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环集团(300408)
icon
搜索文档
三环集团(300408.SZ):累计回购0.2679%股份
格隆汇APP· 2025-10-10 18:36
股份回购执行情况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A股股份5,133,800股,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0.2679% [1] - 本次回购股份的最高成交价为35.70元/股,最低成交价为32.05元/股 [1] - 回购成交总金额为人民币175,423,107.80元,不含交易费用 [1] 技术指标信号 - MACD金叉信号形成,显示相关股票涨势不错 [2]
三环集团(300408) - 关于回购公司股份进展情况的公告
2025-10-10 17:48
回购资金与计划 - 公司于2025年4月10日同意用1.5亿 - 2亿元回购部分A股股份[1] 回购执行情况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回购5133800股A股,占总股本0.2679%[1]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回购最高成交价35.70元/股,最低32.05元/股[1]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回购成交总金额175423107.80元(不含交易费)[1] 合规情况 - 公司回购符合方案、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2][3] 后续安排 - 公司将按市场情况在期限内实施回购并披露信息[3]
元件板块10月10日跌3.87%,方邦股份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42.63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10 16:45
元件板块市场表现 - 10月10日元件板块整体下跌3.87%,表现弱于大盘,当日上证指数下跌0.94%,深证成指下跌2.7% [1] - 板块内个股普跌,方邦股份领跌,跌幅达9.99%,深南电路下跌9.03%,胜宏科技下跌6.77% [1][2] - 少数个股逆势上涨,*ST东晶上涨4.96%,四会富仕上涨2.49%,生益科技上涨1.37% [1] 个股交易情况 - 部分个股成交活跃,方正科技成交量达235.36万手,兴森科技成交量达107.50万手,胜宏科技成交额达140.07亿元 [2] - 生益科技成交额为33.54亿元,深南电路成交额为28.71亿元,方正科技成交额为24.51亿元 [1][2] 板块资金流向 - 当日元件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42.63亿元,显示机构资金大幅撤离 [2] - 游资资金净流入13.67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28.97亿元,与主力资金流向形成鲜明对比 [2] - 个股方面,生益科技主力净流入7537.72万元,四会富仕主力净流入4040.21万元,而深南电路主力净流入仅222.78万元 [3]
【重磅】院士战略思考:迈向电子陶瓷强国,我们缺什么?怎么干?(划重点)
材料汇· 2025-09-27 23:57
国际电子陶瓷产业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 日本和美国处于全球电子陶瓷产业领先地位 日本占据世界电子陶瓷市场50%以上份额 美国在基础研究和军事应用领域优势显著[4] - 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全球市场规模达百亿美元 年增长率10%-15% 日本村田、京瓷、太阳诱电及韩国三星电机为全球主要生产企业[6] - MLCC技术向小型化、大容量、薄层化发展 日本企业已实现单层厚度1μm 顶级企业研发水平达0.3μm 主晶相钛酸钡颗粒尺寸需细化至80-150nm[7][8][9] - 片式电感器全球年需求量约10000亿只 年增10%以上 日本产量占全球70% TDK-EPC、村田和太阳诱电合计占全球市场60%[10] - 微波介质陶瓷领域日本占据优势地位 美国重点发展非线性及高介电常数材料 欧洲侧重固定频率谐振器材料[14] - 半导体陶瓷中热敏和压敏陶瓷产值最高 