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日产汽车(NSANY)
icon
搜索文档
奔驰计划抛售约25亿元日产股份,致后者股价滑落6%
观察者网· 2025-08-26 16:04
核心事件 - 梅赛德斯-奔驰计划出售其持有的约3.46亿美元日产股份 导致日产股价当日一度下跌约6% 创7月初以来最大跌幅 [1] - 奔驰发言人表示日产股份不具有战略重要性 此次出售为投资组合清理行为 [1]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第一季度(4-6月)日产亏损791亿日元 连续第四个季度处于亏损状态 [1] - 第一财季合并净收入2.7万亿日元 全球销量70.7万辆 但同比减少10.2% [3][4] - 营业亏损远低于预测的2000亿日元 主要得益于产品组合优化与固定成本削减 [3] 战略调整 - 新任首席执行官伊万·埃斯皮诺萨推出"Re:Nissan"降本计划 目标在2026财年恢复汽车业务盈利能力并实现正自由现金流 [3] - 计划通过三大关键举措:大幅削减成本 重新定义产品与市场策略 加强合作伙伴关系 [3] - 可变成本方面已产生约4000个节省成本想法 其中1600个已准备好实施 固定成本在第一财季节省300多亿日元 [3] - 全球制造业务重组稳步推进 已公布7个目标生产基地中5个的减少或整合计划 [3] 市场挑战 - 投资者对日产扭亏为盈前景存在怀疑 主要受关税压力及主要市场销量下滑影响 [1][4] - 北美与日本本土市场出现销量波动 东南亚与欧洲区域订单承压明显 中国市场持续下滑 [4] - 主销车型如奇骏、天籁、艾睿雅处于换代窗口期 产品更新节奏与库存结构影响交付 [4] - 纯电和e-Power技术车型在中美市场渗透率未达稳定增长水平 部分技术平台仍处于市场验证阶段 [4]
全球上半年新车销量:两家中企超日产跻身前10
日经中文网· 2025-08-26 16:00
全球汽车销量排名变化 - 2025年1-6月全球新车销量排名中 日产汽车首次跌出前十 销量同比减少6%至161万辆 为16年来最低水平[1][3] - 比亚迪销量同比增长33%至214万辆 排名从去年同期第十升至第七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销量增长29%至193万辆 从第十一升至第八 两家中国车企首次在上半年超越日产[7][8] - 铃木销量163万辆 以2万辆优势领先日产排名第十 这是自2004年有记录以来铃木首次反超日产[1][8] 日产汽车经营表现 - 公司连续四个季度出现亏损 2025年4-6月最终损益为亏损1157亿日元(2024年同期盈利285亿日元)[3] - 销量下滑导致工厂等固定成本对收益造成压力 经营状况持续低迷[3] - 主力车型大部分新车要到2026年后才能推出 新车型不足问题持续存在[9] 区域市场表现 - 中国市场销量同比减少18%至27万辆 较2018年高峰时期72万辆减少6成 尽管4月推出性价比高的EV轿车"N7"(售价11.99万元)但整体市场回升仍需时间[3] - 美国市场因混合动力车产品线不足及为控制销售奖金错失关税引发的抢购需求[6] - 日本国内市场销量减少10%至22万辆 创1993年以来最低水平 消费者信任度下降是主要原因[8] 行业竞争环境 - 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中国价格战加剧 比亚迪7月销量仅微增至34万辆 两位数增长势头受阻[9] - 美国将汽车关税定为15% 高关税成为新常态 新车涨价可能导致销量减少[9] - 日产计划2025年在日本推出纯电动汽车"LEAF"新款车型以扭转局面[1][9]
2025年上半年日产汽车跌出全球汽车销量前十
财经网· 2025-08-26 15:20
日产汽车在其主要市场中国的销量下滑尤为严重。今年上半年1-6月份,日产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降 至27万辆,同比下降18%,较2018年上半年72万辆的销量峰值更是大跌60%。 据盖世汽车援引外媒报道,日本汽车制造商日产汽车在2025年上半年期间跌出全球最畅销汽车制造商前 十榜单,这是日产首次跌出该榜单,目前,该公司正深陷困境。 日产发布的销量公告及研究公司数据显示,日产汽车今年上半年的全球销量同比下降6%至161万辆,为 16年来最低水平;其排名被日本车企铃木(Suzuki)以及中国车企比亚迪(BYD)和吉利(Geely)超 越。 ...
