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通(QCOM)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芯片上车:闯入英伟达和高通的舒适区 | 海斌访谈
第一财经· 2025-05-07 15:33
汽车产业链全球化与本地化趋势 - 汽车产业链正在全球本地化(Glocal)的道路上深化发展 全球化时代结束 外资芯片企业面临中国本土化压力 [1][2][15] - 中国本土芯片企业如地平线 黑芝麻智能 芯擎科技等逐步获得车企认可 从英伟达 高通等外资巨头手中争取到部分订单 [2][5][6][8] - 整车企业和一级供应商希望芯片供应多元化 避免单一供应商垄断 [11] 智能驾驶芯片市场竞争格局 - 英伟达仍占据中国智驾芯片最大市场份额 客户包括奇瑞 小米 理想 奔驰等 [5] - 地平线HSD系统获得奇瑞全系列车型订单 最早2024年9月量产 2021年合作仅10万台 2024年奇瑞销量超260万辆 [4][5] - 黑芝麻智能A1000家族芯片(16nm)已商业化 应用于领克 吉利等多款车型 [6] - 实现高速领航辅助驾驶需100TOPs NPU算力 大算力芯片国产化是最大难题 [9] 智能座舱芯片市场现状 - 高通垄断中国座舱域控芯片市场 市占率从2024年1-2月65 4%升至2025年1-2月77 0% [10] - 伟世通首次采用中国芯擎科技"龍鷹一号"芯片 已定点30余款车型 但市场推广效果尚未显现 [8] - 安波福在中国推进芯片国产化 但国产化率仍不够高 新项目快速导入国产芯片 老项目逐步替换 [8][9] 地缘政治对芯片供应链的影响 - 美国关税政策使美系芯片企业在华业务面临挑战 供应链稳定性存疑 [13] - 德州仪器20%营收来自中国 其模拟芯片可能被英飞凌或中国企业替代 成都工厂可作为备选生产基地 [14][15] - 英特尔中国汽车市场座舱芯片产自爱尔兰 高通芯片产自韩国 供应链断裂风险较低但成本可能上升 [14]
30多家半导体大厂Q1财报:谁开始好起来了?
芯世相· 2025-05-07 13:36
全球半导体行业概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延续高增长,但芯片大厂业绩分化严重[1] - AI与存储相关企业业绩总体更好,汽车芯片大厂业绩仍惨淡[1] - 4月关税风波影响半导体产业链各个环节,多家大厂针对关税给出预测[1] 芯片设计(IDM)企业表现 国际厂商 - TI第一季度收入40.7亿美元,同比增长11%,中国市场占年收入约五分之一[2][3] - 意法半导体第一季度净营收25.2亿美元,同比下降27.3%,营业利润暴跌99.5%[4][5] - 恩智浦第一季度营收28.4亿美元,同比下降9%,汽车市场营收同比下滑7%[6] - 高通第一季度营收109.8亿美元,同比增长16.9%,手机业务两位数增长[7][8] - 联发科第一季度营收1533.12亿新台币,同比增长14.9%,AI/5G/WiFi 7需求提升[9] - AMD第一季度营收74.4亿美元,同比增长36%,数据中心部门增长57%[27][28] - 英特尔第一季度营收126.7亿美元,净亏损扩大至8亿美元,计划裁员2万人[29][30][31] - 博通第一季度营收149.2亿美元创纪录,同比增长25%,软件业务增长47%[32][33] 国内厂商 - 国内A股半导体公司超7成营收同比增长,60.63%公司净利润增长[34][35] - 寒武纪营收同比增长4230.22%,ST铖昌增长365.26%,芯动联科增长291.77%[36] - 韦尔股份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114.72%,2025Q1营收增长14.68%[37][38] - 兆易创新2025Q1营收19.09亿元,同比增长17.32%[39][40] - 瑞芯微2025Q1营收8.85亿元,同比增长62.95%,净利润增长209.65%[41][42] 晶圆制造与封测 - 台积电第一季度收入255.3亿美元,7nm及以下先进制程占比73%[42][43] - 联电22/28nm制程营收占比达37%,22nm营收季增46%[45][46] - 世界先进第一季度营收119.49亿新台币,净利创9季新高[47][48] - 日月光第一季度营收1481.5亿新台币,先进封装需求推升[51][52] - Amkor第一季度净销售额13.2亿美元,同比下降3.2%[49][50] 半导体设备与分销 - ASML第一季度营收77亿欧元,净利润同比大增92%,EUV设备需求强劲[53][54] - 泛林集团第一季度营收47.2亿美元,31%来自中国大陆[55][56] - 大联大第一季度营收2488.3亿新台币,创单季历史次高[57][58] - 文晔第一季度营收2474亿新台币,同比增长28%[59][60] - 艾睿第一季度全球元器件销售额同比下降8%[61][62] - 安富利销售额同比下滑6.0%,环比下滑6.1%[63][64] - 益登第一季度营收285.83亿新台币,同比增长15.65%[65][66] - 至上第一季度营收463.17亿新台币,存储价格走跌致营收下滑[67][68]
