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汽车(NSANY)
搜索文档
叫板FSD?日产新智驾上街了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9-24 01:37
合作与技术路线 - 日产于2025年9月22日在东京开始测试新一代ProPILOT辅助驾驶系统,核心软件来自英国自动驾驶公司Wayve,测试车型为Ariya纯电车型 [4] - 新一代系统基于Wayve的端到端人工智能软件,旨在应对复杂城市路况,所需摄像头和传感器数量更少,计划在2027财年首先在日本搭载到量产车 [4][7] - Wayve获得软银、英伟达等出资,其技术路线强调对真实道路数据的吸收与迁移能力,以实现较高的跨城市“即插即用” [7] - 为支撑日本本地化开发,Wayve于2024年4月22日在横滨设立测试与开发中心,形成覆盖日本、英国、美国、加拿大、德国的五地布局 [7][9] 系统能力与迭代 - 新一代ProPILOT系统属于L2级自动驾驶,驾驶员需始终监控路况并随时接管,并非在所有条件下均可用 [4][9] - 与2016年首发和2019年实现高速公路“短时脱手”的版本相比,新一代系统核心变化在于引入下一代激光雷达与Wayve的AI Driver,重点验证城市道路场景能力 [7][9] - 日产原型车采用11摄像头、5雷达和1激光雷达的组合,保留雷达与激光雷达以增强夜间与高速场景的探测冗余 [15] 战略目标与行业对标 - 日产明确表示其最新一代辅助驾驶技术将达到与特斯拉FSD同等的技术水平,并认为其系统比特斯拉FSD更智能,但产品打磨程度尚未达到其水平 [4][14] - 公司计划在2027财年前后在日本启动小规模无驾驶员L4出行服务,当前与Wayve的合作重点在于量产前的城市感知与决策能力打磨 [10] - 日产“L2先行、城市优先”的路线被视为在日本法规与用户接受度下的折中策略,是量产路径的加速与重心转移,而非直接通向L4 [16]
Nissan's Next-Gen ProPILOT Demo: Global AV Race Heating Up
ZACKS· 2025-09-24 01:16
日产汽车自动驾驶技术进展 - 日产汽车本月在东京开始演示其下一代ProPILOT高级驾驶辅助技术,计划在2027财年在日本推出结合其“Ground Truth Perception”技术与英国初创公司Wayve的“AI Driver”软件的新系统 [1][2] - 新系统专为真实城市路况设计,不同于此前主要限于高速公路的版本,演示车队基于Ariya电动SUV,配备11个摄像头、5个雷达传感器和下一代LiDAR单元 [2][3] - 公司计划到2027年推出自动驾驶共享服务,以应对日本驾驶员数量减少的问题,并相信其技术将与特斯拉FSD系统相当,但现阶段仍为需要驾驶员持续监督的L2级自动驾驶 [1][4][5] Waymo在机器人出租车领域的领先地位 - Alphabet旗下的Waymo是美国机器人出租车部署的领导者,已在凤凰城、洛杉矶、旧金山、奥斯汀和亚特兰大提供完全无人的L4级服务,并近期扩展至丹佛和西雅图 [6][7] - Waymo每周提供约25万次付费乘车服务,其技术基于多年的数据收集和模拟,并得到Alphabet数十亿美元资金以及与传统车企和网约车平台合作的支持,建立了广泛领先优势 [6][7] 亚马逊Zoox的独特机器人出租车方案 - 亚马逊通过其自动驾驶公司Zoox进行了不同尝试,从头开始设计了一款完全自动驾驶、无方向盘和驾驶员座椅的特制机器人出租车,代表了其对出行即服务的长期愿景 [8][9] - Zoox已在拉斯维加斯和加利福尼亚开始有限测试,计划今年晚些时候在旧金山推出服务,并将奥斯汀和迈阿密纳入路线图,同时在洛杉矶、亚特兰大和西雅图进行测试 [9][10] 特斯拉的全自动驾驶与机器人出租车愿景 - 特斯拉的FSD系统目前处于测试阶段,仍需人类全程监督,但其优势在于规模,有数十万辆运行FSD的车辆在路上收集无与伦比的真实世界数据 [11][12] - 特斯拉于6月在奥斯汀推出机器人出租车服务后,三个月内迅速扩展至加利福尼亚、内华达和亚利桑那,并提出了一个与大胆目标挂钩的巨额薪酬方案,包括1000万FSD订阅用户和100万辆商用机器人出租车 [12] 中国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快速发展 - 中国在自动驾驶部署方面飞速前进,百度Apollo Go和小马智行等公司已在北京、上海等城市运营商业无人驾驶网约车服务,并在政府支持和有利法规下大规模测试L4技术 [13] - 中国企业甚至向海外扩张,中东城市成为其服务的试验场,使中国在机器人出租车应用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13]
光庭信息:公司直接或间接客户为国内外众多主机厂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包括吉利汽车、长城汽车、丰田汽车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3 08:49