Nissan shares fall over 6% as Mercedes-Benz plans to shed 3.8% stake
CNBC· 2025-08-26 11:08
股票表现 - 日产汽车股价单日下跌6.7%后收窄至6% [1] - 年内累计跌幅超过29% [5] 股权变动 - 梅赛德斯-奔驰养老金信托计划出售所持日产3.8%股份 价值约3.46亿美元 [1] - 该持股自2016年起转为养老金资产 占梅赛德斯总持仓2.7% [2] - 梅赛德斯为日产第二大股东 仅次于持有35.7%股份的雷诺 [2] 经营挑战 - 面临美国关税压力 7月关税从25%降至15% [4] - 正进行重大重组 计划裁员1.1万人并关闭7家工厂 [4] - 销售下滑且电动化转型遭遇全球竞争 特别是中国厂商 [3] 战略合作 - 去年曾与本田就组建世界第三大车企进行短暂谈判 但于2月终止 [3]
日产汽车股价下挫 遭第二大股东梅赛德斯奔驰出售3.46亿美元股份
智通财经· 2025-08-26 09:56
周二,陷入困境的日本汽车制造商日产汽车的股价下跌了6.5%。此前,其第二大股东梅赛德斯-奔驰表 示将出售其所持有的3.8%的股份。这一下滑数据凸显了投资者对日产公司扭亏为盈前景的怀疑态度。 该公司正面临关税问题以及在美国和中国等主要市场的销售下滑局面,截至今年6月的三个月里,其亏 损额达到了5.35亿美元。 周一,梅赛德斯的一位发言人表示,这一举措并非具有战略意义。他称计划出售这家汽车制造商剩余的 股份不过是对其投资组合进行清理而已。该公司于2016年将日产股份加入至其养老信托基金资产中。 该公司首席执行官Ivan Espinosa宣布了一项全面的重组计划,该计划包括将全球产能从350万辆削减至 250万辆,同时将生产站点从17个减少至10个,以期恢复盈利。 在日本股市早盘交易中,日产公司的股价跌至约339日元(约合2.30美元),而周一的收盘价为363日元。 ...
梅赛德斯-奔驰出售3.46亿美元日产汽车股份
格隆汇APP· 2025-08-25 18:08
格隆汇8月25日|单显示,梅赛德斯-奔驰将以每股345.0-337.5美元的价格出售价值3.46亿美元的日产汽 车股份。 ...
日系车为何不赚钱了?
虎嗅· 2025-08-25 15:50
核心观点 - 日系三巨头丰田、本田和日产本财年一季度均面临利润下滑或亏损 主要受美国关税政策、日元汇率波动及中国新能源转型滞后等多重因素影响 [1][4][6][7] 财务表现 - 丰田营业利润同比下降11%至1.17万亿日元 净利润同比大降37%至8414亿日元 [2] - 本田经营利润同比减少49.6%至2441.7亿日元 净利润同比减少50.2%至1966.7亿日元 [3] - 日产净亏损1157亿日元 上年同期净利润286亿日元 同比由盈转亏 [4] 美国关税影响 - 美国对日本输美汽车关税从2.5%升至25%后降至15% 仍远高于历史平均水平 [4] - 6月日本对美汽车出口额同比下降26.7% [5] - 丰田预计美国关税导致财年营业利润下降1.4万亿日元 其中4-6月减少4500亿日元 [5] - 本田称美国关税使其第一财季营业利润减少约1250亿日元 [5] - 日本七大汽车制造商预计2025财年营业利润合计减少约2.67万亿日元 相当于上财年利润三成多 [6] 汇率波动影响 - 日元汇率升值预计导致丰田本财年利润减少7250亿日元 [6] 中国市场表现 - 7月日系汽车品牌在华零售份额为12.9% 较巅峰期腰斩 [9] - 本田上半年在华销量31.52万辆 同比下滑24.2% [10] - 日产上半年在华销量27.96万辆 同比下降17.6% [10] - 丰田上半年在华销量83.77万台 同比增长6.8% 为近四年首次增长 [11] - 一汽丰田销量37.78万台同比增长16% 广汽丰田销量34.48万台同比增长2.58% [11] 新能源转型举措 - 丰田混合动力产品和新款纯电车型铂智3X因以旧换新政策销量增长 [12] - 雷克萨斯在上海独资设立纯电动汽车及电池公司 [13] - 日产自研纯电车型N7一个半月累计交付破万 6-7月销量均突破6000辆 [13] - 本田将纯电动汽车投资计划从10万亿日元缩减三成至7万亿日元 [13] 个体特殊因素 - 日产自前任CEO戈恩离开后遗留产能、成本问题 合并重组告吹 实施包括上万人裁员和产能削减的重组计划 [13]
财报“透视”:日系车企三强的喜与忧
中国经营报· 2025-08-23 05:13
核心观点 - 日系三强丰田、本田、日产在2025财年第一财季均面临利润收缩困境 主要受美国关税政策、新能源转型投入及供应链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 [1][2][4] - 丰田表现相对稳健 营收增长但利润下滑 本田净利润大幅腰斩 日产出现亏损 [1][3][5] - 中国市场成为关键增长点 丰田和日产销量回升 本田表现疲软 新能源转型策略呈现差异化 [7][8][10] 财务表现 - 丰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至12.25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925.3亿元) 净利润同比下滑36.9%至8414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07.04亿元) 营业利润下滑11%至1.17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65.93亿元) [1][3] - 本田营业收入同比微降1.2%至5.34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600.53亿元) 经营利润同比减少49.6%至2441.7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18.91亿元) 净利润同比下滑50.2%至1966.7亿日元(约合人民币95.78亿元) [1][4] - 