RISC-V,席卷全球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07 09:46
RISC-V架构概述 - RISC-V是一种开放国际标准的指令集架构(ISA),用于规范计算机软硬件接口,促进协作创新且不涉及敏感知识产权共享[1] - 与x86(CISC)和ARM(RISC)两大专有ISA形成对比,RISC-V允许免版税定制且无修改许可限制[3][5][6] - 由瑞士非营利机构RISC-V International管理,成员覆盖70国4600家实体,中美企业占比最高(中国大陆12家主要成员,美国9家)[7] 市场格局与技术特性 - x86主导PC市场(Intel/AMD),ARM垄断移动领域,两者均为付费授权模式;RISC-V作为免费开放标准打破垄断[3][5] - 基于RISC-V的芯片数量已超20亿颗,预计2031年达200亿颗;RISC-V International成员从2019年236家激增至2025年4600家[8] - 技术灵活性显著:支持快速指令扩展(如AI应用),无历史遗留问题,比x86/ARM更易定制高性能解决方案[13][16] 商业应用与生态发展 - 早期应用集中于嵌入式系统,逐步扩展至HPC/AI/消费电子领域,案例包括NASA太空计算机、谷歌数据中心芯片[15] - 行业巨头加速布局:Nvidia已开发3款RISC-V微控制器(2024年出货10亿颗),高通骁龙处理器搭载6.5亿个RISC-V内核[12][13] - 2023年启动RISE项目(谷歌/英特尔/三星等参与),加速软件生态建设;2024年推出RVA23规范推动标准化[12][16] 美国战略机遇与政策建议 - RISC-V可强化美国芯片设计竞争力:降低中小企业创新门槛,推动从资本竞争转向设计创新竞争[20][21] - 需防范政策误判:限制美国参与将导致生态碎片化,反使中国获得标准主导权[18][19] - 关键措施包括:将RISC-V纳入工程教育、资助NIST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建设验证实验室等基础设施[23][24][25] 全球竞争态势 - 中国通过《中国标准2035》积极布局标准制定,美国需联合盟友保持标准领导力,避免技术优势流失[23] - 开放标准具有地缘政治韧性:2019年RISC-V International迁至瑞士,确保全球可访问性[8][19] - 长期潜力:虽短期内难以替代x86/ARM,但在边缘计算(阿里巴巴)、RISC-V笔记本(DeepComputing)等新兴领域快速突破[15][16]
国泰海通|电子:AI手机的离线推理速度取决于内存带宽瓶颈的突破
行业技术瓶颈 - 当前推理速度主要瓶颈在于内存带宽而非算力,NPU+DRAM堆叠后内存带宽呈现数量级提升,技术方案产业趋势明确 [1][2] - 以高通骁龙8GEN3为例,NPU算力约45 TOPs,内存带宽约67 GB/s,运行7B大模型时计算能力限制约3215 tokens/s,内存带宽限制仅4.8 tokens/s,实际推理速度受内存限制更显著 [2] - 小米手机实测Qwen3-8B-MNN模型显示Decode速度为7.04 tokens/s,用户无感体验需达40-50 tokens/s,凸显当前内存带宽不足 [2] 技术解决方案 - 3D DRAM+NPU合封方案可将内存带宽提升至800 GB/s,高通骁龙8GEN3的内存限制瓶颈将从4.8 tokens/s跃升至57 tokens/s [3] - 兆易创新、青耘科技、光羽芯成等中国大陆企业及中国台湾华邦电、高通等国际厂商均布局3D DRAM+NPU技术路线 [3] 产业发展阶段 - 当前硬件发展领先于模型,未来模型爆发将依赖硬件红利,硬件需通过数年稳定性测试才能支持亿级商用 [3] - 手机AI商用爆发窗口预计在2025年底至2026年,具备成熟硬件与模型的企业将获得至少一年红利期 [3] - 高通等手机AP厂商需主动适配AI大模型硬件策略,以避免被端侧GPU技术颠覆的风险 [3]
美国芯片关税或高达100%!