公司客户覆盖情况 - 公司产品覆盖国内多家主流主机厂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包括吉利汽车、长城汽车、奇瑞汽车、赛力斯、一汽集团、广汽集团等[1] - 公司同时服务国际汽车品牌 包括丰田汽车和日产汽车等[1] - 公司采用与大客户集群协同创新的合作模式 坚持共享共赢理念并持续构建产业生态圈[1]
光庭信息:主要客户包括吉利汽车、长城汽车、奇瑞汽车、赛力斯、一汽集团、广汽集团、丰田汽车、日产汽车等
金融界· 2025-09-23 08:47
客户群体 - 公司直接或间接客户包括国内外众多主机厂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1] - 国内客户涵盖吉利汽车、长城汽车、奇瑞汽车、赛力斯、一汽集团、广汽集团等 [1] - 国际客户包括丰田汽车、日产汽车等 [1] 业务模式 - 公司采用与大客户集群协同创新的合作模式 [1] - 坚持共享共赢理念持续打造产业生态圈 [1]
Nissan continues to shuffle global leadership
Yahoo Finance· 2025-09-22 22:26
This story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on Automotive Dive. To receive daily news and insights, subscribe to our free daily Automotive Dive newsletter. Nissan Motor Co. is continuing to shake up its global leadership as part of an overall effort to quickly turn around the financially struggling automaker, according to a Sept. 18 press release. Massimiliano (Max) Messina, vice chairperson and SVP, chief finance, administration and strategy, for Nissan’s Africa, Middle East, India, Europe and Oceania region (A ...
日产汽车联手Wayve升级ProPilot,目标2028年对决特斯拉FSD
环球网资讯· 2025-09-22 15:49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9月22日消息,据japantimes援引彭博社报道,日产汽车将在2028财年前推出新 一代ProPilot驾驶辅助系统,借助英国AI初创公司Wayve Technologies的软件,首次实现复杂城市路况下 的高阶辅助驾驶。 日产辅助驾驶工程部总经理饭岛彻也强调:"感知能力已接近人类水平,产品化打磨是下一步重点。" 据悉,日产汽车计划在2027年上线Robotaxi试点,采用Ariya电动SUV车队,结合新一代ProPilot,为老 龄化导致的出租车司机短缺提供解决方案。该公司表示,借助Wayve AI的通用性,公司目标在成本与 系统精简度上形成差异化优势,尽快切入北美、欧洲及亚洲其他市场。(青云) 日产汽车方面表示,新系统在技术水准上可对标特斯拉FSD套件,并计划2027年启动自动驾驶共享出行 服务,加快抢占全球智能出行市场。 据介绍,历代ProPilot主打高速公路单车道辅助,最新版本沿用2+级自动驾驶定义,驾驶员仍需随时接 管,但通过Wayve深度学习算法,系统仅用少量摄像头即可识别信号灯、路口、行人等城市要素,完成 跟车、变道、避障等操作。 ...
Nissan showcases assisted driving system using UK startup Wayve's technology
Reuters· 2025-09-22 10:07
公司动态 - 日产汽车已开始测试采用英国初创公司Wayve技术的新型驾驶辅助系统 [1] - 该系统计划于2027财年在日本市场正式推出 [1] 技术合作 - 公司采用英国初创企业Wayve的技术开发展驾驶辅助功能 [1] 产品规划 - 新型驾驶辅助系统预计在2027财年实现商业化落地 [1] - 日本市场被确定为首批推出该系统的目标市场 [1]
日产裁到“大动脉”:关闭设计中心,销量跌出全球前十,紧急求助中国
36氪· 2025-09-22 08:59
公司财务状况与业绩表现 - 2025财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2.71万亿日元(约130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7% [6] - 单季度归母净亏损为1157.6亿日元(约55亿元人民币),而去年同期为净利润285.62亿日元(约13.7亿元人民币) [6] - 截至2025年6月末,经营活动现金净额为-842.1亿日元(约-40亿元人民币),自由现金流为-3954.36亿日元(约-146.8亿元人民币) [7] - 2025年上半年全球销量为161万辆,同比下滑6%,创2009年以来新低,首次跌出全球前十大汽车制造商行列 [1][7] 全球业务重组与成本削减计划 - 作为“Re:Nissan”自救计划的一部分,目标削减5000亿日元(约240亿元人民币)的固定与可变成本,以期在2026财年回归盈利并实现自由现金流回正 [4] - 计划在全球范围内裁员2万人,并关闭部分工厂,将工厂数量从17家整合至10家 [1][8] - 预计全球产能将从去年的350万辆降至250万辆,整体缩减近30% [11] - 产品研发周期目标缩短至30-37个月,在中国市场进一步缩短至24个月,零部件复杂度计划降低70% [9] 设计部门架构调整 - 关停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和巴西圣保罗的两家全球设计工作室,并削减英国伦敦及日本本土的设计业务 [2] - 重组后设计资源将集中于日本厚木、洛杉矶、伦敦、上海和东京五大中心 [2] - 此次调整预计能使设计工作时间缩短近40%,产品开发的整体设计成本降低约25% [4] 供应链与生产挑战 - 由于电池短缺,2025年9月至11月的产量被削减一半以上,影响了6月推出的新款日产LEAF的产能爬坡 [11] - 公司搁置了原计划于2025年5月推动的LFP电池工厂项目,该项目被视为追赶比亚迪的关键一环 [9] 中国市场战略转向 - 公司正研究分析中国供应商的特点,重点关注使用标准件以降低成本,以及与设计师紧密协同以提升效率 [12] - 计划在2026年底前在中国追加投资100亿元人民币,专门用于电动汽车的研发与创新 [16] - 2025年6月,通过全资子公司NCIC与东风汽车集团成立新合资公司,双方持股比例为60%和40%,经营期限28年,计划共同从事汽车出口业务 [16] - 日产中国在研发周期和研发成本的控制上被确认为全球领先 [16]
日产新款LEAF产量减半,远景动力电池良率偏低
日经中文网· 2025-09-20 08:33
新款LEAF生产计划调整 - 日产汽车大幅下调计划年内推出的新款纯电动汽车LEAF的生产计划 [2] - 9月至11月近三个月的产量被调整为原计划的一半以下 [2] - 栃木工厂2025年度生产计划已被下调,9-10月某些月份降幅甚至达到数千辆 [4] 生产计划调整原因 - 电池供应商远景动力为新款LEAF提供的电池良品率未达预期,导致日产无法充分确保电池 [2][4] - 配备的电池采购延迟是生产计划下调的直接原因 [2] 新款LEAF产品信息 - 新款LEAF将迎来第三代车型,计划2025年秋季在美国上市,年内在日本推出,2026年在欧洲销售 [4] - 续航里程将增加30%以上,外观设计变成受欢迎的SUV [4] - 该车型被定位为日产改善业绩的标志性车型 [5] 日产汽车经营状况 - 2024财年(截至2025年3月)合并最终损益为亏损6708亿日元,上财年为盈利4266亿日元 [5]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新车销量为161万辆,同比减少6%,创16年来新低,首次跌出全球销量前十 [7] - 公司在美国市场遭遇销售低迷,并推进工厂重组等裁员措施 [5][7] 市场竞争环境 - 日产在EV市场的存在感不断下降,面临美国特斯拉和中国比亚迪等新兴势力的竞争 [7] - 日本国内市场竞争加剧,本田于9月推出轻型电动车,比亚迪预计2026年度推出轻型电动车 [7] - 如果因生产延迟未能确保新款LEAF库存,日产业绩回升将更加困难 [7]
Nissan pulls 2026 Ariya electric SUV from US lineup over Trump's 15% tariff on Japan
New York Post· 2025-09-20 02:48
日产Ariya退出美国市场决策 - 公司决定停止向美国进口2026款Ariya电动SUV [1] - 该决策被行业观察者归因于美国对日本制造电动车征收的15%关税 [1] - 公司向经销商解释此举是为了重新分配资源并优化其电动车产品组合 [1] 产品供应与客户支持 - Ariya将通过现有经销商库存继续销售 当前车主将继续获得服务、零件和保修支持 [2] - 公司尚未决定Ariya是否会在2027年款回归 [2] 销售表现与市场反应 - 2024年Ariya在美国销量低于20,000辆 但较前一年实现了47%的增长 从略高于13,000辆增加 [2][3] - 白宫官员认为销量增长不足以证明其应留在市场 [3] 生产与供应链挑战 - Ariya在日本栃木工厂生产 因此每辆运往美国的车辆现在都需缴纳15%关税 [3] - 公司因电池采购问题削减了新款Leaf在栃木工厂的产量 [7] - 夏季 由于北京收紧对电动车电池关键稀土材料的出口 公司缩减了更广泛的Leaf产量计划 [7] 公司整体电动车战略调整 - 公司暂停Ariya生产是为了将资源重新分配到支持全新2026款Leaf的发布 该车型将拥有美国在售新电动车中最低的起售价 [1] - 公司推迟了在密西西比州坎顿工厂计划的两款电动跨界车 延迟约10个月 [7] - Ariya作为公司首款现代电动SUV于2023年进入美国市场 此前十多年主要依赖更小、更便宜的Leaf [8] 宏观贸易环境 - 美国对几乎所有日本进口商品设定了15%的基准关税 高于15%的降至15% 低于15%的许多升至该水平 [9] - 该贸易协定允许美国在日本未能履行承诺时再次提高关税 [10] - 特朗普总统于9月4日签署行政命令 该关税于9月16日生效 [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