日产销售额同比下滑10%至2.71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310.8亿元) 营业亏损791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8.26亿元) 去年同期盈利9.9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811.6万元) [5] 美国关税影响 - 美国对进口汽车追加25%关税 发动机等核心零部件加税 导致跨国车企利润普遍受损 [4][6] - 丰田因关税损失45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17.65亿元)营业利润 全年预计损失1.4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77.11亿元) [3] - 本田预计2025财年因关税导致营业利润损失45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17.68亿元) [4] - 日本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 汽车及零部件关税降至15% 但仍为原税率的六倍 [4] 中国市场表现 - 丰田上半年在华销量达83.77万台 同比增长6.8% 一汽丰田销量同比增长16%至37.78万台 广汽丰田销量同比增长2.58%至34.48万台 [7] - 日产7月中国区销量同比增长21.8%至5.7万台 东风日产销量同比增长19.4%至5.27万台 [8] - 本田7月在华销量同比下滑14.75%至4.48万台 1-7月累计销量同比下滑23.16%至35.99万台 [10] 新能源转型策略 - 丰田通过混合动力产品和新款纯电车型铂智3X实现增长 与华为合作推出搭载HarmonyOS的纯电车型bZ7 [7][8] - 日产N7纯电车型上市50天大定突破2万台 一个半月交付破万台 6月销量6189台环比增长104% 7月交付6455台 [8][9] - 日产计划未来两年在华推出10款新能源车型 追加百亿元人民币投资 2026年前追加100亿元用于技术中心扩建 [6][10] - 本田在中国市场推出东风本田S7和广汽本田P7纯电产品 但月销量未突破百台 [10] 成本控制措施 - 日产通过Re:Nissan战略在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削减方面取得进展 可变成本节省约4000个想法 其中1600个已准备实施 固定成本节省300余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4.5亿元) [6]
日产汽车第一财季净收入为2.7万亿日元 财务表现好于预期
中国经营报· 2025-08-22 18:00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第一季度净亏损1157.6亿日元 同比由盈转亏 利润率降至-2.9% [1] - 合并营业亏损791亿日元 优于此前预测的2000亿日元 [1] - 合并净收入2.7万亿日元 全球销量70.7万辆 [1] - 调整半年度预期 预计净销售额5.5万亿日元 亏损1800亿日元 [2] - 维持全年销售额预期12.5万亿日元不变 [2] - 上一财年全球销量334.6万辆 净亏损6709亿日元 [1] 成本控制与资金状况 - 通过Re:Nissan计划第一季度节省300多亿日元成本 [1][3] - 总交付成本转型团队产生约4000个节省成本想法 其中约1600个已准备实施 [3] - 拥有可流动性资金总额3.1万亿日元 包括2.1万亿日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储备和1万亿日元未偿还销售金融公司贷款 [2] - 未使用信贷额度1.8万亿日元可供提取 [2] - 2025年7月通过发行债券筹集约8600亿日元 包括6600亿日元美元欧元计价债券和2000亿日元可转换债券 [3] 战略转型举措 - Re:Nissan计划通过三项关键举措实现2026财年正向营业利润和自由现金流:大幅削减成本、重新定义产品市场策略、加强合作伙伴关系 [2] - 全球制造业务重组已公布7个目标生产基地中5个的减少或整合计划 [4] - 在中国市场实施"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战略 作为全球电动化转型核心支点 [5] - 全球多个市场将利用中国新能源和智能化技术优势 通过出口或本地化合作丰富产品线 [8] 产品与研发 - 新能源车型从8款增至10款 其中日产品牌从5款增加到9款 [6] - 东风日产将在2026年底前追加100亿元投资用于技术中心扩建 [7] - 研发周期压缩至24个月以内 赋予中国团队车型开发主导权 [7] - 全新第三代日产聆风面向全球消费者需求发布 [5] - N7车型50天实现大定突破2万台 一个半月累计交付破万台 6月销量6189台环比增长104% [7] 市场表现与前景 - N7主要购买者为35岁以下年轻家庭用户 70%为首次购车或其他品牌增换购用户 [7] - Frontier Pro PHEV与N7作为中国首发全球战略车型 将在一年内推向全球市场 [8] - 当前财务表现好于预期 但第二财季销量和利润预计不会比一季度好转 [2]
KKR成为日产汽车全球总部大楼的领先竞购者
财经网· 2025-08-22 15:19
日前,据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透露,KKR成为日产汽车全球总部大楼的领先竞购者,这家陷入困境的 汽车制造商正在出售资产以巩固财务。KKR的日本房地产子公司KJR Management出价约900亿日元 (6.1亿美元),是多家投资公司中的最高报价。交易内容包括将该写字楼回租给日产,租期10年, KKR和KJR Management正考虑筹资方式。(中国汽车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