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通(QCOM)
icon
搜索文档
今夜,暴跌!
中国基金报· 2025-09-03 00:19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重挫 道指跌超500点 纳指跌近2% 标普500指数跌1.5% [2] - 科技股集体大跌 英伟达跌近4% 台积电跌约2% [3] - 恐慌指数飙升17% [5] 科技股具体跌幅 - 安谋最新价131.16美元 跌幅5.17% [4] - 英伟达最新价167.47美元 跌幅3.86% [4] - 阿斯麦最新价718.34美元 跌幅3.27% [4] - 高通最新价155.52美元 跌幅3.24% [4] - 亚马逊最新价221.95美元 跌幅3.07% [4] - 谷歌-C最新价207.18美元 跌幅2.97% [4] - 赛富时最新价249.11美元 跌幅2.79% [4] - 美光科技最新价116.04美元 跌幅2.50% [4] - 苹果最新价227.21美元 跌幅2.11% [4] - 美国超微公司最新价159.33美元 跌幅2.03% [4] - 特斯拉最新价327.36美元 跌幅1.95% [4] - 台积电最新价226.43美元 跌幅1.92% [4] - 英特尔最新价23.90美元 跌幅1.85% [4] - Meta Platforms最新价725.51美元 跌幅1.79% [4] - 微软最新价500.87美元 跌幅1.15% [4] 市场背景与担忧 - 9月是美股传统弱季 过去五年标普500指数平均下跌4.2% 过去十年平均跌幅超过2% [7] - 市场对高企估值感到担忧 所有超大盘股均下跌 英伟达遭遇自3月以来最长连跌 [8] - 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逼近5% 市场对长期债务担忧升温 [8] 全球债市动态 - 英国长期收益率触及1998年以来最高点 [11] - 法国政治危机冲击债市 总理寻求9月8日信任投票支持 [11] - 日本30年期国债发行情况受高度关注 [11] 机构观点与预测 - 瑞银预计到2026年6月底标普500指数将升至6800点 受益于盈利动能/美联储降息/人工智能趋势 [12] - 瑞银建议关注能源与资源/长寿主题 偏好美国科技/医疗保健/公用事业/金融板块 [12] - 摩根士丹利认为美联储降息与强劲企业盈利配合 股市将继续反弹 [12] 卡夫亨氏事件 - 巴菲特对卡夫亨氏分拆表示失望 该公司股价暴跌6% [16] - 伯克希尔持有卡夫亨氏27.5%股份 自2015年合并以来未减持 [16] - 卡夫亨氏将分拆为两家公司:一家专注酱料与常温食品 另一家涵盖北美主流产品 [18] - 自2015年并购以来 卡夫亨氏股价累计下跌近70% 市值缩水至330亿美元 [18] 中国资产表现 - 中国资产未受影响 中概股指数低开高走 富时中国A50期货指数与港股夜盘均上涨 [12]
费城半导体指数跌2.4% 英伟达跌3%
格隆汇APP· 2025-09-02 23:22
半导体行业指数表现 - 费城半导体指数下跌2.4% [1] 主要公司股价变动 - 英伟达股价下跌3% [1] - 高通股价下跌3.2% [1] - 美光科技股价下跌2.3% [1] - 英特尔股价下跌1.8% [1]
刚刚!黑色星期二!
