 浙江晶盛机电本期净利润20.97亿元,上期34.30亿元[25] - 洪江福盛机电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本期收到现金119.07亿元,上期89.89亿元[28] - 洪江福盛机电本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0.88亿元,上期17.73亿元[28] 会计政策 - 公司自2024年1月1日起执行多项财政部颁布规定[159] - 发出存货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78] - 存货的盘存制度为永续盘存制[79] 税收政策 - 公司及多家子公司所得税税率为15%[162] - 子公司求是半导体2024 - 2026年度所得税免税,后续年度减按10%征收[167] - 公司及部分子公司经认定软件产品增值税实际税负超3%部分享受即征即退政策[165]
晶盛机电(300316) - 兴业证券:关于晶盛机电2024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核查意见
2025-04-18 23:03
内部控制情况 - 内部控制评价基准日,晶盛机电无财务与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2] - 自评价报告基准日至发出日,无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结论的因素[2] - 公司已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和体系,重大方面保持有效财务报告内部控制[3] 法规与制度要求 - 2024年7月1日,新《公司法》及相关规定施行[3] - 2025年3月28日,证监会修改、废止部分新《公司法》配套规章等[4] - 上市公司应在2026年1月1日前完成内部监督机构调整[4] 建议与核查 - 保荐人提请公司修订内部制度,加强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4] - 核查意见签署于2025年4月18日[6]
晶盛机电(300316) - 独立董事2024年度述职报告(赵骏)
2025-04-18 23:00
会议情况 - 2024年召开股东大会1次,第五届董事会召开6次会议[7] - 独立董事赵骏参加第五届董事会审计委员会7次会议[5] - 赵骏参加独立董事专门会议1次,审议2024年度日常经营关联交易预计事项[5] 合规情况 - 2024年度关联交易履行审议和披露程序,未损害股东权益[11] - 财务会计等报告真实准确完整,会计师事务所续聘程序合规[11] 人事情况 - 2024年未发生提名或任免董事、聘任或解聘高级管理人员情形[11] 薪酬与计划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未损害公司和中小股东利益[11] - 2024年提前终止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履行相关义务[12]
晶盛机电(300316) - 独立董事2024年度述职报告(庞保平)
2025-04-18 23:00
公司治理 - 2024年召开股东大会1次,第五届董事会召开6次会议[4] - 独立董事庞保平出席相关会议情况[5][6] 合规情况 - 2024年度关联交易履行程序,未损害股东利益[9] - 财务报告等真实准确完整,会计师事务所续聘程序合规[9] 人事与薪酬 - 2024年未发生董事、高管提名任免等情形[9] - 董事及高管薪酬未损害公司和中小股东利益[9] 员工持股计划 - 2024年提前终止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并履行义务[10] 未来展望 - 2025年独立董事将为公司发展提建议[12]
晶盛机电(300316) - 董事会对独董独立性评估的专项意见
2025-04-18 23:00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认为在任独立董事符合任职及独立性要求[1] 报告信息 - 报告日期为2025年4月18日[2]
晶盛机电(300316) - 独立董事2024年度述职报告(傅颀)
2025-04-18 23:00
会议情况 - 2024年召开董事会6次,股东大会1次[3] - 2024年独立董事召集审计委员会会议7次,参加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会议2次[4] 公司决策 - 2024年提前终止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并履行义务[10] 合规情况 - 2024年关联交易履行审议和披露程序[9] - 2024年会计师事务所续聘程序合规[9] 人员相关 - 2024年未发生提名任免董事、聘任解聘高管情形[9] - 董事及高管薪酬未损害公司和中小股东利益[9] - 独立董事为傅颀[13] 其他 - 会议时间为2025年4月18日[13]
晶盛机电:2024年报净利润25.1亿 同比下降44.93%
同花顺财报· 2025-04-18 22:49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1.92元,较2023年的3.49元减少44.99% [1] - 2024年每股净资产12.69元,较2023年的11.43元增长11.02% [1] - 2024年每股公积金2.27元,较2023年的2.23元增长1.79% [1] - 2024年每股未分配利润8.91元,较2023年的7.70元增长15.71% [1] - 2024年营业收入175.77亿元,较2023年的179.83亿元减少2.26% [1] - 2024年净利润25.1亿元,较2023年的45.58亿元减少44.93% [1] - 2024年净资产收益率15.97%,较2023年的35.56%减少55.09% [1]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有74654.32万股,占流通股比60.6%,较上期减少1013.22万股 [2] - 绍兴上虞晶盛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持有62063.55万股,占总股本比50.39%,持股不变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有3661.59万股,占总股本比2.97%,较上期减少690.60万股 [3]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易方达创业板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有1694.80万股,占总股本比1.38%,较上期减少2.24万股 [3] - 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 分红 - 个人分红持有1469.07万股,占总股本比1.19%,较上期增加215.40万股 [3]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华泰柏瑞沪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有1132.68万股,占总股本比0.92%,较上期减少93.71万股 [3]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有1123.82万股,占总股本比0.91%,较上期减少293.37万股 [3] - 邱敏秀持有954.31万股,占总股本比0.77%,持股不变 [3] - 曹建伟持有889.68万股,占总股本比0.72%,持股不变 [3] - 浙江大晶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持有884.70万股,占总股本比0.72%,较上期减少48.82万股 [3]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易方达沪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持有780.12万股,占总股本比0.63%,为新进股东 [3] - 上海弘尚资产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 弘尚资产弘利2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退出前十大股东,上期持有880.00万股,占总股本比0.71% [3]
晶盛机电(300316) - 2024 Q4 - 年度财报
2025-04-18 22:45
报告期相关信息 - 报告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11] - 报告期期末为2024年12月31日[11] 公司股本与利润分配 - 公司总股本1,309,533,797股,已回购股份2,173,984股,用于利润分配的股份为1,307,359,813股[4] - 公司利润分配预案为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0股[4] - 2023年度利润分配以1307359813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7元,共派发现金股利915151869.10元[167] - 2024年5月22日公司实施完成2023年度利润分配,且利润分配无调整情况[167] - 公司拟以1,307,359,813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4元,共计派发现金股利522,943,925.20元[168][171] - 2024年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9,719,176,168.52元[169][171] - 现金分红总额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100.00%[169] - 公司发展阶段属成长期且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时,现金分红在本次利润分配中所占比例最低应达20%[170] - 2024年度公司(母公司)实现净利润2,096,570,034.99元[17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为175.77亿元,较2023年的179.83亿元减少2.26%[18]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10亿元,较2023年的45.58亿元减少44.93%[18]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4.59亿元,较2023年的43.75亿元减少43.80%[18]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73亿元,较2023年的30.88亿元减少42.57%[18]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1.92元/股,较2023年的3.49元/股减少44.99%[18] - 2024年稀释每股收益为1.92元/股,较2023年的3.49元/股减少44.99%[18]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5.97%,较2023年的35.56%减少19.59%[18] - 2024年末资产总额为315.50亿元,较2023年末的368.08亿元减少14.29%[18]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66.21亿元,较2023年末的149.63亿元增加11.08%[18] - 2024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分别为5.118506453亿元、18.262374208亿元、18.321863914亿元[25]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57661.27万元,同比下降2.26% [71] - 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0973.00万元,同比下降44.93% [71] - 2024年营业收入合计175.77亿美元,占比100%,较2023年的179.83亿美元下降2.26%[80] - 2024年制造业收入167.30亿美元,占比95.18%,较2023年的170.49亿美元下降1.87%[80] - 2024年设备及其服务收入133.63亿美元,占比76.02%,较2023年的128.12亿美元增长4.30%[80] - 2024年材料收入33.46亿美元,占比19.04%,较2023年的41.63亿美元下降19.62%[80] - 2024年境内收入168.43亿美元,占比95.82%,较2023年的177.27亿美元下降4.99%[80] - 2024年境外收入7.34亿美元,占比4.18%,较2023年的2.56亿美元增长186.78%[80] - 2024年直接销售收入175.60亿美元,占比99.91%,较2023年的179.11亿美元下降1.96%[80] - 2024年经销收入1657.85万美元,占比0.09%,较2023年的7238.25万美元下降77.10%[80] - 