国芯网· 2025-05-06 22:29
美国拟对半导体加征关税 - 特朗普政府最快本周公布半导体关税细节 预估税率高达25%~100% 新规则可能以晶圆制造地作为源产地征税 [1] - 台积电 三星等亚洲晶圆制造大厂及NVIDIA 苹果 高通 联发科等依赖亚洲代工的芯片设计厂商将受负面影响 [1] 美国商务部半导体国家安全调查 - 4月14日美国BIS启动"232条款"调查 聚焦半导体及其衍生产品 涵盖14项细节包括外国补贴 供应链依赖风险 美国国内产能瓶颈等 [1] - 调查产品范围包括半导体基板 裸晶圆 传统/尖端芯片 微电子组件及含半导体的下游电子产品 [1] - 公众意见征询截至5月7日 目前仅收到10篇回复 业界担忧低反馈率或导致高关税政策加速落地 [2]
Qualcomm: Analyst Opinions Split, But Upside Potential Remains
MarketBeat· 2025-05-06 19:02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上周五收于139 44美元 延续了财报公布后的温和反弹 但仍较财报前水平下跌约6% [1][2] - 52周股价区间为120 80美元至230 63美元 当前股息收益率2 55% 市盈率14 9倍 目标价中位数192 58美元 [2] 分析师观点分歧 - 看涨方:Rosenblatt证券、Benchmark和Robert Baird维持买入评级 Baird给出216美元目标价 潜在涨幅55% 主要基于核心终端市场需求强劲及营收超预期 [4] - Benchmark将目标价从240美元下调至200美元 但仍指出公司季度营收较预期高出近2亿美元 且各关键业务需求广泛 [5][6] - 看跌方:富国银行维持减持评级 目标价降至140美元 主因中国业务风险及苹果相关收入持续流失 建议关注6月季度订单数据 [7] - Cantor Fitzgerald和Loop Capital持中性态度 目标价仍高于当前股价 显示下行空间有限 [8] 财务与业务表现 - 最新季度EPS为2 85美元 超预期0 04美元 营收109 8亿美元 同比增长17% 手机销售增12% 汽车收入激增59% IoT销售增长27% [12] - 公司通过回购和高股息回报股东 反映管理层对长期发展的信心 [12] 估值与行业对比 - 当前市盈率14倍 显著低于英伟达(38倍)和AMD(近100倍) 估值优势明显 [9] - 但市场期待智能手机以外更清晰的增长故事 且中国地缘政治风险仍存 [10] 长期增长驱动 - 汽车和AI等高增长领域布局扩大 但面临中国市场竞争和苹果业务份额下降的挑战 [2][3] - 当前12倍市盈率下 具备深度价值特征 但需承担短期不确定性 [13][14]
特朗普将携华尔街与硅谷巨擘们访问沙特 谋求新一轮美沙贸易与投资合作
智通财经网· 2025-05-06 17:33
美国高管代表团访问沙特 - 贝莱德CEO拉里·芬克、花旗集团CEO简·弗雷泽、黑石集团CEO苏世民、富兰克林邓普顿CEO珍妮·约翰逊、Alphabet CFO露丝·珀拉特等华尔街和硅谷高管将随美国总统特朗普访问沙特 [1] - 代表团计划在5月13日利雅得"沙美投资论坛"发表演讲 特朗普将会见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 [1] - IBM CEO阿文德·克里希纳、高通CEO克里斯蒂亚诺·阿蒙也将出席会议 [2] 会议议题与目标 - 议题涵盖能源、人工智能、半导体、金融科技等领域 [2] - 特朗普寻求沙特增加1万亿美元对美国市场的投资 并要求阿联酋等中东经济体提供同等规模 [2] - 沙特希望吸引更多华尔街资本 目标在2030年前每年吸引超1000亿美元外国直接投资 是去年规模的五倍 [3] 沙特2030愿景计划 - 沙特"2030愿景"旨在通过经济多元化减少对石油依赖 重点发展NEOM未来城市、红海项目等大型项目 [3] - 计划大力发展旅游业、高科技产业和可再生能源 [3] - 沙特正迅速增加举债规模以满足国内支出需求 [2] 中东AI与数据中心发展 - 沙特规划最高1000亿美元注资的AI大型新项目 部分资金用于扩大数据中心规模 [4] - 中东数据中心市场规模约60亿美元 阿联酋领先 沙特紧随其后 [4] - 沙特3500万人口规模及对AI技术的全方位投入有望助其登顶区域数据中心市场 [4] 行业挑战与优势 - 美国对尖端AI芯片出口限制制约沙特和阿联酋的AI发展计划 [4] - 沙特具备强大资源调配能力和充足资本实力 有望克服能源成本上升等挑战 [5]
苹果芯片,全盘自研?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05 12:22