中国基金报· 2025-09-02 23:13
全球股市暴跌 - 欧洲股市跌幅扩大,德国股市跌约2%,其他国家主要股指跌约1.5% [4] - 美股开盘大跌,道指跌超500点,纳指和标普指数均跌超1% [5] - 科技股集体大跌,美光科技跌3.32%、安谋跌3.10%、高通跌2.96%、阿斯麦跌2.87%、美国超微公司跌2.47%、英伟达跌2.43%、英特尔跌2.38%、甲骨文跌2.22%、博通跌2.31%、亚马逊跌1.78%、谷歌跌1.79%、苹果跌1.62%、特斯拉跌1.38%、赛富时跌1.36%、Meta跌1.35% [7] - 土耳其股市暴跌5%,主要受政治事件影响 [7] 债券市场抛售 - 3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升6个基点至4.99% [9] - 英国国债收益率触及1998年以来最高水平 [9] - 德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4个基点至3.40% [13] - 法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5个基点至4.50%以上,为2011年以来首次 [15] - 英国进行创纪录的100亿英镑国债拍卖,凸显财政压力 [12] 外汇市场波动 - 英镑兑美元下跌近1.5%,最新报1.3341 [12][13] - 美元指数一度上涨0.8%,创一个月来最大单日涨幅 [18][19] - 日元下跌逾1%至148.79日元/美元,创一个月新低 [21] 市场情绪与驱动因素 - 市场担忧科技股泡沫化和政府预算吃紧问题 [17] - 英国预算状况及日本潜在政治动荡主导市场情绪 [21] - 投资者转向避险资产,美元获得支撑 [18][21]
美股异动|费城半导体指数跌超2%,美光、英伟达跌超2%
格隆汇· 2025-09-02 22:17
半导体行业指数表现 - 费城半导体指数下跌超过2% [1] 半导体公司股价表现 - 微芯科技股价下跌超过3.5% [1] - 恩智浦和安森美股价下跌接近3% [1] - 美光科技、阿斯麦、高通、英伟达和应用材料股价均下跌超过2% [1] - 博通和英特尔股价均下跌超过1% [1]
高通联发科旗舰芯片大战一触即发,安兔兔超400万已成“基操”
36氪· 2025-09-02 07:18
新一代旗舰处理器命名与市场策略 - 高通下一代旗舰处理器可能命名为骁龙8 Elite Gen5 而非骁龙8 Elite 2 以保留Elite系列特点并延续Gen系列品牌声誉[1] - 联发科新旗舰处理器命名保持传统风格 直接确定为天玑9500 预计后续将推出天玑9500+形成双旗舰战略[2] - 高通可能额外推出命名为骁龙8 Gen5的次旗舰处理器 市场定位可能与骁龙8s Gen4相似[2] 骁龙8 Elite Gen5性能参数 - 采用"2+6"八大核设计 包含2个4.61GHz超大核和6个3.63GHz大核[3] - 测试设备为一加15(OnePlus PLK110) 搭载Android 16系统及14.80GB内存[4] - 安兔兔跑分预计超过400万分 较上一代提升约60万分[5] - 存在三星S26系列专属超频版本 国产安卓手机将后续跟进[6] - 超大核主频较前代提高0.29GHz 大核提高0.1GHz 预计明后年可能突破5.0GHz[8] - GPU搭载Adreno 840 主频提升至1.20GHz(前代1.0GHz) 配备16MB独立GPU缓存[9] 天玑9500性能参数 - 采用Arm全大核架构 由1×4.21GHz Travis+3×3.50GHz Alto+4×2.7GHz Gelas共8核心组成[11] - 安兔兔跑分超过400万分 可能搭载1TB 4-Lane UFS 4.1闪存进一步提升性能[11] - 工程版Geekbench单核得分超3900分 多核得分超11000分[13] - GPU采用Mali-G1-Ultra MC12 效率及光追性能提升约40% 支持100FPS高刷光追游戏[13] - 侧重优化CPU效率而非极致性能 预计续航表现突出[16] AI性能与行业趋势 - 新一代NPU预计带来AI性能大幅提升 天玑9500 NPU性能可能达前代两倍[17] - 手机厂商减少使用1英寸主摄 通过AI计算摄影弥补传感器面积缩小[17] - AI深度集成于系统调度 可优化流畅度与续航 并支持2K 144Hz游戏等场景[20] - 旗舰芯片竞争转向CPU+GPU+NPU三极格局 AI性能成为关键差异化因素[20]
Qualcomm Declines 8.3% in Past Year: Time to Rethink QCOM Stock?