日本村田、美国威世、德国爱普科斯等企业年产量合计占全球60%-80%[15] 中国电子陶瓷产业发展现状 - 中国为无源电子元件产量大国占全球40%以上 但产值不足全球25% 高端元件依赖进口[2] - 高端电子陶瓷材料市场被日本企业垄断 国内材料多用于中低端产品 科研成果转化存在原材料、装备及稳定性瓶颈[17] - MLCC产量一半以上由外资和合资企业占据 高性能陶瓷粉体、电极浆料及生产设备依赖进口 中国占全球MLCC消费量一半以上[19][20] - 片式电感器产量约占全球20% 深圳顺络电子具国际竞争力 但通信和汽车电子领域元件被日韩及台湾企业垄断[21][22] - 压电陶瓷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 产品结构低端 产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待提升[24] - 微波介质陶瓷企业包括武汉凡谷、大富科技等 但与国际企业在技术、品种和规模上存在差距[25] - 半导体陶瓷以外资和民营企业为主体 外资主导高端市场 民营企业工艺落后且产品线单一[26] 电子陶瓷材料技术需求 - 电子陶瓷需满足宽带化、小型化、集成化发展趋势 材料需实现细晶化、功能多样化及电磁特性高频低损耗化[28][29] - 亟需发展纳米晶材料制备技术、超薄陶瓷膜成型工艺等小型化/微型化关键技术[30][31] - 5G/6G技术推动通信频段向毫米波演进 需发展适应更高频段的超低损耗介质陶瓷材料[32] - 无源集成技术依赖LTCC平台 需突破各类功能陶瓷材料及其共烧技术瓶颈[33][34] - 需开发具有电、磁、光、热耦合行为的多功能陶瓷材料系统及极端环境稳定材料[35][36] - 能源领域需突破固体燃料电池等电子陶瓷材料 物联网发展催生新型敏感陶瓷材料需求[37] 产业发展问题与战略路径 - 社会重视程度不足 缺乏政策支持与高水平人才 研发力量薄弱[40] - 研究成果转化机制不完善 材料、工艺、元器件研究脱节 产学研协作不足[41][42] - 产业链支撑不完善 工艺设备及技术标准依赖国外 原材料稳定性与国外存在差距[43] - 高端工艺装备以进口为主 龙头企业技术水平与国际知名企业存在较大差距[44] - 战略目标为2025年技术水平接近美日 2035年成为全球高端电子陶瓷主要来源地[47] - 重点发展MLCC材料与元件、片式感性元件、敏感元件、压电陶瓷及微波介质陶瓷等领域[49][50][51][52][53][54] - 无源集成以LTCC技术为主 需突破系列化电磁介质材料、关键制备工艺及模块设计测试方法[55][56][58][59][60] 政策建议 - 将无源元件及电子陶瓷材料纳入国家半导体产业发展战略 设立专项研发计划并扩展优惠政策[63] - 增加研发投入 建立产学研结合机制 强化材料研究与器件应用研究的协同[63] - 统筹规划产业链 强化高稳定性原材料供应链 开展高端装备研发与标准建设[63]
供货AI服务器大厂 多家被动元器件公司加码研发与布局
巨潮资讯· 2025-09-27 22:27
AI服务器行业背景 - AI服务器作为人工智能核心基础设施 应用边界从集中式模型训练向全行业深度落地拓展 为行业智能化转型提供动力[2] - 英伟达B300GPU整机功耗突破2000W 单台AI服务器集群需承载每秒10^18次浮点运算负荷 电力系统稳定性成为算力释放的核心瓶颈[2] - MLCC和电感等被动元器件虽体积微小 但成为支撑AI算力稳定运行的基石级元件[2] 研发投入规模 - 上半年三环集团研发投入29263.6万元位居第一 顺络电子27730.2万元位居第二 风华高科12401.5万元位居第三[4] - 麦捷科技研发投入8180.9万元 宏达电子6734.1万元 火炬电子5014.4万元 泰晶科技2292.78万元 达利凯普930.1万元[4] - 三环集团研发人员1877人稳居第一 顺络电子1354人位居第二 风华高科1336人位居第三[6] 研发投入强度 - 顺络电子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8.6%位居第一 宏达电子7.9%位居第二 三环集团7.1%位居第三[10] - 泰晶科技研发费用占比5% 达利凯普4.8% 麦捷科技4.6% 火炬电子2.8%[10] 三环集团AI服务器进展 - AI服务器MLCC用量比通用服务器增加80%以上 平均每台搭载量达三至四千颗[7] - 可供应0603-226 0805-476等小尺寸高容产品 以及1206-107 1210-107等大尺寸高容产品[7] - 48V电源系统应用可供应0805-105-100V 1206-225-100V 1210-475-100V等规格[7] 顺络电子技术优势 - 年交付电感远超千亿只 为全球供应链提供服务[8] - 