苹果自研芯片战略 - 公司2020年宣布Mac过渡到Apple Silicon,在不到3年内成功开发出比英特尔处理器更快、更高效的芯片[1] - 目前正试图取代高通,从iPhone 16e搭载的全新C1调制解调器开始,最终目标是实现所有网络功能内部化[1] C1调制解调器特性 - 首款C1调制解调器注重效率,不支持5G毫米波和全部波长,但被称为"iPhone上最省电的调制解调器"[3] - 性能测试表现良好但非最佳,将主要用于iPhone 17 Air机型[3] 未来调制解调器路线图 - C2代号Ganymede,2026年iPhone 18首发,支持mmWave、6Gbps下载速度,Sub-6六载波聚合,mmWave八载波聚合[3] - C3代号Prometheus,2027年iPhone 19搭载,计划超越高通性能并支持下一代卫星网络[4] - 考虑2026年为MacBook提供蜂窝支持[4] 网络芯片替代计划 - 正在开发替代博通网络芯片的Proxima芯片,支持Wi-Fi 6E,2025年HomePod mini/Apple TV首发[6] - 分析师预测该芯片将应用于整个iPhone 17系列,增强设备间连接性并降低成本[6] 芯片集成规划 - 计划将蜂窝调制解调器集成到主Apple Silicon芯片组中,最早2028年实现,可提升成本效率和性能[7]
Qualcomm Q2: Growing Non-Handset Business Is Encouraging
Seeking Alpha· 2025-05-02 01:44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没有涉及具体的公司或行业信息,因此无法提取与公司或行业相关的关键要点。文档主要包含分析师和平台的免责声明,与投资分析无关。建议提供包含具体公司或行业数据的新闻内容以便进行专业分析。
Qualcomm Q2 Earnings Beat Estimates on Solid Revenue Growth
ZACKS· 2025-05-01 22:40
核心观点 - 高通公司2025财年第二季度业绩强劲,调整后盈利和收入均超出市场预期,主要受益于安卓手机、汽车和物联网业务的健康需求趋势 [1] - 公司业务模式的韧性、收入多元化以及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响应能力推动了业绩的同比增长 [1] 财务表现 净利润 - GAAP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的23.3亿美元(每股2.06美元)增至28.1亿美元(每股2.52美元),增长主要来自收入增长 [2] - 非GAAP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的27.6亿美元(每股2.44美元)增至31.7亿美元(每股2.85美元),超出市场预期2美分 [3] 收入 - GAAP总收入从去年同期的93.9亿美元增至109.8亿美元 [3] - 非GAAP总收入从去年同期的93.4亿美元增至108.4亿美元,超出市场预期的106.7亿美元 [4] 业务部门表现 QCT部门 - 收入从去年同期的80.3亿美元增至94.7亿美元,超出预期的91.9亿美元,主要受汽车平台、手机和物联网业务需求推动 [5] - 汽车收入同比增长59%至9.59亿美元,得益于Snapdragon数字底盘平台在新车中的采用,并获得了30个新设计项目 [6] - 手机收入同比增长12%至69.3亿美元,反映高端安卓手机出货量增加 [7] - 物联网收入同比增长27%至15.8亿美元,受益于连接、处理和AI技术产品的需求 [7] - QCT部门的EBT利润率从29%提升至30% [7] QTL部门 - 收入持平于13.2亿美元,符合预期,但EBT利润率从71%降至70% [7] 现金流与流动性 - 2025财年前六个月运营现金流从去年同期的65亿美元增至71.4亿美元 [8] - 季度末现金及等价物为72亿美元,长期债务为133亿美元 [8] - 季度内回购1100万股股票,耗资17亿美元 [8] 第三季度指引 - 预计GAAP收入为99-107亿美元,GAAP每股收益为2.14-2.34美元,非GAAP每股收益为2.6-2.8美元 [10] - QTL收入预计为11.5-13.5亿美元,EBT利润率为67%-71% [10] - QCT收入预计为87-93亿美元,EBT利润率为28%-30% [10] 其他公司业绩预告 - Altice USA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每股亏损9美分,同比下降80% [12] - Bandwidth Inc预计第一季度每股收益29美分,同比增长7.41% [12] - Light and Wonder预计第一季度每股收益1.17美元,同比增长25.81%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