制造业营业收入167.30亿元,营业成本109.04亿元,毛利率34.82%,营业收入同比降1.87%,营业成本同比增12.24%,毛利率同比降8.20%[81] - 设备及其服务营业收入133.63亿元,营业成本85.04亿元,毛利率36.36%,营业收入同比增4.30%,营业成本同比增8.50%,毛利率同比降2.46%[81] - 材料营业收入33.46亿元,营业成本23.85亿元,毛利率28.71%,营业收入同比降19.62%,营业成本同比增30.69%,毛利率同比降27.44%[81] - 2024年研发人员数量1588人,较2023年的1678人减少5.36%,占比25.99%,较2023年增加3.60%[95] - 2024年研发投入金额11.1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6.37%,与2023年持平,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为0[95]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102.34亿元,同比下降23.39%,现金流出84.61亿元,同比下降17.62%,现金流量净额17.73亿元,同比下降42.57%[98]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13.32亿元,同比增长4184.53%,现金流出35.08亿元,同比增长26.17%,现金流量净额-21.76亿元,同比下降20.85%[98] - 2024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20.77亿元,同比增长9.20%,现金流出27.32亿元,同比增长41.68%,现金流量净额-6.55亿元,同比增长2418.00%[98]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10.57亿元,同比下降437.86%[98] - 2024年净利润26.64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17.73亿元,差异8.91亿元[99] - 2024年资产减值-9.29亿元,占利润总额比例-30.26%,因本期计提存货跌价损失增加[101] - 2024年末应收账款32.2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0.21%,较年初增加3.99%,主要系销售回款延缓[102] - 2024年末存货108.8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4.50%,较年初减少7.64%,主要系发出商品减少[102]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期初数为500,242,946.85元,本期购买金额10,000,000.00元,出售金额149,884,343.00元,期末数352,926,069.10元[103] - 应收款项融资期初数2,561,014,753.89元,其他变动-758,394,358.09元,期末数1,802,620,395.80元[103] - 货币资金期末账面余额309,847,398.51元,账面价值309,847,398.51元,因定期存单质押及保证金受限[106]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账面余额152,663,489.66元,账面价值145,030,315.18元,因数字化应收债权凭证贴现未到期受限[106] - 报告期投资额1,686,151,716.84元,上年同期投资额3,597,902,249.04元,变动幅度-53.14%[107] 各季度财务数据 - 公司四个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45.0953632764亿元、56.376790755亿元、43.307363634亿元、30.9866089136亿元[20] - 公司四个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0.6967753341亿元、10.2665204473亿元、8.6357887853亿元、 - 4.5017847215亿元[20] 行业市场规模数据 - 2024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预计为1090亿美元,同比增长3.4%,2025年预计约为128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7.4%[29] - 2024年碳化硅晶圆制造设备的整体市场规模达35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提升至51亿美元[30] - 2024年射频与功率器件制造设备市场规模达18亿美元,预期2025年将增至26亿美元[30] - 2024年国内新增光伏装机278GW,同比增长28%;全球新增光伏装机有望达到535GW左右[31]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2025年国内新增装机预计在215 - 255GW,全球光伏装机增速预期为15%左右[31] - 全球SiC衬底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8.24亿美元增长至2031年的24.14亿美元,复合增速为14.38%[32] - 2024年全球LED照明市场规模预计增长4%至609亿美金[33] 公司主营业务相关 - 公司主营业务产品为半导体装备、半导体衬底材料、半导体耗材及零部件[28] - 公司在集成电路装备领域构建8 - 12英寸半导体大硅片核心装备全产业链布局,国内市占率领先[37] - 公司在化合物半导体装备领域,6 - 8英寸碳化硅外延设备等实现国产替代,市占率行业领先[37] - 公司在新能源光伏装备领域具备全产业链核心装备供应能力,全自动单晶硅生长炉市占率国际领先[37] - 公司蓝宝石衬底材料技术和规模全球领先[37] - 公司6 - 8英寸碳化硅衬底材料技术及规模处于国内前列[37] - 公司半导体用石英坩埚技术和规模国内领先,大尺寸合成石英坩埚实现国产替代[37] - 公司光伏石英坩埚技术和规模全球领先[37] - 公司半导体精密零部件加工能力与量产规模处于国内前列[37] - 公司主营半导体装备、半导体衬底材料、半导体耗材及零部件领域,坚持先进材料、先进装备双引擎可持续发展战略[38] - 半导体集成电路装备实现8 - 12英寸大硅片设备国产替代,长晶设备在国产设备市场市占率领先[39] - 6 - 8英寸碳化硅外延设备实现国产替代并市占率领先[44] - 蓝宝石材料业务实现750kg、1000kg晶锭及4 - 6英寸衬底规模化量产,研发出8 - 12英寸蓝宝石衬底[50] - 碳化硅衬底材料业务实现6 - 8英寸碳化硅衬底规模化量产与销售[50] - 