研发新型结构钽电容具有小体积 高比容 高可靠性优势[8] - 产品在SSD 高端消费电子 AI服务器等应用领域颇受青睐[8] 风华高科产品突破 - 实现极限高容用MLCC配方粉 新型高可靠性MLCC瓷粉等关键材料开发[8] - 开发中高压系列产品 工作电压达100V-5000V 通过AEC-Q200和UL60384认证[8] - 产品适用于AI服务器中高压供电模块[8] 麦捷科技创新成果 - 为全球头部消费电子厂商AI电源管理芯片提供电感方案[9] - 完成非晶 纳米晶材料导入 实现高效率电感产品设计[9] - 成功设计出适用于大算力服务器用的电感产品[9] 泰晶科技产品布局 - 拥有全系列产品布局 覆盖DIP音叉系列 片式高频系列 有源系列等[9] - 开发312.5MHz差分输出温度补偿振荡器 实现超低相位噪声性能[9] - 产品赋能算力 服务器 AI 光通信与机器人产业[9] 达利凯普技术优势 - 专注于射频微波MLCC研发制造 在国内具有先发优势[9] - 掌握从配料 流延 叠层到烧结 测试等全流程生产工艺[9] - MLCC产品通过多家5G通信头部厂商合格供应商体系审核[11]
被动元器件市场增速迅猛,三环集团/顺络电子领跑同行!
巨潮资讯· 2025-09-27 17:34
行业需求与增长 - 智能手机AI功能推动MLCC用量从初代iPhone 4的177颗增至iPhone 17超1500颗 增幅达20%-30% [2] - 新能源汽车被动元件市场从2021年15.5亿美元增长至2027年42.9亿美元 复合年增长率18.5% [2] - AI服务器MLCC用量较传统型号增加7-8倍 机架解决方案中用量增百倍以上 [3] 公司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前三:三环集团41.49亿元 顺络电子32.24亿元 风华高科27.72亿元 [5] - 净利润前三:三环集团12.37亿元 顺络电子4.86亿元 火炬电子2.61亿元 [7] - 三环集团与顺络电子营收及净利润均居行业前列 行业地位稳固 [8] 存货与周转效率 - 存货规模前三:三环集团21.63亿元 火炬电子13.78亿元 顺络电子11.44亿元 [10] - 存货周转天数最高:宏达电子459.1天 达利凯普277.4天 火炬电子212天 [14] - 存货跌价准备最高:火炬电子1.99亿元 宏达电子1.73亿元 顺络电子1.54亿元 [13] 盈利能力分析 - 毛利率前三:达利凯普67.48% 宏达电子57.3% 三环集团42% [11] - 三环集团与顺络电子存货周转效率较好 跌价增幅可控 [13] - 火炬电子与宏达电子存货跌价准备高 反映下游需求平淡 [13]
研报掘金丨华安证券:三环集团业绩实现稳健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格隆汇APP· 2025-09-26 15:35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2.4亿元,同比增长20.6% [1] - 第二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7.0亿元,同比增长18.9%,环比增长32.3% [1] 业务驱动因素 - MLCC产品业务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市场认可度逐步提升 [1] - 受益于全球数据中心和AI服务器建设加速,光通信市场需求增加 [1] - 陶瓷插芯及相关产品销售持续增长 [1] 产品进展 - 生物陶瓷领域髋关节假体陶瓷球头和内衬实现稳定量产 [1]
35股获券商推荐 东材科技目标价涨幅超50%|券商评级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6 09:57
券商目标价涨幅排名 - 东材科技获华泰金融控股(香港)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32.43元 较最新收盘价上涨51.97% 属于塑料行业 [1][3] - 赛力斯获华创证券强推评级 目标价204.57元 涨幅37.62% 属于乘用车行业 [1][3] - 格力电器获光大证券买入评级 目标价54.10元 涨幅36.96% 属于白色家电行业 [1][3] 券商推荐覆盖情况 - 9月25日共有35家上市公司获得券商推荐 包括三元股份、皖维高新、一心堂等公司 [3] - 荣昌生物获华泰金融控股(香港)买入评级 目标价138.89元 涨幅28.01% [3] - 通威股份获华创证券推荐评级 目标价27.84元 涨幅26.72% [3] 评级调高情况 - 人福医药获首创证券从增持调高至买入评级 [4] - 