ZACKS· 2025-09-01 23:01
股价表现 - 高通股价在过去一年下跌8.3% 而行业增长36.2% [1] - 同期惠普企业上涨16.5% 博通上涨82.7% [1] 中国市场挑战 - 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影响公司在华业务 高通在中国12个城市设有重要业务 [3] - 美国商务部长期限制对华出售高端芯片和技术 近期将关税休战期延长90天 [4] - 公司为小米、华为及其分拆品牌荣耀的主要芯片供应商 [3] 财务与竞争压力 - 研发成本高企及运营费用上升侵蚀利润率 [5] - 智能手机市场疲软及设备组合弱化持续影响业绩 [5] - 面临博通和惠普企业的激烈竞争 [5] - 低成本芯片制造商加剧市场竞争 新兴市场增长可能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 [6] 业务亮点 - 骁龙平台推动移动领域增长 具备多核CPU、先进图形和全球网络连接能力 [7][8] - 汽车业务快速发展 涵盖远程信息处理、数字座舱和C-V2X解决方案 [10] - 通过收购Autotalks增强V2X通信系统市场地位 提供车规级全球解决方案 [10] - 推出骁龙X芯片进军AI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市场 拓展非手机业务 [9] 财务预期 - 2025财年每股收益预期上调8.6%至11.87美元 [11] - 2026财年每股收益预期下调2.5%至11.86美元 [11] - 盈利预测分歧显示投资者对增长潜力持怀疑态度 [11] 综合评估 - 汽车与骁龙业务组合表现稳健 产品组合实力相对较强 [13] - 注重质量、运营计划执行和产品组合优化为客户创造价值 [13] - 关键终端市场疲软及激烈竞争可能制约盈利增长 [14] - 高研发成本持续影响盈利能力 [14] - 中国运营环境因关税升级面临挑战 [14]
别酸了!小米骁龙首发的真相:雷军靠两把刷子让高通没得选
搜狐财经· 2025-08-31 14:30
小米与高通合作关系 - 小米长期与高通保持紧密合作 高通推出新处理器时首先考虑小米作为首发合作伙伴[3] - 小米通过"全球首发"策略获得高通旗舰芯片首发权 如骁龙8 Elite 2处理器将由小米16系列首发[1][2] - 双方合作模式被比喻为"首发对赌协议" 高通处理器通过小米首发能获得显著销量和热度提升[6] 产品策略与市场定位 - 小米采用"参数吊打+价格背刺"的市场策略 通过极致性能和激进定价实现热度转化[7] - 公司注重营销话术设计 如"首发骁龙8E2"与"8E2首发小米"等表述差异体现营销策略精妙[6] - 旗舰产品追求极致性能但面临续航平衡挑战 骁龙8 Elite 2处理器具有4.32GHz超高主频[2][6] 行业竞争格局 - 小米在处理器领域持续发力 内部竞争激烈[6] - vivo与联发科天玑处理器存在类似小米与高通的合作关系[3] - 芯片首发权成为手机厂商竞争焦点 小米凭借与高通的长期合作关系保持竞争优势[1][3]
Huge News for Qualcomm Investors
The Motley Fool· 2025-08-30 19:00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不再仅是智能手机芯片制造商 正积极扩展至人工智能 汽车和物联网领域 [1] - 公司通过大胆收购如Alphawave等举措推动业务多元化布局 [1] 投资价值分析 - 分析师认为公司股价存在41%上行空间 [1] - 公司兼具成长性与股息支付特性 当前可能被市场低估 [1] 数据参考基准 - 股价数据基准日期为2025年8月26日市场行情 [1] - 相关信息发布日期为2025年8月29日 [1]
《时代》AI百大人物 梁文锋、汪滔、王兴兴上榜
新浪财经· 2025-08-29 15:48