公司掌握8英寸光学级碳化硅晶体稳定工艺,推进12英寸光学级碳化硅衬底材料产业化[50] - 石英坩埚产品实现半导体石英坩埚国产替代,在半导体合成砂石英坩埚领域市占率领先并逐步提升[53] - 公司实现高品质钨丝金刚线的规模化量产[53] - 公司构建覆盖高端半导体设备核心部件的全产品体系,主要客户包括中微公司等行业头部企业[54] - 报告期内半导体设备业务订单量持续增加,半导体材料业务规模持续提升[58] - 公司8 - 12英寸大硅片设备在国产设备中市占率领先[63] - 公司半导体石英坩埚产品市占率领先并逐步提升[65] - 公司蓝宝石材料实现技术和规模双领先,8英寸碳化硅衬底技术和规模处于国内前列[64] - 公司全自动单晶硅生长炉被工信部评为第三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64] - 公司“大尺寸半导体级直拉硅单晶生长装备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荣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66] 产品销售与生产数据 - 晶体生长设备销售量8308台,生产量2770台,库存量6712台,同比分别增减21.82%、-73.12%、-45.21%[82] - 智能化加工设备销售量1782台,生产量2664台,库存量3991台,同比分别增减-27.00%、-13.93%、28.37%[85] 成本与费用数据 - 制造业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金额分别为84.44亿元、4.83亿元、19.77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分别为77.44%、4.43%、18.13%,同比分别增减7.78%、31.21%、30.74%[87] -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研发费用分别为8462.30万元、5.21亿元、976.92万元、11.19亿元,同比分别增减8.76%、25.77%、-192.05%、-2.29%[92] 新产品量产与销售 - 减压外延生长炉和12英寸硅片双项目已实现量产,验证通过并实现销售[93] - 公司12英寸硅片减薄机技术指标达国际领先水平并实现销售[94] - 公司12英寸三轴减薄抛光清洗一体机技术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销售[94] - 公司8英寸双轴留边减薄机验证通过并实现销售[94] - 公司碳化硅切片机已实现量产并销售[94] - 公司8英寸双片式碳化硅外延炉已实现量产并销售[94] - 公司6 - 8英寸碳化硅抛光机已实现量产并销售[94] - 公司碳化硅外延片光学量测设备已实现量产并销售[94] - 公司碳化硅晶圆表面形貌量测设备已实现量产并销售[94] - 公司光伏电池ALD设备已实现量产并销售[94] - 公司石墨舟干式清洗设备已实现量产并销售[
加油站正在消失
投资界· 2025-03-27 14:56
能源转型趋势 - 中国原油进口量2023年同比下降1.9%至5.53亿吨,为近二十年首次下降[6][9] - 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8%,新能源发电装机达14.5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9] - 化工用油增长7.3%但成品油消费下降2.4%至3.9亿吨,反映能源结构调整[11] 新能源汽车产业 - 2024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3000万辆,渗透率超40%,累计替代汽油2800万吨[12] - 预计2030年成品油消费降至3.1-3.4亿吨,加油站数量将从11万座缩减至9万座[12] - 中国连续两年成为全球汽车出口第一,新能源车带动锂电池需求(全球70%产能在中国)[12][16] 新能源产业链优势 - 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全球占比超80%(多晶硅92%、组件84%),晶体硅电池效率超25%[16] - 创业板新能源指数成分股显示龙头企业主导,如宁德时代(权重15.94%)、阳光电源(12.61%)[18][20] - 指数表现突出:创业板新能源指数基日以来累计回报124.9%,年化12.5%[23] 智能化与AI赋能 - 新能源车天然适配智能化,静置电流需求剧增而传统燃油车难以满足[24] - DeepSeek等AI技术提升智能座舱体验,带动锂电池/电芯等零部件增量需求[26] - AI推动人形机器人发展,汽车零部件商可拓展第二增长曲线[26] 电力需求与储能前景 - 预计2030年中国用电量超14万亿千瓦时(年增6.5%),AI算力需求加剧电力消耗[26] - 光伏+储能需应对激增需求,AI可优化生产运维环节效率[26] - 新能源ETF(如159368)将受益于智能化增量与传统能源替代[27]
晶盛机电(300316)3月24日主力资金净流出5495.82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3-24 21:16
股价及资金流向 - 2025年3月24日收盘价33.34元 下跌1.13% 换手率0.91% 成交量11.16万手 成交金额3.72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5495.82万元 占成交额14.77% 其中超大单净流出1707.20万元(占比4.59%) 大单净流出3788.63万元(占比10.18%) [1] - 中单净流出1493.57万元(占比4.01%) 小单净流入4002.25万元(占比10.75%) [1] 财务表现 - 2024三季报营业总收入144.78亿元 同比增长7.55% [1] - 归属净利润29.60亿元 同比减少15.76% 扣非净利润29.15亿元 同比减少11.65% [1] - 流动比率1.671 速动比率0.787 资产负债率45.80% [1] 公司基本情况 - 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 位于绍兴市 从事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 - 注册资本130953.3797万元人民币 实缴资本130953.3797万元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曹建伟 [2] - 对外投资35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176次 拥有商标71条 专利995条 行政许可36个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