三环集团获华安证券从增持调高至买入评级 [4] 首次覆盖情况 - 9月25日券商共给出10次首次覆盖 包括前沿生物获开源证券买入评级(化学制药行业) [6][7] - 洁特生物获信达证券买入评级(医疗器械行业) 博威合金获中原证券增持评级(金属新材料行业) [6][7] - 博通股份获民生证券谨慎推荐评级(软件开发行业) 雷赛智能获华鑫证券买入评级(自动化设备行业) [6][7] - 福晶科技获华西证券买入评级(光学光电子行业) 仕佳光子获华鑫证券买入评级(通信设备行业) [7] - 美的集团获首创证券买入评级(白色家电行业) 华锐精密获华鑫证券买入评级(通用设备行业) [7] - 广合科技获华鑫证券买入评级(元件行业) [7]
三环集团(300408):MLCC基本盘稳固,SOFC打造增长新引擎
华安证券· 2025-09-25 15:0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6] 核心观点 - 公司MLCC基本盘稳固 SOFC业务成为新增长引擎 [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1.5亿元 同比增长21.0% 归母净利润12.4亿元 同比增长20.6% [4] - 受益于全球数据中心和AI服务器建设 光通信产品需求增长 [4] - SOFC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300千瓦商业化示范项目正式投产 [5] - 上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 预计归母净利润达27.82/37.14/48.30亿元 [6] 财务表现 - 2025Q2单季营业收入23.2亿元 同比增长24.2% 环比增长26.3% [4] - 2025Q2单季归母净利润7.0亿元 同比增长18.9% 环比增长32.3% [4] - 毛利率保持高位 2025年上半年42.0% Q2单季42.7% [4]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92.07/114.32/141.51亿元 同比增长24.8%/24.2%/23.8% [9]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1.45/1.94/2.52元 [9] 业务进展 - MLCC产品矩阵完善 推出M3L系列、"S"系列等特色产品 [4] - 超高容MLCC荣获第十三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创新金奖 [4] - 陶瓷插芯及相关产品受益于AI服务器需求持续增长 [4][5] - 生物陶瓷领域取得进展 髋关节假体实现稳定量产 [5] - 积极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 优化采购策略并推动新产品开发 [5]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为33.29/24.93/19.17倍 [6][9]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B为4.07/3.50/2.96倍 [9] - ROE水平持续提升 预计2025-2027年达12.2%/14.0%/15.4% [9] - 总市值926亿元 流通市值903亿元 [1]
“半导体”+“固态电池”全面爆发,新材料ETF指数基金(516890)涨超4.0%
新浪财经· 2025-09-24 14:01
固态电池板块表现 - 固态电池概念股走强 恩捷股份涨停 多只个股创出新高 [1] - 新材料ETF盘中涨超4% 紧密跟踪中证新材料主题指数 [1] 中证新材料指数构成 - 指数覆盖50家涉及先进钢铁 有色金属 化工 无机非金属及关键战略材料领域上市公司 [1] - 权重分布为新能源材料占38.8% 电子材料占24.7% [1]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1.59% 包括宁德时代 北方华创 万华化学等龙头企业 [1] 指数成分股结构 - 前三大权重股为宁德时代(300750) 北方华创(002371) 万华化学(600309) [1] - 新能源产业链代表企业包括隆基绿能(601012) 通威股份(600438) 国轩高科(002074) [1] - 电子材料领域涵盖三环集团(300408) 三安光电(600703) 菲利华(300395)等标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