行业人才竞争态势 - 投资者向人工智能新创企业投入数以亿美元计资金 [1] - Meta创办人扎克伯格开出九位数薪酬吸纳顶尖人才 [1] - 大型科技公司抢人才待遇被形容为堪比NBA全明星 [1] 百大名单分类结构 - 名单分为领导者 创新者 塑造者及思想家四个大类 [1] - 领导者类别包括XAI创办人马斯克和OpenAI行政总裁阿尔特曼等 [1] - 创新者类别包括小马智行行政总裁彭建军和Surge AI行政总裁Edwin Chen等 [1] 领导者代表名单 - 英伟达行政总裁黄仁勋入选领导者类别 [1] - 亚马逊主席兼行政总裁Andy Jassy和DeepSeek创办人梁文锋上榜 [1] - 高通主席兼行政总裁Cristiano Amon和Meta的汪滔及弗里德曼入选 [1] - 台积电主席魏哲家和华为创办人任正非位列领导者名单 [1] - Reddit联席创办人Steve Huffman和软银主席孙正义上榜 [1] - ARM行政总裁Rene Haas和宇树科技创办人王兴兴入选领导者类别 [1] 其他类别代表名单 - 塑造者名单包括英国科学创新及科技部长凯尔和白宫人工智能事务负责人萨克斯 [1] - 思想者入榜者包括OpenAI模型行为主管Joanne Jang和作家Karen Hao [1] - 教宗良十四世入选思想家类别 [1]
Qualcomm (QCOM) 2025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8-29 03:47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高通公司及其汽车与工业业务[2] * 汽车半导体行业[4][6] * 工业物联网行业[53][56] 核心观点和论据 **汽车业务增长与战略** * 汽车业务收入在当年预计达到40亿美元 远高于目标 过去五年复合年增长率约40%[6] * 目标是到2031财年实现90亿美元收入[6][9] * 增长驱动力包括作为全球供应商的稳定性 对软件的重视 广泛的半导体产品组合以及为汽车制造商进行长期投资的能力[7] * 设计储备管道高达450亿美元[9] * 从连接性业务(调制解调器 RF Wi-Fi 蓝牙 GPS)向集中式计算(座舱 ADAS)转型是增长关键[9][14][15] * 通过收购Arriver并建立内部堆栈团队 快速构建了ADAS软件堆栈能力 计划年底在60个国家商用 明年扩展到100个国家[20][21][22][23] **ADAS竞争与差异化** * 主要竞争对手是Mobileye和NVIDIA[24] * 差异化优势在于硅优化能力(每平方毫米性能 功耗 热效率)和产品分层策略(覆盖入门 中端和高端市场)[16][17] * 软件架构具有可扩展性 同一平台可从高端SoC延伸至入门级平台 为OEM节省转换成本[18] * 专注于L2+及以下市场 而非L5和Robotaxi 此战略决策被认为非常成功[33][36] * 与宝马合作开发ADAS堆栈 专注于安全架构[21][37] **Flex平台与架构整合** * Flex架构允许在同一SoC上混合运行座舱和ADAS软件堆栈 为OEM节省成本[29][30][31] * 下一代(Gen 5)产品性能比Gen 4.5产品高出3至5倍[29] * 首款Flex平台将于2026年年中与中国 LeapMotor 合作推出[30] **工业物联网业务战略** * 工业业务规模略高于10亿美元(占IoT业务60-65亿美元的一部分)[53][54] * 市场策略包括将产品包装得更易于使用 建立正确的渠道和基础设施 并专注于开发者生态[56][60] * 业务划分为五大产品领域:工业连接 摄像头 消费与商用处理器 工业处理器 以及机器人无人机[58] * 通过构建解决方案(特别是在摄像头AI领域)和重用现有内部技术能力来推动增长[59][68] * 目标是到2029财年实现40亿美元收入[67] * 市场规模巨大 高通具备从蓝牙电子货架标签到边缘设备 无人机 机器人 工业PC芯片的广泛产品组合优势[64] 其他重要内容 **汽车业务执行与风险** * 实现90亿美元目标的关键是执行现有管道 赢得新项目的能力以及应对宏观风险(关税 OEM销售 中国竞争 地缘政治)[48] * 汽车硅含量在持续增长[48] * 盈利能力随产品层级(入门 中端 高端)和芯片类型而变化 但确实会随着ASP和内容增长而提升[42][47] **汽车市场竞争格局** * 设计赢单情况因OEM 地区和领域而异[39] * 在信息娱乐和远程信息处理领域 多源采购越来越少[39] * 在ADAS领域 多代项目共存现象常见[40] * 中国市场竞争节奏更快 项目重叠是常态[41] **工业物联网业务执行** * 与Aramco等客户建立深度合作 通过直接接触和支持解决端到端问题[63] * 市场进入模式是混合型 复杂产品需要直接接触 简化后的产品可通过分销渠道[66] * 增长来源于现有客户消费更广泛的产品组合 以及通过产品改造吸引新客户[67] * 大部分支出导向软件 渠道扩展和解决方案构建 而非新产品开发[69]